82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欧美] 生死朗读

这些天,连着看了《生死朗读》和《贫民富翁》,不愧为奥斯卡的获奖影片,精彩!
《生》看了,觉得这是一部和我们看的二次大战背景完全不一样的体裁。汉娜是个文盲,注定她的世界观比较单一:因害怕被提升而参加党卫军去做看守,却没想到这将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巨大的错误;为保守自己是个文盲的秘密,拒绝做笔迹签定,承认报告是自己写的,却没想到换来自己的终生监禁。
   麦克当初只有15岁,所以刚开始只不过是新奇,慢慢地由于朗读,汉娜的世界发生了变化,她有了之前从没的体验,她很在乎自己得到的一切,但又很清醒两人的差异实在太大了:年龄,家庭,出生,文化背景,加上自己曾经的纳粹身份,所以不辞而别。
   可以说汉娜对麦克的人生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汉娜,他竟然对自己的妻子毫无感觉,甚至漠视自己的女儿。而与汉娜的再相遇,则让他的灵魂受到震撼。他觉得用朗读能减轻自己在审判未能说出汉娜是个文盲的事实的犯罪感。
   在监狱,汉娜是靠这朗读的音带而活下来,却未料麦克的冷漠,使她寒心,终于走上不归路。.

TOP

刚看过介绍,2月26日出版的《南方周末》上也简略作了报道。凯特温斯莱特凭借小说改编的电影《朗读者》得到了一座最佳女主角奖的小金人。描写一个小男孩从第一次的性经历而引发出的对一个女子一生的爱和关注。想看小说,上卓越搜一下看有没有。.

TOP

用“小说,生死朗读“可以在百度上搜索到。.

TOP

"The Reader" 是我看到的几部提名电影中最好的..

TOP

回复 52#同同与妈妈 的帖子

有的,昨晚看了电影,刚看了这个帖子就去卓越订了本书,就在文学书店排名第一,很好找.

TOP

看过了,不错,就是片名中文翻译的不好,还以为是凶杀悬疑片。.

TOP

今天晚上准备看,听老公说很灵的.

TOP

看过书,还没看电影,但是觉得挺难拍的,不知道电影会怎么演绎
惊讶的是德国人对那段历史的反省,对上一代的无法原谅……
印象深刻的是汉娜的那句: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TOP

需要静下心来看的片子,很感人,好片子!.

TOP

引用:
原帖由 hazel4264 于 2009-3-5 19:45 发表
看过书,还没看电影,但是觉得挺难拍的,不知道电影会怎么演绎
惊讶的是德国人对那段历史的反省,对上一代的无法原谅……
印象深刻的是汉娜的那句: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是的,让人深思的反问,电影里也有这句话。。。一个小人物在不幸的历史大环境中,显得如此无力,随波逐流但也恪守尽责,最终付出了对于她个体生命来说如此惨痛的代价。.

TOP

看过电影了,很好看,决定再去买书来看看。.

TOP

回复 46#小心心妈妈 的帖子

看过电影了没看过小说,就电影的内容而言,与你的想法不谋而合,55手.

TOP

令人窒息的爱情

我是看过影片再看书,我觉得书中的很多描写,电影没有展开,书中有写到汉娜到米夏的家里看到整排书的那种表情,很是震撼。汉娜作为文盲,她一直是觉得很可耻,而且也是她极力想要隐瞒的,法庭上,认罪也是为了掩饰这点。米夏为了维护汉娜,并没有说出真相,当然也有米夏害怕的成分在其中,毕竟他是法学院的学生。 他万一说出来对他的前途也是有影响的。几年后他选择朗读来寄托对汉娜的思念,也是可以理解的。   象他们的恋情就算是在现在社会也会有很多非议,更况且是在那种年代。电影中幸存者的女儿说的那句“可能汉娜并不知道她影响了你的一生”时觉,米夏也惘然了。米夏是真的爱了汉娜一生。.

TOP

上个周末,看了SLUMDOG MILLIONAIRE + THE READER
两部都是好片子。
关于后者,我觉得KID是真的爱汉娜的,虽然在审判时最后还是没有进去探望,和后来在监狱中也没有写一封信。但是我相信他对她的那种唯一的深沉的感情。.

TOP

今天刚看完这部电影,最后我忍不住哭了,Michael太苦了,因为这个女人他一生都破碎了,不能再付出爱也得不到爱,直到他找到了一个渠道-为Hanna朗读,来排解他的思念寄托他的爱,然而战争中Hanna所犯下的罪行(无知也好麻木也好)又成为他俩关系中不可逾越的障碍,他无法再敞开胸怀迎接Hanna。直到Hanna也明白了这一点,他们不可能有将来,所以她放弃生的希望,而她的死去也救赎了Michael。.

TOP

同意楼上,觉得汉娜最后选择自杀是因为出狱后和米夏没有将来,所以放弃了继续生活下去。总得感觉这是一部在世俗看来两个不该相爱的人却用一种特殊方式相爱了一生的故事。这种特殊方式就是男的给女的朗读。.

TOP

昨天终于看过了,好看的,温斯莱特的演技真的很棒。
剧情令人回味!喜欢!.

TOP

只能说,再次让我了解到,人站在不同的立场,看待问题会完全不一样。.

TOP

最近才看过下载的电影, 还没消化好。 值得一看,但目前没有评论.

TOP

喜欢温斯莱特的汉娜,粗俗、善良、简单。
觉得影片的结尾处理的不是很好,似乎导演想找到更好方法来结束这个故事,可是没有。。。。。.

TOP

引用:
原帖由 ROSECHENMING 于 2009-2-20 10:32 发表

昨天 也看了,没觉得有什么好感人的,不过是一个文盲,因为羞愧,因为想掩盖这一事实,宁愿接受一生的监禁,而不愿说出真相.
在法庭上,她没有撒谎,她是诚实的,但她不认为那是错误的,只是认为在正常的做她的工作而已.我想 ...
完全同意,看完后并没有预期的感动,只是觉得女主角演的不错。想想那些死在集中营和教堂里无辜的人们,Anna的一切又算得了什么呢。
《贫民富翁》更好看,触动人心。.

TOP

看完之后一直沉静其中--------宽恕不可宽恕.

TOP

谢谢分享.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ZT:崔卫平的影评:人既有尊严与爱,又邪恶
http://blog.caijing.com.cn/expert_article-151153-796-1.shtml

《朗读者》(又译《生死朗读》)改编自小说,小说作者为德国人本哈德·施林克,战争结束的1945年出生,本行是大学法律教授。这一代人没有眼见纳粹暴行,但是他们是在纳粹留下的废墟中长大的,甚至可以说是在前纳粹人员当中长大的,他们的父母无一例外地卷入了那场灾难,虽然角色有别或程度不同。他们就是在这些人的呵护下长大,继承了他们的那份羞耻与罪责。
  这份道德负担甚至比当事人本身还要强烈。不难理解,直接卷入和参与这场灾难的人们,他们所陷入道德上的混乱晦涩,并不会因为这场恶梦结束而终止,他们需要解释自己的行为,也需要为自己辩解,某种阴影始终会停留在他们内部。而没有做下任何事情的战后一代,在与过去的历史划清界限时,当然更有理由和更加理直气壮。这就是学者徐贲曾经提到的——在反思这段历史时,年轻一代德国人更加严厉。

  到了风起云涌的1966年,声讨的浪潮达到了某个顶峰。小说与电影中均对此都有所描写。小说是以第一人称写成的,已是法学院学生的主人,在面对审判纳粹残余时,表现了那样一种亢奋;“我们责无旁贷”。他甚至认为即使纳粹时期被贬黜的父亲,因为没有在1945年之后主动站出来检举那些作恶者,也“犯了知情不报的罪”。影片中的另一位法学院学生,则富有挑衅性地说出:“问题是你们怎么让这一切发生?在知道这些事情的时刻,你们怎么不自杀?”

某种情况有些像我们这里文化大革命时的革命小将,面对这样那样“历史污垢”的父母,表现出一种大义灭亲的无情立场。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耻辱,也许更加令人耻辱。愤慨激烈的情绪,既体现了某种道德立场,也体现了与上一辈做切割的决心,我们叫做“划清界限”。当然,1966年的德国青年面临的情况,与红卫兵并不完全相同,前者明摆是面对错误历史。然而,一种彻底决裂的方式,一种“目中无人、妄自尊大”的方式,便是面对历史最为恰当形式吗?一种居高临下、道德优越感的立场,便是恢复重建战后精神道德废墟的一部分吗?

  将这个语境顺出来,再来看这个故事,就变得容易一些。它是战后第一代反省他们自己的故事,是与他们同代人之间对话,也是与这个民族曾经的一段精神历程进行对话。凯特·温斯莱特扮演的女主人公汉娜曾经是集中营看守,而且是一名纳粹党党员。战后她在公交车上当一名售票员,35岁时与年幼小男孩发生恋情,对方当时才15岁。这个故事因而拥有一个如同《洛丽塔》的外表,只是性别颠倒了一下。他们在一起除了做爱,重要的内容是朗读,年轻男孩不停地为年长女性大声读书,从《奥德赛》一直到契珂夫。这之后1966年汉娜作为纳粹残余坐在被告席上时,年轻小伙子体验着从未有过的复杂感情,他的天地发生旋转。据说这个故事在德国也引起了类似我们这里《色戒》那样的争议

“请看清那些被告,你们找不出一个,会相信他们当年真的有权杀人。”法学院的教授说。与汉娜一起坐在被告席上的,是一些上了岁数的妇女和男人,他们看起来与常人无异。旁听席上有一位妇女正在织毛线,而这项活儿,应该也是坐在被告席上的女性们同样擅长的。她们是在看起来日常生活的氛围和规则当中,做了杀人帮凶。

  汉娜与她的“同事”们看守波兰克拉科夫附近的一个小集中营,每个月她们都需要挑选一些人送往奥斯威辛,六个人每人挑选十个,加起来一共六十,这个“算法”日常如流水,仿佛合情合理。而汉娜有些不同的是,她将挑选出来的某个年轻、体弱、纤细的姑娘,先“保护”一段时间,给她吃好休息好,并在晚上秘密度过一段时间。开始时人们不免狐疑,后来得知,这位姑娘同样是在为她朗读书本。当然她最终不会逃脱魔掌,汉娜还是将她与别人一道送往无人生还的地方。汉娜并不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为难之处。若干年后她还这样回答审判长的质问:“如果是您的话,该怎么办呢?”

  最为恐怖的还是这件:汉娜等一行五人负责转移几百名“囚犯”,晚间歇在一个村庄,“囚犯”们住进了教堂。夜袭的飞机投下了炸弹,教堂成了一片大火,看守们手握着教堂大门的钥匙,但是没有人想到要将门打开,放囚犯们生还,结果绝大多数人被活生生烧死,生还者寥寥无几。为什么不开门,汉娜是这样解释的:“我们是看守,工作是押送犯人,不能让她们逃跑。若是打开门,会出现混乱,怎样才能恢复秩序,我们得负责。”这样的解释并不构成年轻的法学院学生同情或倾向汉娜的理由。他的理由在别的地方。

  审判到最后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当法官要求汉娜核对一份重要报告的笔迹时,汉娜没有在纸上写下任何东西,而是痛痛快快地答应了这份报告是她本人写的,全然不顾这样做会给她带来严重后果。此时,旁听席上的法学院学生突然意识到,这个汉娜原来是一个文盲,她不会读写,这才是她多年听人朗读的真正原因。小伙子意欲帮助汉娜澄清真相,说出她是文盲这个有利事实,但他没有这样做,他突然止步不前。最终,汉娜被判终生监禁,而其余同伙只有区区几年的刑期。

  年轻学生没有说出真相,没有运用真相而改变审判结果,这个安排非常有意思。他尊重这位女性的意思,是她自己想要保守这个秘密。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个绝望的、颜面丢尽的女性,她不想继续当众丢脸,她希望能够保护自己的那点秘密,维持一个稍稍体面的外表,部分挽回属于她自己的尊严。尽管这给她带来更深的灾难和艰难局面,但是没有人可以说,因为是这样一个女性,她的这个要求便是不合理的。她的秘密应当得到尊重。认定对方是敌人,接下来便可以任意羞辱,那是另外一种做法。

  这个起点还蕴涵了其他一些能量,或者至少与这些东西相平行,互相提供支持。第一,说到底,在教堂烧死几百人这件事情,虽然已经过去许多年,但是必须有人对此负责,这是肯定的。电影中提到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德国罪过问题》,相关的知识分子讨论中,有人提出“行政责任”,也就是说,即便当事人强调当时的做法是服从命令或者当时国家的法律,属于行政范围,也并不能改变做这些事情本身的犯罪性质,以及身在其中所要承担的罪责。那份致命的报告虽然不是汉娜写的,但是在整个事情当中汉娜仍然有着不可推卸的重大罪责,她不是无辜的,必须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后果。

  第二,原来急于与上一代人划清界限的法学院学生,在保守这位女性秘密的同时,他与这个女性之间建立起了某个秘密通道,如同一个“攻守同盟”。这个“攻守同盟”并不是增添和隐藏罪恶(它恰恰通往承担责任),而是通过这个小小平台,年轻一代分担了上一代人的罪责、耻辱和历史负担,将这份特殊的遗产继承下来。不难设想,如果年轻人说出真相,那么他们之间便不再有任何联系,即使汉娜几年后出狱,他们也很难重叙旧情。而他帮助汉娜保守了这件秘密,他便与汉娜之间不可斩断,不管以何种方式。他后来多年如一日往监狱邮寄朗读磁带,保持与汉娜精神上的密切联系,包括对汉娜不识字这件事情负起责任。在历史负担面前,他不认为自己可以当甩手大爷。这样的立场,比起他的同学质问别人“你们为什么不自杀”所包含的咄咄逼人和道德优越感,要沉静、深刻得多。小说作者在接受访谈时说:“是爱将米夏卷入了汉娜的罪责之中;是爱,孩子对他们的父母、亲人、老师和神父的爱,将战后一代卷入了上一代人的罪责之中”。所谓“卷入”,是继续承担的意思,是觉得自己也有某种责任,而不是轻易地指责他人。这一点最为重要。

  第三,汉娜的这份尊严感,一个罪人身上的这份要求,是否可以看作这个民族在滔滔恶名之下,试图重新找回自己的尊严与体面?试图建立和恢复自己的那份不可侵犯的感觉以及荣誉感?正是这个东西,才成了战后德国人重建自身和家园的动力?汉娜珍视和维护自己的形象,年轻人帮她一道努力,也就是说,年轻人在参与承担汉娜的罪责、继承历史负担的同时,也在试图保护那上一代人身上需要保护的那些东西?这些东西将战前与战后的德国联系了起来,将它们视为一个整体?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包含了一种扑朔迷离的气氛,不管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都面临一些危险,但是故事显然触及了它们。这或许是这个故事引起争议的原因,也是这个故事在前人基础之上往前迈出的一小步。不能说是辩护——汉娜必须服刑,而是将问题在更加复杂的层面上展开,得到更加复杂深邃的表述。

  在其他一些方面,这个故事直接继承了战后德国思想文化界对于纳粹现象反思的结果,比如汉娜·阿伦特的“平庸无奇的恶”。那些犯下滔天罪行的人,并不是一望即知的恶魔,而毋宁说是一些看起来平庸无奇的人,当他们卷进了那个杀人机器,就像一枚螺丝钉在其中兢兢业业,严格服从上级下达的每一项指令,不管它多么违反几千年以来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常识,比如不杀人。在上级命令和“规则”面前,他们表现得越平庸,越无所作为,其工作成越大、越光滑,破坏性也越大,从而他们自己身上的人性,也被没有人性的制度所吸收和取消,最终他们变得与这个制度一样丧失了人性。

  人们身处邪恶而不知,阿伦特推荐的方案是“思考”,思考带有一种陌生的气味,意味着对于手头工作的一种“中断”,一种回望自己的开始。思考将自身一分为二,从而也得以与环境保持距离。通过思考获得道德生活,这是在极端情况下人们自救的第一步。从这个角度看来,影片中那个著名细节——汉娜原来是一个文盲,她请别人为自己朗读是因为自己不认字,除了剧情的意义之外,同时还有某种形而上的象征意义: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不会读写的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卑,非常有可能被别人的那些花言巧语牵着走,她无从思考,思考的基本前提(阅读)她不具备,她同时也是一个道德文盲。

  将这样一些罪责、伦理、政治、历史负担等问题,放进一个看起来是爱情故事的框架之中,能够揉合得那么好,那么自然,不能不佩服作者的功力,从中也可以见出诸如此类的深刻话题,并不是有人认为的是电影或者小说所不能承担的。相反,在处理这些话题上的每一步小小进展,才恰恰体现了艺术家的想象力创造力。顺便地说,中国的创作者包括电影人在这方面则显得不够自觉,在相关问题上知识界的讨论进展到什么程度,如何运用这些进展作为精神背景,做出自己的从容应对,几乎看不到什么动静。我手上的这个中文译本《朗读者》,前面有一位著名大学教授的“序言”,如果不是为了“立此存照”,我会随手将它撕掉。那样一种自娱自乐的小感觉,实在不配放在这本书的前面。
  。。。。。

[ 本帖最后由 herenow 于 2009-4-15 18:21 编辑 ].

TOP

回复 25#ROSECHENMING 的帖子

这个男孩的一生被她毁了

难怪作者说,有些事情我们知道它是肯定错误的,但是我们还是要说..

TOP

回复 39#lele_xu 的帖子

那个女人一开始是欲望,直到生日那次,她发现自己爱上了男孩...然而她又觉得自己是文盲跟男孩的差距不仅仅是年龄上的,更是思想上的, 在加上她在工作上被提升,她怕别人发现她是文盲,所以选择离开..

TOP

回复 46#小心心妈妈 的帖子

1 不同意, 她在做看守的时候就在掩盖她不识字的缺陷
2她对kid的爱是有过程的, 一开始是欲望, 到监狱里的阅读,我想她是感受到了爱, 她也爱kid, 但是最后餐厅见面, 她问kid是不是阅读中止了, kid没有回答她就走了, 于是她的生命谢幕了...
3. 很好的一个问题, 汉娜也许代表了很多当时战争时期在国家机器里工作的人, 而战争的责任不该让他们来承担, 但是不是他们, 又将以何种方式来惩罚呢?在那场战争中, 人人都被利用的工具.
4. 我对这个问题也比较困惑, 一个文盲光凭听别人的阅读就能理解那些文学作品?
5. 男孩所做的一切都是矛盾的,直到最后他带女儿去汉娜的墓, 他的心灵得到释放...
6. 历史不可忘记, 但是原谅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是一个民族的行为..

TOP

回复 50#小心心妈妈 的帖子

书里的结论大概是(看了个把星期,也有点模糊了),百分之九十的人面对权威的命令是采取“咔咔嚓”式的行为来服从执行,而不愿承受独立思考后带来的疑问,疼苦,甚至良心的拷问的。。。。。。也就是说,如果是你我他,百分之九十,会象汉娜一样-----去杀人。。。。。。这个结论让我很震憾,很不愿意接受。但回看历史,一篇又一章的重复的历史,在激情和崇拜里,在权威的威摄下,在大一统的宣传口径下,真的又有多少人能保持着自己的理性和良心呢?这也是为什么巴金的《随想录》之所以让人看得一遍遍叹息。。。。。。他一直建议建立文革纪念馆,以便让人们不要忘记这段历史,不要有机会让历史重演,但事实上,历史恐怕是最容易淡忘的,人性恐怕是最难征服的。。。。。

完全同意!.

TOP

非常好看.
主角都演的非常到位.

在三个情节处都流了泪..

TOP

很久没有这么感动了,看完电影久久沉浸其中。.

TOP

好看的.

TOP

 82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