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23个人次参与评价】

[语文(阅读)] 亲子阅读:谈自由阅读的乐趣,斥应试训练(939#献给男子汉之《调皮鬼恐怖心》)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赞同上面说的,给孩子选书要看他的兴趣,然后我们暗地里引导。

儿子前一阵子喜欢的书都是像Geronimo Stilton和Dragon Slayer那样,内容天马行空,文字风趣的故事书。我在图书馆看到《My Story》这个系列时,原以为他不会喜欢,可是还是抱着碰碰运气的心理给他借了。意外的是,他竟然爱不释手,给同学买生日礼物,也选了《D-Day》和《U-Boat Hunter》。

这个系列,是由几个作者根据历史事件写出的小说。儿子看过的以下这几本,是关于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故事,按书名链接可以读其中一小章节:

- D-Day :儿子最喜欢的一本,英军冲上诺曼底海滩的故事。

- U-Boat Hunter :二战时的海上战事。

- The Trenches : 战壕里的故事。

- Spy Smuggler :在纳粹占领时期,一个法国乡村小子协助遭捕盟军逃亡的故事。

- Flying Ace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空战。儿子津津乐道的是,那时的战机很原始,机上一人驾驶,另一人持枪从窗口射击敌军。

- Desert Danger :英德二军在北非的战事。

- Battle of Britain :二战时一个英国空军的故事。

- A Hail of Arrows :讲述中世纪的一场英法战事。

爱上战争故事后,当然免不了也要借有关战争的非小说类书籍。Eye Witness:World War II是最容易找到的其中一本。

两个月下来,儿子对世界二次大战的常识,超越了他的爸爸和妈妈。看Narnia的电影时,还给妈妈作注解:片中那些孩子搭火车到郊外去,就是为了避开战事。

[ 本帖最后由 sask 于 2009-7-25 00:57 编辑 ].

TOP

我问儿子为什么喜欢上述有关战争的书,他的答案是:交战的部分描述得很精彩。

老公和我都很担心,他只觉得战争很刺激,感受不到战争的残酷。.

TOP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09-7-25 09:38 发表

  照你的指引,进去浏览了一下,感觉真是很棒的。可惜,我们的孩子英语水平还非常低,看《我的故事(My Story)》还要早着呢。能不能请您推荐一些更加初级的英语读物?我们有个帖专门讨论小孩子英语学习之家庭辅 ...
好,过去看看。。。

看过了。

我自己的阅读启蒙经验也和你一样,从4年级开始认得一些字后,就好像海绵一样,只要有字的物品都看。这样的经验,使我长大后一直以为喜爱阅读是很自然的,好像喜爱美食一样,不必刻意培养的。

不过,我也同意现在的精神粮食的供应很多,电视电脑的入门槛比书低很多,所以家长如果没适时引导,水当然往低处流。

对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我只做了两件事,就是:从小给孩子念书;先让孩子爱上书,然后才让他接触电视电脑。我懒,通常就只是单纯的念,可是好像已经足够,两个孩子都蛮喜欢书的。

[ 本帖最后由 sask 于 2009-7-25 21:3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09-7-25 10:18 发表

  赞同幼儿园阶段让孩子多接触绘本,但建议不要让孩子长期停留在翻看绘本的水平。到小学,孩子应该习惯于看图文并茂的书,并且逐渐具备读纯粹文字性的读本的能力。第315楼和第326楼说了这方面的理由——孩子终究 ...
根据我自己的观察,孩子本身是不会长期停留在看绘本的阶段的,到了某个时候,绘本就不适合他的口味了,这时原本爱看书的孩子可能会表现得对书失去兴趣,这时,家长大概也猜到应该引导他进入读本了。

我就是那种不急着教孩子认字的家长,所以有机会看到他们的这种变化。我孩子从厌倦绘本,到猛追读本的过渡期,为时约一年。这一年里,我胡乱摸索,找各种各样的书给他看,终于让他重新爱上读书,而且这以后,是他自己读书,不必我念给他听了。

我也发现,他的阅读能力好像是跳跃式发展,而不是循着级别一级一级往上爬的,如果我只是循着级别找书的话,引不起他的兴趣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pp_dream 于 2009-8-6 04:53 发表
谢谢推荐!很好的读物

先去找一本D-Day给女儿看看,最近我们一直对二战有兴趣,我给她借了几本non-fiction类的,想让她读读这段历史,不过non-fiction类的有些枯燥,小孩子不容易接受。她倒是很愿意看 ...
引用:
原帖由 pp_dream 于 2009-8-6 04:53 发表
谢谢推荐!很好的读物

先去找一本D-Day给女儿看看,最近我们一直对二战有兴趣,我给她借了几本non-fiction类的,想让她读读这段历史,不过non-fiction类的有些枯燥,小孩子不容易接受。她倒是很愿意看 ...
《My Story》也有女孩系列的,我还没借过,大概潜意识里还是那种男女有别的心理,以为儿子不会喜欢。

我们还没看过安妮的日记呢。我儿子的兴趣主要是在作战的策略和武器的资料,non-fiction可以看得津津有味,借过一本用书信方式间接描述战争的,他完全不懂得欣赏,。

大概如同前面某位说的,男孩要到谈恋爱的年龄,感情线才会接通吧?

你觉得在选书方面,男孩女孩是不是有差别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shumi1 于 2009-8-5 15:59 发表
这些书,哪里可以借到或买到?
我是在加拿大的图书馆借到,后来在Chapters书店买的。

我不清楚上海哪里可以找到,不过Amazon网上书店肯定有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shumi1 于 2009-8-7 13:57 发表
明白了
你孩子也喜欢这类书吗?

能不能推荐一些适合9-12岁孩子看的,有关战争/飞机的中文书?

谢谢。.

TOP

谈到生死,我的兴致就来了。我最近常想,孩子需不需要宗教教育?

我目前在加拿大,基督教是主流,教会成员也很热心,新移民想尽早投入主流社会,参加教会活动,是很好的管道。

我也想认识多一些本地人,可是鉴于自己从小耳听目染的都是佛教的道理,难以接受“上帝是造物主,信仰上帝就可以上天堂”这个迟到的道理,所以一直没去教堂。

小时候觉得自己没有宗教,现在慢慢靠向佛教。我虽然对佛教的组织没有归属感,不过整个人其实就是这个思想系统孕育出来的。

比如,小时候大人讲的故事,都说死了以后,好人会再投胎从新做人,坏人会下地狱,或投胎成为动物,小小孩听了不会质疑。大一点再听到做好事会上天堂,印象就没那么深刻了。

再来就是,前些年母亲过世,朋友过世,难过时支撑自己的,竟是轮回,生死常理,这些以前从没深思,现在不必检验就自然浮现的道理。

基督教的朋友说过,信仰,就是要先相信,上帝才有机会走入你心中,不能靠科学证明,验证以后才相信的。我通过这个道理,证实自己的心里,早已住了佛。

因为亲身经历过生离死别,才领悟到宗教信仰的重要。而我自己的经验是,信仰不是理性的,是从小熏陶出来的。我孩子目前的生活环境,没有明显的宗教仪式或教条,是不是一种缺憾呢?.

TOP

当然,我们也可以用广义的“信仰”来取代“宗教”,作为行为的指标;可是,宗教往往还有让人敬畏的元素,可以安住人的心。.

TOP

引用:
原帖由 混凝土 于 2010-4-8 14:38 发表
虽然我有宗教信仰, 但为了尊重个人意愿, 从不刻意引导孩子
我在猜想,为什么你会把宗教和尊重个人意愿连在一起,大概是老一辈的信仰和你的不一样?

如果没有这层顾虑,你还会这么顾忌吗?.

TOP

回复 577#水之形 的帖子

我自己是非常缺乏批判能力的,所以我可以从反面提供意见:

要打压孩子的批判能力,一定要树立权威,让孩子不敢随便发言,最好是大人没提问,孩子就别出声。这一条可能对闷葫芦不管用,因为他们嘴里不说,心里却转得很快;像我这样习惯喃喃自语的,闭嘴之后脑部功能就打了折扣。

水说:反复听,然后经常自我回味。跟我的观察很接近,孩子通常会用独处的时间来玩味他每天吸收的东西,记得有专家研究过这一项,google一下,看到这个:

“维果茨基通过观察儿童的自言自语发现,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儿童会出现比较多的自言自语:其一是儿童从事较为困难的活动时,另一种情况是有较多的社会互动机会时。有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维果茨基的发现,但他们进一步认为,儿童自言自语的频率与活动的困难度并不呈完全的正相关,即并非活动越困难,儿童就会有越多的自言自语,只有在活动的难度处于中等挑战程度,且在儿童熟练的范围内,即接近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时,儿童才会表现出更多的自言自语。除此之外,至少还有以下几种情况会增加自言自语的频率:目标导向的活动;解决问题;学业活动;单独游戏以及与能敏感支持儿童的成人一起活动时。

  “按照维果茨基的理解,儿童自言自语的最初目的是自我规范、与自己沟通,或引导自己的思考过程及行动。在儿童学会了人类语言但又尚未内化作为思考的工具时,他就利用这种出声的思考方式来进行“动作式”的思考。这种高峰期存在于学前中期与后期的自言自语,其目的不在于与人沟通与交流。”

所以,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满满的,不能懈怠,不能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应该也可以达到反面效果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10-4-12 13:10 发表
这座桥怎么搭我也已经想好了,搭这座桥可能不止一本书。我很明白桥的重要性,但是桥意味着我的苦工  。
再接再厉!

我教大儿子也像你一样,读得苦极了,他上了一年级才让妈妈解脱。老二就吃亏了,阅读的量和质明显比哥哥低,我只好安慰自己他另有长处。.

TOP

回复 593#水之形 的帖子

噢。。。看来我误会了,你别急你别急。

我以为小孩一般要二年级才懂得自己看chapter books,所以从来不急,只是苦于有时候要读一些他喜欢我不喜欢的书而已,比如怀孕期间还要给他读几百遍的《脏袜子》。

我以前是照书养大儿子的,很认同台湾黄武雄写的《童年与解放》,认为过早教导孩子文明的方法,比如认字,会让孩子天生的本能提早退化。所以上学之前,我尽量让他野生野长,只是我自己喜欢看书,所以很乐意给他讲故事,不过没教他认字。结果,到了一年级,他上的是一二年级混合班,班上有同学已经在看chapter books,甚至有个女生在看Harry Porters了,我才“咦”一声意识到应该换档了。其实他那时候已经好一阵子对我选的书没啥兴趣了,是我这个妈妈反应迟钝,哈哈!

你既然都计划好了,当然会比我们快!.

TOP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0-4-15 17:04 发表

  很同意水诗太的看法。让幼儿心动的中国特色的图书少之又少,我们给孩子推荐和准备的幼儿读物大多数是从国外引进的。
  中国作家好高骛远,就想着得个诺贝尔文学奖,不屑于也无能于为幼童创作。
所以我好苦啊!

我们家是把中文当外文来学的,所以中文童书扮演很重要角色,可是好看的中文童书难找啊。各位可不可以给我推荐一些啊?

大儿子9岁,小儿子5岁,小时候我喜欢给他们读《婴儿画报》,现在他们最喜欢“嘟嘟和巴豆”。可惜后者是翻译的。要尝到中文的美,当然要读原文,翻译的书,总是缺了一点点。.

TOP

回复 663#happyyj 的帖子

刚在写自己的苦,可是一看到你的急,我就忍不住发笑了。

你的苦不是我的苦,我的也不是你的。

我对人的认识很简单,人是生物,求生意志像所有生物一样强;孩子也一样,有很强的生命力。所以对养生,基本做到就算交差。对于自己的和别人的心理和意识,就当看电影一样从旁观察,蛮有趣。.

TOP

回复 677#混凝土 的帖子

谢谢。可以推荐一本你最喜欢的吗?翻译的也欢迎。

翻译,主要是把意思翻译过来,中文的美和巧,还是要原文才表达得出的。我尝过中文的美,非常希望孩子也能同享。.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10-4-17 09:30 发表
为什么不买一些评书的碟片呢? 这是把中文当外语学习时最好的听力教材。
请问什么是“评书的碟片”,是不是有人讲故事的cd?

我很久以前试过,他们喜欢听妈妈的声音,不喜欢听cd。不过现在长大了,可能可以再试一试。谢谢。

我们大人在家说中文,所以他们听得懂,只是看不懂。.

TOP

回复 712#不不园 的帖子

太好啦! 谢谢。.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10-4-16 20:14 发表
所以我觉得交换率破坏了她自己组建的世界里的法则,她在情感上不愿意接受。
“情感上不愿意接受”,让我想起我小儿子。

我的两个儿子,让我深深感受到什么叫个人差异。在认知方面,大儿子是非常理性,很少感情用事的。他即使被别人惹得暴跳如雷,如果我好像周星驰《西游记》电影里的唐僧那样唠唠叨叨的给他讲道理的话,他就会平静下来,思考。小儿子就不行,讲理行不通,一定要表现出你对他的无限包容,无限关爱,他才会停止。

他们喜欢的书也不一样。大儿子不管小说类非小说类什么都看,小儿子则有特别偏好,特别喜欢牵扯情绪的故事书。

Mo Willems的一系列童书,他都非常喜欢。

好像这本My Friend is sad,故事很简单,插图也很简单,可是有情绪的张力,他很容易就受到感染。我大儿子看后肯定没啥感觉的。

故事是这样的:小猪看到大象情绪低落,就扮小丑,牛仔,机器人来逗他开心,可是大象反而越来越沮丧。原来大象不知道这些都是小猪扮的,反而以为好朋友小猪不能看到这些有趣的东西而感到难过。小猪听了,也没解释,只说:我这不是在了吗?大象才高兴起来,说:我需要我的朋友。小猪小小声说:你需要一副新眼镜。

这个好像白开水一样的故事,竟然可以吸引到小孩子,不禁让我对孩子情感的细腻程度改观。

[ 本帖最后由 sask 于 2010-4-17 13:43 编辑 ].

TOP

谢谢007。.

TOP

回复 737#混凝土 的帖子

谢谢!

我这下可以去采购啦!

[ 本帖最后由 sask 于 2010-4-20 14:27 编辑 ].

TOP

书到用时方恨少

儿子越来越大,接触面越来越广,问的问题越来越古怪,我招架不住了,

五岁的小儿子问:什么是soul?
我问:给我完整句子。
儿子:Scatman, fat man, black and white and brown man, Tell me about the color of your soul... (原来是一首歌Scatman's World的歌词,请看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69ROUJ4fCQ&feature=fvw

我伊伊啊啊的说不出个所以然,话音刚落,九岁的大儿子问:那soul跟spirit一样吗?

临睡,小儿子又出难题:是不是所有人都会回来?
我问:你是说人死后是不是又会轮回变成人?(下面删减五百字,请大家想象一个认识浅薄的妈妈,尝试用希腊神话和星球大战的术语来解释一 天道、二;阿修罗、三;人道、四;畜牲道、五;饿鬼道、六;地狱道。)

我其实只是想说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是最后却陷入什么是阿修罗和地狱的糨糊中。

小儿子问:地狱是不是underworld?(他们最近看了Percy Jackson的电影,对underworld有点印象。Percy Jackson是以希腊神话为主干编写的少年小说系列,大儿子最近正迷着。)

阿修罗就比较难解释了,幸好希腊神话里的神也有七情六欲,我就说象希腊神,天道是正善的,比较象星球大战里的Jedi。

口干舌燥,心惊胆颤,书到用时方恨少,用半桶水的认识来教人,误我子弟呀!!!.

TOP

引用:
原帖由 vivianda 于 2010-11-13 18:58 发表

有个疑惑,对处于童年和少年时期的孩子,进行这样的训练或是开启,他(她)幼小脆弱的神经能承受吗?敏感的孩子会不会走火入魔呢
在时间上,大学毕业应该是价值观成型,独立成人的阶段,所以从少年时期开始比较严谨的建立他们的人生观,应该不早吧?大学毕业后才开始认真思考人生意义,是很折腾的。幸好多数人过了那阶段也不做多想了。

对我来说,哲学是引导我认识人生的学科。我们教孩子要行善,是在教导他一些社会行事法规。如果他问:为什么要行善?不行善不行吗?他就踏出了哲学思考的第一步。

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前的人早就想过了。我们学数学,可以踩在前人肩上快速前进,人生问题也是这样啊,人家老早想过,分析过,辩论过,写在哲学书上了。我自己没有受过严谨的训练,想问题很表面,哲学家想东西好像掰洋葱,一层过后又一层,我当然不能完全理解,可是借助他们的力,我也比没看书前深入了一层。还有还有,哲学最好跟一群人一起研究,因为社会,人生就是这样无边无际的嘛,一个人想很容易就钻入牛角尖。

思考人生,正好是敏感的人都逃避不了的,给这样的孩子一些引导,好像比让他们自己揣摩更让人安心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0-12-12 14:44 发表

  许多年前,007教过一群中学生,讨论到“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时,就用了这一招。效果不错滴!
真有趣!“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谢谢。

我的人生观跟你不一样,这个问题如果由我问,肯定不会停在这里。.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10-11-5 20:07 发表
对呀,这些问题会出现在孩子脑海里。那么就等它出现嘛,何必读给孩子听呢?

。。。。。

这些永恒的命题的提出,不需要弄本专门的书来看的。它的回答,也不是某一本书搞得定的。
同意同意。

跳着看贴的坏处就是会断章取义,返回上一页才看到这个。赶快补充:我同意哲学思考是必要的,哲学书可以迟些看。小说,电影,新闻,生活里可以引发讨论的太多了,不过爸爸妈妈自己先读一读倒是蛮好的。.

TOP

书看多了,怎么都逃避不了“人生有什么意义”的问题。把另一贴剪剪贴贴上来,跟大家报告大儿子的进展。

我儿子看书绝对比我快,又看得比我仔细,所以问这个问题的年龄也比我早10年。

他最近显得多愁善感,动不动就说这样那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可以哭诉一个小时,还说“我需要的只是一丁点的关心和同情”,爸爸气得要命,我啼笑皆非。绝对的大题小作,可是让我们有机会看到他的内心世界,大概是悲剧,讲述人生无奈的故事看多了,正尝试着消化,以及在生活中验证的表现吧?

他爱看书,所以我尝试从他正读的书来理解他现在的心理状态。他最近追看的有:
1。Artemis Fowl系列(这个系列比较接近哈里波德,主角也是十多岁的少年),以及作者的其他科幻作品,包括Supernaturalist。
2。Guardians of Ga'hoole系列(他说这个系列的故事比较短,看起来不过瘾,可是文字很风趣。)

英文书到了青少年这个阶段,就开始探讨人生的各种难题,把主角抛进残酷的环境,让他们跟绝望作战。我稍微瞄了一下他看的“Supernaturalist",开头真是蛮沉重的。主角是个孤儿,住在孤儿院里,管理层把孤儿们当白老鼠,接下商业机构的实验任务,利用孤儿们做各种不人道的实验。孤儿们的平均寿命是15岁,要离开那里,只有三种途径:被领养,逃离,或死亡。

儿子的人生问题,当然也牵扯到他个人的事情。爸爸最近讲他中文,数学没学好,以后怎么跟双语皆通,数学一流的中国学生竞争呢? 有一天接他回家,在车上他情绪不好,负气的问:如果我不能够达到卓越,不能够找到好工作,人生岂不就没有意义了吗? 如果我将来一定失败,我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当时只能灭火:人生意义这个问题哪,几千年前人家就再问了,没有一个肯定答案的。你现在开始问这个问题了,很好。思考这个问题,可以引导我们怎样过我们的生活。(唉, )妈妈自己啊,也没有什么辉煌成就,可是觉得自己曾经帮助过一些人,对别人的人生起过小小的一点作用,自己就感到很有意义了呀。

这个问题当然没有这么快完结,上个星期,又是在车上,他说:以我学习中文的速度,大概要500年,才能看得懂中文书。我说不必啦,大概100年就可以啦。( 说话没用脑的妈妈)

他说:那我已经死啦。如果人意识到自己的能力不能做到某一样事情,他大概可以give up,或acknowledge它吧?(acknowledge是承认的意思吧?总之是比较正面啦,妈妈听了安心点。这又是阅读的好处,给他足够的词汇来分辨正面和负面的细微差别。)我当时没有直接回答他,反而离题,称赞他能够分辨细微差别。

昨天,他没头没脑的又说:如果人人都帮别人做点事,人生有什么意义呢?你帮我,我帮他,他帮a, a帮b,b帮c,c帮d,有什么意义呢?我当时不明白他在讲什么,也忙着做其他的事,没回答他。

现在读到“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才想到儿子其实是续我前个星期,把助人和人生意义挂钩的后续思考。我年轻时的思路也是这样的,姐姐劝我作决定时要想一想我的下一代,我的回答是:如果爸爸妈妈作决定时只考虑我,我作决定时只考虑孩子,孩子只考虑他们的下一代,每个人的人生意义都建立在下一代身上,那么到底谁的人生有意义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家有考王 于 2010-12-15 03:55 发表
夜猫子啊。
你才是,我不是。.

TOP

回复 925#hxy007 的帖子

我儿子十岁。他还没到发育时期,是靠逻辑来行事的人,所以我觉得他问这个问题,感性的成分很低,比较可能是从书上看到什么了。我也不准备怎样认真回答,因为他好像只是被”the meaning of life“这个词吸引住,要掌握它的意思而已。

他情绪化的问我他生存的意义时,我曾反问他:有些虫子的寿命只有几天,那它们的生命有没有意义?他没多想,就说:是啊,好像蚂蚁,只活两个星期,它们的生命意义就是要保护蚁后,要让他们的后代繁衍下去。你看,给我这样的标准答案,所以我觉得他只是在字面上打转而已。

生命这样重大的课题,我原本想象要到他十多岁,遇到几个挑战几个烦恼以后,才严肃谈论的东西。现在这样,好像太轻佻了。.

TOP

回复 927#DXMOM 的帖子

我觉得主要来自阅读,以及跟我们的一些谈话。

我们没有参加宗教团体,不过我从小耳濡目染的是佛教的教义,比较能够接受佛教的生死观。孩子问过一两次人死后会怎样的问题,我就告诉他们回教基督教相信天堂地狱,佛教相信轮回。.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