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32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孩子们的智囊团 启智苑第5期已经上传 第454楼

来晚了

希望跟上步伐.

TOP

都下载了

打好带回去给儿子看!.

TOP

回复 1#kangkangma 的帖子

kangkangma
msn群加不进去啊!

芝麻芝麻开开门

。。。。。。.

TOP

回复 1#kangkangma 的帖子

终于进去了!
我的msn原来就不好
时断时续的

有好文及时发送你处
先谢过.

TOP

回复 386#点宝妈妈 的帖子

谢谢了!
已经下载
.

TOP

转载:熊猫竹竿

前天看到参考上的一篇文章
上网查了查
还有图片
一起发上来
从熊猫说起
到政治
可能不太枯燥了
政治也需要载体
全文如下:

    潘达,我来看妳啦!」一九四六年,张羣拿了根竹竿在纽约布朗士动物园喂他的老乡。这只熊猫是一九四一年抗战期间,张群做四川省主席时,由宋美龄姐妹送给美国,以示对其救济中国难民的谢意。当时送了一对,「潘弟」和「潘达」Pan Dee Pan Dah。「潘弟」死于一九四五年。「潘达」死于一九五一年圣诞节前夕。写信告知蒋夫人和张群的美国熊猫保母蒂凡博士还说:「希望中国大陆不久可以重光,再运一批熊猫出国去增进国际友谊」。台湾报纸说:「这只可爱的熊猫在美国的十一年间,已在加强中美两国的友谊方面立下不少的劳绩」。

    一九五三年,美国的最后一只熊猫「梅梅」也死了,直到一九七二年,尼克松才又带回两只。慢慢的,熊猫成了共匪统战,恨屋及鸟,熊猫在台湾成了忌讳。后来,反共成了反中,熊猫从讳谈的国宝变成了敌国木马,台独视之为洪水猛兽,不准家人去看熊猫。在台湾省这茹毛饮血,大街上公然杀虎啃骨的地方,突然冒出个什么 「华盛顿公约」,又说要环评审查,就是不准牠来。熊猫还被扯说是「亡国外交」,因为牠没拿中国护照,不是国与国对等。一听到取名叫「团团」、「圆圆」,那更是抓狂,生怕来了中国就团圆了。加拿大电视网还有说台湾收熊猫加拿大天就黑了的怪论。

    熊猫是团结、友爱、和平的代表,爱心动物的象征,牠愈是可爱,台独愈要阻挡,怕牠坏了反华丑中的宣传。如果大陆出金刚,丑恶狂暴,那早让来台湾了。上镣戏弄,丑诋支那。

    熊猫成了怀璧其罪。

    折腾了二十多年,望穿秋水,终于盼到了团圆。立委洪文栋最欣慰,他最先为熊猫来台请命,好在有生之年圆了梦。

    熊猫是最温敛的动物,笨到做爱都不会。1966年,英国的熊猫「姬姬」发情,郁郁不乐。莫斯科有头公熊猫「平平」,英国和苏联打破冷战的对峙,把他们送做堆,当时新闻界称之为“一次重大的外交突破”。结果这对熊猫一见面就疯狂地打起来。亲家变成了冤家,洞房变成了战场。以后又安排了两次会面,还是不成。伦敦 《每日快报》用一句俚语说:A watched Kettle never boils。 众多老汉齐推车,皇帝不急太监急。

    让西方认识到熊猫的是法国传教士阿门.戴维(PèreArmand David ),他在中国收集了110种生物。1869年他在穆坪(今四川宝兴县东河一带)弄到一张黑白熊皮,带回了欧洲,还找到一只活的,但路上死了。有时猎人捕到活的,难以运送,还把牠弄死交皮。1928年,美总统老罗斯福的两个儿子在凉山越西县射杀了一只成年雌性大熊猫,首开了西方人猎杀大熊猫的纪录。现世界有七十多只熊猫标本。

    到了一九三六年九月,纽约服装师鲁思·哈肯(Ruth Harkness)才找到第一只活的小熊猫,出生不到两个月。取名「苏琳」Su-Lin 。鲁思的丈夫William Harkness 为捉熊猫到中国,但在上海喉癌死了,鲁思继承夫志,带「苏琳」出中国海关时她报的是「小狗一只,价值二十元」。12月18日,「苏琳」到旧金山,全美疯狂,视若公主。罗斯福的儿子激动的说愿拿儿子来换牠,他为自己以前的行为感到内疚。后「苏琳」放在芝加哥动物园。鲁思写了《淑女与熊猫》(The Lady and the Panda)一书。但一年多后「苏琳」就给爱死了,做了标本才知牠是公的。

    一九三六年到四零年,美国从中国搞走了9只熊猫。另有一英国人丹吉尔.史密斯,号称「熊猫王」,在中国待了二十年,抓了十二只,一半途中死了,有三只卖给英国,分别叫唐、宋、明。「明」最受人喜爱。1940年德国轰炸伦敦,「明」怡然自得,就如这次汶川大地震一样。牠成了英国人「团结、镇定、无畏」的象征。甚至当法西斯的铁蹄已经践踏法国,逼近英吉利海峡的时候,报刊上仍然显著地报导着「明」的私生活。「明」死于1944年圣诞节后一天。伦敦《泰晤士报》写道:“她是一只最精美的有生命的玩具熊。给千百万人带来了快乐。”

    日本大熊猫「兰兰」死了,东京数千人为她举行了追悼会,成千上万人为牠送别,有些人还臂带黑纱。史载公元七世纪唐朝时就赠送了日本大武天皇七十张白熊皮。当时熊猫分布甚广,长安的皇苑内就有大熊猫。过去在大熊猫产区的村寨里,几乎家家都有大熊猫皮做的铺垫。

    1946年国府又向英国政府赠送一只大熊猫,名「联合」。为此四川省主席张群在前年12月组织了一个200多人的庞大队伍,分10人一组,深入汶川才抓获这只。当地人民说:「奖金何其薄,劳役遍乡里。众分一杯羹,何足润唇齿。违我耕种期,费我烧碱时。年年赠邻邦,扰扰何时止。」1936年到1946年间,从中国运出的熊猫共有16只。大陆在世界人民团结友谊万岁时期,共送出了23只熊猫。

    台湾却因倭寇所据,怕中国团圆,竟成了中国、甚至全世界最后见到熊猫的地方。本是家珍,却成族仇,实在可叹。

    当年张羣的那根竹竿,今天看来,两岸之间更是需要。.

附件

熊猫竹竿配照.jpg (43.84 KB)

2009-3-13 10:43

熊猫竹竿配照.jpg

TOP

世界金融历史上最大的“庞氏骗局”

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董事会前主席麦道夫于2008年12月11日因涉嫌金融诈骗被逮捕,他诈骗案涉及金额高达500亿美元,为世界金融历史上最大的“庞氏骗局”。截至去年11月30日,麦道夫的公司帐户内共有4800个投资者账户,这些受骗的投资者包括对冲基金、犹太人慈善组织以及世界各地的投资者。
    2009年3月12日,在美国纽约,伯纳德·麦道夫抵达联邦法庭准备出庭。麦道夫的律师艾拉·索金10日在法庭上说,麦道夫拟于12日听证会上对全部11项罪名指控承认有罪。他可能因此面临最高150年监禁。
    在法庭外,一位名叫艾琳·肯特的麦道夫诈骗案受害者告诉新华社记者:“麦道夫欺骗了那么多人,我很高兴看到他被法办。”现年40多岁的受害者杰西·科恩告诉记者,自己根本无法接受麦道夫的道歉,“麦道夫总是在欺骗,他的道歉对于我来讲毫无意义”。科恩及他的父母因投资麦道夫的基金蒙受严重损失,其父母不得不出售自己的住房,一家几十年的积蓄化为乌有。

什么是“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是一种最古老和最常见的投资诈骗,很多非法的传销集团就是用这一招聚敛钱财的,这种骗术是一个名叫查尔斯·庞齐的投机商人“发明”的。
    查尔斯·庞齐(Charles Ponzi)是一位生活在19、20世纪的意大利裔投机商,1903年移民到美国,1919年他开始策划一个阴谋,骗人向一个事实上子虚乌有的企业投资,许诺投资者将在三个月内得到40%的利润回报。狡猾的庞齐把新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的人,以诱使更多的人上当。由于前期投资的人回报丰厚,庞齐成功地在七个月内吸引了三万名投资者,这场阴谋持续了一年之久,才让被利益冲昏头脑的人们清醒过来,后人称之为“庞氏骗局”。

转载:中国网等

[ 本帖最后由 kongjoy 于 2009-3-13 14:15 编辑 ].

TOP

看到2008年4月的英国《金融时报》上的一篇文章《中国青少年的一天有39小时》

一份调查提供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数据——中国青少年能够在一天24小时内完成39小时的活动。但这并不像调查所说的表明他们“拥有能够同时处理多项工作的超人能力”。
    上月,英国市场调查公司思纬联合微软、MTV、雅虎及新加坡星空卫视公布了亚太地区青少年生活习惯的报告,报告中称,“一心多用和充分使用媒体已成为现今8至24岁中国青少年的生活模式,这群活跃的消费者能够在24小时内完成39小时的活动,同时基本维持每天8小时的睡眠。” 调查选取了中国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四个城市的2027个样本,尽管是做给企业客户为他们市场竞争作参考的,但这样一个信息确实让阅者印象深刻,这意味着他们基本是处于“一心二用”的状态中。
    调查中的这些中国大型城市的上班族的快节奏生活已是众所周知,生活像赶场:赶上班,赶开会,赶饭局,赶聚会……不是大腕,胜似大腕。但调查中说的8到24岁这个年龄段的人显然不同,他们主要构成是学生,没有自力更生的压力,他们的快节奏生活与前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具体说他们的忙碌是“数字化+娱乐化”的。 正如思纬公司中国区首席执行官Darryl Andrew在调查中看到的:“中国青年已经接受数字化社会的快节奏。他们会在阅读报刊杂志的同时从互联网上下载资料。或是在发送电子邮件、编辑手机信息的同时打网络游戏。”我完全能够想象这种状况,因为我在看这份调查时,正在MSN上向一个朋友解释我的MSN签名,在他打字的间隙我又拿起手机回了一条短信。
    一位邻居前辈抱怨自己上大学的女儿“总是听MP3,走路听,坐车听,连看书学习时也要听。”问她为什么看书时还听,她说“只看书太单调,看不下去。”看来她基本无法理解什么是“专心”,或者没有什么事情能让她专心去做。当然,她上网的时间比看书多。她在网上有很多身份,属于不同的团体,比如她是某偶像歌手的“粉丝”,不仅会到现场支持其演唱会更会在网上与其它粉丝交流心得、互诉衷肠;她还是某女性社区的用户,在社区中开设博客,专门与其它女孩交流美容购物经验。附带说一句,交流到的美容经验,比如健身、定时作息等她几乎从不执行,交流的作用在于持续不断地向大脑中填塞信息。
    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她还有项重要任务——下载,在她的下载任务栏里已经满满当当下了几十部电影,她却没有几部是看过的,那为什么下载这么多?“没有什么原因,就喜欢时不时地看看下载速度,看着很有成就感。”她的忙碌几乎是没理由的,唯一的理由是“让自己很忙”。
    数字化的生活方式对当下青少年来说最大的作用是提供消遣,网络很大意义上发挥了在他们上一代人中广受欢迎的麻将和扑克的作用,中国人普遍更热爱室内活动项目;不过高科技提供的“多任务”消遣更受青少年欢迎,这正应了时下很流行的一个说法——焦虑,在这样的心态中,就算无所事事消磨时光,也要急吼吼地一心多用,才应情应景,静下心来则会让他们无比不安。
    上班族快节奏高负荷的生活状态已被诟病为导致高血压、气管炎、胃溃疡等疾病的原因,那么更年轻的学生一族一心多用的生活方式难道不会让他们的大脑生病?尽管一天在焦虑中完成了39个小时的活动(当然大多数属于消遣),他们却没有时间坐下来看一本书、思考一个问题,而后者更利于他们的大脑健康。.

TOP

回复 395#家有考王 的帖子

你我她他属于哪一种?.

TOP

回复 399#家有考王 的帖子

嘻嘻
所以我们都不希望孩子太安分了!

.

TOP

回复 401#家有考王 的帖子

嘻嘻
向你学习
路漫漫.

TOP

回复 403#家有考王 的帖子


教儿女怎么不安分.

TOP

回复 449#kangkangma 的帖子

打下来带回去 谢谢lz.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