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32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孩子们的智囊团 启智苑第5期已经上传 第454楼

回复 53#kangkangma 的帖子

大人不要总觉得自己有能力教孩子。
我倒主张,大人要时时刻刻牢记自己没能力教孩子具体的东西,要警惕自己误了自己的子弟,除非您在某一方面已经称得上是“大家”了。
我同意考王的办法,大人教是教不过来的(当然不是绝对而言,如果您是某方面的专家,孩子又正好问到这个方面,是可以教教的),应该帮助孩子归纳问题,并且鼓励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充其量在怎么寻找答案的方法上做些指点并且为他创造一些条件。
父母一个人的脑子是不可能成为人类全部知识的载体的。.

TOP

回复 95#kangkangma 的帖子

我非常理解您的用心。我认为您希望达到的最终目的是好的,但是靠网友编期刊的方法可能很难行得通,因为这个事情专家也未必做得好。

我也看了第一期的启智苑。如果可以,我想说说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这一期里除了“灌输”型的“经济知识”部分以外(说的重一些这部分写得有点误人子弟了),开放式问题的“孩子眼中的世界”和“智慧苑”的选文都不错。

其实您的最终目的要实现,“智慧苑”里那篇文章就指明了一条有效的路径,即“读书首要精其选”。
无可否认,书籍仍然是人类智慧的最大载体。对于一个无知的个人而言,要变得不那么无知,读书是最有效的方法。这里第一个困难就是读什么书,也就是怎么来“精选”。这个问题解决了,您希望达到的最终目的我想也会迎刃而解的。.

TOP

回复 171#devid 的帖子

期待看到第二期。.

TOP

回复 266#家有考王 的帖子

博雅塔前人博雅
壮思堂里自壮思

气死北大。.

TOP

推荐《生死朗读》

前几天看了电影《生死朗读》。觉得这个作品很适合这个帖子,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看看这部电影会很有好处。
   也许是国内媒体的宣传评论不到位吧,看完才发现这个片子的主题基本不能说是爱情,而是能激发观众对许多问题的思考的一部片子。
   这部影片改编自小说《朗读者》,译者: 钱定平,作者: (德国)本哈德·施林克,译林出版社2005年出版。小说目前我还没读,不过从一些书评等来看,电影相当忠于原著。有兴趣可以去念一下小说。
     译林出版社版本的《朗读者》,很有意思,书的最后两页,附了一列问答题,关于这本书的思想内涵。我看了一下也可以用在电影上。
  
  1。在什么情况下你意识到了这本书标题的重要性?谁是“朗读者”?书中还有其他人能担当这个角色吗?   
  2。汉娜身上的什么东西如此强烈地激发了伯格的欲望?为什么她似乎是伯格唯一能爱上的女人?
  3。《朗读者》的核心主题,两代人之间的爱与背叛,是否只对德国读者有特别意义?中国读者的经历中有类似的吗?
  4。伯格有罪吗?他的讲述是不是把自己送上了审判席?他得到的裁决是什么?他请读者审察自己提供的证词,并且宣判他有罪或者赦免他吗?或者,他做了自我审判吗?
  5。父亲应该承受伯格的失望和责备吗?伯格对汉娜的爱情是否欲成为一个寓言,暗示着他们这一代人与父辈的罪行是有牵连的?
  6。伯格认为汉娜同情那些她选择来为她朗读的犯人,希望他们的生命的最后岁月因此变得可以忍受一些,你同意他的判断吗?还是从更坏的角度看待汉娜,她的残暴和施虐的证据听起来都那么真实?
  7。为什么汉娜两次问法官“你会怎么做”?法官同情汉娜吗?当汉娜转身直视法官那一刻,她试图同她交流吗?
  8。伯格为什么去参观施图霍夫的集中营?他在寻找什么?又找到了什么?
  9。伯格所经历的对汉娜的审判,怎样影响了他对于历史和法律的看法?
  10。你如何看待伯格决定给汉娜寄磁带这件事?他注意到他选择朗读的那些书见证了受过教育的市民阶层对文化巨大而基本的诉求,汉娜的故事证明了这一信念是虚假的吗?
  11。有观点说,汉娜并非情愿参与希特勒灭绝种族的大屠杀,仅仅是隐藏自己秘密的愿望驱使她这样做,这能不能在某种意义上宣判汉娜无罪?在她的案子里,有什么可以从轻判决的条件吗?如果你是律师,将怎样为她辩护?
  12。在小说的末尾,你同意幸存者的看法吗?为什么她接受了茶叶罐,而不是钱?谁更懂汉娜一点,伯格,还是她?伯格是不是汉娜的另一个牺牲品?.

TOP

又看了一下,有些重要的细节似乎电影里面没有拍。看过电影,感兴趣的话,再看看小说好了。

另外,可能有的家长觉得这部作品涉及到不少性的内容,不适合小孩看。
我本人认为,这种程度对于现在的高中生来说应该是小儿科了。甚至对于初中生,我也觉得在大人陪同下看就可以了,或者不看电影直接看小说,视觉刺激少一点。.

TOP

曹文轩的序

朗读者

  DER VORLESER

  曹文轩序

  朗读者这些年,我一直在向我的学生与朋友大力推荐这本书,在我为他人开出的所有书单中,无一没有这本书的名字。我在许多场合,还解读了这本书。我之所以如此不遗余力地对此加以推崇,可能与我根深蒂固的文学观有关--也就是说,这样一本书,正合我的阅读趣味与文学理念。有没有人将它看成是经典,我不在意,但在我这里,它就是经典--至少具有经典的品质。

  我喜欢《朗读者》的那份庄重。在看了太多的油里油气、痞里痞气、一点正经没有的中国当下小说之后,我对这部小说的庄重叙述,格外喜欢。这里,只有严肃的主题、严肃的思考与严肃的言语。没有无谓的调侃、轻佻的嬉笑和缺少智慧的所谓诙谐。这是一部典型的德国作品。阅读这样的作品,容不得有半点轻浮的联想,而阅读之后就只有一番肃然起敬。我一直将庄重的风气看成是文学应当具有的主流风气。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学,应当对此有所把持。倘若不是,而是一味的玩闹,一味的逗乐,甚至公然拿庄重开涮,我以为这样的文学格局是值得怀疑的。我们看到,绝大部分经典,其实都具有宗教文本的风气,而宗教文本不可能不是庄重的文本。《朗读者》此时此刻在中国的再次登场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当下中国大概是这个世界上一个超级的享乐主义大国,同时又是一个怀疑主义的大国。流气在我们周遭的每一寸空气中飘散着。一次朋友的聚会,一个会议的召开,我们已经很难再有进入庄重氛围的机遇。甚至是一个本就应当庄重的场合,也已无法庄重。嬉笑声荡彻在无边的空气中。到处是低级趣味的笑话,到处是赤裸裸的段子,人与人的见面无非就是玩笑与没完没了的调侃,说话没正经已经成为风尚。我们在流动不止的世俗生活中,已经很少再有庄重的体验。一切看上去都是可笑的,一切都是可以加以戏弄的。一个本就没有宗教感的国家,变得更加的肆无忌惮,更加的缺乏神圣感。我常在想一个奇幻小说式的问题:一个人可以成为痞子,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可以成为一个痞子国家与痞子民族吗?在这样的语境中,中国文学没有把持住自己,引领国民走向雅致,走向风度,走向修养与智慧,而是随着每况愈下的世风,步步向下,甚至推波助澜。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下如此氛围的形成,中国当下的文学有着推卸不了的责任。

    在这样的语境中,现在我们来读这样一部庄重的文本,实在是一种调整,一种洗礼。这部小说的迷人之处还在于它的丰富与多义。

  一部好的小说,既应当是单纯的,又应当是错综复杂的。看完之后,既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又有许多迷惘与困惑。这些迷惘与困惑一直萦绕在心,使我们陷入不可自拔的思考;而思考愈深,我们对世界的复杂性就理解愈深,我们的认识也就愈深刻。这个作者曾写过许多侦探小说,所以制造这样的阅读效果是他的拿手好戏。但,这样的阅读效果更主要来自于他对人性、对存朗读者在的深度把握。作者在作品中留下了许多机关,这些机关需要我们经过小心翼翼的考证与掂量,才有可能打开:谁是真正的朗读者?米夏为什么在已经看出汉娜的悲剧原因时没有及时向法庭指出?需要忏悔的到底是汉娜还是米夏、是法律还是流行的道德以及这整个社会?中年的汉娜与年仅十五岁的少年米夏的关系到底是纯粹的爱情还是又一次的纳粹行为?……作品篇幅不长,却留下了太多的悬疑。而这些悬疑,都是耐人寻味的。我们在解答这一个个的问题时,都可获得精神与智力的提升。

  然而,它确实又是单纯的。它的线索非常简单:一个少年与一个成年女性之间的看似没有什么复杂背景的身体与灵魂的欢愉。看上去,没有什么邪恶,也没有什么肮脏。作品的一个细节是不可忽略的:他们经常要用清水沐浴,将肉体洗得十分清洁。更使我们感到具有抒情意味的是,在他们做爱之前或之后,少年米夏都要向汉娜朗诵那些华彩篇章。我们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其实并没有多想,因为作品一直以一个超出所有元素的元素在牵引着我们,这就是:感动。

  对于这样的一部作品,也许最聪明的阅读就是什么也不要多想,随它而去。一种单纯的感动这就足够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种朴素的阅读倒可能比一种思考式的、追寻式的理性阅读更值得,更有效,也更人性化。20世纪以来,由知识训练成的阅读方式,也许是一种值得怀疑的阅读方式。当我们不怀有任何探究之心去阅读《朗读者》时,我们会不时地陷入那种巨大而美丽的悲悯。一个涉世不深的少年和一个饱经沧桑的中年女性之间的情欲,没有引起我们道德上的审判,相反我们却觉得这一切竟是那么顺理成章。对于汉娜让米夏朗诵的原因,我们并不在意,我们在意的是朗读本身所带来的意境。这是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行为,这个行为贯穿了整个小说,它使我们感到了高尚,并且为这种高尚而感动。当汉娜选择了自杀时,我们似乎再次听到那不绝于耳的声情并茂的朗读。那是世界上最优美的声音,是千古绝唱。究竟谁是朗读者,这一切实在无所谓了。我们在感动中得到了升华--情感上的升华与精神上、人性上的升华。
在20世纪的文学普遍放弃感动的文章而一味--甚至变态追求思想深刻的当下,再一次阅读这样令人感动的小说,我们心中不由得产生了一种感激之情。

  这部小说在艺术上也是很有功夫的。它的情节并不复杂,但在细节上却是十分考究。三部分,划出了三个不同的段落。这是命运的起落,是人生的三个不同阶段。所有的细节都意味深长。比如关于汉娜身体气味的叙述。当汉娜还在"逍遥法外"并充满生命的鲜活时,她的气味是新鲜而令人迷乱的,而当她对生活完全失去了信心并且不可遏制地衰老时,她的体臭不可避免地散发了出来。小说很仔细地写到了从前与现在的气味--汉娜的气味。两种气味的比较,使人感受到了生命无可挽回地走向衰亡的大悲哀,也感受到了人在命运前的无奈乃至颓败。这是命运的咏叹,是生命的挽歌。小说中一些有关命运的、生命的甚至是有关存在的重大的命题,恰恰是通过一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细小物象以及一些细小的变化来表现的,应了我很喜欢说的一句话:精微之处,深藏大义。

  译林出版社大概知道我对此书的欣赏,所以让我写一篇序。我写了太多的序,已经遭人批评了。殊不知,这些序有一些是我在极不情愿的状态下勉强写成的。有些序是一拖再拖,实在拖朗读者不过去了,才很痛苦地了结的。里头有些话,往往言不由衷。明眼人是能看出的。当我听到有人指责我时,我会在心中很恼火地说一句:站着说话不知腰疼!我是一个驳不开情面的人,这是我的一大弱点,也是我的善良之所在。它们耽误了我许多短篇与长篇,每每想起,心情会十分懊恼。因为自知写序的难过,所以我自己写了那么多的书,只除了刚刚出道时请一个最要好的朋友写过一篇序外,后来的好几百万的文字,就再也没有让任何人写过序。

  但这一回我是愿意的。因为我有话可说,只可惜是作一篇序,篇幅不宜过长,由不得我去铺张。

  2005 年12月15日于北京大学蓝旗营.

TOP

新闻晨报似乎有记者将旺旺作为一个取材点的,时不时用网上的帖子完成自己的发文任务。.

TOP

回复 410#家有考王 的帖子

此时,一位美国老师说了一句话:“你们的孩子,难道连选择都不会吗? ”

会不会能不能和是否真这么去做是两码事,我看这位美国老师看问题表面化了一点,脑子比较短路。有些丢脸的行为,能做但你绝不会去做。

中国孩子当然有好恶有选择,但是中国的文化不鼓励在集体中很张扬地表达自己的好恶。特别是大家比较要好,或者大家刚刚认识比较客气,那么我提了方案,哪怕别的同学不是最喜欢他也可能同意我的意见。而我又不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其他同学。所以才会出现“僵局”。

对于中国人来说,到哪里去远远没有和谁一起去重要。

[ 本帖最后由 jyuntoku 于 2009-3-25 09:35 编辑 ].

TOP

回复 417#家有考王 的帖子

国外的教育,特别是公共教育,其实也是“流水线”,也要灌输意识形态、社会价值观。
如果不按这条“流水线”来走,自然也要被当作废品。
那个美国老师的语气里不是饱含着对“废品”的诧异吗?
至于哪种好,这个问题就难了。哪种都好,都不好。现实是,除非你能脱离公共教育并且自己搞一套成功的个体教育,否则你只有接受,没得选择。.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