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4个人次参与评价】

[中医] 治疗糖尿病的好办法

Google了一下

黄莲素:学名小檗碱,用其盐酸盐。对痢疾杆菌有杀灭作用,对肺炎球菌、伤寒杆菌、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主要用于肠炎、痢疾等。《医药经济报》98年3月16日报导糖尿病人服用黄莲素(0.3-0.5/日服三次)1-3个月有疗效、体重增加。《生活与健康》 2002年第7期介绍黄莲素新用途有:1、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2、抗心律失常。 3、有利胆作用。4、对二型糖尿病黄莲素能促使胰岛β细胞再生及功能修复。有一定降糖作用。5、预防癌症。

黄连素的学名叫做“盐酸小檗碱”,是从黄连、黄檗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生物碱。该药对多种细菌,如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及白喉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痢疾杆菌作用最强,常用来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不过,轻型炎症可以选用黄连素,对于重型则必须合用抗感染作用强的抗生素。通常情况下,黄连素每次口服0.1~0.5克,每日3次。

黄连素口服后,几乎不被胃肠道吸收,只是停留在肠道对抗致病的细菌。这一特性使黄连素对胃肠道以外的感染没有效果,但由于黄连素不被吸收入血,所以副作用很小。有研究人员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给小鼠按每千克体重8克的用量服用黄连素,24小时后尚有半数小鼠存活。如果换作是体重60千克的人,相当于每天吃上接近250克黄连素。黄连素最常见的副作用是便秘,大量应用后偶有恶心、呕吐、皮疹及发热,停药后即可消失。

一般来说,非感染性腹泻多表现为慢性腹泻,其病因比较复杂,如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营养不良、内分泌疾病、肝硬化、尿毒症、过敏性疾病、癌症等,都可以导致慢性腹泻。而对这些疾病,黄连素是没有什么治疗作用的。但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人们在腹泻后口服两三粒黄连素就觉得症状有所缓解,其实这种缓解一般与用药无关,比如肠易激综合征就是可以自行缓解的疾病。这样一来,却给了人们一种错觉,认为只要腹泻就吃黄连素。因此,作为社区医生,纠正并向灌输病人正确的用药观念非常重要。

正因为人们对于黄连素的“误解”,临床上也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因不合理用药引起的“事故”。

今年年初,就有媒体报道了山西阳城一位60岁的杨老先生长期自作主张服用黄连素而导致严重后果。杨老先生自从1998年以来因为胃烧心,在接下来的7年时间里吃黄连素上了“瘾”,每天大剂量服用黄连素18片,超出正常用药范围一半的剂量,结果导致周围神经炎,膝关节、腕关节感觉减退,并出现自发性疼痛,双脚无法着地,双手无法触碰。到今年年初,他的症状更加严重,有一个多月时间双手都不能沾水。

对于杨老先生的情况,专家会诊后指出,杨老先生就是因为长期大剂量服用黄连素而导致B族维生素吸收障碍,从而出现周围神经炎。专家解释说,黄连素会影响肠道消化酶的活性,对肠道益生菌的活性有抑制作用,破坏人体对维生素及脂肪酸的吸收。

从中医药角度来说,由于黄连素具有一定的固涩止泻作用,有的人在服用黄连素之后腹泻可能是止住了,但继之又发生了便秘。另外,经常服用黄连素易产生耐药性,不仅不能消除腹泻、腹痛,甚至还会加剧腹泻、腹痛,以及其他一些想避免却又忽视的不良反应。此外,很多人还有这样的做法:为了避免腹泻,在外出吃饭、游旅之时,提前吃上几片黄连素,这种做法并不妥当。因为这样做,可以说是一种对细菌的“挑逗”行为,会让细菌产生耐药性。而且预防的剂量通常都不会太大,细菌在与药物抵抗中容易“获胜”。如果经常这样“锻炼”细菌,只能使细菌“抵抗”经验丰富,由弱变强,有害无益。就像其他西药抗生素一样,黄连素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耐药菌株不断增多的窘境。尤其是一次性大量服用黄连素,耐药性问题就会更严重。.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