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03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养心殿(7)当年给孩子的一封信(464楼)

引用:
原帖由 兰兰的好爸爸 于 2008-8-15 07:38 发表
罕见的好帖!
读后意犹未竟……
作者不祥

    范跑跑奋斗了20年,也没有能够和薄瓜瓜坐在一起喝咖啡。
  
  薄瓜瓜上的中学,叫哈罗公学,每年学费2万多英镑,相当于人民币40万左右,比范跑跑当老师的那个光亚中学还贵。范老师的年收入只有薄瓜瓜学费的一个零头。薄瓜瓜每个假期回家的路费,也超过范美忠的收入。
  
  薄瓜瓜当选时尚先生。他在牛津上学的时候,玩橄榄球,玩马术,玩击剑,玩各种贵族极限运动。
  
  范跑跑直到现在,那个脑门还保留着少年时期营养不良后遗症的遗迹。范跑跑是玩不起马术的,在旅游点花5块钱让饲养员牵着遛一圈不叫马术。
  
  薄瓜瓜十二岁的时候决意出国留学。他在中国拒绝上英文课,因为在他看来,那些英文老师的发音太不标准,虽然他是在中国一流的学校里上学。
  
  范跑跑到今天也没有学好英文。正像他自己所说,错过了最合适的年龄就没法教育了。
  
  薄瓜瓜的父亲推荐了27首歌给中国的孩子们唱,马上有人给出了唱片,马上有学校推广,很快这些受教育的孩子都会被唱27首歌了。
  
  但是薄瓜瓜会唱这些歌吗?如果他每天唱这些歌,他在牛津的形象是SB呢,还是时尚先生?当他被评为时尚先生的时候,一定为中国人争了脸。
  
  那些被唱27首歌的孩子,或许会有几个象范跑跑那样的聪明人,等他们到了某个年龄,忽然发现自己被教育给玩弄了,从而怒不可遏,反戈一击。
  
  其实那27首歌有些曲调不错,比如《盼红军》,那种情意绵绵的柔情,让人三月不知肉味。《五月的鲜花》也是我1989年夏天最爱听的歌曲,听着听着就掉眼泪。
  
  有些歌本身不错,来源不大好。比如那个《红星照我去战斗》,《共产儿童团歌》,都来自鼓吹儿童暴力的电影。小孩子拿着刀枪,又杀人又放火,总觉得不太和谐。
  
  薄瓜瓜的爸爸对这些歌有感情是很自然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嘛。薄瓜瓜的爸爸接了他爷爷的班,将来薄瓜瓜也要接他爸爸的班。正如习明泽的爸爸接了她爷爷的班,习明泽以后也要接她爸爸的班。
  
  在网上看到有网友责问:为什么薄瓜瓜的爸爸推荐这些歌给我们的孩子唱?为什么不推荐给他自己的儿子唱?
  
  因为薄瓜瓜的爸爸是瓜瓜的爸爸,不是你们的孩子的爸爸。
  
  你们要想你的孩子长大后不象范跑跑老师那样辛苦,请把孩子送给范老师教导,因为他对那些受教育耍弄的孩子的同情心,是发自内心的。如果范老师的爸爸是薄瓜瓜的爷爷,你认为凭他的智商、口才、思想和斗志,现在应该是什么位置?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但是不是同一个命运。.

TOP

回复 34#兰兰的好爸爸 的帖子

浆糊剪刀,刷点小广告,怕城管,也怕网管。.

TOP

引用:
原帖由 嘻哈爸爸 于 2008-8-17 11:04 发表
美国的中小学和大学的脱节要比中国严重的多
???愿闻其详,小学要和中学衔接,只要中学要和大学衔接就可。

AP叫做Advanced Placement,是学生在高中时候读的高中以外的课程,一般都跟大学有关联,如果读了这个课程的单科项目然后参加这科的AP考试,不少大学都会接受AP成绩,这样一来你就不用在大学里读同一门课。
如今,在开设有AP课程的美国高中就读的高中生,既没有上过AP课程,也没有参加过AP考试而被顶尖大学录取的,几乎已成天方夜谭。

美国教育部的研究报告指出,在高中期间上了大学课程的学生,大学的毕业率远高于没有上过大学的学生,研究数据指出,上过两门以上AP课程的61%的学生可以在四年以内获得学士学位,上过1门的有45%,而没有上过AP的学生中只有29%能够在四年内获得学士学位.

中学教育弊端的讨论,比较支持考爸。
WW的爸爸一思考,瓜瓜的爸爸就发笑。.

TOP

已经不是脱节和衔接了,是融合。

AP是目前在美国高中里普遍开设的大学课程,美国一年有150万以上的高中生参加AP考试。.

TOP

翠花,上白加黑。

引用:
原帖由 家有考王 于 2008-8-19 18:39 发表
白天服白片,不瞌睡中国教育的特长是扼杀创造力。
中国的学生看见一个题目,首先想的是标准答案是什么,老师阅卷,也就是找得分点。而外国的学生看见题目会想一系列为什么。有质疑才会有创造。
哲人说,一百个人看哈姆雷特,就有100个哈姆雷特,
但是,当哈姆雷特出现在中国的考卷中,十万个考生笔下就只能有一个哈姆雷特了,除非哪个考生愿意放弃得分点。
天真的孩子心中总是有无数个为什么,但进入教育体系后,质疑被禁止了。从不准质疑到不敢质疑,再到不会质疑,流水线上量产的学生思想被禁锢了。缺乏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是中国竞争力积弱的根子,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晚上服黑片,睡得香爱国主义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在小学阶段不把这些东西灌进去,到了中学、特别是高中,就很难灌输,因为要结合实例进行具体分析了。在过去,小学是共产主义教育,中学是爱国主义教育,大学是集体主义教育。现在要往后退一步。
通常的情况下,小学阶段要多一点约束,初中开始有独立思考,有点叛逆,那基本还在可控范围;如若从小就放纵,没有把苗子扶正,到了中学就容易失控。
.

TOP

引用:
原帖由 兰兰的好爸爸 于 2008-8-20 20:22 发表
白天服白片,不瞌睡

晚上服黑片,睡得香


望赐教!
报告兰爸,赐教不敢,没贴链接,有错在先。
在养心帖的发端:http://ww123.net/baby/thread-4545711-4-4.html  
第#186 考爸的话语振聋发聩,尤其是:“天真的孩子心中总是有无数个为什么,但进入教育体系后,质疑被禁止了。从不准质疑到不敢质疑,再到不会质疑”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心有戚戚耶,实乃孩子的悲哀,家长的悲哀。

尽管抽象的“教育体系”是如何斩断孩子的好奇心,进而禁止质疑的,让同受这个“体系”教育出来的家长也说不出所以然,但考爸在本帖#106说了一个关键词“灌输”,太油菜了,醍醐灌顶。通篇养心帖显示考爸对“灌输”有深深的爱好。

昏睡还是醒悟,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有些纠结。.

TOP

广告时间,老书推荐。

ZT   美国是被世人骂的最多,而又誉之最多的国度。亲美敌美者,都有自己的原因,是价值观不同所致。但世人对美国的一个看法是一致的,就是承认它是强势文化帝国。对此,学者们早有各种论证,有关的宏文有许许多多。这个国度的起飞与教育不无关系。日前读同心出版社《美国语文》三册,解开了许多谜团,对一些基本的问题清楚了。《美国语文》好似对这个强势帝国形成的一个注释,于读者有很新鲜的刺激,不知道中国的教员们,关注到了它没有。

  中学的语文应读点什么,在过去不是什么问题,但今天争议很大。华夏文明几千年,教育的根底却是让人“信”,所谓道德普及者正是。美国的语文书也有这一共同点,比如爱国主义、人道情怀等等。不过还有几点不同,就是不都让人去“信”,而是让人生“疑”。先前曾听张中行先生说,大意是,英国的课本上讲拿破仑是被英人打败的,德国书本则云是德国打败的。有人问罗素,让我们的孩子相信谁呢?罗素回答:让英国的孩子读德国的读本,德国的学生看英国教材。什么时候大家不再轻易相信什么,教育就有成效了。这个故事不知是否准确,却讲了一个道理,教育乃让人学会怀疑,通晓独立思考之径。我看美国的语文读本,就有一点这个意思,选什么和不选什么,编选者之深意存焉。

  我生在不幸的时期,中小学读不到什么,惟一可看的语文书,则多是实用的八股,几乎空空如也,留不下什么痕迹。“文革”结束后,有了读书机会,然而基本的常识知之甚少,何谈学问的取得呢?这个苦涩的经验,给我的教训是,少时读到好书,可影响一生;劣书则使人苍白,不过骗人的泡影罢了。

  据说民族素质,与传统有关外,教育理念也是重要的一环。中国近年译洋人的书多矣,只是第一次看到美国的语文,至于日本的,西欧的,却未见引进什么版本。如果对照起来,是别有意味的。让人“信”的教育和让人“疑”的教育是不同的。前苏联的那本《联共(布)党史》,在我青年时期是必读的参考书,大家没有谁去怀疑的。后来读了大量文献,尤其一些解密的档案,才知道先前受到了不真实文本的引导,原来历史还是另一个样子。用欺骗的手段去驯化别人,且还让人真诚的信,培养的只能是大观园里的奴才。一点点地遮掩着,一点点地膜拜着,于是便在幻影里自得于奴性之乐。清代的史书,就善于删改、篡夺,儒生知道的只是些皮毛。文人不能写真实的历史。刘师培曾云,“清儒治学用以保身”,确是世间的哀凉。只是到了辛亥革命后,真而深的声音才真正出现了。五四前后人才辈出,环境的作用是不能忽略的。

  《美国语文》选用了亨利·大卫·梭罗的《论公民的不服从》。这是一篇名作,列入中学教程,无疑是有冲击力的文字。有意思的是,文章背后的思考题很带挑战性。三道题是:

  1、梭罗暗示谁应该对墨西哥战争负责任?
  2、根据梭罗的观点,为什么一小部分人可以滥用政府而免受惩罚?
  3、根据梭罗的观点,什么时候美国人将会获得在可能范围内的最好的政府?

  这样的设问,在我看来都是中国的成年人才有的,不料洋人的教育中早已种下了这粒种子。胡适留美的时候,感叹过中西教育的不同。他执教北大后,终身倡导的就是梭罗式的思想。后来提倡“好政府主义”也是这样思想的延续。在域外是常识的东西,到了中土则成了惟有学人才关注的内容。不妨说,五四以降的学人,一般都在为“常识”而奋斗,无暇顾及形而上的存在。茅盾、巴金等人除了创作外,致力于自然主义与安那其主义理论,皈依的还是域外的某些理念。在他们眼里,教育界与文坛,是思想的荒漠,孩子受到的教育那么可怜。办法么,也还是译介洋人的书籍,引来别样的色泽。青年们在单色调的世界里,收获的也只能是单色调的果实。

  前几年学界就中学语文应如何编写,有过不小的争论。看双方的争执,知道彼此的落脚点不同,价值观是有差异的。那一场争论也导入了误区,好像都要确立精神上的核心,除此之外别无他路。

    我的看法却是,如果可能,不妨多编几套语文,甲坚持甲的立场,乙恪守乙的良知,彼此共存,让学校和孩子们去选择。据说日本的教材有多种版本,中国也不妨百花齐放,不必大一统,使独异的存在失去空间。优胜劣汰,乃自然规律。竞争的结果,便是个性化的文本留存了下来,孩子们庶几不再为单色调的阅读发呆了。
文章引用自:孙郁 http://blog.sina.com.cn/sunyu
本书再此有售: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278301.

TOP

引用:
原帖由 heart 于 2008-8-27 10:35 发表
不明白总是拿美国来比,可知人家还羡慕你的五千年呢!
等美国有了五千年的历史,再看吧!
为什么总是同美国比?尽管应该由考爸回答(回#1夜半对话),但这是个好问题,就像国人说起足球就巴西如何,英格兰如何,其实大家知道足球起源于天朝,FIFA也是承认的,鬼佬应该羡慕我们足球的历史。.

TOP

引用:
原帖由 猪小弟721 于 2008-8-27 17:47 发表
《美国语文》选用了亨利·大卫·梭罗的《论公民的不服从》。这是一篇名作,列入中学教程,无疑是有冲击力的文字。有意思的是,文章背后的思考题很带挑战性。
    1、梭罗暗示谁应该对墨西哥战争负责任?
  2、根据梭罗的观点,为什么一小部分人可以滥用政府而免受惩罚?
  3、根据梭罗的观点,什么时候美国人将会获得在可能范围内的最好的政府?

难道这一段是用来论证洋人的教育很早就开始“灌输”? 
该推荐者(孙郁)单列该文估计是中国人看到题目就会有不小的震惊吧,其实这本参考教材收录很多课文(约60篇),有换作我们会觉得不可思议的,如描写奴隶贩卖的《艾库维阿诺一生的有趣的故事》,内战中南部邦联军司令罗伯特.李《给儿子的信》;也有非常弘扬主旋律的如:《独立宣言》,《葛底斯堡演说》等等。
   
   引用编译者的话:教程很好地平衡了知识的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在强调学生多元化思维的同时,更加注重其个性思维的独特经验,既是语文教程, 也是历史人文教程,思想实践教程。     我们诚挚建议家长和教师不要把本书仅仅作为学习英语的工具,还要注意的是:他们的课文为什么这么编选?习题为什么这样设计?他们想达到什么目的?这种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与我们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PS: 灌输,如果大家都觉得带贬义,下次辞书修改一定要强烈呼吁修改条目,真为“灌输”感到难过。

[ 本帖最后由 ljj 于 2008-8-27 20:41 编辑 ].

TOP

回复 232#家有考王 的帖子

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