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佛教] 研究佛法就是在研究你自己

研究佛法就是在研究你自己

作者:耶舍喇嘛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2524    更新时间:2006-7-23




  当你研究佛法的时候,其实你在研究自己——自心的本性。佛教不以某一个神明为主,而是关心现实的事情,诸如日子是怎么过的,心理是怎么整合的,日常生活里怎么维持平静、健康的状态等等。换句话说,佛法强调的一直是从经验获得的智慧,而不是教条主义的看法。实际上,我们不会认为佛教是西方人所谓的宗教。在喇嘛来看,佛陀的教法属于哲学、自然科学或心理学的范畴。

  人的心本能地寻找安乐。这点上,东方跟西方都一样。但是你对安乐的寻求,若是使得你用烦恼来执著感官能够感受到的世界,就变成很危险,因为你无从控制它。千万别想控制,是东方人、佛教徒讲的。我们都必须能够控制,尤其是陷入物质享受的人,因为在心理、情感上太著重贪著的对象。从佛法来看,那是不健康的心理,那种人心理有毛病。

  其实,你早就知道光靠外在的、科学、科技的发展来满足你的贪欲或解决你烦恼的困扰,是不可能的。佛陀的教法才指出人类能力的本质——人心的潜力。当你研习佛法,你会学到你是什么,且如何提升。而我前面已提过,佛教并非一种强调超现实的信仰体系,(而是)运用佛教的方法让你对自己、对万物产生深切的体悟。

  不过,无论你信仰的是宗教或唯物主义,你相信有神,或者持无神论,最关键的是要明白自己的心是如何运作的。缺乏这层了解的话,你认为你健康,但实际上一切心理疾病真正的源头——烦恼的深根——在你内心蔓延著。结果,环境只要起小小的变化,极不重要的一个小问题发生,几秒钟内你就失控。在我来看,这说明你心理有问题,有病。这要观察一下。为什么?因为只要你被感官的世界所迷惑,只要贪著让你瞎了眼睛,一切问题的根本原因——不明了自心的本质——就仍然在那边。你无法反驳这个说法,你不可能告诉我,你不相信。其实,这不是相信的问题。(因为)不管你多么坚持“我不相信我有鼻子!”,你的鼻子还是在那边,摆在两个眼睛中间。不管你相信与否,你的鼻子在。

  在西方我遇到一些骄傲的人自满地声称:“我不信!”他们因什么都不信,认为自己非常了不起。你观察一下;这点要弄清楚。你看,在西方世界有那么多矛盾。科学唯物论者充满贡高地说:“我不信!”而接受宗教的人又说“我信!”不过,无论你认为你是什么,你还是要了解自心的本质。不明了的话,不管你多强调贪著的过患,实际上根本搞不清楚贪著是什么,如何调伏它。讲话容易,但把贪欲的真相看清楚却很难。

  举例来说,人刚开始发明汽车、飞机时,用意是在能较迅速地做事,以便有多些休闲时间。结果,后来的人类更加忙碌!我不是在抱怨,只是在分析你平时的日子是怎么过的。由于贪著的关系,你就用烦恼来涉入自己创造出来的一个实实在在的感官世界,不给自己时间与空间看清自心的真相。在我来看,困难的生活就是这样界定的。你会找不到满足、享受。实际上,快乐、欢喜是来自自己的心,不是来自外在的物质。

  当然,有一些聪明、不盲目相信的人,多多少少认识到物质的东西不能保证你过的是很值得、充满享受的日子,所以他们去寻找有没有别的能提供真正的满足。另外,还有一点应该明白,也就是当世尊提到苦的时候,他指出并不限于疾病、受伤等表面上的困难,而是指心本身的不圆满就是苦。任何东西,不管你获得它多少,永远不会使你追求更多、更好的欲望获得满足。这种不停的贪欲是苦,它的本质是烦恼。

  依佛教的心理学,有六种根本的烦恼:贪、嗔、痴、慢、疑跟邪见,使得人心挫折、烦扰、不安。这些烦恼都是心态,不是外面的东西。所以佛教强调要克服这些烦恼——一切痛苦的来源——,信仰的帮助不大,而必须理解它们的本质。

  不用智慧观照自己的心,就永远不会知道那边到底怎么样;不去观察,无论你花了多少篇幅谈心论情,始终都不会真正明白最根本的情就是我执,而让你那么不安的,也就是它。但是调伏我执不是说,你必须放弃你所有属物。保留它吧!害你有那么多问题的不是它。你不安,是因为用贪心来执著你拥有的东西。我执、贪欲使得你的心受到污染,变得模扰、无明。它们防止智慧的光明增长。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修行。

  所谓修行不是说要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坐在一个角落里什么都不作,就可以。修行的心态是十分分明,跟昏沉相反。修行即是智慧。日常生活上要刹那刹那分明,清清楚楚自己在做什么,而且知道为什么作、是如何作。我们几乎什么事情都是不知不觉地进行的。我们混混沌沌地讲话。我们会说自己头脑清醒,却根本察觉不到那些穿过内心、左右一举一动的烦恼。

  你自己去看看,作实验。我不是在批评各位,说你们不行。佛法是这样运作的。它提供一些想法让你从个人的经验观察是真是假。佛法非常实在,我不谈高悬天空上的什么。佛法其实很简单。.

TOP

是的,佛法不是给我们顶礼膜拜的,而是给我们学习用的,让我们在生活中,从细小的地方,体会佛法的精神。.

TOP

是的,《生死书》中这段话也很启发的:

在苏菲教大师路米(Rumi)的《桌上谈话》(Table Talk)一书中,有这么一段猛烈而直截了当的话:

大师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件事是绝对不能忘记的。如果你忘记其他事情,只有那件事没有忘记,你就不用担心;反之,如果你记得、参与并完成其他事情,却忘记那件事,那你就等于什么也没有做。这就好象国王派遣你到一个国家去完成一件特殊的工作。你去了,也做了一百件其他的事,但如果没有完成你的任务,你就是什么事都没有做。每个人来到世间都有一件特定的事要完成,那就是他的目的。如果他没有做那件事,就等于什么事都没有做。

人类的所有精神导师都告诉我们同一件事:活在地球上的目的,就是与我们基本的、觉悟的自性结合。「国王」派遣我们来到这个陌生的、黑暗的国度,其任务就是证悟和体现我们的真实存有。完成任务的方法只有一 个,那就是踏上精神之旅,以我们的一切热诚、智慧、勇气和决心来转化自己。

http://www.fosss.org/xzsss/tibet009.htm.

TOP

另一段《动中禅》,也很有启发:

结合:动中禅

我发现现代的禅修者缺乏如何把禅修与日常生活结合的知识。我要特别强调:把禅修结合在生活中,是禅修的整个根本、重点和目的。现代生活的暴力和焦虑、挑战和零乱,让这种结合变得更迫切需要。

有人对我抱怨:「我已经打坐了十二年,但似乎没有什么改变,我还是老样子。为什么?」因为在他们的修行和日常生活之间有一道鸿沟。他们把修行和日常生活放在两个隔离的世界里,一点也不相互启发。这让我想起在西藏读书时所认识的一位老师,他对藏文文法的规则可以解析得头头是道,却几乎写不出一句正确的句子。

既然如此,我们怎么做才能达到这种结合?怎样才能让禅修的宁静喜悦和旷达自在渗入日常生活里?除了持续不断的修行之外,并无取代方法,因为唯有透过真正的修行,我们才能够开始持续尝到心性的宁静,因而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这种经验。

我总是告诉我的学生,不要太快就跳出禅修,停留几分钟的时间,让禅修的安详渗入你的生活。如同我的上师敦珠仁波切所说:「不要跳起来就跑开,要将你的正念与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要像一位头颅破裂的人,随时随地小心翼翼,唯恐别人碰到他一般。」

在禅修之后,不要回到我们易于将事物固化的习气。当你重新进入日常生活时,要让禅修所带给你的智慧、洞察力、慈悲、幽默、柔软、旷达和自在充满你每天的生活经验。禅修唤醒你体悟一切事物的本性是如何虚幻如梦;甚至要在生死苦海中维持那种觉醒。一位大师曾说过:「在禅修之后,修行人必须变成幻化之子一般。」

敦珠仁波切劝大家:「万事万物固然都如梦幻泡影,即使如此,你还是要幽默地继续做事。譬如,当你走路时,不要有无谓的严肃感或自我意识。反之,你要轻松地走向真理的开放虚空。当你坐下来时,你要作真理的堡垒。当你吃东西时,要把你的负面身口意业和幻想吃进空性的肚子,消解它们遍及虚空法界。当你大小便时,观想一切障碍正在被清洗净除。」

因此,真正重要的不只是练习如何禅坐,而是禅坐之后,你有什么样的心境。不论你做什么,都要将这种宁静和专注的心境延伸。我很喜欢一则禅宗公案,弟子问师父:

「师父,你如何将觉悟表现于行动之中?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

「饿的时候就吃,困的时候就睡。」师父回答。

「但是,师父,每个人都在睡,每个人都在吃啊!」

「但是,当他们在吃的时候,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在吃啊!当他们在睡的时候,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在睡啊!」

从这则公案中,衍生出禅宗名言:「当我吃饭的时候,我就吃饭;当我睡觉的时候,我就睡觉。」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不管你做什么,都要完全了了分明,绝不可以让自我的分心阻止你清醒。这就是结合。如果你确实希望达到这个目的,你所需要做的,不只是把修行当作偶尔服用的药物或治疗,而是把它当作每天的食粮。这就是为什么远离现代都市生活的压力,在闭关的环境中修行,是发展这种结合力量的殊胜方法。

常常有人参加禅修,总是希望获得异常的结果,比如看到某种景象、发光或神通。当这些神异现象没有发生时,他们就觉得失望。但禅修的真正奇迹是比这些现象还要平常而有用的,那是一种细微的转化,这种转化不只发生在你的心灵和情绪之中,还实际发生在你的身体上。它具有很大的治疗功能。科学家和医师已经发现,当你的心情很好时,你身上的细胞也比较愉快;反之,当你的心情不好时,你的细胞也变得有毒。你整个人的健康情况,跟你的心境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http://www.fosss.org/xzsss/tibet009.htm.

TOP

学佛使人心灵宁静..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