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教育,如何更加公平普惠

教育,如何更加公平普惠

教育,如何更加公平普惠
——解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研究报告·教育篇》
本报记者 徐敏    2008-04-16      06版:科教卫·综合新闻

--------------------------------------------------------------------------------




  教育作为最主要的基本公共服务之一,近年来备受关注。上海是否已建立公平普惠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与国际一流大都市相比,上海的教育公共服务位于怎样的“坐标”? 城市人口变迁,给教育资源配置带来哪些新挑战,有何应对之策?市科教党委最新公布的《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研究报告·教育篇》,对这些问题作了解答。

  将学前教育变为免费

  上海教育的各项指标已经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入学率均达到99%以上,高等教育已步入普及化阶段,社会公众受教育机会问题已基本解决。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社会公众享用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是否均等?

  目前,由于基础教育实行“两级管理,以区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在基础教育投入上以区县为主,市财政的调控力度有限,所以受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现象仍然存在,城市中心区与郊区、城区与农村、区域内校际之间的差异依然存在。

  非义务教育阶段偏高的收费受到公众关注。市民集中反映学前教育、高中教育收费偏高。目前,上海民办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27.5%,年收费高于8000元,超过大学学费。公众认为,高中尤其是民办高中收费偏高。一些社会公益性教育机构,如少年宫、科教中心等,不合理收费也不同程度存在。

  《报告》建议,通过“延伸、优化”来提高上海基本教育公共服务的水平:“延伸”,指的是适当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建议将学前教育阶段纳入免费教育范畴;“优化”,政府教育投入、优质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向农村、边远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改变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学校人”的身份,由教育行政部门在区域内均衡配置师资资源。

  提高教育经费投入比例

  上海教育投入金额逐年增加,但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却没有明显提高。目前,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平均为4.8%左右,一些发达国家达到了9%左右。2006年,上海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为2.64%。在上海、伦敦、东京3个国际大都市中,东京生均经费最高,第二是伦敦,上海最低。

  《报告》建议,增加市级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中用于义务教育经费的比例,增加市、区县两级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制订区县生均投入基本标准,每年进行动态调整,如果区县教育经费支出占该区县财政预算比例超过18%仍不能达到标准的,由市级财政从经常性教育支出中给予补足。

  目前全社会仍未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财政投入相对较低和办学成本较高,制约着上海职业教育的发展,投入的不足直接导致产业需求与职业教育结构之间的脱节。因此,《报告》建议,政府提高职业教育公共财政投入总量和其在教育经费总量中的比例,适度实施中等、中等以下职业教育,以及初、中等技术、技能培训的财政补贴制度。

  “大教育区”资源统筹配置

  人口变迁,使得上海教育公共服务须由关注户籍人口教育转为关注居住人口教育,面临建设大教育体系的挑战。

  一方面,上海正面临新一轮的生育高峰,而学前教育等公共教育资源相对不足。与此同时,上海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预计到2010年,1360万户籍人口中,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19%,老年教育资源相对不足。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上海非户籍人口接近600万,其中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达38.6万,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市政建设导致人口向城郊结合部迁移,这些都给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带来困难。

  《报告》建议,突破行政区划壁垒,尝试中心城区与次中心城区合作建立区域基础教育联盟,实施“大教育区”基础教育资源的统筹配置。建立上海市义务教育阶段外来流动人口子女数据库,监测流动人口子女的变化趋势。增加对农民工子女集中的区域公办学校的投入,改建、扩建一批学校,通过整校招生、独立编班、插班就读等多种形式,提高公办学校接受农民工子女就学的比例。扶持符合办学设置标准的农民工子女学校,使之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民办学校。同时,建议市区两级财政按照人口数量,每年投入人均10元的终身教育经费,按老年人口的数量,每年投入老年教育经费。.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