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推荐] 2006-05-22明珠的校本教材

2006-05-22明珠的校本教材

上海市浦东新区明珠小学八册校本教材同时亮相,内容涉及奥运、世博、环保、传统文化等内容,拉近了学生和社会的距离。

    最近,上海市浦东新区明珠小学八册校本教材同时亮相,这些教材内容涉及面广、设计富有儿童特点,惹人喜爱。校本教材的开发和使用,不仅给学生开辟了求知的“新窗口”,而且给教师开启了教学的“新天地”,成为学校追求高品质教育的一个载体。

    填补学生知识的空缺

    近年来许多学校开始注重校本教材的编写,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之外把它作为让学生延伸知识、锻炼能力,让教师拓展业务、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载体。

    明珠小学这些新鲜出炉的校本教材全部由学校教师编写,前后花去了一年多的时间。在谈起编写思路时,倪中华校长提出了“现代浦东人”的概念,他认为在明珠小学就读的学生基本上都在浦东生活,作为“现代浦东人”要有宽广的胸怀,而他们将来长大时会面临2008年在我国举办的奥运会和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因此要考虑到教材与他们的生活戚戚相关。于是,学校经过慎重考虑和科学筹划,在优选中确定了首批校本教材的内容,有进行美德教育的《中华传统与历史》、有介绍奥运和世博知识的《奥运集锦》、《引领孩子走进EXPO》,有与节约型社会相关的《电》、《人生环境——生命之水》,有强化锻炼意识和倡导简易锻炼的《民间体育游戏资源册》,还有关注个人与社会“环保”的《绿色家园》、《让世界清洁起来》等。这些校本教材与学生生活相贴近,与形势发展社会进步相匹配,弥补了学生知识面的空缺。

    陈卫老师说:“我们着手编写了《引领孩子走进世博》这一德育校本教材,通过了解世博,拥抱世博,畅想世博等环节的设计,让孩子透过世博会这扇窗口,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校本课程把孩子从学校带到了社会,从学知识到做小主人,在实践活动中,教育学生学会负责任地做人和负责任地做事。”

    这些校本教材不是简单的已有教科书的延伸,而是着眼于建立学生开放的知识结构,与教科书相联系,更有教科书不可替代的作用。

    10%的“地盘”倾注100%的关注

    当前学校的课程体系,国家课程占了90%,从比例来看,学校似乎难以施展拳脚,但明珠小学的老师并不这样看。对这8本教材的编写,该校在教师中进行了“总动员”,然后让教师自主报名,目的是让更多的教师从“教材使用者”的单一角色转变为能承担“教材使用者”与“教材编写者”双重角色的专业化教师。以往用教材教的教师,上课从来不缺版本,习惯于“现成教学”,而现在一旦编起教材,又会产生什么连锁反应呢?

    结果是编写校本教材变成了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大好契机。每本校本教材编写者都在3人以上,最多的达10人。更重要的是,一些教师通过编写校本教材,转变了教学观念。参加编写《绿色家园》的语文老师包蓓蓓深有感触地说:“在编写时,我们更多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尽量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在广泛征询学生意见的基础上老师们设计了“制作蔬菜园艺”“身边的园艺照片展览”“园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利与弊的讨论会”等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多元能力。“这种‘学生意识’也在我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得到了迁移,我会更多地思考‘学生需要什么’、‘学生能得到什么’,从而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校本教材不是为了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而是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因此没有硬性作业。校本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合一搭起一座桥梁。陈奕老师说:“教育只有与生活世界联系,才能充满活力。我们的校本课程特别重视了这一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学习。”

    如《中华传统与历史》第二篇“中国传统节日”设计了大量的让学生探索研究、实践参与的模块设计。学生通过网络、书籍、从长辈处打听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走进了中国传统节日。孩子们不仅了解了节日的由来,还亲身参与到各种民俗活动中,春节对春联,元宵节包汤圆、扎灯笼,清明节品素食、做纸花,端午节裹粽子、做香囊,中秋节尝月饼,重阳节登高比赛……孩子们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获得收益,进而达到知行统一。一个学生说:“元宵节的时候,同学们在家中又包汤圆、又扎灯笼。为了学会这些本领,我们有的请教爷爷奶奶,有的各处找材料,有的还上网寻秘方。我们把自己最好的作品带到学校和同学、老师分享,教室里欢声笑语,不亦乐乎。我们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

    游戏是学生喜爱的活动方式之一,但目前新教材还没有单独的游戏内容。编写《民间体育游戏资源册》的陈美琴等老师,围绕跑、跳、投搜集和开发了“拔鸡毛”、“竹竿舞”等16种体育游戏,还发动学生创编了“呼啦圈蹦蹦跳”等,运用民间体育游戏来完善教材,满足学生的需要。四(1)班学生王雨晴说:“在‘钻地道’的游戏里,我深切体会到了团队精神和深厚的友谊,学会了默契,学会了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并且我感到老师的教学方法与往常不同。以往老师总是手把手地教我们怎样做游戏、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但这次活动老师让我们自己创编游戏,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当老师把我们的游戏方案和活动照片放在书中,我感到自己很了不起。”.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