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35个人次参与评价】

[社会] 写点关于上海人外地人这个话题的个人感想

回复 #3 笃三三 的帖子

我也坚信每个地方都有素养高低的人, 不以地域而分的,
在上海的外乡人, 一定要加倍努力才能立足的, 所以如果同一圈子/层次的人,那么我认为或许外来的比上海本地的更出色---因为他付出更多.

TOP

引用:
原帖由 sunnysh 于 2007-7-6 11:05 发表
就象上海人到外国去打工一样!!
很贴切哈, 感受过的。。。
贴一篇我去年在别的论坛的老贴--=或许有人会



喜欢上海的理由 之 也谈上海  

--不过我会扯得远一些, 而且是随性而至的, 可是真正的’散‘文, 也是我第一次把这些年的一些感受付诸笔端, 可能真的太散了。。。

我谈不上喜欢不喜欢上海, 只是现在它是我生活的地方,并且还算快乐, 而我们的生活基本上集中在浦东, 我家3个人, 工作生活集中在浦东, 有时候就细称儿子‘小浦东’。 浦西的老房子偶尔回去看,那里已经平改坡, M8的站头就

在曾经的家对面,可是入屋, 觉得很古老, 家里的小亲戚从国外回来, 到老房子,进去一声感慨--‘just like an antique'. 就退了出来。可是他们的妈妈, 舅舅,外公外婆在那里生活了20多年, 那里也曾经是很多人羡慕的早期上海煤卫独用的房子。我们也在那

里迎来了我家可爱的儿子,当然儿子已经不记得了。他出生后只呆在那里呆了一周。

其实我不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上海人, 但是好像可以算是土著, 来自一个很有特点的地方(家乡口音常出现在滑稽戏的), 大学后到上海并留下, 不过我讲上海话应该说很标准, 没有人能听得出(其实我们的口音里面有几个很容易暴露出籍贯的地方, 我没有), 但是一直以来我一直觉得我不是上海人, 我没有真正融入上海, 始终觉得是过客。

于是在上海呆了7-8年后, 种种原因, 我离开上海去了新加坡, 没去的时候, 有同学跟我说那是个文化沙漠, 到了那里, 刚好快要过年了, 于是过了第一次穿着夏装的春节, 也感受到一些当地民俗, 当地华人大都是从中国南方移居那里, 保持了很多南方的习俗, 应该说比中国更为纯粹些(至少比上海)。
至于中国文化, 那么跟国内的还是又差距的, 那里的年轻人能看懂浅显的中文报纸已经算是中文好的了, 能看懂金庸小说就算水准高的呵呵, 很能自豪一把了。文化沙漠一说可见一斑。
新加坡是个很有秩序也洁净的国家, 或者说一个城市, 在那里生活可以很简单, 简单到一年没有四季, 几件T-恤, 几条牛仔裤, 就很可以度过一年。 所以行囊可以很简单。也简单到没有很复杂的人际关系, 办任何事, 你不用托什么人, 1是1 , 2是2, 什么都有章可循。

渐渐地, 我觉得越来越不喜欢新加坡了。关键在于人, 那里很多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人特别是年轻女孩, 我碰到过不少人一听出中国口音, 就觉得你们这些女孩就是想过来嫁给新加坡人的, 至于么??? 其实当时我已婚。当然我不否定不乏有这种想法的女孩, 而且那里风月场所中国籍女孩也还真是不少, 但一定不是全部的。而且那个阶段发生了几个案件, 让一些无聊的新加坡人一提到中国人就大作文章, 那个时候好像新加坡人对中国女孩有个统称--‘小龙女’, 但这是绝对的贬义词--别有用心的中国女郎。
而且当时的纵向比较, 新加坡确实要优越过上海(上海正值腾飞起步阶段), 而且很多新加坡人其实对中国以至其他国家都没有很充分的认识, 都认为新加坡是最好的地方。我们当时有个mgr, 他家其实应该有很深的中华民族情结, 他叔叔是新加坡有名的抗日英雄, 每到纪念日, 政府官员都会宴请他家, 可是就是这么个人, 他--很歧视中国人。呵呵, 有不归他管的新加坡人故意挑战他, 跟我们讲华语(因为他指定, 彼此之间不能讲华语-他自己是香蕉), 为此一番争执。

当然我也结交了不少很真诚的朋友, 也有些现在活跃于上海, 包括上面这个挑战我们mgr的。这也是我这段经历中的一大收获吧!

于是在当了几年异乡客后, 我断然决定回上海啦!
当时很多人不理解。

在很多人的不理解中, 我再次回到上海, 似乎有了些归属感, 因为曾经浪迹天涯, 那个地方令我更没有归属感, 哈哈, 不过走出去很多人认为我不是上海人,到四川有说我象广东人的。在上海有人说我是菲律宾人的, 跟我一圈英文讲下来, 到我跟旁边的人讲了句上海话, 他才突然意识到我原来是上海人--至少是能讲上海话的人, 嘻嘻, 后来我倒也跟他成了挺好的朋友。他也算我的老乡呢, 尽管出生在上海, 但也在那里生活多年。
可喜的是, 回来正好赶上了上海腾飞, 新加坡却经历了难得的金融危机, 曾经相邻而居的公公婆婆另外分了房子搬走了并出国探亲, 我们俩过起了真正的2人世界。 争吵还是有, 生活还是平淡, 上海迅速变化着,感觉上海真像个大工地,怪脏的, 有点不习惯。 期间修整自己后来又找了相对安定的工作(至今),  日子也就这么一天天溜走。
千禧年, 应该说是我们变化很大的一年, 我怀孕, 搬家, 老公也从浦西跳槽到了浦东, 继而儿子也出生, 我家也搭上了浦东开发的列车, 所以我对上海变化的感受更多来自浦东, 浦西的繁华对我而言有点遥远( 非物理意义上的), 而且我确实有点不太喜欢浦西的烦杂, (我这么说可能有很多人拍砖), 还有很多浦西本地年长些的始终把上海以外(可能内环以外)都称为乡下(这个有点跟新加坡某些人类似哦)。  

在此期间, 我们也送走些朋友, 也结识新朋友, 我们交朋友没有地域区分, 仔细想来, 我们的外地朋友好像比本地朋友多,而且他们之中很多很出色的, 我相信, 外地人能在毫无基础的情形下, 同样能立足上海, 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 也会厚积薄发。

这个也证明现在的上海确实也更为‘海纳百川’了。

东南亚经济危机后, 原先的一些朋友, 同事也陆续回来, 当然其中另一个因素是那个行业现在正是国家扶持的产业。
周围的人来了又走, 走了又回来的也很多(这里的’走‘--基本上是指走出国门), 其实大家都在找自己的平衡点, 这个平衡点是因人而异的, 而且每个人/阶段的侧重点不一样, 还有, 有些事做与不做之间永远无法比较。而每到一个地方, 居家过日子还是最根本的需求, 当然在事业的基础上, 而人生不可能真正心想事成, 我想能有5-6成能如意到已经很不错了, 所以不如意一定有,无论在何地, 何国, 做何事。

因此个人感觉:一个地方能让人安居乐业就是好地方,当然‘安居乐业’包括多重含义, 全凭自己去理解并体验。
这个过程中, 我从被动接受到渐渐喜欢上海。对于一个非土生土长的外来人, 这需要花时间去慢慢体会的。而且想融入就会有代价。 no pain, no gain.

现在平心而论, 我还是喜欢上海的,我在这里平凡并快乐着。 不管今后我到哪里, 我也会把上海留在心里, 那是有着我的梦, 我的奋斗, 我的快乐和不快的地方。 其实我也想念新加坡, 常有回去看看的念头。。。

但是对上海有点隐忧的是--上海实在变得太快了,传统的上海消失的太快,我看到过一处浦东的百年老宅, 很有气势, 可以想象当年主人一定很风光, 而且这些躲过了10年浩劫的遗产, 恐怕有些都躲不过上海快速发展的需求。 某些优势体现的时候, 另外一些也在渐失--曾经闻名全国的上海名牌还有几个, 有些可是百年老店啊, 再树这些可是不容易。现在我们吃的用的还有多少是上海货? 如果这些都没了, 如果老外都走了, 上海何以为继? 当然也许是我杞人忧天了。
.

TOP

回复 #31 和孩子一起玩 的帖子

好奇一下, 你不在上海? 怎么一直感觉你现在人在上海呢?.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