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3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谁在毁掉我们的孩子?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并不是中国的大学难考,而是中国的家长和孩子不愿意接受落榜的现实,都要赌一赌。其实在国外,知道自己缺乏能力或者经济条件不够的,一般先工作再考虑上大学,而一旦决定考大学也是玩命地复习,考完基础分,能力、特长、社团等等的加分应该比中国的推优更难更严格,读大学不是全民普及运动,中国是由于独生子女制度导致大家不肯放弃,同样独生子女制度抑制了很大一部分消费和社会需求,当然也抑制了就业,造成唯文凭论。政府也好教育机构也好只能回避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对中国的经济现状来说太难解决了。.

TOP

有WW,自己救自己的孩子.

TOP

如何摸石头过河,不要在若干年后回头说,是现在的教育体制毁了一代人,我们可不希望做陪葬品.

实际上媒体也好专家也好一直苦口婆心地说这个问题。西方人对文凭学历的认识,对工作高低贵贱的认识是基于他们国家的福利保障,国内民众包括你我的焦虑,来自对将来保障系统的低期望甚至无望。但是过度焦虑只会培养一架读书机器,最近几年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已经给社会一个答案,死读书的优秀生是没有出路的,大不了在四大做个夜班虫已经是成功得不得了。

看看国外的年轻人那么滋润地生活,他们因为富裕过了,知道了富裕只如此而已,而我们正在初尝富裕的表层滋味。他们知道并不是读书才能创造财富,有时候搭个棚子也照样能换钱。所以他们打台球、玩赛车、玩发明床意、玩抽象涂鸦,而我们玩不起也不会玩。因为作为教育的主要一环,我们做父母的本身是井底之蛙,观念落后,患得患失,只能培养出色的孩子。


一位老板在独生女儿十二岁上初中时,就为女儿选了一个英国北部的寄宿制学校,与女儿讲好,每年只能回家一只,有规定的零花钱。开始两年小孩子很痛苦,语言不通,不能进入同学的圈子,也没有什么她本国的同学,但是两年后,小姑娘就完全与英国本土的小孩子一样了。老板全世界做生意,一年也只见女儿一次,后来这处小姑娘考了一个大专,学得也不是她父母生意所需要的专业,只是她喜欢的。
另一位老板的一个孙子喜欢修理,高中毕业就去一个汽车修理厂当了一个修理工,她也很以孙子自豪啊,说孩子很独立,工作很出色,很愉快。

这两为老板回避了可怕的代沟,让孩子自己发展,高明之处在与他们认识到做为个体的人,他的孩子只属于孩子自己,他所要做的是付出金钱这个责任的底线。我们跟他的差距就在这里。.

TOP

功课不抓是不敢赌的,培养一两个爱好是明智的,参加一点社区活动是应该的。.

TOP

要培养不认输的孩子,而不是家长自己不认输。.

TOP

回复 66#H爸 的帖子

我是服输才认输,所以没有成就。.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