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xxkt.cn/shuxue/2008/29624.html
作者:朱国荣 时间:2008-1-17 本文热度:193 等级:★★★
切莫偏废了算理教学
掌握算法和探究算理是计算教学的两大任务,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操作程序,算理是算法赖于成立的数学原理。在计算教学中,算理探究和算法掌握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两者不可偏废。但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对算法多样化教学理念的片面认识,出现了一味追求多种算法,而忽视算理探究的新问题,值得广大教师反思。
日前,我市组织了“优质课”教学评比,其中选择的一项教学内容是“乘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在执教这一内容的三位教师(均为青年骨干教师)中,竟有两位忽视算理的探究,因而引发了笔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我们先来看看其中一位教师的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情境描述 观察主题情境,提出问题:玩旋转木马每人每次2元,30位小朋友每人玩一次需要多少元?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组织反馈,重点交流“2×30”的算法。
师:2×30等于60,你们是怎么算的?
生1:先算2×3等于6,再添一个0等于60。
师:还有不同算法吗?
生2:2×30就是2个30相加,30+30等于60。
生3:我先把2看成两个1,1个1乘30等于30,2个1乘30就等于60。
师(作小结性评价):小朋友都有自己不同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算出正确答案。
教学反思 显然,这位教师满足于由学生呈现的多种算法,教学停留于算法的交流与掌握,而其中的算理——为什么可以先去掉0,再添上同样多的0,却被教师忽视了。也许,在这位教师的认识中,知道“可以怎样算”是硬道理,而“为什么可以这样算”不值一提。笔者以为,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算法的交流仅仅让学生掌握了一套解决特殊问题(整十数乘一位数)的操作程序,而这一操作程序是不具有发展性和可迁移性的。换句话说,应用这一操作程序无法解决类似“2×31”的问题。因此,这样教学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当学生学习“2×31”时,必须再建立一套新的操作程序,从而使得学生获得的知识犹如一粒粒珍珠,却少了一根红线将它们串起来,而这根红线正是算理。我们再来看其中一位教师是如何凸现算理教学的:
教学案例二
情境描述(情境如前)
师:2×30等于60,你们是怎么算的?
生1:先算2×3等于6,再添一个0等于60。
师:你们听懂这位小朋友的算法了吗?
指名复述(略)
师:你们都同意这种算法吗?
生齐(响亮而整齐地):同意!
师(作疑惑状):一会儿把0去掉,一会儿又把0添上去,真的可以这样算吗?
生齐(声音明显小了许多):应该可以的吧。(可以看出,不少学生已经开始了新的思考。)
师:可以这样算吗?说说你们的理由。
生1:前面去掉的是1个0,后面添上去的也是1个0,没有多也没有少,肯定是可以的。
生2:我是用加法算的,2×30就是2个30相加,结果也是等于60。
师:这位小朋友很会动脑筋,想到用加法来验证结果的正确性。但还是没有说清楚为什么可以添上0、去掉0。
生3(急着站了起来):老师,我妈妈早就教过我了,就是这么算的!
生4(挑战般地):万一你妈妈教错了呢!
生5(发现新大陆般): 老师,我知道可以怎么想了!我们可以先把30看作3个十,3个十乘2等于6个十,6个十就是60。
教室里十分安静,多数学生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仿佛在说: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啊!但也看得出还有不少学生依然似懂非懂的样子。
师:谁再能说一说?(停顿)老师这里有一些小棒,每一小捆都是10根,你可以借助这些小棒来说道理。
生6借助小棒表述算理(略)。
教学反思 教师对算理刨根问底给学生出了一道难解之题,可以看到,在算理的阐述过程中,多数学生开始十分茫然,不知该作何解释。其中生3的回答可以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即使个别学生已经较为熟练地掌握了算法,但并意味着他们已经明白了其中的算理。正是教师清晰的追问再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发了他们的探究心向。可以看到,学生在“茫然——沉思——尝试解释——恍然大悟”的过程中,数学的、严密的逻辑思维得以锤炼,算理得以澄清。可以断言,让学生经历这一过程,是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的,同样也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的。
透过上述案例,笔者还认识到,数学教学应“求联而不求全”。就计算教学而言,教师不应一味追求算法的多样化,而应加强对多种算法的梳理和对算理的阐释。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联系的、整体的(而不是孤立的、片面的)观点看待每一节教学内容,并努力揭示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加减法,从算法上看存在显著区别,但分析其中的算理,却可以发现,三者是完全一致的,其本质都是相同计数单位的合并(或相减)。再比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计算方法上完全不同,但从数学思想方法的角度进行考察,就能发现其中的一致性,即都体现了“转化”的思想。显然,揭示蕴含在不同知识点背后的本质联系,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构建知识网络,进而使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更具可持续发展的张力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8 10:3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