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81个人次参与评价】

说古道今,图说老上海的风情与经典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回复 299#龙宝娘 的帖子

你辛苦了,晚上弄得这么晚.

TOP

回复 300#zsqing 的帖子

谢谢支持!.

TOP

回复 301#小美女妈 的帖子

我这2天不送孩子,可以起晚些 ,刚up..

TOP

回复 303#龙宝娘 的帖子

我孩子也是不送的,不过要起来伺候我家小美女.

TOP

太灵了,一定要顶的。.

TOP

灵额,有啥考证工作我也要参加,呵呵.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307#依旧非凡 的帖子

有些人啊。。。。我们藐视+忽视

[ 本帖最后由 龙宝娘 于 2010-4-1 12:4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元昊老妈 于 2010-4-1 12:13 发表 \"\"
灵额,有啥考证工作我也要参加,呵呵
好的呀,志愿者队伍强大啦.

TOP

回复 305#小猪的妈妈 的帖子

.

TOP

迭额才是上海真正额米道!嗲!.

TOP

昨天送过花,今天不能送了?
我也想考证,就是找不到那么多美图和美文
建议找找圣约翰大学还有《三毛流浪记》.

TOP

我也来转贴一个我非常崇敬的女人

[ 本帖最后由 文的妈妈 于 2010-4-1 19:27 编辑 ].

TOP

上海的金枝玉叶




掌管当年的永安公司(现如今的南京路上的华联商厦)的郭氏家族,在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滩,是显赫的望族。郭婉莹(即戴西)身为郭家四小姐,中西女塾的毕业生,燕京大学的理学学士,是当年上海滩有名的金枝玉叶,锦衣玉食,奴仆成群,一切繁华应有尽有。



解放后没有和家族的其他人一起离开上海。从历史和社会角度看,解放拿去了她的生活方式,反右拿去了她的丈夫,四清拿去了她正常人的生活,文化大革命拿去了她的房子和家里几乎所有的东西,以及她的家庭。;从她个人生活角度看,经历了爱情和对爱情的失望,经历为一个风流男子的妻子、为一双曾经十全十美的孩子的母亲,经历了独自度过的难产之夜,经历了在陌生的监狱停尸房向自己丈夫不能相认的尸体走去的下午,经历了在江南薄淡的阳光下目睹一窝小老鼠在劳改资本家的棍棒下惨死,经历了一个富家女子在大时代中动荡起伏的漫长人生。


她一生做过的事有很多。解放前,曾经与闺蜜开办时装沙龙。丈夫失业后为了贴补家用而出门工作,后由于不愿与日本人共事而回到家里。解放后她第三次成为职业妇女,当起英文秘书。之后的历次运动中,她在劳改农场挖过塘泥,洗过马桶,当过建筑工地上拌水泥的小工,冬天去剥东北大白菜冻坏的菜皮,她在副食品商店卖过鸡蛋,水果。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她当回了英文翻译和英语老师。她还做过哪些,斯人已逝,我们已经不得而知。




.

TOP



让我们听听她自己怎么说的——

   “要不是我留在上海,我有的只是和去了美国的家里人一样,过完一个郭家小姐的生活。那样,我就不知道,我可以什么也不怕,我能对付所有别人不能想象的事。”

    肯尼迪的遗孀杰奎琳问起她劳改情况,她说“劳动有利于保持体形,不在那时急剧发胖。”

    美国著名新闻主持人华莱士采访她,希望她亲口说出在大陆经受的磨难,她拒绝了。她说“我不喜欢把自己吃过的苦展览给外国人看,他们其实也看不懂的,他们是想把我表现得越可怜越好,这样才让他们觉得自己生活得十全十美。”

    “现在的人,为什么那么喜欢钞票,到处在说钞票。”“我是有过的,后来又没有了,我真的不觉得这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从来不觉得钞票就是什么了不起的事。”要知道1968年的时候,她连1角3分的咸菜面都吃不起,只能吃8分钱一碗的光面条!


面对许多人找她要学英语口语,她说我不知道只学口语应该怎么教,学英文是接受一种教育,不光是学会用一只工具。

.

TOP

   


戴西是上过西式学校的,在那里,她学会了喝下午茶。没有了电烤炉,她自己动手用铝锅在煤炉上蒸蒸烤烤,在没有温度控制的条件下烘烤出西式蛋糕,竟然几十年雷打不动地喝着下午茶。吃着自制的蛋糕,浑然忘记身处逆境,怡然自得地享受着劫后余生的幸福。
    她曾经带着一双儿女到北京,探望出身世家的同窗好友罗仪凤,她是康同璧的女儿,康有为的外孙女。康老太太告诉她,没有吐司炉,一样可以吃吐司。把面包切片,在蜂窝煤炉子上加上条条铁丝,再把面包片放在上面,轻轻地两面烘烤,不一会儿就做出一片片香喷喷的面包吐司。那是在1962年,大家吃着面包吐司,都没有再多说什么,彼此都明白,今后可能会有更艰难漫长的生活在等着她们。可是她们依旧能够用铝锅蒸烤出蛋糕,用煤炉烘烤出面包片,以这样的韧性和耐力,还有扛不住的苦难吗?这是乐观和坚强的生活态度,无论逆境顺境,泰然地坚守一种生活方式。正因为如此,历经三十多年的磨难,并没有使戴西心怀怨恨,她依然美丽、优雅、乐观、始终保持着自尊和骄傲,依然娴静如水。.

TOP




她能有这样的心态,与她早年的富足生活是有一定关系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教养,使她对财富淡然处之,对身外之物看得很轻。更重要的还有一点是旧式上海中西合璧的教育给那个时代的女子造就的幽雅细致的性格和平和的心境。.

TOP

很多人都怀念那个时代的有着良好出身的上海女人,无论是嫁入豪门,还是嫁做寻常人妇,都有着浓郁的女人味。有这样的上海女人的家,房间会收拾得干净整齐,家具上会铺上好看的绣花或是勾花的方巾,也许还有一瓶芬芳的鲜花;她们用很简单的菜就能做出精致可口的菜肴,还能巧手做出漂亮的服饰,即使在困难时期依旧生活得有滋有味。她们会讲洋文,思想开化,性格开朗,易于接受新事物,穿衣有品位,活得精致。直到今天她们老了,一眼望去都能看出不同寻常的优雅气质。岁月没有磨失她们的光华,生活的磨难也没有让她们褪去那一份优美,那种充满柔韧的美丽.



最后上一张戴西很喜欢的照片,是她的学生给她过生日



戴西最终以92岁高龄辞世。

.

TOP

嘘,很辛苦的工作啊, 再一次向前面几位mm致敬.

TOP

回复 319#文的妈妈 的帖子

谢谢文的妈妈,向你感谢 .

TOP

回复 319#文的妈妈 的帖子

文的妈妈,辛苦了.

TOP

回复 319#文的妈妈 的帖子

你贴的也是精华呀,给你献花!.

TOP

欢喜!!!.

TOP

回复 323#ddmamami 的帖子

谢谢支持.

TOP

圣约翰大学
   圣约翰大学是一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叶在上海的一所高等教育学府,是在华办学时间最长的一所教会学校,1952年各院系被分拆并入其他各高等院校,原校址位于现在的华东政法大学所在地。
    圣约翰大学创建于1879年,原名是圣约翰学院,是由美国圣公会上海主教施约瑟(S. J. Sekoresehewsky)将原来的两所圣公会学校培雅书院和度恩书院合并而成,在沪西梵皇渡购地兴办。于4月14日破土动工,9月1日开学招入第一期学生。办学初期设西学、国学和神学三门,用国语(即现在的普通话)和上海方言授课,1881年学校的英语老师卜舫济牧师(F. L. Hawks Pott)开始完全用英语授课,这是中国首个全英语授课的学校。1886年年轻的卜舫济出任校长,时间长达52年,对圣约翰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1892年起学校正式开设大学课程,并且将英语作为最重要的学科教授。1896年学校形成文理科、医科、神学科及预科的教学格局,为沪上唯一高等学府,对东南地区高等教育的改革产生深远影响。1905年,学校成为正式的大学,并在美国华盛顿州注册,大学设文学院、理学院、医学院、神学院四所大学学院以及一所附属预科学校,成为获得美国政府认可的在华教会学校。此时的圣约翰已经初具规模,拥有了一座1884年美国纽约克拉克逊女士巨额资助兴建的教堂,后经重建成为该校礼堂兼圣公会教堂(80年代末该教堂被拆除后改建为华东政法学院图书馆),一座1894年建造的以创办人名字命名的中国式教学楼“怀施堂”(90年代初该堂改称“韬奋楼”)和另一座1903年用庚子赔款所建起来的“思颜堂”(纪念学校的第二任校长中国籍牧师颜永京先生)。1913年,圣约翰大学又开始招收研究生,1936年开始招收女生,后来发展成为一所拥有5个学院(原来的4所加上后来的农学院)16个系的综合性教会大学,是当时上海乃至全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入读者许多多是政商名流的后代或富家子弟,而且拥有很浓厚的教会背景。学校直到1947年才向国民政府注册。
圣约翰大学是首个将西方教学风格引入中国的学校,除了极重视英语以外,宗教、体育和课外活动也十分被强调。校内的体育设施完善,这里还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支足球队。其他的学生组织、活动也十分多,包括许多十分活跃的左派学生团体,曾十分活跃地参与了五四运动等政治运动。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曾有17名教职员及553名因对学校当局不满而离开圣约翰大学,于当年8月另组光华大学(今延安西路东华大学校址)。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圣约翰大学曾将学校迁往公共租界里的南京路,与沪江大学、东吴大学、之江大学四校组成上海联合基督教大学,但后又于1940年迁回原校址。学校的办学经费除了来自学费的收入外,也有教会和其他社会捐款。
  1950年12月,圣约翰大学正式宣布与美国圣公会脱离关系,1952年在全国院系调整中被拆散并入其他多所高校,主要是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第二医学院。其校址现为华东政法学院所用。

                                                    圣约翰大学的毕业证书.

TOP

马勒别墅,沙逊别墅等等,还有那些教堂建筑,精致!典雅!
感觉现在再也不会有这样精致典雅的设计了,因为,太焦虑,太浮躁。


我记得小猪爸爸开过一贴讲述老上海的,刚才搜了出来,有不少老照片。
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 ... D6%B0%D6&page=1


很多东西都该记录下来,每个阶段都表现了那么一段历史。炫爸的描述,很朴实地描述了49年后(或者说文革前后)的普通人的生活,点点滴滴都有着那段时代的印记。

孩子们以后看到的这个城市的历史,应该一样也包括了那个时代,虽然不是光鲜靓丽的,但确实真实存在过。.

TOP

张乐平漫画(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

张乐平漫画(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

张乐平(1 9 1 0 -1 9 9 2 )浙江海盐县人。3 0 年代
开始在《时代漫画》等刊物上发表漫画,抗战时期参加
“抗战漫画宣传队”的活动。1 9 4 6 年创作连环漫画
《三毛从军记》。1 9 4 7 至1 9 4 8 年创作长篇连环
漫画《三毛流浪记》。他所塑造的三毛的艺术形象,产
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曾任《漫画世界》主编。

代表作《三毛流浪记》无情地鞭挞了旧社会人间的冷酷、残忍、欺诈和不平。颂扬了在极度凄苦无依困境中,依然意志坚强、乐观、善良、机敏、幽默的“三毛精神”。三毛的故事激起了一切善良人们的共鸣。张乐平和他的三毛活在几代中国人的心里。张乐平被誉为“三毛之父”、“三毛爷爷”。

《三毛从军记》最早连载于1946年5月12日至10月4日的《申报》上。本书根据1947年出版的单行本版本,又补充了当时没有收录进去的6张原稿,共126页,是出版最全的一本。
《三毛从军记》最早连载于1946年5月12日至10月4日的《申报》上。本书根据1947年出版的单行本版本,又补充了当时没有收录进去的6张原稿,共126页,是出版最全的一本。三毛从军记讲述了三毛在抗日战争中的经历,展示了一个聪明勇敢的三毛形象,同时也深刻地揭露了战争的残酷。.

附件

20061124193000183.jpg (149.51 KB)

2010-4-2 03:29

20061124193000183.jpg

TOP

《三毛流浪记》:爱心感召下的警世书

“三毛”,在中国可以称得上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人们喜爱这个头上只有三根毛的小流浪儿,而且这一漫画人物直到50多年后的今天仍令男女老少痴迷,《三毛流浪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影响最大的连环漫画,已经影响了几代人。

三毛诞生于1935年,于1938年暂别读者,抗战胜利后又在上海复活。1947年初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张乐平走在回家的路上,在一个弄堂口,他发现有三个流浪儿身上披着破麻袋,冻得簌簌发抖,正围着一个刚熄火不久的烤红薯用的炉子在吹火取暖。张乐平在他们跟前站了很久,心里十分难过,但在当时他自己实在没有能力帮助他们,只能黯然离去。第二天早晨经过那个弄堂口,发现三个流浪儿已经冻死了两个,另一个也已经快不行了,一辆收尸车正要把尸体运走。此情此景使一向喜爱孩子的张乐平心灵上产生了极大震颤,他深深地同情着这些流浪儿的悲惨命运。他想到,为何不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画出他们的生活,向这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提出严厉的控诉呢?一部传世之作就这样在酝酿中产生了。

为了画好《三毛流浪记》,张乐平主动去和流浪儿交朋友。他知道有个叫陈家木桥的地方是他们的集中地,便去那儿,坐在他们中间,称呼他们小阿弟,想和他们搭上话。谁知根本没人理他,有的还对他翻白眼,他只好败兴而归,一路上怎么也想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那么冷淡。后来才发现,原来流浪儿们都穿着破衣烂衫,而他却穿了一套西装,虽是旧的,可流浪儿认为穿西装的都是有钱人,有钱人都欺负他们,对他不理不睬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第二天张乐平换了件家常穿的旧衣裳,买了几副大饼油条,又来到昨天那个地方坐在地上吃起来。有几个流浪儿围了上来,眼睛直直地盯着他手里的大饼,他就分给他们吃,很自然地大家坐到了一起,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起自己苦难的童年和家史。慢慢地他和流浪儿们接近起来,熟悉起来,成了他们的朋友,从他们那里听到看到许多事情,后来这些都被作为素材画到《三毛流浪记》中去了。

1947年6月15日,《三毛流浪记》开始在上海大公报上连载,流浪在街头的三毛由此引起了社会的轰动,每天清晨,许多人争相购买大公报,只为了想早一点知道三毛的遭遇。街头的贴报栏总是吸引着许许多多的读者,就是不识字的老人和小孩,也要把报上的三毛多看上几眼。一些读者以为三毛真有其人,伸出了救援之手,捐来了钱,送来了衣裳;妈妈带着小孩到大公报馆去,要把玩具亲手交到三毛的手里……有一次,漫画中的三毛因为打破了一个花瓶被店主毒打,一位年轻的读者就送来了一个新花瓶,请张乐平转交给店主,好饶过三毛。

一位小读者给张乐平先生写信:“三毛今天又饿肚子了,这是姐姐给我买大饼的钱,送给三毛买个大饼吧!”

不久,三毛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张乐平又创作了多部以三毛为主人公的连环漫画作品:《三毛翻身记》、《三毛今昔》、《三毛迎解放》、《三毛日记》、《三毛学雷锋》、《三毛与体育》、《三毛爱科学》、《三毛旅游记》、《三毛学法》等,三毛成了千千万万中国少年儿童的朋友。三毛的故事还先后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木偶剧、歌舞剧、系列广播、音带、VCD、多媒体光盘。

王芸生先生在《三毛流浪记》的序言中写到,“《三毛流浪记》不但揭露了人间的冷酷、残忍、丑恶、诈欺与不平,更可贵的是它还在刺激着每个善良人的同情心,尤其是在培养着千千万万孩子们的天真同情心!”这也许正是三毛永远让人们怀念的原因吧。.

附件

20061124193001792.jpg (96.44 KB)

2010-4-2 03:30

20061124193001792.jpg

20061124193001874.jpg (119.99 KB)

2010-4-2 03:30

20061124193001874.jpg

TOP

三毛漫画的经典

  张乐平先生为我们留下了10多部三毛连环漫画作品。以下文字选自近年来有关出版书籍的序言……

  早期的三毛(1935年--1937年)

  “三毛”是以儿童的天真向社会的不满状态投以讥刺。儿童的天真、率直、热情、单纯,在社会化的成人视之为胡闹、无理;实则儿童坦白的行动出发于人情自然,而成人社会化的虚伪反渐远离人性。(汪子美)

  三毛从军记(1946年)

  三毛,看上去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和故事,但是,作者在什么心情之下,产生这一主题的灵感和坚持,将这小人儿以血和泪,只为著,去拼出一个卑微的存活?

  我们三思,也去细看一幅一幅小三毛在书中的表情。

  那历史伤痕的说明,尽在泪笑中。(台湾作家三毛)

  三毛外传(1946年)

  《三毛外传》是我在1946年创作的。在这些幽默的故事中,蕴含着对旧社会的尖锐讽刺。(张乐平)

  三毛流浪记(1947年—1949年)

  “流浪记”里的三毛一出现,就是孤苦伶仃,辗转流浪。他有机会接受了一些人间温暖,但更多的是遭遇着人间的冷酷。小小的三毛,是在旅行着人间的现实。这现实,是冷酷多于温暖,残忍多于仁慈,丑恶多于良善,诈欺多于真情,不平多于公道。(王芸生)

  三毛翻身记(1951年)

  一切战争和社会性灾难,承受最沉重的,首先是妇女和儿童。

  儿童命运是社会文野的测验器,并且预示着国家未来的休咎。(柯灵)

  《三毛流浪记》面世前后

  张乐平,我国著名漫画家,他笔下的“三毛”,影响了中国几代读者,被誉为“三毛之父”、“三毛爷爷”。

  张乐平学习美术,完全靠自学。他的母亲擅长刺绣、剪纸,是他最早的美术启蒙老师。1923年,他在小学美术老师的指导下,创作了平生第一幅漫画———《一豸负五千元》,讽刺军阀曹锟贿选,在当时曾轰动一时。

  1935年,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开始在上海报刊上诞生,但当时没有形成系列的“三毛形象”。抗日战争期间,他用手中的画笔,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来到上海,从此他开始创作系列的“三毛形象”。1946年底,上海《申报》连载了张乐平的漫画《三毛从军记》,在读者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47年5月,《大公报》“现代儿童”副刊编辑陈伟球请示该报总编辑王芸生,拟请张乐平画几幅漫画连载。王芸生当即表示,可以请张乐平画一套类似《三毛从军记》题材的漫画,并给张乐平写了一个便条,介绍编辑去约稿。编辑遵嘱,前往张宅拜访,张乐平说他已有流浪中的“三毛”的构思,答应画一套“三毛”的系列漫画。

  《三毛流浪记》的构思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张乐平回忆说:“1947年初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在—个弄堂口,发现有三个流浪儿身上披着麻袋,冻得簌簌发抖,正围着一个刚熄火不久的烤红薯用的炉子在吹火取暖。我在他们跟前站了许久,心里十分难过。”由此,张乐平萌生了画流浪儿的念头。正在此时,《大公报》的编辑来约稿。

  为了创作好《三毛流浪记》,张乐平主动去和流浪儿交朋友。他知道在上海有一个叫陈家木桥的地方,是流浪儿的集中地,便去那儿,坐在他们中间,称他们为小阿弟,想和他们搭话,谁知没人理他,有的还对他翻白眼,他只好败兴而归。一路上,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那么冷淡。后来他才发现,原来流浪儿都是衣衫破烂,而他却穿了一套西装,尽管是旧西装,可流浪儿认为穿西装的都是有钱人,有钱人都欺负他们,对他不理睬也在情理之中。

  第二天,张乐平换了件旧衣裳,买了几副大饼油条,又来到昨天那个地方坐在地上吃起来。有几个流浪儿围上来,眼睛直直盯着他手里的大饼,他就分给他们吃,很自然地大家坐到了一起,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起了自己的苦难生活和家史。慢慢地他和流浪儿们接近起来,熟悉起来,成了朋友,从他们那里听到许多事情,丰富了他创作的想象力。

  这套《三毛流浪记》的漫画,从1947年6月15日开始在《大公报》第三版上连载,10天以后,改在本市版上刊出,前后登载8个月。这套连环漫画的内容,除了最初几幅反映了一个流浪儿童的遭遇外,更多的篇幅则是从三毛的眼里揭露了在国民党统治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现象。作者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形象”,是旧中国苦难儿童的典型。

  《三毛流浪记》无情地鞭挞了旧中国人间的冷酷、残忍、欺诈和不平,颂扬了在极度凄苦无依的困境中,依然意志坚强、乐观、善良、机敏、幽默的“三毛精神”。在这套漫画的连载期间,引起了广大善良读者的同情和共鸣,反映强烈。读者们纷纷给《大公报》写信,甚至给“三毛”寄去衣服和捐款,托报社转交。如果说,《申报》连载《三毛从军记》在读者中产生一定影响,那么《大公报》连载《三毛流浪记》,是让“三毛形象”走向全国。

  因为《申报》虽是上海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但其影响多在上海和周围地区;《大公报》当时拥有沪版、津版、渝版,总发行量远远超过《申报》,其影响自然是全国性的。再者,《申报》连载的《三毛从军记》里的“三毛”,虽然很顽皮,但他所表现的,差不多都是英雄型的,是常人所不及的特殊人物;而在《大公报》连载的《三毛流浪记》里的“三毛”,就完全不同了,他一出现,就是孤苦伶仃,辗转流浪,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容易引起读者的同情,产生共鸣。

  宋庆龄女士看了在《大公报》上连载的《三毛流浪记》后,非常感动,她特别在上海燕云楼设宴,招待张乐平和《大公报》副刊编辑。席间,宋女士还激动地对张乐平说:“你为流浪儿童做了一件大好事,真该感谢你,三毛不会忘记你。”她还提议举办“三毛生活展览会”,创办“三毛乐园”,用以帮助贫苦儿童。

  1948年3月初,《大公报》出版部根据各地读者的强烈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张乐平在《大公报》连载的漫画《三毛流浪记》结集成册出版。《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特为《三毛流浪记》撰写了“序言”。王芸生既是这次连载张乐平漫画的热心支持者和决策人,又是充满同情心的忠实读者,他于3月23日写下《题<三毛流浪记>》,对张乐平作品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做了深刻的分析。

  王芸生写道:“《三毛流浪记》印成书本了,这必然是小朋友们的恩物。《三毛流浪记》是接着《三毛从军记》画的,但张乐平先生的笔锋却完全改变了。……小小的三毛,是在体验着人间的现实。这现实,是冷酷多于温暖,残忍多于仁慈,丑恶多于良善,欺诈多于真情,不平多于公道。莫问孩子,请大人们思想,我们的世界不正是这样的吗?

  三毛不是孤独的。他是多数中国孩子命运的象征,也是多数贫苦良善的中国人民的命运象征。我们的社会,对多数孩子是残忍的,对多数贫苦良善的人民又何尝不是残忍的?《三毛流浪记》不但揭露了人间的冷酷、残忍、丑恶、欺诈与不平,更可宝贵的,是它还在刺激着每个善良人类的同情心,尤其是在培养着千千万万孩子们的天真同情心!把这份同情心培养长大,它会形成—种正义的力量,平人间的不平,改造我们的社会。——去掉一切冷酷、残忍、丑恶、欺诈与不平,发扬温暖、仁慈、良善、真理与公道!三毛奋斗吧!在你流浪的一串脚印上,可能踢翻人间的不平,启示人类的光明!”

  王芸生在写作《题<三毛流浪记>》时,正是国民党统治最黑暗的时期。王芸生同情三毛,也是对社会上广大穷苦孩子的同情,同时亦有力地鞭挞了黑暗的旧社会。

  .

附件

F2004120616563500000.jpg (22.91 KB)

2010-4-2 03:32

F2004120616563500000.jpg

TOP

我们的三毛.

附件

01300000016998118861406400522.jpg (24.84 KB)

2010-4-2 03:41

01300000016998118861406400522.jpg

01300000016998118861409546096.jpg (26.25 KB)

2010-4-2 03:41

01300000016998118861409546096.jpg

01300000291092125519341189033.jpg (16.81 KB)

2010-4-2 03:41

01300000291092125519341189033.jpg

TOP

每日一顶!

龙宝娘辛苦啦.

TOP

回复 330#龙宝娘 的帖子

龙宝娘辛苦了,我来贴一张三毛作者张乐平故居.

TOP

张乐平旧居
    位于五原路314号的独立式花园住宅共有三层,双楼,红色屋顶,入口处挑出宽大的门廊,周围有由江南园林小品点缀的庭园,假山、六角亭显得小巧玲珑,门和窗洞采用弧拱或平拱,外框全用白边围成。三层窗有排水管,二层窗下有几何形图案,具有装饰艺术派特征。
    1950年,张乐平搬入居住。张乐平搬来时已经有四个孩子了,到了这里又生了三个孩子。这些孩子成了父亲的模特儿,特别喜欢摆出各种姿势,看着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三毛艺术形象在父亲的画笔下诞生,他们比父亲还欣喜若狂。自然,也成为三毛系列的第一批小读者。童言无忌,哪里画的好,哪里画的看不懂,他们都会七嘴八舌的议论,而父亲则会十分认真地拿起画笔修改。


[ 本帖最后由 小美女妈 于 2010-4-2 07:37 编辑 ].

TOP

赵丹旧居

建于1948年  现代式花园别墅
位于湖南路8号的是一座现代式花园别墅。别墅的原主人是工商业者吴中一,在房屋竣工后去了香港,后把房屋捐给了国家。房屋为钢筋混泥土结构,采用落地玻璃窗。朝南阳台围有半圆形栏杆,造型自然而生动,整幢建筑显得简洁明快。1962年,上海市电影局把这幢洋房的三楼一层,分配给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居住。他在这里居住了16年,写下了《银幕形象创造》、《地狱之门》等书籍。

赵丹(1915-1980),电影表演艺术家。原名赵凤翱,祖籍山东肥城,1915年6月出生在江苏扬州。先后拍摄了《十字街头》、《马路天使》、《为了和平》、《李时珍》、《林则徐》、《聂耳》、《海魂》、《烈火中永生》等影片。成功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成为饮誉中外影坛的巨星和中国电影艺术发展道路上的一座丰碑。

.

TOP

唐绍仪旧居
西班牙式花园洋房
位于武康路40弄1号(原福开森路18号)是一幢典雅的西班牙式花园洋房,原为民国总理唐绍仪公馆。建筑外墙为鲜艳的奶黄色粉饰墙面,缓坡屋面盖以西班牙式筒瓦,窗框两侧为螺旋纹立柱。二层楼中间部分设有三联券柱式落地窗。尤其是底层大门入口处,门框上方为西欧古典装饰花纹,两侧配以拉丝斜纹立柱,具有浓郁的西班牙式建筑特征。

唐绍仪(1862-1938),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1874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881年回国。1885年起先在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任职,辛亥革命时,唐绍仪作为袁世凯内阁的全权代表于1911年12月到上海参加南北议和。1912年3月底,唐绍仪由蔡元培、黄兴介绍,孙中山主盟加入同盟会,后随即北上就任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成为当时的风云人物。
.

TOP

邵洵美旧居

建于1916年  西班牙式别墅
位于淮海中路1754弄在解放前被称为霞飞路“外国弄堂”。这片黄色的西班牙式联体别墅,组合在一片茂密的樟树下,最大的特色是其屋顶上的瓦片不是西班牙式筒瓦,而是法国式菱形平板瓦片。小区内17号住着曾任台湾巡抚、上海道台邵友濂的孙子、浪漫派诗人邵洵美一家。9号楼住的是美国《纽约客》杂志驻中国记者项美丽小姐。由于住户多为外国人,夜晚微风中总是飘荡着钢琴声和小提琴声,充满了异国情调。
“八.一三”抗战之后,邵洵美与项美丽出版了抗日月刊《自由谭》和英文月刊《公正评论》。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继而党组织决定将《论持久战》翻译成英文传播到国外去,担任此工作的杨刚女士就住进了项美丽家中。翻译过程中,项美丽和邵洵美都成为了最好的帮手。出版后,邵洵美与项美丽利用多种方式把《论持久战》塞进霞飞路外国人住宅的信箱里。这里也成了毛泽东《论持久战》英译本的诞生地。

邵洵美(1906-1968),新月派诗人,散文家,出版家,翻译家。其诗集有《天堂与五月》、《花一般的罪恶》。译作有拜伦的《青铜时代》、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士》、泰戈尔的《两姐妹》等,他是翻译界公认的一流翻译家。

.

TOP

湖南别墅
建于1931年  西班牙式别墅
位于湖南路262号的湖南别墅是西班牙式的花园洋房。它是一幢假三层,面向南,混合结构。墙角、窗间壁柱、入口柱等都以不规则石块砌筑。人字形山墙,歇山式屋顶,平拱木门窗。南立面底层设通长的水平红瓦坡檐,二层为双柱敞廊,三层人字檐下有拱式石柱窗。这座洋房最初的主人是英国某洋行的大股东。解放后房子被国家没收,邓小平和陈毅两家曾在别墅里共住过一小段时间。再后来这里就作为市委招待所,接待中央来沪的高级首长。湖南别墅还有一段曾经尘封的历史,贺子珍曾在此居住直至去世。
.

TOP

巴金旧居

建于1923年  欧式别墅
武康路113号是一幢建于1923年的欧洲独立式花园别墅,曾是前苏联商务代表处,现为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之一。建筑正面朝南,立面为鹅卵石贴面,装饰简洁,屋面为歇山顶平瓦屋顶。建筑南面底层设敞廊,三楼弧形窗檐下开有十个长方形小孔,使室内空气对流,北立面入口处为半圆形拱券门廊。这里也是文学大师巴金的旧居。 1955年,巴金一家搬入居住。房屋前草坪和院子里的广玉兰和葡萄架都是巴金很喜欢的。在这里,巴金接待了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作家韩素音等很多外籍友人及很多国内文化界、文艺界人士。

巴金(1904-2005),原中国作协主席。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原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出生于四川成都。《家》是巴金先生文学创作的代表作,与后来写成的《春》、《秋》,构成《激流三部曲》,以及《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抗战期间,巴金任上海文艺界抗日救亡协会第一届执委,与茅盾等人创办抗战周刊《呐喊》。
.

TOP

献花了,楼主真是辛苦了,给我们这么一个好的精神大餐。小时对上海的向往和憧憬也正是基于此,反倒是自己现在居住在这个城市忘了去感受了,惭愧啊…….

TOP

老建筑好多都是在外滩一带么,中午出去走走真是舒心啊
谢谢LZ.

TOP

回复 312#荦荦妈妈 的帖子

找了些三毛的,希望你能感兴趣哦。。。。。。.

TOP

引用:
原帖由 文的妈妈 于 2010-4-2 06:39 发表 \"\"
每日一顶!

龙宝娘辛苦啦
你怎么这么早啊.

TOP

回复 333#小美女妈 的帖子

小美女辛苦.

TOP

引用:
原帖由 牛小妮 于 2010-4-2 08:45 发表 \"\"
献花了,楼主真是辛苦了,给我们这么一个好的精神大餐。小时对上海的向往和憧憬也正是基于此,反倒是自己现在居住在这个城市忘了去感受了,惭愧啊……
这些美好的东西需要我们共同用心体会.

TOP

回复 340#JC 的帖子

老外滩一带比较多,北京路,南京路,以前法租界,日租界都有一些好建筑,可以慢慢寻访。.

TOP

大姐,1#楼的是30年代上流社会的派对吗?为什么没有一个黄皮肤的所谓的社会名流和社交名媛?
如此浓重的殖民地的痕迹,都能摆上台面,做为我们现代人引以为傲的资本?.

TOP

回复 346#hy_mz 的帖子

这一张照片是1930年代,上海的社交Party。图为1918年开店的上海王开摄影有限公司所拍摄,于不久前在其南京东路378号公司地下档案室发现。.

TOP

回复 346#hy_mz 的帖子

是历史,不是资本。正视历史,才能活好当下,还有,大姐不敢当,下吃别这么叫了,吃不消的。.

TOP

回复 348#龙宝娘 的帖子

有数了,美女.

TOP

回复 349#hy_mz 的帖子

讲对了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