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7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 班里20%即将出国......

回复 203#perfeiti 的帖子

大多数经费都是寻求企业赞助的,象我们孩子的boy scout,他们经常会去社区募捐做为经费,美国做慈善很普遍的。.

TOP

而且就算到了中学,各科有各科的老师,也不能保证每个老师都是好的。有的时候一个中学里只有一个老师是真正有水平的,当然可能这种学校比较小,只有几百号人。.

TOP

回复 207#不二周助 的帖子

私立学校很多也都是靠升学率来打广告的,他们收那么多费,一定要物有所值才能有生源呢,不然以后谁还送孩子去啊。所以,私立老师还是抓得很紧的,也许是校长给他们的压力吧。.

TOP

回复 210#宇泽妈 的帖子

现在家长都是自己来,或者补课。很多孩子优秀,都是家长重视的功劳。
私立的行为规范也比较紧一点。.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213#perfeiti 的帖子

小学的排行榜一直都是存在的,我们加洲每年都有一次全洲性通考,统考成绩就作为排名的依据,统考成绩好的校区,通常房价就会涨上去,我们买房基本也是依据这个学区成绩来考虑的。.

TOP

回复 212#perfeiti 的帖子

寻找捐助难度大些了,不过还是能找到。.

TOP

回复 211#不二周助 的帖子

你说的家长好象就是我哎,觉得国外妈妈不上班,在家教孩子的很多。.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快乐的小肥阳 于 2010-11-1 10:48 发表
我是要送孩子去国外读书的
我的目的不是培养精英
俺就希望他到个相对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不用那么有压力的读书
有本事往上读,老爸老妈供着
没本事往上读,读个差不多的学历出来做白领吧
就过着普普通通的 ...
送花送花。。。。。。。。。。
心态要平和,但是说说容易做做真难。
感觉现在在上海。从孩子会说话那天开始,仿佛就是学习的起跑线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宇泽妈 于 2010-11-3 03:17 发表
问题是别人为什么要跟你走得很近呢?文化差异,思维差异,生活习惯差异,他们干吗要接纳你,跟你走得很近呢? 所以老外不是不好相处,他们之间就相处得非常好啊,只是我们非得去跟他们相处,何苦呢?(我这里说的你是指中国人,不是特指哦,别误会)

我们在美国有我们的优势,自己只要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就可以很好地融合到这个移民国家的文化当中。我们根本不需要妄自菲薄,以白人的世界马首是瞻,中国人就是中国人,干吗非得改变自己去迎合别人?我的孩子,我从小就教他摆正自己的位子,所以在交友上他从来都没有困扰。
说得太好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宇泽妈 于 2010-11-3 03:27 发表
美国的老师工作量更大,一个人教20几个孩子,语文,数学,科学,历史,地理,统统他一个人教,就象幼儿园一样,老师从早就跟班里的孩子在一起,直到放学。作业没时间批,备课也没时间备,基本就是放羊了。看着这样的 ...
国内学的叫太累,国外学的叫太松,哪儿能中和一下多好。不过真的有中和的地方,估计还是有问题。

老外为啥啥都觉得好,就是要求不高。孩子自己爱读书,不用老师家长盯着也能学出来,孩子自己不爱读书,像中国家长这么盯着逼着,也未必有大出息,还未必有快乐。

以前有位妈妈说的教育理念我倒蛮欣赏的,她说:即使学习成绩不好,至少我们身体健康,至少能够感到快乐。这才是人生追求的真谛。.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10-11-2 09:35 发表


那还是得开补习中文的班。
我要开就开理科的,主要是数学,因为开中文,家长要矫我路子,而孩子是没兴趣学的.数学最实用,成绩一好,人蜂拥而至,外国人数理化方面的补习老师不多,我知道有个华裔大学教授,为人家补习数学,一小时300刀.我就想走这种高端路线,专门培养尖子生..

TOP

引用:
原帖由 cslinda 于 2010-11-3 09:38 发表
这是好事,出去的人多了,国内的竞争也就没那么激烈了。
14亿人口要能走出去10亿,那就没什么竞争了.

TOP

回复 223#m宝贝 的帖子

到时大家抢着移民中国..

TOP

回复 224#SHINE-ON 的帖子

那一天,是你我的孙子还是曾孙能看得到的么?

想起来前几天大杂烩看到的一个帖子,越南边境的边民争相移民越南,再有个旅行团几十个人到韩国逃掉,说明啥。越南这种地方,一直认为比中国好好叫不如的

[ 本帖最后由 m宝贝 于 2010-11-3 12:5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m宝贝 于 2010-11-3 12:45 发表

14亿人口要能走出去10亿,那就没什么竞争了
晕,那竞争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不是没什么竞争,而是没有什么比战争更加不残酷的竞争。那也不叫移民了,那叫“黄祸”,正是欧美帝国主义国家深为戒惧的。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3 13:06 编辑 ].

TOP

回复 226#ccpaging 的帖子

国内小孩子读书这样的竞争,大孩子就业这样的竞争,我觉得就不比战争更仁慈多少.

TOP

纯属转帖,与本人无关

儿子和老子的对话


我从小就想参军,今天我终于跟我爸说:我要参军保卫国家,如果美帝胆敢入侵……
  “啪!”我爸一个耳光扇过来。“家人还保卫不了,保卫国家?你跟我说说,你想保卫的到底是谁?”
  我:保卫我们中华文化……
  爸:美国让朝鲜人抹掉他们的历史了没?如果抹了朝鲜也不会跟我们争长白山了!美国拆了靖国神社没?就是供奉杀了几十万美军的东条英机那个!美国逼阿富汗、伊拉克人改信基督了没?要知道攻击美国的恐怖分子99%都是回教徒!
  我:没……
  爸:那你觉得美国人会咋样灭了我们的文化?
  我:我要保卫咱的土地……
  爸:哼哼!你先跟我说说你哪来的土地了?连几十平方的套间都买不起,就算买得起也是暂时的使用权,还土地?等你有了土地再去保护吧!
  我:美国想吞并我们……
  爸:你不是想出国吗?你的同学不是一大堆想出国吗?吞并了把出国也省了……
  我:那不一样,出国是为了将来回来建设家乡,如果我们5000年的中国没了,变成美国了,呜呜……
  爸:谁说中国有5000年的?咱以前最风光的时候叫汉、唐,“中国”也就叫了100年——两千年来最穷的100年。中国改了多少回名了?汉、唐、宋、元、明、清……再改一回又何妨?
  我:被美国吞并了,都是白人说了算,华人都成二等公民
  爸:美国黑人少,不是有黑人照样当国务卿、当总统吗?华裔少,不是有华裔照样当部长吗?听说美国选总统都是一人一票,要合并了咱中国,十三亿黄种人对两亿白人,最后选出来总统可能就是黄种人了!  我:美国人来了,会颠覆我们人|民政/府。我要保卫人民政/府!
  爸:“啪”!(又一个耳光)你究竟想保卫谁?税务局?财政部?证监会?城管?保监局?教育部?卫生部?药监局?劳保部?工信部?公路局?房管局?规划局?司法局?计生办?法院?还是足协?!!兔崽子!看我打断你的腿!!!!!!!!!!!

[ 本帖最后由 m宝贝 于 2010-11-3 12:5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m宝贝 于 2010-11-3 12:53 发表
国内小孩子读书这样的竞争,大孩子就业这样的竞争,我觉得就不比战争更仁慈多少
以14亿人口的现实,我们不可能在住房和汽车等生活消费上普遍达到美国人的水平。所以,任何类似这样的追求注定都会是中国人乃至人类的灾难。
看了SB的城市生命馆,儿子印象最深的是60年以后没有钢铁,50年以后没有石油。我说,这跟我没关系,因为我到那时基本已经翘辫子死了。儿子问,那我们怎么办啊。
是啊,这就是他们应该思考而且要想好怎么做的问题。

像国内小孩子这样的竞争,好多人不也是想着要孩子过上怎么怎么高消费的生活吗?结果真能如愿吗?只怕是竞争的头破血流以后,猛然发现钢铁和石油都已经玩完了。如果那种追求根本就是不可能的,现在还争个什么劲儿。不如好好想想,将来他们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能过什么样的生活,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创建并适应未来的生活。

说干就干,从现在开始。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3 13:05 编辑 ].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229#ccpaging 的帖子

高消费啥的,怎么说呢,量力而行呗,任何地方任何人,靠借债过高消费的日子,总归不会轻松的,美国不也是教训。

有时候觉得是中国人的观念作祟。你想得开,子孙的问题跟自己没关系,但很多人想不开的,非但想自己的好日子,连儿女要读什么书,要找什么对象都计划着,能不累么。在这样的氛围里,你要是不从众,不在乎别人在乎的这些东西,别人会把你当异类看,当怪物排斥,甚至觉得你根本不是对孩子好,是个不称职的父母亲。.

TOP

引用:
原帖由 perfeiti 于 2010-11-3 13:07 发表

呵呵,如果把表面上的松看成是要求不高,我看这是有问题的。
就像我一直在问的一个问题,究竟那个啥目标(有人说一定要讲成目的)是啥。
别国没有竞争? 要是真没有竞争了,他们自己都会急。呵呵。
你和cc也别争,其实我看你们的观点差不多的,都是欣赏和认为国外的教育是可取的,也不知怎么会争起来.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我也觉得perfeiti 和 cc 出发点差不多。 不过CC比较容易看别人的长处, perfeiti 喜欢贬义词褒用。个人比较喜欢CC的风格。 为人要厚道。.

TOP

引用:
原帖由 perfeiti 于 2010-11-3 13:14 发表
再补一句
要是有个学校告诉学生,外面竞争很激烈,你们得抓紧学习,这样才能为将来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而另一个学校对孩子什么都没说,整天让孩子们自己耍。然后,等到了下个开端的时候发现了竞争的残酷的时候 ...
那个环境很残酷

所以才有这么大比例的小孩子被父母送到没有残酷竞争的环境里去,至少童年不残酷,成年有自由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当然,那样的自由选择的权利,要看父母肯不肯放给他们。如果父母不肯放,到了国外依然可以继续国内这样的读书环境。.

TOP

引用:
原帖由 m宝贝 于 2010-11-3 13:10 发表

你和cc也别争,其实我看你们的观点差不多的,都是欣赏和认为国外的教育是可取的,也不知怎么会争起来
啥呀,我都看不懂大师说的是什么,听个教训都吃力的不得了。.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11-3 13:18 发表


啥呀,我都看不懂大师说的是什么,听个教训都吃力的不得了。
角度不同,其实终点大差不差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perfeiti 于 2010-11-3 13:18 发表

任何教育模式都是有可取之处的,争的是什么呢? 很清楚,脱离教育目标谈教育,不说误人子弟,至少不是一种合适的方式和方法。
当然每个人看的角度不同,自然看出来的东西不一样。所以我一直在问问题,看看究竟这 ...
别叫真,童鞋们求大同存小异就好了.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240#perfeiti 的帖子

是吗?我记得以前关于这个“自由”的讨论有过很多次了。记不得是那位家长提到过,如果孩子喜欢,即使做个门卫又如何?但在中国在门卫,和在美国做门卫,差距是相当的大的吧?

你可以自由的让孩子自由的选择做个门卫,但他的工资和福利,能不能养活他自己?连起码的生存都成问题,还谈什么自由?

从这个角度来说,自由和环境,相当有关系。美国雷锋的故事知道不?他可以不要报酬来中国当雷锋,因为他不怕老了流落街头,换成中国人敢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perfeiti 于 2010-11-3 13:23 发表

以我看,终点相差很大!请注意此楼中下的结论,和其论据。
好吧,你说说你的终点在哪儿呢?请直言.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244#perfeiti 的帖子

你不认为中国父母的教育是围着价值观来实施的么,很多东西不是单纯的象牙塔,脱离价值观,教育也不会是现在这样的了。

不说某国,说了回头引发政治讨论,我对政治没兴趣,谈不出什么所以然。就说我们自己土生土长的国家好了。

我们父母那代人,大学生比较少吧,很多都是顶替父母进厂做工人的,为什么?铁饭碗啊,正规单位,将来结婚啥的可以分房子。实际吗?很实际

我们这代人,大学生很多了吧,进厂就不是最高目标了吧,有外企了吧,英语需要4级6级了吧。你不能不承认,教育是和生活分不开的吧,虽然这是很实际的东西。撇开实际还可以谈理想,像CC说的,为了人类大环境,把这个作为大理想大目标来奋斗。但在大理想下面,肯定有实际的小理想吧。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培养出一个诺贝尔奖得主,可未必理想都能实现的。

好了,到了我们的孩子这代人了,大学毕业就是失业了吧,应聘公司前台职员都需要本科学历了吧。在这种人满为患的“竞争”环境下,有个大学文凭根本不算啥,没有名牌文凭,没有所谓的“好爸爸”,能做个职员就不错了。这么有理想的父母们,怎么能满足于孩子只做个小职员呢。所以,名牌大学成了父母追求的目标了吧,要进名牌大学,先得进名牌中学吧,先得进名牌小学吧,先得进名牌幼儿园吧。大理想大目标下面,实际的小理想小目标就是这么被细化的。而名牌小学名牌初中的录取标准,就成了孩子们的标杆吧。全民奥数不就是因为这样来的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perfeiti 于 2010-11-3 13:33 发表
终点在孩子的成长,不在评判哪个教育制度好坏。谢谢!
你是不是一讨论问题就变得这么咄咄逼人啊?这样大家就不讨论好了,谢谢!.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谈谈我的观点
我们牵着孩子走的20年(暂用读到大学的时间)仅仅是ta人生中的开始,今后的路打算怎么走,我们没法帮ta做决定的;看看我们自己不就是这样么?
真打算送小孩出去读书,就要想好目的是啥。知识积累,眼界开阔,还是彻底改变?
如果仅仅是开阔眼界,提高能力,这个时间可以根据孩子的自身发展和家庭能力来决定。
如果是打算彻底改变生活环境,那就是越早越好。如果我们不能马上成为第一代移民,那就赶紧让小孩子开始,融入新环境,宜早不宜迟。
后者,对于家庭以及关联家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

TOP

回复 222#SHINE-ON 的帖子

难道现在行情变了。反正十年前开中文的,已经庄园也赚好了。 不过我去年去的时候,居然全老外的学校里,开设中文课,而且必修。问为啥?因为他们觉得中国很强大,必须学一点。.

TOP

引用:
原帖由 m宝贝 于 2010-11-3 12:43 发表

国内学的叫太累,国外学的叫太松,哪儿能中和一下多好。不过真的有中和的地方,估计还是有问题。

老外为啥啥都觉得好,就是要求不高。孩子自己爱读书,不用老师家长盯着也能学出来,孩子自己不爱读书,像中国家 ...
其实老外也有很多重视学习的,也花钱花时间培养小孩的。盯着老师盯着孩子的人也不少。

他们生活上对小孩很粗,绝对不能和我们的细致比。学习上还是有不少人很有要求的。.

TOP

回复 201#DXMOM 的帖子

我真不这么认为。因为老公曾在当地一个最大的华人社团做了好几年的小头头,因此我对我们当地中国人碰到这种情况比较了解,从小孩到成人。如果对小孩来说,经过学校、教育机构仍不能解决的bully问题,自己要想办法了。不是说那种忍气吞声,然后拿刀一捅的那种解决办法。看了不少这样的例子,学学武术还真有用,除非你搬家到比较好的社区。对于小混混,不管成年还是未成年,警察都没什么办法,学校也如此。记得当年这样的问题多,后来从国内来了一个全国的武术冠军,我老公建议他开个班教教中国小孩,后来很多中国成年人也去学了(听说不少是开外卖店的)。这个武术冠军开班的地点就在治安最差、臭名卓著的市中心区。当然,那时在10年前,现在中国人越来越多,人多气势大,这种情况好多了。至少每个学校都有10个8个中国孩子了,我觉得挺好。.

TOP

讨论是否去国外留学,何时去国外留学,确实避开不了谈教育目标的问题,还有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等。
打个比方,某同学的父母在机关单位任局长,有点权和钱,希望把同学送出国混个名牌大学的文凭回来,再想办法进入政府单位。
如果我们清晰地了解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就会发现,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想法。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3 14:55 编辑 ].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256#perfeiti 的帖子

习武蛮好的,有自我保护能力。确实外国也有小混混。

转:

中新网5月10日电 据《澳洲新快报》报道,墨尔本维多利亚大学华裔博士曹中军于去年初,在返家途中无辜被暴打致死案,在维州乃至全澳华人小区引起轩然大波,超过4000人联名上书。4名疑犯中的2人MBA和WH去年底被轻判,更激起小区民众的义愤。

死者遗孀周静芳和亲友更质疑,维州公诉部门(OPP)和警方存在渎职和不作为的嫌疑。4犯中的另外2人将于今年7月受审,届时的量刑又将如何,很多人正拭目以待。

  博士无辜命丧“咖喱狂欢”

  2008年1月22日晚约10点45分,41岁的曹中军博士在从学校返家途中,步行至离家仅500米距离时,在富士贵地区(Footscray)的Empire街遭遇8名青少年围殴。

  当晚,这8名年龄均在16至20岁的青少年聚集在该区的麦当劳餐厅。MBA和另一人提议去寻找所谓的“咖喱狂欢”(CurryBashing)刺激,意指袭击并抢劫印度人,随后他们开车四处寻找猎物时,正好遇到回家途中的曹博士。

  当时17岁的MBA朝曹博士的脸部猛击两拳,17岁的WH趁势把曹推到在地,另一名青年把曹踢到人行道上。当曹毫无招架之力地躺在地上之后,其中块头最大的一名青年将曹中军抱起,头朝下猛甩在地,并用脚猛踢曹的头部。一名案犯还在逃窜前拿走了曹的手机和钱包,抢走曹身上仅有的15元现金。

  据悉,这群罪犯当晚曾连续作案数起。在伤害曹中军之前,他们曾试图在麦当劳的车道上侵犯两名女性,后者幸运逃脱;数小时之后,他们中的3人又严重伤害了另一位受害人,但幸未致命。

  曹中军因严重脑部伤害,被送入皇家墨尔本医院急救,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妻子和16岁的女儿一直守在病床前。昏迷4天后,曹中军于26日下午5点宣告不治身亡。当天正好是澳洲国庆节。

  学术成就卓越 亲友悲恸追缅

  曹中军博士原为中国河南大学数学系讲师,1991年就读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1997-98年曾在新南韦尔斯大学教育系任访问学者。2001年独自移居南澳阿得雷德,其妻女次年来澳团聚。曹中军2004年获莫纳什大学数学教育博士学位,期间曾担任大学学生会主席。2005年获维多利亚大学Footscray校区助理研究员职位,随后与留在南澳的妻女暂时分开,单身前往墨尔本。遇难前的2007年,由于学术研究成绩突出,曹中军刚被提升为研究员。有记者了解到,曹中军曾是学校至少6个课题的负责人,被校方委以重任。在听到独子的死讯后,曹中军的母亲在中国老家日日以泪洗面,数月后在悲痛和绝望中与世长辞。对于遗孀周静芳和未成年的女儿来说,她们则受到严重的心理创伤。

  曹中军遇难后,维大校方通过电子邮件向全体师生发布了一份通知,公布了曹中军死亡的消息。校方高层在邮件中表示,向曹的家属致以沉痛哀悼,并强调称,“曹中军的学识对维大来说是无价的财富,我们失去了一位宝贵的同事与朋友”。同事则表示,曹“和蔼可亲,有一颗宽厚的心”。

  2月2日,曹中军博士追悼会在北墨尔本的TobinBros殡仪馆举行,包括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官员、生前好友及众多素昧平生的华人、本地西人、印度裔等各肤色友人共计200多人参加了葬礼。

   杀人不过关两年 轻判引哗然

  曹中军一案引起各界高度关注,华人小区反响尤其强烈。去年1月30日晚,多间大学负责人、维州警方和受害人家属在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召开会议,提醒大家注意人身安全,敦促警方严惩凶手。

  维大为吊唁者开设了专门的网页,供社会各界了解曹中军的简历和更多详情。维大亦主动承担了葬礼费用和设立1万元曹晴教育基金的费用。全澳华人专家学者联合会也积极出面,呼吁华人学者及小区人士为死者家属捐款。各界要求严惩凶手的呼声此起彼伏。

  案发后,警方一共起诉了这群涉案青少年中的4人。其中两人MBA和WH被控过失杀人和抢劫,于去年12月22日由维州最高法院法官哈伯(DavidHarper)裁决,分别判处在青少年管教所服刑3年零2个月和2年零8个月。扣除候审时间,实际只须服刑两年或更短。

  哈伯法官指出,MBA和WH是胆小鬼,只能袭击一个没有防卫能力的学者。哈珀称,“曹博士的死是一场悲剧,让我们悲痛和发自内心地难过”。据主流媒体报道,MBA听到审判结果时,脸上竟露出了难以抑制的得意笑容。这一结果立刻在小区里掀起轩然大波。

  据称,警方曾明确表示,这批罪犯是当地惯犯,作案多次,并常常对受害人身体进行严重伤害。然而因为年龄原因,总是一再被免于起诉和惩罚。华社代表则认为,此罪行令人发指,手段残忍而恶劣。罪犯正是因为长期被法律纵容而变得肆无忌惮,法院应该做出更有社会责任心的判决,严惩犯人,制止暴力的蔓延。.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