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3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网络天粮 不断补充中...

已钉十架       
       
「凡属基督耶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了。」(加5:24)

人一信主,接受主的救赎,承认耶稣为主,就是一个属基督的人了,从此他不再属别的,只属基督,他的生命、生活、工作、前途一切都是属基督的,不再是属自己的,更不是属以前那个犯罪的旧人。因为耶稣基督都已把那一切带到十字架那里钉死了,神所不喜欢的那些与神为仇,不服神的东西,包括我们这属肉体的人和我们的肉体、以及它的一切邪情私欲都是神所定罪的,都应该死的。(罗8:4-8)而借着耶稣基督的死,都与他同钉死了,因为他就是为我们这一切而被钉死的。

所以一个信徒既然承认耶稣为主,是属基督的人,就要同时承认肉体已经钉死了,他不再是一个属肉体的人,不再欠肉体的债,不须再随从肉体活着。因为那就违反神的旨意,与主的救恩不合,仍属肉体,随从肉体,就不讨神喜悦,什至要死,将来不能承受神的国(加5:21)。圣灵是我们属基督的印记(弗4:30)。他要与基督所恶的一切事为敌,特别是肉体和肉体的情欲。因为那是侵犯基督的权利,是一个基督徒不当站的地位。所以一个属肉体的信徒,随从肉体的情欲而活着,是没有平安的,心中总觉得不对,总与神敌对,与主有间隔。将来就不能进神的国,得他的荣耀。.

TOP

三月十二日       

「于是闪和雅弗拿件衣服搭在肩上,倒退着进去,给他父亲盖上,他们背着脸就看不见父亲的赤身……挪亚又说:"耶和华闪的神是应当称颂的,愿迦南作闪的奴仆,愿神使雅弗扩张,使他住在闪的帐棚里,又愿迦南作他的奴仆。"」(创9:23;26-27)

闪和雅弗有爱。

给父亲盖上衣服:赤身固然不雅,露体更易着凉啊!

背着脸不见父亲:虽然挪亚浑然不知,但尊重却是不分时刻。

闪和雅弗有智。

拿件衣服:一件衣服两个人拿?噢,这是彼此的约束,清楚的交待。

倒退进去:这是精心的策划,聪明的行动。

闪和雅弗有福。

耶和华是闪的神,全地的救主耶稣基督生于闪的后代;

雅弗地域广阔(扩张),友情无限(住在闪的帐棚里)。

闪和雅弗有爱,就有智;有爱有智就带来祝福。

同样:

遮掩人过的人一定有爱,爱犯错的人,如同爱犯错的自己。

遮掩人过的人一定有智,有爱,就会想出千百个解决方案。

遮掩人过的人一定有福,上帝所喜悦的,必从上帝得着祝福!

「遮掩人过的,寻求人爱;屡次挑错的,离间密友。」(箴17:9)

「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彼前4:8)


作者: 杜嘉 插画: Mary.

TOP

基督徒的特质       
祈祷:          主啊,我愿以祷告作为生命和事奉的动力,求你保守我的心。       
       

马可福音1:35-45

今天研读的经文,带出了基督徒生命的三个重要特质:

1. 祷告是行动的力量:经过繁忙的一天,主耶稣感到身心疲累。然而,他知道在忙碌的时候,人必须加紧祷告,寻求从神而来的力量。因此,在翌日清晨,天还未亮的时候,他就起来,走到僻静的地方,独自祷告(35)。当时,西门和其他门徒四出寻找耶稣,告诉他:「众人都找你。」(37)他们的意思是:「看,众人都需要你的帮助!」面对门徒的要求,耶稣不置可否,只回应说:「我们到附近的村庄去吧。」(36-38)

2. 爱的行动要突破局限,不断扩展:主耶稣在第38节说的话,表明早在他传道初期,已经清楚知道自己来到世界的目的,是要把天国的好消息传到每一个地方,让万千族群都有机会听闻福音,分享上主的恩泽。事实上,作为主的跟从者,我们亦有责任把福音广传,使人有得闻福音的机会。

3. 信德启动爱心:主耶稣来到世间,最终的使命并非医治人肉身的顽疾,而是带来永恒的救恩。马可对主耶稣的心意,有正确和深入的认识。他知道耶稣要作神「受苦的仆人」,以爱心救赎陷于罪恶和黑暗的人,而不是要作当时一般人所期望的「弥赛亚」,以胜利者的姿态,君临万国。然而,对于那些眼看主耶稣有医治大能的人来说,他们到耶稣那里寻求即时的好处,是十分自然的事。主耶稣目睹身受病魔煎熬的?疯病人,满怀信心的前来求助,怜悯之心悠然而生,于是立即施以援手。由于耶稣并不希望自己治病的能力被渲染,从而使人进一步曲解其「弥赛亚」身分,因此,他叮嘱那被治好了的人要保守秘密。除了这里,在马可福音的其他地方,也曾出现主耶稣要人替他保守这「弥赛亚的秘密」的片段,而这难明的奥秘问题,其实正指出了,在「受苦仆人」和「胜利君王」两种形式的弥赛亚之间,是存在着何等大的矛盾冲突。

诚心的祷告,与从知识、技能、金钱而来的力量,分别是什么?今天,作为跟从主的人,我们所倚靠的力量又是什么?另一方面,我们所信靠的耶稣基督,是一位怎样的基督?是那位为众受苦之仆,还是君临万国的胜利者?.

TOP

要沉下去       
       
       
「只因见风什大,就害怕,将要沉下去,便喊着说:“主啊,救我!”耶稣赶紧伸手拉住他,说:“你这小信的人哪,为什么疑惑呢?”」(太14:30,31)

在我们一生的路上,不会是风平浪静,毫无试探,苦难和危险的。我们像彼得在海面行走一样,一方面看见主的能力和恩惠与我们同在,叫我们能够从海面走向主那里去,但同时也有下沉的危险。什么时候,我们一见风大浪高,自己渺小软弱、无力,就会害怕,一害怕就要沉下去,这确是许多信徒的经历。无论在灵性方面或身体方面。当我们看到仇敌的利害、环境的艰险、自己无力胜过的时候就害怕下沉,有人沉到半身,或只露头部,什至没顶,这实在是可怕的。其实风浪大 并不可怕,可怕的乃是失去信心,发生怀疑。因而失望、屈服了,那就要被风浪吞吃掉。(彼前5:8)

在这危急的时候,要赶快求告主,他会立刻伸手拯救,绝不让我们沉到海底。但若真的像约拿一样,被海水淹没,被大鱼吞吃,他在鱼腹中仍然祷告神,神一样地听他的祷告,叫大鱼把他吐在旱地上(拿2:1-10)。神能把我们从地的深处救上来(诗71:20),得以脱离阴间的权势,脱离撒但的魔掌。

所以无论我们灵性何等软弱,遭到何等危险,落到何等地步,只要祷告祈求,就必蒙主的拯救。.

TOP

传扬我们的名



  「在名字里面的是什么呢?我们称为玫瑰的,若换上另一个名字,同样芬芳扑鼻。」这样说来,名字好像没有多大作用,名字的意义是人随意加上的,这是名字的虚无主义。

  然而,名字的意义并非虚无得可随意更换,名字代表着存在,一样没有名字的东西,人是没法意识到它的存在的。

  人要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所以人需要名字。当人想自己存在得更广更远,起码要比一个七尺之躯来得广远,可行的办法不是膨胀自己的身躯,而是传扬自己的名,使自己的存在,不单「存在」于肉身的躯壳,更「存在」于别人的生命中;也不单「存在」于短短数十寒暑,更要「存在」于千秋万世。

  人不甘受限于这个被造之躯,他们要建一座城和一座塔,来传扬自己的名。此际,人只想到自己,不愿单单做一个受造物,他们想靠自己来扩张自己的存在领域,不甘受限于神创造时赋与人的存在空间,这是人藐视神的创造安排,企图把自己无限扩大的罪。

  在传扬自己的名与传扬上帝之名之间,我们如何取舍呢?


        
人生应用
我的名重要,还是神的名重要?我如何荣耀主名?       
        
本文由《生命福音事工协会》授权使用.

TOP

亚哈的恶


  亚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比他以前的列王更什,因为他眼中没有神!

  他犯了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所犯的罪,他还以为轻。耶罗波安所犯的罪是铸了两个金牛犊,一个放在以色列南部的伯特利,一个放在北部的但,在南北两个敬拜中心的环抱下,以色列通国陷入拜偶像的罪中;耶罗波安更且在邱坛里建殿,又立不属利未人的凡民为祭司(参王上十二29?31)

  亚哈的恶尚不止于此,他又娶西顿公主耶洗别为妻,公然在以色列首都撒马利亚建造巴力庙,又在庙里为巴力筑坛,什至做亚舍拉(迦南女神的名号)。这些都是公然弃绝神之举,简直不将耶和华放在眼内。

  其实以色列及犹大人一直所犯的毛病就是不以神为神,由此而放纵自己,敬拜偶像,而神一直透过先知向百姓宣明,他才是与他们立约的神 ? 「我要作他们的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或许这不单是以色列人的毛病,更是全人类的通病。

  我们必须以亚哈的恶引为?诫,留心自己是否也正在犯以色列人的通病。


        
人生应用
认真自省,我所事奉的是谁?是自己、是假神、还是耶和华?       
        
本文由《生命福音事工协会》授权使用 .

TOP

领袖特质 ─ 品格篇(13)
作教会领袖的条件       
经文
提多书 一5-9

论监督的为人  

5我从前留你在克里特,是要你将那没有办完的事都办整齐了,又照我所吩咐你的,在各城设立长老。6若有无可指责的人,只作一个妇人的丈夫,儿女也是信主 的,没有人告他们是放荡不服约束的,就可以设立。7监督既是?神的管家,必须无可指责,不任性、不暴躁、不因酒滋事、不打人、不贪无义之财;8乐意接待远 人,好善、庄重、公平、圣洁、自持;9坚守所教真实的道理,就能将纯正的教训劝化人,又能把争辩的人驳倒了。

 教会领袖应该具备什么条件?保罗给提多开出的清单,和他给提摩太的相似。留意他提及的条件大都与个人品格有关,而不仅仅限于技巧、恩赐或技能。留意保罗认为最重要的条件:

1. 个人生命:无可指摘、不固执己见、不暴躁、不暴戾、头脑清醒、圣洁和有自制能力。

2. 家庭生活:只有一个妻子,儿女都信主。

3. 社交生活:好客、没有被指控放荡,不酗酒。

4. 经济生活:是神的管家,不贪财。

5. 职业生涯:没有被指责不顺从,喜爱良善、公正,坚守真理,能够劝勉人,能够反驳争辩。

        
承蒙《汉语圣经协会》授权使用.

TOP

重要的福音信息:最美丽的词--宽恕       


第13天


读经:   约翰壹书一章1至10节       
       
我们的语言中有许多美丽的词语,例如爱、母亲、家、怜悯、恩典等;但其中一个最美丽的词就是「宽恕」。

你最先认识这个词是在什么时候?是当你为自己做的错事说对不起,你母亲说她宽恕你吗?你曾体验过被宽恕的喜乐吗?

也许,在成长的过程中,你已明白宽恕别人所要付出的代价。当你所爱的人做出伤害你的事,你要宽恕他的时候,你就深深体会到宽恕人所要付出的代价。因此,宽恕总是包含两面:被宽恕的喜乐,以及宽恕人的代价。

这个词意味着逐出、遣散,或是释放,其实是两个字组成的,反过来看,就是为了什么而给予,或用什么来代替。正如神赐下平安代替罪疚,以宽恕代替刑罚。

因着耶稣基督为我们的罪而献上自己,神便愿意宽恕我们的罪,与我们和好。以弗所书四章32节说:「神在基督里宽恕了你们。」圣经的整个观念是要告诉我们,基督代替我们,接受了十字架的刑罚,为我们偿还了罪的赎价。

如今,因基督已为我们还清了罪债,神便可以接纳我们。当我们清楚看到自己正陷于罪的境况,而决心要脱离它的时候,只要我们愿意接受基督为我们所成就的一切,我们就能得蒙神的宽恕。

当神宽恕我们的时候,我们的罪便被完全涂抹干净,然后,他还会将基督的义赐给我们。这就是圣经所讲的「因信称义」。神以基督的义来代替我们的罪,真是何等大的恩赐!

反思的经文:

请翻看哥林多后书五章21节,看看神为你作了什么。.

TOP

赦罪医治的主       
祈祷:          求主赐我悟性,开我心灵,好叫我认识爱才是医治瘫痪的真正妙药良方。       
       



马可福音2:1-12

主耶稣为了避免群众误解他是大卫再世,是涉及政治的君王弥赛亚,于是选择离开他们。然而,他生性仁爱,当他目睹同胞的疾苦,始终不忍袖手旁观,不施援手。因此,过不了几天,他又折返迦百农。

当地的人知道主耶稣回来,当然很高兴。他所在的房子立刻聚集了许多人,很快就连门前的空地也容纳不了他们。前来见耶稣的人,除了求神迹,有不少是为了听他讲解上帝国的事情的,因为他们肯定主的教导充满权威。耶稣也抓紧良机,向他们讲道。就在这个场合,他们有机会亲身感受「信心带来医治」的道理。

那瘫子的四位朋友对耶稣的能力充满信心,他们深信只要把瘫子带到主的面前,便一定可以触动他的慈心。然而,耶稣所在的房子内外都布满人群,插针难入,他们怎么能够让耶稣看到病者呢?结果,他们作了一个异乎寻常、胆大心细的行动:他们拆通房顶,把瘫子从屋顶连人带褥子缒下去,放到耶稣的跟前。

不出瘫子的朋友们所料,耶稣毫不犹豫地开始治疗的行动。首先,他向瘫子说:「你的罪赦了。」(6)主耶稣这样做,是因为他知道这个人不能行动的原因,乃在于他对自己所犯的罪充满内疚和悔意。只要除去他心中的罪疚感,他的病便会不药而愈。

在场的法律教师并不明白这道理,因此便指责耶稣触犯了僭妄之罪。当然,他们不知道耶稣的真正身分是神的儿子,他绝对有能力和权柄赦免人的罪。主耶稣对法律教师的回答(8下-10),蕴藏了高度的智慧和细密的逻辑。他指出,若法律教师们认为叫瘫子康复会比赦罪更难做到的话,那么,当他们看见主耶稣能叫瘫子起来行走时,便应该肯定他有赦罪的能力了。

神迹,原来除了和信心不能分开外,也和爱心不能分开。在耶稣的时代,不少法利赛人、撒都该人、律法师和大祭司等宗教领袖都没有行神迹的力量,这是否跟他们缺乏信心和爱心有关?现今世界的宗教领袖又如何?.

TOP

赔上生命       

「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太16:26)

人都是尽力想从世界得些什么,无论是名利、地位、金钱、爱情、快乐等,都不外乎世界上的事。其实所得的也非常之少,用尽一生心血,所得的也不到世界千万分之一,所能享受的也有限,即或得到更多,却把生命赔上了。不但赔上肉体的生命,连灵魂也赔上了。因为没有为灵魂的未来作什么,那有什么益处呢?

将来有一天,主要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当失去天国和永远荣耀,而受到惩罚、痛苦的时候,不会有人觉得他曾赚得世界而上算,一定会懊悔、自恨、以至哀哭切齿了。这是非常真确的事,绝不是说说算了,将来没有赏罚、报应,众人都是一样结局。那是不可能的,单要想得到今世的一切,就必失去来世的一切。反之,有人舍己背十字架跟从主,为主撇下一切,肯丧掉生命,必定不是白白地。将来所要得的荣耀、赏赐,就是再抛弃千万个世界,舍去千万次生命也是值得的,而且所付的代价 并不高。.

TOP

講座上,講師提到一個故事:在一次做作業分組中,十二個人一組,有一       
        個人來要求老師說他要換組。       
                「為什麼?」他說因為他很討厭其中的一個人。       
                老師讓他換了。不過問了他說:「其他組員你也都討厭嗎?」       
                學生:「不會啊,都蠻喜歡的。」       
                老師:「那這個人,在你生命中重不重要?」       
                「才怪!討厭死他了!」       
                「整組裡頭十個好朋友留不住你,你只為了一個人離開。」       
                 這個人,重不重要呢?       
                 如果在生命裡頭沒那麼重要的話,又為什麼要這麼在乎他呢?與其為了一個你不想承認他重要的人離開,還不如為了十個喜歡你,你也喜歡的朋友留下。       
                 別忘了如同自己有討厭的人跟喜歡的人一樣,自己也會被人討厭和被人喜歡, 和自己不喜歡的人一起工作,一起生活,是一個別人所經歷不到的粹煉喔。       
                  「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太五44)       
                「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飯喫;若渴了,就給他水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耶和華也必賞賜你。」(箴廿五21-22).

TOP

標  題:         3 月 16 日        
經  節:         他...來到一棵羅騰樹下,就坐在那裡求死...(列王紀上十九章4節)        
  
        請看以利亞!他驚慌失措、痛苦不堪、徹底絕望,怎會這樣呢?不久以前,我們看到他在迦密山被數以千計的以色列人所環境,面對仇敵毫無懼色,信心十足地倚靠上帝,擊敗了眾多的巴力信徒。現在他竟然愁容滿面,沮喪至極,全然忘記過去的榮耀,畏首畏尾,還求神取走他的性命。神未曾讓他失望過,也沒有一次任由仇敵勝過他。
  神的兒女怎能失望呢?如果我灰心頹喪,還能被信任嗎?難道信心不能像鎮靜劑那樣預防灰心失望嗎?先知以利亞這回確實錯了!全能的神並未離開他,他是不該消沉、不該逃跑、更不該求神取走他的性命。他應當記得神過去如何奇妙的扶持他,他應當抱著一貫的態度依賴神。
  以利亞所擁有的特權,我們同樣也有。在任何情況下,神的兒女都應該完全的、堅定的信靠祂。祂絕不會離開我們太遠,也不會忘記施恩給祂的子民,凡祂所應許的都必然成就。難道我們不是一直在祂眷顧之下嗎?神既是我們的倚靠,我們還需要有一絲絲的害怕嗎?為何我們竟然憂慮不安呢?
                        ─J. T. 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轉載自考門夫人之《奔向日出》道聲出版社.

TOP

標  題:         聖潔是沒有特例的
經  節:         摩西在路上住宿的地方,耶和華遇見他,想要殺他。(出埃及記四章24節)       
  
        摩西剛剛才收到歷史上最偉大的委任書。他要作神的器皿,拯救以色列民,且要領他們到應許之地。他要去領導他們,使他們成為祭司的國度,作聖潔的國民(出埃及記十九:6)。然而,摩西自己並沒有順服神所有的命令,他從未為自己的兒子行割禮。摩西忽視神這條命令為時已久,神的反應是預備要擊殺摩西。在這裏,這歷史上最偉大的人將要被處死刑,然而,他尚未執行神給他的任務呢!摩西不能厚顏地忽視神的命令,同時又被神使用,執行祂的聖工。如果摩西沒有馬上順服,他一定會喪命的。摩西學習到,對神而言,聖潔是沒有特例的。當神定規給祂的百姓,祂對那些領袖們肯定有同樣的要求。神要摩西達到更高層次的聖潔,好使用他去拯救幾百萬的百姓。神必須在使用摩西帶領祂的百姓之前,大大地調整摩西的生命。你是否一面事奉神,卻同時忽視神某個命令?你的生活方式是否猶如神對你的不順服視而不見?你在生活中是否嚴格地應用神的標準,如同你要求其他人應用在生活中一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轉載自《每日經歷神》道聲出版社.

TOP

带来新时代的主       
祈祷:          神啊,求你赐下更新的灵,使我学像耶稣,冲破旧有的规?,迎接新的挑战。       
       
马可福音2:18-28

法利赛人在宗教方面的虔敬和热诚,是无可置疑的。然而,他们的自义与坚持,却往往叫人误解律法,最终偏离了神的旨意。他们只看见宗教的表层,却忽略信仰的真义。有法利赛人背景的保罗,在写信给哥林多教会的时候,终于领悟到主耶稣的智慧。他说:「字面上的法律带来死亡,但是圣灵赐生命。」(林后3:6下,现代中文译本)他的话正好为耶稣在马可福音2:18-28的教导和行动,作出最好的注释。

在这里,主耶稣作了一个重要的宣告:新的时代已经来到,一切旧的标准已不再适用,必须摒弃。他透过三方面来说明这个道理:1他引用犹太人的生活和传统,以自己比喻为新郎,并反问其挑战者:「新郎还在婚宴上的时候,贺喜的客人会禁食吗?」(19,现代中文译本)主耶稣借此指出了当人与他同在时,应欢喜快乐;2他提出一个警告:新时代有新的标准和要求,若人拒绝接受和改变,不思进取,最终必会招致失败,正如人拿新布缝补旧衣服,会扯破原来的衣料,又如人把新酒灌进旧皮袋,酒和皮袋会同时被破坏(21-22),由此可见,信仰和心灵的改变必须彻底,否则难免朽坏;3他透过自己的具体行动,和大卫违背律法吃了圣殿的陈设饼的先例,再次肯定新时代已经来临,而旧有的法律和规模都要失效(23-28)。

本段经文揭示了更新信仰的必备条件:行动、勇气和识见。主耶稣面对宗教领袖的质疑和挑战,丝毫没有退缩,显出他具有过人的勇气。他和门徒在安息日经过麦田,一边走,一边摘了麦穗,引致法利赛人的攻击(24)。耶稣却不慌不忙,引经据典地提出,即使是在犹太历史上最受钦佩的王大卫,昔日也曾违背律法,和饥饿的随从进入圣殿,吃了献给神的陈设饼(25-26)。最后,耶稣以「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27)作为总结,并指出他才是安息日的主(28)。

环顾现今的世代,阻碍教会更新和实践圣经真理,或延误天国降临的「律法」是什么?我们需要作什么才能够清除这些障碍?.

TOP

随流失去       

       
「所以我们当越发郑重所听见的道理,恐怕我们随流失去。」(来2:1)

这里对听见主道的一切人提出一个严重的警告,那就是若忽略主所讲的救恩,无法逃罪,旧约的律法虽是借天使传的,凡于犯悖逆的尚且受了该受的报应,何况新约的福音真理是主亲自讲的,又由使徒们证实,以及圣灵的见证,若是轻忽岂不要受更重的报应吗?

所以我们应当越法郑重所听见的道理,千万不能将主的道当作平常以为信否,行否,皆无关,没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听了而不理,知道当不知皆没有什么分别。不是的,神的话不可轻忽,因有它属灵的实际。圣经讲天堂地狱,永生灭亡,赏善,罚恶,圣经讲什么,就真的有什么。神说要怎样作就怎样作,绝不是由得人行与不行,或以为有的道理重要,有的道理不重要,就可以忽略的。神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教训都有极重的分量,遵行必然得福,违背必然受祸。

如果报应没有立时来到,那是给人悔改的机会。有的报应就在眼前,那些敬畏神,因他的话而战竞的人有福了(赛66:2)。对于所听见的道要郑重实行,不然很容易随流失去,结果一无所得。.

TOP

以利亚靠主而活



  神借着以利亚先知向亚哈宣告他的审判 ─ 以色列要经历几年的干旱,天不下雨,不降露,以利亚与以色列人一同承受干旱之苦。不知道以利亚此刻有何感受,宣告审判的人,竟然要和受审的人同受「惩罚」,这不是有点荒谬吗?

  神自会照顾他的仆人,只是他的方法却是那么熬炼人的。他用乌鸦叨饼和肉来喂养先知,又让先知饮用基立溪的水,但乌鸦的喂养,不知何日告终,而溪中的水,总有干涸之日。先知靠主而活,实在真实不过。

  可有尝过靠主而活的滋味吗??中需要有很大的信心支持,而信心完全不能以经验为凭据,心灵好像在四无依傍的境况中虚悬,四处空空??,找不到踏实点。生活在没有任何物质的支撑下,心灵便会尝到靠主的滋味,那份悬空感,那份虚?感,和着那股因着主而有的安全感、踏实感,揉在一起,滋味是怪受用的。

  先知和百姓同受干旱之苦而有所不同,百姓受苦不认识神,先知受苦却更知道神、相信神、信靠神。


       
人生应用
我如何在丰足的生活中,提起自己对神的信心?.

TOP

福音的重要信息:一个必要的词--信心       

第17天


读经:   希伯来书十一章1至10节       
       
一位主日学老师向学生发问:「什么叫做『信心』?」一个小男孩回答:「相信你明知道不真实的事情。」不对,这不是信心。信心是相信神所说的话,并相信他的话全然真实。

我们似乎很难为「信心」下定义,但它却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必备要素。当人造了一座桥,看来十分简陋和原始,因此,当人要走过它,或驾车经过它的时候,便需要有一定的信心,相信桥是稳固安全的。当农夫耕种的时候,他也要有信心相信将来必有收成。什至是你坐在椅子上,也需要有信心相信椅子是稳固的。当你把钱放进银行的时候,也是一种信心的表现。听从医生的指示服药,同样是信心的行动。

神同样要我们运用这个信心的原则,借着相信他的儿子耶稣基督,来得着他为我们所预备的救恩。我们必须用信心接受神为我们所成就的一切,才能得着救恩。

我们并非只是张开双手去领受救恩。我们愿意接受,乃因我们相信那位为我们成就救恩,而甘愿献上自己的救主。

我们若要得着神所应许的救恩,就不单起初要相信,还要坚持相信到底。

圣经一直强调个人的信心。别人可以为我们做很多事,却不可以代替我们相信。我们必须决定是否相信,并坚定持守本身的信心。

得救的信心,是始于不再把目光放在自己,以及自己所作的事上,转而唯独仰望耶稣。

信心不在乎行动,而在乎倚靠。信心并非凭借感觉,而是在于信靠神的话。你的信心是以什么作为基础呢?

反思经文: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来十一1).

TOP

好像篩麥子
「西門!西門!撒但想要得著你們,好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 但我巳經為你祈求,叫你不至於失了信心。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

(路加福音廿二:31-32)

    耶穌對我說:「我為跟從我的人禱告,願他們在信仰上永遠堅固。」多年前,葡萄牙人由安哥拉撤退後,安哥拉便陷入部落間動盪不安的內戰。今天,許多橋樑已經不牢靠,道路也是坑坑洞洞的。最近有一位基督教慈善機構的代表,被派到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去瞭解實況。他發現給他開車的駕駛完全不避開路上深陷的凹洞和車溝。而好像還故意去走那些很傷車軸的地方。等他們來到一段已經修復的道路上,這位駕駛好像還一直要走到路邊去。最後他終於忍不住問駕駛,為什麼要故意避開那些修補好的路面。「我避開那些平坦的地方,是因為地雷都是埋在那裡的。」

    耶穌的門徒西門彼得,在撞上生命中這些平滑之處的時候,就遇上了撒但擺下的地雷以致失了信心。彼得鼓勵耶穌走易路、別去耶路撒冷的時候,他踩到了地雷。他想走那條匿名的平順路、否認認識耶穌的時候,又撞上了地雷。相反地,我們的救主從來不挑平順的路。他不為自己辯護、駁斥那些虛妄的指控。祂甚至不救自己免於十字架上的死。你曾經直往平順之路而去,卻踏上屬靈地雷嗎?耶穌可以帶你繞過去,等你得救以後,你就能回過頭來堅固別人。耶穌對我說:「即使你撞上地雷,我也會保守你的信心。」
對救主說:
親愛的主耶穌,求你幫助我經得起熬煉,能平安走過這些撒但遍植地雷的平順之途。當我因著自己的軟弱觸發其中一枚的時候,求你帶領我通過,修補我,使我在人面前成為你的見證。奉你的名禱告,阿們。。
服事救主:
給你所認識最近曾踩上撒但地雷的人一些鼓勵和盼望。
  _____  

摘錄自《救主恩言》.

TOP

人際
寧過于君子,而毋失于小人。過于君子,其為怨淺;失于小人,其為禍深。(管仲)

君子先擇而後交,小人先交而後擇,故君子寡尤,小人多怨。(王通)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孔子)

交不貴多,得一人可勝百人;交不論久,得一日可喻千日。(莎士比亞)

財富並非永久的朋友,但朋友卻是永久的財富。(托爾斯泰)

友誼是脆弱的東西,像其他易碎而珍貴的東西一樣,需要很小心才能保持。(波倫)

鐵磨鐵,磨出刃來;朋友相感也是如此。(箴言27:17)

因祂使我們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中間隔斷的牆。(弗2:14)

我們愛,因為上帝先愛我們。人若說,我愛上帝,卻恨他的弟兄,就是說謊話的,不愛他所看見的弟兄,就不能愛沒有看見的上帝。愛上帝的,也當愛弟兄,這是我們從上帝所受的命令。(約壹4:19-20)

  _____  

摘錄自《獻身》,2000年福音運動出版.

TOP

站在你的守望所!
經  節:         我要站在守望所,立在望樓上觀看,看耶和華對我說甚麼話,我可用甚麼話向祂訴冤。(哈巴谷書二章1節)       
  
守望者的工作十分重要。敵軍正漸漸迫近,古老城市的居民只剩下一點寶貴的時間,可以逃命或預備戰事。每一個人的生命繫於守望者的警覺心,他凝視遠方水平線上,要儘早瞥見迫近的威脅。在這危急的局勢,儘快告知人們戰事的來臨,是非常重要的。身為一個基督徒,神給你一個守望者的使命,就是為你自己、你的朋友、你的家人和你的教會肢體守望。留心傾聽神的話是非常重要的。也許有個朋友正面臨危機,需要神的話語。當你讀經時,神也許選擇給你一些鼓勵的話,分享給你的朋友。也許你的孩子正面臨艱難的挑戰,神會在你禱告的時候對你說話,光照你該如何幫助他。如果靈性儆醒,你可能會收到神的警告,指示你周圍的朋友正面對何種危險。相反地,倘若粗心大意,你的家人可能陷入困境,而聽不到神的解答。如果你不把神的信息放在心裏,你周圍的人可能就失去機會,聽到神要你分享、鼓勵他們的應許。神要守望者為自己的儆醒負責任(以西結書卅三:6)。竭力留心聆聽神每一句的話語。當你留心聽神的警告,並順服祂的旨意,你的儆醒不懈將會使你與你周圍的人得益。       
  _____  

轉載自《每日經歷神》道聲出版社.

TOP

不只是作伴
便對他們說:「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你們在這裡等候,和我一同儆醒。」

(馬太福音廿六:38)

    耶穌對我說:「哀傷的靈魂最不願感到孤單無依。」查爾斯巴拉的父親自殺時,巴拉陷入孤單的傷痛之中。他特別記得有兩個人就近他,幫助他不那麼孤單的方式。一個是他牧師的探訪,他在他父親死後不久就來看他。他們沒有太多的交談,牧師也沒想勸慰他什麼。他只是分擔了巴拉的憂傷一段時間。第二個是跟朋友一家出外,渡了個長週末。他們也跟那位牧師一樣,並沒有為他的憂傷提供任何解決之道,或是設法回答那些遭逢喪親之痛時,常產生的疑問。他們只是陪伴他。

    耶穌在面對祂人生最孤單的時刻,在十架受難前一夜,祂要三個門徒在祂禱告的時候,保持清醒。但這三個人卻睡著了,留下耶穌完全孤單地面對上帝。耶穌知道完全孤單是什麼感覺。祂復活以後,顯現在數百人面前,讓人知道墳墓並不是結束,甚至升天時,耶穌也應許:「我要永遠與你們同在。」那位因為信仰而被囚的基督徒有救主對他說:「我永遠與你同在。」他就得著力量。因為癌症奄奄一息的人也可以倚靠這同樣的話。老友與家人都已先他而去的長者,可以聽到主對他輕聲細語:「我與你同在。」這是所有相信之人的喜樂。能聽到主說:「因為我,憂傷的靈魂從此不孤單。」這是何等的喜樂
對救主說:
親愛的耶穌,我不知道生命要帶我去何方。但我確知不論去哪裡,你都在那裡。我特別為孤單的人禱告,求以你的愛與同在來安慰他們。奉主的名禱告,阿們。
服事救主:
如果你知道有人孤單,寫封短信鼓勵她。或是到療養院去探望一個沒什麼朋友的人。
  _____  

摘錄自《救主恩言》.

TOP

輕言取侮

        一個人急急忙忙地跑到智慧人那兒,說:「我有個消息要告訴你」智慧人打斷了他的話:「你要告訴我的話,用三個篩子篩過了嗎?」 

         那個人不解地問:「三個篩子?那三個篩 子?」

        「第一個叫真實。你要告訴我的消息,是真的嗎?」 

        「不知道,我是從街上聽來的!」 

        「現在你再用第二個篩子去篩一下。你要告訴我的消息如果不是真實的,至少也應該是善意的。」 

        那人躊躇地說:「不,剛好相反!...」

        智慧人打斷了他的話:「那麼我們再用第三個篩子。我要再問,使你如此激動的消息是重要的嗎?」 

        很不好意的回答:「並不重要。」 

        「既然你要告訴我的事,既不真實也非善意,更不是重要的,那麼就別說了吧! 如此,那個消息實在沒有傳說的必要。」

        不要輕信傳舌,除非你確實的知道那事能造就人。如果你確實的知道那事是真的,也不必將這事告訴別人,除非你覺得這事是絕對必須說的;在你說的時候你當記得上帝也在聽你口中所說一切的話。

       俗語說:「一句好話叫人笑,一句壞話叫人跳。」我們的話語是否常常使人得到益處? 或使人受傷害呢?若能自我先過濾一下,你會發現很多話是不必說、也不用說、更是不該說的。 

       學習掌管我們的舌頭,不容它胡言亂語, 危害別人。當一個人掌管了舌頭,自然就掌管全身。從今天起留心你口中的言語,那會使你的人生航向完全不同的旅程。
「多言取厭,虛言取薄,輕言取侮。」
「多言多語難免有過;禁止嘴唇是有智慧。」(箴言書十章19節).

TOP

標  題:         神對饒恕的衡量          
經  節:         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馬太福音六章14~15節)       
 
你也許自認是能饒恕的人,不過,你現在面臨對某位仁兄有心結,你很難饒恕他。當你正為難以饒恕苦惱時,你必須再回到當初神赦免你的情景。以弗所書二章指出,你原本是「外人」及「可怒之子」,但神赦免你的重罪與你對祂的悖逆。當你還作罪人的時候,基督就為你死(羅馬書五:8)。既然如此,你怎能拒絕饒恕那些得罪你的人呢?饒恕不是屬靈禮物,也不是一種技巧或遺傳特質,饒恕是個選擇。耶穌在十字架上,俯視那些冷酷嘲弄祂的人群,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加福音廿三:34)如此一來,我們怎能排拒那些侮辱冒犯我們的人呢?耶穌告訴我們,我們饒恕人的量器與神赦免我們的量器是一樣的。神的行事作法與我們的行事方法大大不同。神的赦免並非取決我們所定的標準,而是取決於祂在自己話語上所設立的標準。神的赦免是沒有任何特例的。若能真正瞭解神在我們生命中恩慈的赦免,我們自然願以恩慈與憐憫的心饒恕他人(以弗所書四:32;歌羅西書三:13)。在你懇求神的赦免之前,花點時間檢查自己的人際關係。你是否願意神饒恕你,正如你現在饒恕其他人一樣?       
  _____  

轉載自《每日經歷神》道聲出版社   .

TOP

福音的重要信息:凭信而行       

第18天


读经:   希伯来书十一章4至7节       
       
「相信神的话语,并遵照他的话语而行。」这就是信心的最佳定义。今天这段经文,便为这个定义提供了美好的例证。

亚伯必然是从父亲亚当口中,认识到如何向神献祭;因此,他给神献上了一只羔羊──那是预表到神的羔羊基督。亚伯透过对神的敬拜和服从,显明了他的信心。

第4节被译作「献」的那个字,原文直译是「带到」的意思。亚伯把羔羊带到神的面前,宰杀?来赎自己的罪。但他的弟弟该隐却并非这样作。该隐把祭物带到神面前,说:「看,我把我亲手种出来的东西献给你。」但神不接受他的献祭,因为他没有照神的心意献祭。神所喜悦的祭,是人凭着信心,完全顺服地献上的祭。

接着的以诺,他的信心见于每天与神同行。他每天信靠神的带领而活。他身边的人一定见到他每天与神同行。

许多在周日上教会的人,平日的生活却完全违背他们所声称的信心。我们必须像以诺一样,在每天的生活中顺服和信靠神。

这里提到的第三个人是挪亚,他是以行动来表明他的信心。他并非在开始下雨的时候,才动手建造方舟;而是因为听从神的吩咐而开始行动。

而且,他还不断劝告身边的人要悔改。最终,他因着对神的信心而得救,其他人却因拒绝相信而遭洪水毁灭。

亚伯按照神的心意来敬拜;以诺按照神的心意而行;挪亚按照神的吩咐而作工。他们三人均相信神的说话,并遵照而行。我们又如何呢?我们是否按照神的心意来敬拜、生活和作工呢?我们是否按照神的心意而行?凭信而行,这就是真实的信心。.

TOP

约书亚记十四至十六章       
       

重点: 九支派半分地;迦勒得希伯仑;犹大、以法莲及玛拿西半支派所得之地。

钥节: 他们没有赶出住基色的迦南人;迦南人却住在以法莲人中间,成为作苦工的仆人,直到今日。(十六10)

内容: 


神将迦南地分给十二支派,并吩咐他们将迦南人从所得之地赶逐。以法莲支派却没有将住在他们之地的迦南人赶走,是什么原因呢?是他们支派细小、软弱吗?

能与约书亚一起进入迦南地之上一代人只有迦勒。在分地时,他向约书亚申领神应许给他的地说:「求你将耶和华那日应许给我的这山地给我;那里有亚衲族人,并宽大坚固的城,你也曾听见了。或者耶和华照他所应许的与我同在,我就把他们赶出去。」(十四12)

年老的迦勒和其家人既能将巨大的亚衲族人赶出他们所得之地;强大的以法莲支派,怎么不能赶出在他们中间之迦南人?不是他们不能,乃是他们没有这样行。

迦勒一生相信神,并愿意顺服他,遵他旨意将迦南人赶逐。以法莲支派却没有顺命的心,他们留下迦南人,为的是要他们作苦工的仆人。经济的利益(低廉或无代价的人力资源)蒙蔽了他们的眼睛,看不见神的命令。在今天经济挂帅的社会,经济成本和效益或许也成为教会事工不前的原因。


默想: 是什么决定我们的前途或教会的工作?.

TOP

体贴肉体       
       
「体贴肉体的就是死,体贴圣灵的乃是生命平安。」(罗8:6)

属肉体的人不能得神的喜欢,因为肉体不但没有良善,且是已经卖给罪了(罗7:14,18),它是与神为仇,不服神的律,也是不能服(罗8:7,8),只有把它钉在十字架上,使它灭绝。(罗6:6)所以如果信徒仍然随从肉体,体贴肉体,活在肉体之中,就是死。现在是属灵的死,即与神不能交通,使属灵的事隔绝,而且也随时有身体死,离开世界的可能。因为与神的旨意和目的不和,活着仍旧犯罪,不讨神的喜悦。(罗8:13)

一个信徒不应当作一个属肉体,顺从肉体,体贴肉体的人。因为他已经有神的灵住在里面了。所以应当作一个随从圣灵,体贴圣灵的属灵的人。这样,才能讨神的喜悦,才有真正的生命和平安,不然里面就摸不到基督的生命和主的平安。因为里面一直有圣灵和肉体为敌(加5:16,17)属灵的力量也都用在这种争战上,就没有馀力向前追求和长进。什至越过越软弱,陷入完全堕落和跌倒的地步。

随从肉体的结果是不能承受神的国(加5:19-21),就是偶尔一次,一时顺从肉体也都要有败坏的结果。(加6:8).

TOP

對抗試探的禱告
到了那地方,就對他們說:「你們要禱告,免得入了迷惑。」

(路加福音廿二:40)

        耶穌對我說:「試探是人類普遍的狀況,聖靈能幫助你免受試探。」我們不是都希望能免受試探嗎?真希望一九五一年一月,加州格蘭岱爾的一個小男孩,能免受試探。六歲的李察看了「超人」漫畫,很著迷於一個「能飛得比子彈更快、比火車頭更有力,而且可以一跳就躍過高樓大廈」之人的故事。超人會飛,這是李察最羨慕的超能力。由於李察還太小,不能分辨真實與幻想,竟然用舊浴巾做了一件「飛行披肩」,跑到家附近一處二十呎高的懸崖,勇敢地由懸崖上躍下。報紙報導,後來他母親找到他,李察斷氣前,氣若游絲地說:「媽媽,我真的在飛,一直到我掉到地上為止,後來就好痛。」
        你是否常以為能塑造自己的未來,並且靠自己的能力飛行?你是否曾多次墜落地面,受傷又必須承認失敗?就算你知道不少人和你一樣,也安慰不了你什麼。自從我們的先祖在伊甸園裡失敗,罪和撒但就說服我們每一個人,我們是可以靠自己能力飛行的超人,可以不靠上帝。但是到最後我們全都要墜落死亡。我們並不是超人,我們是超級罪人。耶穌進入這世界來征服試探。祂在曠野中把撒但趕走,終其一生成全律法,然後在復活節這天擊敗了死亡。靠著聖靈大能,我們有抵擋試探的盼望。然後,當審判那日來臨,耶穌問我:「你曾禱告,以免於試探嗎?」我就能回答:「靠你的幫助,親愛的主,我有這麼做。」
對救主說:
親愛的耶穌,靠我自己的理性或能力,我是不能抵擋試探的。只有聖靈能使我得勝。幫助我照你的旨意行。奉主的名禱告,阿們。
服事救主:
在教會裡,鼓勵、參加或是設立一個小組,來支持在試探中掙扎的人。
  _____  

摘錄自《救主恩言》.

TOP

流淚禱告
    仁慈的耶穌,我比較容易用我的思想親近你,過於用我的眼淚。我不曉得怎樣從我生命的情感中心去禱告,甚至不曉得怎樣去接觸我的那部分。然而,我仍舊就這樣來到你面前。
    我抱歉,因我多次拒絕你愛的建議。求你饒恕我一切干犯你律法的罪過。我對那鐵石心腸毫無感覺的生活方式深感懊悔。求用那破碎你心的東西去打碎我的鐵石心腸。
    耶穌啊,當你經過你那最大的試煉時,你深感痛苦憂傷﹑痛哭流涕﹑不以為恥。在記起你的憂愁中,求你幫助我為我的罪哭泣……為我的罪哭泣……因你的緣故也奉你的名禱告。

傅士德─《禱告真諦》,基道出版.

TOP

神的供應帶來榮耀          
經  節:         並要在患難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救你,你也要榮耀我。(詩篇五十章15節)       
 
知道嗎?當你面臨苦難,求告神會為神帶來榮耀。神應許,若是你轉向祂,祂必拯救你。每回遭遇困難,你不求神的幫助,就是拒絕榮耀神。有時候,神允許讓你有某種需求,所以非得求告神不可。如此一來,世人可以看到神在祂兒女身上的作為,是何等不同。如果神從未讓你有需求的經驗,那麼你周遭的人可能永遠沒有機會,親眼看到神是如何豐盛供應基督徒的生活所需。如果從未面對短缺,你可能會自以為能自給自足,不需要神每日供應你的需要。驕傲使你自以為不需要神的幫助,自尊使你以為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資產及努力,就可以處理任何困境。驕傲也會奪取神的榮耀,並且把榮耀歸於自己。不要讓你的驕傲竊取神的榮耀。求告你的主,單單等候祂的拯救,然後,歸所有祂應得的榮耀給祂。自給自足的觀念可能會大大地阻擋你經歷神的能力,並把榮耀歸給神。下回面臨苦難時,要求告神!       
  _____  

轉載自《每日經歷神》道聲出版社   .

TOP

知道你是神


  以色列民是一群对神无知的人,他们所知道的只是传统、律法,却不知道在传统、律法背后的神。

  在以色列人的历史中,神不断的差遣他的先知,进入百姓中间宣告审判、传讲希望,目的都是希望百姓知道他是神,是以色列的神。

  神用心良苦,他使用以利亚先知与巴力先知比试,就是要给以色列民一个震撼的经验,使他们可以透过事实来知道神。当燔祭的牛犊在满了水的坛上被火烧尽,众民顿然对神有了实实在在的经验,是这个铁一般的事实逼使他们俯伏下来,高呼耶和华是神!耶和华是神!

  其实百姓的心灵很肤浅,信念在他们而言,是一件空洞虚无的事情,引领他们出埃及的神、进入迦南的神、建立王朝的神,都不能牢固他们对神的信念。他们只受感于眼前的事实,他们相信事实过于相信神。只是事实会随着岁月而逐渐模糊,届时一切的信念也会打回原形,回复那种空洞无物的状态。

  我们相信神是神,不能单建基在一两次短暂的经验上,而是要在神的话语中找到基础。


        
人生应用
有没有什么经验令我更相信神呢?这些经验有限制吗?       
        
本文由《生命福音事工协会》授权使用.

TOP

约书亚记十七至十九章       
       

重点: 玛拿西半支派地业;约柜放在示罗;馀地分给各支派。

钥节: 只是玛拿西子孙不能赶出这些城的居民,迦南人偏要住在那地。(十七12)

内容: 


约瑟因为爱神,蒙父亲双份的祝福;他的儿子玛拿西和以法莲能在以色列中分别领有地业。

以法莲人在所得之地,因经济原因而没有顺服神将迦南人赶走。玛拿西支派不能赶走那城的居民,又是什么原因?

这两支派族大人多,埋怨约书亚分配的地细少;约书亚鼓励他们砍伐山地树林区来扩张土地。他们说:「那山地容不下我们,并且住平原的迦南人,就是住伯善和属伯善的镇?,并住耶斯列平原的人,都有铁车。」(十七16)约书亚回答:「你是族大人多,并且强盛,不可仅有一阄之地,山地也要归你,虽是树林你也可以砍伐;靠近之地必归你。迦南人虽有铁车,虽是强盛,你也能把他们赶出去。

玛拿西不能赶出迦南人,乃因不满所领受的恩典小;并且看环境,不看神而失去信心,故不能赶逐迦南人。多少基督徒不愿事奉,因嫌所得恩赐小,故将所得之一千银子埋在地里。又因看见环境危险难行,便失却信心,不敢向前行。


默想: 你所领受的恩赐是什么?有否用此事奉主?.

TOP

信念之路

  「你当走的路什远」,这是耶和华的使者对以利亚所说的话,这条路足有四十昼夜那么长!

  其实在信仰的路上,我们当走的路也什远,这是一条信念之路,在当中也有动摇的时刻。

  高处不胜寒,人在信念的高处,反是最受不起信念的打击。以利亚以一人胜过巴力四百五十个先知,他对神的信念在提升中坚固起来,真理必然会胜过邪恶,神不会容让假神在百姓中横行。在这个信念的高处,信念表现得最脆弱,因为信念开始缺乏弹性。以利亚用信念来限制他所信的神,当无限的神超出他信念的?围,他对神的信念便受到严重的打击。神为什么不惩罚耶洗别?何以耶洗别仍能在国中继续她的恶行?难道大能的神不能奈何她?这都是先知在信念的矛盾中不能理解的事情,他只能将矛盾转化为对神的埋怨,「耶和华啊,罢了,求你取我的性命……」他对神的信念在僵化,也在动摇。

  信念之路什长什远,我们对神的信念不是用来限制神的,乃是叫我们更认识神。所以这条漫长的路其实是一个不断调整的旅程。当无限的神超出我们的信念?围,让我们可以用更广阔、更开放的心灵来提升信念。信念切忌僵化。


        
人生应用
我如何调整自己的信念,来处理一些对神有怀疑的事情?       
        
本文由《生命福音事工协会》授权使用.

TOP

生活中神豐富的供應          
經  節: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地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九章8節)       
 
當你與神相交,你會不斷經歷神豐富的供應,因為神絕不會只供應一半!根據祂的恩慈,這絕對是真實的!主是好施予恩典的神,祂決不吝惜將一切寶藏賞賜祂的僕人。當你竭盡全力做好神給你的工作時,你會發現神的恩典豐富地供應你的需要。如果你正為自己的事奉灰心失望,神的恩典會支持你,加添你對祂的愛和對祂百姓的愛,好叫你能繼續手上的工。當你被批評誤解時,神的恩典使你能夠饒恕那些非難者,並且在他人不理解你的事奉時,仍能享受由神而來的喜樂。當你在事奉中犯錯,神的恩典會饒恕你,幫助你再站立起來,並給你足夠的力量繼續事奉。當你完成神指定的工作,沒有人表達謝意時,天父的恩典會環繞你,祂會提醒你已經得到天上的獎賞,神記念你對祂所有的事奉。神並沒有答應滿足你所有的夢想與計畫的需要。然而,祂向你保證,在你行的所有善事上,你永遠不會缺乏祂的恩惠,好叫你能成功地完成祂所託付你的工作。       
  _____  

轉載自《每日經歷神》道聲出版社.

TOP

信念的重整


  向神求死的以利亚,是因为他曾为神大发热心,可是却于事无补,耶洗别并没有因此改过自新,归信上帝,反而发誓追杀以利亚。在信念失落之馀,先知感于自己孤单一人,再无能力与恶势力抗争到底,他惟一何以做的便是向耶和华求死。

  躲在洞中的以利亚,任让失落的信念继续失落,但神呼唤他出来站在山上,在他面前,神要重整先知的信念。当人站在神的面前,那些有限而软弱的信念,便会因着神的光照而慢慢调整过来。

  针对先知的内心世界,神作了一连串的宣告,神要先知膏立哈薛作亚兰王,膏耶户作以色列王,膏以利沙作先知。膏这三人是要清除亚哈家和巴力的势力,这解除了以利亚对亚哈和耶洗别的恶那份无力感;神又说在以色列人中有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这舒缓了先知在与巴力对抗中那份孤单感。神面对面的处理先知信念中的弱点,以利亚的生命重新得到坚固。

  在我们对神的信念中,可能有很多弱点,让我们一一找出来,交在神的面前,让神给我们重整。


        
人生应用
我对神的信念有哪些弱点?       
 .

TOP

约书亚记廿二至廿四章       
       

重点: 二支派半人遣归其地;筑坛之误会;约书亚的遗命与劝勉;与百姓立石为约;约书亚与以利亚撒卒。

钥节: 耶和华使以色列人安静,不与四围的一切仇敌争战,已经多日。约书亚年纪老迈。(廿三1)

内容: 


神给与以色列列祖的应许已初部应验,以色列人已取得局部胜利,享受其中的平静生活。

约书亚说,全面的胜利仍待争取;过往的胜利既成为我们的信心经历,就再次支取神的大能,以完成全面的胜利。「耶和华你们的神,因你们的缘故,向那些国所行的一切事,你们亲眼看见了;因那为你们争战的,是耶和华你们的神。」(廿三3)

表面上看,是以色列人面对仇敌,与敌人争战;但实际上,是神为他们争战,替他们争战,将一切的仇敌消灭,以致他们得享平静。

「不是我们去争战,是神为我们争战,代替我们与仇敌争战,并且胜利了」的恩典,我们并不认识也未领受,以致我们仍生活在苦战中,得不着平静。神不单在我们的人生或属灵的战争中,加给我们力量;更为我们而战,替我们而战;我们只要用信心投入基督里,放弃自己的努力,就能享受得胜所带来的平静。


默想: 基督教是信心的宗教,不是行为的宗教;是神替我们成事,不是我们为神做事。.

TOP

种必照收       

       
「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顺着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加6:7,8)

人容易在这件事上自欺,那就是不管种的是什么,都盼望有好的收成,如果人真的看到将来的收成,正如所撒的种子一样,整个的人生就会有彻底的改变,如果人看见将来所要受的极大损失、羞耻、痛苦,就不会现在作那些不义、可耻、犯罪的事了。照样,人如果真的看到将来那极大的荣耀、赏赐、福分,现在也会竭力作那些对的、善的、义的的事了,包括在思想意念里,离恶向善。

可是将来的报应虽然看不见,却不是不知道的,自欺就在这里,神明明说,他要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伯34:11:耶17:10;罗2:6;启22:12)。人却欺骗自己说,「未必如此,神不一定那样认真,行为好坏差不多,没有多少关系。」什至妄想将来比别人强,得更好的结果,这都是自欺,是轻慢神,是不信神所定的原则。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

所以及早醒悟吧!种的越多,收的也越多,如果到最后一点机会行善、撒好种,但所得的很少了,而且也不能消除已经种的坏种。因为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现在本身就产生败坏,将来更有百倍的收成,顺着圣灵撒种的似乎结果慢一些,但在永世里却要结实亿万倍。.

TOP

以自己的势力为神


  不相信神的人,并不表示他们完全没有神的观念,他们有各种各样的神,只是不认识耶和华我们的神。

  神兴起用以审判犹大的迦勒底人,是不相信耶和华的人,他们以自己的势力为神。在他们心中,「我信神是我的神」就是等于说「我信势力是我的神」、「我信威武是我的神」、「我信马和马兵是我的神」……他们将势力、威武、马和马兵等如神,因为这些使他们觉得自己拥有如神般的能力。他们目中无神,必定显为有罪。

  在二十世纪末期,有太多现代的迦勒底人,大家都以自己的势力为神。势力的定义包括了政治的力量、经济的力量、军事的力量、信息的力量……等。这些力量使人的存在空间不断膨胀,人愈拥有这些势力,愈可以把自己「神」化。当人发现自己可以在指掌之间,透过种种势力,操纵世界的生死,人又如何逃避自封为神的试探?

  我信神是我的神,这个信念正告诉我们任何势力都不能取代神的位置。


        
人生应用
在我心中,有没有什么势力正在取代神的位置?.

TOP

捐献与感恩       


第23天


读经:   哥林多?书八章1至9节       
       
保罗在这两章经文讲解捐献的原则,有趣的是,他完全没有谈及金钱。哥林多的信徒尽管有其他问题,但他们对保罗呼吁他们捐助「耶路撒冷的贫穷圣徒」一事,却表现得很开放。

保罗谈及捐献的动机,因为我们很容易会有错误的动机。很多时候我们捐献,是为了讨神的喜悦,什至是为了赢得好的名声。

但保罗在此强调,真正的捐献是对神恩典的回应。他以马其顿的教会为例:他们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力量微薄,反而深深体会神为他们所作的一切,全是丰盛的恩典,所以他们甘愿按着所得的恩作出回应。

他们被神的恩典深深感动。因此,他们尽管贫穷,却仍然苦苦恳求保罗容让他们作出损献!这不就是真诚的感恩吗?

此外,他们的爱人之心,也可证明他们爱神。爱意味着付出。爱永不会说:「我是否付出得太多?」而会说:「我如何才能完全甘心乐意地付出?」正如有人说过:「只要有爱,就会付出。」

保罗向哥林多信徒指出:「马其顿的信徒乐意捐献,因为他们深深体会到神的恩典。他们愿意以真诚的爱来向神作出回应,以致他们毫不计较地去关心别人。」这是何等宝贵的捐献!

我们捐献的时候,绝不应只为了履行责任,更应该是出乎内心的感动。当我们深深体验到自己领受了神丰富的恩典,深深领会到神对自己的爱,我们才会出于对神的爱而作出捐献。这种捐献不单能够荣耀神,捐献的人也会满心喜乐呢!.

TOP

三月二十三日       


「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作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创11:3-4)

彼此商量,是现代人崇尚的民主意识,巴别人早就懂得了。

这是全国性的民意大会,他们彼此商量,同心合意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了!

彼此商量是好事,假如参与商量的人是好人……

但可惜的是,好人不在,上帝也缺席。

彼此商量反成了集合邪恶力量的有效方式,世代都是如此:

巴别人商量的结果,就是以实际行动来反抗上帝的命令;

世上的君王一同商议,结果就是联合起来抵挡耶和华,并他的受膏者;(诗2:2)

法利赛人和众祭司常常集合商议,为的是怎样把耶稣置于死地;

犹太人共同商议,为的是如何杀死保罗。(徒9:23)

他们的方式相同,目的相同,效果也相同。

可叹的是,他们最后的结局也相同:计谋完全失败!

你有事找谁商量?上帝在被邀请之列吗?

「然而,那把我从母腹中分别出来、又施恩召我的神,既然乐意将他儿子启示在我心里,叫我把他传在外邦人中,我就没有与属血气的人商量。」(加1:15-16)


作者: 杜嘉.

TOP

行动正直       

       
「因为耶和华 神是日头,是盾牌,要赐下恩惠和荣耀。他未尝留下一样好处不给那些行动正直的人。」(诗84:11)

人都愿意得好处、蒙祝福,什至想用尽各种方法和力量去得。但实际上,不一定得着,有时适得其反,所遭遇的是损失、痛苦,这是因为他们忘记了有一位主宰一切的神,他们所想、所说、所作的都不合神的心意,不讨神的喜悦,怎能从神那里得什么好处呢?神没有立刻发出他的怒气,已经是他的恩典了。

神虽有绝对的主权,但作事 并不是没有原则的,他的赏罚都是有根据的,圣经上常说,要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伯34:11;诗62:12;箴24:12)。所以各人所得的报应,正是按着自己的行为,吃自己所种的果子,不能怪神不公,不能嫉妒别人,神喜欢什么人呢?怎样可以得好处呢?

在这里提到一个很重要的条件,也是很大的应许,那就是神未曾留下一样好处不给那些行动正直的人,在神看来,诡诈是最坏的东西(耶17:9)。世上几乎没有虔诚、忠信的人,人人向邻舍说谎,是嘴唇油滑,心口不一(诗12:1,2)。神所喜悦的是行为正直,作事公义。心里说实话的人(诗15:2),正直、诚实似乎是不聪明,但神却要赐他们各样好处。.

TOP

修补关系       

第25天


读经:   哥林多后书十一章1至6节       
       
保罗在这封写给哥林多信徒的书信中,多次表达出对他们的深切关心。他在这章经文中极力提醒他们,曾几何时,他多么享受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今,因为某些事情发生,以致关系被破坏,而使他深感难过。

保罗要如何修补这段关系呢?我们若与人的关系出现裂痕,又该如何修补呢?你会努力找出是什么因素造成双方关系的裂痕吗?单单提醒对方回想昔日的美好关系,是否足够呢?

保罗在这里要修补他与哥林多信徒的关系。他重提他昔日为他们所做的事。他在第2节说:「我就好像一个父亲,将女儿许配丈夫一样,把你们献给基督。」

昔日的婚姻习俗,要求父亲要看守女儿保持贞洁,直至结婚的日子。保罗认为自己就像属灵的父亲那样,要保持信徒的贞洁,直至他们将来面见基督的日子。

然而,他们却因听信假教师的教导,而失却对基督的忠贞。而且,那假教师还贬低保罗的名声,以致保罗与哥林多信徒的亲密关系遭到破坏,出现了裂痕。

我们当中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经验。我们原本与某人是好友,却因某些事情的发生而产生隔阂。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会怎样做呢?有些时候,可能需要当面说个明白;但更多的时候,是需要自我反省。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用祷告和爱心去处理。

此刻,你是否与人有嫌隙呢?不要拖延处理。拖得愈久,愈难和解。基督教导我们要彼此相爱。所以,不要耽延,先祷告,寻求神的带领,然?作出行动,与对方和解。.

TOP

三月二十五日       


「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作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创11:3)

以色列最多的是什么?石头。

圣殿用什么材料建造?石头。

彼得的名字是什么意思?石头。

耶稣曾将自己比喻为什么?石头。

石头?太普通了吧?

不!

石头源自天然,即上帝的原始创造,完全出于上帝;

石头坚硬稳固,磐石、活石、房角石,全都与耶稣的生命有关;(可12:10;林前10:4)

石头历久不变,教会就是要建立在石头上面。(太16:18)

然而,巴别人却拿砖头当石头。

砖头出于泥土,与构成人的材料相同;

砖头由人工烧透,完全是属人的智慧;

砖头易裂易碎,即使塔顶通天也难以永垂不朽。

因此,石头与砖头,实在不可同日而语。

按照神的命令,圣殿由石头建造;

出于人的商议,巴别塔用砖头堆砌。

属天还是属地,你一定能够分得出来吧?

「耶稣说:所以,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总不倒塌,因为根基立在磐石上。」(太7:24-25)


作者: 杜嘉.

TOP

喂养人的主       
祈祷:          主啊,求你教导我们在你面前谦卑俯首,让一切傲慢骄矜,完全在你爱的大能之中溶化。       

马可福音6:30-44

早期教会对五饼二鱼神迹的重视,可从四福音均有记载此事而足以证明。较早时,门徒被耶稣差遣到处传道,他们完成任务后,欢天喜地回来,向耶稣报告工作成果。耶稣洞悉成功背后往往隐伏危机,而他们当时的危机乃在于缺乏安静的空间,什至连吃饭的时间也没有(31),于是主立刻带领他们到旷野退修省思。作为基督的仆人,我们同样要在投入和抽离、活动和退修之间,取得平衡。

基督徒既要走进人群,关心社会,也要来到神的面前,静候指引。每个主日,我们都从世界走到圣殿,领受神的训示。崇拜结束,我们又接受差遣,进入世界,以平安和喜乐的心敬爱主,服侍人。圣公会坚信礼的祝福文,很能说明这个道理:「你们平安入世,勇敢为人,保持善德,勿以恶报恶。鼓舞灰心者,扶持软弱者,援助困苦者;尊敬众人,爱主事主,在圣灵的能力里,欢欣喜乐。」

然而,当主耶稣带领门徒,放下繁忙的工作,前往旷野避静,群众却尾随不舍,什至比他们更早跑到旷野。结果,主耶稣面对眼前的群众,便回应他们的诉求,施行五饼二鱼的神迹。直到今天,只要愿意付出和信靠,这神迹还要不停地重演。五饼二鱼神迹的实现,有几个重要条件。

1. 爱心:「他们如同羊没有牧人」(34)。耶稣看见群众的情况,便怜悯他们。历代信徒回应呼召,愿意献身圣职,承担牧养责任,往往都是因为看见人缺乏灵性照顾所致。

2. 听命:耶稣考验门徒的信心,说:「你们给他们吃吧。」(37)今天,主也吩咐我们要关心物质短缺和灵性贫乏的人,让他们得着满足。

3. 组织:门徒依从耶稣的吩咐,组织群众分开坐下。这表示教会在传道的时候,也需要有好的组织,才能够为神的国度,作更大贡献。

4. 仰望:学者在这段经文找到主餐感恩祭的四个基础部分:拿起、祝谢、擘开、分派。这些礼仪提醒我们,信徒要效法耶稣,让生命给神拿起、祝谢、破损,并与别人分享。

愿我们同心向主祈求,叫我们能活像基督,乐意让自己的生命被神使用,被主祝福,为众擘开,与人分享!


       
本文内容出自〔每日读经释义〕.

TOP

士师记八至九章       
       

重点: 以法莲人不满基甸;基甸制造以弗得;基甸死;亚比米勒的统治与死亡。

钥节: 以法莲人对基甸说:「你去与米甸人争战,没有招我们去,为什么这样待我们呢?」他们就与基甸大大争吵。(八1)

内容: 


基甸在与米甸人的大战中虽获全胜,也突显了以色列各支派间的不协调,增加了基甸的重担。

首先是以法莲支派与基甸争吵,他们好以首领自居,认为基甸与米甸争战时没有招聚他们是不给面子。基甸谦虚地表示,以法莲虽没有参战,却能将米甸中二个首领杀死,其功劳远胜过他们在战场上的战绩。如此化解了以法莲支派的怒气,也避免了内哄。

当基甸与三百跟随者在疲乏时,仍然继续追赶敌人;基甸向迦得支派之疏割人及毗努伊勒城的人要求食物充饥,他们拒绝提供食物,并出言嘲笑。在基甸完全取胜后,前往那二地惩戒他们,拆毁他们的城。其后以色列人拥戴基甸为首领,管理他们;基甸拒绝说:「惟有耶和华管理你们。」(八23)

在教会或教会小组里,常有上列二类人成为事奉上的拦阻。不是好为首、多多意见的,就是漠不关心、拨冷水的。恳求主赐我们合而为一的心,彼此相爱,互相支持。


默想: 「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深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腓二3)       
       
本文资料由福音团契书局提供.

TOP

认识耶和华荣耀的知识

  先知哈巴谷的疑问,在神那里得到回覆?迦勒底人必要为自己的狂傲和罪恶遭灾祸。神不是不义的神,有罪的,他终会报应。这时人便会明白一切都是出于万军之耶和华,对他的知识和认识都相应增加。认识耶和华荣耀的知识要像海洋充满水一般,充满大地,这实在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景象。

  我们若要谈对神的信念,就不能不丰富自己对神的知识和认识,我们的头脑虽然很小,却可装载得起难以数算的资料,有更多关于神的知识,我们的脑袋图书馆就有更多资料,虽然知识不是必然会让我们更认识神,但知识是我们解释新经验的依据,在不断扩大知识层面的同时,我们更要追求对神的认识,让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彰显他自己,叫我们可以体验一位活生生的神。

  丰富的知识和认识,都是信念的同伴,它们是紧紧的扣在一起的。一个不晓得神话语、在生活中没有经历神的人,他是很难提起信念来行事处世的,因为信念是不能在没有对神的知识和认识的基础下凭空产生的。


        
人生应用
我有认真的追求对神的知识和认识吗?为什么?.

TOP

福音是免费的!       

第26天


读经:   哥林多后书十一章7至15节       
       
对于保罗为何写这几节经文,你有否觉得大惑不解呢?保罗究竟想说什么呢?哥林多信徒究竟怎样看保罗呢?事实上,可能有些假教师对哥林多信徒说:「你们知道保罗为何不接受你们的经济支持吗?因为他并非真正的使徒!他并非受教于基督门下,他所传的福音并不纯正。」

保罗驳斥他们说:「你们误信了谗言。我没有要求你们给予经济上的支持,乃因我想你们明白,你们无须付出任何金钱便可得到福音。当我在哥林多生活的时候,我一面织帐棚赚取生计,一面向你们传福音。而且,其他一些教会也赠送物品来支持我的生活。因此,我可以自力更生,不需要你们负担我的生活。」

保罗的原则是,不向传福音的对象索取任何东西。他希望他们清楚知道,福音是神白白赐给他们的恩典,是不可以用金钱来购买的。保罗绝不想人贬低福音的价值。

保罗这个理念,对我们今天有何启迪呢?我们是否像保罗一样,小心处理金钱的问题?我们的教会,在呼吁人捐助支持的时候,是否很小心处理,避免使人误解?我们是否坚持应该由信徒奉献,去支持教会的工作,而不该向非信徒募捐?我们的教会有否确保自己精明而诚实地运用信徒奉献的金钱?

我们必须小心处理金钱的事,不招致别人的指责和诟病;更要向教外人见证我们的廉洁。

这是其中一个方法,向世人说明基督的福音是白白赐给每一个人的。任何人都可以不费分毫,获得基督的救恩。

你是否已接受了这个白白的、宝贵的救恩呢?.

TOP

三月二十六日       


「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创11:4)

塔顶通天!

天是上帝的居所,看,我们人类也能够得着呢!

"你们便如神……"这也是巴别人的欲望。

这欲望源自伊甸园中的古蛇,流淌于亚当的血液,在悖逆的人类中奔腾不息,如火蔓延……

巴别人说:"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

巴比伦王说:"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举我的宝座在神众星以上……我要升到高云之上,我要与至上者同等。"(赛14:13-14)

毛泽东说:"人定胜天。"

现代人说:"我就是上帝。"

砖头被烈火烧透后变成硬块;

人心被欲望焚烧后成为顽石。

如此说来,巴别塔,其实是由无数刚硬的心堆砌而成的。

如今,巴别塔还在建造……

不过,塔顶绝对不可能通天,如同人绝对不可能变成神。

「你所拣选,使他亲近你,住在你院中的,这人便为有福。我们必因你居所,你圣殿的美福知足了。」(诗65:4)


作者: 杜嘉.

TOP

致命關鍵時刻          
經  節:         總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馬可福音十四章38節)       
 
有時候,你應當讓自己的心靈掌控肉體。你的心靈知道神要你做甚麼,你的肉體卻為了滿足自己而大聲抗議。即使有時疲憊不堪,我們也得放棄睡眠、振作起來,因為若在此時此刻休息,可是損失慘重。當神命令你「守望禱告」,你的順服是決定性的關鍵。當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祈禱的時候,祂知道將要達到自己整個事奉的高峰。祂知道地獄大軍正整軍待發,集中武力要擊敗祂。如果曾有一段時刻,耶穌需要門徒的禱告支撐祂,那就是這個時刻。耶穌告訴門徒,自己心裏甚是憂傷,幾乎要死。他們當然能夠感受到耶穌情詞急迫,他們也能夠找到力量順服祂的要求。然而,祂發現他們睡著了。沒有藉口!他們居然在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刻睡著了,而且不是一次,是三次!耶穌邀請你與祂同工。祂可能要求你守望禱告一小時。你可能得克制自己肉體的需要與渴求,好與祂一同禱告。你可能必須離開溫暖的被窩或得離開家,甚至可能得犧牲自己的安全,好去耶穌要你去的地方。要讓聖靈掌管你肉體所有的渴求,如此一來,沒有任何人事物能阻礙你完成耶穌的託付。       
  _____  

轉載自《每日經歷神》道聲出版社   .

TOP

標  題:      面對失敗         
經  節: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都要跌倒了,因為經上記著說:我要擊打牧人,羊就分散了。」(馬可福音十四章27節)     

  
當你跟隨耶穌,你會面對許多心靈劇痛的時刻。有時,每件事情的發生都好像同謀整你,破壞你與祂的關係。你不是肇事者,但環境中興起許多反對勢力。無論如何,失敗是最終的結果。在耶穌被捕、釘十字架的那個夜晚,門徒在主面對如此凶暴的反對勢力時,他們全都拋棄了耶穌。彼得自誇決不背棄耶穌(馬可福音十四:29~31)。然而,耶穌甚至在事前就向門徒擔保整件事是不可避免的。聖經早已預言,神老早知道門徒會拋棄祂的愛子,祂一點也不詫異。祂已為他們的弱點作好準備,知道祂終究會培育他們成為使徒,敢放膽傳福音、行神蹟,並且教導他人。後來,當復活的主在海邊遇見彼得時,祂沒有要求彼得認罪悔改,祂要他表白對祂的愛(約翰福音廿一:15~17)。你可能會害怕自己的罪令神大吃一驚。也許你曾像彼得保證自己與神站在同一邊,卻是失敗了。神知道你會背棄祂,就像當初知道第一代使徒會背棄自己。當你失敗時,祂的恩典夠你用。不要以為自己的失敗比較大或是過於複雜,以致神不能處理。如果你所面對的挑戰,似乎過於自己能擔當,不要喪膽,神早已預見你的困難,也為你預備了出路(哥林多前書十:13)。        

  _____  


轉載自《每日經歷神》道聲出版社.

TOP

雕刻的偶像



  迦勒底人最严重的罪是雕刻偶像,神说他们有祸了。

  人类从没有放弃过拜偶像,拜偶像使人的宗教感情得落实,但这些宗教感情都是原始的、低级的,未能升华至可以相信一位无形无像的神。

  拜偶像的人,用偶像来取代神在人心的位置,他们将住在人心的神摒诸门外。无形体的神不能给他们安全感,人只好用自己的双手来将神具体化、形像化,好让信心可以有具体的投向对象。

  雕刻的偶像,是人将它刻出来的,里面就算包金裹银,也是毫无气息的,但人不断向它们嚷着:醒起!起来!他们正期待着自己所造的神,具有人的生气。这跟神的创造刚刚相反,神赋与人生气,但人竟将自己的生气放在「神」里面。

  耶和华最恨恶拜偶像的人,他们想将自己提升至神的位置,而不安分地做个人。偶像,最终只会使人堕落受痛苦,人是不能从哑巴偶像身上得到好处的。

  信神便不能拜偶像,拜偶像便不属信神的,两者是绝对不相容的。


        
人生应用
在我心中,有什么偶像取代了神的位置?.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