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3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全职妈妈创业联盟-旧帖翻新

引用:
原帖由 llx0604 于 2008-6-24 16:33 发表 \"\"
晴晴妈,很高兴看到你发这个贴子。我现在最有兴趣的是第三条,我觉得一二两条社会上的组织太多了,第三条也许是最不挣钱的,所以市场上最少,但应该有前途的。
呵呵,你怎么冲到这个板块来了?第一第二条社会上的同类早教机构很多,但也说明市场需求比较强劲,市场风险比较容易评估,无非是区域消费者数量啊,竞争者啊,价格优势啊,第三条没有太多人做过,所以市场风险很大,不过,这种创意型晚托是属于明日事业,一旦能够成功,意义超过前两条的经济效益。其实,现在很多幼儿的暑托班,也是属于创意型的,很受家长欢迎。明年我也会把晴晴送到几个暑托夏令营去体验一下生活。
对了,下周世纪星就放假了,你们开心准备到哪里去?桐桐妈妈已经决定让桐桐跟着晴晴上智慧果呆着了,你们也来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全职妈妈 于 2008-6-25 08:07 发表 \"\"
朱MM显然遭遇了短板理论。 你组织的质量是由最不理解你的家长决定的。 她不仅影象你的情绪, 也影响别人的情绪。
问题倒不在这里.因为,只有这个孩子是他爷爷替他交的钱,而不是他妈妈。其他会员一概没有这种情况。这是特例,也给了我教训。如果是他妈妈替他加入的,那绝不会出现这种两败俱伤…….

TOP

昨晚被爱因斯坦的故事搅得睡不着觉。

昨晚被爱因斯坦的故事搅得睡不着觉。
昨晚给儿子读完了《中国孩子的好榜样——科学泰斗爱因斯坦》最后三章,之前的三章,已经读得几次哽咽,爱因斯坦的后半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紧密牵连。

“爱因斯坦做梦也没想到,在他到达柏林仅四个月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
德意志帝国成为一部巨大的战争机器。
柏林菩提大街上军旗飞扬,军号嘹亮。出征的军人迈着整齐的步伐,视死如归地走向战场与死亡。围观的人群欢呼着,把一束束鲜花投向战士。连柏林的教授们也纷纷加入了战争宣传的大合唱。

伦斯特教授成为国防部的少校顾问。爱因斯坦的好朋友哈伯教授,也穿上了少校军服。这位德国籍犹太化学家发明了人工合成氨,解决了炸药生产的难题,马上又研究起窒息性毒气,并且自豪地宣称,在和平时期,科学家是属于世界的,在战争时期,科学家只能属于自己的祖国。

哈伯教授绝不会想到,二十年后,成千上万的犹太同胞将葬身于他研究的窒息性毒气……”

读到这一段,禁不住哽咽,不由得想到奥斯威辛集中营……


1945年夏天,爱因斯坦像往年一样到纽约萨兰纳克湖畔的一座别墅里度假。8月6日下午,他拿着长烟斗下楼吃茶点。秘书海伦待候在客厅里,表情凝重。

“无线电广播刚刚发布消息,今天早晨,美国B29轰炸机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海伦低声对爱因斯坦说。
爱因斯坦手里的烟斗跌落在地,陷在沙发里像一尊大理石雕像。几分钟过去了,他一动也没动,仿佛面对一场惊天动地的风暴失去了一切意识。

两天之后,日本长崎又遭到第二颗原子弹的轰炸。

两座城市连同几十万生命瞬间从地球上抹掉了。

报纸上连篇累牍地吹嘘原子弹的神奇,由于相对论公式奠定了研制原子弹的理论基础,加上爱因斯坦建议开发原子能的推动作用,媒体公开宣称爱因斯坦教授是“原子弹之父”。

E=MC2 , 这个伟大的公式,首次以一声横空出世的巨响展示在全世界的面前。天空中升腾起一个火球,比一千个太阳还热,比一千个太阳还亮。这一千个太阳,没有给世界带来温暖和光明,却成为悬在全球所有生命头顶的达魔克斯剑。

……

诺贝尔因为发明炸药而深感不安,最后设置奖金来促进和平;
哈伯教授难以想象,成千上万的犹太同胞葬身于他研究的窒息性毒气;
爱因斯坦不能像爱迪生那样享年84岁而只活到76岁,这是他人生唯一令我感到遣憾的地方,他的惊天动地的研究成果最后成了悬在全球所有生命头顶的达魔克斯剑
……

给儿子朗读这些时,几次哽咽,到最后更是泣不成声……

不由得联想到我最原始筹建妈妈育儿圆桌协会的动机,我自认为发现人类走向美好明天的秘密,只要全世界的妈妈联合起来,给孩子以和平的愿望,给孩子以真善美,给孩子以……

难道这个世界的真正的和平就不能到来吗?

为了我们子孙后代的幸福,我们这些做妈妈的,又有什么不可以做到呢?

……

可是理想与现实是多么大的差距。
妈妈教育孩子终究离不开大环境的干扰。
我们不可能在真空中育儿。
现实不断地打击着我,现实的实践中,不断地发现没路可走。
读爱因斯坦的故事,之于我,受到的教育更多。不像爱迪生的故事,儿子是那样地喜欢,而且简单。爱因斯坦太复杂,他与人类、世界的命运太强地牵扯在一起,儿子不懂。我的哽咽儿子感受到了,可是,我还是回避着,尽量不要让他有太强的感受。

这不由得让我晚上十一点多,两个儿子都入睡了,又爬起来,上了旺旺网,把七八个月来,筹建妈妈育儿圆桌协会的心路历程来了一个博客大整理与大搬家,发到了我的旺旺贴上。

整理完一切,已经是凌晨四点。

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 ... p;extra=&page=1.

TOP

回复 153#zhujinhua 的帖子

正在耐心看你的心路历程。真长啊……你太有激情了。我在工作单位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评价说我有激情,但是跟你比起来,好像相差太远了,呵呵。不过,我在实践中明白了一个道理,有激情的人最容易受伤和放弃,结果在工作单位里,坚持到最后的,反而是那些没有激情的人。那些有激情的人,当他们的想法和独特的工作方式,在现实中遭受了一些挫折后,就纷纷离开公司了。
创业,光有激情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预见性。能够在头脑中清晰地看到创业项目的远景。如果远景目标是模糊不清的,或者说虽然清晰,却没有一条清晰的道路可以过去,那么这个项目很难成功的。虽然说非盈利团体的创业不是为了挣钱,但是收益能力仍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我的项目,从最初开始设想,到现在能够很清晰地给人描绘,用了快一年的时间。然而,我仍对在上海盈利这一块没有把握。我对这个项目能在其他加盟城市盈利有信心,但是在上海,盈利性要弱于其他中小城市。毕竟北京和上海的教育竞争太过惨烈了。只是现在,这个问题已经不再困扰我了。因为即使最终不能挣到很多钱,也丝毫不影响我的信心了。我从这个项目的规划和执行中,收获的,将远远大于资金上的收益。.

TOP

类似项目和朋友经常谈起,我觉得很有前景的,我也一直梦想有这样一份创业的经历,不一定要以营利为目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618 于 2008-6-25 00:39 发表 \"\"


民间有太多的没有教师的资格证书,但比教师更具教育影响力的高人;
民间也有太多的没有教育的商业招牌, 但比所谓的教育单位更具教育魅力的企业组织;
要是真的关注自我家庭的教育, 让孩子免受教育污染源的伤害, 请 ...
还有,把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变成一样工作,甚至创业的项目,未必是一件好事。.

TOP

引用:
原帖由 全职妈妈 于 2008-6-23 16:35 发表 \"\"
与教育有关, 但不是培训, 有什么好主意?
一点不成熟的想法交流下,我觉得MM们的热情有加,但把自己的事业、理想、兴趣、自己小孩的教育、甚至一些自身的情感、精神方面的需求统统mix在一起后,很难让人看到一个成功商业项目的影子。如果是想创业的话,复制一个自己有优势有动力的成功模式会比较容易做成。.

TOP

引用:
原帖由 yiyilaoba 于 2008-6-25 15:10 发表 \"\"

一点不成熟的想法交流下,我觉得MM们的热情有加,但把自己的事业、理想、兴趣、自己小孩的教育、甚至一些自身的情感、精神方面的需求统统mix在一起后,很难让人看到一个成功商业项目的影子。如果是想创业的话,复制 ...
有道理.

创业是很复杂的事情。

当年孙正义在病床上读了一千多本创业书籍,才有今天SOFTBAND软银的天下,…….

TOP

引用:
原帖由 晴晴的妈 于 2008-6-25 11:57 发表 \"\"
正在耐心看你的心路历程。真长啊……你太有激情了。我在工作单位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评价说我有激情,但是跟你比起来,好像相差太远了,呵呵。不过,我在实践中明白了一个道理,有激情的人最容易受伤和放弃,结果在工 ...
晴晴妈真的是我在旺旺网上的第一知音

与你交流,使我更快地看清了自己,看清了自己所处的误区,通常,你总是比我略高一筹。我不知道,这确实你在教育上的不一样的领悟,还是你家晴晴还有点小?还是不一样的成长背景?

穷人家的孩子,更想着出人头地,这种愿望会尤其强烈!

我自己反省自己,很多时候,很多行为,说到底,是个疗自己的伤,表面上蒙了“孩子”的借口。

小巫何尝不是如此?她童年受到的伤害有多深,就让她写出多犀利的文章,直刺世人的心。

我们终究不能完全理想到某一教育专家的所有观点上,但能有一二点为自己所用,也是收获。

有一天,理想与现实到达了一个点,那就是幸福的终点?

也许,这个点永远可望而不可及。

或者,如果我们在这个点上停留太久,我们本身不愿意,又有了新的征途?

在这样点上停留太久,本身是一种不成功的体现?.

TOP

引用:
原帖由 yiyilaoba 于 2008-6-25 14:32 发表 \"\"

还有,把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变成一样工作,甚至创业的项目,未必是一件好事。
三思而后行。话虽没错。但是对于想创业的人来说,如果没有激情,没有兴趣,连去尝试的愿望都没有了,哪里敢去面对未知的风险呢。
我非常感谢0.618爸爸的提醒,也通过这个讨论帖切实接触到了一些潜在的合作伙伴。首先想声明,我不是因为带了孩子,又全职在家,就非要创业不可。兴趣和职业完全是两回事。我之所以想在家庭教育领域创业,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看到了其中的问题和机会。
我认为,抛开应试教育不去谈了吧,中国的教育弊端,根源还是在于教育文化。千百年传下来的中国家庭教育缺乏“爱与自由”观念,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在东方文化中,蒙氏教育被解读为“爱和自由”,因为中国幼儿园和小学不缺乏所谓的智力教育。而在西方文化中,蒙氏教育就容易被解读为“结构性智力教具”。观念上先天的不足,再加上家长从小没有养成阅读习惯和终身学习能力,所以不读书,对教育理论并不上心。即使转变了观念,增加了理论修养,在实际操作中,限于精力和能力,也常常不到位,会出现这样的那样的操作问题。
一些有见识的专业人士已经通过著书立说,开坛设讲,兴办新型幼儿园甚至是小学,来给中国的教育文化引入多元化的概念。作为非专业人士,我们要想投身其中,在专业方面,我们当然不能自封专家,企图去救赎大众,但是在创意,在市场运作方面,我们未必不如专家。我们尊重权威,但是不必迷信权威。权威也有盲点,我们也有亮点。
看到问题,看到机会,提出设想,论证设想,然后通过实践,检验及调整。我感觉自己做的就是一件好事。如果再能成功,就更美妙了。即使不能成功,我也只是损失一些金钱,但我得到了教训和经验。所以我也希望和其他的全职妈妈一起做成这件好事。我还是觉得,家庭教育领域的事情,还是全职妈妈做最合适。只有全职妈妈有这个热忱,时间和经济承受能力,来做成功。如果是高薪聘请几个教育专家来做,估计还没有开工了,也要谈好分红和提成了。
在经济上失败,当然有可能。所以一定要把成本和风险,尽量控制到最低。目标要大,落脚要实,才能走得远。.

TOP

想好了就去做!我觉得这个行业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有机会可以看看外国教育简史也许可以消除一些迷惑,别人的意见也只是参考不要被左右.希望中国能够也有一个世界著名的教育专家,加油!.

TOP

引用:
原帖由 zhujinhua 于 2008-6-25 15:27 发表 \"\"


晴晴妈真的是我在旺旺网上的第一知音

与你交流,使我更快地看清了自己,看清了自己所处的误区,通常,你总是比我略高一筹。我不知道,这确实你在教育上的不一样的领悟,还是你家晴晴还有点小?还是不一 ...
我没你看的书多。也不会给妈妈们推荐一百本书让她们看,她们更加容易吸收不了。好像你在写书吧,我也在写。我推荐给家长的家庭教育书,最多只有一二十本。并且还要告诉她们,这些是责任心强的看的,那些是学历高的人看的。象蒙氏的书,如果没有高学历,没有很高的教育悟性,即使是教师,也不能看懂。那推荐给家长看,有必要么?
你太有激情了,也很冲动,或者说行动能力强。这是做一个成功销售人员的特质。但不是一个成功的教育家的特质。教育家要慢,要深思,当她们能说出一些道理来时,她们会用半生的学习和实践来沉淀。也许,你是误入教育行业,但是谁能说得清楚,这是幸运,是机遇,还是一时的冲动呢?就象武林外传中的无双说的,所有伟大的爱情都是来自于冲动。或者我们可以说,所有伟大的事业,都是来自于盲目的冲动。呵呵。
我只是从一个市场人员的角度,来看待家庭教育市场。这个市场最缺乏什么,消费者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弱点,如何满足需求,如何引导需求。我刚开始想这样做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但是在逐步分析和比较教育产品的时候,我不知不觉发现自己竟然也成了“专家”了,太有趣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晴晴的妈 于 2008-6-25 15:54 发表 \"\"

我没你看的书多。也不会给妈妈们推荐一百本书让她们看,她们更加容易吸收不了。好像你在写书吧,我也在写。我推荐给家长的家庭教育书,最多只有一二十本。并且还要告诉她们,这些是责任心强的看的,那些是学历高的 ...


继续承认晴晴妈的高明.读这么多书,是受Richard Israel的影响.二年多前,我与他在华亭宾馆见面,并共用餐,决定读一百本育儿书。因为,受他影响的一位新加坡妈妈读完了一百多本书后,真的成了迅速成了新加坡的教育领域新星。

所以,我才会这样子去做。

他的思维导图非常好。

另外,一般的妈妈,我会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不同的需要,推荐相应的书。因为自己都有读过,会更对口一些……
附:

     Richard Israel是全世界销售行为设计最权威的专家,他的销售心得“销售ABC”使财富500强很多销售经理人受益。这个项目首次运用行为模拟的方式进行培训,这使得受训人员在行为上能得到长久的改变,此著作更是被1980年1月的《商业周刊》所推荐。

在过去的20年里,Richard与资深专家、研究分析专家Tony Buzan合作,研究是什么因素促进人们的购买欲以及如何提高销售人员的专业技能。他们更就此出版了四本相关书籍。

Richard先生曾撰写了上百篇关于销售方面的文章,其中最畅销的书籍《Brain Sell》(与Tony Buzan合著)被翻译成26国语言,包括中文。他还为其客户量身定做了几十份销售培训计划书。《SuperSellf》将他的理论很好的诠释给了那些阅读能力较低的销售人员。而针对高级销售经理,他与Buzan和Dottino合写了《The Brainsmart Leader》,于2000年正式出版发行,书中详细阐述了作为销售主管应该如何领导销售团队取得成功。

Richard的培训课程被国际权威媒体高度认可,这些媒体包括《商业周刊》,《成功杂志》,《培训与发展》,《迈阿密评论》以及《纽约时代》。

Richard Israel就他的最近的一项研究,出版了最新著作《销售天才》。他能引领您进入顾客的潜意识,体验您、您的公司、您的销售业绩如何成长和进步!一般来说,客户在一天内就会遗忘80%你所说的话。Richard 向您保证这决不会再发生,他的3P销售策略能给您全新视野,让您学习到如何从这些成功经验中获益。

Richard是美国管理协会,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美国演讲者协会等组织每年必邀的重量级演讲者,他的智慧,风度与激情让所有听众为之折服.他曾无数次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广播电视媒体中.

在过去的30年间,Richard及其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培训四大州超过150万销售人员,并与上百家国际企业合作,如:IBM,ACER,本田,宝马,劳力士,Massey Furgeson. John Deere. AMC, Rouse, Seally, Maceys, British Airways, Spirit Airlines。.

TOP

引用:
原帖由 晴晴的妈 于 2008-6-25 15:44 发表 \"\"

三思而后行。话虽没错。但是对于想创业的人来说,如果没有激情,没有兴趣,连去尝试的愿望都没有了,哪里敢去面对未知的风险呢。
我非常感谢0.618爸爸的提醒,也通过这个讨论帖切实接触到了一些潜在的合作伙伴。首 ...
中国的教育弊端,根源还是在于教育文化。千百年传下来的中国家庭教育缺乏“爱与自由”观念,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在东方文化中,蒙氏教育被解读为“爱和自由”,因为中国幼儿园和小学不缺乏所谓的智力教育。而在西方文化中,蒙氏教育就容易被解读为“结构性智力教具”。

你就是厉害!高明! .

TOP

引用:
原帖由 Ada的妈妈 于 2008-6-21 10:40 发表 \"\"
总之朱MM是一个理想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也许将来会成为一个成功的教育家,至少是一个成功的妈妈.
而晴晴妈妈是一个不甘平庸一生的创业者.她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兼顾社会责任的成功的企业家.
你们两者的目标是完全不同 ...
.

TOP

书是为实践服务的,不能够运用有什么用呢?好象不是读了一百本书就成教育明星了吧,有这样简单大家都做教育专家好了.实际行动是最重要的,有些计划就是在不断的建议和争吵中流产的,呵呵.为什么中国的教育会落后?为什么国外有这样多的著名的教育学家而中国没有?为什么我们现在把别人几十年前的东西当作宝贝?个人比较同意晴晴妈的想法,至少我认为思路是对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现在大家都知道了,但是不可能所有的父母都全做全职父母,中国的现状好象还不能够允许.国外在奴隶社会就有专管孩子教育的奴仆,我们现在社会的高度发展和现在的教育发展是完全不能匹配的,尤其是家庭教育这块,新兴的教育模式必然要出现,但决不是只是照搬照抄的蒙氏早教机构,那未免太死板.本人是菜鸟,请楼上两位不要介意..

TOP

引用:
原帖由 618 于 2008-6-25 00:39 发表 \"\"


民间有太多的没有教师的资格证书,但比教师更具教育影响力的高人;
民间也有太多的没有教育的商业招牌, 但比所谓的教育单位更具教育魅力的企业组织;
要是真的关注自我家庭的教育, 让孩子免受教育污染源的伤害, 请 ...
您说的真让人向往,问题是这些隐形的高人和有魅力的组织在哪里?作为非资深的父母,怎么才能找着这些资源呢?靠闻香识路吗?我整天泡在旺旺上,好象也没有太多斩获啊。.

TOP

“中国的教育弊端,根源还是在于教育文化。千百年传下来的中国家庭教育缺乏“爱与自由”观念,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在东方文化中,蒙氏教育被解读为“爱和自由”,因为中国幼儿园和小学不缺乏所谓的智力教育。而在西方文化中,蒙氏教育就容易被解读为“结构性智力教具”。”

这个总结得挺好噢。我孩子的蒙氏老师是从美国回来的,她说在这边听到大家一提蒙氏就是爱和自由,感到很奇怪,因为在美国,这是个基本的东西,并非蒙氏特色。相反蒙氏在国外受到众多亚洲父母垂青,是因为“能学到东西”。同一件东西,从不同的眼光看过去完全不同,真有意思。.

TOP

风尘出奇侠, 民间有英才, 中国的智慧在民间.

本人职业航海,江湖行走多年, 很愿意做一个桥梁, 将一些民间智慧 搬到网络空间中来,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感谢各位网友的努力,将我们的沟通交流聚焦在家庭教育的问题症结上来, 商业服务的价值在于帮广大的家长解决家教问题中取利, 不知病因,如何下药?
当下火红的商业家教市场通过各种危机激发家长需求,更多是通过纵容家长客户需求来赚钱, 茫目的家长需求是家庭教育健康成长的必须食粮吗?  唯有在商业服务的过程,帮助家长客户提升对教育的感知,真正切切地帮助家庭的教育之舟慢慢地回归到安全的航道上来才是百年老店式的商业教育企业, 这样的企业也正在成长发展中..........

很认同朱妈妈的观点, 中国基础教育不缺智力教育, 但对蒙氏理论不是很了解, 很想了解"爱和自由"的确切内涵是什么? 我们基础教育究竟缺什么呢? 惟有明白了缺什么, 我们才能知道如何弥补, 病急乱投医,能行吗?

大海航行靠舵手,家庭教育之舟靠什么?  万吨巨轮靠的是卫星雷达的不间断定位才使船儿安全地在既定的航线上驰骋, 各位可爱的妈妈, 你们做为家庭教育的舵手, 你们是靠什么技术定位让家庭教育之舟快乐自由在人生的汪洋大海里航行的?  人生的暗礁沉船浅滩在哪里呢?

[ 本帖最后由 618 于 2008-6-25 19:14 编辑 ].

TOP

刚才跟着朱MM给的链接过去看了,太长,9页,只看了两页就收工了。龙应台的那篇文章写得真好。妈妈们是不应该满足于独善其身,而要协力改造大环境,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弱的一块。要不怎么说一盘散沙呢。

所以晴晴的妈和朱MM都在做很棒的事,不管目标和理念有什么差别,但你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妈妈们联合起来。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另外,618大师,别说得那么玄啊,我们需要明确的指示,直接的告知。呵。您那话是没错。我突然又想起了南京的那个全职爸爸(网名中国功夫,女儿的网名007),组织了大量的爱心活动和亲子活动。真好。

[ 本帖最后由 胡豆妈 于 2008-6-25 18:51 编辑 ].

TOP

知识权力的时代

引用:
原帖由 一只红烛 于 2008-6-25 16:34 发表 \"\"
书是为实践服务的,不能够运用有什么用呢?好象不是读了一百本书就成教育明星了吧,有这样简单大家都做教育专家好了.实际行动是最重要的,有些计划就是在不断的建议和争吵中流产的,呵呵.为什么中国的教育会落后? ...
是,你说得非常正确.

读书如果不思辩,获得的极少。
光读书也是没有用的。
不过,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专业于一项内容,大量的阅读,是最快的通道。

个人实践下来,深有感受。

知识权力的时代。.

TOP

引用:
原帖由 胡豆妈 于 2008-6-25 18:50 发表 \"\"
刚才跟着朱MM给的链接过去看了,太长,9页,只看了两页就收工了。龙应台的那篇文章写得真好。妈妈们是不应该满足于独善其身,而要协力改造大环境,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弱的一块。要不怎么说一盘散沙呢。

所以 ...


谢谢胡豆妈

你介绍的那个007,是在哪,很想了解了解。.

TOP

引用:
原帖由 618 于 2008-6-25 18:45 发表 \"\"
本人职业航海,江湖行走多年, 很愿意做一个桥梁, 将一些民间智慧 搬到网络空间中来,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感谢各位网友的努力,将我们的沟通交流聚焦在家庭教育的问题症结上来, 商业服务的价值在于帮广大的 ...
很认同朱妈妈的观点, 中国基础教育不缺智力教育, ——不好意思,我的那段话是引自晴晴妈的观点,表示认同。不好意思……

所以,还是晴晴妈高明。我只是引用了一下,也一起沾光了。

618还是有意思。有观点。

请教了。
.

TOP

引用:
原帖由 胡豆妈 于 2008-6-25 17:15 发表 \"\"
“中国的教育弊端,根源还是在于教育文化。千百年传下来的中国家庭教育缺乏“爱与自由”观念,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在东方文化中,蒙氏教育被解读为“爱和自由”,因为中国幼儿园和小学不缺乏所谓的智力教育。而在西 ...
能得到胡豆妈的青眼,真不容易。受宠若惊。我一直没有看蒙氏的书,总觉得那不是普通妈妈应该去研究的,因为蒙氏教育即使在美国都是另类教育,并且还分成非常激烈的两派。后来是看到你引用了质疑孙瑞雪的帖子,正反两方面意见都有道理,我倒是弄糊涂了,只好去翻原书。关于对蒙氏教育的理解,是在了解了女儿呆过的两个早教中心的园长的排斥态度,翻阅过国外权威的《学前教育》译本,以及被华德福儿童之家那帮了解中国蒙氏内幕,并曾接受过系统蒙氏培训最终倒戈的老师们痛批了一番,才悟出来的。华德福的人告诉我,中国蒙氏做得最象的,是天津和杭州的几家公立幼儿园。听起来,私立幼儿园基本上就是在圈钱了。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幼教专业人士,包括和蒙台梭利最接近的阵营,华德福教育的专业人士,都反对蒙氏,认为蒙氏不适合中国呢?但为什么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妈妈们都会对蒙氏青睐有加呢?我比较喜欢瞎想。我想,也许我臆测的这个原因算是其中之一吧。
不过,我倒觉得,蒙台梭利的教育,在操作层面上,在中国最神似的传人,倒不象是孙瑞雪,呵呵,是冯德全。而在美国,最神似的,是格林·杜曼。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注重早期智力开发,把智力开发放在早期教育中一个核心的位置上。

[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08-6-25 22:21 编辑 ].

TOP

偶也是全职妈妈,帮顶个..

TOP

晴晴的妈呀,你对蒙氏的态度,终究还是来自于别人对它的评论。你都没有研究,就开始批判了。是否可以不要人云亦云呢?

我买过几本蒙氏原著,有的看得多些,有的看得少些(是因为自己的懒惰,并不是书不好)。每次翻开她的书,都被她所站的高度所折服,她是为了全人类的事业在做儿童研究,并不是为了单纯提升智力。另外,她的语言也是非常有冲击力的,我突然觉得她是一个极好的作家,仅从阅读的角度,也值得看一看。

我的语文水平不好,无法倾诉仰慕之情。我只是觉得,对一个公认的大师,现代教育理念的奠基者,还没有了解就开始批判,是否草率了些。就好象学哲学一定要读康德,读柏拉图,不是说他的哲学最对,但是经典必须要看的。

朱MM读书破百卷,实为我等佩服。虽然有时也觉得她的理念以及行动会发生一些前后冲突,但从她的无数长贴中,我看到了蒙氏妈妈的共鸣。只要你读懂了蒙氏的原著,你会受益菲浅。不仅是对儿童的教育,包括对自己的认识,对人类的认识,都会有一个质变。这也是我向许多朋友(不一定是父母)强烈推荐蒙特梭利的著作的原因。

我太懒了,至今没有读完《有吸收力的心灵》这本蒙氏卦笔大作,但其中的精彩论述,信手可以拈来。包括对“想象力”的讨论,晴晴的妈,确实你没有朱MM的领会深刻,也许是她有个父亲做案例来协助理解?

我对教育也不懂行,没有看过你说的那些权威的《学前教育》译本。我只是凭我自己的认识和判断,挑选自己认可的教育理念。蒙氏有什么不足,我也在思考。比如你提到的人际交往方面变成弱项。还有近年来非常热门的欧瑞吉幼儿教育,就是强调集体学习的。其实蒙氏学校的网站上也说了,蒙氏教育并不是适应所有的小孩。我们最终还是要给孩子找到适合他的教育方式。并不是说蒙氏好,就要把蒙氏的方法变成标准。

我爱读蒙氏的书,是因为我在书中得到了激发思考、冲击观念。我赞赏蒙氏,并不是要把蒙氏标榜为圣经。她的智慧、她的博爱感召着我,读她的书,给我力量。很难说我是为了教育孩子才去读她的书,我更是为了自己去读。古人说了,尽信书不如无书,我读书的过程中,也有不理解的地方,也有觉得和当今社会要求不契合的地方,那就需要自己再去调整。批判,是为了建设,不是为了批判本身。批倒了蒙氏,我们又得到有什么好处。我认为,如果能把蒙氏精神理解好,教育做到基本成功是没有问题的。当然如果你一定要自己的小孩当总统,那可不能保证。因为,什么是成功的教育,历史上还没有形成共识呐。

[ 本帖最后由 胡豆妈 于 2008-6-26 00:19 编辑 ].

TOP

既然大家都在热烈的讨论蒙氏教育,我们先来看看国外对蒙氏的肯定和非议
肯定有以下几个方面:
1、蒙氏重视早期教育的思想受到了支持;
2、蒙氏对于儿童智力及心理发展的看法受到肯定;
3、蒙氏强调的感官训练的思想受到重视;
4、蒙氏的敏感期及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受到了现代心理学家的支持。
非议有如下几个方面:
1、对蒙氏感觉训练的评价,有些人认为做法机械、呆板、繁琐、枯燥,所用的教具脱离生活实际;
2、蒙氏教育限制了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及情感和语言的发展;
3、在儿童提早学习读、写、算问题上,有些教育家并不怀疑蒙氏从感觉训练开始,教儿童读、写、算的成就,但他们从珍惜儿童童年的 立场出发而反对这一做法。

我国学者对蒙氏的评价:充分肯定蒙氏反对旧的传统教育,努力探寻新的幼儿教育方法,认为有很多地方是可以借鉴和吸取的,但批评还是比较多的:
1、在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上的看法由于不承认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主观和客观相互作用引起的内部矛盾,使她的理论未达到科学认识论的水平,她的生命力说也包含某种神秘的、唯心的色彩;
2、蒙氏所指的环境指自然环境及简单的物质环境,而决定人心理发展的是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儿童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不仅是和物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和人的关系;蒙氏只要求重视物,而不注重人,儿童只会获得一些脱离社会生活的个人经验。
3、蒙氏的教育方法起源于教育低能儿的特殊方法,带有机械的性质;
4、蒙氏教育主张自由和自动,将教师的职位由主动变被动,否定教师在儿童个性形成中应起的重要作用;
5、蒙氏否定奖惩,否定儿童的假象游戏有失偏颇;
6、蒙氏虽然注重方法的研究却不注重课程问题,对儿童应掌握的基本知识未作明确要求,致使实践中课程有凌乱现象。
既然有如此多的弊端,有些早教机构不负责的照搬照抄对孩子有害无利。所以在选择教育方法和思想的时候要慎重,每个人由于教育背景、成长经验和工作经历形成不同的教育观点,所以写出的书会有不同观点,书上也不是完全正确的,大家要善于取舍。个人观点,仅作参考。.

TOP

回复 174#晴晴的妈 的帖子

另外,你提到“蒙台梭利的教育,在操作层面上,在中国最神似的传人,倒不象是孙瑞雪,呵呵,是冯德全。而在美国,最神似的,是格林·杜曼。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注重早期智力开发,把智力开发放在早期教育中一个核心的位置上。”

我想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冯德全的书没看过,杜曼的闪卡知道一些。我认为你所说的“共同特点都是注重早期智力开发”不是很准确的。杜曼的重在方法,目的是解决问题,解决幼儿如何高效认知的问题。蒙氏为什么要发展幼儿智力呢?因为她在观察中发现,发展智力是儿童的内在需要。随后,她发展出一系列方法,具体说来就是教具。

也就是说,杜曼的闪卡能让儿童迅速掌握大量知识,达到聪明、超出常人的程度。但请注意,“聪明,超常”是一个外在标准,不是内在的。而蒙氏让孩子进行智力活动,注重的是内在满足。学到什么程度要看个人。但往往蒙氏的小孩也“聪明、超常”了,这个事实引起了参观者的注意,而掩盖了学习活动发自儿童内心的本质。

是否可以说,杜曼是一个脑科学专家,研究的是发掘潜能,关注的是学习效率。而蒙氏更象一个教育家,重视人的发展。人,在蒙氏这里是大写的。儿童也是人,大写的人。我从蒙氏的书里,读到的是人性的光辉。蒙氏的真正精华在其道,不在其术。而因为她太聪明,连术也发展得成体系了(就是广为人知的教具学习法),结果倒让人把注意力引到那边去了,忘了看她的道。

呵呵,今天太啰嗦了。.

TOP

回复 177#一只红烛 的帖子

看起来,国外方面,肯定的方面都集中于“道”,而非议的问题集中在“术”。

我国学者的批评,我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1、在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上的看法由于不承认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主观和客观相互作用引起的内部矛盾,使她的理论未达到科学认识论的水平,她的生命力说也包含某种神秘的、唯心的色彩;
评语:前半句话太象政治课本上的话了,不予评论。后半句,我认为蒙氏作为一个医学博士,其理论的科学含量很高,而她本人是一个天主教徒,我想正是因为她是教徒的原因,才让她有这样的博爱。要说神秘,唯心,华德福要厉害十倍。其创始人后来主要钻研通灵去了。但华德福的影响力,不是也在渐渐扩大吗?

2、蒙氏所指的环境指自然环境及简单的物质环境,而决定人心理发展的是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儿童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不仅是和物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和人的关系;蒙氏只要求重视物,而不注重人,儿童只会获得一些脱离社会生活的个人经验。
评语:批评者把蒙氏教室等同于蒙氏教育,实际上,蒙氏注重人(儿童)的发展,内在的、自我的发展。有了自我才有了社会,就象没有私产就没有公共利益。君不见当今社会,多少人徒有社会经验,却没有自我,这自我到哪里去了呢?丧失自我始于童年尔。

3、蒙氏的教育方法起源于教育低能儿的特殊方法,带有机械的性质;
评语:蒙氏后来就做正常儿童研究了,她一生有60多年时间和儿童在一起。她对儿童的理解,可能比一般的幼儿教育工作者要深刻一些。

4、蒙氏教育主张自由和自动,将教师的职位由主动变被动,否定教师在儿童个性形成中应起的重要作用;
评语:对啊,这是蒙氏的重要主张之一。批评者是不是害怕失去主导地位啊?哈。

5、蒙氏否定奖惩,否定儿童的假象游戏有失偏颇;
评语:蒙氏认为奖惩是内在的,工作本身就是奖惩,不需要外在的了。外来的刺激可以让成人更快见到效果,就象我打你一巴掌你会跳起来,但不是必需的事情。关于假想,涉及到对想象和幻想的专业讨论,不展开。

6、蒙氏虽然注重方法的研究却不注重课程问题,对儿童应掌握的基本知识未作明确要求,致使实践中课程有凌乱现象。
评语:批评者是不是失去了教育大纲和考评要求就不知所措了啊?蒙氏提出按照孩子的内在需要发展,个体有不同,掌握程度也有先后啊。观察孩子是合格的蒙氏老师的主要功课,而不是研究课程表。

[ 本帖最后由 胡豆妈 于 2008-6-26 00:28 编辑 ].

TOP

蒙氏既然被称作杰出的幼儿教育家,肯定有值得我们肯定、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但是如果为了推广而一味的说她的利,而不了解弊,我想这必然不够科学吧!家长有必要了解弊,才能扬长避短。我想这就像“赏识教育”中的“赏识”的含义,是不是就是意味孩子做错事情也要赏识呢?答案是否定的。错了就要指正,如果不指正,还要犯同样的错误,就不能够成长!呵呵,大家探讨一下,我今天也很来劲,发现这个帖子太晚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一只红烛 于 2008-6-25 23:51 发表 \"\"
蒙氏既然被称作杰出的幼儿教育家,肯定有值得我们肯定、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但是如果为了推广而一味的说她的利,而不了解弊,我想这必然不够科学吧!家长有必要了解弊,才能扬长避短。我想这就像“赏识教育”中的“赏 ...
亲爱的,我不是为了推广而一味说她的利。我是看到许多人还没有了解,就开始批判而感到着急。我建议大家看原著,学精神,不要再纠缠在具体方法的讨论上了,那才是专家的事情呢。而精神,我们作为普通家长,是可以了解、掌握,并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去的。

另外,你说的赏识教育是不是错了也要赏识?我是这样看的,只是批评、指出错误,没有用。孩子(不仅是孩子,成人也是)需要的是指出解决方案。不是告诉他错了,而是告诉他应该正确的路在哪里。至于怎么告诉,是另外的问题,有的人直接告诉,有的人用启发引导。

就象做错了一件事,领导使劲说你怎么搞错啦,你又搞错啦,你搞错了怎么能做好事呢?我今天不指出来你这错误,你明天就不长进了。你心想,这么多废话,不如直接告诉我怎么做就好了。

所以赏识教育仍然是一种理念,接受了这个理念,就不会总去打击孩子。而不是说,每一件事都要夸赞孩子。

[ 本帖最后由 胡豆妈 于 2008-6-26 01:41 编辑 ].

TOP

本人晓得你不是推广老师,我这里也只是给各位爸爸妈妈提个醒,希望不要见怪。
中国现在的教育象一盘散沙,大家各自占据一角持自己的教育观点互相指点,所以很多人听到不同的声音会觉得迷茫。尤其是新一代家长的成长,他们开始重视并关注教育,他们把家庭教育放的甚至比工作还要重要,他们在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在中国,这是令人欣喜的,但也是令人担忧的。欣喜的是家长的重视会推动全社会教育的向前迈步,担忧的是没有强有力的声音告诉他们什么方向是对的,应该向什么方向走,什么是最适合中国孩子的。
很多家长并不是教育专家出身,是因为爱自己的孩子才开始关注教育,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些家长未必能够象教育专家一样通观整个教育过程,他们看了某些教育观点就觉得这个是最好的最适合自己的孩子的。我觉得适不适合不是一本书决定的,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是需要时间来检验的。现在说蒙氏是最好、最适合中国教育的好像还有点早,要十年或二十年才能看出你的选择是否真的对了,如果你的孩子确实得益于蒙氏的精髓观点,才能够推广于它人。教育是个长久的过程,我觉得要用事实说话,才是一个教育者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支持晴妈的理由也就是这个吧,把全职妈妈摸索的最好的收集起来交流起来,不要让后面的妈妈再重复摸索,这样利人利己利社会!.

TOP

回复 182#一只红烛 的帖子

是的,能讨论一下,就是很开心的了。我从诸位的贴子中学习到很多,还体会到交流的乐趣。

另外我没有说过,蒙氏是最好的,最适合中国教育的。呵。我只是忍不住表达了我的景仰之情,说了些个人的学习体会,纯属个人意见。

还有我感到主要是自己(而不是小孩)受益于她的书,在寻找自我的道路上。这也是很个人的事情,并不值得推广,只是分享。

关于家长们的迷茫,我觉得朱MM的一个贴子中提到过,日本一位老先生的《定本育儿百科》,叫母亲有信心,做母亲也是很简单的事。我认同这样的理念。父母要相信自己,不需要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专家身上。自己学习,自己判断,这个挺好。

[ 本帖最后由 胡豆妈 于 2008-6-26 00:58 编辑 ].

TOP

胡妈对于我所说的“赏识教育”的例子可能你有一些误解。我只是希望大家不要片面的看,事物没有非常完美和绝对的,蒙氏也是,我觉得家长有必要了解蒙氏的其他面。蒙在1912年和1915年访问美国并备受各界热烈欢迎,但在美国的热潮1916年后就很快衰退了,在十月革命后的苏联也遭遇类似情况。虽然原因不同,具体原因要考证历史,但我想用简单的“道”和“术”解释也未免有点牵强,不过有时间也想探讨下“道”和“术”,我还不了解这个,不好意思。
对于蒙本人我是非常敬仰和钦佩的,她是意大利人,是家中的独生女儿,她从小就乐于助人,具有顽强的个性。她违背家庭的安排进入男子技术学院学习工程,随后又改学医,在家庭中引起轩然大波。她获得医学博士后,开始深入研究低能儿教育,她认为“儿童智力缺陷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她投身特殊儿童教育后,使人们认为难以造就的低能儿有非常大的进步。她没有满足,觉得她应该为更多的正常儿童造福,她选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在幼儿教育,并着重研究3-6岁儿童教育问题。为了这个理想,步入中年的她重回罗马进修哲学、教育学、实验心理等课程。学成后她在罗马贫民区开办一所只招收3-6岁贫民儿童的幼儿学校,就是非常著名的“儿童之家”。她将最初使用于低能儿童的教育方法经过适当的修订,运用于正常儿童,也取得极大的成功。她写的【适用于儿童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方法】被翻译成二十几种文字,对世界各国教育都有积极影响,后来由于各种原因逐渐衰退。她在年迈时任不辞辛劳,指导教育,呼吁通过教育改变世界。
在我看来她是个值得全世界尊重的教育学家,但我觉得尊重不代表完全赞同值得商榷的教育观点,尊重也不代表毫无怀疑的照搬照抄,尊重不是迷信!.

TOP

和大家探讨很开心,如有不足处愿各位家长指点!呵呵,谢谢!睡觉,明天见。.

TOP

昨晚几乎一宿没睡好,因为白天和tonMM的一番长谈,还留在我的潜意识里,很难入睡。索性早早爬起来上来发表我最新的设想。没想到,这里关于蒙氏教育之辨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争论的深度超过上次胡豆妈的“质疑孙瑞雪”一贴,胡豆妈的卷入程度也更深了,^_^。
也顾不得创业计划了,赶快先要表明自己在这场争论中的立场和清白,到处在朱金华妈妈的帖子里找我曾经发过的一段话找不到,只好重新声明一次:我发表一些对于蒙氏的不同意见,并不代表我否定她的杰出成就。事实上,她作为教育思想家的高度,教育理论家的深度,实验科学家的研究广度,和对儿童的博爱态度,是当世和后世无人能及的。只是她的很多见解,是建立在100年前的认知水平和科学发展水平上,在今世,特别是在中国要大力推广,需要继承,更需要创新。仅此而已,我可不敢批判蒙氏,呵呵。.

TOP

言归正传,说一说困扰我一夜的创业新设想。看来不说完,是没法入睡的了。
在深入交流了双方的创业背景和项目内容后,虽然简单跟tomMM提到了合作,但是当时对于合作的具体形式并没有规划出来。一夜的考虑后,我感觉可以把tonMM的创业项目,整合到全职妈妈创业联盟项目中来,只不过爱心社的名字要改变了,变成“全职妈妈儿童之家”。
修改后的“全职妈妈儿童之家”项目,将涵盖一下六项内容:
1.0-3岁婴幼儿的会员制托管服务(以亲子自由活动为主,包括临时托管和免费借阅书等增值服务)
2.1-3岁早教课程(我已经和一家专业早教机构协商,请她们的专职教员每周定期来上课,课程是引进新加坡的托班课程并进行一定的改造,这个课程在上海已实施多年,可以说非常精湛)
3.3-8岁幼儿的创意晚托服务,主题是“体验·生活”(不光是每天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来照顾这么简单。我已经和一家曾成功组织过全职妈妈沙龙的机构协商,请她们负责培训爱心社的全职妈妈包括插花、西点、茶艺、园艺在内的技能,用以指导爱心社的妈妈帮助3-8岁幼儿获得丰富的社会生活体验。我还将参与策划一些集体游戏活动。必要时,还可以引入每周一两次的兴趣班课程)
4.“多彩光谱屋”(多彩光谱项目,是由多元智能的提出人,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和提出“非普遍发展理论”的大卫·费尔德曼两位大师主导的,为期10年的幼儿园的多元智能评估和实施项目。迄今已经美国和中国的多家中小学和幼儿园内开展起课程研究):3-8岁孩子的多元智能成长屋,主要意义在于通过系统而全面的多元智能活动,充分发展孩子的多元智能,并从中识别孩子的优势智能和劣势智能,以期用强项带动弱项的学习,并给以相应的跟进方案。(这个项目由tonMM的一位朋友负责,已经在tonMM的周末班和暑托班课程中面向一、二年纪小学生开展工作。但限于场地,很有位台湾妈妈要从嘉定驱车赶往闵行)
5.“幼小衔接”训练营:针对预计会有学业困难的4-6岁孩子,开展的良好学习习惯训练计划。不同于传统的提前学习课程,这个课程以心理辅导为主,重在开发出孩子良好的心理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以帮助有学习困难的孩子建立信心,适应小学教育(这个项目可在tonMM和优伽文化两个机构中选择实施方,或者能促成双方集各自的优势,合作开发更高质量的课程)。
6.“快乐学习城堡”:(感觉这个名字应该比tonMM现在用的项目名字“快乐城堡”更贴近课程的实际内容)针对6-10岁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导引课程。不同于传统的补习班和提高班,这个小班化课程的成功,是集一个具有多年教学经验和多元智能实施经验的小学老师的教学经验,和旁观者一对一观察和记录的优势,找到孩子学习不好的症结,并对症下药进行改进。课程实施中穿插多元智能课程,以增强孩子的信心,达到以强项带动弱项学习的目的,从而在短期内迅速改进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带来可预期的学习成绩的改善。.

TOP

现在来正面回答一些妈妈的疑惑和一些妈妈的短信垂询,这样一个项目是如此激动人心,而又兼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和现实的经济效益,为什么我不去赶快自己动手、创建这样一家机构呢?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我们身边并不缺乏具有教育理想,具有实践经验的人,但是每个人要在应试教育的土壤里创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都是相当不容易的。看看淘宝上卖教育类书籍的,卖益智玩具的,哪个妈妈不具有教育理想,但是很明显,光靠理想吃不饱饭。
看到中国教育的症结并不奇怪,这些问题摆在那里好多年了,也没有马上就能扭转的迹象。怀揣梦想,投入改造中国教育队伍的专家和企业越来越多,但是他们的生存环境也相当艰难(我就不说恶劣了)。
在这种背景下,我创业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教育产品推广平台,让经过甄选和重组的、优秀的教育产品和服务,能够到达家长的手中。从切实提高全民家庭教育水平入手,来提高全民教育质量。
我的全职妈妈创业联盟项目中,以类似爱婴室的家庭教育一站式目录营销为产品推广平台,以全职妈妈网站建设为网络支撑、电子商务和信息交流平台,目前,目录营销项目正在实施中,现在讨论的全职妈妈儿童之家项目,是在讨论和规划中,如果平台建成后,马上就能推出“全职妈妈亲子服装秀”活动,吸收全职妈妈经营的优质服装,按季节变化为妈妈们提供一篮子的置装计划。
这么一个宏大的计划,目录营销项目是针对全国的连锁项目,网站的开发和设计也是以我为主来策划,可以说我的所有资金和主要精力,在现阶段只能投向这里,儿童之家的策划我还有几分精力,但是要具体实施,可就没有精力了。我的身体也不太好,经常要去看病,不适合每天和孩子打交道。
儿童之家的创业项目,现在有六块内容,中间的每一项,在我了解的机构中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成功。但是由于资金和市场风险,每个机构光维持自身的运作就很困难,别提复制发展了。
我之所以提出全职妈妈创业,是觉得全职妈妈可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奇兵。比方说,如果我不是全职妈妈,我哪有空整天在网上泡着,不时提出一些奇思妙想?全职妈妈在这个项目里的创业优势,是非常突出的,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好,可以提供相当于风险基金的创业资金,由于自身素质好,可以迅速适应这种全新的创业和合作模式,以及接下来的教育培训,由于具有爱心,所以很有潜质能在这个项目里获得自身的成长,成长为教育行业的新兵。
团结就是力量。我希望用我的平台,把大家团结起来,达到共赢的成功。

[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08-6-26 06:3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晴晴的妈 于 2008-6-25 22:15 发表 \"\"

能得到胡豆妈的青眼,真不容易。受宠若惊。我一直没有看蒙氏的书,总觉得那不是普通妈妈应该去研究的,因为蒙氏教育即使在美国都是另类教育,并且还分成非常激烈的两派。后来是看到你引用了质疑孙瑞雪的帖子,正反 ...
不过,我倒觉得,蒙台梭利的教育,在操作层面上,在中国最神似的传人,倒不象是孙瑞雪,呵呵,是冯德全。而在美国,最神似的,是格林·杜曼。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注重早期智力开发,把智力开发放在早期教育中一个核心的位置上。

晴晴妈,你这一段陈述又一语中的!
你实在是高人!
看问题就是高瞻远瞩!
.

TOP

引用:
原帖由 胡豆妈 于 2008-6-25 18:50 发表 \"\"
刚才跟着朱MM给的链接过去看了,太长,9页,只看了两页就收工了。龙应台的那篇文章写得真好。妈妈们是不应该满足于独善其身,而要协力改造大环境,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弱的一块。要不怎么说一盘散沙呢。

所以 ...


因为胡豆妈在后面一个贴中提及我们共同对蒙氏教育的认同,对蒙台梭利的关于想象力论述的认同……我很感动。也许,就蒙氏的理解,在旺旺上,胡豆妈是知音了。

因为胡豆妈,所以自己又回头去看贴,看到龙应台的这篇文章,二行清眼,不由得滑落……当初,我是在龙应台先生的感召之下,一路走下去,现在回过头来,这篇文章,依旧是我的精神食粮。

龙应台

你是一个好母亲吗?

     你是个好母亲吗?来,试试“美丽母亲心理测验”,看看你能够得几分。
  如果你怀疑半岁大的娃娃有鬼怪附身。所以你把她从十楼的窗口丢出去,或者把她塞在箱子里闷死(在纽约发生的)。如果,你一生气起来全身发抖,会情不自禁地拿香烟去烫小孩的腿;或者,六岁的小叮当不听你话,偷吃了巧克力,你就用铁箝把他的牙齿全敲下来(在台湾发生的),那么,你这个母亲的得分是负值的,也就是说,比零还低。你读完这篇文章就赶快去看精神科医生。
  如果你给孩子吃得饱、穿得暖、用得足,可是你工作太忙,从来就抽不出时间跟孩子们聊天、放风筝、看场电影,换句电脑用语,你专门供给硬体——房子、冰淇淋、零用钱,但是不给软体——耐心、微笑、爱,你这个母亲,大概只值二十分。
  如果你不仅让孩子们吃饭、穿暖,还刻意地花时间和他们去交朋友。胖妞跌伤的时候,找你吹一下就眉开眼笑。小毛被人欺负了,跟你耳语两句,就心满意足。孩子们认为,除了毛茸茸的小黑以外,你是他们最忠实、最温柔的伙伴。这样,你这个母亲可以得四十分——才四十分?当然啦!因为你跟小毛他爹三天两头仇人似地吵架。别以为房门关得严,孩子又睡得沉。花瓶把梳妆镜打个粉碎,隔村的人都听得见。孩子在被窝里头哭的样子你就没看见。
  如果你这个妈妈不但是孩子们最亲密的伙伴,也是爹爹最温柔的助手;不但懂得家庭营养,也知晓儿童心理;不但对孩子管教有方,而且对公婆和睦周到。家里内外更是窗明几净,是所有的小朋友都爱来的窝。这样的母亲,该得一百分了吧?!
  不,在“美丽测验”的标准中,这样慈爱、细心、“完美”的母亲,只能拿六十分。
  为什么?
  因为这样的母亲,就像一只辛勤的母鸟在枝叶深处努力地筑巢、喂哺,但她丝毫不知道,这株她所栖息的大树正受万虫蚀蛀,随时有倒塌的危险,看看胖妞和小毛正在进入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从十二到十五岁,他们的发育都还没有完全,但我们为他们准备的教育制度将把他们的肩膀拉斜,因为书包很重;要使他们视力衰退,戴上眼镜(你现在觉得胖妞眼睛清亮动人吗?多看两眼,不久了);要使他们眼布血丝、面目呆滞,因为睡眠不足;要把他们训练成高压下的竞争动物,因为他们发觉:一起捉青蛙的朋友其实是考场中的敌人。换句话说,对每一个胖妞和小毛,我们这个小岛上的成人世界都张着一张大网等他们闯进来,一进来就掐死他的童年与快乐。
  这株“大树”里另外有只惊人的虫,正在把树上所有的叶子一寸一寸地吃掉,每吃掉一叶,就留下一圈焦黄的窟窿。这只虫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经济成长”。我们自己是胖妞和小毛的时候,街上有火红的凤凰花,河里有透明的细虾,海边有怪模怪样的沙蟹。我们现在所留给胖妞和小毛的,河里有垃圾和带汞的鱼,街上有“年年绿化”的脏牌子和秃死的树,海边有废弃的电池和金属,海里的珊瑚一片死亡。这,是胖妞和小毛的明天。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关起门来做个细心、温柔的母亲,你觉得够吗?想想看,你在家里教小孩“活”读书、重思想,学校为了联考,却强迫孩子死记生吞。你在家里给孩子准备最营养的早餐,商店供应你的,却是假的奶粉。你在家里教导孩子珍爱自然生命,出了门的孩子却根本看不见、感触不到自然生命。
  关起门来做个“好”母亲,够吗?
  解决问题要从根本治起。如果你真心爱你的子女,而且懂得如何去爱,你应该如切肤之痛地体认到:把小圈圈弄好是不够的,你必须发挥力量促成大环境的改造。先进国家的妇女早就诉诸行动了。日本的妈妈,发现巷口那家超级市场卖假冒的乳酪,她所加入的“主妇联”组织立即采取行动,抵制这家商店。美国的妈妈丧失了心爱的女儿——被酒醉的驾车人撞死,她马上组织所有关心的妈妈迫使警察作严格的取缔。德国的妈妈担心核子大战及生态的破坏——她希望德国代代子孙都能享受黑森林的呼吸,于是她开始阅读有关核害及污染的资料,甚至组织了一个政党,来实现她们的理想。
  台湾的母亲,你又在做什么呢?为工作忙吗?为三餐操心吗?上插花班、有氧韵律体操课吗?打麻将吗?串门子吗?觉得空虚、寂寞、无聊吗?为孩子的未来忧虑吗?
  如果只是在小圈圈里亲亲孩子的脸颊、吻吻他的手,我们究竟为孩子的明天做了什么?现代的母亲已经不是一个跟着三寸金莲、“父死从夫、夫死从子”的愚妇;你受过教育,有智慧、有能力、有思想,为什么不主动为孩子争取一个比较美好的未来?现行的教育制度有什么毛病、核电厂该不该建、环保局的预算够不够、卫生署的措施等等,并不是“男人”的问题;这些事切身地影响到胖姐和小毛的未来,就是母亲该关怀的问题,就是“女人”切身的问题。任何有胆识的母亲都应该抽出那么一点点时间,从厨房和梳妆台边走出来,大声地说话,勇敢地行动。
  如果你真想给眼睛清亮的胖姐和小毛一个值得活、值得爱的明天,你就得做一个主动的、一百分的母亲,不能是一个被动的、小圈圈里的、六十分的妈妈。.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胡豆妈 于 2008-6-25 18:50 发表 \"\"
刚才跟着朱MM给的链接过去看了,太长,9页,只看了两页就收工了。龙应台的那篇文章写得真好。妈妈们是不应该满足于独善其身,而要协力改造大环境,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弱的一块。要不怎么说一盘散沙呢。

所以 ...
因为胡豆妈的点评,自己也重新去读,不过,也是没读完二页就收工了。
过去一天天写下来的东西,现在似乎未免嫌冗长而无趣,……

都已经经历过了。现在也不是到那种非要回顾的地步。亦或者,冗长的文字需要大量的精减,以提升阅读的收获……

这些看来都是以后有必要才该去做的事情…….

TOP

引用:
原帖由 胡豆妈 于 2008-6-25 23:12 发表 \"\"
晴晴的妈呀,你对蒙氏的态度,终究还是来自于别人对它的评论。你都没有研究,就开始批判了。是否可以不要人云亦云呢?

我买过几本蒙氏原著,有的看得多些,有的看得少些(是因为自己的懒惰,并不是书不好)。每次 ...
我买过几本蒙氏原著,有的看得多些,有的看得少些(是因为自己的懒惰,并不是书不好)。每次翻开她的书,都被她所站的高度所折服,她是为了全人类的事业在做儿童研究,并不是为了单纯提升智力。另外,她的语言也是非常有冲击力的,我突然觉得她是一个极好的作家,仅从阅读的角度,也值得看一看。

胡豆妈,完全认同你的这一段论述。.

TOP

引用:
原帖由 pm_simple 于 2008-6-26 10:54 发表 \"\"
我一直觉得,带着机械的、赢利、商业发展模式去套孩子的成长,那不是有长期发展眼光的。
zhujinhua 妈妈显然非常适合做任何商业,但感觉zhu妈妈对教育事业可能带有机械性。虽然她的爱很多,但要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 ...
非常同意你的最后一句话,真精辟啊!能够在利益面前不动摇坚持自己教育观点的人,少!.

TOP

引用:
原帖由 胡豆妈 于 2008-6-26 00:48 发表 \"\"
是的,能讨论一下,就是很开心的了。我从诸位的贴子中学习到很多,还体会到交流的乐趣。

另外我没有说过,蒙氏是最好的,最适合中国教育的。呵。我只是忍不住表达了我的景仰之情,说了些个人的学习体会,纯属个人 ...
亲爱的,忍不住再要来表白一下,定本育儿百科是我推荐的。我最近一直利用把孩子送到同事家和她的2岁女儿共同用早餐的时间,把这本书读了个大概,现在又从1个月开始用心往后读。看松田道雄老人的书,就很放心的。就连哮喘,过敏这些困惑妈妈们的大病,在他眼里大多成了医生刻意误诊,给妈妈制造焦虑。妈妈们只有一个孩子,可是这位老医生一辈子阅人无数。这些毛病最后基本上都能在母亲的精心养护下不知而愈。晴晴3岁前基本上很少去医院,年初在三个月内三次肺炎,强行被医生收去住院。当时要看到这本书,我就不会那么焦急了。住院费用事小,担多大的心啊,那三个月我都被LG收回了教育女儿的权利,一切听他作主,他让我对孩子百依百顺、精心照顾不能再出差错。
看西方人的书也能减少我们的焦虑,但是离东方文化差距太大了。不是每个妈妈都有你这样的时间和悟性,所以教育问题对于大多数新手妈妈来说,都是严重问题。你相信吗,一年前,我疯狂地要去买一条街对过的小房子,就为了让晴晴进一级示范园而不是象现在这样进二级幼儿园。可惜,天不从我愿,我刚从老家逍遥回来,房价就坐火箭升上去了,再买房就真是傻瓜了。为了开发她的智力,我还把她塞到双语幼儿园去呆过,还好,她执着不懈的哭声和哭法,让我听出来了和别的孩子哭得不一样,所以让她退学了,最后找了家可以半托、比较宽松的幼儿园。结果她主动要求在那吃饭和睡觉了。也就两个月的间隔,环境对小小人的影响就这么大。我们如果不尊重她,而是要求她不停适应环境,按我们的安排做这个做那个,她最后当然也能适应,但是哪个更快乐呢?哪个更智慧呢?就是这样一次次的放弃我的选择,尊重她的选择,让她成长为不受我和任何人摆布的自由的人。
很多妈妈都会有这些体会,就象你说过的,不听专家的,听自己的内心,听孩子的内心,常常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可是,问题是,很多人听不到自己的内心,不去听孩子的内心,不愿意,或者不会尊重孩子。那该怎么办?他们都是成年人了,不懂育儿之道却在养育孩子。印象很深刻,在美国,如果体罚孩子,或者违背性别禁忌,社工就会把孩子从父母身边带走。但是哪个国家也不会把孩子从不懂教育的父母身边带走。很多中国人坚持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应该由自己来塑造,而他们这样做都是为了孩子好,在这些家长眼里,孩子的人生是必须由自己来精心设计的,每一步都费尽心机。
从这个角度来说,蒙台梭利的“爱和自由”的解读,是对中国家长正确的解读。尽管她的思想和理论内核,早已经被西方的教育文化所吸收。她的教具也被很多玩具商吸收和利用了。但是爱和自由,是中国家长最需要的吸收的,即使不是从蒙台梭利身上,而是从西方教育文化中汲取。.

TOP

引用:
原帖由 胡豆妈 于 2008-6-25 23:12 发表 \"\"
晴晴的妈呀,你对蒙氏的态度,终究还是来自于别人对它的评论。你都没有研究,就开始批判了。是否可以不要人云亦云呢?


胡豆妈:“我买过几本蒙氏原著,有的看得多些,有的看得少些(是因为自己的懒惰,并不是书不好)。每次 ...
我的语文水平不好,无法倾诉仰慕之情。我只是觉得,对一个公认的大师,现代教育理念的奠基者,还没有了解就开始批判,是否草率了些。就好象学哲学一定要读康德,读柏拉图,不是说他的哲学最对,但是经典必须要看的。

朱MM读书破百卷,实为我等佩服。虽然有时也觉得她的理念以及行动会发生一些前后冲突,但从她的无数长贴中,我看到了蒙氏妈妈的共鸣。只要你读懂了蒙氏的原著,你会受益菲浅。不仅是对儿童的教育,包括对自己的认识,对人类的认识,都会有一个质变。这也是我向许多朋友(不一定是父母)强烈推荐蒙特梭利的著作的原因。



胡豆妈的这段话,我觉得有二点想说,

一,胡豆妈显然对蒙台梭利的原著有独到的理解,而且,一旦理解了以后,就会忍不住推荐。就像此前,我都是购《爱和自由》《捕捉儿童的敏感期》送人,但是,自从我自己认真读过《蒙台梭利育儿全书》后,我开始送蒙台梭利的原著了……

二、不过,这并不表示,晴晴妈有什么不对之处。晴晴妈还是高。
她的高在于,她更理解观察深刻,我们身边的太多妈妈是看不懂蒙台梭利的原著,这一方面是翻译的缘故,另一方面是蒙氏原著博大精深,读起来相当费脑子,一般的妈妈,即使也都是大学毕业,但是,我们的学习力都一般般,这么费脑子的书读,有时候可能读一句话就需要想半天,这样子实在累人啊……

我在最一开始读早教的书,接触了《爱和自由》,而后就买了《蒙台梭利育儿全书》以及《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不过一年前,我读那两本书只是草草翻过,当时真的没有什么收获。比起《爱和自由》的通俗易懂,原著真的差强人意……

我想,像我这种还算能读书的人,都读成这个样子,那些不能、不想、不愿意读书的人,一上来这样艰深的书放到眼前,那不是彻底吓住了?

……

晴晴妈的高就在这里。


我是在儿童之家正式成立,2008年1月3日搬到社区活动中心开始,活动开展乏力,内心焦虑困惑,焦头烂额,实在没有办法之下,才重新找出蒙氏原著,企图寻找到圣经以解决难题……

你看我编的《圆桌会刊》的第一期,实在是不像一份创刊号,倒像是一份蒙氏教育宣传单,正是体现了,我当时思想的状态。
不过,老实讲,编完那一期,我对妈妈育儿圆桌协会的明天又是豪情万丈……很人鼓舞人心啊!

有兴趣的妈妈们可以去读一读
http://ww123.net/baby/thread-4523541-1-1.html.

TOP

引用:
原帖由 一只红烛 于 2008-6-25 23:30 发表 \"\"
既然大家都在热烈的讨论蒙氏教育,我们先来看看国外对蒙氏的肯定和非议
肯定有以下几个方面:
1、蒙氏重视早期教育的思想受到了支持;
2、蒙氏对于儿童智力及心理发展的看法受到肯定;
3、蒙氏强调的感官训练的思 ...
1、在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上的看法由于不承认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主观和客观相互作用引起的内部矛盾,使她的理论未达到科学认识论的水平,她的生命力说也包含某种神秘的、唯心的色彩;


!!!!!!!!!!!!!!!!!!!!!!!!!!!!!!!!!!!!!!!!!!!!!!!!!!

强烈反对!!!!!!!!!!


什么叫某种神秘、唯心的色彩???????????


为什么批驳的人,一方面说蒙氏的理论缺乏想象力,可是在真正需要想象的地方——儿童内在的精神内核,儿童无穷尽的生命成长的力量提出质疑呢????

这与中国人所认为的儿童是一张白纸,这种错误的观念有何不同呢?

我们到底对自己了解多少?人的多少潜能发挥出来了?蒙台梭利对儿童这一点上的观察,是我最推崇,最震憾,最切身体会,最运用多多,最折服,最实践的地方,可是,居然有人对这一点提出怀疑,真的受不了了!!!!!!!!!!!!!!1


我唯一有看法的是,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有,可是成人没有?我不知道她是不是讲过,但是,很多强调早期教的,都会把很多东西说成,到成年后就来不及了,因为就没有了……

我觉得蒙台梭利的这一点东西,其实存在于每个生命中!

每个人,都有潜能,有生命的力量,让自己朝更高更高更高处飞翔!

让生命不断地得以成长!

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与潜能。人人都拥有。即使是刚出生的宝宝,他也早就拥有!

.

TOP

引用:
原帖由 zhujinhua 于 2008-6-26 11:35 发表 \"\"



1、在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上的看法由于不承认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主观和客观相互作用引起的内部矛盾,使她的理论未达到科学认识论的水平,她的生命力说也包含某种神秘的、唯心的色彩;


!!!!!!!!!! ...
蒙受卢梭、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柏格森,麦独孤等人及宗教的影响,提出儿童不仅具有肌体,还有一种强烈的、天赋的内在生命潜力,这“是一种难以捉摸的东西”,象“生殖细胞”一样,规定着个体发展的准则。这种生命潜力正如种子埋入土壤中能发芽一样,促进着个体的发展。随着个体的发展,这种生命潜力就渐渐呈现出来。即“孩子之所以生长,并非由于给予营养,由于他呼吸,由于他被置于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儿童成长是由于其内部潜在生命在发展,使生命本身成为看得见的,是由于生命的胚胎按照遗传决定的生物学规律发育。”因此,儿童的生命力是促进儿童发展的根本原因。生命力是由遗传得来,那么遗传就是儿童发展的第一位因素。她又进一步指出,人的生命潜力和动物的本能有着根本的区别。其一,幼小的动物几乎一生下来就能依靠本能独立生活,而刚出生的婴儿什么本领也没有。人的潜能是在生活中逐渐显现出来的,是通过人和环境的交往,通过经验而表现出来的。其二,动物的本能具有种的同一性,即同一种动物有相同的本能,而人的潜能是各不相同的。人的潜能的表现对儿童来讲,就表现为自发的冲动,这种冲动又通过自发活动表现出来。“活动是生命必不可少的部分”。儿童的发展是通过肌体的自主活动实现的。这些难易不同、种类不同的活动,使儿童的潜能逐一呈现出来。

蒙台梭利在强调儿童活动的重要性时,又指出儿童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从而把环境因素在儿童潜能显现中的作用提到了重要地位。她说:“生命潜力这种精神胚胎,就像人的胚胎需要母亲的子宫一样,它也需要一种相适应的特殊环境。因此,为了促进人体的正常发展,必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她又说:“把头等重要性归于环境,这形成了我们教育方法的特点。……成为我们整个体系的中心”。由此可以看出,蒙台梭利把遗传的生命潜能作为第一位,而环境是头等重要的。她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其动力是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活动。这一论断已为当代实验心理学所肯定。但是,她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提出儿童发展是与生俱来的“生命潜力”的展现和释放,其动力是生命本能的冲动;并认为其发展是“按照遗传确定的生物学规律”进行的,这又使她的理论自相矛盾。本来“生命力”或“生命潜力”是客观存在,而蒙台梭利却用宗教神秘主义观点加以解释和描述,不仅使人难以捉摸,而且也是不科学的。

仅做参考,供大家讨论之用!!!
我要申明一点,我只是希望家长能够客观认识这种教育观点。
我没有要攻击这位伟大的教育学家的意思,我的内心对孟氏也怀有无限景仰!!!.

TOP

1、在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上的看法由于不承认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主观和客观相互作用引起的内部矛盾,使她的理论未达到科学认识论的水平,她的生命力说也包含某种神秘的、唯心的色彩;

在我看来,其实两者都是对的,只是处于不同的层面而已。形而下和形而上的区别。.

TOP

啊,太热闹了,实在忍不住要加入战团了。这是朱金华妈妈和胡豆妈妈最难承受的一条。这句话听起来也有政治理论的色彩,但是它无疑是有道理的。因为我是一个遗传学的硕士,所以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我可以提供例证支持。
华德福的创始人鲁道夫·史坦纳是灵智学论者,在上海,我所认识的那几个国内和国外的华德福老师,都虔诚地笃信基督教或者佛教。他的神秘主义就不必说了,不是教徒,是没法全盘接受他的。例如,华德福的人,不承认进化论。
而蒙台梭利是个基督徒,尽管她也承认达尔文的进化论,这是有点矛盾的事情。就象无神论者和有神论者一样。但是生物学界,在近代发生了极其剧烈的变革。除了蒙台梭利已经了解并且接受的孟德尔的普通遗传论和达尔文的进化论,沃森·克里特等人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基因遗传物质的发现,彻底地改变了对生命的认知状况。尤其是200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DNA测序全部完成,人类的遗传密码全部被破译。生命的来源不仅是完全清楚了,生命的走向,在不久的将来,也必然可以预测和改变!
基因遗传学的日新月异的进展,离开科研行业多年,我已经跟不上了。但是最近一次去基因检测技术公司应聘和短暂任职的经历,重新唤起了我对基因科技力量的向往。可以确定地说,基因遗传物质的发现和生命遗传密码的破译,不仅从分子水平上证实这个世界上没有神,没有神秘的力量来操纵生命,也充分揭示出来自客观世界的遗传物质及其编码表达和调控的蛋白质,对人类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决定性影响。可以说,所有的孩子,他们的共性的发展规律,不是来自于某种神秘的内在生命力,而是来自于他们拥有人类,而不是其他族类共同的遗传物质。而其中,如果有部分遗传物质缺失或者变异,就会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儿童。正是基因的不同,从根本上决定了个体的差异。出生下来每个孩子就不一样,因为他们的基因是不同的。双胞胎的各方面状况非常近似,因为他们的基因序列非常相近。所以如果给予同样的养育环境,他们更相像了。
只不过,目前,我们的基因检测技术,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仅仅在部分抗癌基因的检测上获得了一些突破。我们可以测出这个孩子的基因序列,但是我们还不完全清楚,这些序列对应哪些基因,而这个基因的功能由受哪些序列的影响。毕竟,30亿个碱基对,2万个基因,和世界各国联合参与,中国参与1%的宏大的基因测序工程比起来,接下来的工程会更艰苦卓绝。
但是这个工程的意义是无比巨大的。如果当一个孩子刚生下来时,仅仅检测基因,就可以了解他的全部生命信息(共性的就让蒙台梭利和其他幼教理论去观察吧),了解他和别人不同的发展方式和人生轨迹,然后给出他的父母一份个性化的养育和教育指导。就象医学现在能做到的,检测孩子的身体,判断他需要哪些营养和药物。这才是真正的全人类早期教育的开始。呵呵,想想多激动啊,可惜我们看不见这项技术的应用了,只能预见前景。
不过,搞技术的人,容易走过于机械和客观化的路线,否认环境和情感,对于人类早期发育的作用。所以科学认知论,是应该结合最前沿的科技发展成果,和吸收最广泛性的心理发展理论的。继续以双胞胎为例,如果放到两个极端的养育环境中去,一定会表现出差异。这个差异,不是生理上的,而是心理上的。心理上之所以会有差异的原因,又可以从早期脑发育过程中神经元细胞发育的差异上找到决定性的原因。不同的环境刺激,改变了亿万个脑神经细胞的分化和连接的程度和水平,造就了智力和其他心理活动的差异。那些连大脑和神经系统都没有的生物,只有本能,是不会有什么智力差异的。
分子生物学和神经科学的发展,将是人类最重要的发展领域之一,因为涉及到人对自身的了解。当人已经了解万事万物以后,人类恰恰还不能完全解读自身。

[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08-6-26 12:40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