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1234
发新话题
打印【有18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转帖]我看到题目就傻了:美国中学生作业难倒中国老爸

我觉得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从古代的科举到现在的高考,读书人走的路都是漫长兮,而美国的历史较短。一是教改得一步步来,现在比我们小时已经好多了,那时思考题都有标准答案。二是中国的好多文化,真的是很深远,你不背,根本无法慢慢领会。不是学英语的最好方法也是先背,然后慢慢有语感,慢慢会说吗?背本身也是学习的过程。三是美国本身的国家文化就是崇尚自由民主,与我们的文化概念完全不同。好多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后也会爱上中国,不愿回去!不是以前不齿地域贴吗?为什么现在还要把地域扩大话。拙见,别砸我,还有我爱中国(奥运msn普签,呵呵).

TOP

我是60后的,第二洗应该是76,后来又。。。现在是开始自己洗自己。。。.

TOP

回复 151#ouou_uouo 的帖子

欧美学的文明,不会比中华文明短浅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wind919 于 2008-11-20 10:44 发表
古汉语教学的目的搞清楚,是让你会基本读懂我们的历史古籍(猜出70%),让你在学习中去了解我们的历史,而不是把它发扬光大,不是让你去研究。。。所以,古汉语教学应从简。。。应广涉而不深。。。如有兴趣,可以大学 ...
一直困惑为什么历史,地理这样的学科要放到初中才开设,其实以目前儿童的心智发展,在小学中高年级就可以列课了,当然深度可以随年级的增加而提升(文言文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提升).
让孩子在接受:天冷了,大雁会南飞的同时,也会知道为什么它不能去南极洲的道理.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从小养成一种开放思维的模式.

[ 本帖最后由 小小老虎 于 2008-11-20 15:16 编辑 ].

TOP

回复 154#小小老虎 的帖子

大概是跟老毛子学的,后来就一根脑筋没改过。
孩子课余看的杂书,无非就是些天南海北的东西,全当自己给自己上课了.

TOP

回复 154#小小老虎 的帖子

简单的地理知识从大班就可以开始了。比如,上海在哪里,北京在哪里,上次跟BBMM去玩的地方在哪里。.

TOP

很想让孩子每天看一下新闻联播,了解一下新闻,但:套话多,假新闻多(剪辑编排过或主题预定,类似人民日报社论的,空镜头很多),无聊新闻(天气趋势分析、节日运输情况,无非是前两天出去人多,中间平稳,结束时客流猛增,节后机票大跌,节后综合症多,)、广告多(半小时新闻有10几分钟广告,中央台没有)、所谓新闻分析水平和初中孩子智商差不多。。。。所以,现在也不强求他看了,因为我也坐不下去看。。。。.

TOP

回复 157#wind919 的帖子

胡说,新闻分析水平跟脑残差不多.

TOP

呵呵,df台和sh台新闻的开场画面犹如好来坞大片,够震撼的,还有两个人正襟危坐,实际上一个人就够了,甚至就播画面,不要主持人也可以的。。。.

TOP

看看,看看,这。。这。。都在说的啥呀,这些都是CCTV、DF、SH的王牌节目,编导、主播等都是经过反复洗脑的精英,咋怎样寒碜人家涅?不厚道啊。。。。.

TOP

回复 157#wind919 的帖子

我直接告诉他们不用看了,看看老娘舅就好了。还可以学到判断是非曲折的水平。女孩看了不要作了,男孩看了早点成熟。.

TOP

回复 161#子玖妈妈 的帖子

阿拉也觉得老娘舅比新闻联播或法制与道德有意思多了.

TOP

回复 90#ljj 的帖子

狂顶啊!.

TOP

回复 162#shumi1 的帖子

老娘舅我家看了有一阵了,现在我儿子度可以做做老娘舅了,(*^__^*) 嘻嘻……报纸,电视新闻早断奶了,怕洗脑啊!不过老师说我儿想法很怪,郁闷啊。.

TOP

孩子还小,不过看来各位BBMM的贴子,收益菲浅哪!!深入思考、早作谋划啦!!.

TOP

深思.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家有四年级的女儿,看了大家的议论,好郁闷,前途昏昏(混混)的感觉。

[ 本帖最后由 青虫 于 2008-11-29 20:36 编辑 ].

TOP

回复 167#猪小弟721 的帖子

上了网,成为不明真相者
看了新闻,知道遥远地方的假像
不上网不看电视,正好让孩子用心感知身边的真情,何乐而不为?.

TOP

回复 167#猪小弟721 的帖子

从不让孩子上网(除了学校作业);从不看电视新闻;多让他看报纸.了解新闻时政同时顺便当作阅读课..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其实旺旺中学版里,关于中西教育优劣的对比以及各年龄段出国读书的帖子都挺热门的.
WW上有过海外学习,生活经验并且准备送孩子接受海外教育的家长不在少数,相对来说,对国内教育的沟通取经就没有小学部那么有共性了.不知版主是否考虑设一个专门的子板块供大家交流?"

和85楼toboyMM 有同样想法.

TOP

转载一篇文章

新民晚报2008年6月22日B2版

    前两天妈妈给我看了她朋友转来的邮件“一个‘50年不变的中国呆子’看中国和美国的教育”,邮件全文转载了《看到题就傻眼 美国中学生作业难倒中国老爸》,对中国基础教育提出了严厉的指责,认为它培养的是“50年不变的呆子和暴徒”,而“美国最基础的教育制度,是一种能把世界各地的“呆子和暴徒”,都教育成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合格公民的先进制度。”看罢,心里很不舒服。我深知自己的文化底蕴很薄,我更知道自己的雄辩能力不足,因为我只是一个13岁的初三学生,我不想去批评任何人,我只想说,我所受到的教育,绝不是把“人变成呆子和暴徒”的教育。

  我从小就在深圳一所很普通的小学——园岭小学就读,没有任何的特殊性,只因离家近,只要5分钟。可在这个学校,我的作文课可以在公园上,我的语文课可以在操场上,我的数学课可以在超市上……我6年的小学生活很快乐,没有痛苦,也没有怨恨,如果有一点遗憾,就是时光太快,一晃6年就过去了。

  6年中我从没有因要做作业而挑灯夜战,熬夜只因喜爱的《海底两万里》《上下五千年》《水浒传》……我从未因为成绩而疲于补习班,上课外班纯出兴趣,游泳,弹琴,书法,唱歌,当然很不好的是没有一个兴趣坚持到现在,只因我又不喜欢了。没有压力,没有负担,我很快乐地上学,生活,因为老师说:“分数一定没有童年的幸福重要”,因为妈妈说:“我更愿意看到你每天都有快乐的笑容”。

  因此,我算不得最出色,9岁的时候出版了自己第一本个人文集《雪尔的天空》,成为中国最小的“十佳小记者”“十佳小作家”;我当然也没有成为“呆子与暴徒”,还获得过首届全国青少年电视英语口语大奖赛银奖,全国头脑奥林匹克大赛二等奖等各种各样的13个全国奖。

  上初中了,跟爸爸妈妈到了上海,进了上外附中。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学校,不同的老师,可有一样是相同的,那就是教育的理念——

  快乐,进取!

  初中了,一定是比小学忙,这在全世界都是一个理,哪怕是美国!可我还有我的同学们还是没有成为“呆子和暴徒”。

  我们政治课的作业:“上海30年来的变化”。要求是:要有调查数据和自己的分析,不要网上摘抄。

  我们历史课的作业:宋元两代妇女社会地位初探。要求是:要抓住某一特征深入分析,不要概述;要有事例与比较;不要叙述性的,要有见解。

  我们社会实践课的作业:要求是:最少两个人一组;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调查;写出有独特见解的分析报告。

  ……

  对照美国高中生的历史作业,我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差距?我实在找不到为什么美国这样的教育就是培养人才与“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合格公民”,我们这样的教育就成了培养“50年不变的呆子和暴徒”?

  真的不知是作者离开中国太久还是离开中国的基础教育太远。怎么一切看起来那么的陌生,听起来那么的刺耳!

  再退一步论,美国是一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移民国家,它的一切都是在交融与创造中产生,其文化的根基是基督教文化,梁漱溟1922年在《中西文化之不同》就提出,深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的西方文化是一种勇往直前的创造性文化;而有5000多年历史的中国文化根基是儒家文化,这是一种中庸、内敛的文化,两个国度的文化根基完全不一样,教育的理念与模式不一样不是很自然吗?就像中国对父母“事父母,能竭其力”的孝道;对朋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情义;对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尊敬,远比美国人强,怎么就没见有多少的美国人天天用此批判自己的教育与文化呢?

  学习别人的长处是应该的,但学习归学习,可不能忘了本呀。鲁迅曾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果把本都忘了,如果把根都丢了,还有什么好谈的!

[ 本帖最后由 jyuntoku 于 2008-12-24 19:01 编辑 ].

TOP

当然我个人认为这篇文章也是有失偏颇的。
起码上外附中的教育不能代表中国的中学教育,根本没有典型性。

[ 本帖最后由 jyuntoku 于 2008-12-24 19:03 编辑 ].

TOP

回复 174#jyuntoku 的帖子

这个小朋友很有见地..

TOP

回复 176#greenjyz 的帖子

最后4段就开始不讲道理,空对空了。
最要命的是,上外附中给他的教育模式本来就是大部分从人家美国那里学来的。.

TOP

回复 177#jyuntoku 的帖子

嗯,这个也是。确实大部分学校和上外附中的教学模式是有很大不同的。.

TOP

是小朋友的文章吗?象政客。.

TOP

引用:
原帖由 skyxiaohong 于 2008-12-25 09:43 发表
是小朋友的文章吗?象政客。
同样怀疑..

TOP

”女儿到美国第四天,便进入波士顿一所最好的公立中学。”
鉴于这句话,这个初中生用上外附中来空对空还是有点道理的。哈哈。

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一个把不是“美国”的说成“美国”,另一个把不是“中国”的说成“中国”。大家踏皮。.

TOP

 181 1234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