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7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 班里20%即将出国......

将来是否上藤校, 是否吃得开混得好...有点瞎操心吧?不是有句老话叫人算不如天算? 前面还有人已说:命运已经启程...说得真好,相信, 接受, 心态不是会平很多?.

TOP

回复 101#不二周助 的帖子

我女儿只要一八卦学校里的事,就被她老爸厉声喝住,还"威胁"我不许听接孩子谈学校同学间的事,把八卦精神扼杀在摇篮里.

咳,偶这人自小爱搞人际关系,所以工作一向和人打交道,她老爸一向自我清高,虽是一路的高材声,却一直和机器打交道..

TOP

回复 109#SHINE-ON 的帖子

你知道他是因为清高而选择了机器,还是因为选择了机器所以看上去如此清高?.

TOP

回复 102#不二周助 的帖子

实际不论什么地方,都是朋友越多越好,而且要学会结交新朋友,这个本领小时候就要培养.你女儿天才啊!你就高枕无忧吧..

TOP

回复 110#慢吞吞 的帖子

"清高"是偶抬举他了,实际是他内向,一向不喜欢和人打交道.不过这些年改善很多.

但他有个本事,一旦交到朋友,就是铁胆的..

TOP

回复 112#SHINE-ON 的帖子

铁胆是不是意味着把人变成了机器? 开个玩笑~
出门靠朋友,你家还净是铁胆的,等于随便遛遛都能到罗马啊....

TOP

回复 113#慢吞吞 的帖子

铁胆朋友不多,就那么一两个,真的好哎,咱不说到罗马,那种朋友我们可能交不到.

就说说我们上次出国,到机场发现有样公司的东西忘带了,凌晨5点不到哦,打电话给铁胆,人家硬是从被窝里起来,赶到我家去拿,然后从徐家汇赶到机场,家里阿姨惊讶煞了.你说有这样的朋友,生活不是很温馨???.

TOP

回复 114#SHINE-ON 的帖子

额滴神,要弄块磁铁,估计直接能吸穿半个地球去。羡慕啊 .

TOP

回复 107#perfeiti 的帖子

很抱歉,因为我看不懂您在问什么,所以没法回答且希望能详细解释您的想法。
我猜,您一定努力地给我详细解释作答了,那我就只好十分抱歉地说,我还是没看懂您在问什么。
看来,我们之间是无缘对话了,主要是因为我比较笨。.

TOP

回复 109#SHINE-ON 的帖子

为啥不让小朋友八卦啊?这也是fit in的一种手段。如果你对周围的事不敏感的话,有时候很难加入她们的谈话。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她们会制造一些自己的语言,让不关心的人听不懂。.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111#SHINE-ON 的帖子

她可称不上天才,特别在中国读书,那个分数啊,总是让人不得安心。在国外反而有如此大胆的想法?因为她发现不需要分数来说话了,让人人认识你就可以了。

[ 本帖最后由 不二周助 于 2010-11-1 21:1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perfeiti 于 2010-11-1 21:08 发表

我可以这样认为吗? 你承认了, 你无法给出证据说明: 培养作为人的素质的培养 在美国的学校里是没有 标准可言的?
那要看你说的是什么标准。目的是有的,教育当然有目的,即:
培养"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调和发达、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这种"自然人",从小就被训练尽可能地自食其力,既没有永远求助于人的习惯,也没有向人夸耀的习惯;能够对事物进行观察、判断、独立的思考和分析;从小就以自然为师获得许多经验,而不以人为师;身体和头脑同时都得到锻炼,不仅身体健壮,而且头脑聪明,富有见识。这种"自然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是能够尽到社会职责的社会成员,而不是回到原始社会的没有文化的人,也不是脱离现实的野蛮人。

如果把是否达到这个目的作为标准的话,那就是有标准了。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1 21:15 编辑 ].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121#perfeiti 的帖子

先不论目标或标准. 
请问,你所叙述是美国哪个机构定义的?在美国的教育机制上如何实现该叙述?
===================================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你为什么会认为所有的叙述也好,定义也好,一定有哪个机构的来定义呢。为什么您不关心,这个目标是不是符合我自己对教育的想法呢?如果不符合,那么不妨指出来,哪里不对,如果符合,那么又何必关心是哪个机构来定义的呢。哪怕它是一个无权无势的流浪汉提出来的,又有什么关系呢!

事实上,这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对教育目的的定义。那时,还没有真正的普及教育。到现在,其中的有些东西,我认为,是需要修改的。不过,其中的精髓并没有过时。

以这个教育目的去衡量美国的教育,可以这么说,美国教育中的每个环节、每个设计、老师们处理问题的每个原则都是围绕着这个教育目的的。如果大家有兴趣,我可以慢慢的写出来,相信不是三言两语咯。如果你愿意一个个问,我写得动力可能更足一些,一次问一个问题。

回到目标\标准之争:
如果说目标和标准可以混谈,那我想,中国的教育目标也很动人,这里不引用了,大家都很熟悉.
===================================
“如果说目标和标准可以混谈,”,这句话,我没看懂。我好像前面说的是教育的目的,怎么变成目标了呢?突然,又忘了,目的和目标到底有啥区别了。算了,我还是说教育目的吧。
显然,对待教育的目的,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态度是不同的。好像对很多事情,这两群各自生活在地球上相对的两个表面上的人,都不相同,这个相信大家都像对待时差问题一样,非常熟悉,倒也不必细说了。我只是说,两个人对同一件事务有不同的态度,这是很正常的。两群人对同一件事务有不同的态度,也是很正常的。例如,我对教育的目的抱以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只不过是说说漂亮话而已,并不能以此判断您也是抱以同样的态度。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1 22:06 编辑 ].

TOP

回复 122#ccpaging 的帖子

补充一句:
仔细看看楼上各位妈妈们的发言,更能使我们具体地看到美国的教育。还是希望暂时把理论问题放一放,看看具体的,如何?.

TOP

引用:
原帖由 cslx 于 2010-10-31 20:40 发表

你的最后一句话我非常赞成,看过太多的例子
看过太多的例子,那么这些父母都是希望孩子做什么工作的呢?

现在儿子三岁,貌似对于烧饭做菜这种事情很感兴趣,于是,有的时候,我就会幻想着他长大了去做一名厨师了,是他确实喜欢的那种,然后就会想到做厨师会有多大的出息,然后就想到了我的青春我做主里面的霹雳。在那个里面,霹雳给我们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只是不知道自己的孩子也变成一名厨师之后,自己是否也会像霹雳妈妈那样被气倒,或者说有些失望?.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10-31 22:17 发表


哈哈,没想到还真有这么想不开的。要想玩玩奥数毒药,何必花那么大代价出去啊。这些BBMM对国外的教育实在是无知的可以。
我倒是劝有能力的BBMM都把孩子送到国外去,越早越好,最好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最好是BB ...
看看澳洲华人教育的大流:

华人孩子大规模上补习学校的结果就是OC(OPPORTUNITY CLASS 天才班)和SelectiveHigh里高比例的华人人群。

因为大部分华人家长的传统教育观念就是走OC=》SelectiveHigh =》University的academic的路线。.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10-10-29 09:43 发表
不会排斥。在国外也是中国人之间竞争,中国人想法都差不多,希望孩子做的工作也差不多。
太对了!.

TOP

回复 125#SHINE-ON 的帖子

是不是补习学校的数学老师也是华人?.

TOP

回复 127#ccpaging 的帖子

奥数老师肯定是华人.

我最近在筹划到国外开个补习学校,前一阵这么多人抢着移民,我们也捞点好处 .

TOP

回复 128#SHINE-ON 的帖子

不好这样的,别人好容易跳出狼窝,你这又给人挖个火坑。.

TOP

回复 129#ccpaging 的帖子

.

TOP

引用:
原帖由 SHINE-ON 于 2010-11-2 09:06 发表
奥数老师肯定是华人.

我最近在筹划到国外开个补习学校,前一阵这么多人抢着移民,我们也捞点好处
那还是得开补习中文的班。.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10-11-2 09:35 发表


那还是得开补习中文的班。
对啊,开个亲子阅读班就很好啊。做做中文阅读的分级,提供场所和书。妈妈们和孩子一起交流阅读体会,或者介绍下祖国的大好河山,辉煌历史等等。.

TOP

回复 124#顾杭 的帖子

做他喜欢的就是最好的.

TOP

小学、初中就出去,是不是太早了?除非全家移民。。。
我觉得还是高中以后出去读书比较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132#ccpaging 的帖子

不能。学了英文的孩子学中文特别难,阅读基本都是看不懂的,还有什么兴趣参加?只有让老师一笔一划地教。而且学了西方东西的中国孩子对中国的都不喜欢,还没有对中国东西感兴趣的白人学得好。.

TOP

回复 135#perfeiti 的帖子

1、请问,如果美国的教育目的不是美国的教育机构提出的,而是你给出的定义,请问,你如何确定,这个目的是贯彻到美国所有学校的教学环节上的?
答:我前面引用的这段话来自于一份对卢梭之《爱弥儿》的研究报告,并非我给出的定义。详见:
卢梭的教育思想
http://life.cersp.com/explore/lists/200706/1686.html
从《爱弥儿》看卢梭的教育思想(这篇文章对卢梭之自然有比较详细的阐述)
http://www.tysy.net/manager/news/dag/bylw/2005/wenke/jyx/1.doc

当然,卢梭之教育目的与我之教育目的是吻合的。至于我如何确定“这个目的是贯彻到美国所有学校的教学环节上的”,在这个楼里,那些亲身感受过美国、澳洲等教育的妈妈所述,未出其右。另外,略知一些西方教育史皮毛,我所拥有的肤浅的知识也使我确定这一点。

“你在这个楼里的发言,究竟是想证明你的这个定义是正确的还是想了解这个定义在美国所有学校中的贯彻情况?”这个问题好像不用答了。

2、你认为两国 对待教育的目的的态度是不同的,但是很正常的,那我想请问,你的态度究竟是什么?
答:任何之目的都是需要认真对待的。教育的目的更加要认真对待,未经思考的盲从和盲不从都不是一种认真的态度。.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138#perfeiti 的帖子

1、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这个定义不是你下的,也就是说,美国的教育机构并没有给出相关的教育目的?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是用文字在感受着这个教育目标。
答:这个教育目的,我不是始创者。美国的教育机构有没有给出相关的教育目的呢?我看到过美国小学数学的相关材料,数学的教育目的,我以为是有的,而且未出卢梭之教育目的的藩篱。严格的说,作为一个人或曰人之父母,我在用我的教育以及儿子的教育在实践我们的教育目的。碰巧了,我之教育目的也未出卢梭之教育目的的藩篱。

2、这个答案很好。
请帮忙解释一下以下言论,顺便问个问题:你的这种说法是让自己不盲从,还是让别人不盲从?
答:我没有建议大家未经思考的接受我的建议,是否盲从是每个听到建议的人自己的选择。.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140#perfeiti 的帖子

麻烦你另开一楼吧,君不见123#楼有14朵花吗?.

TOP

回复 139#ccpaging 的帖子

你没看出来这种似曾相识为了质疑而质疑的调调吗?
省省力气吧!.

TOP

回复 142#混凝土 的帖子

唉,总是不肯让人太过扫兴,这是俺的弱点。扰了诸位妈妈的雅兴,我有罪。.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10-11-2 10:11 发表
不能。学了英文的孩子学中文特别难,阅读基本都是看不懂的,还有什么兴趣参加?只有让老师一笔一划地教。而且学了西方东西的中国孩子对中国的都不喜欢,还没有对中国东西感兴趣的白人学得好。
还是接着不二的帖子回吧。这ID,一看,就不像是会歪楼滴。

个人感觉,可能还是学中文的方法上存在问题。照理说,BB或者MM的文化对孩子有一种自然的引导作用。如果某种方法能够顺应这种自然的作用,基本的阅读大概还是可以的吧。对中国孩子在国外学语文会碰到什么困难,不是很清楚。不过,看我儿子他们(国内)学中文好像也蛮吃力的,方法不对?要求太高?个人觉得,学母语都可能学到吃力,甚至厌学的地步,恐怕也不能说是正常的。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2 12:00 编辑 ].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145#ccpaging 的帖子

那是因为语言的背后是文化而不是文字。
孩子在国外接受的是其他文化,就很难输入中国文化。
国内学中文方法不怎么对,还是因为分数作怪。.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147#不二周助 的帖子

如果方法得当,文字能够引起孩子对文化的兴趣,让他从阅读中多少了解和累积些东西。.

TOP

选择自己适合的土壤生活,都是可以的。

不过,我不想我的孩子上政治课,不是说过不谈政治的么,干嘛连个小孩也不放过。

听到不想听的内容,学生是否敢站起来离开教室呢?.

TOP

回复 131#不二周助 的帖子

中文补习班生意不好的,因为在国外开中文学校还可以申请政府的fund支持,这样的中文学校不少了。而且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支持孩子学中文。倒是数学、物理等功课生意应该会不错,特别是这些功课的奥运版,前一阵子不是有美籍华裔孩子得了生物奥林匹克金奖么,好像是不少藤校已伸出绿枝鸟,网上的家长羡慕的一塌糊涂。.

TOP

20个小朋友一个班,你们学校真好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快乐的小肥阳 于 2010-10-29 09:15 发表
将来这个比例会更加高
有条件的家庭都是国内基础教育,国外拓展教育的
凭心说,小学肯定是国内的好初中最好出去,最晚到高中,大学出去基本上人脉建立已经落后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啊,应该说,从学知识的角度来说,中国小学肯定比国外学的知识多,但也失去了很多国外孩子没有的东西。童年只有一次,不能从头来过呀。

国外小学是疯玩了,也没见那些诺贝尔奖得主从小被父母送到中国来上小学的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zhangyi_cyf 于 2010-10-29 09:36 发表
人的优秀与否是否和出过国一定有关?有一定关系,毕竟开了眼界,但是真正的优秀恐怕不是出国就一定能实现的吧
个人觉得,优秀的标准不同,和出国不出国更没啥必然关系。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生活方式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罢了。如果还是用中国式的思维到外国去生活学习,永远没法理解老外的思想和文化,也就永远有隔阂感。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内地来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思维方式还是沿袭内地或者农村的人,也是大有人在,不是被冠以“凤凰”的美称嘛.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10-31 22:17 发表

哈哈,没想到还真有这么想不开的。要想玩玩奥数毒药,何必花那么大代价出去啊。这些BBMM对国外的教育实在是无知的可以。
我倒是劝有能力的BBMM都把孩子送到国外去,越早越好,最好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最好是BBMM跟着一起去,至少去一个,但是请不要去再试图用自己的无知再去教孩子什么。
多学习学习国外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吧,否则那可真是花钱遭罪
灰常灰常同意!.

TOP

引用:
原帖由 Sally妈妈 于 2010-11-1 10:34 发表
为什么很多人都想着去国外读书是为了避开国内的竞争和辛苦,但是同时又到投入国外名校的竞争中去呢?我怎么觉得是换汤不换药。
我在想着送孩子出去读书,但我的想法不是为了让孩子出去考名校。我是希望她能有个快乐的,积极的学习阶段,不要以后回忆起来,自己的童年和少年除了作业就是做题和补习班。我希望她能有好的性格,高的情商,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不管是不是我喜欢的),觉得自己的生活幸福。不像在中国,不做精英就没有幸福感。
进可攻,退可守,2种选择不是蛮好.

TOP

引用:
原帖由 快乐的小肥阳 于 2010-11-1 10:48 发表
我是要送孩子去国外读书的
我的目的不是培养精英
俺就希望他到个相对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不用那么有压力的读书
有本事往上读,老爸老妈供着
没本事往上读,读个差不多的学历出来做白领吧
就过着普普通通的 ...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