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69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小儿郎 加国-中国 读书札记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儿子的Game是他的宝贝, 是他最最心爱的东西,是他到东到西都随身带着的,是他愿意为之争分夺秒省出时间来玩的东西,是每次提及时眉开眼笑的,是稍微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的,是他一有空就扑在上面的。。。。。。


我不知道如何描述他的这个Game, 因为这是他自己独创的, 是其他任何地方没有的形式。


这个Game开始于他二年级的时候, 两年多的时间了,依然热情丝毫不减。

他的Game画在他的图画册上面。这种图画册是加拿大学校里面发的, 让小朋友随手涂鸦画画的类似练习本一样的册子。

二年级一开始,学校里面随意画画的时间, 不知道为什么儿子热衷于画各种路,他觉得津津有味。我看看很无聊的东西,他却那么热衷。孩子的思维真的是很不一样的阿。到现在他自己看看也觉得无聊了,可是当时那是他生活中何等重要到事情阿,一说起来就眉飞色舞。那是他自己的世界啊。


慢慢地, 随着他玩网上的游戏, 他开始把网上的游戏画在他自己的图画册里面。比如, 那时候他最喜欢的是Club Penguin,他马上在自己的画册里面建了一个Club Awesome,当然画了一会儿就不满足于仅仅记录别人的游戏,于是自己的创意游戏就诞生了。

他的游戏是画在纸上的video game, 虽然是在纸上的静止, 但在儿子但脑子里面,却是如同电脑里一样的活动的,彩色的,三维的, 有音乐和声效的。

儿子还像模像样地建立了他自己游戏的LOGO, 一个很阳光的太阳笑脸, 出现在他的任何Dan's Game出现的地方。


同时, 他创意的游戏得到加拿大班级里面小朋友的认可,一时间,同样的创意游戏在班级里面甚至学校其他班级风靡。大家把在自己图画册里面画自己的游戏视作课后最大的书面活动。孩子之间一见面,大家就讨论自己的游戏,并让同学参与自己游戏里面的活动成为他们谈话交友的重要部分。

直到今天, 加拿大原来学校里面的这个游戏依然继续着。儿子和温哥华同学打电话,很多时候还是回讨论他们的game,而且一讨论起来就没完没了。


于此同时, 儿子的game不断增加不同的主题: Maze Land, The Great Escape, Dan’s Society, Ball Land, Agent, 。。。。。。

每个主题都有丰富都内容, 单独成立的故事情节, 自己独立的系统和游戏规则。


不同的使用用户(就是不同的玩他游戏的人)设立不同账号,有各自的得分和游戏钱币系统。当然游戏里面的钱币是可以去游戏中的小店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比如自己的在游戏中的服装,游戏中自己家里面的家具,或者击败敌人的各种武器, 。。。

游戏小店还不断会有各种促销, 以吸引顾客的惠顾。

游戏中还有留言和即时通话功能, 可以和任何其他用户沟通,。。。


慢慢地, 他就想着怎么把这些不同地主题整合联系在一起, 于是各个主题的游戏之间就开通了道路,地铁,公交系统,把整个游戏联成一个小小的王国。当然有游戏的main map。

目前为之, 道路一共有四条, 分别取名为: Sea to Sky Hyw., Run to the Country, Way of wave, Pirate island Hyw..相信会有新的道路开出来的,

地铁线是前一阵子在建造, 目前已经建到四号线了。 呵呵~

公交在建中, 还没开通。


每到大型节日, 游戏会有节日的装扮。 比如, 目前阶段,到处是圣诞的气息和装饰,连路旁的人儿都是圣诞帽,到处是白雪飘飘,。。。

已经广告说, 各处商店有boxing week 50% off 的大促销; 圣诞期间游戏还有all pages 活动, 可以进入平时要晋级才能进入的或一些agent的秘密空间; 还有。。。。。。。


即使不是重大节日, 游戏里面也不会boring, 会不断有马戏团之类的巡演带来惊喜,  海盗船也有时候会来光顾。。。。。。


所有的, 虽然只体现在他的十几本本子中,但他但脑子就是server。其实他就是一个电脑游戏设计者,苦于没有软件等IT技术把这一切放在电脑上。

他最大的理想是以后学习IT技能, 把他脑子里面的这一切表现在电脑上。


在两年多多积累中, 儿子的创意, 语言都在此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回到上海, 明显没人玩他的游戏了。 他还企图带給他带现在的同学的, 但里面都是英语,没人欣赏。他还把一些主要的主题翻译成中文,并说以后要把三国演义的内容做进去,。。。

学校里面那么紧张的节奏, 肯定不可能玩。 我成了他唯一的观众,想想孩子也蛮孤独蛮可怜的,我一直支持他的这个游戏。每天晚上和他玩游戏完成他的各种missions, 成了他最大的快乐,也是push他快点做功课的动力。

只有他的这个游戏, 他觉得是玩, 是他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 其他一律他不看做玩的。他可以拒绝去公园,拒绝去外面吃饭,拒绝一切活动来节约时间思考制作他的game, 乐此不彼。。。。。。.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大汗, 大汗, 大汗。。。

每人自己开创自己的游戏, 每人的游戏都是不同的,每个人有自己的本子。开始玩任何一个人的游戏犹如log in一个电脑游戏一样。
比如, 我儿子的Dan's Game, 别的孩子有Bill's Game, Kevin's game,... 就如同电脑里面一个个不同名字的游戏, 如: 奥必岛, 7k7k洛克王国, 赛尔号, 。。。

所有的孩子都成了电脑游戏的设计者, 只是表现不通过电脑, 而只是通过图片和口头的解释。 每个孩子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 设计自己的游戏, 反正是虚拟的世界, 怎么稀奇古怪都可以。

一般是一个游戏同时只可以2-3个玩, 就是2-3个人log in 同一个游戏中, 因为人脑毕竟转不过来那么快, 人再多就晕了。

孩子们乐于玩不同的小朋友的游戏, 就像今天玩奥比岛, 明天玩偷菜, 后天玩植物大战僵尸,。。。

[ 本帖最后由 DXMOM 于 2010-12-16 14:06 编辑 ].

TOP

俺说清楚了吗?.

TOP

回复 1134#DXMOM 的帖子

我明白我明白,哈哈,perfeiti的孩子大概还没玩电脑游戏吧?

我孩子也喜欢在纸上画战斗游戏,不过没有你儿子的这么全面哦!他肯定会对你儿子的游戏感兴趣的。.

TOP

谢谢LS两位MM, 我儿子要是知道他的游戏在这儿也有市场, 肯定会乐坏了。.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perfeiti 于 2010-12-16 14:14 发表
大致明白了,小本本是 自创游戏规则。呵呵, 游戏教程通过login 完成,也就是通过口头交流。
那,任务怎么安排呢?以我感觉,游戏任务可以暂时保密,但如果有地图可以事先分享,否则教程也得花不少时间。呵呵。
还 ...
玩的时候要展开想象:

一段玩的时候的对话, 这次的目的是要找到并解救一个XXX人。:
儿子: 。。。。。。你发觉自己进入了一个黑洞洞的山洞, 面前有三条路, 你选择哪个?
我: 中间的。
儿子: 你进去后往前走, 发觉是死路一条, 你只好退回来。 然后你重新选择哪条路?
我: 右边的。
儿子: (自己配音效), 进去后发觉这是一个xxx(形容一下)的地方。 你继续往前走, 发觉了一个xxx样子的Monster, 你准备如何对付它?
我: 用激光枪
儿子: 你还没有激光枪。 要买哇? 200元游戏钱币。
我: 好吧。
儿子: (花钱的声效配音), 你用激光枪(激光枪声效), 和妖怪战斗(妖怪声音), 你打败了Monster, 但是你的XXX受伤,。。。

[ 本帖最后由 DXMOM 于 2010-12-16 14:3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kathyzhang0703 于 2010-12-16 14:16 发表
哎呀,你肯定没有听过两个小男生一起讨论游戏的话题,在我听来就象听天书一样,人家两个人聊得那个投入啊。
是的, 是的。 o(∩_∩)o....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perfeiti 于 2010-12-16 14:51 发表
哦,这是mud 游戏,
在sun 的工作站里看到过英文的。
文字mud 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吧。不过很锻炼文字。呵呵。用英语。。。这个国内孩子会发疯的。。。呵呵。
玩mud 要求很高,空间概念,不过适合孩子
...
是哇, 居然还有个专业名称啊, 什么叫mud啊, sun的工作站在哪里? 偶去学习一下。
我儿子为了找中国的玩伴, 正在努力完善中文版本。 为了翻译他的那些主题名称, 还花了番心思, 比如他的Ball Land, Great Escape,...到底如何精准又琅琅上口,颇费心思。
现在口述, 很多也慢慢改中文版本了。 希望他能找到玩伴, 我就可以解放了。.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1157#perfeiti 的帖子

就是啊, 你怎么什么都知道的啊, 我也崇拜的。

另, 看来我玩儿子游戏的时候, 不要再以敷衍的态度, 我要好好听听他的内容。 他的每一个mission其实就是一个探险故事。.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1159#perfeiti 的帖子

经典!.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问题是,社会真的有这种需求吗? 我目光短浅, 看不明白。

另: 为什么说他们的高中和大学体会到这个瓶颈? 如何理解?.

TOP

哈哈,问到一起去了。.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1166#perfeiti 的帖子

完全同意。
一个朋友,北大生物系硕士,康乃尔大学的博士,博士后。回国居然就从事软件了。在我扼腕叹息的时候,他说他最大的痛苦就是在生物取得不小成就的时候,居然迷失了。他发现自己不再有热诚和奉献给他研究多年的生物专业。
他最羡慕的就是有着明确目标的人。每一步,都是朝着既定目标前进的人。
从事学术,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热诚。.

TOP

回复 1166#perfeiti 的帖子

1, 国外中产阶级很多孩子进私校就是为了课内管教严格一点。课后也是忙着这个班那个班的,其实是一样的。 天上不会掉馅饼,一份耕耘一分收获走到天边都是一样的。

2, 国外认为年纪小可以放松一下,但是到了高年级是绝对不可以放松的,如果想进好学校的话。
a, 我对于年纪小放点松,还是比较赞同的。 就如让4岁和7岁的孩子同时启蒙学钢琴,效果完全不同的。 低年龄的孩子多玩一玩,无可厚非的。我很反感国内让幼儿园的孩子提前加压的做法,事倍功半,抹煞童真。
b, 小时候有兴趣多学点, 没兴趣少学点都行。到大了就懂事了,就明白不是凭兴趣的问题了。
c, 到了高年级,再放松,那肯定建不成大厦的了。国外高中的学习压力,绝不亚于国内的, 当然我指要上好大学的孩子。
d, 我赞同“不是每座房子要建成高楼大厦的”,社会原本就是多样的,才构成社会, 我想任何时候都一样。 不想建高楼的或没有能力建高楼的,自然可以轻松一点, 即时到了高年级。

[ 本帖最后由 DXMOM 于 2010-12-17 13:55 编辑 ].

TOP

问题是, 是不是所有家长甘心让孩子不建大厦?.

TOP

引用:
原帖由 kathyzhang0703 于 2010-12-17 11:15 发表
我没理解这个瓶颈是什么?再详细点说说好吗,惭愧哦!
我倒不认为是瓶颈,这正是他们尊重自然淘汰的一种方法。.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1171#perfeiti 的帖子

如果说自然淘汰用词不够恰当的话,那么自然选择会比较合适一点。
中国的一些老观念确实根深蒂固地植入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面,虽然我们同时在质疑这些概念。人就是在这样的矛盾中思考和生存的吧。

教育是社会体系中的一个部分,绝对不能割裂开来看待的。是相互依存和互相影响的。各个国家的教育发展到今天的模式,肯定是有其历史背景,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产物。.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kathyzhang0703 于 2010-12-17 15:54 发表
是啊,保持心态很重要,如果说小学还是基础教育,要打好基础,那么你想到了中学吗?我无法接受这样的填鸭,当然如果孩子觉得挺好的另当别论。
不知道呀。
我对两边的初中教育了解甚少。
我们那时候读书的加拿大城市里面, 要到8年级(就是我们这儿的初二)才进中学,之前一直在小学的体系中。进了中学就是一个分水岭,没有班级的概念,只有自己选课,到处换教室上课,有点像我们的大学。
如果说8年级还能混混日子的话,进入9年级就要开始职业规划了。10年级以后各自要为今后的道路奋斗了。

不知道上海目前的初中学习压力大不大啊。 大家的理解初中还属于基础教育吗?.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1186#perfeiti 的帖子

呵呵,和劳心相比,劳力和脑子的劳累都不算什么。 到哪里都一样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perfeiti 于 2010-12-17 16:25 发表
哦?那和国内差不多阿,10年级要读高一了,有一些考不上的就进技校中专类的学校。但初中的职业规划实在是没有谱的,说实话,国内大学毕业对职业规划也未必清楚。
至少我那时候是没有职业规划这个说法的。 到了加拿大才听说有根据性格爱好分析,做职业规划mapping这一说。.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加拿大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也不是很容易的。
我老公过去公司里面的接待前台,也是多伦多大学Marketing 毕业的呢,呵呵~  我不知道人家的工资,应该多不到哪里去吧。
像UBC 心理学那样的专业,更是不好找工作。遇到过毕业后在hotline 上班的。
也许是个体, 但从学校走向社会, 总是一个转折。
和中国一样,人际关系也是很重要的,号称为:network, 就是中国说的人脉吧。.

TOP

这页讨论非常好,拜读学习了。.

TOP

一位心理学家给女儿的信:送给潜伏的父母们

亲爱的小人:

之所以叫你“小人”,有两个原因。一是我第一次看见你的时候,你的确很小啊,胳膊腿细得像我的手指;二是“小人”这词稍带贬义,就算是对你有时候调皮而我又对你没什么办法的一种“报复”吧。

首先我想对你说抱歉,因为我们没有征得你的同意,就让你来到这个世界上。也许你觉得好笑,你都没有出生,怎么可能征求你的意见呢?但爸爸这样说是认真的,人生有很多自己做不了主的事情,出生就是最开始的那一件,死亡是最后的那一件。当然,不仅仅是你,我们所有的人,都是这样莫名其妙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后来不得已才离开的。

      我们在生活了二三十年后,觉得这个世界还不错,就决定让你也来看看。所谓不错的意思,就是这个世界有很多有趣的地方,但它却并不完美,还有很多不那么好的、甚至丑恶的地方。甚至有一些人认为,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占十分之八或者九,这真的是很大的比例了。当然,有更多的人认为,人生的大部分是很美好的。不论你以后怎么看待生活,爸爸都想跟你定一个“君子协定”:如果你觉得这个世界精彩又好玩,你不必谢谢我们;如果你觉得人生痛苦又无趣,你也不责怪我们,好吗?

      有一些父母觉得,自己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上来,而且把孩子养大,所以孩子应该感恩。现在你知道了吧,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最多是件不好不坏的事情;而养育孩子,则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法律规定,不养育孩子的父母亲,是要负法律责任,并且会遭到众人的谴责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父母养育孩子,最低限度只是没犯法而已。

  孩子是父母的老师

  你的出生,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从此我升级为爸爸,这可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升迁”。8年来,你一直都在教我怎么做一个好的爸爸,你教得很好,我呢,也在不断地努力学习着。你出生之前,爸爸只是做着你奶奶的儿子,无止无休地接受着奶奶的爱,而没有学会怎么给予爱。爸爸想告诉你,学习爱和被爱,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课。有了你之后,爸爸才学会了怎么给予爱。

  你以前是那么的弱小,而你以你的弱小衬托了我的强大。在你感到害怕搂着我的时候,在你让我为你打开矿泉水瓶盖的时候,从你无比欣赏和崇拜的眼神里,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我觉得这是这个世界上最真诚的信任和赞美呢。爸爸从你那里得到的荣誉和鼓舞,远远地超过了从其他方面得到的。

  爸爸是别人的心理医生,而你却是爸爸的心理医生。在爸爸的内心变得不那么宁静的时候,你纯真灿烂的笑容可以很快让我从心灵的泥潭中走出来,变得跟你一样轻松和快乐。看心理医生是需要花钱的哦,所以我还欠你一大笔治疗费啊,呵呵。

  你的出生,还让我学会了爱自己,不以自己的牺牲来换取对你的控制的权利。有些不那么会做父母的人,把自己弄得惨兮兮的,他们会对孩子说,为了你,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拼命地工作,等等。他们这样做,实际上是想操控孩子,使孩子丧失维护自己权利的伦理立场和道德勇气,对父母哪怕是无理的要求,都无条件地服从。我从来不认为父母都是对的,父母都是从孩子慢慢变成的,既然孩子可能犯错误,变成了父母后同样也会犯错误;怎么可能一变成父母就不会犯错误了呢。而且,没有人天生就是好父母,任何人都必须向自己的孩子学习,才能慢慢地变成好父母的。所以孩子应该是父母的老师啊。

  自然的力量不需规定

  我永远都不会跟你谈孝顺爸爸妈妈的事。因为我觉得,如果在你小时候我们对你很好的话,我们老了你自然会对我们好的;我不想把这样自然而然的事情,当成伦理道德的压力施加给你。就像我会自然而然享受美食,而不必总是给自己强调,不吃饭就会死去一样。自然的力量是很强大的,把孩子对父母的自然的爱,硬性规定成一个道德准则,是大家犯的一个最为愚蠢的错误。我甚至不会对你说将来要对你的公公婆婆好,因为我知道,一个心中有自然而然的爱的情感的人,也会自然而然地爱她的爱人的亲人。这样的爱,可以给你幸福,也可以使跟你有关的人幸福。

  你一定要问,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有那么多对父母不孝的人呢?爸爸告诉你,孩子的不孝,是继发性的、反应性的。简单地说,一个孩子如果在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高品质的爱,那他或者她也就没有爱的能力,所以就对父母也没有爱了。孩子出生时几乎就是一张白纸,爱和恨的能力,都是后来学会的,而学习的主要对象,就是父母。

  享受自己的选择

  人生美好的地方之一是,你经常需要做出选择,而且,你事先并不知道,你的选择是不是最好的。这样的有点“冒险”的感觉,会极大地增加活着的乐趣。亲爱的小人,作为爸爸,我会极大限度地让你享受选择的快乐。现在你已经8岁,只要在起码的、必须强制执行的规范内(比如法律和基本礼貌),你愿意的事情,我都只提建议、提供选择的可能性,最后都让你自己做出决定。而且我坚信,你会做出对你最有利的决定的。在你18岁以后,我建议的话都会更少说了。当然,如果你主动征求我的意见,那你要我说多少,我就说多少。

  人生在世,如果重大事情都是别人—哪怕是父母—说了算的,那活着还有什么乐趣?的确,每个人的选择都有错的可能,但是,自己的错误选择,不管怎样都比别人代替自己做出的正确选择要好。就像下棋一样,你旁边站着一个世界冠军,他不断地指挥你下棋,他的指挥绝大多数都比你高明,但是,你如果都听了他的,那你不过是他的傀儡罢了,你下棋还有什么意思?所以别理他,听自己的,是输是赢已经变得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我自己在下棋!

  选择之后,就要承担选择的后果了。如果选择正确,就能享受成功的快乐,但另一种可能是要承受失败的痛苦和压力。其实人生如果只有成功和喜悦,那也会很无趣的。人生的真正快乐,多半来自于一些具有较大反差的情感体验,任何单一的情感体验,都会使人生这场筵席变得低廉和乏味。如果你的选择错了、失败了,爸爸永远都在那个可以让你休息和疗伤的地方等着你,你愿意休养多久就多久。爸爸决不会在你遭受挫折后的任何时候趁火打劫说:当初你要是听爸爸的,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状况了。爸爸既然已经准备好分享你的成功和幸福,也就同时做好了分担你的失败和悲伤的打算。好朋友都会这样做的,何况我是爸爸呢?

  期待你的事业婚姻

  人生最大的选择,也就两个:事业和婚姻。其他的选择,都是围绕着这两个核心展开的。亲爱的小人,到了你选择专业方向的时候,你已经都成年了。爸爸会基于对你本人和对各个专业的了解,对你提出建议,最后让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人一辈子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做一件自己爱做的事情,并且还可以通过这件事养活自己和获得荣誉了。我可不愿意你错过这样的幸福而代替你做出决定。爸爸现在就是因为从事着自己喜欢的职业而幸福着,因为爸爸现在的职业,就是爸爸自己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的。告诉你啊,这个职业虽然很辛苦,但爸爸一直都很高兴地工作着呢。

  婚姻是个人生活方面最重要的事情。到你谈婚论嫁的时候,已经比决定专业方向的时候更晚了,你也更加成熟了,所以爸爸应该更少说话了。跟专业选择相比,你的婚姻更加应该由你自己决定。从人生的大背景来说,爱情和婚姻,是人投注情感最多的地方,所以也是最有趣的地方。如果这件事都是被人幕后指挥决定的,那人生还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啊?很多人的父母,代替孩子决定婚嫁对象,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人生的快乐。这样的父母很自私呢:相当于让自己享受了两辈子的选择的快乐,而让自己的孩子一辈子也没活过。一个人活着的价值,就在于自己可以做出选择啊。

  愿你活得精彩

  在你人生的所有重大选择上,爸爸都是最热情的观众。爸爸要再次谢谢你,在爸爸的下半生,你会演出如此吸引我注意力的戏剧给我看,这会使我远离孤独和无聊,而且在我的今生今世就已经延伸了我的生命。所以爸爸觉得,养儿养女,不是为了防老,而是为了观看自己的一部分,活得比自己更丰富、更精彩.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perfeiti 于 2010-12-20 09:10 发表

虽然高不到哪里去,据说1人上班可养5人。呵呵。
我遇见过一个电子技术支持工程师,从外面出差来,结果他是历史硕士,对中国历史非常了解。。。
这个,我觉得要从几个方面看这个事情:
1, 国外确实很多人的职业和兴趣不吻合。 他们可以白天是老师,下班后是什么体育俱乐部的教练; 上班是工程师, 晚上是酒吧的流行歌手;。。。风马牛不相及,但都做得很专业。我很佩服这种人的多才多艺,丰富生活。

2, 关于新酬待遇, 做到工程师当然应该薪资不错了。但是我上面说的前台接待和hotline的工资,估计也是每小时10刀左右,高不到哪里去的。

3, 关于养几个人。
蛮多国外的人,是一个人工作养一大家子的。 相信那个电子技术工程师的薪资水平肯定能做得到的。如果解决了房子问题,一大家子的基本生活费并不是很高的。 当然,房子相比国内,应该说,还是很便宜啦。.

TOP

新浪上一个著名的育儿妈妈是我温哥华的网友,看了她很多育儿的文章, 她家对教育孩子很上心的。 今年夏天也是带着孩子, 比我早5天回到中国,不过人家是住北京,她的大的孩子比我家孩子小一年。
很诧异地看到,她家孩子回到北京后(也是公立小学),居然还能学那么多的课外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f19a290100n83o.html#comment1
我知道,她除了上里面描述的那些班,还有上外教的阅读班以保持英语的。
人家为什么能如此游刃有余啊?超级羡慕啊。

但我为什么感到那么紧迫的时间压力呢? 反省自己: 是我心态不好,太压榨孩子了吗? 我为什么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啊?大汗,大汗!我好像没怎么给孩子加功课啊。

[ 本帖最后由 DXMOM 于 2010-12-20 10:00 编辑 ].

TOP

回复 1197#kathyzhang0703 的帖子

嗯,也许吧,真让人羡慕。

我儿子现在学校,一周有一次兴趣课,有摄影,小号,十字绣,腰鼓,舞蹈,唱歌,书法,电脑,。。。几十种课程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的,蛮不错的。
老师说我儿子字写得太难看,把他放到书法组去了,练硬笔书法。 让我儿子很失望,他自己要报摄影的。呵呵~.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