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5个人次参与评价】

[数学] Math is fun! 3年级奥数MSN 群

学习了,请问小二现在能参加哪类的数学辅导班啊,能帮忙推荐一下吗?.

TOP

回复 49#千零 的帖子

好啊, 可我不知道怎么把你加进来呢 , 要不你加我们?

消元, 顾名思义, 以及从字面上理解了!

希望你能分享点资料给我们学些!

[ 本帖最后由 Jasmine爸爸妈妈 于 2010-11-24 15:51 编辑 ].

TOP

消元

http://xiaoxue.jin14.com/xiaoxue ... 322_132118483.shtml

网上找了点资料, 不过后面几题目已经是2元了。

例1  如图 一只小猴重4千克,1只小兔和1只小猫共重多少千克?



例2  学校买两张桌子和3把椅子共付90元,每张桌子的价钱是每把椅子价钱的3倍,每张桌子多少元?
说明  从例1、例2看出:将一个未知量用另一个未知量来代换,可以消去一个未知量,从而求出其他的未知量,这种方法称为代入消元法。
例3  学校第一次买来了3个足球和3个排球,共用人民币75元,第二次买来同样的3个足球和5个排球,共用人民币105元,求足球和排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例4  3个铜球和2个铁球共重54千克,同样的4个铜球和6个铁球共重92千克,一个铜球重多少千克?一个铁球重多少千克?
例5  3袋大米和4袋黄豆重500千克,4袋大米和6袋黄豆重700千克,每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TOP

为什么群总是显示脱机啊?.

TOP

回复 38#度度爸爸 的帖子

度度爸爸说得真好,我3年级的儿子叫我送花了~.

TOP

回复 53#Jasmine爸爸妈妈 的帖子

你进入学而思的奥数网,里面有题目和解题思路还有视频讲解..

TOP

感叹下,上面的爸爸妈妈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原来孩子学习爸爸妈妈可以尽心到这种地步.

TOP

引用:
原帖由 千零 于 2010-11-24 15:19 发表
一般的奥数教程上3年级课本都会涉及消元单元的,但消元前要先用等量代换引导一下。如果你需要,把我加到群里,我可以提供题目给你们。
是的,消元前学了好长时间的等量代换,然后消元就容易理解了。

家长自己买一些书,认真地学习一些书上的方法,才能更好地配合老师一起辅导小朋友。现在做家长太累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度度爸爸 于 2010-11-24 14:55 发表
一元一次方程是应该可以接受的。
有试过二元一次的吗?
好似三元一次都可以啊.

TOP

回复 59#sunbaby020123 的帖子

嗯,从具体到抽象是要有个过程的。比如一开始做一元一次方程是还是需要用天平给他做比喻,左边拿掉多少,右边拿掉同样的东西。做到后来,就可以给他总结出左右移项的一般规律。现在我给他做各种应用题都是要求两种做法,一种是用画线段等不用方程的做法,另一种是列方程。然后自己再琢磨一下。.

TOP

回复 60#度度爸爸 的帖子

你说得太好了,送花

我们那个等量代换记得从小一就开始倒腾 ,确实如你说的,对于小朋友来说,从具体到抽象要有个过程,那个图还真是没少画呀

慢慢地后来才开窍了,然后进入消元就很畅通。我们还没有开始学方程,不过小朋友自己已经可以用了,只是用名称或A、B来替代。

我们现在应用题也是要求画图和列式都要会,感觉如果图他自己能画出,那更喜欢用画图法,说更好理解些。

我们真正的奥数学得晚,感觉方法还是很重要,跟在你们后面学习了.

TOP

我也想加入,我家的也是三年级.

TOP

年龄问题可以用和倍差倍等公式来解决.

TOP

引用:
原帖由 pinger_yu 于 2010-11-25 10:38 发表
年龄问题可以用和倍差倍等公式来解决
是的,用差倍公式\和倍公式解就可以了
但要跟孩子讲一下这两个公式的是怎么导出来的,否则如果孩子忘记公式,自己却想不起来就麻烦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Jasmine爸爸妈妈 于 2010-11-24 16:02 发表
http://xiaoxue.jin14.com/xiaoxue ... 322_132118483.shtml

网上找了点资料, 不过后面几题目已经是2元了。

例1  如图 一只小猴重4千克,1只小兔和1只小猫共重多少千克? ...
不一定要用方程解,比如例二就可以用和倍问题解,这需要转换,先忽略桌椅数量,可以用和倍公式求出桌子或椅子分别总共用了多少钱?然后再去解单张桌椅需要多少钱?
其实奥数会学的孩子是用来开拓思维,学会转换,变换.不会学死学,就没多大意思了.
家长还是要注重一定方法和技巧,引导孩子学会自己推理,也就是举一反三~.

TOP

奇怪, 我们的群怎么突然没有了?有熟悉MSN群的朋友吗?谢谢!.

TOP

回复 65#钺钺妈妈 的帖子

.

TOP

我也是三年级想加入,我们现在正在奥数中,以后有题目能来问大家么?怎么加你们呢?.

TOP

这道题怎样思考:
在一根70厘米的木棍上从左向右每隔6厘米点一个点,然后再从右向左每隔5厘米点一个点,问在每两个点之间长为1厘米的间距有几段?.

TOP

回复 69#cailll 的帖子

周期问题:30厘米一个周期,一个周期里有两次间距为1. 70厘米就是两个周期多10厘米。10厘米里也有一次间距为1,一共是5次。.

TOP

回复 70#度度爸爸 的帖子

学习了!

30cm 的一个周期里, 我是一个一个画出来的, 有更方便的方法?.

TOP

引用:
原帖由 刘奕玥妈妈 于 2010-11-25 15:15 发表
我也是三年级想加入,我们现在正在奥数中,以后有题目能来问大家么?怎么加你们呢?
原来的群, 莫名的消失了, 不知道是不是MSN服务器的问题。

我下周会另外申请一个,到时会更新到帖子的标题里!.

TOP

我加了你们MSN。怎么会没有显示的呢?怎么了?.

TOP

回复 14#Jasmine爸爸妈妈 的帖子

申请加入.

TOP

新问题:

有99个苹果, 要分别装在大盒(可装12个) 和小盒(可装5个)送给10个以上的老师(每个老师一盒,大盒小盒都可以), 该怎么装的?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 99/5=19.......4, 要从余数4 入手, 来推定 大盒有集中装法, 后面的就好办了, 那么怎么讲孩子比较容易接受呢?

或者有什么更好的思路呢?

.

TOP

回复 1#Jasmine爸爸妈妈 的帖子

我家宝宝今年刚接触奥数,非常希望和大家一起来讨论,我把我们目前由三四年级组成的群号给大家,大家一起讨论如何?
:group543718
msnzone.cn的.

TOP

一道搞不懂的题目,除了猜了试,还有其他办法么?

甲、乙、丙三人各有铜板若干。甲先拿出自己的铜板数的一半平分给乙、丙;然后乙也拿出自己现有铜板数的一半平分给甲、丙;最后丙又把自己现有铜板的一半平分给甲、乙,这时三人的铜板数恰好相同。他们三人至少一共有(      )枚铜板。.

TOP

回复 77#阿毛娘 的帖子

我用倒推的方法算出来是24.

从这时开始, 为了方便计算, 假设这是每人手上有8枚。.

TOP

回复 78#Jasmine爸爸妈妈 的帖子

答案是对的。我就不知道怎么倒推出来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Jasmine爸爸妈妈 于 2010-11-26 11:33 发表


原来的群, 莫名的消失了, 不知道是不是MSN服务器的问题。

我下周会另外申请一个,到时会更新到帖子的标题里!
谢谢,我会经常来看看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阿毛娘 于 2010-11-29 09:13 发表
甲、乙、丙三人各有铜板若干。甲先拿出自己的铜板数的一半平分给乙、丙;然后乙也拿出自己现有铜板数的一半平分给甲、丙;最后丙又把自己现有铜板的一半平分给甲、乙,这时三人的铜板数恰好相同。他们三人至少一共有 ...
假设 最后这时 三人的铜板数恰好相同 各有8A 枚 (我本来用A的, 然后发现算的时候出现, 分数, 所以就改成8A了)

甲、 乙、 丙
8A  8A  8A

一步一步往回推:

最后丙又把自己现有铜板的一半平分给甲、乙, 说明这之前:

甲、 乙、 丙
4A  4A  16A

然后乙也拿出自己现有铜板数的一半平分给甲、丙;

甲、 乙、 丙
2A  8A  14A

甲先拿出自己的铜板数的一半平分给乙、丙

甲、 乙、 丙
4A  7A  13A

因为4a/7A/13A 已经不能被同一个数整除了, 所以, A 已经是最小单位了, 所以他们三人至少一共有 24.

TOP

装苹果问题:
先装小盒,每个装5个,19盒,余4个只能放到12个大盒中,用5和4凑12的倍数,4*5+4=24=12*2,所以合并4个小盒到2个大盒,再分别加上2个多余的。一共19-4+2=17盒

或者先装大盒,每个装12个,99个装8盒多3个,用12的倍数和3凑5的倍数,12+3=15,所以拆开一大盒+3个,分装到3个小盒里,一共8-1+3=10盒。如果10不算10个以上,那要进一步拆5个大盒子,不知道小孩子能不能理解这最小公倍数的含义。做出的结果和上面一样,所以装法只有1种,还是用上面的方法吧。.

TOP

回复 82#tinyapfel 的帖子

.

TOP

我们的群自动复合了, 真开心, 我还准备重新申请一个的呢!.

TOP

申请加入群,已发申请,等待回复

[ 本帖最后由 gushidawang 于 2010-11-30 18:15 编辑 ].

TOP

回复 85#gushidawang 的帖子

是的, 然后再发个言。.

TOP

回复 86#Jasmine爸爸妈妈 的帖子

已经发言了,等回复.

TOP

求中环----3 年级1笔画的题型, 如果有系统的资料分享就更好了!.

TOP

从A点出发,走遍右上图中所有的线段,再回到A点,怎样走才能使重复走的路程最短?
.

TOP

回复 89#Jasmine爸爸妈妈 的帖子

8个奇点,去掉4条边的中间一段,成为一笔画图形,路程最远。.

TOP

回复 90#格妈妈 的帖子

谢谢, 我画图试了试, 我认为是每条边中间的一段要走两遍。

是按1笔画分别把每条边中间的两个点连起来, 成一笔画。.

TOP

大家能谈谈 你们孩子参加的 培训班, 3年级(上)都讲的哪些专题吗? .

TOP

除了1,2以外,任何自然数都可以写成, 2个,3个,4个或更多个不同的非零自然数的和, 那么2010最多可以写成多少个不同的非零自然数的和呢?

这个题目觉得满容易理解的, 可做起来还真得有耐心呢?

大家有什么好的办法, 知道1+2+3+4+...+62=1953<2010 呢?

.

TOP

1+2+。。。62约等于2×31的平方,所以中间位置是1005的平方根=31.7.

TOP

回复 94#tinyapfel 的帖子

这样的思维对3年级的孩子太难了, 我都不行, 别提我家孩子了!

有更通俗易懂的方法吗?.

TOP

回复 95#Jasmine爸爸妈妈 的帖子

这本来就不是应该给3年级孩子做的题,所以,不要勉强了。我的建议是,现在理解不了是正常的,所以,扔一边去。奥数的变态不在于它本身变态,而是在于利用它瞎用它的人变态。奥数不是变态学科,但让8岁的孩子解这种题就是变态行为。“变态”是一种行为,而不是学科。.

TOP

申请加入了~.

TOP

回复 96#千零 的帖子



是的, 我觉得这个他不合适, 所以讲了下思路就我们就放弃了!.

TOP

有QQ群吗?我儿子也喜欢做奥数题的。
建议群主再建个QQ群哦,谢谢!.

TOP

回复 99#lele妈蜜 的帖子

不行呢, 公司不让用QQ, 其实我觉得QQ贴图很方便。.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