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34个人次参与评价】

[求助] 期待有去美国做过交换生的孩子家长进来谈谈

回复 48#尾巴妈妈 的帖子

呵呵,我给自己孩子的定位是: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

你说我会鼓励孩子在哪里发展呢?

在孩子在我身边的时候,我就要从方方面面为她打上中国文化的烙印,这也是我一直强调读史书、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原因。这样可以弥补一点留学的缺憾。留学的遗憾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离开了他日后要发展的国土。

我们那一代学生,出去留学的大部分,可以说是既不了解中国,也不了解西方。只会数理化,结果两边不讨好。.

TOP

回复 49#水之形 的帖子

你说的是打拼,应该是指在当地的发展?这我能理解."留学不能仓促决定,应当有个系统的规划和长年的努力."能否具体谈谈?.

TOP

回复 52#尾巴妈妈 的帖子

读书就不是打拼啦?

一个人在异乡,最大的压力来自于孤独。一个人要让别人接受自己,为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并可连续拓展的朋友圈,是每个留学生必须面对的挑战。没有朋友圈,或者朋友圈严格局限于华人之中,等于没留学。国外的那些专业知识,国内也能学到。麻省老早网上开课了。留学,个人认为最大的目的是熟悉不同背景的人,熟悉不同背景人的观点,熟悉不同的文化。.

TOP

对于一个能自学的人,名校提供的学习条件并不那么吸引人。

但是名校所能提供的社团、人脉、多文化背景的交流环境才是选择名校的理由。.

TOP

引用:
原帖由 尾巴妈妈 于 2009-12-3 14:51 发表
你说的是打拼,应该是指在当地的发展?这我能理解."留学不能仓促决定,应当有个系统的规划和长年的努力."能否具体谈谈?
我还在教我女儿如何穿衣服不把棉毛衫的袖子缩在里面呢!你让我来谈具体的规划?

眼前有现成例子:

数理化、基础学习、竞赛等等,学考爸
异域文化的铺垫学不二

我的教育侧重,是补充传统文化的系统学习。

工程浩大吧?呵呵,要从小开始。.

TOP

可我听说留学生的圈子大多是华人或者以华人为主,能够进入主流社会的是在那的几代移民。网络学习与实地参与毕竟有区别吧。.

TOP

“我的教育侧重,是补充传统文化的系统学习”。有意思的。.

TOP

回复 56#尾巴妈妈 的帖子

读书的几年内谈什么进入主流社会?

但是应当做到当你说话的时候,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愿意坐下来听。当节假日的时候,有不同背景的人愿意和你共度。

以前留学生的圈子的确以华人为主,那是因为大多数留学生既跟别人讲不清我们的文化,也听不懂别人的文化。.

TOP

如果觉得中国会保持上升,传统文化的系统学习不可少。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我在国内读书的时候,不止一个西方的教授跟我讨论“Tao"。你要是一窍不通,就别想交朋友。.

TOP

回复 58#水之形 的帖子

明白了,这确实重要!.

TOP

回复 59#水之形 的帖子

好奇,“TAO”是什么东东?.

TOP

回复 61#兔子的姐姐 的帖子

“道”

一个法国人和一个英国人对此最起劲了。那个英国人很会搞的,神经科学,他是pioneer,皇家科学院院士。但他喜欢徒步走天下,喜欢绘画,自己实验室走廊的墙上都是他的壁画。.

TOP

我看到这个讨论,觉得很新鲜。

我处在的位置跟各位刚好相反,所以我对让孩子出国作交换生的看法,可能对LZ不太适用。

如果有机会有能力,我会让孩子出国当交换生。如果我相当肯定孩子会留在本国读大学,我更是要让他去。让他去接受另一种文化的冲击和洗礼,应该会开拓他的思想领域,更有助于决定自己的学习方向,应该可以避免进到大学,或大学毕了业还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这样一来,他即使留在本国读书,所学所想的,应该比没有受过这些冲击的同学多一些吧?.

TOP

回复 62#水之形 的帖子

这个,不光是要对此有了解,更难的是:必须要用英语表达。

“百尺竿头更进一层”,要是让我翻译成英语,基本把我晕死。.

TOP

回复 59#水之形 的帖子

因为神秘,所以外国人喜欢跟我们讨论“道”,与之对应的是“器”,有很好的外语口语能力,就能从哲学层面展开讨论。.

TOP

回复 64#兔子的姐姐 的帖子

一个文化上的概念,是没办法精确翻译的。只能用:比喻。.

TOP

回复 65#家有考王 的帖子

形上为道,形下为器。

也不仅仅是因为神密。西方的文化人,对东方的文化有一种不可遏制的好奇感。随着中国的崛起,想了解中国文化的人越来越多。有的是从哲学的层面,有的是从实用的层面。中国人讲不清自己的东西,是令人遗憾的一个现象。.

TOP

回复 67#水之形 的帖子

有谁能讲清楚“道”呢?
只能叫老外自己悟了。.

TOP

回复 68#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我当时是用DNA和蛋白表达来谈“道”的。虽不确切,倒也能跟他们扯一番

关键是要大概知道中国的“道”,人家问的还远不止这些,还有的人问到墨子的“非攻”呢!.

TOP

回复 67#水之形 的帖子

下棋有棋道、剑客有剑道、喝茶有茶道,确实很难,特别是用另一种语言说清楚。.

TOP

回复 70#家有考王 的帖子

每个领域都有其道。你如果了解对方生活中的道,告诉他就是那个东西。他会明白的。只能借助具体的比喻。.

TOP

回复 69#水之形 的帖子

老美还写过《编程之道》、《编程之禅》的书,里面基本上都是忽悠。
叫作者跟你学学再重写。.

TOP

回复 72#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我接触的老外跟我少年时候一样,对古代中国和当代中国感兴趣,对近代中国不感兴趣。这也难怪,近代中国被打得落花流水,手下败将,人家怎么会感兴趣?

很多老外还想找我谈毛和文革呢!我的英文大不如我的中文,有东西讲不透也是怪难过地。所以我下定决心要让我的孩子中英文都能自如地写作。.

TOP

临渊羡鱼,令子结网.

TOP

回复 7#兔子的姐姐 的帖子

偶娃打算出国读本科,因为计划都排好了,如果出去一年计划又打乱了,回来又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不知对后面影响大伐?心里没底。.

TOP

回复 14#海之蓝TB 的帖子

讲得有道理,这种机会放弃有点可惜,捡起风险也很大,矛盾中。.

TOP

楼上的几位MMBB,我们几个月前已经进行过好多交流了。
我的女儿,今年高三,高二在美国交流一年,回上海后复读了高二。
复读的原因有2个:一是我女儿准备读医药专业,所以对理科的要求比较高,我不希望她太累(直接上高三就是高考复习了,高二内容要自学);二是我女儿在美国因为一些原因,没法参加SAT的考试,在复读的这一年里,我们带她到香港参加SAT的考试。还要在上海考托福考试。
所以复读高二的这一年,其实也非常辛苦!学校的成绩还要保证名次靠前。
我女儿现在申请了一所美国文理学院,ED。12月底以前没有答复的话,还要正常申请8所。她已经没退路可走。
原先我们以为可以2条腿走路,事实上,不可能!!
高三现在的自主招生(校长直荐),好大学已经基本结束。我们不可能先占了萝卜坑,等美国有消息再放弃。这样对学校、对下一届的师弟师妹都是不负责。
我们所谓的2条腿走路,就是明年4月份,万一签证不下来,就只有参加裸考了。

我们做家长的,回过头来好好想一想,如果准备孩子去交流一年,就要有准备好钱让她自费也要去的打算!!孩子见了世面,有了更高的目标,有了那么多朋友,你再留她在国内读大学,她不愿意,家长也不忍阿!
所以,一句话,你准备好钱了没有?准备好她本科就出去的心理了吗?
如果是,这一年的交流,哪怕留一年,值!!!.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09-12-3 09:17 发表
刚适应又要回来了。直接去美国读高中或者大学吧。
刚适应就回来,所以心里纠结中。直接去美国读高中再上大学,财力可能达不到,只能两者选一,看来恰当的做法只能选后者。.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09-12-3 09:33 发表
我认为学习要有系统性,对学国外的东西来说一年时间太短了。美国的高中也不是好读的,但和中国高中差异很大,孩子要适应两种教育体制,留级一年会比较好。
只想考中国高考的话,出去交换短短一年有什么意思啊?不如 ...
主要是我们想出去读本科。.

TOP

回复 77#桶桶妈 的帖子

经验之谈,好帖子,顶上去,献花!.

TOP

回复 1#报喜妈 的帖子

认为决定出去读本科的孩子,用交换生的经费到N个国家旅游,多了解一些各国的人文、历史背景,等等,为以后在国外读大学与国际学生建立人脉打下点基础。更有实际价值。

[ 本帖最后由 ruixuet 于 2009-12-3 22:00 编辑 ].

TOP

回复 79#报喜妈 的帖子

如果一定是不高考,可以考虑去的,提前适应下,树立个目标将来申请什么大学。但是我总觉得应该去好点的中学。因为看到糟糕的中学里面的学生比较差。。。而且也谈不上什么人脉。。。.

TOP

桶桶妈说得对。交流过了孩子是不愿意在这里读了。这难道不是交流的目的之一吗?交流就为了出国读书准备的。
在国外的中学读过了再回来读是一种折磨。.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在国外进入一个好的中学或大学读书,特别是好的中学,就如进入一个阶层,在社会上也许你要碰到这些人是非常之难的。在私校里就很容易了,这些都是你的同学嘛。不知我是否表达清楚了。.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86#海之蓝TB 的帖子

不会都升入的。外国人想法和我们不一样,很多有钱人的孩子都喜欢做“帮助人的事业”,而且将这个做为他们的职业目标。名校不一定是他们的追求。而且他们成绩也不一定好。

[ 本帖最后由 不二周助 于 2009-12-3 21:01 编辑 ].

TOP

确实经济有因素,自己喜欢,有勇气毅力和追求也是一方面。反正我们都达不到那样的境界,只是想孩子能在相对好的环境里学习成长,将来能过得好点罢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09-12-3 19:51 发表
桶桶妈说得对。交流过了孩子是不愿意在这里读了。这难道不是交流的目的之一吗?交流就为了出国读书准备的。
在国外的中学读过了再回来读是一种折磨。
短期出去也是一个选择,一个月.

TOP

回复 26#tracy2006 的帖子

很好的blog,准备细细研读。.

TOP

回复 41#lotuszhu 的帖子

学费不要,住宿和伙食要自己出。.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71#水之形 的帖子

语言很重要,文化更重要,没有对文化的较多的理解,包括肢体语言的理解,很难充分交流。.

TOP

回复 73#水之形 的帖子

我觉得还是中文重要。英语不好,不知如何表达;
中文不好,你不知道要表达什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lly's爸 于 2009-12-3 18:27 发表
临渊羡鱼,令子结网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当年我参加大专入学考的命题作文。.

TOP

回复 77#桶桶妈 的帖子

“12月底以前没有答复的话,还要正常申请8所。”可以详细解释一下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家有考王 于 2009-12-3 22:04 发表
我觉得还是中文重要。英语不好,不知如何表达;
中文不好,你不知道要表达什么。
老师说,英文好的人,语文也会好。语文好的人,英文一定会好。.

TOP

回复 97#ruixuet 的帖子

这或许是老师的一种鼓励。
还有就是我没有表达得十分清楚,应该是以中文承载中国的文化。.

TOP

回复 94#家有考王 的帖子

打算做哪国人,在哪儿发展,就是哪种语言重要。

不过现在英文和中文的重要性,都比我念书的时候要大。

考爸爬上来开始批阅啦,别太熬夜了,早点休息。

保重好身体,还要你带孙子地~~~~~~~~~.

TOP

回复 99#水之形 的帖子

保重好身体,还要你带孙子地~~~~~~~~~
顶侬!.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