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听说学生的分数是衡量老师奖金的标准,有这回事吗?

引用:
原帖由 feiyu 于 2008-11-4 07:50 发表
我是老师,我可以明确地说:“学生的分数是衡量老师奖金的标准”绝对是无稽之谈,至少在我们周围的学校绝对没有这回事。
是的,我一直听到这样的说法.有的时候去接孩子的时候,发现老师放学后的事情还是很多,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开会,等等.

TOP

平时没有.
高考后会有,不过按学科来,同一学科不同班级之间没大差别..

TOP

尝试过,效果一塌糊涂。.

TOP

最变态的是监控考,就是通过学生的考卷来考老师,小孩子都知道有关老师的奖金。.

TOP

引用:
原帖由 junhuayang2005 于 2008-11-4 08:33 发表

家长自己减负.方法就是教会孩子独立学习能力.我意识到是这样的.寄希望于任何人和机构都是没用的.
这个很容易吗,不见得.

TOP

引用:
原帖由 天天_开心就好 于 2008-11-4 10:31 发表

这个很容易吗,不见得
家长自己减负.方法就是教会孩子独立学习能力.我意识到是这样的.寄希望于任何人和机构都是没用的. --------我觉得有道理, 但确实不容易!但我还是坚持!.

TOP

引用:
原帖由 天天_开心就好 于 2008-11-4 10:31 发表

这个很容易吗,不见得
是不容易,我是这么做的,也许现在做的也不是太好,但是我现在是这样做的。因为我意识到不能寄希望于别人解放自己,只能自己解放自己,然后解放孩子。.

TOP

引用:
原帖由 潇潇爸 于 2008-11-4 08:12 发表
俺家孩子班级一年级数学考试,一个100都没有,老师鼓励孩子多到外面学奥数,这样的老师,不用分数衡量用什么办法衡量呢?自己不想办法教,让家长带孩子到外面学,老师也太轻松了吧!
所以说,现在读的好的学生,大都是在外面吃小灶的。还有老师介绍去的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Angela096 于 2008-11-4 10:43 发表




所以说,现在读的好的学生,大都是在外面吃小灶的。还有老师介绍去的呢。
是这样的,孩子学校老师从1年级开始就明当明鼓励侬到外面去补课.

TOP

是的,朋友的女儿成绩好,老师还带她去吃肯德基呢,.

TOP

所以会出现教师节前我妈问我女儿:“教师节人家都送礼,你送什么啊?”女儿回答:“成绩好,老师就能拿奖金,成绩换奖金最实惠啦!”
老师家长会上还列出外面补课的项目,推荐的老师,电话等,看到那些家长奋笔疾书,我LG说他那时就很另类了,因为只有他差点睡着,脑子在想,这样学出来就算成绩再好也不是你们老师教的啊?所以第二天老师问我女儿:“你爸爸回家带家长会精神了吗?”女儿回答:“自己好好读书,开心过周末!”哈哈,老师估计没被气晕,好在女儿成绩一直优秀,不然早被一“脚”踹飞了 。.

TOP

回复 60#sars10 的帖子

肯德基要少吃点,属于垃圾食品,上次看到一则笑话:家长一看到孩子成绩考得好,就带去吃垃圾了!.

TOP

发现现在的教育,基础不扎实。学得太快了,小朋友是前学后忘记。又没有什么时间去复习。.

TOP

引用:
原帖由 sars10 于 2008-11-4 10:51 发表
是的,朋友的女儿成绩好,老师还带她去吃肯德基呢,
吃点“回扣” .

TOP

我倒是觉得有些时候,是矫枉过正了.比如期中,期末考试的问题,为什么不可以考呢?只要对分数有个正确的看法就行了,至少了解现在孩子的水平如何了,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啊.
学生成绩好坏做为评定老师奖金的标准之一也没有什么啊,也是很正常的,正如其他家长说的,各行各业都有个标准,运动员是比较成绩和名次,学生是成绩(也不仅仅是成绩),评定一个老师,学生成绩好坏也可以做为一个方面的..

TOP

的确挂钩,但很少,大多数老师还是凭良心干活。

引用:
原帖由 Angela096 于 2008-11-4 10:59 发表
吃点“回扣”
如果这个孩子的老师听到这句话要寒心死了。因为这点回扣大于老师的奖金。班级的平均分高(还得是一学期累计下来)老师的年终奖多个两百元左右(有的学校更少),注意是一学期,全班的成绩,那么一个孩子会为这奖金贡献多少?老师会在乎这点钱抓学生一学期吗?老师周末教孩子一天也不止这点钱。
  作为老师听到家长总是说老师抓学生成绩是自己要奖金非常寒心,我们办公室的老师们看了这个帖子都很郁闷,尤其有几个常放学留下来义务帮学生补缺补差的老师被同事调侃死了:看看,你们肯定也被家长说死要奖金的!

[ 本帖最后由 金虎妈 于 2008-11-4 12:14 编辑 ].

TOP

发重复了,删除!.

TOP

回复 65#junhuayang2005 的帖子

奖励也可有多种形式,不一定要用金钱啊,如物质奖励,精神奖励,都要高于金钱奖励。

特别是教师这个岗位,是多么的圣神的一个岗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能用一点点的奖金去衡量的吗?更加气愤的是还赤裸裸的更学生分数挂钩,我是与情与理都不能接受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Angela096 于 2008-11-4 12:17 发表
奖励也可有多种形式,不一定要用金钱啊,如物质奖励,精神奖励,都要高于金钱奖励。

特别是教师这个岗位,是多么的圣神的一个岗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能用一点点的奖金去衡量的吗?更加气愤的是还赤裸裸的更学 ...
呵呵,老师也是人不是神.奖励当然也可以用奖金的形式.我们当年考上大学的时候,老师也是根据学生考试的情况得到各级奖励的,比如北大多少,清华多少,重点院校学生人数多少之类的.
为什么老师就不能拿金钱做奖励呢?
另外这也不是老师的问题,因为制度和规则也不是她们订的,呵呵.
当然如果说老师因为要拿到这种奖励而对学生采取了不人道的管理方法,那肯定是大大的不对,应该是要责备的.可是大多数老师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家长的努力学生的努力拿到的,那有何不可呢?.

TOP

反问一句,如果老师碰上了一个或几个“死不开窍”的同学,怎么办,无论老师付出多么大的努力,学生还是不能拿出好的成绩来。怎么办,老师奖金就这样拜拜啦? 所以还是不应该啊?  别说什么世上没有叫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个话,太极端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金虎妈 于 2008-11-4 12:11 发表

  如果这个孩子的老师听到这句话要寒心死了。因为这点回扣大于老师的奖金。班级的平均分高(还得是一学期累计下来)老师的年终奖多个两百元左右(有的学校更少),注意是一学期,全班的成绩,那么一个孩子会为这奖 ...
我们女儿的老师一年级的时候经常声音是嘶哑的,当我前几天说这个事情的时候,老师说,我们一年级同事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另外老师很多时候看着每个孩子订正,一个个过关的,这都是放学后的事情,这全部是义务性质的.也许老师有的时候说话说的比较重,但是要想想看,老师这么说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有的时候老师是这么说的,这个问题不引起注意的话,那下面孩子学习就会比较麻烦的.如果现在开始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话,那后面大家都会省事的.
理解都是相互的,医生和教师这两个职业是凭良心做事情的.所以这两个职业最应该受到人尊重.
大多数老师根本没有时间上网的,因为大多数时间是在教室和学生在一起的.所以看到有些问题并加以反驳回答的低年级老师,尤其是一年级的老师不会多的.
其实一年级是孩子的适应期,也是家长的适应期,因为不了解而误会的情况肯定会存在的.不要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学校和老师的身上.从孩子开始上学前一年到一年级结束这一年,是我们家长最为焦虑和迷茫的一段时间,过了这段时间,大家就会明白很多事情了.也不是那么的焦虑了.自己关于孩子方面的做法正确与否以及经验教训也可以得到总结了,所以很多事情不要急着下结论..

TOP

引用:
原帖由 Angela096 于 2008-11-4 12:33 发表
反问一句,如果老师碰上了一个或几个“死不开窍”的同学,怎么办,无论老师付出多么大的努力,学生还是不能拿出好的成绩来。怎么办,老师奖金就这样拜拜啦? 所以还是不应该啊?  别说什么世上没有叫不会的学生 ...
有成绩好的,就有成绩差的,我想任何学校奖励老师也不是以学生成绩好坏做为唯一的标准,只是学生成绩好坏是可以量化的标准而已.说句题外话,为什么大家都会觉得外教的性价比不高呢?是因为外教是口语为主,培养孩子们的语感,不是以应试为目的的,所以在考试分数上面未必能考得过那些以应该为主的培训项目,所以大家都有这样的错觉.所以这就看家长自己的取舍了.
方式和方法也很重要的,不然也不会有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任何孩子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有自己相对不擅长的东西,所以老师和家长的引导就非常重要了.让孩子感兴趣自己学,或者我逼着多做题,这两种提高成绩的方式选一种的话,我肯定会选前者,当然我明白前者是需要时间和付出更大的努力的.
如果实在是对学习不擅长的孩子,至少要到高中毕业,具备和其他人竞争的最基本的文化素质,不要过早的放弃努力,不然在接下来的十年的学习生活将会是非常的痛苦的,包括孩子自己也是这样的..

TOP

分数不是衡量学生好坏唯一的标准,更不能用来衡量老师奖金的标准。希望,不要有这种制度!!!.

TOP

回复 19#s1100 的帖子

不是神奇的土地,这是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机制 .

TOP

回复 3#Angela096 的帖子

顶,说的好,优秀的孩子,家长多数是费了心思的。真正自觉的少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feiyu 于 2008-11-4 07:50 发表
我是老师,我可以明确地说:“学生的分数是衡量老师奖金的标准”绝对是无稽之谈,至少在我们周围的学校绝对没有这回事。
去问每个校长和老师,当面都会否认这个潜规则呢。
可是年初去参加一个幼小衔接讲座时,那位重点小学的老师坦言,即使教委明令一二年级取消书面考试,学校里仍会安排各种变相的“考查”,教育局仍会以考试成绩排学校座次。
我的中学同学现在家乡当初中老师,每年如果哪个年级,哪个班考试成绩出色,学校会奖励她们暑假出去旅游。.

TOP

回复 69#junhuayang2005 的帖子

是呀,有的人就是认为老师是神仙,不食人间烟火,拿了钱就不行。只要奉献,不能要钱。.

TOP

老师是辛苦的,奖金应该多拿点。但是不该跟分数挂钩,这样被扣钱的可能,机会,和概率就会大的多了。有了情绪多点少点才会对学生有影响的,这就不合理了。

[ 本帖最后由 Angela096 于 2008-11-4 20:11 编辑 ].

TOP

回复 3#Angela096 的帖子

你说得很对,成绩优秀的孩子多半是家长的功劳,如果成绩很差的孩子经过学校的教学变得成绩名列前茅了,那才是老师的成绩,可惜这种情况极少..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lsh419 于 2008-11-3 11:53 发表
现行的评价机制就是这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都是空话,眼前的急功近利最重要。 老师盯学生、校长盯老师、教育局盯校长。。。。。。
我觉得可以反过来讲;教育局盯校长、校长盯老师、老师盯学生 .

TOP

我觉得有何不妥呢?这样我才放心.孩子成绩好了,我的操心就少了.现行的体制就是看成绩..

TOP

奖金拿也是很正常的事,做得好的老师应该得到表扬和鼓励,就像孩子在学校表现好一样的!也不一定每个学校都有这样的奖励吧?

但是,就是有些老师不能好好平衡这个事——您的产品是会说话的人,如果您做的不够好,又想拿奖金,做得吃力的!.

TOP

不知道哪些学校是老师奖金与分数挂钩的,我知道的几所都不挂钩,应该说负责的老师是凭自己的责任心的.

TOP

回复 79#天天叔 的帖子

这样优秀的孩子建议不要上学,家长教教就可以了。老师听到这样的话心不要太寒。所有的孩子,相信老师都是同样付出努力的。

[ 本帖最后由 初吻 于 2008-11-5 10:16 编辑 ].

TOP

我知道现在很多学校还是末位淘汰,这就不是几个钱的事情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初吻 于 2008-11-5 10:15 发表
这样优秀的孩子建议不要上学,家长教教就可以了。老师听到这样的话心不要太寒。所有的孩子,相信老师都是同样付出努力的。
呵呵,我也想这么说,既然老师不重要,为什么选择名校之风那么流行?而看名师的标准之一又是什么呢?肯定是老师的作品---毕业学生的下一步走向.
在学校,肯定是要相信老师的,这是我认为比较正确的对待老师的态度..

TOP

劣等的体制

把老师都逼得急吼吼, 让孩子怎么办?
让孩子们学的很浮,成绩好点的华而不实.
让孩子们独立思考空间太少,使之没有内涵.
老师的点点滴滴在影响着他们. 可悲啊!
恶性循环.

[ 本帖最后由 Haoma 于 2008-11-5 11:10 编辑 ].

TOP

本人发贴的意思,大家都看明白了吧。

意思很简单:学生要真正减负,就要让老师们先减负。不支持而且明确反对这种用学生的分数来衡量老师奖金的制度。希望能提高老师的待遇。

道理很简单,教书的心情好了,学书的自然也心情好,心情好了,一切都好了,互动的效果就会更好。

不要用分数去考核老师和学生,这是件多么残酷的事情啊!现在的教育制度已有基本的改观,慢慢地开始再转变,这是好的现象。(但本人认为还不彻底)

本人认为:考试这个形式是不可能完全取消,但也不能频繁出现。在与精而不求量。

呼吁:想像力和创造力是小孩子最宝贵的东西,不要把它扼杀在黄金的童年时代里。.

TOP

回复 89#Angela096 的帖子

这是一种很理想的境界,用学生的素质说话,每个孩子资质不一样,兴趣不一样,让他们按兴趣按特长发展,老师认真教,我们也很向往,谁也不希望在一个那么残酷的环境下培养孩子,相信老师也不愿在那么残酷的环境下工作,要是整个社会就那么和谐,那么完美,多好呀!.

TOP

理解LZ的心情和愿望。但是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教育制度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达到大家满意的程度,这也跟社会的进步是同步的。可能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分数不是万能的,分数高也不一定是好学生,但是在目前的状况下,考核需要量化的东西,分数当然是一个指标(在排除作弊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基本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大家也没有必要一提到“分数”就像踩到了火一样。当然考核的内容不仅限于分数,应当还有品行、综合能力(所谓德、能、绩、勤、体等).

TOP

呵呵  前几次测验的考卷是班主任自己批的,100的有好多
上次测验的卷子是老师交换了批改的,最高的只有92,最差的40多分也出来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新兵连 于 2008-11-5 12:14 发表
呵呵  前几次测验的考卷是班主任自己批的,100的有好多
上次测验的卷子是老师交换了批改的,最高的只有92,最差的40多分也出来了
哦,还有这等事情。学生成绩的波动好像蛮大额嘛。 .

TOP

孩子分数超过/低于学校/区平均,都有说法的,所以……
也许不是所有的学校,但确是很通用的。.

TOP

突然想起这句话: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鱼
  出自庄子《庄子.秋水》
  【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1)。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2),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3)。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
  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儵鱼游得多么悠闲自在,这就是鱼儿的快乐。”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还是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你刚才所说的‘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话,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问我,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鱼儿快乐的。”
  其他意思: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这句话原本有三重的意思。
  本来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异类之间无法相通,彼此之间并没有办法交流感情,只因为青菜萝卜各有所好,很难强求,当然就是说,鱼有鱼的欢乐,你有你的悲伤。
  古人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用的是谐音字,所以就变成了“子非余,焉知余之乐”,意思很平实,人心隔肚皮,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心愿,你不可能完全理解,所以,你的悲伤,你的欢乐都属于你自己,是别人夺不走要不去的。
  我自己的意思和古人不大一样,我有时觉得自己如果不是头脑不正常一定就是愚不可及,因为在平常人看来舒适美满的生活方式对我来说就如同毒药一般的难以忍受,而唯一能够让我尽情享受的除了游戏就是写程序,因为只有这两样东西可以完全地占据我的心灵,让我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而这在我看来都是愚不可及的,而我却乐在其中实在是不为常人所能接受,因此,“子非愚,焉知愚之乐”。
  时下观点: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其实即便是鱼,也不见得会知道做鱼的乐趣。且看世间庸庸大众,又有多少人懂得做人的乐趣呢?



附言:我上学的时候,没有觉得上学是很苦的,而在旁人看来是很苦的..

TOP

每个行业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一套考核标准,而学生的分数可能也就是考核老师最直接最简单的一条标准,尽管可能并不合理,但是也无可厚非。能够理解。只是,教师,还是得凭良心教书,老师得从心底里喜欢孩子,喜欢教书,他才能在岗位上发挥出最大的光芒,所以,孩子能遇上尽心尽职的老师就是他的福分。.

TOP

记得小时候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句话印象挺深的,不知道现在的气氛是什么,是和谐吗?.

TOP

这两天就要考试了,可是孩子的老师连着两天叫他们读课文,每天读7-8课,每课读三遍,一共二十一遍,还要家长在每篇课文边签名,第二天老师要检查的,一旦没做到,放学留下,我就是不明白这样读有什么好处?孩子能记住什么?可悲可叹!.

TOP

回复 98#tomliyangmm 的帖子

这还不好应付,读课文孩子肯定没问题,老师说读三遍,我们向来读一遍,我看她读到现在也都能背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也可以酌情衡量,只要感觉孩子已经消化的内容,可以越过,多补一些不足的地方。.

TOP

老师的考核还是要的,没有考核,不负责任的老师更多,只是以什么为标准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