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再论尽力和拼命

很多人都以为在学校只要成绩好,其他都是次要的。可是为什么有不少家长在坛里诉说优秀孩子得不到公平的待遇呢?有没有想过成绩第一,而不受校方和老师的青睐的原因是什么。只是一味地认为别人是凭所谓门路,是不是自己的主观臆想呢?犹如一个病人看见健康的人会怎么想呢?难道也是走了门路?.

TOP

我总觉得,人的一生,特别是能人的一生,都会有些磕磕碰碰的,很好的面对它,克服它,就会成熟一点,就会更能干一点。从这个角度讲,LZ鼓励女儿欲挫更努力,更奋发,是没有错的。但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学校的推荐自然有其自己的标准,这个标准肯定不单纯是读书成绩。还会有其它能力的东西,当然还会有些不上台面的因素。LZ要做的是帮女儿排除那些不上台面的东西,分析在那些上台面的能力因素里她是否真有缺乏,并努力改善之,这样,LZ的女儿,一定会更棒的。
遇到挫折,聪明人总能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使自己更聪明。你不能解决的难题,你就勇敢的面对它。千万不要走极端。.

TOP

别的不用多说了,lz有个很优秀的孩子,这就足够让家长欣慰了。
保持乐观,保持平衡,多鼓励孩子.

TOP

对于我不了解的事我不敢妄加推论。并不是所有的总裁都只会生“败家子”,如果光从家庭背景上看就确定不公平,似乎有些不妥。名单中也一定是有非总裁的子女,难道也是走了后门吗?

[ 本帖最后由 咚咚 于 2006-4-30 11:41 编辑 ].

TOP

回复48,49千零

从你的字里行间感觉到你具备是比较传统的思维.其实每个人对同一个事物的观点都不同.4大对你是一种梦想,对其他人说不定是一场恶梦而已.哈,说得严重了.
生活是一种态度,自己满意就好,选择自己适合的才是最真的.才不管别人眼中的前程远大是什么定义呢!.

TOP

人家也感觉不公,你就读书好,凭什么推优。换位思考思考。

那人也不平,论文一堆,还给中央领导上课,怎么当不上总理。不是讲要选拔人才吗?

是你的永远是你的。.

TOP

回复 #55 倪宝宝MUM 的帖子


支持:“生活是一种态度,自己满意就好,选择自己适合的才是最真的.才不管别人眼中的前程远大是什么定义呢! ”
人生的目标就是追求幸福,但是每个人心中的幸福是不一样的,关键是你自己要真正感到幸福。.

TOP

支持:“生活是一种态度,自己满意就好,选择自己适合的才是最真的.才不管别人眼中的前程远大是什么定义呢! ”
人生的目标就是追求幸福,但是每个人心中的幸福是不一样的,关键是你自己要真正感到幸福。.

TOP

千零,佩服你有超强的智慧和能力!能在4大还能保持如此的轻松状态.
相信你的优质因子一定在宝宝身上体现得更加完美. PFPF!.

TOP

人家做HR的当然轻松啦.

TOP

我看看家门口的人,每天聚在一起打牌,中午炒几个菜,喝点老酒,日子挺火的,过得有滋有味的。

不用每天带了一个面具,担心每天会发生的一切。

累啊,作孽啊。.

TOP

我们现在是小升初,在通往市重点特色班的道路上遇到同样的挫折---“你们孩子确实很优秀,但我们招生看的是综合素质”冠冕堂皇的话使人难以还击。

    “综合素质”是什么定义?我真的不知它指的哪方面,为何几张辛辛苦苦得来的奥数奖抵不上一张优秀少先队员奖,要知道这些奖也为学校赢得了荣誉,轮到评优秀队员却轮不上,我看当上优秀队员的平时也与我们一样过学习生活,没有为学校作出什么特别的贡献,赢得什么特别的荣誉,他们得的奖是他们自己的荣誉,升学的砝码。

     我们感到对不起孩子,因为我们没想到位,没做到位使孩子几年的努力付之东流。孩子说这就是人生的挫折,上学路远我会早点起来的。我也没想到孩子会说出着话,我为此很感动。

    我们是要帮孩子把握,但在大方向真确的前提下让他们自己走,因为这是他命中注定要走的路。我们只是提醒者,或者是旁观着,我们在一边的作用只是为他们鼓劲加油,他们失意的时候的港湾得到安慰。.

TOP

回复 #60 倪宝宝MUM 的帖子

心态决定一切!.

TOP

那是喝酒炒菜打牌最好了,何必上这来讨论上那个私立中学呢

就近入学得了,路近,功课少,过得有滋有味的。

炫炫爸.......高...哈哈.

TOP

跑题一下,四大会计事务所是哪四大?.

TOP

哈哈,LZ看到你笑了,我也高兴了。.

TOP

楼主的孩子的状态是要拼命,

大家说这么一大堆的有关心态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难道拼命就是心理压抑、失衡的外在表现?是不可取的?

我倒觉得是对社会不公平现象无奈接受后的积极表现。

还有有必要说那么多劝慰的话吗?什么也许别人的综合素质确实高的等等,等等。
按Peter妈妈和楼主说的事实,我们没有必要教孩子自欺欺人。

对Peter妈妈和楼主的孩子赞一个。

[ 本帖最后由 maomaofeng 于 2006-4-30 12:39 编辑 ].

TOP

四大会计事务所

KPMG(毕马威)-Klynveld Peat Marwick Goerdeler;
1987,Peat Marwick International (PMI)和Klynveld Main Goerdeler (KMG)合并创建
了KPMG.
大陆区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事务所;
www.kpmg.com.cn
PWC(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
1998,Price Waterhouse和Coopers & Lybrand合并创建了PwC.
大陆区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天津,西安,大连,苏州九个事务所;
www.pwccn.com
EY(安永)-Ernst&Young,1989年由Ernst&Ernst and Arthur Young&合并成立,这两个
公司都是20世纪初在美国成立的;
大陆区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成都,武汉七个事务所;
http://www.ey.com/china/
DTT(德勤)-Deloitte Touche Tohmatsu;
1990年,Deloitte和Touche合并创立了Deloitte&Touche,1993年更名为Deloitte Touche
Tohmatsu;2003年,DTT全球都将使用Deloitte作为品牌名;
大陆区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南京,天津,苏州八个事务所;
www.deloitte.com.cn.

TOP

首先,家长的心态会直接对孩子产生影响。学校的推优是以德智体全面发展为衡量标准的,别人一被推优就怀疑别人走后门,是不是从另一角度证明了学校的决定是正确的呢?.

TOP

回复 #62 peter妈妈 的帖子

我们的优秀队员是这样选出来的:
1 班级同学选出一名候选人
2 年级在各班的候选人中再选出一名
3 各年级候选人再报到区里市里再选出若干名
年级和班级侯选人都是由学生选的。
我看了下今年的优秀队员,发现有这样的共同点:在以前就获得过学校和外面的一些荣誉(不仅仅是竟赛证书),在同学中有一定的知名度,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包括文娱,体育),是班干部,成绩优秀。
所以说,成绩和学科竞赛只是体现孩子智力上的优势,综合素质不是单单靠智力优势可以决定的。如果只要智力因素,那么大家小升初统一考试好了,大家都不要在意什么干部什么委员什么社会活动了,成绩决定一切,对很多孩子来说同样是不公平的。
只要看看教委的政策就好了,自主招生范围的扩大就是将智力因素(成绩)的比重降低,家长能做的是改变自己的策略,不能只培养做题目高手。.

TOP

问问孩子,组织一个班题会行吗?内容丰富吗?同学感兴趣吗?学习差的同学你能化时间、精力去帮她吗?太多的素质要求了。

[ 本帖最后由 炫炫爸 于 2006-4-30 12:48 编辑 ].

TOP

遇到不公,遇到老师给其他同学机会,你能心平气和吗?.

TOP

“自主招生范围的扩大就是将智力因素(成绩)的比重降低”
评哪个学校是否优秀的结果最终还不是看升学率?
大家在这里讨论哪个学校好的唯一标准还不是看升学率?
讨论来讨论去,结果大家还不是争着把自己的孩子往升学率高的学校送?

我看到市二很多同学拿了创新科技什么奖,获奖人数好象比别的所有学校加起来都多。您认为它比升学率高的其它学校更优秀吗?充其量它只是能为升学率高的学校提供优秀生源而已。.

TOP

别看十年,还是看二十年、三十年吧。.

TOP

回复 #73 betterdad 的帖子

呵呵,这只是我的观点,假设一下,如果你愿意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只有成绩是拿得出手的,我也没啥意见的。只是表抱怨人家孩子成绩没你们好却机会比你们多。你还是可以通过统一考试得到一样的结果。.

TOP

谢谢大家的讨论

其实发这一贴并无心态不平,只是要让还刚进中学的家长明白一个道理,必须抓紧自己孩子的学习,(你说除了推优,90
%学生进重点高中,重点大学,靠的还不是分数,到时差一分都不行的)
本人就是徐汇区的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这些年的内幕还会不清楚吗?  "存在就是合理" 所以你没办法改变他,但你有办法改变自己.

即然最后结果还是以分数为准,就着重点放在抓孩子的学习上,努力学习拼出自己的命运,这是发贴的目的

希望大家在学习的方法上多讨论"尽力""拼命"别离题太远了.

TOP

关于“尽力”和“拼命”

请问:我们自己尽力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让孩子拼命的目的又是什么?最终目的除了让孩子找到一个让人羡慕、光宗耀祖的好工作之外,还有什么?

我前妻是上师大毕业的,和现在的徐汇区教育局副局长(杜俭)是同班同学,我们的房子也买在上中附近,靠这个关系我们的孩子是可以进上海小学的,但是我们没让孩子去。
因为,我们始终认为:路,是要靠他自己走的!.

TOP

一般我们比较倾向将美国的方法和我们进行比较。美国有没有推优呢?有的。也有量化的标准。讲一下大概吧。 标准分二大类,1、学习部分,一成绩为主,占50%。2、其他部分,和学习没有直接关系,占50%。第一部分就不说了,说第二部分。其主要内容为:公益事务,打工,体育,文艺,父母的社会地位,家庭的经济实力,家庭对社会的贡献(慈善募捐等)。两部分的任何部分的满分,都不可能达到推优的标准,综合素质的体现就是学习好并不占尽优势,学习弱的也有机会。.

TOP

回复 #76 天意 的帖子

原来以为,女儿经过努力,进了自己想去的学校,已经蛮尽力了,可以歇口气了。现在看了您的帖子,觉得“革命尚未成功,女儿仍需努力”。要争取有推优机会,但也要“尽力”去“拼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TOP

讨论或争论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家长的理念不同.
你想把孩子培养成哪种人?

而家长的理念又来源于自己的生活经历.
假如……那么……所以孩子一定要…….
不信?自己反省一下.

TOP

LZ玩了我一把。

但LZ你没有那个好心态,装的。至少是不成熟。.

TOP

我们班级除了中队长,中队委员,小队的干部是班级同学各自上台发表竞选演讲,然后提名,表决产生的,

三条纲的,还有一些有分量称号的奖项都是老师年终拿着奖状给学生,从来没见举手表决的。这几位可没在学习,体育,文艺或者其他组织能力上有突出表现。在校以外争取到任何奖项。

在这之前我认为这些都是无所谓的,不给就不给,凭本事吃饭,从这次事件顿悟没在班主任那块下功夫。.

TOP

其实在徐汇区我最敬佩的是世外小学的王小萍校长(她在向阳小学任支部书记时还不见她有多少魄力的)前几年教育部开始提倡为学生减负时,王校长公开说:"你们减负,我加负"所以世外小学出来的学生基本上功底都很扎实,徐汇区小升初,世外小学学生直升进世外中学,进华育,西南位育,都很容易,各校对他们的学生普遍认可(根本不需要这个证书那个证书的)为什么认可?就是王小萍校长顶风作案"加负"的成果,相信以前在世外读过小学的学生家长应都有体会..

TOP

回复 #82 peter妈妈 的帖子

二次世界大战,美国人扔了原子弹日本才投降。如果没有原子弹,有那么容易让日本投降?上次小孩回来讲学校评优秀学生,很多都是教师子弟(本校的或外校的),特别是顶头上司的小孩。你想,你用什么样的工夫才能算得上原子弹?人家毕竟关系到饭碗。所以,只好告诉小孩,你只要努力,对得起自己就行了。.

TOP

对!我们的班主任就是直接地当面的对我说:

评选优秀少先队员?你想都别想,只有几个名额,我们学校老师的孩子很多。.

TOP

回复 #73 betterdad 的帖子

同意,同意,非常同意!
站着说话不腰疼,假如市二和上中同样让家长选,我看打破头都会抢上中的。.

TOP

回复 #83 天意 的帖子

是的,毕竟小孩学到了知识,或者你就把他学习当做是在打游戏,在玩英语、玩奥数。打游戏还有世界大赛呢。

很多人会感谢王校长倡导的学风,使得家长有平和的心态。

但是世外学生进西南位育满头疼的,好像有些恩怨。

另外,哪个学校是真正按照考试成绩分班的?因为以一次成绩分班以后不动了是很不科学的,所以分班内有玄机。算了,天下。。。。。。

[ 本帖最后由 勿好讲 于 2006-4-30 16:40 编辑 ].

TOP

我觉得LZ的女儿是很优秀的.支持你们!.

TOP

回复 #87 勿好讲 的帖子

不会的,西南位育老校长庄中文在时也特别喜欢收世外小学的学生,现在张健中校长一样是这样,(世外小学学生的质地全区乃之全市都认可)只是世外中学对世外小学的学生争夺的很历害,(世外,西南位育二校质量差不多)所以一般家长也就会采取直升入世外中学的做法.

TOP

回复 #23 红眉 的帖子

说得真好!.

TOP

严重同意!.

TOP

看了那么多回帖,同意炫炫爸爸的意见。说来说去还是综合素质最重要,将来更加是。

基础教育抓的紧也是很好的,但这不是关键问题,绝对不是。

另外偶说的综合素质是泛指的。包括本身的能力,外貌,家庭背景,等等很多因素。有些素质是通过努力可以得到的,而有些就是你的命。

小孩子要教给他们一个良好的心态。别人有别人的综合素质,你有你自己的。没有背景的,长的好看也行(特别是女孩);两样都缺的,要靠自己更加多的努力来弥补,要提升气质。

总之走自己的路,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保持良好的心态!!

[ 本帖最后由 傻妮子 于 2006-5-4 13:24 编辑 ].

TOP

回复 #71 炫炫爸 的帖子

这些能力现在的孩子均可以的。.

TOP

回复 #92 傻妮子 的帖子

同感!虽然咱家的是男孩..

TOP

回复 #92 傻妮子 的帖子

严重同意.

TOP

部分推优生不见“优”在何处,一些中学校长呼吁——
                                                                           “推优”选拔需更加合理


作者:陆梓华  日期:2006.02.26  版次:A-12


部分推优生不见“优”在何处,一些中学校长呼吁——  “推优”选拔需更加合理
    今年,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推优生”计划已从去年占学校招生计划数的20%上升至30%,然而,记者近日在一些中学采访时发现,说起“推优”,校长们似乎也有头疼事儿。
   

   
高中:“推优”不优为哪般
    某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已连续招收了几届“推优生”,每年高一第一学期结束,都有一些“推优生”不仅成绩已落至年级中下游,其他方面表现也不出挑。问兄弟学校,似乎都有相同的困扰。“推优生”为何不优?
    经了解,一些学生原先的“优秀”光环似乎含金量并不高,“有些参加科技发明大赛得奖,未必就是自己动手;有些‘优秀团员’在初中老同学的心目中口碑却一般”,一名老师直率地指出,“推优生”的评选过程仍有待监管。
   
初中:“推优”引发“后遗症”
    “推优生”名额逐年增加,其目的在于提高“综合素质评价”在升学过程中的作用。一些初中校长却表示忧虑——名额的增多同时意味着学生参与面的扩大,在这种情况下,一套客观公正的评选标准显得十分必要。记者见到的某知名初级中学的“推优生”评选标准表上,“他评”占50%,学业考模拟考成绩占40%,初三第一学期期末成绩为10%。“他评”时,每名候选人都得接受其他同学从“道德品质与个人修养”“社会实践”“体育与艺术表现”“交流与合作能力”等多方面为其打分。
    “为尽可能公正,只能采用这样量化的方式,但是,操作性一强,科学性却难免受到影响”,该校校长坦言,“10分之差究竟差在哪里,谁也说不清楚,我们就曾有同学可能就因几分之差,与‘推优’无缘”。
    自从了解了学校的“推优”标准,出现了一幕幕令人哭笑不得的场景——一名同学身体稍有不适,十几名同学争着陪他(她)去医务室,只为了让自己在“他评”中得个高分;一些做事沉稳但不喜张扬的同学,在“他评”中却难得高分。
   

    “推优”本是好事,但如何让这一制度更完善,让更多优秀学生获益?校长们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建立“推优生”跟踪机制
    为促进教育均衡化,教育主管部门将“推优”名额按各区县应届初中毕业生人数均衡下达,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各初中的毕业人数,将“推优生”推荐名额下达各初中。然而,一些教育专家指出,这一均衡化原则不应回避各所初级中学间生源、师资等诸多方面的不同而引起的教学质量上的差异。
    “我们发现,可能A学校的推优生,在B学校只能算中等。那么,对B学校的同学们来说,是否公平呢?”某高中校长建议有关部门对“推优生”建立跟踪机制,在注意各区县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借鉴大学向高中分配“保送生”名额的方式,根据该校历届“推优生”入校后表现决定其下一年招生名额,这样,无论对于初级中学还是对于“推优生”自身来说,都有一定约束力。
   
学业体育先“闯关”
    静安区教育学院附校的做法或许值得参考。“我们进行推优工作已经第4年了,发现应该先从体育和学业成绩这两个可量化的指标入手”,校长张人利透露,该校去年49名“推优生”中,有约一半人的成绩并不在年级49名之列,原来,学校先将学生3年学业大考成绩和体育成绩按6:4相加,得出总分,决定推优候选人。对此张人利解释道,“推优生虽然不一定成绩必须拔尖,但是,学习毕竟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所以,成绩不能低于平均值,而身体,更是关键”。缩小候选范围后,校方将组成评定小组,对学生进行德育表现和特长考评,此时,“三好学生”称号、各类荣誉证书都将发挥作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高中学校在前两年招收“推优生”时仍采用了笔试的手段。看来,让推优不忧,还需观念和机制上的双重“推动”。.

TOP

张校长还是一个有思想的校长。.

TOP

我孩子读小学时也受到过班主任的不公证对待。当是我们也非常气愤!不过家长还是从正面教育鼓励他。指出他的缺点。没想到这小子心中不服,暗暗憋着一口气拼命学习,学习成绩从此突飞猛进,初中跨区进入一所名校的理科班。高中更是推优进了上海市最顶级高中的理科班。所以不要怕受挫折。有时说不定是好事。.

TOP

天意老师:方便透露令爱是哪个初中的吗?还有,现在令爱考上那个高中.

TOP

猜想: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上中。.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