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2个人次参与评价】

[数学] 为什么各个初中学校都把奥数成绩作为选择学生的标尺

如果孩子有兴趣,还是学点奥数好,那毕竟是一种不同的思维能力。如果孩子没有兴趣,也不要硬逼他去学奥数,这么小就活得这么累,人生还有什么乐趣。
再说了,上复旦、清华、北大就一定能成为人材?不是也有北大卖猪肉的才子吗?
我觉得现在我们国家的这种应试制度是在扼杀中国人的生存能力,没看见现在大量的大学生毕业就失业,就业的工资收入大都也仅够养活自己,不是孩子们无能,是我们的教育没有教会他们必要的生存技能,只教会了他们考试。
我经常从投资与收益的角度再反思我们培养孩子的方法,真的一定要让他去这么无趣地从小就开始去做他没有兴趣的事情吗?将来再贴着名牌的标签去成为OFFICE机器的一个高速运转的部件,想想都可怕。.

TOP

为了考民办,我儿子五年级时学过一年的奥数,初中阶段没有让他学。我认为学习奥数是用特别公式和方法解题的,思路跟一般解题不太一样,儿子学了一年后发现思路有点不对头,容易的题也会思考到难的方面,有点钻牛角尖的感觉。我觉得这样对脑子不好,小孩子最主要是各方面都健康的成长,因此就没让他学下去。后来不学了,学习很轻松,也考上了不错的高中。所以我觉得如果不是为了进好初中,学奥数没什么用,因为学了半天也只不过学了些特别的解题方法,只要记住这些方法就能做奥数题,也这没什么意思的。.

TOP

回复 #52 winny2003 的帖子

我特别想听到高中的BBMM们的意见,因为你们都是切身的体会,我们低年级的家长,尤其是马上要小升初的,有点迷失了方向的感觉。不知所从,学的太多孩子辛苦,不学又担心。。。.

TOP

奥数与常规数学没有矛盾,我孩子就靠学了点奥数,一路上升学顺顺利利。.

TOP

中国的确是个奇怪的国家,整个世界都会发生的事情中国不发生,而整个世界极少发生的事情中国却发生了。中国是在发展中,中国在跟着外国人亦步亦趋的时候付出过多大代价。如果是国家付出的我们只能表示心痛,是企业付出的我们表示愤怒,是老板付出的我们表示同情,是朋友付出的我们表示叹息,那如果是我们的孩子付出呢,你该怎么表达?
奥数是怎么来的?中国重点大学以奥数为标准挑学生又是谁定的?
难道我们见得少吗?一个执掌局部领导权的某人指定了一个标准,或者通过他欣赏的智囊定了一个标准,谁能够、谁敢于去重新评价或者推翻?
难道被定下的标准就是标准么?任何标准都是对一部分人有利的。如果残疾人能加分进清华北大,是不是会有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弄成残疾?
对数学专长的孩子学奥数不成问题,奥数是种技巧是种游戏。而对数学不专长的孩子能掌握教育计划的全部已经不容易,再加上奥数这个劳什子,不等于把孩子的脑子往残疾里打?
我们看见很多有才能的人不出自清华北大,也看见清华北大出过败类,这都不说明什么?
一个学校不能保100%地出好学生还是坏学生,尽力而为吧。每年清华北大就只能招那么些学生,总要有个筛选办法,有筛选就有不公平,一定要绞尽脑汁去挤那个独木桥,只能自己掂量了。有人工夫好,走独木桥如履平地,而大多数人只能走平常路的,而且走平常路的总能看笑话地看人从独木桥上摔下来,虽然心态不地道,但许多人快走到尽头了才摔下来确实另人唏嘘。真是铤而走险的现实版!
极端的例子很多,那么生活中近来老是出现极端例子呢?
太多了,两个复旦毕业的在公司里昏昏欲睡,而另一个普通大学毕业的却脱颖而出,现在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填鸭式教育的后果正在大面积开花,物极必反,大家期待。
最近比较关心那些高考状元,他们中的大多数既没有学奥数,也很少参加学科类竞赛,学习很轻松,身体健康,笑容阳光,有些甚至只报了知己喜欢的专业,而无所谓学校排在第几位,很敬佩。

[ 本帖最后由 小猪爸爸 于 2006-8-28 14:33 编辑 ].

TOP

回复 #3 Angelamother 的帖子

是啊!我也觉得很奇怪,孩子本来平时成绩都是蛮好的,偏偏在奥数这一块稍微慢了一点,难道能说孩子不聪明吗?.

TOP

回复 #15 peterzhu 的帖子

同意你的观点,可惜的是还是又很多家长回去“捧杯”.

TOP

引用:
原帖由 星亮 于 2006-8-26 10:00 发表
奥数与常规数学没有矛盾,我孩子就靠学了点奥数,一路上升学顺顺利利。
.

TOP

说“将奥数学的很好的聪明”还可以接受。但是现在有很多认为“奥数成绩不好的就是笨的”就不可以接受了。.

TOP

.

TOP

 60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