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444个人次参与评价】

[数学] 初、高中竞赛篇---------“卓越大学联盟”九校2014年自主招生开始报名

引用:
原帖由 GerryBB 于 2010-11-16 20:18 发表 \"\"
发现有初三的同学混入高联赛,贵贵龙的东,利害利害
本届初三学生中除王、张两位高中数学联赛获奖者,还有一位高中化学联赛(上海赛区)的二等奖获得者,且他的实际能力已达到了进队水准。.

TOP

回复 600#GerryBB 的帖子

今年进营的2位高一学生,去年也是初三就拿奖的.

TOP

2010年度安徽省高中数学联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44名)


韩衍隽     安庆一中
  
黄子扬     合肥168中学
  
何希豪     芜湖市一中

刘  彧     铜陵市一中
  
杨 洋     安师大附中
  
魏昊明     合肥一中

魏逸然     合肥八中
  
李璟峰     蚌埠二中
  
刘雪驹    芜湖市一中

孙宇宸    蚌埠二中
  
陆 越    淮北一中
  
程亦飞   安师大附中

朱瑞禹   芜湖市一中
  
赵耀东   蚌埠二中
  
谢广增   马鞍山市二中

朱浩然   合肥一中
  
干 超   马鞍山市二中
  
李 奇   太和中学

杨超明   蚌埠二中
  
王泽昊   淮北一中
  
刘天乐   安庆一中

占 玮   合肥一中
  
晋天元   合肥一六八中学
  
王子宇   芜湖市一中

张 东    蚌埠二中
  
周 圆    安庆一中
  
任  胜   铜陵市一中

裴  挺   铜陵市一中
  
李 由   合肥一中
  
魏子庄   马鞍山市二中

汪书兴   铜陵市一中
  
徐 滢   安庆一中
  
朱玉紫璇 合肥一六八中学

方凌锐   南陵中学
  
沈大卫   马鞍山市二十二中
  
魏天铎   马鞍山市二中

吴育昕   蚌埠二中
  
郑 博   淮北一中
  
张文渊   滁州中学

薛庆源   合肥一中
  
高 翔   淮北一中
  
王庭晗   合肥一中

江翔宇   芜湖市一中
  
方子健  马鞍山市二中.

TOP

2010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安徽赛区)一等奖名单

序号        姓名        性别        学校        年级
1        韩衍隽        男        安庆一中        高三
2        刘  彧        男        铜陵市一中        高三
3        魏逸然        男        合肥八中        高三
4        孙宇宸        男        蚌埠二中        高三
5        朱瑞禹        男        芜湖市一中        高三
6        朱浩然        男        合肥一中        高一
7        杨超明        男        蚌埠二中        高三
8        占 玮        男        合肥一中         高一
9        张 东        男        蚌埠二中        高三
10        裴  挺        男        铜陵市一中        高二
11        汪书兴        男        铜陵市一中        高二
12        方凌锐        男        南陵中学        高三
13        吴育昕        男        蚌埠二中        高三
14        薛庆源        男        合肥一中        高二
15        江翔宇        男        芜湖市一中        高三
16        黄子扬        男        合肥168中学        高三
17        杨 洋        男        安师大附中        高二
18        李璟峰        男        蚌埠二中        高三
19        陆 越        女        淮北一中        高三
20        赵耀东        男        蚌埠二中        高三
21        干 超        男        马鞍山市二中        高三
22        王泽昊        男        淮北一中        高三
23        晋天元        男        合肥一六八中学        高三
24        周 圆        男        安庆一中        高三
25        李 由        女        合肥一中        高二
26        徐 滢        女        安庆一中        高三
27        沈大卫        男        马鞍山市二十二中        高二
28        郑 博        男        淮北一中        高三
29        高 翔        男        淮北一中        高三
30        方子健        男        马鞍山市二中        高三
31        何希豪        男        芜湖市一中        高二
32        魏昊明        男        合肥一中        高三
33        刘雪驹        男        芜湖市一中        高三
34        程亦飞        男        安师大附中        高三
35        谢广增        男        马鞍山市二中        高二
36        李 奇        男        太和中学        高三
37        刘天乐        男        安庆一中        高三
38        王子宇        男        芜湖市一中        高三
39        任  胜        男        铜陵市一中        高二
40        魏子庄        男        马鞍山市二中        高二
41        朱玉紫璇        女        合肥一六八中学        高三
42        魏天铎        男        马鞍山市二中        高二
43        张文渊        男        滁州中学        高三
44        王庭晗        男        合肥一中        高三

[ 本帖最后由 男孩爸爸 于 2010-11-17 20:11 编辑 ].

TOP

回复 604#男孩爸爸 的帖子

祝贺男孩爸爸!


[ 本帖最后由 太雄mm 于 2010-11-18 09:53 编辑 ].

TOP

北大数学科学学院院长王长平接受新浪教育记者孟楠专访谈数学魅力及前景


主持人孟楠: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您继续关注由北京大学和新浪教育频道联手打造的北京大学名师堂的系列访谈。我们今天为您邀请到的是来自于北京大学数学学院的院长王长平教授,欢迎您王教授。

  王长平:大家好。
  主持人孟楠:刚才跟您聊天的过程当中了解到王教授从16岁开始接受数学,可以说是这一辈子都在跟数学打交道,能不能在访谈的开始给我们介绍一下数学这个学科它独特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长平:数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基础学科,许多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里面很多规律性的东西,实际上可以用数学来作为表达和推理。所以,学好数学对自然科学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数学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当今这个时代,不管是经济、金融还是计算机的蓬勃发展,越来越需要学数学或者懂数学的人。所以,这也使得北大数学学院招生一向非常火爆的原因,我们大概在北大会排到前三。
  主持人孟楠:我们现在普通的网友一想到数学就觉得是特别高深又非常枯燥的学科,但是您显而易见并不这样觉得,您觉得数学最大的乐趣在哪里?
  王长平:中国有很多高中生对数学非常感兴趣,数学本身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东西在里头,使得很多高中生非常喜爱数学。他们来到大学有两个层面,一个是他因为对数学有兴趣,希望将来在数学的研究方面能够有所贡献。另一个方面的学生来到北大数学学院,是希望通过数学的基础训练,打好基础,以至于他能够到数学的应用学科,包括经济、金融、计算机等领域,做比较精深的一些工作。
  主持人孟楠:我记得在我父母那个年代一直在提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刚才王院长提到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当今这个年代您觉得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还有重提的必要吗?
  王长平:这有一定的道理,当然不能把它绝对化。学好数学之后,它可以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和逻辑性,这实际上是数学所特有的,它有很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手段。这个手段就是它学的这些基础的数学,包括我们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者王选院士,他就用数学的手段来做计算机,所以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国家做出很大的贡献。所以,我们学院也希望招收到最好的学生来,培养对国家来讲一批不可或缺的人才,这是我们的任务。
  主持人孟楠:您刚才也介绍到,北京大学数学学院诞生了两位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北大数学人,您觉得一代一代的北大数学人在推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各行各业的发展过程当中,它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王长平:首先北大数学学院是中国第一个成立的公办数学系,长期以来它对国家整个数学事业的发展做出非常大的贡献。1952年以来,我们培养了8000多个毕业生,其中就有30多个中科院院士还有工程院院士,他实际上是工作在国家的各行各业,其中就有我刚才提到的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选院士,还有第一位得到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吴文俊院士,也在我们这儿教过书。
  数学对国家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我们的学生经过培养以后,实际上他有很强的创新能力,还有很好的基础,无论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国家的经济建设第一线,都有北大数学学院毕业生在那儿为国家做贡献。
  主持人孟楠:能不能也请您向我们具体介绍一下北京大学数学学院跟其它兄弟院校的数学学科相比有什么特色或者说优势?
    王长平:兄弟院校的数学学院都是非常好的,包括科大、南开、复旦也都不错,是我们国家培养数学人才的一些基地。北大的特色在于一个是它的历史非常悠久,如果以1913年京师大学堂建立数学门来算,我们今年有97年历史。对我们影响最大,是1952年国家进行院系大调整,当时国家把北京大学数学系、清华大学数学系、燕京大学数学系进行了合并,重新组成了北京大学数学系,那时候使得北大的数学系形成一个非常强的教师队伍,同时对国家来讲也就承担了非常大的责任,为国家培养数学方面的人才。所以,我们现在一直在努力。
  从数字队伍来讲,我们在高校里算是最强的,我们有6个中科院院士,我们有许多长江学者、杰青,能显示我们教师队伍的都算是最强的。

  主持人孟楠:能不能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北大数学系在挑选人才方面有哪些标准?什么样的学生更适合在北大数学系发展和学习?
  王长平:首先他对数学要有兴趣,数学学院招生的宗旨实际上是多元化的招生。可能有一部分学生来源于中国奥林匹克国家队,其中绝大多数的人奥赛的金牌选手会选择到我们这里来念书。另一部分实际上从自主招生、保送生上来,我们通过笔试跟面试来考察学生的数学能力,也包括其它方面的能力。其中另一个大的部分实际上是从高考上来,高考直接录取。实际上不同来源的学生显示不同的特点,比如说通过国家队进来的学生,可能数学非常好,高考的学生就非常全面。另一部分学生从自主招生保送生招来的学生,他在某一个方面有非常好的能力,包括我们招来的比如像从“小小科学家”、“创新大赛”中招一部分学生。多元化的招生使得我们招来的学生各具特点,各有特色,这些学生在一起成长过程中可以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这是非常好的一种模式。
  主持人孟楠:数学的本科教育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它具体有哪些方面?像文科的学生可能并不是很了解,也非常感兴趣想具体了解一下,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王长平:数学人才培养模式也是遵循学校的16字方针,“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
  首先是加强基础。我们前两年的课程抓得非常紧,所有的数学学院招来的学生,实际上进来的时候是在划同一个起跑线,我们把他们所有的身份全部忘掉,所有学生上一样的基础课,前两年读得会比较辛苦。到第三年,我们实际上进行分流培养,其中五个分流方向,一个是基础数学,一个是统计学,一个是计算数学,一个是信息科学,还有一个是金融数学。选择权在学生手里,学生有权来选择他愿意学的方向,就开始分流培养。
  这个模式实际上也是非常好的,因为跟其它院校的数学系相比,它们也有它们的特点,比如南开有陈省身班,还有专门的一些班进行挑选、选拔再来做。但是北大一般不采用这种模式,因为我们进来的都是非常好的学生,没有办法区分他们,他们各具特点。但是我们有很多低年级讨论班,对所有的学生都Open,我们也有很多项目是通过学生各自的选择来的,我们只是在很困难的地方安了梯子,让他自己去爬。这样我们前两年整个学生实际上应该说是一个大班,谁能脱颖而出,谁能得到学院更多的资源,是靠他的能力,我们不做区分。
  主持人孟楠:整个北大数学系就是一个大班。
  王长平:前两年是这样的。第三年开始分流培养,按他的兴趣来做,这样子效果非常之好,学生对我们学院培养的满意度还是蛮高的。
  主持人孟楠:我们今天也跟很多学院的院长进行了对话,有些学科的特点是跟理论结合得比较近,同学们做的实验,进行书本的教学比较多。有些学科是跟我们的工业或者行业结合比较密切,同学出去或者跟其它学科交叉的部分比较多。不知道北京大学数学学院跟哪个方面结合更紧一些?
  王长平:我们学院整个面是比较广的一个学院,底下下属5个系,有5个数学方向。除了基础数学是纯数学以外,理论化比较明显,还有4个系都是应用性,其中包括计算数学,用大规模的计算,用到很多数学,我们有统计学,可以用到经济、金融、医学、生命各个方面。我们还有信息科学系、图像处理、信号处理、密码、计算机理论。整个数学从前两年打完基础,开始分流培养的时候,从纯理论到应用,铺的面很广。到了研究生阶段,到他毕业阶段,面就会更广。因为在后两年的学习中,很多学生是学的双学位。如果他愿意到北大经济中心学双学位,对数学系的学生来讲是比较容易的事情,因为其中最难的是数学课。

  主持人孟楠:我听说北大经济中心的很多同学数学的基础不好,学起来非常吃力。
  王长平:这里的交叉,他的本领在于有非常坚强的数学基础。他到了大学毕业之后,选择的方向实际上是多方面的,包括他做经济、金融,因为我们还有金融数学系。国家现在金融事业发展非常迅速,需要大量的人才。金融数学系还包括精算、定价、保险,这一块实际上是很热门的。信息科学系培养的学生实际上非常抢手,因为他不是一般的计算机人才,他懂得很多数学,比如他做图像处理,甚至用到偏微分方程。我们做的计算机是高精尖那部分,是不可或缺的专业人才。我们的学生假如做精算,一定要懂得很多数学,如果他做金融模型,也需要。所以,在金融界也是比较特殊的一群懂数学的专业的人才。这一块国家的缺口蛮大。计算数学培养的人才,实际上也是国家不可或缺的,大规模的计算对国家不管是国防还是其它各种应用领域,都非常重要,这也是北大的责任,要培养一批数学的人才,对国家来讲不可或缺。
  主持人孟楠:您刚才在提到兄弟类院校数学学院,您说到南开大学陈省身班,我也是南开的校友,上学的时候接触很多数学学院的同学,他们给我的一个印象,学数学的同学一个是性格普遍比较内向,第二,说起话来逻辑性非常强。现在走向职场的过程当中,他们也是在各大,有金融类,有从事计算机类,在这些行业当中也都是非常非常顶尖的角色,他们曾经学习数学的教育背景给他们打下一个很好的铺垫。想请王院长介绍一下北京研究数学的这些同学,他们的个性特点是怎么样的?他们现在在社会当中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王长平:北大的学生哪怕是数学系的学生,因为他有良好的环境,这跟北大的人文社会整个环境是分不开的。我们有最好的文科来支撑,这是人的培养,我们有最好的外语学院,让他有非常好的语言培训。包括我们的各种社团活动对他的锻炼。实际上我并不很认为我们的学生非常之内向。我给你举一个例子,我们2007年的时候,北大数学学院的学生把北大杯的足球跟篮球冠军全拿到手,包括本科生、研究生,一下子拿了四项冠军。我们曾经有辩论会,进入最后的决赛。所以,长期以来有一种误解,学数学的学生比较内向,也许部分人是这样,但是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是蛮活跃的。因为现在学数学不再仅是研究,他有多才的方面,比如对生物的关心,对计算机的关心,对金融的关心,他不完全只是研究数学。当然仍有一部分学生非常喜欢研究数学。数学学院的学生特点在于他的后劲强,因为他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很强,他往往创新需要这部分的能力。我们的学生在北大的表现应该并不亚于北大其它学院的学生。
  主持人孟楠:今年的高考刚刚结束,各个省市的学生都正面临着填报志愿,以及进行专业和院校选择的难题。很多学生都想我在这个时间跟家长共同研究,捋清楚我将来所要从事职业,我该走哪条路。但是对于现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同学来讲并不容易掌握这个事情,王院长相信也接受了很多这样的同学,您给他们什么样的建议和意见?
  王长平:因为高中生已经成年了,他对自己有一个理想,有一个憧憬,这个憧憬是非常之美好的。从家长来讲,他更多的考虑将来读出来的职业,你将来能挣多少钱。实际上我是建议,能进北大的学生应该有你的理想。
  主持人孟楠:有抱负。
  王长平:因为80%的学生肯定要经过研究生阶段,相当一部分是博士毕业,你想你现在就要决定十年之后的事情,你能够看得准十年之后哪一个学科更能挣钱吗?所以,一个学生的成功更在于他有理想,有抱负,他才能学得好。而且北大有不同的专业,实际上我的理解是学好便好,不管你学的是物理、数学、化学、生物、地理、考古,只有你感兴趣,首先是感兴趣。另外有理想和抱负,才能支撑起你能够在将来这十年之间能够一直在奋斗,而不是我学了一个东西以后,看看将来能不能赚钱。所以,家长一定要小心,如果过于功利,会把学生的才智给抵消。
  主持人孟楠:您刚才介绍到数学学院跟其它学科的交叉也非常多,在本科生教育的阶段,您觉得有没有机会接触到其它学科的研究也好,还是学习也好,我们学院是不是也鼓励同学们多从事其它方面的学习?
  王长平:我们有国家的本科生人才培训计划,可以在2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有一点研究计划。可以找一个老师,跟老师来做。因为我们的老师实际上从纯理论到纯应用都有,甚至还有做生物统计的老师,在一起边学边做,学着怎么做科研。到了高年级之后,我们北大有好几个研究基金,比如像北大的校长基金,还有泰兆基金、JUN政基金等,来支撑大学生的科研活动,数学的应用也可以跟生物系合作,跟工程系合作,都有很多机会,他可以到心理学系做一些本科生的研究或者是论文,也可以到北大医学部进行医学的统计研究。这方面非常多,北大还是国家数学人才培养基地,我们有足够的经费。这几年来一直是只要你申请,而且有老师来带你,我们一定会资助。我们的条件还是非常优越。
  主持人孟楠:最后我们还是想代表所有收看我们本期节目的考生和家长问一个大家都特别关心的问题,北京大学数学学院的毕业生毕业去向有哪些?他们毕业之后主要从事哪些方面的工作?
  王长平:我们这几年做了统计,40%的学生能够得到美国的奖学金,出国深造。今年能够有一百五十几个学生,有七十几个拿到美国或者加拿大、欧洲的奖学金。
  主持人孟楠:一半的学生。
  王长平:40%多一些。另外40%的学生实际上是保研,读研究生,可以在北大,也可以去科学院,去其它高校长还有20%的学生就业。就业里也有很多很优秀的学生,他很想出去就业或者创业。所以,从我们的出口来讲非常好,这也导致为什么我们的录取分数居高不下的原因。
  主持人孟楠:刚才王院长给我们介绍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其实国家在各行各业的经济发展当中都需要用到数学的人才,而且在北大数学学院这样一个拥有着一流的教学团队和教学资源的环境下学习的同学也是更容易走到我们国家的各行各业尖端发展的位置。今天非常感谢王院长给我们详尽的介绍了这么多关于北大数学学院方方面面的信息,我们也特别感谢网友的全程关注,希望您继续关注我们接下来其它的访谈,感谢王院长光临新浪嘉宾聊天室。.

TOP

2011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第26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报到须知

各省、市、区数学会及香港、澳门代表队:
经中国数学会批准,2011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第26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将由吉林省数学会和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联合承办。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安排
2011年1月13日全天报到(早6:00—晚12:00);
1月13日  晚上8:00召开领队会议;
1月14日  上午开幕式;
1月15日、16日两天上午竞赛;
1月17日  参观长影世纪城;
1月17日晚  闭幕晚会;
1月18日  离营。
二、报到事宜
1.请各代表队填好报名表,于2010年12月15日前,用传真或者用电子邮件报东北师大附中。
2.参赛单位最好统一组团到达,出发前务请各单位向东北师大附中告知航班、车次及到达时间和人数等,以便安排接待。
3.长春1月份平均气温为-15℃—1℃,请携带上适用衣服。
4.联系方式:
信函联系:东北师大附中   高祥旭  邮编:130021
联系人:高祥旭 (东北师大附中办公室主任)
联系电话:0431—85608927    13504313715
刘  勇  (东北师大附中办公室副主任)
联系电话:0431—85090848    13596053505
唐大友  (东北师大附中竞赛部主任)
联系电话:0431—85090820    13843181280
郭  民  (东北师大数学与统计学院)
联系电话:15043036728
东北师大附中传真:0431—85630784
E—mail: tangdayou1@163.com
三、参赛费用
1. 各省代表队的参营人员由营员、领队、来宾组成,原则上各代表队的领队限报一名。各位营员、领队、来宾的往返旅费自行承担。
2.活动期间每位营员须缴纳营务费800元;每位领队须缴纳营务费1200元;每位来宾须缴纳营务费1800元。
3.食宿等费用由主办单位统一安排。营员住东师会馆。领队、来宾住林业宾馆,两人一房。若有独住一房要求的老师,请在回执中的备注栏特别注明,并另多交纳营务费600元。
4.特邀嘉宾名单由承办单位与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协商,统一安排。
5. 汇款方式
户  名: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开户行:工商行自由大路支行
账  号:4200221409000124441
四、其他说明
1.为丰富冬令营生活,其间将举行体育活动。
2.冬令营期间的参观活动按编号乘车,希望步调一致,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
3.冬令营期间春运已经开始,交通比较紧张。本届组委会不再代定返程票,请各代表队来长时提前买好返程票并将航班时间报组委会。
4.为便于我们接站和安排住宿,务请各代表队、营员以及其他人员及时填好报名表并于2010年12月15日前寄达组委会。




2011中国数学奥林匹克
(第26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组织委员会
吉林省数学会     东北师大附中
2010年11月18日.

TOP

教育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就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和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答记者问


1.为什么要就高考加分项目进行调整和规范?

答:自2005年高校招生实施“阳光工程”以来,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教育部及地方各级教育部门、高等学校不断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加强公开公示和社会监督,加大违规惩处力度,总体上保证了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和规范、有序,得到了广大考生、家长和社会的充分肯定。

高考加分政策在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多元评价信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高考加分政策具有高利害性的特点,近年来在执行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考生资格或身份造假等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有些招生政策在执行中逐渐被异化,偏离了政策设计的初衷。社会要求规范和调整的呼声强烈。党中央、国务院近期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清理并规范升学加分政策”。

教育部积极贯彻落实,会同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认真调研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出台了关于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和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的文件。

2.本次规范和调整高考加分工作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高考加分事关考生切身利益和教育公平。高考加分政策调整必须体现党的教育方针、体现国家政策、体现公平公正的总体要求,教育部等五部门按照整体设计、统筹协调、平稳调整、分步实施的工作原则,从加分项目是否合理、加分分值是否合适、约束条件是否增加,监督管理如何加强,违规惩处如何加大等5个方面,对现行高考加分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认真评估,客观、全面地审视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规范和调整工作以当前社会关注度高、问题较为突出的项目作为突破口,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项调整、两项规范。两项调整是调整奥赛和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调整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两项规范是要求各省(区、市)系统清理高考加分项目,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加分资格或身份造假。

3.调整后的奥赛和部分科技类竞赛高考加分项目,相比原办法,有何变化?

经教育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研究,对当前涉及奥赛和科技类竞赛的保送、高考加分项目做了调整:

一是对奥赛全国决赛获奖学生、科技类竞赛相关获奖学生,由原来的可具备加分、保送资格,调整为高校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参加本校自主选拔录取考核的资格,是否可享受加分照顾由生源所在地省级招委决定,不再具备保送资格。

二是对奥赛省赛区一等奖获奖学生,由原来的可具备保送、加分资格,调整为高校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参加本校自主选拔录取考核的资格,不再具备保送、加分资格。

三是对获得奥赛全国决赛一等奖并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遴选为参加国际奥赛国家集训队的学生,仍给予保送资格,经所报考高校测试后决定是否录取。

4.调整奥赛和部分科技类竞赛获奖学生加分项目,对赛事及学生科技活动开展会产生什么影响?

中学生学科奥赛和科技类竞赛举办以来,在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科和科技兴趣、促进青少年学科和科技后备人才脱颖而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近年来部分中学、学生及家长不顾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盲目追求通过保送或加分等“捷径”升大学,违背学校教育教学和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将客观上适合部分学生参与的奥赛和科技类竞赛项目,泛化为更多、更低龄的学生参加的“必修性”学习或活动。学生学习和参赛的功利性被强化,参赛的动机和行为被扭曲,导致部分学生过于注重本项目的设计,而忽视其他学科的学习,造成偏科和基本知识学习能力缺失,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后劲”。

鉴于此,为了给确有兴趣、有潜力的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个更加公开、严谨和洁净的竞争平台,抑制赛事不应有的功利色彩,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既鼓励特长,又强化基础,同时也促进赛事的长远健康发展,促进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应对现行竞赛保送加分政策做相应调整和完善。

有关赛事主办方预研判断,这一调整不仅不会对学生和赛事带来负面影响,而且会让赛事吸引和凝聚更多真正喜爱科学研究的学生以平常心态参与。基础教育部门认为,这一调整将有利于真正有兴趣、有潜能学生的脱颖而出,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对于推动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将发挥积极作用,对部分有学科和科技特长的学生更好的发展起到保护和促进作用。

这次调整仍保留了部分奥赛获奖者的保送资格,即在全国奥赛决赛一等奖获得者中入选国家队集训的选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专门制定了严格的遴选办法,确保选拔过程和结果的公平、公正,确保选拔出最优秀的选手参加国际奥赛。

5.为什么要对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项目进行规范和调整?相比原政策,调整后的项目有何具体变化?

近几年来,高考体育特长生加分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运动员等级证书造假或水分严重;二是比赛或测试组织不规范,替赛、替考现象严重;三是个别与体能、运动技能关系不大、更多靠运用器材等运动的赛事组织管理及评奖问题多。

本着积极引导中学生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推进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原则,这次对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进行了适当调整,加分项目限定为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游泳、羽毛球等8项。这8项都是在中学普及范围广、锻炼效果好的项目。同时,考虑到各地中学生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在上述运动项目之外允许各省份增加一般不超过2个强身健体类项目。

五部门文件还对体育特长生加分及测试提出了严格管理要求。一是严格体育特长生加分资格认定程序。学生须先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其所在中学出具的考生体育特长情况说明与推荐材料,以及所获运动员等级证书及相关参赛证明材料,集体项目运动员还须提供上场时间证明等。省级教育部门将会同体育部门对申请高考加分的考生所提供的证明材料进行审核。二是严格体育特长生省级统测过程。省级统测须全程录像,学生测试成绩现场公布,通过测试达标者须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其所在中学指定地点公示,公示无异议的学生方可获得高考加分资格。

6.为什么省级统测只设“8+2”个项目?

体育特殊加分项目的设置是鼓励那些在高中阶段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训练,影响和带动其他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运动水平较为突出的学生。因此,设置的加分项目应该是在中学普遍开展的竞技体育类项目。

教育和体育部门对当前全国中学生体育活动开展总体情况调查后确定了田径、游泳、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8个项目。这8个项目有三个共同特点:一是从实践和规模看,深受中学生喜爱并且参与度高;二是这些项目对运动场地和环境的要求相对较低,各类中学普遍有条件组织开展,是目前中学阳光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和各省级中学生运动会长期设置项目;三是这些项目锻炼效果好,对增强学生体质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考虑到各地体育项目实际开展情况及地方特色项目发展,允许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确定2个强身健体、开展广泛、深受学生喜爱、能达到锻炼效果的运动项目。

我们认为,通过这些调整会更好地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校园大众化、基础化的体育活动中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同时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和推动地方特色体育运动开展。

7.高考加分项目调整从什么时候开始执行?高中在校生是否会受到影响?

按照“老生老办法、新生新办法”的原则,项目调整从2011年开始执行。具体讲就是,从2011年秋季进入高一的学生开始适用调整后的新办法;2011年之前已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仍执行调整前的办法。

2011年之前已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无论是已获得相关赛事奖项的,还是准备参加比赛的,根据其获奖情况参照原办法享受相应加分照顾。2014年招生时将全部适用调整后的新办法。现在公布这项政策,也是为了让相关学生和家长提前知晓,做好准备。

8.两项调整的内容已清楚了,在加强高考加分管理方面有何具体内容和要求?

调整和规范工作相辅相成,其目的都是为进一步完善高考加分政策,更好地发挥其对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更好地落实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

除两项调整外,还有两方面规范措施。

一是要求各省(区、市)系统清理高考加分项目。各省(区、市)要按照体现党的教育方针、体现国家政策、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和总体要求,对本地区现行高考加分项目进行系统梳理和评估,注重结合本地区已开展或即将开展的高考综合改革、录取模式改革等新情况,合理适度调减加分项目及分值。对超出教育部规定范围和分值的项目,要酌情调减。特别要向当地考生及其家长解释清楚清理和调减原因,争取广泛理解和认可。

  二是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加分资格或身份造假。进一步规范了加分工作流程,今后所有拟享受高考加分的考生,均须经过本人申报、有关部门审核、省地校三级公示等3个环节后方能予以认可。加强部门合作,联合审查考生加分资格或身份。有关部门将重点加强对相关赛事组织及获奖证书、等级证书的管理,严格民族成份及户籍变更等关口,从制度、程序、操作等各方面防范和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严惩造假或参与组织造假者。对发现有弄虚作假、骗取相关加分资格的考生,将采取何时查实何时处理的办法予以惩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或非法中介机构、个人,将依纪依法予以惩处。.

TOP

从奥数冠军到菲尔茨奖获得者 越南数学家吴宝珠


吴宝珠在清华大学接受采访
对国内读者而言,越南数学界是比较陌生的。但就像出乎意料的那样,就在2010年8月19日,在印度海得拉巴市召开的第26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38岁的越南数学家吴宝珠获得国际数学界大奖——菲尔茨奖。吴宝珠“通过引入新的代数—几何学方法,证明了朗兰兹纲领自守形式中的基本引理”,该成果于2009年被美国《时代》周刊列为年度十大科学发现之一。
  吴宝珠的脱颖而出让人们对越南数学刮目相看;而其本人的成长经历亦引起世界人们的好奇与关注。
  不久前,吴宝珠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说:“我只是证明了朗兰兹纲领的基本引理,不是整个纲领,我认为整个纲领的证明也许需要用我一生的时间。”
  吴宝珠1972年出生于越南一个学者家庭,15岁时进入越南国立河内大学附属高中的数学专修班,1988年和1989年,他连续两届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获两枚金牌。他在法国完成大学学习,在博士研究生阶段开始研究朗兰兹纲领;2008年,他证明了朗兰兹纲领的基本引理。
  朗兰兹纲领由加拿大裔美国数学家罗伯特•朗兰兹(Robert Langlands)发起。1979年,朗兰兹提出一项雄心勃勃的革命性理论:将数学中两大分支——数论和表示论联系起来,其中包含一系列的猜想和洞见,最终发展出“朗兰兹纲领”。朗兰兹认为,纲领的证明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但他相信证明纲领的前提需要一个基石——基本引理,而且这个证明应该比较容易。然而,基本引理的证明实在是太难了,直到29年后,2008年,年轻的吴宝珠才用自己天才的方法,将之证明。
  2009年,美国《时代》周刊将基本引理的证明列为年度十大科学发现之一。2010年9月1日,吴宝珠成为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正教授。
  前段时间,应哈佛大学数学教授、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丘成桐邀请,吴宝珠到北京作为期一周的学术访问,其间,他接受了《科学时报》记者采访,谈及自己的数学之路。
  

在越南展露数学天分


  “从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开始,我就真正喜欢上数学,高中毕业后,我决定以数学为职业。”
  1972年6月,吴宝珠在越南河内市出生,父亲吴辉瑾是越南国家力学研究所物理学教授,母亲陈刘云贤是越南中央传统医学院的医学副教授,他是家中唯一的孩子。
  因为父亲在苏联获得应用数学博士学位并在那里工作和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吴宝珠的幼年时光是在母亲的家族中度过的,直到他上小学后,父亲才回到越南。
  父亲对吴宝珠有很大影响:“我在河内一所实验小学读书,这所小学用特别的方法教育学生,比如鼓励我们独立阅读、自由表达等。但父亲回来后,不满意我上的小学,决定让我离开,并将我送到针对有数学天分学生的天才学校。从初中开始,因为父母的缘故,我做了许多数学练习,也喜欢上了数学。”
  越南河内的征王基础中学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学生们是通过考试挑选出来的,吴宝珠上的是这所中学的特殊班。1987年初中毕业后,他考入越南国立河内大学附属高中的数学专修班。这是一所针对全国天才学生的高中,规模很小,学生都被大学挑选。高中时代,他参加了两届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天才学校有很好的系统来组织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参赛选手们都是通过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的层层考试选拔出来的。我们通过了许多考试,就像是体育竞赛,年轻人都喜欢体育,但我不喜欢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因为有太多的挑战项目,准备参赛和参赛的过程都非常紧张。我参加过两次这样的竞赛,一次在1988年,参加第29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我得了满分和金牌,但之后我对参赛不再有兴趣了。后来,在学校的要求下,我第二次参加了奥数竞赛,也得了金牌,但这一次我真的没有多少乐趣。”吴宝珠说。
  在越南,获得国际奥林匹克数学金奖是一个特殊的荣誉,吴宝珠受到了一位将军的接见,“他向我表示祝贺,我非常高兴,这是一种认可,但我记不得是否有过奖金。”而且,奥林匹克竞赛的获奖者还会得到奖学金到苏联或东欧国家的大学留学。
  吴宝珠得到匈牙利共和国政府的一笔奖学金,1989年高中毕业后,因为太喜欢组合数学,他准备到匈牙利上大学。
  “我学了一年的匈牙利语,然而,柏林墙倒塌,匈牙利政府和我国政府间的协议取消,我失去了奖学金,这是一个意外。”
  

在法国开始数学研究


  “作朗兰兹纲领的研究,是一个因缘际会,我也想做一些事,在那个伟大的时代,这是一个好的选择。”
  也是在这时,一位法国教授来到越南,访问吴宝珠父亲所在的力学研究所,父亲的同事向这位教授谈起了他获得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牌的情况,于是,教授设法为他争取到一个法国政府的奖学金。
  “感谢这笔奖学金,用了这笔奖学金,我到了巴黎。”
  吴宝珠的祖父曾留学法国,于是,祖父开始教他学法语。“法国的教育体系不同于其他国家,在法国,我接受建议从高中开始,在高中待了两年,之后在法国高等师范学校上大学,当时,我的指导老师迈克•布鲁意(Michel Broue)建议我跟随巴黎第十一大学的热拉尔•洛蒙(Grard Laumon)教授作研究,所以,我在大学阶段就开始了博士研究。”
  在法国高中的学习对吴宝珠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在法国,高中阶段有两年的大学预备学习,法国的高中预科非常不同于越南的‘奥数’班,法国的高中学习是为研究作准备,越南的高中学习是为考试作准备。”
  法国的博士训练体系也非常不同于美国。当吴宝珠开始博士研究时,朗兰兹纲领是法国数学界一个有口皆碑的题目,数学家罗杰•戈德门特(Roger Godement)被称为是法国自守形式之父,他在法国向大家广泛介绍朗兰兹纲领和自守形式的研究,对当时的数学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包括洛蒙教授。
  “当时,几乎所有的数学家都在作自守形式的研究,好多人来到这个领域,几乎所有做自守形式的人都与戈德门特有关,他们很强,这个领域非常活跃……几乎数学系所有的学生都想证明这个难题,在洛蒙教授的建议下,我从1993年开始研究朗兰兹纲领的问题。”
  1997年,25岁的吴宝珠在法国第十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我的博士论文里,我解决一个非常类似于基本引理的问题,也开始明白,解决问题的关键应该是针对迹公式的一个几何模型。”
  从1998年开始,他成为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研究员,在巴黎第十三大学工作,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当时,他的目标是希望有一天能证明朗兰兹纲领的基本引理。
  吴宝珠说:“法国的系统非常不同于美国。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需要做2~3年的博士后,有相当大的压力发表论文,然后再申请工作;当获得一份工作后,又有发表文章的压力。在法国,我没有这些压力,我不需要生产论文,我所需要做的是作好数学研究。”
  博士毕业后的第一个7年里,他不是教授,只是一般研究人员。“开始时,我与洛蒙教授一块做,当我回到朗兰兹纲领的基本引理问题时,我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我得到新的想法。”
  因为能做好的数学,吴宝珠在法国感到非常愉快。“CNRS类似于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隶属于CNRS,也就是说CNRS为其支付薪水,却在相关大学里和教授们一起工作,而没有教学任务。我不知道这是好是坏,但我博士毕业后的那段时间真是黄金时光,我成为CNRS的研究员,这是一个终身职位,没有申请经费、发表文章、晋升职位和教学任务的压力,我所需要做的就是选择留在这里,用更多的时间作数学研究,而不是别的事。”
  根据美国数学会MathSciNet的统计,迄今为止,吴宝珠共发表15篇论文。他说:“我没有兴趣写糟糕的论文,我只写几篇好论文。我的同事告诉我,‘不要浪费时间写糟糕的论文,一篇好论文胜过100篇垃圾论文’。这不是我的方式,这是法国的标准。”
  如果没有论文,同行怎么评价他的研究呢?“我每年都接受评估,我只需要报告我在这一年所做的事。法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每5年评估我一次,我向他们报告我已经做的事和打算做的事,如果他们感觉不错,给我一个好评价,CNRS就继续支持我。”吴宝珠说。
  在基本引理的证明中,2003年是一个转折点。“当时,我确切地想清楚了与几何学相关的每一个问题,事情变得顺畅、清晰,我相信我已经得到了新想法,但那只是开始。”那年夏天,他邀请洛蒙到越南河内观光,而洛蒙却对他的想法产生了兴趣,他们共同证明了基本引理的酉群情形。2004年,两人因此获得美国克莱研究奖。
  2005年,经过专门的教师资格考试,33岁的吴宝珠成为巴黎第十一大学的教授,也是在这一年,他成为越南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正教授。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贵宾


  “我想,最激动的时刻是得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想法的那一刻,当时我非常激动。之后,我几乎被耗尽了,我得到了想法,但不知道所需要的细节,我写出了所有的细节,超过了200页。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痛苦和压力,曲折坎坷,其中一个严重错误,我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去修正。”吴宝珠说。
  对吴宝珠来说,朗兰兹纲领如此迷人,从博士研究生开始,他用了近17年的时间来做这个问题。
  吴宝珠说:“每个数学家都明白它的重要性,如果你知道朗兰兹纲领,你就会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理解数学和几何。安德鲁•怀尔斯在费马大定理的证明中用了朗兰兹纲领中的思想,你可以看见它的美丽和力量,这真是激动人心的纲领。”
  在证明了基本引理的酉群情形后,洛蒙不想再做了,但吴宝珠还想继续。“酉群情形不适用于普通形式,于是,我用了很长时间来做这个问题。但到2006年时,我几乎相信它是不可能证明了。”
  事情在这时出现了转机。2006年,吴宝珠应邀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访问,这是他第一次到这里访问。“大约是2006年12月的一天,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马克•戈瑞斯基(Mark Goresky)的交谈,为我的迷阵提供了失落的一角,我意识到我得出了证明,我相信我得到了一般情形下基本引理的证明。我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得出完整的证明。”
  那一次,吴宝珠本来打算在普林斯顿待3个月,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希望他能待得长一些:5年。但是,他还是回到了法国,“因为我属于法国的CNRS,2007年,我再次回到普林斯顿,之后就一直呆在那里。”
  2007年,他开始写论文,6月,完成了长达200页的第一稿。之后,他在法国举行的研讨会上报告他的证明,“有些人持怀疑态度,但绝大多数人相信我的证明。”回到普林斯顿后,他继续在许多讨论会上发表演讲。
  “在5个月的时间里,我不停地举行讲座,努力解释自己的想法,纠正其中的错误,2008年5月,我将论文投递给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数学出版物》,审稿时间比这长多了,只有极少数人能检查其中的细节,但我不知道他们是谁。”
  到2009年底,几乎这个领域的每个人都相信吴宝珠真正证明了这个问题,美国《时代》周刊将朗兰兹纲领选为2009年度十大科学发现之一。《时代》的文章指出:
  “过去几年中,在巴黎第十一大学和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的越南数学家吴宝珠,用独创性的公式证明了基本引理,当这一证明的正确性在今年被检查并确认正确时,全世界的数学家终于松了一口气。在过去30年中,数学家在这一领域的工作都是在假定基本引理正确并且终将有一天会得到证明的基础上进行的。高等研究院数论学家萨纳克这样形容该成果:‘就好比人们在河对岸工作,等着有人能架好这座桥梁。突然之间桥梁架好了,每个人的工作都有了意义。’”
  2010年1月,吴宝珠的论文《李代数的基本引理》(The fundamental lemma for Lie algebras)被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数学出版物》接受发表。
  吴宝珠说:“我知道《时代》杂志的评选结果,但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
  

芝加哥大学的邀请


  “他是我们这个时代伟大的数学家之一,非常聪明。我真的期望这个年轻人还会做出伟大的事。”
  ——罗伯特•费弗曼芝加哥大学物质科学院院长、数学系教授
  当然,还有一个人为基本引理的证明而特别兴奋,他就是罗伯特•朗兰兹。这位曾经一度离开这个领域的王者,如今又回来了。
  “当朗兰兹写出基本引理的公式时,他一定认为这是容易证明的一个定理。他和学生花了10年的时间来证明它,这也是他将之称为基本引理的原因。但他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几何学问题,这些问题在他那个时代还看不清楚。他离开了自守形式领域,开始从事数学物理的研究。当他第一次在巴黎看到我用新的方法证明基本引理时,他非常高兴,又重新回到自守形式领域。也许是我鼓励了他,但我并不确切地知道他回来的理由。”吴宝珠说。
  2010年,吴宝珠和朗兰兹合作发表了一篇论文。
  2010年1月,芝加哥大学发表公告,宣布吴宝珠接受邀请,将于2010年9月以正教授身份正式加入芝加哥大学数学系。
  谈到吴宝珠,芝加哥大学数学系主任康斯坦丁说:“他证明了一个基本结论,一个称为基本引理的猜想,这样命名是因为它代表了朗兰兹纲领进展的一个关键大门……吴的证明戏剧化地打开了这扇门。”
  为什么决定去芝加哥大学呢?吴宝珠说:“芝加哥大学给了我非常好的条件,如果喜欢,我可以教书,如果我只想作我的研究,我就可以停止教书。我有终身教授的职位,我能做我想做的事。在法国,如果你是一位教授,那你必须教书,有繁重的教学任务,但在芝加哥,他们没有要求我必须教书,他们支持我。而且,在芝加哥大学,许多人做的数学都是我喜欢的,像罗伯特•科特维茨(Robert Kottwitz)、Alexander Beilinson、Kazuya Kato、Vladimir Drinfeld、Spencer Bloch 等,所以,那里有更多的同事可以谈论数学。”
  芝加哥大学的数学家罗伯特•科特维茨曾和来自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的两位同事Mark Goresky和Robert MacPherson合作,发展了解决朗兰兹纲领基本引理问题的方法,吴宝珠说:“除了我的博士导师洛蒙,科特维茨教授对我有相当大的影响,我习惯每年到芝加哥大学,他总是慷慨地告诉我许多想法,他没有和我竞争,他帮助我澄清了许多问题。”
  吴宝珠决定到芝加哥大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孩子,“因为芝加哥有非常好的实验小学和中学。”
  2010年初,吴宝珠加入法国国籍,“当我在法国时,我有法国永久居留证,所以没有必要成为法国公民。但当我决定到美国后,我再回法国就不容易了。在法国,我是离职而不是辞职,我保留了在法国大学的职位,我希望能经常回法国与朋友和同事交谈,而在美国要获得法国签证是很难的。”
  

“与数学在一起是愉快的”


  “参加好的讨论班非常重要,要不停地与人说话,我第一年参加讨论班时,一个字也听不懂,但我还是坚持听下去了。”
  从一名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冠军成长为数学家,吴宝珠说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并不是所有的奥数冠军后来都以数学为职业,然而,在越南,几乎所有的数学家都来自奥数获奖者。
  回顾自己的数学之路,吴宝珠说:“参加奥数竞赛不同于作数学研究。参加奥数竞赛,你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精通各种技能,这有助于人们解决复杂和技巧性的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但危险是,它们没有尊重数学自然的简洁和美。是否成为一名数学家主要取决于个人,以及他对数学的品位,但这种转化不是直接的。我认为,对数学家来说品位非常重要。”
  如何才能培养自己的数学品位呢?“培养品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与数学在一起,花时间学习。”
  谈到对开始作数学研究的学生们的建议,吴宝珠说:“在法国,学生要参加许多基础课程和好的讨论班。在本科生阶段,你能从讨论班学到好的品位;在好的数学家的演讲中,看他们怎么提出问题、怎么产生对它的兴趣,怎么谈论它,怎么证明它。我有幸参加了很多讨论班和项目,从中学到许多东西。在博士研究生阶段,我自己证明了问题,但如果没有参加讨论班,我不可以选择问题。”
  吴宝珠夫妇有三个孩子,太太全职在家,不外出工作。在通常情况下,他在办公室作研究,“工作时,我不和任何人说话。在家里,当我感到压力不大时,我会和孩子们聊天,当她们睡着后,我就开始工作了。我也睡觉,但睡觉的时间不多。”
  谈到数学,他说:“当你想作数学研究的时候,与数学在一起是愉快的。在数学中,你会感到它的自然;数学是描述世界的最美语言,它很简单,因此也是最经济的语言,不多也不少。”
  吴宝珠用英文接受记者采访,他的英文是自学的,“因为我读了很多书和论文,读书一直是我最喜欢的休闲活动。”
  谈到未来,吴宝珠说:“我只是证明了纲领的基本引理,不是整个纲领。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整个朗兰兹纲领,基本引理只是它的基础,是其中一座小山峰。爬过这座山峰后,现在可以瞭望朗兰兹纲领了。前面是一座大山,我们的问题是如何爬上去。其中一件事是朗兰兹回来了,他将为我们指示解决整个纲领的新路线。我认为,整个纲领也许需要我一生的时间。”

[ 本帖最后由 畅想未来 于 2010-11-20 21:50 编辑 ].

TOP

从这位数学界新星的成长经历中看到了环境在一个人的成长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家长的引导是起决定作用的,我赞叹于吴父的明智,及时将孩子从"开放式"教育的学校转到了一所"严谨式"教育的学校,最起码他懂得自己的孩子需要什么,特长是什么,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别人的成功经验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乱说一通,见笑了. .

TOP

2010年第十届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获奖名单



中新网北京11月22日电 (记者孙自法)由中国教育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香港周凯旋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10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22日在北京揭晓,来自中国内地23个省区市的100名高二学生分获一、二、三等奖,15名一等奖获得者中还评选产生出3位“明天小小科学家”。
  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邓楠、教育部部长助理吴德刚、中国科协副主席韦钰、香港周凯旋基金会主席周凯旋等出席活动颁奖典礼并向获奖学生代表颁奖,钱学森侄子、2008年化学诺贝奖获得者钱永健则通过视频与大家分享他的科学研究经验。
  历时半年的第10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581名高二学生的申报材料,经过资格审查、初评、复评和终评,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5名,二等奖35名,三等奖50名,15名一等奖获得者中有3名学生脱颖而出,荣膺“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
  “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由中国教育部、中国科协、香港周凯旋基金会于2000年共同创立,旨在通过全面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研究能力、知识水平以及综合素质,选拔具有科学潜质和发展后劲的学生,推荐到重点高校,并鼓励他们立志投身于科学技术事业,努力成长为未来的科学家。
  据统计,自第4届至今,获得“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的18名学生中,现在美国留学6人,在北京大学读书10人,另2人分别在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就读。



2010年第十届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获奖名单.rar (298.79 KB) .

TOP

回复 611#畅想未来 的帖子

我不认可这个奖项,猫腻太多,好多都是大学的课题,实际上不可能是中学生所能关心和研究的!
否则的话,我都可以送孩子几个专利,但这算啥嘛?.

TOP

回复 612#GerryBB 的帖子

也许吧,但能拿下国家级的一二三等奖,还要经历层层的审核,评奖.其中的水份去掉不少了,曾看到报道,胡锦涛接见过其中获奖的部分选手,并给予鼓励和肯定,如有水分,站在那样的场合,脑袋上该冒"水分"了.所以我以为到了这个层面上,可性度还是有的. .

TOP

回复 613#畅想未来 的帖子

现在,偶对不是现场比赛的,一概保持怀疑态度,龙芯都能造假,一个孩子们的国家奖算得了啥,如果真入选了,搞课题的老师会连夜给孩子上课的,即便是第二天现场答辩都滴水不漏,但这都是建立在填鸭模式上的,报奖的水分太多了。.

TOP

回复 614#GerryBB 的帖子

你可以查一下获奖者父母亲的背景就一目了览了。.

TOP

回复 613#畅想未来 的帖子

得这个奖项,没有大学和科研单位的技术支撑根本是不可能的。
要让一个高中生独立去搞简直是天方夜谭。
偶就知道有的学校为了获奖,出钱向科研单位买实验数据的。
这个奖项比奥赛水份大多了。.

TOP

买数据也好,老师帮也吧,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动脑,思维能力总是有的吧,这不就是目下教育所需的复合型,不就是和死读书划清界线了? .

TOP

数学奥林匹克之路——我愿意做的事(20)




1998年在广东中山市召开的国家数学竞赛世界联盟大会,因为大会注重数学活动而不是数学成绩,仍然看重成绩和希望体现中国成绩的数学工作者对这个大会并没有投入太多的热情,所以,国内参加会议的人很少。幸好那一年的IMO在中国台湾举行,因此,许多外国代表队的领队都参加了这次会议。其实开会的本身就是交朋友,朋友越多,交流得越多、越广、越深,也就越能够客观地认识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从别国数学竞赛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把中国的数学竞赛办得更完善,更好。
在我国数学竞赛逐渐融入国际社会的过程中,香港张百康先生给我很多帮助,他认识的国际上的同行比较多,也介绍了不少国际朋友给我。1998年的广东中山会议,由加拿大刘江枫、中国台湾孙文先、中国香港张百康先生和我一起筹备,张先生承担了很多具体事务,并把香港设为中转站,在香港集合数十位会议参加者统一带到中山来。1994年我聘请他作为普委会常委,后来王元又请他作奥委会成员,至今他还是这两个委员会的成员。香港徐展堂先生资助31届IMO的余款,存放很不方便,就请张先生存放在香港恒生银行,并代为管理。__




第三部分 在矛盾中前行
奥校叫停


在IMO黄金阶段开始的那几年,特别是1991年我国成功举办第31届IMO之后,全国各地(尤其是大城市)的奥林匹克业余学校正方兴未艾。从小学到高中,从数学、外语到物理、化学,一时间热闹无比。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升学机制。在很多普及初中教育的地方,小学升初中采用免试就近入学的办法, “特长”成为了进入重点中学的重要条件,再加上当时教委“凡是参加学科竞赛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升学考试可以得到加分或推荐”的政策规定,于是,家长们纷纷把孩子送进奥校,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拿到进入名牌中学的通行证。随着奥校的升温,中小学正常的教学秩序开始受到干扰,不单是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影响到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就连任课教师的本职教学工作也因为奥校课程的占用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兴办奥校的种种弊端开始显现出来。
1994年初,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召开了一个由参加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的各学科负责人及相关新闻媒体参加的会议,提出要停办奥校。在会议上,我代表数学会对奥校的现状作了一个分析:全国的奥校中由数学会承办的只有四、五个,这些奥校都是为高中学生办的,是办给那些有能力、有兴趣、有余力的学生,并为IMO储备人才。而其他的大部分奥校,尤其是小学生参加的奥校跟数学会并没有关系。在我看来,初中和高中的奥校并没有太过火,而且作为中学生的一项课外活动,怎么办、如何办好是可以探讨的,也完全能够通过经验交流会不断完善。现在“过热”的只是小学的奥校,从小学就开始过多的课外活动是我一直都不太提倡的,因此,教委对奥校的“停办”应该酌情而定。
数学会的建议虽然中肯,却没有改变教委“一刀切”的解决办法。很快教委就发出通知停办所有社会上的奥校,也就是说,除了IMO集训队,其他所有性质的奥校一律停办。通知下达不久,我做了一个小范围的全国调查,发现实际上停办的都是一些正规的奥校,而那些不正规的奥校很快就以各种名义重新活动起来,教委的停办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数学奥校的历史应该是从1985年算起。那一年,我们首次参加IMO,当时为了备战IMO在北京成立了第一个奥校,这个奥校不仅经教育部门批准、登记在册,而且还得到了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数学系的充分支持。在最初参加IMO的那几年,这个奥校培养出了很多成绩优异的学生,在全国联赛及IMO赛事上取得了很多好成绩。同时,由于奥校一直有计划、按部就班地培养学生,使得数学竞赛和培训逐渐成为一项完善而富有意义的数学课外活动。由此看来,要办好奥校并不是不可能,尤其是在实行双休日之后,利用两天的休息时间进行一些适当的学科课外活动,培养兴趣、培养人才,从长期来看是有好处的。然而教委对奥校的停办通知,让一些本来办得很好的奥校被取消,而很多“假奥校”却继续存在。这些不按正规途径办起来的“假奥校”,由于都是短期行为,缺乏长期考虑,只一味地对学生进行难度训练,不仅达不到让学生顺利升学的目的,还会因为教学方法及内容的不适当,使得学生过早失去对数学的兴趣。和全国各地的奥校热以及全面叫停比起来,上海的奥校一直很稳定,从始至终也一直没有被封杀,而且还在一定的条件下得到上海教育部门的理解、支持和关心。上海的奥校只有一所,全称为上海市数学业余学校,是上海数学会在1987年创办的。这个奥校长期为中学生举办有计划、有步骤的数学课外活动(上海一直没有小学奥校) ,培养出了一大批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和很多年轻有为的青年教师。在全国中学生最高级别的竞赛中,上海一直名列前茅,成绩显著。
从上海数学业余学校多年的成功经验看来,只要有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引导,端正办学的理念和目的,奥校是可以回到健康发展道路上的。但是,我们必须先给奥校一个明确的定位。著名数学家、中国数学会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王元院士曾经说过:“数学奥林匹克是很好的课外活动,通过它,可以学习数学知识,但绝不能增加学生的负担。”因此,对于部分学生(尤其是高中阶段、年龄稍大的学生)而言,如果对数学有兴趣并且有余力,可以通过奥校培训接触到一些深层次的数学问题。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奥校更应该本着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原则,以开发学生智力和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目标。而对于那些以“升学”为最终目标的小学、初中奥数班,既达不到增进学生数学兴趣的目的,还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学业负担,的确应该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得到控制。只是转变观念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尤其是在“优越意识”和“从众心理”的双重作用下,要让家长和学生们远离“奥数”这个怪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TOP

回复 617#yxma 的帖子

如果单单是“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动脑,思维能力总是有的吧,”也就罢了,可这个比赛获奖者得到的利益却是名牌大学的保送,这对辛辛苦苦读书的孩子来说是否太不公平?
现在很小的孩子都知道要取得成绩“需要有关系,家里要有后门”,真不知中国的教育要向何处去?.

TOP

回复 619#bluesky_8888 的帖子

纵容造假.

TOP

2010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浙江省赛区)一等奖名单

姓名        性别        学   校                   年级        地区
岑健        男        慈溪中学                   高三        宁波
李天奇        男        慈溪中学                   高二        宁波
张  宇        男        东阳中学                   高三        金华
黄  杰        男        杭州二中                   高三        杭州
葛程辉        男        杭州二中                   高三        杭州
沈炯韬        男        杭州二中                   高三        杭州
罗承成        男        杭州二中                   高三        杭州
史宏健        男        杭州二中                   高三        杭州
顾洪基        男        杭州高级中学        高三        杭州
陈  晟        男        杭州高级中学        高三        杭州
张哲清        男        杭州外国语学校        高三        杭州
朱俊挺        男        杭州外国语学校        高三        杭州
杨雨珩        男        杭州外国语学校        高三        杭州
邱聪灵        男        湖州中学                    高二        湖州
顾维辰        男        嘉兴一中                   高三        嘉兴
朱逸萧        男        嘉兴一中                   高三        嘉兴
周  朕        男        江山中学                    高三        衢州
缪明华        男        金华一中                    高三        金华
李嘉伦        男        乐清市乐成公立寄宿学校        高三        温州
沈阳        男        乐清市乐成公立寄宿学校        高二        温州
高程宇        男        乐清市乐成公立寄宿学校        高三        温州
卢唯阳        男        乐清市乐成公立寄宿学校        高二        温州
王森        男        乐清市乐成公立寄宿学校        高三        温州
黄可达        男        乐清市乐成公立寄宿学校        高三        温州
涂蒙河        男        乐清市乐成公立寄宿学校        高二        温州
王明明        男        乐清市乐成公立寄宿学校        高三        温州
陈育炎        男        乐清市乐成公立寄宿学校        高二        温州
胡可越        男        乐清市乐成公立寄宿学校        高三        温州
张伟民        男        乐清市乐成公立寄宿学校        高三        温州
胡煜中        男        绍兴一中                     高三        绍兴
沈彬        男        嵊州市第一中学        高三        绍兴
张维熹        男        温州中学                   高二        温州
孙时创        男        温州中学                   高二        温州
季林坤        男        温州中学                   高三        温州
蔡一常        男        温州中学                   高二        温州
林义        男        温州中学                    高二        温州
童影贝        男        温州中学                    高三        温州
林木子        男        温州中学                    高三        温州
戴晓武        男        温州中学                    高三        温州
胡王杰        男        温州中学                    高三        温州
徐贤铤        男        温州中学                    高三        温州
张晓霖        男        学军中学                     高二        杭州
吴世威        男        镇海中学                   高三        宁波
楼凌霄        男        镇海中学                   高二        宁波
韩志涛        男        镇海中学                   高二        宁波
陈  岚        男        镇海中学                   高二        宁波
叶晗捷        男        镇海中学                   高三        宁波
胡心宁        男        镇海中学                   高二        宁波
孔嘉        女        诸暨中学                   高二        绍兴
骆天晨        男        诸暨中学                   高二        绍兴
赵  牧        男        诸暨中学                   高三        绍兴.

TOP

乐成公立,不错的牛校,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TOP

时过境迁,钱伟长、罗家伦、闻一多、钱锺书、季羡林、吴晗这些大师当年严重偏科而入清华北大校门的故事,只可解颐,难以为范了。

    当年吴晗先后报考北大、清华,数学都是零分,北大不要,清华收了。时至今日,清华大学录取“偏科学生”的魄力也远胜北京大学。去年录取了比清华分数线低50多分的才女蒋方舟,今年宣布可能从线下录取偏才学生。北大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搞得轰轰烈烈,却也只给降30分的优惠。

    有声望、有正气、有魄力、有抱负,才有担当。






“偏科”严重却终成大器的大师们


  

  考大学时数学零分却最终当了清华校长;数学考了4分竟然报考数学系,最终也成了一代大师;数理化加在一起才考了25分,最后成了享誉中外的大科学家……这些大师分别是罗家伦、季羡林和钱伟长。



  钱伟长高考数理化一共25分



  根据钱伟长自己的介绍,他当年高考中文和历史都是100分,但物理只有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零分。但钱先生却仍被当年的清华录取了。这样的成绩,别说清华,就连普通高校,也只能望门兴叹。钱先生进入历史系的第二天,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钱先生拍案而起: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虽经周折,钱先生还是成功转系,中国少了一个历史学者,却多了一位科学大师。



  罗家伦数学吃零蛋



  1917年,罗家伦想修外文,投考北京大学文科,恰逢胡适判阅其作文试卷。胡适毫不犹豫地打了满分,并向学校招生委员会荐才。可校委们查看罗家伦的成绩单后大吃一惊。原来,罗家伦的数学成绩竟然是零分,其他各科分数也平平。取弃争论之际,主持招生会议的蔡元培校长力排众议,破格录取罗家伦。罗家伦后来成为“五四”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传诵一时的《五四宣言》,便是他的手笔。



  钱钟书数学15分差点落榜



  1929年,已是清华大学校长的罗家伦在招生中遇到了钱钟书。当时钱钟书国文特优、英文满分、数学15分,只比罗家伦当年考北京大学略胜一筹,但是罗家伦在钱钟书的名字上大笔一勾,破格录取。钱钟书后来学贯古今,兼修中外,曾领衔翻译《毛泽东选集》英文版。《围城》、《管锥编》、《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等著作,一度使其驰骋学界,赢得国学泰斗之誉。



  季羡林数学考4分却报数学系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撰写季羡林回忆录《我的老师季羡林之学生时代》时,知道季老小时候学习严重偏科,为此,钱文忠教授还做了细致的调查。他先是问季老本人当年高考时数学考了多少,季老只说“很低的”,其他并不多言。锲而不舍的钱文忠教授于是去查了清华大学的档案,发现百分制的数学考卷,季老只考了4分,而且他的第一志愿填的居然是数学系,真是令人难以想像。



  臧克家数学零分被破格录取



  1930年,二十六岁的青年诗人臧克家报考国立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闻一多出了两个作文题:一是《你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二是《生活杂感》,两题任选,而臧克家却把两题都做了。他写的《生活杂感》只有三句话:“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这独具异彩的三句话“杂感”短小精悍却极富哲思,立即打动了主考官闻一多,闻一多咏诵再三拍案叫绝,破例给了他九十八分的高分。结果,虽然臧克家数学考试只吃了“零蛋”,还是被青岛大学文学院破格录取了。其实当年闻一多报考清华时,也是因作文过于优异(其它科目平平)被主考老师赏识而破格录取的,闻一多对臧克家恐怕也有“惺惺相惜”的心理吧。臧克家因此成为闻一多的高足爱徒,与另一诗人陈梦家合称“闻门二家”。



  吴晗数学零分北大拒录取  清华破格录取

  1930年吴晗报考北京大学时,国文、英文各得了一百分,数学却考了零分,北大不予录取。他不甘心,又转考清华大学,结果国文、英文又考了一百分,数学依然是零分。但清华大学经过慎重考虑,毅然决定破格录取他为历史系学生。吴晗果然不负众望,成为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明史专家,其杂文《谈骨气》还入选中学课本,至今被人们广为传颂。.

TOP

需要重新认识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49年前,好像也没有倡导素质教育吧,但牛人不少;
现在,好像电视选秀挺吸引人的,也算素质教育的一个成功之处吧!
.

TOP

回复 623#畅想未来 的帖子

时代变了,骏马在廊,伯乐安在?是什么让我们失了有担当的底气?.

TOP

2010年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
复赛提高组(上海市)部分选手成绩公示


    CCF NOI科学委员会对NOIP2010复赛提高组所有选手的成绩进行了复测,现将部分选手(不低于复赛提高组一等奖名额150%)成绩按从高到低的次序公示,请选手查看。
    该公示不是最终成绩。科学委员会在全部申诉处理结束后将公布获奖分数线、获奖名单和最终成绩。

中国计算机学会
2010年11月26日



按照选手成绩由高到低排列,“*”为往届获奖选手或初中选手

省份        考号        总分        姓名        学校        年级        往届
上海        SH3003        400        刘径舟        上海中学        高二        *
上海        SH3013        400        徐昊文        复旦附中        高三        *
上海        SH3023        390        张墨之        复旦附中        高二         
上海        SH3026        390        吴炳璋        上海中学        高二        *
上海        SH3005        380        宋方睿        华师大二附中        高三        *
上海        SH3025        360        毛冬元        西南位育        高二         
上海        SH3055        350        张惠楚        上海实验学校        高三        *
上海        SH3007        340        冯丹        华师大二附中        高三        *
上海        SH3008        340        倪昊斌        上海中学        高一         
上海        SH3042        340        葛煜庭        复旦附中        高二        *
上海        SH3060        330        高宏云        华师大二附中        高一         
上海        SH3017        320        王沁煜        华师大二附中        高一         
上海        SH3090        320        周若凡        上海中学        高三        *
上海        SH3058        300        孙旭东        上海中学        高三        *
上海        SH3104        300        郑宜霖        华师大二附中        高一         
上海        SH3099        290        张亦凡        上海中学        高二         
上海        SH3150        280        孙哲铖        上海中学        高二         
上海        SH3006        270        周奕超        复旦附中        高三        *
上海        SH3014        270        蔡心瑗        华师大二附中        高一         
上海        SH3024        270        黄家杰        华师大二附中        高二        *
上海        SH3044        270        蒋之劼        南模中学        高二         
上海        SH3068        270        洪雁书        上海中学        高一         
上海        SH3074        270        王力功        上海中学        高二         
上海        SH3001        260        甘全        复旦附中        高三         
上海        SH3012        260        罗若天        上海实验学校        高三         
上海        SH3046        260        叶文杰        复旦附中        高三         
上海        SH3053        260        奚欣赟        华师大二附中        高三        *
上海        SH3004        250        张元凯        华师大二附中        高二        *
上海        SH3011        250        毛周行        复旦附中        高二         
上海        SH3035        250        顾天瑜        格致中学        高三         
上海        SH3073        250        童吉        华师大二附中        高三        *
上海        SH3108        250        朱旻申        华师大二附中        高三         
上海        SH3161        250        赵佳曦        上海中学        高一         
上海        SH3031        240        赵达        上海中学        高二         
上海        SH3040        240        董俊翼        建平中学        高三         
上海        SH3047        240        王依帆        华师大二附中        高二         
上海        SH3107        240        赵晓辉        上海实验学校        高二         
上海        SH3195        240        张翼飞        华师大二附中        高一         
上海        SH3021        230        徐炜杰        复旦附中        高一        *
上海        SH3034        230        李轶凡        上海实验学校        高二         
上海        SH3049        230        董方宏        复旦附中        高一         
上海        SH3051        230        李夏悦        向明中学        高一         
上海        SH3069        230        桥本聪        上外附中        高一         
上海        SH3084        230        张宇昊        西南位育        高二        *
上海        SH3085        230        陈博睿        上外附中        高一         
上海        SH3101        230        曹旭峰        北虹高级中学        高二         
上海        SH3103        230        魏涛        复旦附中        高一         
上海        SH3009        220        佘毅阳        上海中学        高二        *
上海        SH3010        220        施宇晨        控江中学        高二         
上海        SH3043        220        许逸灵        上海中学        高二         
上海        SH3080        220        贾蕴哲        上海中学        高三         
上海        SH3132        220        管成        交大附中        高一         
上海        SH3028        210        施天麟        上海中学        高三         
上海        SH3037        210        金天        建平中学        高二         
上海        SH3039        210        张彧        复旦附中        高一         
上海        SH3052        210        张嘉成        华师大二附中        高二        *
上海        SH3088        210        尤之一        华师大二附中        高二         
上海        SH3137        210        叶嘉诚        华师大二附中        高一         
上海        SH3177        210        钟鸣远        华师大二附中        高三         .

TOP

拿满分的确实是数学功底厚实!还有,就是数据结构学到位了。8错.

TOP

2010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北京赛区获奖名单

        一等奖(45名)         
名次 姓 名 性别 学校 年级      
1 王倪剑桥 男 清华附中 高三      
2 陈景文 男 人大附中 高一      
3 施沁汝 女 人大附中 高三      
4 王延波 男 北京一六一中 高三      
5 史永明 男 北京二十中 高三      
6 游杨 男 人大附中 高三      
7 薛钟行 男 北师大实验中学 高一      
8 刘正旿 男 人大附中 高三      
9 关梓轩 男 人大附中 高二      
10 汤达 男 北师大实验中学 高三      
11 张放 男 人大附中 高二      
12 沈彦尧 男 人大附中 高三      
13 周恒昀 男 人大附中 高二      
14 来雨轩 男 人大附中 高二      
15 罗晨旭 男 人大附中 高二      
16 马森 男 北京四中 高三      
17 杨佳骞 男 清华附中 高三      
18 王杉 男 人大附中 高三      
19 李君涵 男 人大附中 高二      
20 陈佳杰 男 人大附中 高三      
21 刘毅 男 十一学校 高三      
22 李鹤 男 人大附中 高三      
23 欧阳智萌 女 人大附中 高三      
24 吴宇宸 男 人大附中 高二      
25 李秋池 男 北京四中 高三      
26 张潇 男 北师大实验中学 高三      
27 魏宏济 男 人大附中 高一      
28 方励尘 男 人大附中 高三      
29 董明皓 女 人大附中 高二      
30 孙晓川 男 北师大实验中学 高三      
31 李想 男 人大附中 高三      
32 张瑾辉 男 人大附中 高二      
33 彭景南 男 人大附中 高三      
34 李家纬 男 北师大实验中学 高三      
35 段粲超 男 北师大实验中学 高三      
36 宋全京 男 北师大实验中学 高三      
36 赵子博 男 北京四中 高三      
36 谭子涵 男 人大附中 高三      
39 高叶 男 北师大二附中 高二      
40 任飞 男 清华附中 高二      
41 高奕博 男 人大附中 高一      
42 苗傲楠 女 中关村中学 高三      
43 席与焜 男 北师大实验中学 高二      
44 王东 男 北大附中 高二      
45 卢凯南 男 八一中学 高三      
         
         
     二等奖(96名)         
名次 姓 名 性别 学校 年级      
46 冀元祎 男 景山学校 高三      
47 孙龙 男 人大附中 高二      
48 阮珊珊 女 北京四中 高三      
49 张伯璕 女 人大附中 高三      
50 李昊天 男 北师大附中 高三      
51 母彬 男 人大附中 高二      
52 王亦杰 男 北京四中 高三      
53 黄喆晋 男 人大附中 高三      
54 王凡非 男 北京四中 高一      
55 杨子易 男 人大附中 高二      
56 仝禹豪 男 首师大附中 高三      
57 苏肇宁 女 景山学校 高三      
58 赵涵 男 北师大实验中学 高二      
59 严肖依 女 首师大附中 高三      
60 崔雀玄 女 人大附中 高一      
61 巢泽翰 男 人大附中 高二      
62 解晓月 女 北师大实验中学 高三      
63 郭菲 女 北京四中 高三      
64 李英博 男 十一学校 高三      
65 王恒尚 男 北师大实验中学 高二      
66 周乐 男 北京一零一中 高二      
67 赵奉宣 男 北师大二附中 高三      
68 肖锐 男 北师大二附中 高三      
68 王晓玮 男 人大附中 高二      
70 袁雪峰 男 首师大附中 高三      
71 王怡人 女 北京一零一中 高二      
72 闫冠宇 男 北京一零一中 高三      
73 林意 男 北师大附中 高三      
74 刘鹤声 男 人大附中 高二      
75 卢胜寒 女 清华附中 高二      
76 王致远 男 北京八十中 高二      
77 李思维 女 人大附中 高三      
78 王仲达 男 北京四中 高三      
79 柳帅 男 牛栏山一中 高三      
80 许士达 男 十一学校 高三      
81 刘济豪 男 北京八中 高三      
82 范林波 女 人大附中 高三      
83 魏峥 男 十一学校 高三      
84 洪宇 男 北京五中 高三      
85 张宇 男 人大附中 高三      
86 王江川海 男 十一学校 高二      
87 温豪 男 北京四中 高三      
88 张雨辰 男 北师大实验中学 高三      
89 魏润宇 男 人大附中 高二      
90 严孟晋 女 北京四中 高三      
91 赵步 男 北大附中 高三      
92 李丽莎 女 清华附中 高三      
93 杨昱东 男 十一学校 高二      
94 王学奇 男 北京五中 高三      
95 张舒彤 女 人大附中 高三      
96 鲁泠溪 女 人大附中 高一      
97 史伟琦 男 景山学校 高三      
98 刘天伦 男 北京四中 高三      
99 刘璟宇 男 北师大实验中学 高三      
100 盛健 男 人大附中 高三      
101 徐锡泽 男 首师大附中 高三      
102 肖菁 女 北京四中 高三      
103 王奕炜 男 人大附中 高二      
104 沈澈 男 人大附中 高一      
105 邝仲弘 男 北京八中 高三      
106 张博文 男 人大附中 高三      
107 孟特 男 北京一六六中 高三      
108 张质祎 男 北大附中 高三      
109 张天一 男 人大附中 高三      
110 齐羽晨 男 人大附中 高二      
111 邢开源 男 北京一零一中 高三      
112 王亦凡 男 北京四中 高三      
113 孙桥 男 八一中学 高三      
114 陈天阳 男 北京四中 高三      
115 王弘轩 男 北师大附中 高三      
116 韩伟凡 男 北师大实验中学 高三      
117 刘默雷 男 人大附中 高一      
118 郁婓凡 男 人大附中 高三      
119 赵书扬 男 北京十二中 高二      
120 张琬嘉 女 北师大实验中学 高三      
121 江润东 男 朝阳外国语学校 高二      
122 杨康康 女 人大附中 高三      
123 陈启源 男 人大附中 高三      
124 杨佳琳 女 北师大实验中学 高三      
125 张文思 女 北京四中 高三      
126 刘焱宁 男 理工大附中 高三      
127 龙宇清 男 人大附中 高二      
128 梁悠南 男 清华附中 高二      
129 丁颂原 女 人大附中 高一      
130 郭岩 男 北京二中 高三      
131 王壵天 男 人大附中 高一      
132 吴韩 男 人大附中 高一      
133 赵经隆 男 人大附中 高二      
134 段佑璇 女 北师大附中 高三      
135 傅晓阳 男 北师大实验中学 高三      
136 马源 男 北师大实验中学 高三      
137 董皓 男 北京一零一中 高三      
138 杨润祺 男 北京四中 高二      
139 吴啸宇 男 北京五中 高三      
140 朱西轮 男 清华附中 高三      
141 徐承硕 男 北大附中 高二.

TOP

2010年AMC8试题答案

Question        Answer
1.        (C)
2.        (D)
3.        (C)
4.        (C)
5.        (B)
6.        (E)
7.        (B)
8.        (D)
9.        (D)
10.        (B)
11.        (B)
12.        (D)
13.        (E)
14.        (C)
15.        (C)
16.        (B)
17.        (D)
18.        (C)
19.        (C)
20.        (A)
21.        (C)
22.        (E)
23.        (B)
24.        (A)
25.        (E).

TOP

本周日,上海将迎来继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后又一项重要的数学竞赛----上海市初中数学竞赛"新知杯"的决赛.这一比赛之所以倍受关注,是因为获该项比赛的应届毕业生将成为四大名校择优的对象,历来是众星捧月,大受追捧.说这次竞赛比较特别,是因为它将成为教育部实施新政后的第一场"初升高"的竞赛,获奖选手能否继续享有原来的加分,能否在这届初升高的选拔中占据优势,我们拭目以待.据我们分析,"新政"尽管是针对高考的,但对中考升学过程也将产生较大的影响.当然,我们同样期待着有新人涌现.加油! .

TOP

日前,华杯赛组委会公布了十五届全国总决赛获奖名单,上海队获奖情况:
团体总分:全国第四
金牌:少年二组   高继扬
                 蒋顾毅
      少年三组   崔琦文
银牌:少年一组   岑诗聪
      少年三组   魏智德
铜牌:少年一组   孙天宇

在此,向他们表示祝贺。


十五届华杯赛团体,个人获奖情况可见:

http://www.huabeisai.cn/.

TOP

回复 631#畅想未来 的帖子

笑啥笑,昨天不请假就不上班?!
下次不允许的.

TOP

回复 631#畅想未来 的帖子

哈哈,祝贺祝贺!

[ 本帖最后由 mrymm 于 2010-12-8 23:00 编辑 ].

TOP

2011年参加AMC10学生将有更多的机会参加AIME

2011年,美国AMC委员会将略微放宽美国数学邀请赛(AIME)的参赛资格。原来参加AMC10的学生中大约有1%的可以取得参赛AIME的资格,现在调整为2.5%。原来参加AMC12的学生中大约有5%的可参赛AIME的规则不变。.

TOP

回复 634#畅想未来 的帖子

AMC10 is not so difficult.
  
For chinese students, English is still  a big problem..

TOP

一年一度的上海市初中数学竞赛(新知杯)决赛昨天在市延安中学举行,今年的决赛题较去年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与解题的灵活性,命题也力求摆脱满分满天飞的趋势..

TOP

前几年的高分多,是因为某个知名学者在各校辅导了到位!
今年会不会这样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谢谢侬. 于 2010-12-13 10:17 发表 \"\"
前几年的高分多,是因为某个知名学者在各校辅导了到位!
今年会不会这样呢?
原来如此,太可怕了!.

TOP

近期要赴澳为期半月的交流,暂离一段时间. .

TOP

回复 639#畅想未来 的帖子

你回来了吗?众多粉丝想你了,快现身吧!.

TOP

回复 637#谢谢侬. 的帖子

这种不负责任的“阴谋论”猜测真的很有意思吗?
   你说的是不是熊斌老师?我估计是吧?确实熊老师曾给一些名校的学生上过课,确实其中的一些名校的学生也获得了好成绩。这就是这个“阴谋论”的基础,是吧?但是,事实上熊老师在比赛前2个多月即为了避嫌而停止了授课,而且他的上课也仅仅是提高了孩子们的解题立意,开阔思路而已,完全和新知杯没有任何关系。熊老师可能参与了部分命题,也可能仅仅是参与了审题,如果以此为由肆意猜测,这实在不是负责任的态度!这既是对熊老师职业操守的恶意贬低,也是对那些个依靠自身实力获得佳绩的同学们的侮辱,是很可悲,很可耻的事情!
   前几年的新知杯高分者多,一则和题目的难易有关,二则和学生的水平也有关。去查看了一下,很多前些年的高分获得者在高一,甚至在初三时即获得了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奖项,这难道不是实力的体现吗?这难道也是因为熊老师或者其他的可能参与命题老师的泻题吗?
   从“宇振”到“新知”,这个比赛获得了广泛的认可,获得了高度的重视。三等奖的获得者即有机会获得高中名校的青睐,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不断地泻题获取高分?这样的想法简直愚蠢!事实上恰恰是因为主办方的严谨;正是因为命题水平非常稳定,所以这个比赛才获得了现今的地位,才成为上海市初中阶段数学科目最重要,含金量最高的赛事,这一点不容置疑!
   一场考试,有人欢喜有人愁,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考试需要实力,也需要运气。考得不如预期,需要的是一次反思,问问自己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如果水平够了,仅仅是因为粗心大意,那么虽然遗憾,但未来还会有很多的机会;如果是自身实力不足,那么就好好去思考:为什么会是这样子的?靠无端的怀疑,靠这样龌鹾的“阴谋论”是永远不会找到真实的原因的,因此也就永远不可能提升自己。.

TOP

回复 641#小时 的帖子

顶!.

TOP

回复 641#小时 的帖子

再顶.

TOP

回复 641#小时 的帖子

不好意思,小时老师,侬搞错了!
对不起哦,可能我没写清爽。
这里指的是杨浦区的某个学校,听说去年真的押对了一大一小(不过今年不咋样的),您别介意。

还有,这里别把其他老师的名字挂在这里,要算侵犯人权的,谢谢。.

TOP

2010年美国AMC8成绩:

上海地区学校团体排名:
1.   市北初级中学            75
1.   上外附中                   75
3.   华育中学                   72
4.   兰生复旦中学            71
4.   延安初级中学            71
6.  世界外国语中学         67
7.  进华中学                    66
7.  立达中学                    66

上海地区满分成绩学生名单:
6  姚远      上外附中
7  陈圣棣  上外附中
7  张晶磊  上外附中
7  郭星临  上海市北初级中学
7  王子珩  上海市北初级中学
7  许笑海  上海市北初级中学
8  俞辰捷  上海市北初级中学.

TOP

回复 645#szshdj 的帖子

牛校!牛娃!.

TOP

回复 645#szshdj 的帖子 ----- 趣味数学英语竞赛

AMC8,对美国孩子是数学竞赛,对上海的8年级学生,是一场含有趣味数学内容的英语竞赛。
上外附中在2010年的新知杯竞赛中,全市的223名获奖者他们占了1名。那是用中文考的。
而在AMC8的趣味数学英语竞赛中,他们的3名同学总分(不敢说得奖总数哦)就胜过了华育兰生延安进华立达。
另外,世外也冒出来了。新知杯的中文数学竞赛,世外也是223名里占了1名。

不是很有意思吗?.

TOP

很长时间没能上旺旺网了,没想到去年底赴澳学习,回来后,旺旺突然“罢工”,我也只好跟着“罢工”,调整,休息。
能时隔半年再次“上岗”,心情很爽。谢谢许多关心我的家长短我,你们的问题我会在几天里一一短信回复的。

谢谢“搏击长空”在“喵喵”上接替我的“工作,现在我又”上岗“了,你可以”休整“啦。哈,哈,哈!


[ 本帖最后由 畅想未来 于 2011-8-10 15:5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畅想未来 于 2011-8-9 16:02 发表 \"\"
很长时间没能上旺旺网了,没想到去年底赴澳学习,回来后,旺旺突然“罢工”,我也只好跟着“罢工”,调整,休息。
能时隔半年再次“上岗”,心情很爽。谢谢许多关心我的家长短我,你们的问题我会在几天里一一短信回 ...
能报道一下这次印尼的赛况吗?.

TOP

回复 649#MARGRATE 的帖子

噢,你指的是2011年7月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第12届青少年数学国际城市邀请赛”吧。
上海市组队参加了本届比赛,队员由市北初级中学,华育中学,复旦兰生初级中学和延安初级中学各一名选手组成,最终他们以较大的优势夺得了总分第一。
    另据消息,因近几年来,我市代表队在该项比赛中都以较大优势夺冠,故极有可能从明年起,我市将不再派队参加此项比赛。.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