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7个人次参与评价】

[求助] 孩子不喜欢课外书,如何引导?

孩子不喜欢课外书,如何引导?

这几天,心里比较急。已经要进入高一,但是孩子明显还是不喜欢课外阅读。现在的名著阅读,都是我强迫的。有时间,她就喜欢上网和其他孩子聊天。

有没有家长可以支招?.

TOP

没有人理我?再顶一下。 .

TOP

回复 2#兔子的姐姐 的帖子

名著阅读是分梯度的。《西游记》适合孩子读,《红楼梦》就未必。《野性的呼唤》适合孩子读,但《百年孤独》则未必。

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书籍,同时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主题。

从兔子姐姐表述来看,您的孩子还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

用简易的感兴趣主题的名著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从而培炎阅读习惯。在此基础上,提升阅读能力,最终到达自主阅读的状态。.

TOP

回复 2#兔子的姐姐 的帖子

我知道旺旺网上很大一部分的孩子都是很优秀的!但是我想大多数孩子还是像你我的囡囡这样的,我女儿也不喜欢看名著,曾经逼过,但是现在就让她看喜欢看的书,她喜欢侦探,我就借阿加莎的,福尔摩斯的书给她看,她还喜欢看”最小说“,最近”暮光之城“特别风靡,她自己网上下载了在MP4上看。其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许我不够积极,不够适应当今这个社会,有时也心急的,但是我有个亲戚她的看法很特别,我就会经常找她聊天,心里也就舒服些了!.

TOP

未必看名著才是阅读,低龄的小朋友有些名著还是不宜看的,培养阅读习惯要从低龄孩子做起,就应该是从童话开始。

上高中的孩子,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吧,可以选择散文,可以选择短篇、中篇小说之类,未必一定要名著。.

TOP

回复 3#水之形 的帖子

是啊,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就是我着急的原因。其实我们在这上面花费了很多心血。她也看了一些书籍,但是都不是自觉的,而是逼迫 + “讨价还价”。但是自主阅读对一个孩子来说,太重要了。而她就只喜欢:上网聊天 + 偶像剧 + 电视杂志 + 漫画杂志 + 小时代等一类。

今年暑假,一个假期她都没有看完“爱玛”一本书。(当然期间插进“暮光之城1-4)。有时间,就短消息和同学聊天。

我都不知道如何办才好。唉!.

TOP

1215妈妈,很好奇的是:你的亲戚看法是如何的呢?能分享一下吗?

[ 本帖最后由 兔子的姐姐 于 2009-8-14 11:06 编辑 ].

TOP

回复 5#junhuayang2005 的帖子

有好的书可以介绍吗?

我现在进书店,不知道给孩子买什么书看?名著是有些古老,因为时代变化过大。但是我也很迷茫,不知道有没有好的现代一点的书,可以让孩子有兴趣的?

谢谢了! .

TOP

我女儿马上上小学三年级,她的书基本上是我选择的,她挺喜欢的。但是你的女儿是上高中,所以我要仔细想想。
我觉得家长的阅读方向和兴趣,会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的,可以着手从这方面考虑。.

TOP

而她就只喜欢:上网聊天 + 偶像剧 + 电视杂志 + 漫画杂志 + 小时代等一类。

这的确是大部分高一学生的选择,因为他们的同龄人就是这样的,我们可以改变其中的一两个,但我们很难改变他们的“整个同龄人”。
个人建议兔子的姐姐也去看看“小时代”,而且要很耐心很能忍受地很仔细地看,然后选择一个较为适合的宽松场景跟自己的孩子谈谈。.

TOP

回复 6#兔子的姐姐 的帖子

从兔子姐姐的表述来看,你的孩子喜欢消遣阅读,而不喜欢思考性、乃至批判性阅读。我说得直接一点,希望兔子姐姐不要介意。你的孩子有一定的思维惰性,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必须循序渐进。

以你孩子的年龄来看,她应当到了情窦初开的年纪。很多父母对此如防洪水猛兽。我的观点不同,父母再防,上海这个地方,有的是地方给他们进行青春期诱导。我的意见是,有太多的名著以爱情为主题。与其让那些低级的书目杂志、混乱的广告给孩子以诱惑,不如大大方方地用名著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引导孩子阅读以爱情为主题的名著、诗词。和孩子一起读,跟孩子讨论。一方面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人生观,另一方面让孩子知道名著是跟生活息息相关的,喜欢读品位高的书。.

TOP

回复 10#微波 的帖子

我也看过小时代,实在不很喜欢。

不过,你说得对,我应该和她一起阅读和讨论。.

TOP

回复 7#兔子的姐姐 的帖子

我的表达能力不是很好,我试试看是否能转达清楚。我亲戚是56年出生的,现在在教孩子钢琴的,以前是工厂的老师,教化工原理的;她从小就喜欢钢琴,但是家里人让她姐姐去学了,她只是在边上看。几年前由于环境逼迫,她就开始从事教小孩子钢琴,自己考了九级之后没有再去考。从她这些年和孩子的接触中她一直在思索:现在国内的孩子真可怜,这么多10级考出来的孩子一考完就再也不碰钢琴了,厌倦了,讨厌了!这个是目的的?其实弹琴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喜欢音乐,可是我们的结果却恰恰相反!所以”兴趣“是关键,她会挑些很好听的曲子先让孩子喜欢琴声,至少不厌恶,让他们从心里想要弹琴,所以一旦跟着她弹琴的孩子都很喜欢她的,现在又好几个考出十级的孩子还继续在她那里学习!她自己的儿子考上香港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好像)后学了3年,感觉不是自己喜欢的,就放弃了,现在在悉尼大学学数学。因为数学是她儿子的最爱。我想要是碰到别的家长一定会阻止的吧,因为还有1年就毕业了,而且学数学将来工作不好找,除非搞研究!”放弃“是一种选择,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我女儿4年前考出六级后在她的引导下放弃了弹钢琴,因为她不喜欢,现在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她都不要碰这架钢琴,说明她是实在不爱,如果让她坚持的话,会很痛苦的。
只代表个人意见!.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09-8-14 11:42 发表
从兔子姐姐的表述来看,你的孩子喜欢消遣阅读,而不喜欢思考性、乃至批判性阅读。我说得直接一点,希望兔子姐姐不要介意。你的孩子有一定的思维惰性,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必须循序渐进。

以你孩子的年龄来看 ...
是的,是的。我的孩子是个很外向的孩子。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 但是没有深层思考能力。

所以,加强阅读是唯一可以改变她的方法,这也是我很着急的原因。因为现在如果不养成习惯和爱好,那么可能以后更加困难。

她其实已经在我逼迫下开始名著阅读 《简爱》《飘》等等,已经读了一些。但是,就是不愿意自愿去读书。

我也知道《百年孤独》不适合她现在阅读,但是为什么《红楼梦》不适合呢? 我个人觉得里面的人物描写实在立体,而且关系复杂,倒是希望她能早日阅读(当然也是我逼迫)。

想听听你的高见?.

TOP

回复 14#兔子的姐姐 的帖子

我女儿也是这种类型的,这是浅思维的孩子。应该说很难改变。但她最近上托福班,老师要求他们多看有深度的科普书、心理学书,以备考试之用,她真的每天在看。虽然看了很催眠,但多少有些看进去。
以后大学专业、工作最好不要找那种很需要深度思考的,这类孩子擅长和人打交道,老天总是公平的。他们还是会找到自己的位置。.

TOP

漫画杂志、电视杂志可以用限制的方法,我们家从来不提供这类东西,偶像剧也要适可而止。
我最近因为疏忽,忘了付数字电视的钱,结果我们家电视只剩下几个频道。我觉得还蛮好,她现在看不到其他娱乐节目,每天只能看法治频道,倒是觉得很好看,还增长很多法律知识和社会常识。.

TOP

引用:
原帖由 兔子的姐姐 于 2009-8-14 14:26 发表



是的,是的。我的孩子是个很外向的孩子。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 但是没有深层思考能力。

所以,加强阅读是唯一可以改变她的方法,这也是我很着急的原因。因为现在如果不养成习惯和爱好,那么可能以后更加困 ...
兔子的姐姐:呵呵,女儿是有优点的,你这个做妈妈的更不能急了。思维敏捷的孩子容易毛糙,有时静不下心来深入思考,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这种孩子往往个性很强,逼不出来的。还是从长计议,迂回战术。

《红楼梦》正是因为描写细致、结构宏大,才不容易读懂。全书几百号人物,某人是某人的表亲,某人是某人表亲家的佣人,某人是某人表亲家的佣人的丈夫,这么多关系是一下子能理得清得嘛?选读本的时候要注意语言风格和书本的框架结构。有些名著,是贵族写的。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语言修饰多,结构复杂,善于铺陈。这种书不适合性子急的孩子看。《红楼梦》就是这种书。

选取一些底层人写的书,人物较少、情节跌宕起伏的给孩子看。比如大仲马的、杰克伦敦的书。你的孩子一定有她感兴趣的方面,根据她感兴趣的东西来选择读本会更好。孩子看了书,让她跟你讲故事情节,你提问,是非常好的引导孩子读书的方式。

另外我很赞成楼上子玫妈妈的一个观点:限制消遣类书刊。这种简单的书刊多了,孩子更容易有思维的惰性。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09-8-14 15:15 编辑 ].

TOP

看书是一种传统的了解世界的方式,现在了解世界的方式比过去多了,各种媒体也应运而生,孩子一般比较容易接受新的媒体形式,至于读书的传统可以慢慢培养不必操之过急。.

TOP

回复 1#兔子的姐姐 的帖子

课外书,也不一定一开始就让她看大部头的小说,先让她看看《读者》《散文》等一些叙事性比较强的文章,有了感悟,再让她去读名著,看名著是要花时间要投入兴趣和精力的,现在的孩子,谁愿意一动不动沉入到名著的氛围中去呢?.

TOP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是否有深度思维,是家长的责任,是自己没有培养好。其实不然,这是天生的。因为我拥有一个深度思维的孩子和另一个浅思维的的孩子,而他们是在一个环境中长大的。
所以如果你有一个浅思维的孩子,不要怪自己,可以买优秀的、通俗些的书慢慢启发他,谁也没规定,一辈子不看名著就活不下去。而假如有一个深度思维孩子的话,除了鼓励他要发挥自己特长外,则要注意他有没有其他地方的缺陷。因为老天是公平的。.

TOP

回复 16#子玖妈妈 的帖子

这样好啊!

我今天刚刚要求她将所有的偶像剧的碟片都扔了,并且要求她暂时不要看。因为我觉得偶像剧让她的情商急剧下跌。唉!

不过,实在是很难,因为偶像剧是她的爱好,而名著她真的不是很喜欢。

你知道吗?她在初三的上学期,半个学期看了30多本偶像类小说(类似“天使街23号”),后来我强迫才全部清理。

我想从现在开始,不再“民主”,强迫加强阅读,减少上网和电视时间。

真的羡慕那些喜欢课外阅读的孩子!.

TOP

回复 13#1215妈妈 的帖子

理解!并且赞成!

不过我承认我们是比较保守的家长,可能会按部就班,而无法做出这样的舍弃行为。

因此佩服啊!.

TOP

回复 17#水之形 的帖子

谢谢!

孩子答应我在暑假期间看完《战争与和平》--现在还没有开始,因为刚刚看完《暮光之城》,在结束《爱玛》的过程中。

如果孩子看不进《战争与和平》,我去买大仲马和杰克伦敦的书回来。

并且,我会多就书本和她交流的。

其实我本人读完书后,喜欢一个人静静思考,因此,一般情况下,我也不会和她过多讨论。不过根据她的性格,我应该加强和她的交流。

谢谢指教!.

TOP

引用:
原帖由 子玖妈妈 于 2009-8-14 16:44 发表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是否有深度思维,是家长的责任,是自己没有培养好。其实不然,这是天生的。因为我拥有一个深度思维的孩子和另一个浅思维的的孩子,而他们是在一个环境中长大的。
所以如果你有一个浅思维的孩子,不 ...
是啊,没有名著也可以活得很好,但是我心不甘啊。因为你也知道的,思维的深度 + 眼界的开阔,决定了孩子未来人生的高度。而这个思维深度 + 眼界开阔,是要慢慢积累,阅读就是一种最好的方法。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所以,对于课外阅读,我真的想多花一些心思在上面的。.

TOP

回复 19#dalitongzhi 的帖子

是,可能这就是问题,现在的世界诱惑太多:上网聊天,看电视,手机短消息等等,孩子不容易静下心来。.

TOP

回复 24#兔子的姐姐 的帖子

建议你买名著的缩写本或英文缩写本,也能起到一定看名著的作用。.

TOP

回复 26#子玖妈妈 的帖子

不是很赞成的。

孩子在小学的时候,我买过《三国演义》的缩写本,结果她读完后,不肯再读原著了。

因此,吓得我再也不敢买缩写本了。.

TOP

回复 27#兔子的姐姐 的帖子

你的要求有点太高。我女儿名著的简写本看了几十本了,大概知道就好了,真的要把大部头啃下来,哪有时间?
现代人的阅读面比我们过去广多了,早已不局限在那几本名著了。人物传记、历史读物、心理书籍等等,看不完的。.

TOP

回复 23#兔子的姐姐 的帖子

你这个妈妈强的!

俄国人的书,最头大。难怪你女儿不肯看了。光那么一长串人名就让人发晕。俄国人的名字,法国人的长句子,我是最头大的。《战争与和平》偶当年也是耐下性子,生啃下来的。大学里为了交论文,看《追忆似水年华》可是刻苦了整整一个暑假,感觉比《微机原理》还难懂。要做笔记的,否则根本看不下来。当时的速度还记得,一个小时10页,基本跟《微机原理》一个速度。就算是在此基础上,去啃《罪与罚》,啃得那个费劲!老实说,《百年孤独》还是比较引人入胜的,可读性强,比《战争与和平》容易看得进去。

你给孩子读点儿美国人写的书吧。美国人的书,书卷气不强,容易懂。其实孩子刚刚看完的《暮光之城》也是不错的。少年儿童文学里面也有很多名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就获得过诺贝尔奖。

在大量阅读名著中较通俗的作品之后,孩子阅读能力会提升,审美品位会提升。在让她看看难一点的名著好了。.

TOP

回复 29#水之形 的帖子

是的,托尔斯泰的书很难读下去,当年看《复活》,我也是很费劲,建议楼主可以给女儿看看《傲慢与偏见》《理智和情感》这样的书。薄一些,也好懂一些。.

TOP

回复 29#水之形 的帖子

所以,我也在等小孩是否能看完《战争与和平》,这是她表示要看一看的(我知道有很大的难度)。

不过,《百年孤独》好像比《追忆似水年华》要难懂,至少我读的时候是如此感受。《追忆似水年华》的感觉是可以紧紧跟上的,并且可以完全沉浸在作者的世界里。但是《百年孤独》我看完后还是糊里糊涂的。

我看我还是考虑多一点美国的书籍,可能更加好一点。.

TOP

回复 30#子玖妈妈 的帖子

是啊,是啊,我也知道,所以,这二本都看过了。我几乎将所有关于女性的书籍都给她看了。

只是她看完后,还是不喜欢自主看小说,都是强迫的。唉,这个急啊!.

TOP

回复 31#兔子的姐姐 的帖子

咹?人跟人真是不一样

《百年孤独》我是从头一天下午开始看,熬个通宵,看完了,那时我17岁。《追忆似水年华》花了整整一个暑假,光前面那个长长的序,就记了两页纸笔记,那时我19岁。前者语言比较干练,读过前面50页,后面就进入状态,读得很快了。它很吸引人,至今还记得其中的魔幻手法:雷贝卡的父母的骨殖多年以后在袋子里仍旧咔咔作响。后者的长句子让我实在是看得累 ,只是英文水平不够,否则想换成英译本看了。据说这部一共7册的书将会由一个人完整地重译一遍,希望读起来不要再象旧版那么凹凸不平

我跟你女儿相似年龄的时候,喜欢看男性视角的作品,包括一些探险的。比如《鲁宾逊漂流记》、《金银岛》、《海狼》、《基督山伯爵》。另外,你也可以让孩子看看一些名人的自传之类的书。.

TOP

回复 1#兔子的姐姐 的帖子

我觉得不一定局限于名著,只要是健康向上的作品都是有益的,只要她喜欢读,课外阅读范围可以广一点。如果真要读名著,我认为还是要读原著。.

TOP

阅读习惯的培养的黄金时期是7-8岁。
如果一个孩子过多地依赖从电视,电脑上获取信息,那么他就会慢慢地不阅读或者少阅读了。
楼主可以让女儿从其他更引人入胜的小说开始看,让她自己选择会比较好。她不感兴趣的书看了也没有效果的。.

TOP

但是名著看太多也不好,文学青年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切实际。所以楼主在这点要庆幸,女儿没有太入迷。避免这点最好的方法,就是各种书都看一点,不要局限于文学作品。有些女性的励志书籍也可以看看。.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我今年初一,下面纯属个人意见:
首先,LZ说您女儿喜欢看动漫杂志、电视杂志。电视杂志我不看,所以不清楚,但动漫杂志我也看。其实没有你们家长所想象的那么糟糕。有一些杂志还是很有内涵的,尤其是讲日本动漫的,内涵往往非常深刻。日本动漫并不是幼稚的,而这些杂志编辑的文笔都是非常优美的,看了对作文也有很大的帮助。建议LZ把她看的杂志认真看一下,如果内容正常,文笔优美,那看一下也无妨。
第二,您女儿不喜欢看课外书。在高一的时候,不爱看也很正常。再说,那些世界名著真正对写作有帮助的又有多少?我敢说,几乎没有。LZ女儿应该还没有到可以看英语原著的地步,那中文译本里面都是一些肤浅的语言,简单说来,就是通篇大白话,那还不如看一些有内涵的杂志。再退一步说,译本译得很好,那内容呢?我最受不了的就是世界名著里那种不符合正常逻辑的爱情。《飘》太厚,我没啃下来,但我知道大概,对作文也没什么帮助。《简爱》我看过,看完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女主角怎么这么傻?男主角正常的时候不要他,反而等他残废了才要?现在的社会是很现实的,这种爱情可以供人瞻仰,绝不可能放到现实里。所以,看了,又怎样?不爱看,是正常的。一定要看课外书的话,也不是非名著不可,这点要因人而异,抱歉,我帮不上忙。
第三,偶像剧和上网聊天,我都不涉及,但有一点,偶像剧时一定要制止的。方法很简单,我老爸用过,而且屡试不爽的:关总电闸,就说是停电。电视电脑什么都别想动。
以上,进个人观点。.

TOP

回复 8#兔子的姐姐 的帖子

现在中学老师给出的名著的单子和20年前给出的单子没有多少区别,我也看到我女儿学校在暑假给孩子的书单。我相信这些名著很多现在的中学生都不感兴趣。
我们家长应该换位思考,当年的你也很喜欢看那些战争与和平之类的大部头吗。
我记得我在中学时,很喜欢看书,很喜欢看小说,是图书馆的常客。但是看到类似于战争与和平,安娜卡莲....就觉得太罗嗦了,根本看不下去,事后想想也对,那个时候的人哪像我们现在的节奏这么快,有的是时间,打发时间。
还有我不喜欢红楼梦,矫情得很,(我没有看完啊,不是批评红楼梦啊,就是谈谈当时我的状态啊)也是看看就看不下去了,我也不喜欢西游记,(我不喜欢虚幻的东西),我还不喜欢水浒(打打杀杀的我也不喜欢)、三国?我没有印象为什么也没有看过。
写到这里,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好像有点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感觉。
但是,我有很多喜欢看的书,而且,我的作文也很好,这就可以了。
我有一天看到我女儿一本正经地从图书馆借来了书单中的第一本书“战争与和平”的第一本,很痛苦地看了几天。我看了看我女儿的书单,又看到这些我中学时在眼前晃过的书名,就指给她说,要求看一本就可以了吗?你看这个“飘”吧,很好看。那些俄国的书又臭又长,没啥看头。“飘”接来后,她夜以继日地看起来了......我女儿万分感激我解救了她。
有的孩子能看深奥的书,有的孩子喜欢看哲学书,但大部分孩子只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
我大学的时候,尼采之类的书很盛行,我也以为,我足够有深度了,也去买来了看,不好意思,还是看不下去,只能看琼瑶的、三毛的,席慕容的,有的时候有点自责,觉得自己老是深沉不起来,所以那些深奥的书,没有舍得扔,现在还在,总是幻想自己会越来越有深度,后来就幻想女儿会喜欢这些书,现在看来,都落空了。

[ 本帖最后由 zhanggogo 于 2009-8-14 22:16 编辑 ].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有些大部头的名著都是有时代背景的,所以不是太好理解的。有些是需要有一定的阅历后才能更好的理解的。
高中生是可以看些名著了,小学生也有看的,但是我严重怀疑其理解的深度。.

TOP

回复 33#水之形 的帖子

我可能没有你那么认真,还要记个笔记。

《百年孤独》的魔幻成分可能就是我不喜欢的原因吧。而《追忆似水年华》那种娓娓道来的讲述,却让我一下子就坠入了作者的世界,仿佛就在旁边看着他的生活,通过他的眼睛,看着他的世界,这让我很感叹。

对了,我家兔子这几天不看《战争与和平》,她将谢德尼希尔顿的书放在了前面,反正开卷有益,随便她了。

不过,我想采取你的意见,先去买几本美国的书吧。.

TOP

回复 34#Alice妈咪 的帖子

是的。

不过原著比较累,她更加排斥。我好不容易通过谈判,搞定她从开学以后读原著,还是一个星期10页什么的。

所以,这二天,我在物色原著中,有好的建议吗?.

TOP

回复 35#不二周助 的帖子

如果是这样,我们开始得的确有些晚。

但是没有办法,晚了总比没有好。

我着急就是因为如果再不抓的话,高中结束还是没有养成爱好,那就没有希望了。所以,这个工作成了我今年暑假重点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日全食 于 2009-8-14 20:54 发表
哈哈,找到同类人了,我女儿也是今年9月上高一,不爱看书,只喜欢上网、看偶像剧、短信聊天、看手机电子书,书名不详(她不让我碰她手机)。家里书橱里有好多书,建议她暑假看几本,结果现在一本也没翻过。我也曾经很 ...
可能我比较保守吧,我还是要逼逼她的。如果她的未来只有偶像剧 + 上网聊天,我会郁闷死的

现在还有时间呢,高中3年可以试试看的。特别是女孩子,眼界本来就不宽,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是没有很大发展。

所以啊,我就是顶着被她骂(暗地)“烦死了”,也要逼死她读课外阅读。 .

TOP

回复 38#丁mm 的帖子

丁mm, 我的个人意见如下:

首先:杂志、漫画我不反对看的。我本人也经常看小丸子和柯南。但是,这个基本上只供消遣,没有深度。就像是甜点,吃点无所谓,如果要当正餐,就严重营养不均衡了。漫画、杂志再优美的文笔,也只是一个部分,思想的深度是要靠广泛的阅读才能逐步培养的。

其次:我很遗憾你没有将《飘》看完。尽管这个故事比较古老,但是这其中很多人性的力量是值得我们读一读的。特别是斯嘉丽面对挫折时候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对你以后进入社会有帮助。

至于简爱,为什么她在他健康的时候没有要他?因为他有妻子啊!那个年代,一个有尊严的女子是不能和一个有妻子的人结婚的。我不是说她的想法一定对,但是处在那个年代,你完全可以理解她。至于后来她又在他残废了要他,是因为她真的爱他。再说,所有妨碍他们相爱的障碍(前妻、经济、外貌)都没有了。你现在可以理解吗?

最后:关于偶像剧,谢谢你的意见和我一致。其实偶像剧也是一种甜点,吃多了,会营养不平衡,所以,我在今年暑假直截了当得要求她将所有的碟片都扔了。


最后一点:课外阅读不是为了写作,是为了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提高自己的思想高度,开阔自己的眼界。我很赞赏你参与这个帖子,因为这纯粹是一个大人的帖子。你的参与,说明你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也希望你能多读点书,这对你的未来有无数的好处!.

TOP

回复 36#子玖妈妈 的帖子

哦,我倒是不担心我孩子会成为文学青年。^_^

我就担心她不肯读课外书,因为她的性格决定她不是那种喜欢呆呆思考问题的孩子(要是那样就好了!)。

所以,任何有益的课外书,我都想让她看的。.

TOP

回复 39#zhanggogo 的帖子

是的,我进书店也是这个感觉,她的书单和我年轻时的书单一样哦。

不过,哈哈哈,你几乎将四大名著都批了一遍哦,强的。

四大名著中,其他我不喜欢,《红楼梦》我真的很喜欢 -- 不好意思,我读了四遍。建议你试试看。

嗯,《飘》是比较好读点,我家兔子读完了。至于俄国的书籍,我想只有是认真点,也不难。.

TOP

回复 42#兔子的姐姐 的帖子

偶当时也是赶鸭子上架 。因为要写论文,偶刚好新买了这套书,就打算要分析似水年华的语言风格及其对主题的表现力。
选了这个题目,我的导师把我说了一通,说这个题目太深,而且容易让中文系的那些老先生刁难,让我换。那个年纪都是愣头青,想想还有什么难读的自传嘛?不肯换,就只好生啃了

我赞同你的关于课外阅读的目的的表述。除了你说的那些好处,啃大部头,对理解力的提高也有好处的。啃完似水年华,做了分析之后,无惧自学别的书。哪怕是理工科的书,只要里面的数学没有超过工程数学的范畴,看起来不费劲 。.

TOP

回复 49#水之形 的帖子

原来是这样啊,怪不得。佩服!

我是一点目的都没有,就是读一下而已。所以,随便读读,很快看完就算了。

我昨天已经为兔子买了美国的二本原版书:《穿PRADA的恶魔》,算是二个目的一起上,我想根据孩子的爱好重新定位书籍。《战争与和平》暂时放在一边。我想让她先读一下房龙的《宽容》。.

TOP

 81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