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27个人次参与评价】

[棋类] 围棋书籍8#,围棋对弈网站44#

围棋书籍8#,围棋对弈网站44#

围棋

[ 本帖最后由 basil 于 2008-9-3 11:55 编辑 ].

附件

1096215012.jpg (101.81 KB)

2007-6-12 12:05

1096215012.jpg

TOP

不少bbmm来电,想参加围棋暑期班,但由于名额有限,后来的只能等明年寒假班了,2007暑期班(全天)已经招满8人了。如果您的小孩还想来学围棋的话,周末班个别时段还有少量名额可以插班。


另外,杨浦、虹口需要上门教学围棋的bbmm也可和我联系,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业5老师可以上门授课。

[ 本帖最后由 basil 于 2007-6-8 23:38 编辑 ].

TOP

回复 #2 basil 的帖子

我家住大宁绿地,老师可以上门授课吗?.

TOP

回复 #3 黑山老妖 的帖子

老师是业余5段,有5年以上围棋教学经验,带教过很多上海有名的小棋手,李豪杰初段,范廷钰6段等都受到过其指导。

详细情况可以来电咨询:18918003948  郑老师

[ 本帖最后由 basil 于 2009-11-12 14:41 编辑 ].

TOP

回复 #4 basil 的帖子

.

TOP

您的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学习围棋了

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学围棋,这里面包含了很多的因素,有一些孩子从开始就不喜欢学习围棋,这部分的孩子约占20%,如果再下很大的精力让他们学习围棋,就没有什么必要了,不如学一些他们喜欢的项目。大部分的孩子围棋都是可以学得很好的,下面分析孩子学了一段时间围棋为什么不爱学了。

(一)他们在班里的围棋水平大都属于中下游,成绩平平,常常输棋,自信心下降,兴趣逐步消失。这种情况非常需要围棋教师的调节和鼓励,比如老师可以有意安排一些比他弱的棋手,让他找回胜利的感觉,找回自信。

(二)家长施加了较大压力,只做横向的比较(如:班里的某某孩子比你还学的晚或以前不如你,你看现在他比你强多了)。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比较,因为,每个孩子的 能力是非常不同的,从智力,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和耐力(坐的住),兴趣都 是不一样的,他们每周的学习次数,每天在围棋上花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能横向对比,应当做纵向的比较,就是自己和自己以前相比看看进步了多少,今天和昨天比,本月和上月比.......。

(三)家长对待比赛的态度,在少儿围棋比赛中,很多的家长心情急躁,不赢棋就 责怪训斥自己的孩子,更有的家长对孩子进行大骂,这都是不可取的。因为,每一个孩子的学习进度是不一样的,智力发展也是不相同的,应当从比赛中找出他与其他孩子的各方面的差距。很多的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非常聪明,能力比谁不差,孩子中的精英。所以,对于输棋这些家长是不可接受的,是孩子下棋不认真,不努力。其实,围棋比赛就是检验平时围棋学习的水平的同时又是家长找差距的好时机。我们的家长如保持这种心态,您就会平衡了,就可以在以后的训练中更有针对性了。

(四)老师的教育方法问题,有些教师只重视讲课的内容,忽视了教育方法,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教育,把他们当成大人一样的讲课,结果孩子越学越觉得没有意思了。因为孩子的心理状况是非常复杂的。老师对班上进步慢的小朋友要多鼓励,多关注,重视他们的点滴进步。

[ 本帖最后由 basil 于 2007-6-11 12:50 编辑 ].

TOP

如何打棋谱

一、打谱者应该具有一定的实战经验,对自己的棋艺状况要做到正确估计,心中有数,不可一味“纸上谈兵”。有自知自明,方能对症下药。比如:你的计算能力较差,不妨多做一些死活题;你的思路不够开阔,就应多看些名手的布局;你的中盘实力不够,则可多看些“力战型”棋手的对局,或者也可看一些名手的让子棋谱……。总之,针对自己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有计划地进行打谱锻炼,并力求用于实战,这样便比较容易收到成效。

  二、要记住棋谱中足以启发对局思路的典型实战例子。这里不是提倡死记硬背,而是要通过看谱,学习名手怎样活用的道理,并从中汲取有益于提高棋力的可贵经验。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基本功自然也不宜偏废。

  三、推荐两种打谱形式:一种是快速打谱,这种方法着重锻炼“感觉”,要求能在一瞬间察觉棋形上的要点,作战运用的手筋,官子的大小与先后手。如果你能在1小时内打完一局棋,你的水平已相当不错了。如能30分钟打一局谱,便有业余高手水平了。(假设一局棋200着左右)。另一种是深思熟虑的打谱,侧重于“计算”与“判断”,有时亦可将自己的选点与棋谱着法相比较,分析优劣,找出差距。对于一些好着,妙手,则要细细体察、品味。这样打谱,每局至少琢磨二、三小时,每周看二、三局。
   
    四、打谱是业余有段棋手提高水平的有效手段,对于尚未入段的打谱基本没有太大的效果,对局中会出现”食谱不化“现象,有时间的话不如多做死活题,提高基本功。

    五、不管是快速打谱还是深思熟虑打谱都要以对局着的角度去分析每一手棋的含义,努力揣摩对局着的思路想法,力图将棋谱上的着法用于实战。现今快速打谱可以通过浏览网上高手对局的方式进行。

    六、打谱是训练的一种手段,光打谱不实战就变成纸上谈兵了,实战为先,打谱为辅。实战和打谱的比例大致控制在8:2为宜。

[ 本帖最后由 basil 于 2008-3-6 11:09 编辑 ].

TOP

近二十年来我所见过的围棋书籍

近二十多年来我见过的围棋书籍,少说也有几百种,但是良莠不齐,坏书不少。这里所说的坏书,倒不是说它会喷火放毒,只是讲用无酒的尺子来量量,随手就扔掉的那些。这尺子不客观,我知道,但大致来说,有趣味的,有学术性的,就能通过我这把尺子。呵呵,这以己昏昏,使君昭昭的尺度呀,您就自个去掂量吧!
只说那好书。说说我与这围棋书的因缘。

(一)
一般而言,棋书由内容分,我把它分为五类。
第一类是著名棋手的打棋集,这分为全集和选集,全集很少,就国内出版物而言(以下说的围棋书也以国内出版物为主),只有吴清源和本因坊秀哉全集,其中,吴清源全集有孔祥明八段译的和程晓流六段编的两种版本。这些全集,对水平高的棋友或者职业棋手比较合适,原因很简单:注释非常精炼。据说在日本,历史上的杰出高手都有打棋全集,但翻译过来的就以上两人,主要是受制于版权和国内低迷的棋市,有兴趣的朋友只好等待了。坦白地说,我尽管买了,但基本上只作收藏,当时我的棋力有限,也有自知之明,只对有详细注释或丰富掌故的棋书感兴趣。

选集很多,第一种是头衔集:比较出色的是蜀蓉棋艺出版社(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基本上也是这了不起的出版社所出)的“日本超一流棋手丛书”,有大竹、加藤、武宫、小林、赵治勋五人,独缺了林海峰,老超一流棋手的头衔集都在里面了,包括了所有的决战局棋谱,而且注解颇多,很对普通爱好者的脾胃。其中有一个例外:由于武宫的头衔太少,只有区区24个,所以不得已在后面加了好多棋谱。与此相类似,蜀蓉还出了韩国的曹薰铉和李昌镐的头衔集,只是由于前者头衔数不胜数,而后者头衔正越来越多,齐全是说不上了,但作为一个时间段内的记录,也很有价值。坂田的《坂田荣男56冠征战记》也是头衔集,记录了他56个头衔的全部对局,而且注释详细,可读性极高。他还有一本书叫《坂田荣男64冠的历程》, 不是打棋集,只是每次取得头衔的棋局关键处的解释,也很精彩。另一位出了头衔集的棋手是藤泽秀行,书名是《藤泽秀行对局集》,记录了1948年第一期青年棋士选手权战到1982年第六期棋圣战卫冕的130多局棋谱,这书有一个毛病:棋谱太小,看着费劲,我基本上一局也没打过,但里面有很多名记者的观战记,非常精彩。除以而外,国内棋手的头衔集好象还没有,大概是由于国内棋战不规范,而且数量少,而国际比赛又争不过人家,最多也就二三十个头衔,实在拿不出手,所以只好付诸阙如了。

第二种是带有总结性质的对局选。这类对局选,主要是老棋手的对局,有陈祖德的《无极谱》、过惕初兄弟的《沧桑谱》两种,前者很有可读性,沿习了陈祖德一流耐心细致、娓娓道来的评棋风格,后者则偏重于资料性,如没有见过陈毅对局的,这里就有他的一局棋,看看也挺有趣味。

第三种是当打之年的职业棋手的对局集,这主要有两个系列,其一是蜀蓉的自战百局,分聂卫平、 马晓春、钱宇平、刘小光四种,选取的是四高手有代表性的一百局棋,注解也很有意思;自战百局还有一本是《吴清源自选百局》,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我把这一百局打了一遍,棋力倒像是进展不大,原因恐怕还是由于注解太过简单了,呵呵!惭愧!其二是人民体育版“中外围棋名家谱丛书”,只见过李昌镐、曹薰铉、小林光一、赵治勋、聂卫平、马晓春等六种对局选,由高手精选点评,此套丛书原来打算收入陈祖德、罗建文、陈临新、曹大元等一共二十人的对局集,但后来到底出齐了没有不太清楚,市面上又找不着,对我辈有“求全癖”的“收藏家”来说,缺乏了一点儿系统性,所以也就没有着意收藏。此外,还有两本对局集,一本是依田纪基《燃烧的青春》,薄薄的小册子,另一套是常昊的《黒白世界》,厚厚的两大册,觉着都很一般,没有细看。

------------------------------------
《棋杰林海峰对局精选》 赵之云先生 精选了林海峰的对局47局,有的详细解说,有的简要解说。书本身不错,但是毕竟不象蜀蓉那样的头衔集。
《聂马争霸十五年》湖南的杨志存撰写的 ,作者自认为文笔比较特别,但是我不喜欢他的这种风格。我认为写的一般,但是收集了聂马之间的交锋对局,并且解说都是当时名家的解说。
------------------------------------

(二)
第二类是名局精解,这“精解”是为了和简评棋局作一区分,后者的数量着实不少,对此我不想多费口舌。名局精解多有佳品,试着将它们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自战解说。
武宫的《围棋实战研究》精彩至极!先不说武宫的解说精警,单是这“我和十八位强敌”的编排,已足以让人喜出望外!桥本宇太郎、岛村俊广、吴清源,一直到小林光一、赵治勋,每一位棋手的棋风都被武宫用生花妙笔概括下来,而在我更多地接触围棋资料后发现,武宫对这些棋手棋风的评价非常准确!对于每种棋风,武宫都选择了有代表性的棋局予以阐发,对我着实起了一番“扫盲”的作用。这书的得来也很是有趣,是在一家宋朝城墙下卖碗筷的杂货店里买到的。这书怎么会出现在这家小店里,堆放在锅碗瓢盆之间,有十数本之多,而且除此而外再无别的书籍!时过境迁,现在只能用万能的命运来解释了。
加藤的《围棋名局研究》是北体的出版物,编排上与武宫的《围棋实战研究》相类似,分与前辈、兄长、同辈、年轻棋手的十盘对局进行精解,后面还简评了近作十二局。这书在介绍对手的时候讲了很多的掌故,如说起赵治勋小时候容易急躁,经常被加藤让到八子,有一次还在赵的星上面走了一子,气得他直流眼泪,写得很有人情味。这书特别的地方还在于与每个对手都附有一张对局的“成绩一览表”,这好象在其他书籍还未见过。
聂卫平的《我的围棋之路》大名鼎鼎,聂的自传和聂的代表性对局,如楼下佚名兄所言,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它的意义不单在棋上,更重要的是对一代棋迷的养成,对这代棋迷情感的陶冶作用。窃以为在那个年代读了这本书的棋迷,今天也不会真的对聂卫平口出恶声。
《曹薰铉》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应该是一本应景之作。我说的是书的出版,大概是为配合应氏杯,对这个下“农民的棋”的“南朝鲜”的曹某人作个介绍,在书后对老曹的简介中也只说他在应氏杯中“获得了与中国聂卫平棋圣对战的决赛权”,遗憾的是我收到这本从石家庄小小书屋寄来的书时,聂卫平已经败下阵来了。这书装帧颇有点考究,内容也很扎实,棋谱更是少见的精美,只是曹的对手多是韩国七十年代的名手,早已是雨打风吹去了。我1995年到武汉出差,在新华书店的折价书中看到了一大堆的《曹薰铉》,随手花了一元钱再购了一本。说到这儿,我又想起那小小书屋,在棋书特别是棋谱匮乏的九十年代初期,在那儿邮购了87、88、89年的《日本围棋大赛对局选》、《吴清源对局选》和《韩国围棋大赛对局选》,每当翻阅这些印刷简陋的棋谱书时,感激之情由然而生。如今,小小书屋可安好?
坂田的《围棋教室》丛书堪称杰作!但这杰作有点其貌不扬,64开本,一个硬纸皮的包装,22册一套,可以零售,每册大洋5角5分。但内容非常好,每册一个主题,是坂田流剃刀般明快的解说,如果将这整套书都认真读过,棋力必可上一台阶!
大竹的《现代围棋名局31例》,北体出版,此书不厚,居然分为上下两册,其中,详解23局,简评8局。早先大竹的书出了很多,但垃圾不少,尤其是那本《新围棋十诀》,更称得上是垃圾中的极品,但这本自战解说却写得很出色,我记得他说起对局,总爱说“借助前辈的胸怀”,让我明白围棋是一个对局双方共同创造的艺术品,无论胜负如何,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除此而外,80年代出版的《吴清源自战解说》一套四册,我在广州市北京路的新华书店见过,粗略翻翻,几乎每手棋都有详细的评述,书价却不菲,当时阮囊羞涩,忍了忍,终于没有动手,唉!如今这手握成拳,捣胸不止了!值得一说的还有马晓春的《笑傲纹枰》十二胜局揭密,这本书既有详细的解说,又有絮絮的传记,但我老是看不下去,马妖这种唯棋评而评棋的风格,实在没多少趣味。近几年又出了《黑白之间》马晓春十二败局反思。

第二种是日式的观战记。
特别分出这类来,只是表达我的一点爱好。日本棋战多是新闻棋战,在网络时代到来之前,棋局的进程是分期在报纸上连载的。成名的观战记者都懂棋,有文笔,可近距离与对局棋手和负责解说的棋手接触,所以他们的观战记写得都很漂亮,几乎可作文学作品看。事实上也产生了如《名人》那样的文学名作。
《棋圣争霸战名局精解》,文化艺术出版社,此书分上下册,装帧漂亮,是藤泽在前四期棋圣战的决战对局集,600多页的篇幅,只介绍了22局棋,内容充实不用说,其中还有很多对棋手对局时的细节描写、环境介绍、趣闻逸事等等,煞是好看。这是我见过写得最细致的观战记集,与其棋战第一的地位是相称的。
“超级棋手的精髓”丛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收有赵治勋的《斗魂》和《怒涛》、小林的《执着》、武宫的《奔放》共四册,印刷精良,特别是棋谱,美观而清晣,应该是进入激光照排时代的产物。在这四本书中,《斗魂》后附有赵对多位围棋名家的评论,与武宫《围棋实战研究》可以参照研读,值得关注。
《超一流棋手名局详解》,人民体育出版社,说是超一流棋手,其实都是小林的对局,一共28局,近600页的篇幅。这书的印刷还算过得去,但棋谱里的棋子太小,比例失调,我不是很喜欢,也不打谱,基本也只是在里面找趣闻而已。

第三种是名局研究。
最出色的是《围棋名局赏析辞典》(日本卷第一辑) ,上海辞书社出版,赵之云六段编著。书中选收日本1238至1938年间算砂、道策、秀和、秀甫、秀策、秀哉等人的75局名局,书后附有日本棋手小传,近代日本棋界的发展基本可以看出一个大致脉络。赵先生棋力既强,学识且丰,更难得的是耐得住寂寞,编著了《围棋词典》、《韩国围棋妙局精赏》、《围棋实战指南》及许多棋评棋论,这本《围棋名局赏析辞典》便是他的又一力作。但斯人已逝,这第一辑之后,恐怕是再也没有第二辑了。
《弈坛争霸三十年》,王汝南著。王八段电视讲棋被我骂得多了,但这本书还真是一本好书!书的副标题是“从冠亚军之战探中国围棋的发展”,点评了1957年到1987年三十年间的决战对局,史料性、学术性俱全,是棋迷们收藏必备之选。
《当湖十局细解》,陈祖德著。读古谱不读“当湖十局”算不上了解了古谱,而读“当湖十局”不读陈祖德的“细解”,也实在算不上是真能读懂。我总觉得,陈是当代棋手中研究中国古棋最为深透的一人,他的棋风与中国古棋也最为相似,让他来评点“当湖十局”,当然是实至名归的人选。

------------------------------------
《棋圣妙局--藤泽秀行争霸集》 程晓流编写的,所有的棋谱都在《藤泽秀行对局集》 里面能找到,不过老程详解了21局,简要评述了63局,合计84局。其精华部分在于前面的21局,确实解说细致,而且都在要点之处。
《迷你血战谱》,超级好书啊,收集了几十局手数在100手之内的对局。这些很短的对局都很有趣,一般都是大龙被杀,棋筋被吃之局。每盘棋都分4到5谱解说,变化图很丰富,真是手筋妙手、对杀的经典教材啊。
《日本围棋历代名手名局史话》(安永一)以章回小说的方式详细解说了15局日本历史名局,并掺杂了很多历史故事,趣味性很强,曾经在日本报纸连载,引起广泛关注
《日本围棋名局欣赏》(吴玉林)精选了日本名局几十局,解说较细致,还有很多趣闻轶事。
《古今围棋名局鉴赏》(过惕生)过老编的书的风格,粗看平淡无奇,但是棋理清楚,解说到位。
《中日围棋友谊赛对局选》,全套7本,我也只有5本。很好的书,都是对局者自己的解说,都很到位,胜负处说得很清楚。而且尤其那时候是力战棋风,感觉解说里面的变化图的手筋之类很多,很适合业余棋手打谱研究提高水平。 看看这套书,过去的历史,围棋的水平比当时的日本真是.......
《初级围棋推理教室》小册子,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每册选1局棋,提问22个,同时可以测验自己的棋力。是打谱、提高水平的经典之作。
《名局细解》小册子,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每册详解1局棋,我自己打过,确实精选棋局,解说精彩到位啊。
《韩国围棋奇人秘谱》(郑文熙)这是较早介绍韩国围棋的书,所以提出来,写的一般,棋谱也太小。
《韩国超级棋星名局精解 》程晓流先生选了10位韩国代表棋手每人1局,每局分10谱解说,每盘都近40页,确实是细致到位啊。
《韩国围棋妙局精赏》(赵之云),精选47局,每局分4到5谱解说,解说不如老程细致,但是都在要点与精妙之处,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本书,印刷也很清楚,棋谱大,特别适合打谱研究。
《韩国围棋》聂卫平、金茜茜。这本书精选了韩国对局80局(详解15局),不过大多在杂志发表过。此外还有很多资料。个人认为拼的不错。
《台湾围棋对局精选》(梁伟棠),特别提出来是因为这是国内唯一一本介绍台湾围棋的书。
------------------------------------

(三)
第三类是高级战术。
这种分类无疑会有争议,但我可管不了这许多,因为下一篇我要开讲“基础知识”,所以先用了这名称姑且把它们区分开来。
A、布局篇:
吴清源的布局研究时间长,名声大,从“新布局时代”到“21世纪围棋”跨度达60多年,影响极大。吴的布局著作翻译出版的很多,计有《现代布局构思》(湖北人民出版社)、《吴清源布局--黑的下法、白的下法》、《吴清源布局精选》(上下册)(北体版)、《21世纪的围棋下法》以及《吴清源全集--黑布局、白布局》(人体版)五种。其中,《现代布局构思》是我买到的第一本棋书,当时还不知道吴清源是何许人也。这里列出的五种书,前三本我一局不漏地打了一遍,但《吴清源全集--黑布局、白布局》却连翻翻的勇气都没有--棋谱手数不用阿拉伯数字标识,实在太费精神了。
另一位因布局研究得享大名的是武宫,此公的星布局在80年代中国的棋迷中名声赫赫,风头一时无两,我手中收藏着的就有《围棋的宏大构思》(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围棋三连星致胜法》等好几本。那时下棋,不管三七二十一,出手就是三连星,一有机会,啪的一声,四连星就布下去了,动辄以宇宙流自居,要在“太空中寻求梦幻”,围出个中腹就兴高采烈。现在想起来,其实学武宫是一条歪路,学了他的粗线条,基础的东西就不扎实,这误导了中国的一代棋迷。但话又说回来,作为群众基础的我们这些棋迷,没有武宫的浪漫主义,会不会爱上围棋也是说不定的呢!
------------------------------------------
《序盘中的秘密武器》(刘乾利)该书收集了几十年来布局方面的各种秘密武器,全书共110多型,所有素材都是选自职业高手实战,非常实用。
《围棋的构想力》(安倍吉辉)该书主要是对序盘走向中盘的构想与思路进行分析,全书以4个水平不一的人来回答,从中你可以体会到构想的差别与构想的形成。
------------------------------------------
B、定式篇
定式其实更多是对业余棋手而言的,只为了解决角部战斗的大致价值问题。定式书不少,但真正意义的定式大全只有三本,一是石田芳夫的《围棋大辞典(基本定式)》,我的版本是农村读物出版社的,并不是后来蜀蓉那套四种八本的《围棋大全》。这农村读物出版社原来胃口很大,打算将日本棋院的《围棋大辞典》全部翻译过来,并在原先的定式、手筋、布局、让子棋和死活五部分外,再加进加纳嘉德的《围棋官子辞典》,但不知道此事后来结果如何。二是山部俊郞的《围棋定式大辞典》,精装,16开本,我1990年在北京见过,但当时手边只剩下50多块钱,还要在京逗留三两天,所以不敢下手。想不到十年后,我在广东一家书店重逢此书,还是标价21.6元,只用相当于一只烧鸡的价格就买了回来,让你不得不承认造化的伟力。第三种是沈果孙的《围棋基本定式》(上下册)(人体版)。沈老是我极佩服的一个棋人,文笔好,肯动脑,有识见,要说定式书的实用价值,我认为老沈这套是最强的。
对普通棋迷来说,定式可以人云亦云,自吹前多少手与九段走法完全一样,基本也符合事实。但定式以后如何走,却是棋迷们回避不了的问题。在这方面,沈果孙的《围棋定式以后》和大竹的《围棋定式以后的下法》非常实用。其实,现代围棋对定式的理解似乎又有所改变,以过去为例,角部双方走上十手棋,已经说是一个定式完成了,雪崩之类变化复杂的“大型”定式才手数较多,但现在韩国棋手对于角部的变化,没有50手的研究是下不来的,就是说,对定式的研究,从角到边的发展都考虑到了,这似乎更符合围棋对于定式的解释。
---------------------------------------
沈果孙的《围棋基本定式》《定式活用》《围棋定式以后》, 老沈的这定式3部曲确实很实用,也算是他的经典作品把。
《曹薰铉最新定式》韩国畅销书系列,收集了这些年的新定式,很实用。
《围棋定式变招与怪着》收集的是中日棋手在定式方面的贡献。很多招数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还能这样下,还有这么生猛的招数,黑!!
《定式的变迁》是吴玉林六段的大作,曾经在《围棋天地》上连载过。确实不错,你可以详细的了解某些定式的来龙去脉。
--------------------------------------------------

C、中盘篇
谈及中盘作战,不能不提坂田。坂田的书质量最稳定,而《坂田围棋六卷集》更是其中杰出的代表,由于这书在国内出版早,70年代就开始翻译过来了,因而影响也特别深远。六卷集分别是《攻逼法》、《治孤法》、《布局法》、《作战法》、《弃子法》和《计算法(形势判断和收官)》,我只买到攻逼、治孤和计算三册,听说在国内也只出了这三本。我曾反复研读攻逼、治孤两书,但觉得常读常新,真是变幻无穷的作品。
秀行的《我想这样下》(上下卷)(人体版)出版于1987年2月,而蜀蓉于同年10月也出了本《秀行棋道》,其实就是前者的上册,于是我就把《秀行棋道》和《我想这样下》(下卷)凑作了一套。这是解决棋局发展问题的专题,而秀行目光如炬,有哥伦布立蛋之技,端的精彩非凡!由于作品是选自秀行在日本《周刊棋》上的专栏,因而数量很多,近年同类作品又出了《秀行的创造》6册, 《秀行的世界》6册, 《秀行的感觉》3册,多得看不过来了。
《围棋关键时刻一着棋》,沈果孙、邵震中著。这本书印刷不好,纸质粗糙,但内容充实,是少有的佳作。《围棋怎样下好中盘?》(上海文化出版社),邱鑫著,作者是围棋名师,所以这书能贴近爱好者来写,非常实用。说到这儿我无酒有了一点感慨:在过去,我国棋手写的书质量都比较好,因为在中国出一本书不是一件小事,值得花大心思,下狠功夫;而在日本,不少棋手只是在别人的作品上署个名就上市了,所以质量很难保证。现在市面上日本书少了,但我国棋手和编者弄出来的东西,特别是技战术介绍类的,几乎都是可有可无的大路货,出书只成了一件圈钱游戏,其结果也肯定不会好到那里去。新出的国产好书我只找到这本:《飓风之翼--曹薰铉中盘攻击法》,张大勇、王东亮著,极力推荐!
--------------------------------------------------------
《中盘攻防指南》王汝南院长的大作。确实是他华了心思的。可以说是国内最好的一本攻防方面的书。
《中盘战问题集》桥本昌二的作品。都是中盘的实战问题,实用性比较强
《围棋中盘技巧》坂田荣男大作,对中盘的战术思想进行了分析,书后还有个特色的征子训练。这本虽然不是很有名,却是本实用的好书。
《攻防与形》高木祥一大作。高木曾经被认为是日本棋坛的奇才,可惜最后还是流于一般。这本书从实战中选择了很多局面,分析了如何攻击与防守,什么是形的要点。很多年前我看过2遍。不仅仅是谈论的攻防与形,更重要的是通过每个局面的分析,从而对中盘战理的阐述。是一本启发思维的好书。

--------------------------------------------------------
D、死活篇:
关于死活题,市面有太多的书籍,举其要者,我觉得有以下这些:
一、赵治勋《围棋死活大全》,上下两册。太厚,收藏可也。
二、加藤《围棋死活小辞典》。读过十来页。
三、程晓流《围棋发阳论新解》。业5以上做的题目,太深,收藏之。
四、桥本《妙手取胜180例》,华夏出版社,书薄棋妙,通读。
五、藤泽《围棋死活杰作集》。分初级至高级四部分。我只能做到中级,高级的一题也解不出来。
六、台湾版的《天龙图》权甲龙道场的死活题,也是业3以上的死活
七、《韩国围棋经典死活训练》500题,李昂、李月编著,也是较难的一种,不少道场拿来作为内部训练。
众所周知,做死活题不必一昧求深,能做出简单的、基本的死活题,收获也是很大的。我有一朋友,知道做死活题是提高棋力的捷径,所以规定自己每天做三道死活题,干劲冲天。但我认为,对于我这种只在棋中找乐子,并不想在这方面建立什么功业的家伙,啃死活题是伤脑筋、费精神的苦事,有这时间精力,倒不如放在网上实战来得轻松快乐!在网上,棋力强不强不是我要关心的事情,多强或者多弱的棋力也可以找到势均力敌的对手,这是网络时代带给我的福利呀!
------------------------------------------------------------------
《死活与手筋--围棋死活题集锦》这是业余4段以下的最好死活书之一,关山父子精华之作。非常实用,感觉实战中这样的型很容易出现,提高棋力的好书。
《围棋实战妙手》黄永吉,该书总共220个问题,实用性很强,我反复看过3遍。
《围棋技巧大全》江铸久、江鸣久兄弟根据《官子谱》修订而成,实用性高。确实是古为今用的典型啊。
《百家死活妙手——关西棋院35周年纪念集》,从名字可以看出是关西棋院35周年纪念作品,116位关西棋手每人1题。另外有个版本《日本围棋妙手116》,小巧精制,内容完全一样。书里面的死活题因为是每人1题,都选择了自己的精妙作品,所以确实很好。
------------------------------------------------------------------

E 形势判断篇
这方面相对来说,出版的书不多。但是对于我们业余棋手来说,这方面很欠缺。这方面内容比较单一,因此书都不错。主要有:
首推石田芳夫的《围棋形势判断基础》,个人认为这是这方面最经典的书,我看过5遍以上。感觉业余3段及以下水平很适合看此书。里面对各种形势的分析,目数的计算,未定型地域的计算等等都非常实用,并且很简明。这是我很多年前买的第一批围棋书之一。石田芳夫的现场讲解在日本排名第一,书也确实体现了他的明快清晰的风格。
赵治勋的《快速判断形势法》,这是聂卫平的强力推荐之作。书确实写的很好,不过对于业余棋手来说,好像解说的不如石田芳夫的清晰明快。
大竹英雄的《简明形势判断》也是这方面的佳作。 延续了大竹英雄一贯的简明风格。

F 棋力篇
这类书出版的也不少。精品有
首推藤泽秀行的《棋力养成问题集》,反复阅读,必定提高棋力。国内翻译版本聂卫平作序,宝文堂书店出版。厚厚一大本。我仔细看过5遍。
程晓流的《围棋段位自测》,这本书也不错。那时候从棋友那里借的,仔细作过。如今有本,却很少看,真是“书非借不能读也”。
小林光一的《你有几段水平》,书中的题目出的很好,既有难度,又具有实战气息。小林的书风格就是实用啊!
《棋道趣味测试题》有趣的书,里面有些实战不可能出现的,但是很有趣的题目。我记得当年我做错过很多。


G、棋理篇
这类书主要结合实战分析棋谚,阐述棋理。
棋理与要诀(过惕生、沈果孙):薄薄的1本,92页。但是针对棋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对例外情况都进行了图示分析,是一本不能不看的好书,不过图基本都是局部图。
围棋棋谚与实战应用(黄小牧):谚语还是那些谚语,不过图示的例子都是实战全局图,感觉针对大局更强些。
棋理与妙手(沈果孙):该书针对实战中的棋局分析了棋理,剖析了妙手的出现。本书的写作手法很不错,背景情况介绍也很好,体现了老沈的写作水平。


(四)
第四类是基础技术。这类书现在是泛滥成灾,什么“新概念”呀、“七日通”呀,多得很,但据我看,精品很少,这和时下我国多见的浮躁心态有很深的关系,倒并不独是围棋界的现象。
《围棋初级读物》,这书分六册:入门、战术、死活、定式、官子、布局,都很薄,但言之有物,由于这是国内作者比较早期的作品,所以影响也特别大,至今不少兴趣班还在用它作教材。我爸爸在8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给我买了一本第六册《围棋布局基础》,现炒现卖,立即便成了一方之霸,后来陆续又买到了其余各册,1996年见有合订本,毫不犹豫再买一本,不为看,只是为了纪念。
《围棋基本技术》(人体版),杉内雅男著。这也是一本我印象深刻的作品,从图书馆借出来后三四年都放在身边,后来让我的一个学生的朋友借去了。这打工仔忽然跑到外地打工,这本书就随他而去了。以他的资质和兴致,这书恐怕也是明珠暗投了。
《围棋基本定式100例》,大竹著。对于不想求深入的初学者,这书也可说是枕中秘笈,我就曾经在与人下棋时转到屏风后面翻阅此书,彼情彼境,至今犹忆。现在下的多是网络棋,这书可以堂而皇之地摆放在电脑前面了。
《围棋常型百例》,河北人民出版社,沈果孙、徐荣新著。对初学者来说,棋型不整是一个共通的问题,轻、重、厚、薄诸义不容易理解,这本书在这方面解决得比较好。惜乎此书装帧甚陋,印刷也很差,书皮老早就弄丢了,可见世事无全,原是奈何不得的。老沈还有一本《围棋的正着与俗手》, 主题类似,内容也非常实用。另一本介绍棋筋的佳作是林海峰的《围棋的筋和形》,林是老实人,他的几本书也都中规中矩,质量不是最好,但也不算差,他的《围棋布局大全》是我少有的翻阅一过的书籍。
加藤的《围棋攻防技巧》极好,让天杀星写攻击的意识、手段、急所,实在是恰当的人选。比较好的还有一点,作为对立面,加藤找上一个初段和一个5级,通过问答形式来进行研究。以我的私见:看棋评,业余棋手的对局比职业高手的对局让人收获更大,因为高手的东西常常是理所当然的,不像业余棋手似的犯上很多错误。评解给你指出来,其实也是指出了读者本人的不足,收获直接而深刻。所以,《围棋》周刊中对业余棋手对局的点评我是每局必看的,感觉得益不浅。但这《围棋》经过多方挣扎,明年也寿终正寝了,悲夫!
在对局时,有时会出现无理手甚至骗招。无理手是不得已而为之,当事人或许本身浑浑噩噩,根本不知存在风险,而骗招,倒往往是高手处心积虑的产物。由于骗招似乎涉及到道德问题,所以我曾经一度对骗招非常抗拒,不学也不用,有保持道德正确的意思。现在,我也与时俱进啦,是非观念淡薄啦,觉得下棋毕竟还是一个玩意,动辄以天理人欲框之,实在也滑稽得很。所以在对局时,我有时也喜欢设个小骗局让对手一头所扎进去,然后手筋一出,天地翻覆,对手那目瞪口呆的样子,真会让我笑破肚皮!这方面的书籍我比较喜欢三种:小林的《如何战胜无理手、俗筋》(北体版)、石田芳夫的《增强对抗骗着的能力》(北科版)和坂田荣男的《围棋骗着技术》。
让子棋有学问,对对局双方来说都是一个挑战,除了技术,心理的比拼也很有趣!这方面的佳作有梶原的《让子棋技巧》和马晓春的《神秘序盘》。我有一次在旧书摊上捡到一本台湾出版的日本棋书,居然是职业高手与职业高手下让子棋,极其精彩,也极其变态!由于这书破败不堪,我无意收藏,现在连书名也忘记了,有时念及也怪后悔的。
赵之云的《围棋实战指南》(上辞版)收录赵先生围棋专题文字25篇,论及如何打谱,如何走双飞燕、如何入腹争正面等等,徧于实战技术介绍,都很精彩。其中,还收有赵先生的《中国围棋胜负计算法及其演变》,阐发甚详,不知本坛围棋规则大帅燕来老先生的观感如何?
还有一套书,是日本棋院编的《下一手》(国际文化出版公司)。这书64开本,我手边只有第三十册《小招技巧》和第三十九册《序盘战的关键》,当时可能是嫌它的内容比较简单,所以才有选择地买了两册。这套书一共有多少册,现在我可说不上来了,只知道当时每册5角5分,并不算便宜,这也是我没有全面收藏的原因之一!
-----------------------------------------------------------------------
《围棋攻击战略》这是加藤正夫的名作。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是超级好书,不过印刷质量不敢恭维。详细描述了加藤正夫的攻击方法、攻击思想。全部对局及其素材都是选自加藤正夫实战。
《围棋骗着剖析》坂田荣男经典之作。50个骗着的分析,让你棋力大增。
《围棋骗着与圈套》吴玉林。这个也收集了45个骗着。分析也很透彻。
《围棋俗筋剖析》藤泽秀行棋圣之作,分析了很多业余棋手容易出现的俗筋。以为是手筋,其实是俗手。
----------------------------------------------------------------------


(五)
就像野蛮装卸,除以上四类外,我将其它所有与围棋有关的书籍都划入第五类,计有传记、史料、棋论等等品种。
传记:
最出色的一本当非吴清源的自传《天外有天》(北京燕山版)莫属。此书84年在日本初版时名为《以文会友》,88年在台湾出版时方改是名,在大陆好象也是96年才见发行。吴被称为昭和棋圣,他的经历也为整个时代所瞩目,自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了传记常有的史料性和趣味性外,吴的宗教信仰、围棋研究及对今后围棋发展的一些思路也值得留意。
秀行的《胜负与艺术:我的围棋之路》(百花文艺版)应有好几个版本,作为棋坛上的“性格大师”,藤泽秀行的自传颇具趣味性,但我觉得最有意思的还是书中的第五、六两章:“秀行的棋理”和“胜负还是艺术”,在这两部分,他谈及了定式、感觉、臭棋、名局、指导棋、个性、时限、规矩等内容,对于爱好者了解职业棋手的想法很有帮助。
好的传记基本上都是自传,陈祖德的《超越自我》和聂卫平的《我的围棋之路》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其中,《超越自我》曾获1994年人民文学奖,其意义更是超出了围棋界。而近来的一些作品,如江铸久、芮乃伟的《天涯棋客》,孔祥明的《我的感情》,只是抒发了个人的一些情感,除了知道一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是非外,实在没有多大意思。志智嘉九郎的《桥本宇太郎围棋世界》倒是一本内容比较扎实的传记,只是印数很少,只有5000册,在我周围的朋友好象都没有,在此推荐一下。另外,郝克强的《中日擂台赛大幕内外》也有点意思,但毕竟事过境迁,可能感兴趣的人也不多了。
史料
史料有两种,一种是古谱,一种是棋史。
古谱没什么好说的,除了专家,没有几个人会去看这老古董。陈祖德主编过一套中国古谱大系丛书(上海文化社),16开本,共有《弈学会海》、《弈墨》、《玄玄棋经》、《忘忧清乐集》、《四子谱》等五种,印刷非常精美,捧在手中,可以发点思古之幽情,但要我打上一局,那就万万不行了!另一个古谱系列是蜀蓉版的,有《血泪篇》、《兼山堂弈谱》、《玄玄棋经》、《海昌二妙集》、《弈理指归图》等五种,有简评,但没有耐心看下去。曾经有一次,我在旧书摊心血来潮,以半价购得江苏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出版的《寄青霞馆弈选》和《官子谱》,回家展读,但见乌黒一片,登时胃口大倒,立即束之高阁,不敢翻阅了。
棋史类的书籍,市面上颇有几本,但我一本也看不下去,特别是关于中国棋史,更是乏善可陈,除了几个神仙鬼怪的传说外,就是几个皇帝贵人的逸闻,那些真正意义上的棋手,行迹也颇像江湖术士,毫无趣味可言。日本棋史倒是精彩得多,石田芳夫编有一册《日本围棋四百年激战风云录》,但我仅闻其名,未见此书。我手边只有一册薛至诚编的《日本围棋故事》,这章回体的故事煞是好看,我对日本近代三百年的围棋发展历史的粗浅了解主要也是来自此书。由此,我也有了点儿想法:围棋产自中国,但围棋的道统也许并不在中国。我们对于围棋的理念、围棋的文化的认识,其实更多地是来自日本,我们所遵循的那些棋道,其实正是日本传统的棋道。
与棋史关系密切的还有一本《围棋辞典》(上海辞书社),由赵之云、许宛云编著,这书编得很用心,资料翔实,但可惜的是印刷质量差得不可想象,棋谱难以卒读,连我也不愿意收藏。希望再过几年,有个好的际遇,这书能重新排印,我一定会买上一本。
棋论
棋论有棋手和专家之分。
前者是实践者,谈论起来自然得心应手,但棋手中能写作的不多,以我所见,除上述自传的作者外,赵治勋的《我的围棋观》(载于《怒涛》书后)和《超越实地与模样》写得都不错,而武宫的《我和十八位强敌》(见《围棋实战研究》)也很精彩,曹薰铉的《围棋巅峰--曹薰铉纹枰论英雄》更是近来难得一见的佳作。还有一位好谈棋的仁兄是沈果孙,此公在《围棋报》上评棋,完全是一副我手写我口的派头,评得对不对姑且不论,但直言无忌,言之有据的风格可谓独树一帜。
后者是专家。专家不是棋家,充其量也只是围棋爱好者,但他们另有职业,另具眼光,因而他们评棋不从技术而多从文化角度展开,也别有天地。在我搜罗的书籍中,这种书是最少的,比较突出的是胡廷楣的两种,《黒白之道》和《境界:关于围棋文化的思考》。前者是作者对棋界及非棋界的行家的采访录,后者是作者试图用现代科学文化的眼光观察围棋的努力。两书都言之有物,但相较而言,我比较喜欢《黒白之道》,因为里面更多地记录了不同角度的人们对围棋这个课题的思考。
---------------------------------------------------------------------------------------------------------------------
《我的围棋之路》确实经典,我特别收藏了精装本。
《桥本宇太郎围棋世界》确实是一本内容比较扎实的传记,另外书后还有精选的代表桥本一生技艺的棋谱几十局,都附有简评。

---------------------------------------------------------------------------------------------------------------------


(六)综合类棋书:

《吴清源围棋全集》共5卷。书非常好,可惜棋谱居然也是中文字,不打谱的话是很难真正掌握。
《坂田荣男高级指导教室》4本一套。这个我就不多说了,经典名作。
《小林光一围棋必胜讲座》(共三卷) 第1卷:掌握主动权之法(序盘篇)  第2卷:决策之研究(中盘篇)  第3卷:赢棋之道(终盘篇)
  小林流的精髓啊,这是小林的最好作品。里面所有的素材都取自小林的对局。而且对于形成过程都有比较仔细的解说,不是片断图。选题的顺序也有点时间关系,可以看到小林的成长历程。
《加藤正夫围棋教室》3本一套:布局构思、攻防手筋、官子角的死活。 这套数我多年前看过。限于当年的棋力,只对2、3印象深刻。
《武宫正树围棋世界》蜀蓉版本,一套3本。这是我曾经仔细研读过的书。可惜武功的棋比较难学。

《聂卫平谈围棋》书不厚,从8个方面阐述了他的围棋思想。另外2局全局棋谱详解。确实是老聂自己的作品,所有素材都来自他的实战。
《围棋八大课题》这是老聂的名作,近700页。其中后面300页是承志为聂卫平写的传记《志在高峰》。前面400页分为从8个方面阐述了他的围棋思想。另外有11局全局棋谱详解。可以说这是国内综合类最好的棋书。确实是老聂自己的作品,所有素材都来自他的实战。这本书出版在《聂卫平谈围棋》之后,好像是由于《聂卫平谈围棋》反应很好。但是不厚,于是每个方面都增加了实战例子,加上传记,出版了厚厚一大本。
《三十六计与围棋》马晓春的名作。很有趣,难为他能收集到这么多比较合适36计的素材,最近有人翻译了韩文版。
《国手战冠军论围棋》4位国手战冠军:聂卫平、马晓春、邵震中、陈临新 对围棋中的重要问题的研究。另外还有每届比赛的冠亚军对局详解。书内容好,解说页好,可惜印刷质量不咋的。
《职业棋手的感觉--我们这样下围棋》 (吴肇毅)全书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是实战精彩片断,确实精彩,不过大多在《围棋天地》杂志发表过。第二部分是吴的自战解说,有胜利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懊悔,棋局分析清楚。第三部分是他挑选的认为精彩的名家对局讲解。全书风格平淡,但是写的很清楚。


(七)系列书
系列书很多,一般说来,书的质量都不错。

围棋大全系列:
     围棋布局大全(林海峰)    围棋定式大全(石田芳夫)
     围棋手筋大全(藤泽秀行)  围棋死活大全(赵治勋)
    超级经典好书,建议围棋爱好者人手一册。我自己有一套在家里。
手筋大全我看过4遍,本来是新书,给我都翻旧了。
围棋死活大全上册我看过3遍,下册只看了1遍。
不过这都是4年前的事情了,我现在基本没有看,所以这4年没有长棋。

  围棋中级丛书(蜀蓉版)  一套8本:定式的选择、吃棋的手筋(小林光一)、打劫进步法(加藤正夫)、优势取胜法(藤泽秀行)、由大场到急所(石田芳夫)、打入后的攻防(武宫正树)、简明形式判断(大竹英雄)、角部的死活。全部都是翻译日本棋手的名作。这套书印刷很好。内容也很好,每本书的素材基本都是选自作者自己的对局,所以书的质量非常高,值得收藏。 人体也出版了这套书,不过印刷质量差很多。

  围棋中级丛书(人体版)。这套丛书12本:布局指要、布局要诀、死活题新作、围棋欺着集锦、让子棋指南、手筋与妙手、棋力的检验、势的运用、下一步看三步、最佳古谱详解、围棋官子指南、围棋布局原理。这套书有部分是翻译自日本名手作品,有部分是国内棋手自己的作品。总的说来,内容丰富,解说明快,是一套好书。值得收藏。

  当代围棋中级丛书。这是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共8本,都是国内围棋棋手兼教练写作的,很不错的。
        让子指南(谢裕国)   中盘战术(李钢)    基本手筋(刘炳文)    死活要领(陈志刚)
        布局基础(邱鑫)    常用定式(邵福棠)   劫争知识(黄进先)
      
  围棋现代技艺丛书,一套7本:  弃子战术(葵忠阳)     缠绕战术(李钢/顾萍)     腾挪技巧(华伟荣、华学明)
        子效分析(黄小牧)      形势判断与实战(朱宝训/姜国震)       定形技巧(刘力)       胜负手的奥秘(李钢)
  这套丛书从各个方面阐述了围棋的胜负关键处。

  围棋步步高丛书:倪林强的大作。一套7本。看过2本,解说清楚,内容丰富。可见国内作者只要用心,也能写出好书的。

  围棋实战技巧手册(共8册)布局  星定式 分先定式 死活 官子  模样攻防  骗着破骗着 手筋 。这套书印刷质量很好,内容翔实清晰。不算很难,但是一套基本功很强的书,可以说是提高棋力,熟悉基本功的必备好书。

  围棋小百科丛书(共9册)其实和《围棋实战技巧手册》内容完全一样,不过多了本 让子棋小百科而已。

  名家围棋丛书:一套4本。  神秘序盘(马晓春)  中盘技巧(曹大元 杨晖) 收官指南(杨晋华 王群) 定式举要(芮乃伟)
        前面陈祖德的序写的很好。书都是作者用心写的,确实不错。尤其是马小的《神秘序盘》是精品中的精品。

围棋妙手丛书:一套5本。第一模样——序盘战略、第一棋形——定式变招、第一灵感——死活妙解、第一攻击——实战杀法、第一手段——侵分要点
这是吴玉林、韩念文的大作。这套书内容丰富,但感觉没有什么新内容。

《日本围棋》系列,共5辑 商务印书馆 出版的。写的很好,我挺喜欢这中杂志风格的书。上海外文社也出过《日本围棋》,薄薄的一本,共3期。

  韩国围棋畅销书系列丛书,本数很多,内容都不错把。不过有些比较浅。象《李昌镐精讲死活》前面3册就太浅。

中日擂台赛系列:这个本来不是系列,因本人对擂台赛的偏爱,勉强归入把。前3届擂台赛都出过单行本。
蜀蓉的《中日擂台赛风云》,其实是第一届比赛的新闻报道和棋谱解说。
北京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日围棋擂台赛大战纪实》,其实是第二届比赛的新闻报道和棋谱解说。
蜀蓉的《中日擂台三连冠》,其实是第三届比赛的新闻报道和棋谱解说。
光明日报社的《中日共评第三届擂台赛》也是内容翔实的好书。
历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对局详解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倪林强
中国围棋擂台赛风云录 湖南人民出版社 杨志存
《我在擂台赛中》(聂卫平),这是超级经典名作。我仔细打谱过。,全书700页把,后面是传记。前面400页解说了9局棋,非常细致,而且还有心里描写、背景描写。


本来这个应该放在(三)里面作个小节的。暂时先放在这里吧。
(八)棋力测验
这类书出版的也不少。精品有
首推藤泽秀行的《棋力养成问题集》,反复阅读,必定提高棋力。国内翻译版本聂卫平作序,宝文堂书店出版。厚厚一大本。我仔细看过5遍。
程晓流的《围棋段位自测》,这本书也不错。那时候从棋友那里借的,仔细作过。如今有本,却很少看,真是“书非借不能读也”。
小林光一的《你有几段水平》,书中的题目出的很好,既有难度,又具有实战气息。小林的书风格就是实用啊!
《棋道趣味测试题》有趣的书,里面有些实战不可能出现的,但是很有趣的题目。我记得当年我做错过很多。


再来说几本好书:
一 曹熏铉《速力行棋的要诀》 韩国棋院出版 原来是刊登在韩国《围棋月刊》上的一个专题连载,后来编纂成册,可惜我不懂韩国语,还好请了一个同学帮我把其中的主要部分翻译好注明,看起来还不那么吃力
二 读卖、每日、朝日三大报社所出版的三大棋战特辑 每年三册,至今已经出了几十册了,每册详细解说棋圣、本因坊、名人三大比赛的七番详解,我大概有二十册左右。尤以当年林海峰逆转石田的那一期最为精彩!(我国曾出版过其中的一册,即《棋声妙局》)
三 韩国棋院的一套基本普及丛书,共二十册,都是诸如梁宰豪、续能旭、黄元俊等名手所著
四 大平修三〈古今名局鉴赏〉挑选了历代名人的对局以面向爱好者的立场解说,一册
五 山部俊郎、尾原武雄、工藤纪夫、大平修三(还有一个谁我忘了,书拿回来之后就没翻过,呵呵)五强豪特辑,,分别以两个字命名书的名字,如石心等,说来好笑,这套书当年买来只用了人民币一百元,呵呵。

还有的等我回去好好理一理书再说,书多了有时也烦恼啊,都塞满了找起来都嫌烦,也根本没有时间把书名输入电脑。

说实在的,家中古今中外四千三百多册棋书,要在其中选出最好的,我认为首先还是应该在国外的当中挑。因为象国内的这样的出版物,粗制滥造,不堪入目。我认为以下的一些书可能是我的最爱了:

一:藤泽秀行 飞天谱 这是一套装帧豪华的书,四本一套,外有硬壳包装,纸张类似于淡黄色,相当舒服。全选先生夺冠的最精彩的对局,,呵呵,当年托朋友去日本死活帮我弄了一套,花了我***半年的奖金(哈哈)
二 铃木为次郎 定式大辞典 诚文堂新光社出版 六册一套 顶极、经典的围棋书!
三 花形棋士全集 先有四册(大竹、林、加藤、石田)后来又增补两册(小林、赵)。是当年一个现在已经去日本的专业棋手送我的,想起来就还很想念他……
四 坂田打棋全集 六册一套的硬壳包装的超豪华对局集 在七十年代出版,尽管不大翻,但纸张多少也有些泛黄了……
五 韩国围棋月刊 我有从八六年开始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韩国围棋月刊(以前叫《棋界杂志,我也有四五十册,),只能说它的印刷、内容、选材太好了,连日本的杂志都要逊色几分,至于同样年代国内的这些杂志放在旁边一比,简直和擦屁股的手纸没什么区别!!!
六名局精解系列 日本诚文堂新光社又一套大部头的系列 主要是加藤、林的,大概有十几册吧,我只有六册,是当年在上海棋院淘到的,呵呵,还免费呢……
七 台湾出版的〈高川秀格打棋集〉,大概有三册,我只有两册(每册四百多页,估计有好几种版本),是十年前我的一个同学去台湾出公差帮我带的。
八 日本出版的〈御城棋全集〉 这是我二十五岁生日时舅舅出差去日本带回的生日礼物,这套书在日本好象是限量发售的,折合人民币大概一万二左右(还是在七年前),弄的我真怀疑老舅是否用公款报销呢…………呵呵
九增渊辰子 〈基本作战手段〉 作为坂田的老师,增渊辰子老太太的这本小册子内容相当实用 日本棋院出版部出版
十 日本的年鉴系列 我有从八一年开始的全部日本围棋年鉴,奶奶的这套书印刷没的说,小日本的货就是做的精致。早先是日本棋道杂志的增刊,每年一册,后来改由围棋世界杂志出版。

现在最想买的书:看了四月三号出版的日本〈读卖新闻〉,得知马上要推出〈本因坊秀荣全集〉,好家伙,折合人民币要一万多………………让我想想吧,找个下家想办法报销哦,呵呵

至于国内的书,我已经不感兴趣了,谁要谁拿走,抛开纸张、印刷等不说,我认为光从内容上看,以下十种或许还马马乎乎可以一藏:

一 我的围棋之路 感人的奋斗史 尽管现在让人失望
二 商务印书馆的 日本围棋系列
三 坂田的计算法、治孤法、攻逼法 (日本出了六册,我全部有,但国内只出了这三册)
四 蜀蓉的围棋大全系列(老版本的那种)
五 吴清源对局精解1——4
六 弈坛争霸三十年 王汝南编著
七 燃烧的青春——依田纪基对局选
八 坂田的〈围棋教室1——22)这这些对局全部是日本〈围棋〉杂志别册附录的对局讲解
九 下一手系列
十 秀行棋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眼中的十佳围棋图书


围棋图书是围棋爱好者进步的阶梯。它起着传承围棋文明、保存资料、理论归纳总结、普及提高的作用。本报道作者以一个普通围棋爱好者的角度,翻阅了几百本围棋图书,心怀尊敬与感激之情,希望对近20年来中国围棋图书进行尽可能详尽的回顾?熏仅是一家之言。本报道所提书籍为正规出版社出版且不包括围棋期刊。

围棋图书是在围棋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在围棋史上起着资料收集整理、理论归纳总结和普及提高的作用。汉代班固的《弈旨》、马融的《围棋赋》等可以算作中国围棋图书的雏形,不过这类作品的文学色彩要远大于围棋技术色彩,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围棋图书。北周时期的敦煌写本《棋经》从某种意义上讲,也许可以算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围棋图书,现存全文2443字,是先唐以来围棋理论知识的全面总结?熏不过本书缺乏直接的图解。 唐以后,围棋图书逐渐成熟起来,王积薪就留下了《金谷园九局谱》、《凤池图》、《棋诀》(已佚)等作品。到了北宋,随着时代的进步,棋艺的发展,诞生了中国围棋史上光辉灿烂的《棋经十三篇》以及《忘忧清乐集》等作品。以后,更是涌现出元朝的《玄玄棋经》,明朝的《三子谱》、《仙机武库》、《官子谱》,清代的《桃花泉弈谱》《弈理指归》等优秀作品。

现代中国围棋图书的大发展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日围棋擂台赛兴起的围棋热潮,使得爱好者需要更多更好的围棋技战术和理论文化围棋书籍,而在此之前,国内出版围棋图书的主要是人民体育出版社和一些整理古谱的古籍书店。 1985年6月,全国唯一一家棋牌专业出版社———蜀蓉棋艺出版社的成立将中国围棋图书的出版事业推向一个高潮。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中期,全国围棋图书的出版情况主要分配如下:人民体育出版社作为有着悠久出版围棋图书历史的出版社占三分之一,新兴的蜀蓉棋艺出版社占三分之一,其它出版社占三分之一———如八十年代中期介入围棋图书出版的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和八十年代中后期介入的华夏出版社进入九十年代至今,国际文化出版公司、湖北科技出版社、辽宁科技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等等,纷纷相继介入围棋图书的出版市场。 从1985年开始,优秀的围棋图书层出不穷,如:蜀蓉版围棋大全系列、《围棋》(初级读物合订本)、《围棋发阳论》等;人体版的中外围棋名家谱丛书、韩国围棋畅销书系列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超越自我》;华夏出版社的《围棋八大课题》;河北人民出版社的《围棋常型百例》;山西人民出版社的《围棋习题集》…… 在中国围棋发展的过程中,所有的这些围棋图书,对于普及和提高围棋、传承围棋文化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围棋图书的出版方向始终紧盯与反映着先进的技术潮流———如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内围棋图书出版由衰落的日本转向全面崛起的韩国。近年,资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的普及对围棋图书出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围棋图书质量有所下降。不过,网络对于围棋技战术和理论知识的传播也许在现阶段还无法取代围棋图书。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近年来,关于围棋入门启蒙方面的图书增多———也许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多年以来,无论是普通爱好者、业余高手还是专业棋手,在学习研究之时都受益于围棋图书。一本本或洁净或斑驳,或残缺或完整的围棋图书,述说求道一生的执著,苦研奋斗的艰辛,忘忧清乐的闲逸,不语相知的默契……它们传承文明,展示优雅;弘扬国粹,体现智慧。在此,以一个普通围棋爱好者的名义,向出版围棋图书,为天下棋迷贡献精神粮食的出版社、作者、工作人员致敬!

近几十年来,在中国围棋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全国数十家出版社出版了许多优秀的围棋图书作品,对于普及和提高围棋,传承围棋文化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此,谨向出版社、作者及工作人员表达一个普通围棋爱好者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围棋大全 蜀蓉棋艺出版社

蜀蓉棋艺出版社围棋大全丛书是该社的扛鼎作品!也是笔者接触围棋10多年来学棋受益最大,听到棋友赞誉最多的围棋书籍。本套丛书分为《围棋定式大全》《围棋布局大全》《围棋死活大全》《围棋技巧大全》四本(再版增加了《围棋战术大全》) 1989年开始陆续翻译自日本的这套围棋工具书,是反映上个世纪70年代棋坛霸主日本围棋水平的权威著作,“对中国围棋的普及和理论提高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1996年前后,蜀蓉棋艺出版社面对围棋技术不断进步,韩国围棋异军突起的形势,为了反映新进步、新理论、新思想,再版了组织专业棋手和围棋理论工作者重新编写的这套大全。这套适合业余1段到5段水平棋迷阅读的围棋工具书,在死活、定式、布局、手筋等方面对爱好者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说。尤其是定式和死活两本大全,对普通水平的业余爱好者的帮助有如醍醐灌顶。 个人以为,没有学习过这套丛书,作为一个棋迷是有遗憾的。本套丛书初版的作者是上个世纪日本棋坛大名鼎鼎的藤泽秀行(手筋),赵治勋(死活),林海峰(布局)和石田芳夫(定式)。同时,出于感激和尊重,请记住初版再版编辑出版工作中蜀蓉棋艺出版社的编辑、翻译与工作人员:白小川,丁开明,廖渝生,杜维新,陈克忠,李原,西丁,廖八鸣,李建兵……

韩国围棋畅销书系列 人民体育出版社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韩国围棋全面崛起使得围棋图书出版的方向更多地侧重于韩国围棋。新世纪到来之际,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韩国围棋畅销书系列就是有力的反映。 翻译者陈启先生翻译了很多韩国围棋的作品,及时准确地为中国棋迷介绍了以曹薰铉,李昌镐为代表的韩国棋手的技术。本套丛书印刷精美、纸张上乘、版式大胆、技术内容先进新颖,计有《曹薰铉布局技巧》《李昌镐新手新型》《围棋最新攻防变化》《欺着的攻与防》《曹薰铉最新定式》《李昌镐官子技巧》《曹薰铉围棋速成》《曹薰铉中盘战略》《曹薰铉和李昌镐围棋教室》等多部。

《围棋发阳论》 蜀蓉棋艺出版社

1990年,还是一名高中生的笔者被棋友问及是否知道刚出版的《围棋发阳论》一书,回答不知道的时候,棋友遗憾的表情至今让笔者难以忘怀。以后发现,业余爱好者看得懂该书的要看要买,看不懂的也买也看。专业棋手更是将它作为训练的有力工具。因为它的深奥幽玄,我们要感谢作者桑原道节创作出这样万古流芳的死活作品集;因为解说者程晓流六段“爱棋何挚志何坚”的精神,我们更应该感动———本书写作历时10年。出版之后,对于出现的遗漏,程晓流六段曾专文在专业杂志上刊登,现今,更有“全部推翻重来”的决心。 去买一本放在你的书架上潜心揣摩吧———感受桑原道节让大家认识到围棋世界的博大精深,也为解说者程晓流六段感动———一个职业棋手求道一生的历史责任和知识分子严谨治学态度。

《围棋常型百例》 河北人民出版社

作者沈果孙七段和徐荣新六段是当年中国棋坛的中坚人物,对于学习过本书的爱好者来说,也许不会清楚记得两位高手曾经取得的成绩,但绝对不会忘记他们有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国内棋书,在“定式”和“棋势”(死活)方面有不少专著,但是对于实战出现的很多未被定式和棋势列入的实战常型,爱好者对其处理方法一筹莫展。本书恰到好处地填补了这项空白。在这本以“初中级程度为主,适当配备高级和有段问题”的书中,作者列举了实战中经常遇到的棋型并指出正确的应对方法:如何对付象眼尖穿,虎口遇扳的处理方法,台象生根,镇消无忧角……对于没有或者缺少棋型感觉的爱好者来说,本书阐述的这些问题,真可谓拨云见日一般。 本书写作风格朴实,解说详尽,对每一型均有作者的归纳总结,是学习棋型掌握棋理的一本佳作。 每每重新翻阅此书之时,忆起当年初识围棋时对于棋型的种种疑惑在学习本书后逐渐明了,回想之际,发自内心地想向两位作者说一声“谢谢”


围棋中级图书 蜀蓉棋艺出版社

本套丛书于1990年前后翻译出版,包括《定式的选择》《吃棋的手筋》《打劫进步法》《优势取胜法》《由大场到急所》《打入后的攻防》《简明形势判断》《角部的死活》共八本。作者均为当时日本棋坛一线高手,如藤泽秀行、武宫正树、大竹英雄、石田芳夫、高木祥一、工藤纪夫等。 从技术层面上看,本套丛书对于业余1段至业余3段水平的爱好者从思考方式上给予很大帮助。实际上,这个水平的爱好者在围棋爱好者中比例应该是最大的,这套书满足了这个水平读者阅读学习的要求,也许也是它成功的一个原因。这是一套蜀蓉走向成熟的作品,版面清洁整齐,内容详略得当。面世以后,一直就是爱好者和围棋图书收藏者眼中的佳品。


《飓风之翼———曹薰铉中盘攻击法》蜀蓉棋艺出版社

作者张大勇6段作为一名在全国围棋团体赛上曾有过不俗表现的业余棋手,在和王东亮六段合著的这本非常适合业余高级别棋手体会的作品中,遍访职业高段意见,表现了自己对围棋较深厚的理解和激扬棋迷心灵的文字功力。 历时三年的本书完稿之际,适逢张6段妻子身孕,张6段回忆该书的创作经历时说:“真是苦啊,就是那样写出来的……当时,我爱人挺着大肚子帮我画棋谱和校对文字……”下面这个随意寻得的小故事可以帮助大家了解读者对此书的评价: 甘思阳初段(网名楚阳春)在TOM棋友论坛谈及该书时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感激之情:“张先生以前编著过一本《飓风之翼》,介绍曹薰铉力战的专著,很有价值,我在入段前后将它作为自学教本看了N遍,非常感谢作者,我推荐给好几人了……” 捧书之际,当为曹薰铉鼓掌,亦对张大勇致敬。


《围棋》(初级教材合订本) 蜀蓉棋艺出版社

1988年出版的本书是由《围棋入门知识》、《围棋基本战术》、《围棋实用死活》、《围棋定式浅说》、 《围棋官子初步》 《围棋布局基础》六本单行本组成,作者杜君果先生是蜀蓉的元老,也是现任成都市时代出版社编辑杜维新先生的父亲。本书曾获得出版界极高的荣誉——1987年全国“金钥匙”奖。 好的入门教材,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胡晓苓三段的《围棋习题集》算一本,而该书和胡作品不同之处在于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从棋盘棋子叫吃提子等基础知识到高级战术,当时定价仅仅3.8元的该书实在是物超所值。该书创下了蜀蓉版单行本的最高印量———初版再版共30余万册。杜维新先生谈起这本书的时候让人隐隐感觉到他作为同行对父亲的尊敬:“一本好书!适合入门到业余5段水平(比如一些常见死活)的爱好者阅读……”


坂田6卷 人民体育出版社

坂田荣男的作品特别受到爱好者的欢迎,也许是因为坂田攻击性“剃刀”的锋芒特别适合爱好者的口味。“坂田6卷”是江湖称谓,1973年出版的本套丛书分为《围棋攻逼法》《围棋治孤法》《围棋布局法》《围棋作战法》《围棋弃子法》《围棋计算法》6本。 国内出版的坂田其它的优秀作品还有1991年前后国际文化出版公司推出的《如何养成职业棋手的感觉》(4本),俗称“坂田4卷”。个人评选这两套书,实在难以取舍,选择前者,大约是因为更熟悉或者前者本数更多的缘故吧。


《超越自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我一直犹豫把《超越自我》列为围棋书籍是否减少了它的内蕴。该书是前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九段的自传,同时也是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新中国围棋历史一个侧面的反映。 在书中,作者回忆了上个世纪中国几代国手、关心支持围棋的领导人以及一直和中国围棋有着友好关系的日本棋界人士,回忆了新中国围棋从蹒跚起步到与围棋强国日本在对抗中前进的历史。 作为见证新中国围棋不断前行的作者本人,在潜心棋道拼杀赛场又遭遇病魔后以“超越自我”作为标题写作本书,其中内涵,正如严文井先生在序言中所写的:“‘超越自我’是一种只有不倦追求才能触及的很高的精神境界,又是一个几乎没有止境的困难历程”。其中含义,已经远远超出围棋本身。


中外围棋名家谱丛书 人民体育出版社

评选“我眼中的十佳图书”,对局集性质的图书不可少。就个人观点:只要是对局集,读者能安心地打谱,那么就肯定有受益,那就是好的对局集。 国内对局集性质的围棋图书有不少出版社出版过,不过,和日本出版的对局集相比,无论从装帧印刷版式以及内容的全面性等方面都有不足。1997年出版的这套丛书,其选择基本包含了当时中日韩三国的大家、名家。也许对于专业围棋工作者来说,其资料性有所不足,但是对于爱好者来说,从精良的印刷、清晰的版面、打谱时拿在手上适中的厚度等方面来看,相对当时国内的同类作品,也算上乘之作。

[ 本帖最后由 basil 于 2007-6-14 09:52 编辑 ].

附件

教你选择定式.jpg (25.67 KB)

2007-6-13 11:34

教你选择定式.jpg

赵治勋对局集.jpg (23.14 KB)

2007-6-13 11:38

赵治勋对局集.jpg

轻松学手筋.jpg (25.62 KB)

2007-6-13 11:51

轻松学手筋.jpg

围棋段位训练与测评指南.jpg (20.1 KB)

2007-6-13 11:51

围棋段位训练与测评指南.jpg

围棋手筋.gif (33.22 KB)

2007-6-13 12:05

围棋手筋.gif

围棋目外迷宫.jpg (26.49 KB)

2007-6-13 12:30

围棋目外迷宫.jpg

围棋实战攻防.gif (33.11 KB)

2007-6-13 13:44

围棋实战攻防.gif

围棋漂亮的一手.gif (33.41 KB)

2007-6-13 13:44

围棋漂亮的一手.gif

战胜李昌镐.jpg (19.35 KB)

2007-6-13 15:19

战胜李昌镐.jpg

TOP

有网友读了后,发短信问是否有好的围棋书籍转让?呵呵,不少书偶也是孤本啊,哪里有多余的。但近十年出的书应该市面上可以买到,再早些的不少没有重版过。其实一般小孩学围棋的也用不了那么多书,挑一些适合你小孩程度的,有用的就行,不必贪多。这些书我主要是用来教学生的,把书上好的战例拿出来给小朋友们分析,比如《怎样下好中盘》邱鑫著,里面的战例都是很实用的,是邱指导多年来教学的结晶,我把这本书上的战例给学生(5级~1级)基本都摆过一遍,着重棋理方面。再比如,死活书方面,9~2级的小朋友做《李昌镐精讲围棋死活》、《李昌镐精讲围棋手筋》外加王志鹏的《死活1000题》基本就可以了,1级~2段我这里做的是《围棋死活题集锦》关山父子的作品,《围棋技巧大全》江铸九、江鸣久《围棋实战妙手》黄永吉编著,3段以上的做《天龙图》《韩国围棋经典死活训练》李昂、李月编著《死活大全》等。总之,围棋的学习是个渐进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喜欢围棋,热爱围棋是棋艺提高的源动力。

[ 本帖最后由 basil 于 2007-6-14 12:52 编辑 ].

TOP

谢谢LZ的总结分析,对我们这种不懂围棋的家长如何给孩子买书非常有帮助。.

TOP

回复 #10 hehema 的帖子

旺网上的学围棋的小朋友不少,不懂围棋的家长也不在少数,有问题尽管问,我会及时回答(周五,周六、周日除外,要上课).

TOP

楼主介绍的这些书适合学棋的小孩子吗?能不能介绍一些适合各级别小孩子的、当下又买得到的书和习题集?以及使用的方法和量?
我最近买了些入门级和初级的围棋习题,但还是不知道用哪种好,希望有高手指点。.

TOP

回复 #12 duzhip 的帖子

现在学棋的小孩普遍年龄较小,若买书回来让他自己看的话是有困难的,一般要三年级,棋力达到2段以上自学能力强的小朋友也能看一些。

对于刚学棋不久的小孩只要买些死活题的书就可以了,做死活题是关键,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死活基础,一定的计算能力,水平才能提高,而做死活题恰恰是要靠自己的,如何提高计算力做死活题是最好的方法。

推荐《李昌镐精讲围棋死活》《李昌镐精讲围棋手筋》系列(1级以下),里面的题目接近实战。至于训练量的问题,一般学棋的小孩每天做死活手筋5-8题已经够了,关键是要坚持每天做,若能坚持的话一个月也有200题左右的训练量,进步会很明显的。.

TOP

回复 #13 basil 的帖子

我也想问下,小人对围棋很感兴趣,但惭愧的是我们不会,是否可以推荐初学的书,我打算陪孩子一起学.

TOP

回复 #14 皮皮爸妈 的帖子

如家长都不会围棋最好给孩子报一个围棋学习班,大课小课均可,若完全自学是很辛苦的。我这里启蒙班使用的教材是《儿童棋类教学丛书围棋合订本》李亚春王志鹏编著。

[ 本帖最后由 basil 于 2007-6-18 15:33 编辑 ].

TOP

请问老师,你这里上课是怎么上的?课程表有伐?
我儿子在中福会少年宫学的,上完了启蒙,现在是初级班,但是觉得下棋的时间很少,因为父母水平也不高,因此提高的很慢.
还有你这里的收费是怎样的?谢谢..

TOP

回复 #16 唧唧复唧唧 的帖子

每班6-8人(限8人),每周二次.

你小孩的程度(7级-10级)可参加的班级是周五15:00-17:00,周日9:00-11:30这二个时段。

上课地点:普陀区武宁路,东新路口,近沪西工人文化宫。 联系电话:18918003948 郑老师

[ 本帖最后由 basil 于 2009-11-12 14:20 编辑 ].

TOP

请楼主根据规定登记一下:
http://ww123.net/baby/thread-4416665-1-1.html.

TOP

回复 #11 basil 的帖子

请问老师我们现在2级,但是基本功很差,很多死活题是做不出来的。那么现在他在学习死活题时,是要求他自己计算还是可以把答案背出来在慢慢地学会应用呢?.

TOP

回复 #19 百合兔妈妈 的帖子

围棋到2级水平开始,进步会感到不如以前,其实是考级难度较之以前增加了。死活基本功是关键,虽然围棋并不是完全是靠计算(还有感觉),但缺乏一定的计算力是万万不行的,因为下棋过程中最终总要发生双方子力接触,引发激烈的战斗,谁的算路深谁就占便宜了。

死活题做不出来,我感觉是否你给他做的题目太难了,一般来说能做对60%-70%的死活说明难度是比较适合的,太难太容易都不好。

做死活的目的是培养锻炼计算力,所以即使做不出也不要去背答案,因为纯粹的背答案无益于计算力的提高,有点囫囵吞枣的味道。我的方法是若超过一定的时间还做不出的话,可以简化题目,比如做对这题需要5步,可以先告诉他第1步,以后的变化仍然由他自己去算,一般告诉第1步题目难度就下降一半以上了。还有,小朋友若做错死活题的话最好搞清楚是具体的哪一步没有想到,也就是说错在哪里。

围棋的魅力在于“千古无同局”,理论上的变化是361个阶乘,也就是说对局中除了实战中常见的死活是可以“背”的,绝大部分的死活是要靠实战临时计算的,这时比的是计算的能力了,刚学棋的小朋友往往简单定式记不住,但有段的小朋友30多手的复杂定式摆一遍就记住了,究其原因不是记忆力的问题,是理解的关系,有段的小朋友知道定式每手棋的内在含义,可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也。

[ 本帖最后由 basil 于 2007-6-19 09:11 编辑 ].

TOP

回复 #20 basil 的帖子

.

TOP

和职业棋手共同走过

本文曾经登载在2006年的棋艺杂志上


“天元宝宝儿”执黑棋中盘胜“阡陌石头”。
根据弈城规则及对局者的认可,本结果将不再反复。
天元宝宝儿:“您手下留情,所以我才赢了。”
阡陌石头 : “真是个了不起的高手。”
了不起的高手?我一怔,
曼妙的十指无意识地在键盘上翻飞:
“您太客气啦...."
脑海里浮现出学棋岁月曾经朝夕相处的一个又一个少年,我决定把这一段记载下来.
虽然就冲段少年的话题出过很多评论,小说,但历史的真实永远比小说的演绎更精彩,更传神.


第一回 误入棋途

对于大多数围棋业余爱好者,段位证书相当于工作中的职称评定,即便和加薪和晋升不挂钩,也同样能起到自我激励和社会认同的作用。从家乡来到上海工作后,业余时间经常在棋馆里打发。每次棋友问我,小沈,你几段啊?我就象含羞草一样低下了头。棋馆里评定我有强二段的实力,但毕竟没有陈祖德老师签过字的本子。所以,我就到处打听怎么参加升段升级赛。得到的答复令人失望,类似我这样的情况要从无级组开始打起,然后升9级,然后升8级。。。。雄关漫漫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98年底TCL杯推出的分段组比赛好象为我量身度做,按比赛章程,凡无段组前10名均授予上海市初段证书。于是,我欣然报了名。

到了赛场,才知道这个初段也不好拿,一百多人共计八轮比赛,三败淘汰。其中有不乏较高水平的选手,冲着第一名奖品参赛。在我们这个组别夺标呼声最高的是来自北京的姑娘黎婷。

黎婷现在日本执教围棋,号称“九段+1”,日本以擅长下让子棋闻名的怪腕宫泽吾朗九段让4子的,黎婷让5个。2003年在浙江丽水棋王赛中,一度满盘追杀李岱春,把呆呆杀的大汗淋漓。

当年上海这几个比赛(还有后来的罗汉杯)一般都是这样报名的:
几个有6段证书的实在不好意思,只能报5段以上组;
上海公认的强5一窝蜂跑到3,4段组鬼混,结果发现对手都是老面孔;
2段、1段、无段里面群龙暗渡,隐藏着各式人物,象黎婷之类的。不过这类人物总因为某种原因未必获得冠军。

最后一轮开始前黎婷是全场唯一的七战全胜,而我在第四轮就输过一盘,几乎不成对手。当我走进赛场时,惊奇地发现和我下过的对手都“健在”,换言之,他们每个人最多只输过两盘,我的小分奇高!这里要介绍点比赛经验,每局结束后,有空的话去看望一下你对过的选手,为他鼓鼓劲,对你最终排名或许会有帮助。

是役黎婷对南京返沪的licongx(老李现和我同在棋人江湖任斑竹)好局被翻,意外失手。顿时天下大乱,因为参赛选手过多轮次过少,八轮过后一败的竟有五人之多。通过紧张的小分计算,我幸运地摘得TCL杯上海赛区无段组冠军,黎婷屈居亚军。奖品一台TCL子母电话机现在还勤奋地工作在我外婆家。

戏剧性地拿了冠军,少不了显摆一番.我在中国天元网个人信息栏上增添了条,TCL杯上海市冠军.这里虚荣地隐去了"无段组"的修饰语,胡同棋王也是王嘛.引来了天元网网管shifu,也就是刘轶一老师的询问。

"您是哪个组别的冠军?"
"哈,无段组."
"噢(有些失望)...祝贺!"
"对了,明年年初,预选赛第一要赴北京参加全国TCL比赛,shifu能介绍个学棋的地方吗? 临阵磨枪,不快也亮."
刘轶一想了想,说,
"你周六来汉中路青年文化宫围棋训练班吧。"



第二回 上海二刘

汉中路青年文化宫靠近喧嚣杂乱的上海火车站,距离我当时租的房子很近,大约一站路。我早到了五分钟,还没上课,满屋的小孩子嬉闹玩耍,家长们坐在后排闲聊着。突然一声:“刘指导来了。”全场安静了下来。

在弈城围棋网刘轶一注册过一个“万人迷”的账号,平素也的确注重仪表。记得有段时间下课后,他常去我租的房子里喝酒,我太太(当时还是女友)随口说了句,“下围棋的都有点邋遢。”我没在意,轶一却记在心里。第二天,他专程去美发中心做了个造型后西装领带又来我家。我们很奇怪他的装束打扮,他却笑眯眯地问我太太:
“今天下围棋的精神点了吗?”

那天,刘轶一和我下了盘授三子的鉴定棋,当然以我中盘惨败结束。其实即便是现在,我也不能确认三子能不能战胜轶一。局后他却在次序表我名字后面写下了“三段”。并对我说,下个礼拜六,你还来这里,刘钧老师上课。

较之刘钧老师,刘轶一更象是个朋友,当时我们都还年轻,混熟后常在一起玩,四国,扑克,台球,电子游戏机,几乎所有游戏项目他都是佼佼者。但我也有自己保留节目,在其他领域全线败退时作为奇招祭出,扳回一城:

保龄球。

每次比赛结束,以力量著称的宝宝均大比分胜出。轶一有点想不通,反反复复地看着记分表:
“我们俩全中差不多,怎么你分数高出这么多?”
我笑道: “你仔细看,我的全中都连在一起,所以分高。”
轶一作顿悟状: “哦,和围棋一样,也要势力连片啊。”

先生的循循教诲不局限在棋盘上,还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二个周末,我见到了仰慕已久的业余届传奇人物刘钧。乍一看感觉长得有点像马晓春,身材又高又瘦,整体不是很协调。一旦坐到棋盘前,凝望着黑白两色,老师表情平和优雅,仿佛清风拂面。挥子落子间极态尽妍,让周围每个人深深感受到一种艺术美感,只有热爱生活热爱围棋的人才会如此淡定含蓄。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对刘钧老师的顶礼膜拜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每逢他去外地比赛,我总选个比赛休息日和他通个电话,交流下比赛状况和个人感想。2000年以后,因为职业低段和冲段少年的参与,刘老师没能在晚报杯上重续辉煌。但还是获得了一次体育大会冠军和一届黄河杯冠军。每次夺冠归来,训练班的全体学员,家长都会毫不吝啬的给予凯旋般礼遇。刘老师也很高兴地在自战解说中让我们这些忠实的拥簇分享快乐。

汉中路围棋班全部选在周六或周日上课,下午一节,晚上一节。晚饭我多和两位刘老师一起吃便当。偶尔谈及班里孩子们前途问题,两位刘老师惊人的一致:
“那个一年级的初段有希望。”



第三回 阳光男孩

班里有好几个业余三段,两位刘老师为什么惟独相中那个一年纪的初段?仅仅因为他岁数最小吗?我有点纳闷。

第一次上公开课时,班里每个学员都要做自我介绍,轮到全班最小的孩子,他站起身大声说:

“我叫曹潇阳,潇洒的潇,阳光的阳!”

大家都笑翻了,一为小大人的话逗,二是他的长相超卡通,金刚葫芦娃,铁臂阿童木,神勇小哪吒,etc. 总之动漫里白胖大头娃个个与他神合貌似。

虽然曹潇阳相貌讨人喜欢,但我当时并不觉得他今后能成大器。原因是平时训练中,他很好动,坐不住,手里总想拿个什么东西摆弄一下,个性天真透明。这样的人也许会活的很轻松,但离我心目中围棋高手的范本相距甚远。

我以为,真正的围棋高手应该象立了贞节牌坊的小寡妇那样克制,坚忍和守性。古代把围棋分为九品,最高境界是入神和坐照。高手出招必是慎之又慎。看这孩子下棋,落子如飞,勺子满天, 缺乏最起码的定性。

对我严密的逻辑分析,反方代表刘轶一提出了不同意见:

“难道要大家都学你,计算慢而不准确来表现围棋上的才能吗?”

刘老师经常做出这样的批评,让人讨厌的直接。不过我还是坚守自己的信念,直到06年罗洗河在三星杯上演了东方神猪的传奇。

我和曹潇阳大致下过十来盘棋,他的进步确实很快。从一开始完全不成对手,短短几个月后逼着我表演翻盘术。

99年夏天的一次训练,我对上曹潇阳,满以为又是轻松拿下,不想棋越走越僵。令人气愤的是曹潇阳还在一边冷眼冷语:

“看你下的一串棍子,全是单官。”

换了在棋馆,我肯定会回他一句:

“别把村长不当干部,棍子留着打人用的。”

但对手只是个七龄童,忍耐,忍耐,再忍耐。

随后的对局我开始土法炼钢,把水搅混后,硬吃了他一块。结束时对面那个粉妆玉琢的瓷娃娃脸上挂起了串串泪珠。

2002年曹潇阳决定放弃文化课在他漂亮妈妈陪伴下去北京学棋,让我和刘钧老师着实吃了一惊。因为他在训练班和比赛中的成绩很普通,远不及同龄的江维杰和王玮。这样的付出能有多少回报呢?我们只能遥遥地为他祝福。

03年非典后曹潇阳回过上海一趟,我又和他下了一局。经历过道场洗礼的少年今非昔比,我耗尽全部自由时间,还只落个山河破碎。认输时感慨了句:

“孩子们都长大了,我们也老了。”



第四回 众生百态

人生有别于房屋建筑,按规划蓝图层层推进,往往只是徒劳。正当我把汉中路的三段小朋友逐个击破,全国TCL杯总决赛打响了,与此同时我接到公司通知去南通出差两周。只好遗憾地电告组委会自己不能参赛,请他们另择人选。

流连于琅山嚎河的湖光山色中,情绪却被TCL总决赛赛况牵拉撕扯着。那次比赛最大的赢家是蜀中大侠唐晓宏,勇夺五段以上组别的总冠军,从而晋升成为中国屈指可数的业余七段之一。

鉴于我在三段以下训练班的优异成绩,经刘轶一老师介绍,转入南京路体育俱乐部四段班。这里的小孩比汉中路普遍强一先以上,分A,B,C三个组别,等级森严。A组的小朋友每个循环可以和刘钧老师下盘指导棋,B组和刘轶一老师下指导棋,C组则没有指导棋可下。每循环结束后,A,B组的最后几名降组,B,C组前几名升组。

当时体育俱乐部A组最强者是个女生,叫王凡,因为我的级别低,一直没机会向她讨教一盘。听刘轶一老师说,这是个很有棋才的女孩子,可惜后来没有选择走职业围棋道路,随家人去了海外定居。

我在C组徘徊了个把月后,终于打进B组,首轮对手即是后来的定段状元陈栋如,那盘棋我赢了,陈栋如对胜负的执着让我记忆深刻:

当时盘上有块明显的死棋,小陈看到局势已非,强调这块棋暂时不算死,要实战解决。真是咄咄怪事,无奈在收完单官后,再一手一手把它从盘上提起来。还好在棋盘上对局用的是中国数子法,如果改在网络上,数目计胜负,那我要自填多少空啊?

后来我在俱乐部又和陈栋如下过一盘,早早崩溃后报复性的拒绝中盘认输,在边边角角小官子上和他消磨时间。

体育俱乐部大部分学员都很可爱,且颇具特色,比如顾晟,夏添和宋鹏旺:

顾晟号称摇头狮王,每次对局都能看到他不断地摇头,叹气。旁观者以为他的棋不行了,走近一瞧,是大好不是小好。后来我们总结出来,顾晟有着悲天悯地的菩萨心肠,摇头叹气是为对手难过。

夏添是个长考巨匠,习惯在序盘阶段大手笔地挥霍用时,经常在接近超时那一刻,还有四分之一个棋盘没落子。然后他开始为好局痛失号啕大哭。有一次他对着全班体质最羸弱的宋鹏旺长考,居然把小宋给考睡着了。

99年11月我结婚了,宴请了很多棋界朋友,其中包括刘钧和刘轶一老师。当我敬酒到他们这桌时,刘钧老师异想天开,用红枣和白果在桌上摆了道死活题让我解答。当时我已有七分醉意,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红枣还是红枣,白果还是白果,只好自罚一杯以谢师恩。

沈君山先生曾以个人经验指出:从进入小学到初中毕业,正是学棋领悟力最高的年龄,或登堂或入室,视个人天赋和努力而定。升高中以后,建议在学业方面上紧发条,不可沉溺分心。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99年底因为一些孩子要准备中考体育俱乐部这个班宣布解散。



第五回 珠联碧合

从汉中路到体育俱乐部,整整一年的双休日里,我把自己象个孩子一样释放,没心没肺地玩了个过瘾。训练班解散以后,每个周五的夜晚我都会陷入一种莫名的抓狂。好在没多久,接到刘钧老师的通知,应昌其围棋学校新开一个三段班,因为我是四段,如果愿意,可以免费参加。

对稍高水平学员免费甚至倒贴奖金是刘钧老师后几年办班的连贯思路。在下一回说到的五段班里,老师先后请来了戴俊夫,谢云超,杜青,吴振宇等六段以上高手。他们的到来把五段班的整体水平提高了一先以上,为后来培养出近十名职业棋手打下扎实的根基。

应昌其的三段班沿袭了体育俱乐部的分组别激励体制,我暂定在A组,和所有小朋友下均授一先。个人心得:业余棋界五段以上少年扬威,四段以下成年人强过同段位同级别的童子军。即便让先,我依然牢牢站稳A组前几名。

2000年初我矫健的身影频繁出现在棋馆和网络上,经常被痛揍。然而,这个三段班好象闹市中一方净土,这里我是“奉饶天下先”的大高手。高手要有高手的风范,训练对局越下越花:

有一次对阵徐进,开局未几我走出步怪飞。徐进扶了扶鼻翼上的大眼镜,想了半天,还是没看懂。问我,是定式下法吗?

我朗声大笑:这是我自创招法,后面有几百路变化,繁复直追大斜雪崩,你要小心应对哦。

班里来了个插班生王玮,很快从C组攀爬到A组,坐到黄钟大吕宝宝对面。

我悠然地捻起一粒白子,不料他说,我们猜先吧。

我勃然大怒,好小子,公然挑战权威!不过面部表情还是一如既往长者的宽厚。

客观的说,当时王玮的棋还是比我差点。对这些小朋友三段只要运用聂老的乾坤挪移几下转换就把他们转晕了。但我卯足劲和他斗力,处处亲密拥抱,却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王玮太善战了,我执黑181子落败。

由于前面我输过一盘指导棋,这个循环要保组,最后一轮非赢不可。

会降组吗?不!自创门派的大宗师怎么能到B组去!

对手来了,此前从未赢过我的阳光男孩曹潇阳,我在患得患失中放跑了几次胜机,曹潇阳执黑181子。按照让先约定,我负半子。

“刘老师,我赢了!”

刚数完子,曹潇阳眉飞色舞地报成绩,我还在无力地申辩:

“你收后,盘面平空,应该是和棋。”

我弱弱的声音很快淹没在全班同学雷鸣般的掌声中。

若干年后,大宗师在个人回忆录中写道:

两名职业初段联手,想把我请下神坛。为了围棋的普及和发展,我成全了他们。



第六回 艺术殿堂

2000年春,正值我挥舞着一杆老枪和三段少年们没完没了的酣战,在应昌其围棋学校和刘钧老师的促成下,五段班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开展起来。第一期五段班招生通知刊登在新民晚报一个角落里。我两个棋馆朋友鲁频,汪渝也报名参加了首期学习。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上海地区为冲段少年提供的平台陆续有方捷道场,新民围棋学校,同洲围棋学校等。以结果论,刘钧老师的五段班无疑是最成功的,真正意义上职业棋手的摇篮。前前后后来五段班镀过金的学员几乎网罗了全上海的少年精英:

朱元豪3p,吴振宇2p,江维杰2p,张强2p,唐弈2p,陈栋如2p,方昊1p,王玮1p,李豪杰1p,曹潇阳1p,许佳敏6段,孟晓龙6段,沈衡6段,张之仪6段,宋鹏旺6d,范廷玉6段等。

步入艺术殿堂的通行证是一张业余五段的证书,如果没有,只能在门口徘徊,徒有慕鱼情。从99年下半年起,我先后参加了三次升段赛,才在2000年夏以5胜1败领到张五段证书。当天晚上,我便大摇大摆地走进了五段班课堂。

和现在的用人单位一样,新来的要下最基层去锻炼,我满以为会在一两个循环后顺利晋级。五段班的孩子太强大了,硬是让我连吃了六个鸭蛋后才在宋鹏旺身上开和。无独有偶,同为成年人的鲁频也曾经在这里凄凉九连败。直到00年岁末,我才勉力挤身A组。

追忆当时那一幕:宝宝背着把厚重的刀行走在庙堂和江湖的边缘,刀背虽已生锈,历经苦水磨拭,终于锋芒毕现。

在A组等着我的正是现征战围甲,按圈子里的说法,72名挣钱的职业棋手之一:朱元豪。

2000年上海市六段赛我和朱元豪交过手,感觉他局部算路固然不错,行棋方向值得研究。那一盘我早早取得压倒优势,直到大官子阶段,他亮出小刮刀,我失血过多,才半目惜败。

复仇之战,我在序盘阶段高位落子,飞向宇宙,鸟瞰边角。朱元豪对模样战准备不足。强行突入我屯兵密集的中央,虽然勉强活出一块,全局呈大败之势。最后我以盘十天堑怒拔一城。

有一段时间,我和朱元豪在训练班里频频遭遇,下的他都有点烦了,说怎么又是你啊?让人想起当年曹薰铉对上聂卫平的那份腻。只是后来我再也没有赢过他,这一胜成了绝唱。

唐弈现在被媒体炒做成围棋美女,我的印象中一直是那个在襄阳公园跟在爸爸后面找人学棋的单薄小女生。在五段班她是排名前5的好手,我和她下过两局,均中盘完败。和朱元豪相比,唐弈思路清晰,更重大局,从不陪我在蜗牛角上作方寸之争。

一天我和刘钧老师一起吃晚饭的时候,他告诉我明天有个四段想来我们班,你陪他下盘鉴定棋。

我不高兴了,年初我也四段,想进来,你让我在门口干看了半年,我还说你有原则呢。

刘钧老师说,这个四段不一般。。。。



第七回 后生可畏

这个四段是来自浦东新区的孟晓龙。

刘钧和刘轶一老师在个性爱好许多方面大相径庭,但他们有个共同之处,都生着一双炯炯有神的伯乐眼,能在芸芸学子中看清每个人才华高下.被刘钧老师慧眼相中,这个孟晓龙不简单。

第二天,刘钧老师把一个黑黑瘦瘦的孩子领到我对面坐下,我也不敢怠慢,猜得黑子后迅速步下三连星。

孟晓龙棋的节奏感很出色,看似闲庭信步,轻松地打散了局面,同时挫败了黑气势汹汹阵地战的企图,把实空的领先保持到终局。

2001年陈毅杯上四段小将孟晓龙一路摧营拔寨,跳升六段,表现出强大的实力。他和06年上海市锦标赛冠军许佳敏是刘钧老师最后几年最得意的弟子.

虽然一见面就来了个下马威,但我在训练班里对孟成绩意外没有一边倒,总分打成2比2。其中有个胜局还是在孟晓龙升上六段后艰苦拿下的,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可以聊以自夸,并据此演变出一道公式:

宝宝胜孟晓龙,孟晓龙胜吴振宇,吴振宇胜孙梦厦,孙梦厦胜聂卫平....

2001年江维杰和张强小哥俩来了。江维杰是同年龄段最出类拔萃的一个,很快杀进了A组。张强刚来时候程度较差,长期在C组蹲点。他落子前总要犹豫一番,拿棋的手象在盘上钓鱼,为此没少挨他爸爸打。直到02年,才全面突破了技术和心理的瓶颈。

紧跟着来了方昊和李豪杰,方昊的爸爸现在应昌其围棋学校任教,李豪杰的父亲是杨浦区围棋教练,都是出自名门,家学渊源。每次和李豪杰下棋,我总会想起棋人江湖门口的那幅对联:

菜鸟杖剑闯江湖,豪杰争锋图霸业。

有棋友问:看历届晚报杯冠军,李家庆夺冠四十不惑,刘钧摘魁年方弱冠,到了近几年,清一色的童子军问鼎,毫无人生经验的少年拿冠军如探囊取物,这一现象应该如何解释?

我想,是围棋咨询的发达,更是家长和孩子自身的努力。

因为路过你的路,所以苦过你的苦。对孩子们的付出我比别人了解多一些:江维杰和张强先后就读于应昌其围棋学校,五段班,体育俱乐部,同洲围棋学校,聂道场。平时有了空闲,父母还带去棋馆找成年人陪练。限于水平,不能代表上海征战晚报杯,他们自费代表外省市参加。其中张强更是接过几乎全上海职业棋手的喂招。

和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一起学棋日子过的很快,转眼到了2002年9月,在业余棋手唐盈夺得全国女子冠军的第二天,太太为我产下一白胖丫头。然后正色对我说,你当爸爸了,以后少去去围棋班。我刚要讨价还价,襁褓中的女儿哇哇哭了起来。

第八回 曲终人散

2003年非典过后,方捷道场和新民围棋辖下冲段班纷纷驻入应昌其围棋学校,五段班在强敌环视下被迫转战多伦路和中堂,而后更名为刘钧研究会。2004年3月16日,历史可以忘却,我却不能忘怀,刘钧老师心脏病突发去世。任何苍白的语言都无法描述那一刻心情之沉痛。

04年夏的一个周末,我来到应昌其围棋学校看刘轶一。两三年前,我在这里跟随刘钧老师学棋,如今物是人非,先生已驾鹤西去,学堂千载空幽幽。

刘轶一老师的新民围棋教室设在八楼,进去的时候他正在和小孩子们讲解韩国王位战李昌镐下出的新手。我坐下来听了一会儿,云里雾里。

一小时的讲课后,接着是学员对局。刘轶一问我:“宝宝,找个小朋友和你来一盘?”

这时候我奇怪地想到首届中日擂台赛时的藤泽先生,聂卫平突破了日本双保险后,日本棋迷关切地问他:“先生,您偶尔下一盘还行吗?”脱口而出:“行!”

刘轶一给我安排的对手汪道琪,在刚刚结束的定段赛预选里,名字紧随潭啸后面在媒体频频曝光,以预赛第4的优异成绩打进本赛。虽然最终没定上段,实力不弱。

双方猜先,我幸运地拿到黑棋。日本做过一个统计,贴六目半的黑白胜负大体相当,区别在于各头衔战的预选赛对局里,黑的赢面略大于白;而决赛循环圈里,恰恰相反。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业余棋手多爱执黑。

布局伊始,由小目高挂一间低夹定式演变下去摆满了四分之一个棋盘。局后刘老师说这个型两年前已经被淘汰,原因是黑大亏。我很茫然,淘汰了也没人通知我?

意识到新式不妙,开始搅局,自己薄弱的地方不补,等着对方冲击;四处寻觅对手薄弱初报以老拳。无奈白太厚,我每次挑衅均无功而返。

看这招不灵,开始落子如飞。快了当然容易出错,这是带有自杀性的障眼法。但如果能把对手也带快,可能诱发对手更大的错误。

汪道琪不为所动,按照自己固有的节奏行棋。

旁边好几桌小朋友的对局结束了,围过来看我们这一局。我已经穷途末路了,只好在对方子力居多的地方开始搜根破眼,强行屠龙。一开始孩子们都很吃惊,接着有个孩子笑了。笑传播的很快,一会儿大家都笑了,其中一个还夸张地笑弯了腰,象秋天里成熟的禾穗。我真想找把镰刀来。

局后付盘时,孩子们又快有准的计算又给我上了一课,每当我摆出自己理想参考图,孩子们很快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变化图,把我的理想变成美丽的肥皂泡,迅速膨胀又迅速破灭。

正当我沮丧地准备离开时,有个始终一言不发的孩子怯生生地问我:
“叔叔,您明天还来吗?”

我心头一暖,看来自己挺有孩子缘的,大家都喜欢我啊。
“叔叔忙,明天怕来不了。”

孩子很惋惜地叹了口气:
“本来我想让刘老师安排我和您下一盘的。”


尾声

先生离开后,我真真切切感受到自己跟不上那些孩子们,对围棋的热爱,却不因此稍稍减弱.2005年上海市锦标赛,我又一次步入赛场.那份熟悉和亲切,不会因为十岁或三,四十岁而改变.

许多文章批评冲段少年为进修围棋,放弃文化课,说的头头是道,听起来理性而睿智.但如果时光能够倒退二十年,我也会和少年们同样选择:义无返顾地淹没在冲段的滚滚征尘中.

2006年定段赛尘埃落定的那个晚上,我抱着女儿婷在阳台上看星星,

婷问, 爸爸,今晚天上的星星少了好多?

我答,对啊,今天又有十八星宿下了凡.

[ 本帖最后由 basil 于 2007-6-19 13:02 编辑 ].

TOP

做什么都要热爱。.

TOP

回复 #25 老猫 的帖子

是的,我欣赏米卢的一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以前还没有网络围棋的时候,坐十多小时的火车,就为了下一盘棋,那时体现的是一种人的精神。

[ 本帖最后由 basil 于 2007-6-20 09:32 编辑 ].

TOP

业余5段是怎样炼成的

今天早上又有一个桶子踩我一脚,不去管他继续发贴,为人民服务。好贴、烂贴自有公论的,哈哈。圈内人士别 ,想当初进这圈子的时候是一个叫EVE的把这帖子放进来的,看来还是到社会教育的板块好,现在出也出不去啦。。。


业余5段是怎样炼成的
牐牴元2001年6月10日,天气不错,那是因为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的缘故。
  
  中国,上海,天津路应氏棋校,二楼,对局室。
  
  桌子上是一副云子,很特别。因为前6轮都是用的应氏棋子。
  
  到了最后一轮,三段和四段都放在一起,房间里共有40个人左右,其中有一半的人可以升段。我好像又回到了一年前,也是这样的情景,我不幸猜到了白棋,二连星输给了小林流。
  
  回忆往事如烟:那一年擂台赛,聂卫平赢了日本人,全国兴起了围棋热。我周围学的人也很多,下着下着也有了一定的水平,也想去参加比赛看看自己到底怎么样。上海的规定挺严格的,不管你是什么水平,都要从7级打起。所以现在有些业余棋手,虽然水平很高,但没有办法得到证书。那时,升级赛有9盘,赢了6盘就能升,8盘可以跳级。我虽然没能跳级,但是每次都升了,这样从7级升到初段。最辛苦是升初段的时候,在江宁路的静安区体育俱乐部,我下到了最后一轮,才赢了半目。我记得很清楚,是全场最后结束的一盘。连裁判都走了,后来才去棋院补办的证书。
  
  升2段我用了2次,第一次在静安区少年宫没有成功。那时候升段赛最高只能到3段,而且那时我觉得3段是完全高不可攀的,因为规定9盘要赢7盘(其他的只要6盘)。不过我居然看到过一个人7连胜升到3段,对2段让2子居然也赢了1个。 幸好后来规则改了:变成共7盘,赢5盘就升段(胜率71%,沿用至今),这就比9盘中间7盘(78%)容易。我那一次去比赛,正好碰到套改赛——这是因为上海的平均水平太高,那次给大家一个机会,只要赢2盘就能升段。我在那次比赛赢了5盘,就直接升到了4段。
  
  那次比赛,我还见到过一个最小的小孩子,只有6岁,还没有进小学。站着下棋,也升到了3段。裁判也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小的3段。
  
  我没有正式地向某个老师学习过,只是靠自己向杂志和书本学习,因此进步的很慢,。不过也有一个好处,就是不会拘泥于某种下法,各种想法,自己都可以大胆的去尝试。
  
  然而接下来升5段,却遭遇了3连败,都是不大的优势被官子的时候翻盘了。4段的胜负感都很强,笑到最后实在是不容易。 去了2次6段赛,也只有二胜四败,内容也很不好。
  
  那段时间觉得下围棋太难了,就荒废了好几年。
  人为什么要下棋?有时候也很难回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吧。最初是为了证明自己聪明吧,然而到了一定程度,就知道天外有天的道理。打遍天下无敌手能有几人?如果目的是想赢怕输就会把自己逼得很累。后来就学了苏东坡:“胜固可喜,败亦欣然”,输多了也就不在乎了。只有到了最近,才重新找到了下棋的乐趣——那就是发现每一手的最好下法:布局序盘时的大局观;中盘的算路和判断;官子的精确次序等等。都是很有乐趣的。而且,到了一定的水平就很难放弃,毕竟已经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还有交流的作用吧,否则我就不能结交许多好友了。打打高手的棋谱,也是很有乐趣的,至少没有语言障碍的困扰。能感觉到自己慢慢的进步,也是一种欣慰。
  
  99年初去参加一个比赛,其中来了许多下彩棋的人。我觉得他们的棋虽然无理,又很难看,但是有一种生命力。我在这之前只参加升段赛或和朋友下,从来没有打过彩。所以在99年到外面交流了一下,水平进步了不少。主要是对于死活方面有了提高。但是也有缺点,由于下这种棋,小输赢基本无所谓,所以对于胜负有点麻木了。
  
  99年初的高段组升段赛(只有3,4段参加)在上海棋院举办,参加的只有30多个人。我第一盘被翻盘,输了半目。第二盘只有赢半目。第二天的3,4轮也都输了。(往往是上午下得不好,下午懊悔不已,发挥不出水平)。在这次比赛中有一个小朋友叫作XZ,前面4连胜,然而后面遭遇了3连败。以后他也每次都来,虽然成绩都不错,但是最后到了这一次才和我一起升的5段。
  
  99年下半年我感觉自己强了不少。这次的比赛开始在新建成的应氏棋校举办。然而对局以后,发现自己的棋还不熟练,尤其是开始时没有进入状态。第一盘的对手又强,拿白棋完败。第二盘杀了MM的一条大龙,赢了。第二天早上碰到了XZ,还可以的棋,后面出了昏招。下午的棋也是乱下,这样又是1:3。那个时候的我后半盘下的太差,往往有不可思议的错误。太紧张了也有关系,平时也是只喜欢研究开局。加上练习的不多,所以往往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那一年我又去了6段赛,虽然是2:4 ,但是内容比以前好了许多,都是咬的很紧。而且其中赢了一个5段。很辛苦,非常难下的棋,我连续放了3,4个胜负手,吃了对手2小块。下到比赛钟上的小旗都倒了(90分钟包干),幸好裁判说还有秒针可以走一圈,才勉强下完没有超时。我拿白棋,数出了179个。总的来说,那个时候棋理不太懂,往往要考虑很多,下的很累,时间用掉很多,还赢不了。
  
  2000年初我有了一个机遇,和一位专业棋手下了一盘(由于是比赛,所以是分先)。觉得学到了许多,棋力又长了一些。果然第二天就执白赢了一个5段(又是179个,5段毕竟不容易赢)。以前的我,总是想追求效率,把棋下薄了。如果下的厚,实空又不够。这次逐渐体会到了:一定要把棋下在有价值的地方,这样才能既厚实,空又不落后。
  
  这两年间我因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个小朋友小L。有的时候也到他家里去下,我们水平差不多,他的局部很厉害。没有想到在2000年6月的升段赛上,我第一盘就碰到了小L。虽然我在前面有一定的优势,然而后面没有坚持住。下午虽然赢了,第二天上午还是一招不慎,被翻盘。我想:搞不好又要1:3了(和前面2次一样),终于,在下午的官子战中艰难的取得了胜利。这样在淘汰的边缘首次进入了第二阶段。到了下个双休日,没想到2盘棋都发挥的很好,总成绩居然有了4:2,可以进入最后一轮决胜局。然而不幸猜到了白棋,他小林流,我二连星。几乎是完败,被挡在了5段的门口(对手就是我在1年前第二轮赢过半目的,小朋友进步快,如果执黑,应该有一定机会的)。虽然有一定的遗憾,但是我知道自己的水平和5段还有一定的差距。
  
  围棋的规则确实值得探讨。在当今,黑棋只贴5目半肯定已经太少了,但中国还迟迟不愿改革,实在是不太合理。我个人认为应氏规则的8点(实际是7目半,盘面8目算黑赢)还是可行的,再说中国规则有强行粘劫收后的说法。最近在《围棋天地》上有2篇文章在讨论还棋头的问题,蛮有意思的,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如果还棋头的话,贴7目半就不会觉得负担太重了吧,对局也会更有趣。总之,我觉得不能仅仅站在黑棋的立场上看这个问题,应该要尽量使得机会平等。
  
  这时候,网络围棋逐渐兴起了。那一天,我到小L家去下棋,他正好买了一台联想品牌机(赠送一年免费上网)。卖电脑的店家,已经在CTN注册了一个帐号,但是他觉得真名不好,就说还要注册一个。他父亲说:就叫神童吧(小L年纪小,棋力高)。所以shentong是我亲自注册的第一个帐号(CTN注册挺麻烦的),那一天我们2个在CTN下的成绩不错(2个强4D当然厉害)。后来,小L好像在下棋时遇到过几次IP攻击,就觉得这个帐号不好,后来注册了其他的,shentong这个帐号,就由我来用了。
  
  我开始上网是在2000年下半年,也是一种偶然中的必然,在单位里有了专用的电脑,还可以免费上网,而且到了2001年后能够永远在线。开始时我在CTN下得不好,CTN的许多棋手都很强,后半盘都很熟,对胜负也都很执著。网络围棋的感觉很不一样(没有棋子摸,只好摸鼠标),很容易出随手棋,还会点错。我往往喜欢找出最好的应手,这样时间方面就掌握不好,会超时负。下多了以后,觉得总的来说还是利大于弊。加快了自己的下棋速度,还可以尝试各种不同的布局和下法,和高手对局和观战的机会也很多。由于每次都连下5,6盘,对心理素质的提高也有好处。
  
  最初,我都开着音乐下,有时还在清风两面打。现在,我专心多了,而且觉得不能光为了过瘾,要象比赛一样来下。在CTN,经常有世界大赛现场观战的机会,可以和大家边看边讨论,很开心。我喜欢聊天,我觉得CTN的特色就在于此。如果仅仅是下棋,去其他地方也可以。在网络上聊天,是证明自己存在的一种需要吧。
  
  然而在2000年11月的升段赛上,我的成绩不好。虽然前面取得了难得的二连胜(第二盘在小败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对手自撞一气,官子时送死)。然而第二天由于轻视对手(上一次比赛都下过,觉得比我差),导致了失败。到了第二阶段的第五轮,看漏了一手官子,好局痛失。就这样三连败,其中有2盘都是执白176个。可见在实际对局中,对手不太可能出现网络围棋上的失误,所以一定要深思熟虑后落子。再者,一定不能轻视对手,实际上,4段之间在技术上的差距都不大,心理因素和临场的发挥才是取胜的关键。毕竟人是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发挥不好,下错一手就输了,即使水平比对手高也没有用。
  
  2001年初,我在一项比赛中取得了第7名的好成绩,参加的人数是100零几个,我的总成绩是7胜2败(我第二轮和第七轮输了)。这次的获胜使我增强了对自己的信心。我现在在技术上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弱点了,虽然以前后面下得太差,现在应该说都还可以了。
  
  这一年的升段赛是6月2日开始的,第一局的小朋友开局就在局部自撞一气,我取得优势后执白以181取胜。下午我猜到黑棋,布局中对手拘泥于局部,我取得了优势,他后面补错了一手,给我杀掉一小块,就没有机会了。
  第二天上午和一个小MM下,我拿白旗,错小目对星小目。她在布局的星定式中,出了一个缓手。我比较轻松的以184取胜。在下午的比赛又碰到另一个小MM,我又是猜到白棋。这盘棋双方发挥的都不好,她频频长考,最后出了昏招。本来是我不行的棋,后来仗着劫材多,顽强收官以179小胜。真是难得的4连胜。这两个MM也进入了最后一轮,也许现在也5段了。
  
  到了第二阶段,6月9日,天气有点闷热。本来我以为赛场可以空一点,然而裁判把许多3段的安排在这里,仍然很拥挤。最近棋品不好的逐渐多了起来,而且小朋友要争取升段,可以加分,所以经常有纠纷出现。上午我又猜到了白棋,对手是初中生,要比前面的年龄大一点,实力果然也强一点。对手布局出了缓手,又是我很好下的棋。然而我后半盘差的毛病又犯了,下的不简明,算错了,被翻盘,最后是174个。真是非常的痛心,因为优势的取得并不容易。真的很懊悔,我被翻盘也很习惯了,但从来没有象这一次这样的后悔,因为搞不好就象XZ那样,三连败失去机会。这样的心情中,中午也没有休息好。而且下午继续猜到白棋,中盘看漏了一手,脆败。这样总共送走了3个5段。
  
  回家以后,痛定思痛。我以后还能有几次机会?如果这次不行,以后也许就不愿再去辛苦的参加比赛了吧。我决心把明天的棋下好,我相信自己有5段的实力,上帝也应该保佑我的吧。我把头发去理了一下,好好的洗了一个澡,然后早早的上床睡觉。
  第二天去看积分表,对手是先2连败然后4连胜(我是先胜后败),如果是积分循环赛,我即使输给他,总的积分也要比他多吧。然而这是一局定胜负的,他的机会和我均等。我以前就碰到过2连败5连胜升到5段的人。旁边的朋友说对手比较弱,但愿吧!对手来了,又是一个初中的男生,和前面2盘的对手一样的年纪(我比小学生稍好,和初中生的水平差不多,可能比高中生稍差)。然后是猜先——1,2,3,4……这次我终于猜到了黑棋!
  其实我最近的黑棋胜率也不是太高,保守了就贴不出目,过分了遭到反击又不行,同样下得不太好。当然,总的来说,还是黑的好下,毕竟是可以控制主导权。第一手下星位还是小目,也是一个问题。成年人往往喜欢星位,发展成激烈的战斗,如果是平稳的收官就不擅长了。而有的小朋友喜欢下错小目,收官正是他们的长处。我前面一段时间在网上尝试了错小目,觉得还是把握不好,所以第一手决定还是下在右上的星位。对手也下了一个星,我走了右下的小目(星小目胜率要高于二连星和对角型布局)。虽然最近高手都是下的迷你中国流,然而我尝试下来觉得把握不好,还是喜欢能构成小林流的小目(能下成中国流,小林流和新小林流)。对手很快地又下了星位,如果我走挂角,想构成小林流,对手也可能直接高挂小目,导入复杂。最后我决定了下低中国流,胜率非常高的布局,黑棋主动,容易发挥先着效率。没有想到的是对手居然下了左面的边星,形成了中国流对三连星,现在这样下的已经很少了。后面的进程:我挂左下角,他一间夹,我进角。然后挂左上角,他倚盖。再后面我捞了实空,又围出了模样。对手的过分棋给我抓住了,进入了我的步调,终于取得了中盘完胜。
  
  纵观这次比赛,我拿了5盘白棋(3胜2败),2盘黑棋都是中盘胜,应该说还是不容易的吧。终于取得了5段证书,以后可以更加的有信心了。在围棋方面可以努力的还有很多,我一定会更加进步的。

[ 本帖最后由 basil 于 2007-6-20 13:39 编辑 ].

TOP

谢谢啦!刚才有个好心人顶我一记,得到大家的认可是我最高兴的事,争取发更多的好文章奉献给各位。

[ 本帖最后由 basil 于 2007-6-20 14:03 编辑 ].

TOP

回复 #20 basil 的帖子

围棋的理论变化绝对不是“361!”,每步棋可以选择的地方数也不是“361-(手数-1)”,因为有“禁着点”。如果用编好的电脑程序模拟人脑计算的话还可以排除很多不可能走的点,可是目前电脑围棋水平根本无法与人脑对抗(国象早已有“深蓝”了),其原因就是围棋有提子和“劫”,并且关于围棋的“势”有太多抽象的东西存在,比如局部和全局的关系等等。因此我认为围棋的变化应该是“∞”。虽然我对于电脑围棋水平可以超过人脑并不绝望,但是我宁可期盼中国足球队夺得世界杯来得更实在些!

随便探讨一下,非常感谢楼主码这么多字介绍,并且还热情回复大家的问题(打点广告也是应该的)。 不过恕我直言,在旺网上贴“业5是怎样炼成的”意义不大,写“5级是怎样炼成的”应该会有更多观众,或者类似在6楼、7楼写些专题也是很好的。

[ 本帖最后由 yqyr 于 2007-6-21 03:43 编辑 ].

TOP

回复 #29 yqyr 的帖子

yqyr老师是李指导那里的吧,怪不得讲得很专业。是的,我忽略了打劫的变化和提子后可以再往里填子等可能性。真正的变化应该远不止361个阶乘。上周我这里小朋友的实战对局中出现了罕见的三劫循环(对局者是4级对2级),这也是我第一次亲眼看见,以前在职业棋手的谱中也出现过,围棋的变化实在是无穷啊。李指导是业余棋界的一面旗帜,记得90年代初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李指导指点过我一盘,十多年过去了,这盘棋谱我还小心翼翼珍藏着,对局时情景我记忆犹新,当时的感觉就象仰望着一座高山。.

TOP

呵呵

一个叫EVE的很不好意思,应了群众的要求将您圈了进来,却今天第一次认认真真拜读了您的帖子。惭愧惭愧
解惑:此圈从属于社会教育,所以不论你在圈内圈外,都混在社会教育版块,所以遵守社会教育版规是第一要求。
发现:LZ是个对自己要求噶严格的人,居然希望零踩帖
提问:天元宝宝儿=天元宝宝?
最后:旺爸的口号是“让每个进旺网的女人都逃不出他的魔掌”,弈趣的口号是“为了孩子们的茁壮成长网尽所有圈内人”.

TOP

回复 #31 EVE 的帖子

惊动了EVE实在不敢当啊,天元宝宝儿就是天元宝宝,小沈是活跃在上海棋坛的一位著名的网络围棋文章写手,业余5段水平,应该李指导和小林老师比我更熟悉他吧,以后有机会再发几篇他写的关于围棋方面的文章。.

TOP

回复 #30 basil 的帖子

能有机会与老一辈的业余豪强在他们的顶峰时期对弈,着实让人羡慕。其实那时人们的学棋模式应该成为现在的教学模式。现在不管学什么,公式化的东西太多,连围棋这种变化无穷的项目都被段级位套牢,应试教育无处不在,大为降低了围棋对于智力开发的多种功效。就像现在大学生写论文一样,网上的信息多了,东拉一点西凑一些,几乎没有自己的东西。记得李导说过,他拿全国冠军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段位!.

TOP

成为围棋绝顶高手的十大条件

让我们客观地分析一下,一个小孩到一个九段甚至强九段或是超一流 的棋手,会有多少的阶梯要攀登。


第一台阶:启蒙的环境

这是一个前提。在其他的地方“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还能争论,但是, 在围棋上环境就是一个前提。这环境包括教练的水平和对手的水平。必然是先有环境这个“鸡”,才能有围棋手这个“蛋”。

研究了几乎所有的超一流棋手的成长的历史,没有一位棋手会不注意 到自己的启蒙环境。不是什么意外,聂卫平和马晓春的父亲,都是围棋爱 好者。俞斌的小学老师,是一个棋迷。赵治勋的伯伯,是韩国现代围棋历 史上的重要人物赵南哲。围棋手除了在家庭中启蒙之外,还可能在社会上 启蒙。如果家长要挑选一下到哪里学棋的话,最好看一看谁在当教练。教 练的棋力不一定很高(例如业余3以上即可),但是却必须有自己的特别 的观察能力,能知道小孩的问题,在心理上对孩子有一定的研究。而他自 己的棋,最好是“正”的,少偏着,不“油”,棋风和棋德好。在文化背 景上有一定的造诣的教练,则更是会对小孩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上海和北 京等围棋开展得很好的地方,这样的教练人数不少,其他地区则不多,或 许这就使很多偏远地区的聪明小孩没有机会成为棋手。

孩子要有一定的对手群,这是能保持一定的对局量的重要条件。在常 昊成长的过程中,母亲曾经带他到很多比赛场合,观看对手下棋,有机会的时候,请高手下让子棋进行指导。邵炜刚的教练陆勇和,曾经和附近的 一些有业余棋手的工厂取得联系,将孩子带到工厂中和业余棋手进行“对 抗赛”。在上海一些围棋训练班上,采取的“升级”制度,就是在让学生 始终能在一个有相当密度的对局环境中学习围棋。
这样,我们就能理解,在围棋传统基础好的地方,就容易培养出好的 棋手来。而世界上最优秀的棋手,目前只能在东亚三国中产生。


第二台阶:酷爱围棋

虽然在一个棋手的一生中,对围棋的热爱贯穿一生,但是,在起步的 时候尤其需要,它是将围棋由爱好转变成事业的关键的因素。对一个孩子 是否喜爱围棋的观察,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当年邱百瑞是在无意之中发 现常昊对围棋特殊的爱的。当常昊初次来到俱乐部的时候,邱百瑞让常昊 先在一边看别的小孩下棋,常昊看了两个小时。从心理学上看,再文静的 5 岁孩子,也不能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同一个对象上20分钟。而常昊当时 只知道“4吃1”这样的简单的围棋知识,对一盘棋还没有印象。

当然,当时邱百瑞只是感到常昊的特别,后来当常昊开始学棋的时候, 他才注意到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棋才,继而反过来再认识常昊刚来的时候 的表现。谢裕国教练认为,这样的酷爱能导致一个棋童对围棋的专注和执 著,增强对围棋的各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全面接受能力。


第三台阶:围棋“智商”

目前还不能正确地判断围棋手和一般意义上的智商有什么关系。确实 也能在生活中间到一些在棋上异常聪明灵活,而对社会上的很多事情不甚 了了的棋手,但是这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棋手思路广阔反映敏捷,智商应 该不低。常昊和罗洗河小的时候去测智商,获得了很高的分数,罗洗河为 164 ,常昊为 138。更多的小孩并没有像常昊这样生活在大城市中,受到 良好的学前教育,也不像罗洗河这样,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有机会来到 北京,接触到广阔的社会。所以,一般的智商,可以是一个参考的标准, 而不是一个绝对的标准。

专家一般认为,棋手需要的“只当”和一般的智商是不一样的。在对 一些棋手做了调查之后,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说明围棋智商其实是人对围棋 的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一是记忆力,国际象棋世界第一人卡斯帕罗夫能 用脑子记下1800多人的通信地址,和 450人的电话号码,他能熟记 12000 个棋谱。 5分钟能记下 300个单词。象棋第一人胡荣华能背对棋盘同时和 10人下棋,这就是说,他能够同时记住10个在不断变化中的棋谱。马晓春 能看一眼列车时刻表,就背出火车经过的时间和停留几分钟。在团体赛的 赛场泡茶回来,经过大约10盘棋,他能在局后很清楚地将这10盘棋双方的 形势讲得清清楚楚。而是逻辑推理的能力,胡荣华的盲棋,就是记忆和推 理共同的杰作。他在10盘棋中的开局都是不同的,这样的记忆是动态的, 是理性的,和推理结合的。一般教练常常会在教了一种定式之后,稍改变 一些,再出两至三题,来考验学生的推理能力。邱百瑞就是在有关“倒脱 靴”的推理“测验”中发现曹大元的能力的。三是空间的感觉能力。马晓 春能背出很多的围棋棋谱,但是却不能背出象棋棋谱,这是因为围棋的空 间的结构和象棋的空间结构是不同的,他对围棋有深刻的理解能力,但是 对象棋的空间理解能力几乎没有。棋手对特殊形状的感受,和对这样的形 状的价值的判断是很重要的。这种感受并不完全是靠老师教,然后机械地 将它记住。而是一种理解能力,一种能理解型的各种意义,然后在棋盘上 再造型的能力。

棋手这方面的能力,必须在棋盘上才能表现出来,这也是从另一个角 度说明启蒙教练对人才发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第四台阶:年龄

目前中国的一流棋手开始学棋的年龄,最小的是常昊和罗洗河,都是 在 5岁左右。开始年龄最大的是曹大元和刘小光,都是在10岁左右,他们 是在已经上学之后,在老师或教练的启蒙之后才开始学棋的。年纪小的孩 子能有时间的余地,而年纪大一些的孩子,能有一定理解力,学棋会快一
点。我们且将棋手初次学棋的最好时间,看作幼儿园的大班到小学三年级 之间。一般来说,一个人在16岁之后再来学习下棋是很难成为一个职业棋 手的,只有很少的例外。我遇到的唯一的“大器晚成”的高段棋手是梁鹤 年六段,他是在“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期间学棋的。但是他没有进入中
国最高棋手的层次。

围棋是需要“童子功”的。没有在一定的年龄进入围棋的世界,就很 难成为一个专业棋手。其中的原因很复杂,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记忆力的最佳时间对于围棋是很重要的。孩子的记忆力是最强的。 由于成人的理解能力要比孩子强,所以,对一个局部的理解,常常 会以为一下子就全部吃透,也就会缺乏反复思考和反复练习的兴趣。实际 上成人的理解深度和熟练程度会不及孩子。

--在孩子的思想还很单纯的时候,容易全部接受围棋。也容易用围棋 应该有的思考方式对围棋进行思考。而中学生或者成人已经有了较多生活 经历,他对围棋的思考已经倾向理性,因此也就容易受到生活经验的干扰。 有的可能有益,但是有的会排斥围棋的思考方式。

--围棋在成人的生活中所占的地位和在一个小学生生活中所占的地位 不是一样的,能够投入的精力也是不同的。围棋水平提高需要长期积累。 一般至少有 8到10年不间断的努力才能将一个初学者变成一个超级棋手, 中国棋手成长的时间还要长一点。成人或稍大一点的学生在这样长的时间
很难集中精神。

--在当代,学习围棋的年龄有趋小的倾向。由于10岁以上的孩子正是 开始发育的年龄,自我的意识正在形成。置身于一群比他更小的孩子中间, 在心理上会有潜在的抵抗性。再加上其他年龄小的孩子学棋的时间比他长, 棋下得比他好,自尊将会变成害怕失败,影响他坚持下棋的决心。


第五台阶:强烈的求胜欲望

这是对所有竞技项目的选手的共同要求。美国对 140名奥运会冠军调 查后发现,每个冠军在他、家庭,以及他的教练或对他影响很大的人中, 总有一个“最有斗志的人”。中国著名游泳教练陈运鹏认为,上面的调查 说明,对一个选手最完美的要求是斗志(心理)、技术和能力的结合。陈 运鹏的分析,完全符合围棋的实际情况。围棋是个人的对抗,大型比赛最 后的胜者常常只有一人,就更需要有不懈的斗志。 对围棋来说,会干扰求胜欲望的因素并不少,一是传统的东方文化并 不强调正面的竞争;二是多少年来中国人下棋的传统,首先是陶冶人的修 养,强调“道”和艺术,要求淡化“胜负”;三是围棋本身的内容已经充 满了东方哲学的色彩,棋手容易受到影响。 而事实上,最优秀的棋手也应当是一个胜负师。对任何对手都能保持 强烈的取胜欲望,是一个棋手很基本的要求。


第六台阶:心理能力

一个棋手的心理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这已经从本书的一些篇章 中作了分析。这种心理能力是一种自控的能力。事实上所要控制的是一种 心态,能在比赛的任何阶段都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判断形势和保持韧性的 精神,能在赛后自我治疗修复失利后的心情。


第七台阶:研究围棋的环境

现代棋手已经不可能再回到个人研究的老路上去。在清朝,已经出现 了好多顶尖棋手“双子星座”的现象,这已经证明了围棋手的成长,是需 要讨论研究而提高的;在相同的良好的围棋环境中的棋手,成材的可能性 都很大。 在现代,同一时代的优秀棋手出现“丛生”的现象。从木谷实道场出 现这么多的超一流棋手这一点出发,人们更多地研究了信息时代的棋手成 材规律,虽然棋手能够从不同的媒介上很快获得棋谱,但是,必要的相互 研究有助于棋手思路的广阔和研究的深度。现在,每当比赛,常常在观战 室中集聚众多的棋手,边看棋边研究。

实际上,在中国、韩国和日本,棋院也是一个专门研究棋艺的机构。 中国棋院的少年队、韩国的冲岩学校和日本棋院的院生制度,都含有一定 的研究成分。在日本,藤泽秀行为中心的“秀行兵团”和吴清源先生为中 心的研究群体,都是对棋手有相当的推动力的。年轻的中国棋手由于居住 在中国棋院,所以一直有互相交流的机会,而且也形成了一些研究群体。 以上七个台阶,能够使一个棋童到达职业棋手的位置。但是因为个人 的资质有别,能达到的水平也有别。一般认为,至少能在勤奋的前提之下, 一个资质比较平常的孩子能到达五段的水平。 以下的三个台阶,专门属于专业棋手中的佼佼者—一流棋手和超一流 棋手。


第八台阶:综合能力

这首先要有全面的技术。全面是一个胜率很高的棋手所必须具备的条 件。在高段棋手之间,已经出现风格之前,要有高的胜率,就需要能够战 胜所有风格棋手的本事。这样,他要在开局、中盘和收官上都很强。要在 进攻和治孤上都有能力。要在下一盘杀棋和下一盘比较功力的棋上都能表 现出色。有的研究者将科学研究中的“木桶原理,短板效应”引入对围棋 手的研究之中,认为从围棋的特点来看,一个棋手在比赛中短处会比长处 更重要。如果棋手的短处会在比赛中受到对手的攻击,就象一个由不同长 度木板做成的木桶,水的溢出总是在最短的木板处,而最长的一片木板在 这样的情况下是作用不大的。所以棋手与其去不断发挥自己的特长,还不 如去研究改进自己的短处。而小林广一则是这样的原理的代表人物。 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一种判断和把握全局的能力。棋手到了这一层次, 每一步棋,其意义已经是属于全局的一步棋,而不可能是局部和孤立的一 步棋。这是全局的平衡,全局的攻防和全局子力配置结构的一步。所以, 他必须有全局观,必须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全面的观察。每一步棋的作用 应该是综合的。


第九台阶:创造能力

大多数棋手只是在运用前人在千百年中为后人创造的财富。只有少数 棋手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继续为后人创造新的下法和表述新的思想。他们 是围棋能够不断前进的保证。今后能够留在历史上的棋手,不仅是头衔的 纪录,还有棋手的创造。例如,武宫正树已经和“宇宙流”联系在一起, 某一种布局由于中国棋手对其进行创造性的研究,被称为“中国流”。吴清源和木谷实对“新布局”的研究和吴清源对“大雪崩”等定式的研究等。

可以这样说,超一流的棋手都是有创造的,不然他们就不可能在棋盘 上表现出他们的超人的理解能力。就连被人误认为最没有创造的李昌镐, 也对韩国式的新手进行了很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很多新的下法。最优秀的 棋手,总是站在时代的前列,能够开辟一条新的道路的人。他们总是以一 种人们想不到的方式,为一个时代作先声。


第十台阶:文化背景

无疑,棋手总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下下棋的。在一般棋手的面前, 文化背景只能起到很少的作用,因为他们还没有形成棋风,创造对于他们 还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文化的深厚和哲学的高深并不重要,因为他的棋 还不能自如地表现他的哲学。

而到了棋手水平已经很高的时候,“望尽天涯路”的时刻已经到来。 在棋上能力相差不多水平相仿的超一流棋手,最后较量的就是文化了。而 围棋的永不能穷尽的特点会使一个文化背景浅薄的棋手止步。只有深厚的 文化背景才能将一个棋手托上更高的山岭,

[ 本帖最后由 basil 于 2007-6-21 14:59 编辑 ].

TOP

LZ能不能按不同的主题发贴,方便大家以后查找.

TOP

回复 #35 youyou妈 的帖子

youyouma:在旺网上发的贴不是纯围棋技术方面的(围棋技术方面由教你的老师解决),一般是围棋介绍类的文章,学习的方式方法,学棋中遇到问题和困惑的解答,少儿围棋学习的经验等,要完全细分我也不知道能否做到,尽力吧,准备先尝试着分综合篇,少儿篇,问答篇,和人物篇,逐步完善,您看如何?.

TOP

什么样的孩子能成为围棋高手?           红花海滨猫


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家长,他们无比期待地把刚学棋的孩子带到老师面前:您看看,我们家的孩子学棋行么?每到这时,我常常不知该怎样回答家长,其实,这就象刚刚入学的孩子面对还未开始的学业,谁敢说他不行,谁又敢说他肯定行?


“伤仲永”的典故是大家所耳熟能详的,那样的一个神童最后归于平庸是谁之过?孩子从一出生天赋差异确实是存在的,也正因如此许多孩子家长抱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将孩子送进了围棋班,学围棋可以最大限度开发孩子的智商与情商如今已经得到了人们公认,“人皆生子盼聪明”,都希图自己的孩子能够多几道大脑沟回,所以有的家长刚送孩子来时就明确表示,不指望孩子围棋能下的多么好,只是开发一下孩子的智力就可以了。我想这样的家长是没有搞清楚围棋究竟怎样开发智力,是坐在那里和别的孩子一样老老实实地学就开发了?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围棋之所以是开发孩子智力的最佳途径完全取决于它的激烈对抗,它的趣味性复杂性都是在竞技过程中激烈碰撞所产生的,而孩子天生的竞技意识和个人英雄主义意识也因为通过围棋这个载体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所以才对它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试想如果一个孩子在下棋过程中总是输给别的孩子,根本体会不到赢棋时那种巨大的满足与快乐,时间长了他还能对围棋有兴趣么?他还能坚持的下去么?那么这样的孩子最后必然会对围棋感到厌倦最终必然会远离围棋,开发智力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说怎样开发孩子智力,我说就是在他成为围棋高手的过程中开发,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理,不想当高手的棋手也不是一个好棋手,打破那些禁锢孩子们的条条框框,让孩子在公平竞争的残酷胜负世界里去历练去感受去成长,这应该是围棋教育的真谛所在。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孩子能学好棋,能成为孩子们梦寐以求的《棋魂》《围棋少年》中那令人羡慕不已的围棋高手呢?是不是只要孩子聪明就一定能做到呢?我的围棋班里曾经有一个小女孩,聪明伶俐,嘴巴也甜,老师长老师短老师辛苦了经常挂在嘴上,和别的小朋友也是自来熟,可是不到半年的时间,这小女孩就在围棋班里“人间蒸发”了,有的时候,“聪明反被聪明误”,什么是天才?什么是高手?“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灵感”,切莫让百分之一蒙蔽了百分之九十九的眼睛。围棋博大精深,更需要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学,而不是靠所谓的天赋就能一劳永逸地凌驾于其他小朋友之上的,这也是为什么最后围棋班里学有所成的反倒是那些天赋一般的孩子,我还记得就是这些孩子他们刚来围棋班时看上去甚至有些木讷愚钝,有的都不敢进教室,然而现在这些孩子却享受到了多少孩子的羡慕和尊宠,他们依靠自己的持之以恒的刻苦努力最终成为了围棋高手,成为了真正的围棋的主人。

这也是一种很有趣的现象,它让我想到一位文学评论家在评论写作时说过的话:许多最初下笔千言非常有才华的作家,他们在漫长难熬的文学征程中慢慢都消失了,而那些才能一般资质平平却无比坚韧不问收获只知默默埋头赶路的家伙们,最后都成为了大师……

这种现象我把它归结为:坚持,是成功的唯一…….

TOP

顶好了 谢谢lz 对我们棋童家长来说的确是受益非浅 希望看到lz更多的好文章 期待中.

TOP

回复 #37 basil 的帖子

请教老师:

怕输的女孩子,如何调整其心态,保证有旺盛的斗志?

请给一些启示吧.谢谢!!!.

TOP

回复 #39 gengyuemama 的帖子

想赢怕输是每个学棋小孩的心态,特别是女孩子,经常输棋会哭,老师家长一般能做的是安慰,告诉她平时输棋是没有关系的,只有态度认真就可以了,训练对局强调的是过程,通过输棋学到东西,找出技术上的弱点看到差距是关键,这样在比赛中就会赢棋了,要敢于和强手对局,通过战胜强手提高自信心。告诉她每个围棋高手的成长过程中输过的棋不知道比你多多少了,正所谓苦尽甘来的道理。

诚然,经过一个阶段的学棋,学员总会有进步快慢之分,我采用的方法是用点数来调节学员水平之间的差距,赢一盘棋给他加一个点,输一盘棋扣一个点,如A学员100点,B学员93点,那么A让B先,水平略低的B方执黑下到181子就算赢了。若按执黑181子算B赢了,那么下一盘B对A,执黑的B就必须下到182子才算赢,如A赢(B执黑没有下到181子),那下一盘B执黑对A只要下到180子就赢了,每盘升降。这样即使对局双方水平有差异,总会达到一个平衡点。这样的好处是和上手对局时你会看到赢棋的希望,和下手下棋时你也不能随便放松,因为你是要贴下手点(目)的。

[ 本帖最后由 basil 于 2007-8-15 13:53 编辑 ].

TOP

非常感谢教师的指导!!!.

TOP

顶。很及时,帮我总结了一下。.

TOP

可以请教一下楼主的高姓大名吗?7段高手全国也没几个阿,让我这个超级棋迷见识一下可好?.

TOP

回复 #43 小飞虎爸爸 的帖子

哦,是我儿子有7段。

[ 本帖最后由 basil 于 2007-8-21 17:08 编辑 ].

TOP

围棋礼仪和弈德

围棋是一项高雅的竞技运动,也是一门艺术、一种文化。因此,围棋的精神、品格对于棋手来说尤为重要,下棋的人首先要讲究弈德,在棋艺进步的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品格与修养。

一、礼仪

  1.猜先的礼仪 对局前猜先时,下手方应请上手方抓白子,自己则取出1枚(或2枚)黑子,表示白子若是单数则已方执黑:若是双数已方执白(取2枚则相反)。比赛前的猜先,则应由卫冕者、段位高者、年长者来抓子。

  2.黑棋的第一手应下在右上角。 此礼仪来源于曰本,黑棋的一手棋如果是占角的话,则应下在右上角,把距离对方右手最近的左上角留给对方,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3.对局前下手方应主动整理棋具。 在曰本的大比赛、甚至是挑战赛对局前,晚辈、下手方、挑战者都主动用白布擦拭棋盘,以示敬意和学习的态度。


二、弈德

  1.参加比赛不应迟到,迟到是对对方很不礼貌的行为。

  2.对局前,双方应握手,或点头示意,以表尊重。

  3.下棋时,坐姿应保持端正、不要歪坐。

  4.思考后手再拿子、不应抓子、翻打或玩弄棋子。

  5.下棋时应轻拿轻放,不应用力拍子。

  6.尽量不要推子。

  7.落子无悔。

  8.对局时不应在席间与他人说话,更不应边评边弈。

  9.对局时不应吃东西,尤其是带响声的食品。

  10.对局时不应有用力敲打折扇、自言自语等干扰对方思考的行为。

  11.对局时应节制吸烟。 在目前中、曰、韩的职业比赛上,已分别制定了一些禁烟的措施。如赛场内不许吸烟,或如果对手不吸烟,则应该征求对手的意见等。

  12.对方思考时,不应随意离席、走动、或是观看他局。

  13.对局时,对手因故离席,回来时自己有告诉对方棋下在哪里的义务。

  14.“胜固欣然、败亦喜”。局后,双方应复盘研究,切磋棋艺,谦逊待人,增进友谊。胜方切不可沾沾自喜,败方更不应拂袖而去。

  15.局后,双方应收好棋子、整理好棋具方可离席。.

TOP

围棋对弈网站

1.弈城围棋,2003年上半年开始投入运作.开始和韩国neostone网站合作,2005年8月转投韩国tygem,tygem目前是韩国唯一一家能和韩国棋院cyberoro网站抗衡的韩国围棋网.该服务器在语音,视频方面在围棋网站里独树一帜.目前高峰时段在线:中国3500,韩国8000,日本少于100.(2004年4月10日,关西棋院接手日本房,日本在线人数有所增加,但同时在线仍少于200人.现在中国同时在线人数也提高到4000人以上.)

2.新浪围棋.和韩国世界棋院cyberoro合作多年,围棋客户端功能强大,界面美观.在国内首屈一指的围棋大网.因2003年开始收费,用户数有所减少.韩国cyberoro网站是韩国第一大围棋网,围棋客户端包含中韩日英和繁体中文.分别提供给韩国棋院,中国新浪网,日本棋院,台湾棋院,泰国围棋协会使用.2005年推出英文版之后欧美棋迷也加入到该网站中.高峰时段在线用户:中国5500,韩国8500,日本800,中国台北600,泰国200,其他国家100.

3.清风围棋,由职业棋手创建的围棋网站.2000年与韩国neostone合作,03年与其分手.现与搜狐合作,客户端功能较强大,界面美观.高峰在线用户:4000到4500.

4.TOM围棋,用韩国tygem开发的客户端,段位较严格,相同段位较其他网站为高.级以下仍然和其他国内网站一样没有可信度.高峰在线:6000人以上.

5.联众围棋,联众是国内著名的游戏网站,所以联众围棋在线人数众多.但该网站却以赖皮众多闻名.本人已三年没去那里了.在线可高达二万多.

6.IGS,Internet go server世界上最早的围棋网站TELNET站点,成立于1992年.服务器原在美国,后移至韩国,现在服务器在日本,在西方和日本较有知名度,在线较多.不过界面较为简陋.高峰在线人数在1500到2000人,日本人占七成.中国和韩国用户较少.对日本用户收费.段和级可信度较国内网站高.

7.KGS,kiseido go server,sunjava站点,欧美人最熟悉的围棋网站,以西方人在线居多,高峰在线可超过1000.段级可信度高.

8.LGS,台湾传奇网路,TELNET站点,在线的以台湾人占绝大多数,2004年开始收费,
现受到使用韩国cyberoro客户端的台湾棋院的强大威胁.高峰在线人数约1000人.较收费前大为减少.

9.韩国neostone,原为韩国围棋网站的龙头老大,曾给中国清风和弈城提供客户端,现已被cyberoro和tygem击败,现居韩国第三大围棋网,在线人数据说还有5000多.

10.中国263围棋网,java站点,高峰在线1500.

11.韩国dashn围棋网,韩国第四大围棋网,有韩中日英客户端,高峰在线1500左右,绝大多数为韩国人.

12.日本WWGO,java站点,常规在线700人,绝大多数是日本人.

13.其他:yahoo游戏中的围棋.在线一般不超过1000人,中国游戏中心(围棋)高峰在线5000人左右,边锋游戏中的围棋,好象有八九百人在线的样子.QQ游戏中的围棋,在线可达10000人以上.DGS,这网站我很早就知道,感觉怪怪的,呵呵.中国围棋网,telnet站点,晚上有近300人在线.中国天元网,在线100人以下.

14.棋魂围棋:最新的国产专业网络围棋对弈平台。

[ 本帖最后由 basil 于 2008-9-3 11:53 编辑 ].

TOP

LZ辛苦了,谢谢指导.有空的话希望能多写一些围棋基础知识方面的东西,毕竟在这个圈子里初级水平的居多,谢谢..

TOP

偶经常看到宝宝在奕城被小韩痛扁啊,哈哈 ,表发怒啊,偶顶你一下作为赔礼。.

TOP

请问LZ,因为妈妈是棋盲,对围棋一窍不通,如果想看书学一点的话,你推荐的《儿童棋类教学丛书围棋合订本》李亚春王志鹏编著 是否合适呢?或者有其他好的入门书可以推荐。此外,有什么好的网站可以学点围棋入门的知识。谢谢!.

TOP

回复 49#wei_xu0416 的帖子

自学的话这本书是不错的,如果要从网上学的话,下载一个《围棋西游记》看看,比较生动地讲述围棋基础知识。当然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和你小孩一起听老师讲课,这样效果更好些。.

TOP

每次我是和儿子一起去上围棋课的,不过我想自己先预习一下,学得比宝宝快一点,这样的话,回来和宝宝复习效果会比较好。

LG已经表扬我了,说MM真伟大,为了儿子开始从头学围棋。

老公是会下的,不过实在没时间陪儿子下棋。.

TOP

回复 yangyangliuli:

围棋对弈网站介绍在本贴44#.

TOP

 52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