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声音和曲目,而这些曲目通常是和文化背景相关联。在古代,音乐、诗歌和戏剧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方面中外都一样,只是形式、内容有所不同,表现出的就是文化和信仰的差异。我同意你所说的,要学哪方面的乐器,就要更多地接触哪方面的文化,包括信仰,不然很难有精准和独到的理解与表现。现在学西洋乐器的比学国乐的人要多很多,是和西方的文化强势有关,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一直处在被边缘化的状态下,我们的文化自信自甲午战争起,就不断地被打击,直到现在都没有复苏。所以学国乐在当前是需要有勇气的,因为知音难觅哦~~~~我们国家前些时间去梵蒂冈演出,为啥是上海爱乐乐队和上海歌剧院而不是民乐团呢?为啥演奏的曲目是莫扎特的《安魄曲》而不是《二泉映月》呢?原因很好理解,因为我们是去和世界沟通,需要用世界性的语言,用别人熟悉的语言,我们需要学习西方,也需要西方了解我们,仅此而已。我想我们的孩子都应该要有做世界人的打算,因此,学习了解世界通用的语言是必要的。
哎~~报歉啊楼主,俺这一啰嗦,这主题奏漂移到爪哇国去了~~~~~打住打住~~~~~
[
本帖最后由 芋艿小丸子 于 2008-5-12 17:49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