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实验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孩子的潜力的?这些考试能得到什么结果?

引用:
原帖由 wangwenge 于 2008-5-11 09:06 发表 \"\"

教育走入歧途一说,很类似今年来流行的“教育生态论”,只是你的比较激进,有回归原始的意思。教育的功用性最佳表达就是父母教孩子、师傅带徒弟。但现实中对6-18岁就难操作了。
大学生阶段不愿意学,就是大家感觉 ...
其实我觉得我一点都不激进,我只是不想过多地为难孩子,不愿意在她觉得学习一样东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逼迫她学习,学习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哪怕在别人看来,我的孩子有多落后,我仍然希望给予她时间和耐心而不想透支她的未来。关于学习的动力是多种多样的,现阶段大多数人的动力是为了考好的分数,进好的学校,评更高的职称……也就是说有现实的功利需要。但是我想,真正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能够有长久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意意,应该不只是为了功利的目标。当什么时候学习不再为了任何一个目标,任何一个人,而只是为了自己内心的满足或者说是理想,那才是真正充沛的动力,才能真正激发出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这种动力来源于内心真正的热爱,以及愿意为此付出艰苦努力的执着。看来我们关于教育的认识有根本的区别,还是各自保留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wangwenge 于 2008-5-11 08:53 发表 \"\"

如果这个孩子还在,你应该建议孩子的父母到心理卫生中心去看一下,可能是发育障碍中的一种。具体名字我略去,因为我不是医生。其他孩子的行为倒是一种品行问题。
在北京和上海都看过,而且还一直在看。可就是很难看到成效。说实话心理医生的效用在这类孩子身上发挥很小。因为我认识几个中国顶尖的心理医生,自己的孩子都搞不定。.

TOP

回复 50#yuyan7381 的帖子

就我那部分题目来说,如果家长和孩子同场考试,家长的成绩会远远低于孩子。.

TOP

回复 34#芋艿小丸子 的帖子

我很同意楼上的说法,影响人一生的因素太多了,开始固然重要,但个人觉得结尾似乎更重要。这是一个长跑项目。.

TOP

回复 21#yuyan7381 的帖子

赞成!我觉得这一部分论述并非否定教育,而是因势利导的教育。不过,也很赞同王老师的话,不能过分强调自由而忽视了规矩。所谓对规矩的理解,我想就是孩子的情商,能够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一些微妙的感情和感觉,能够尊重他人的孩子也不会故意捣乱。捣乱的孩子往往在情感的理解方面有问题,个人认为轻则感统失调,重则性格障碍。更需要大人的关心和爱护,需要更好的亲子关系。

[ 本帖最后由 天天向上 于 2008-5-12 10:26 编辑 ].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最近跟各位讨论感觉有很多收获。尤其感谢王老师在百忙之中的解答。关注实验是从张政的教学开始,喜欢来实验这个圈子,因为这里有一群优秀的孩子和优秀的家长。希望自己有一天能走近或者走进实验。很多好的东西只能远远地欣赏,我还会经常的关注这里,为你们欢喜而欢喜忧愁而忧愁。.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假居士 于 2008-5-11 21:06 发表 \"\"

在北京和上海都看过,而且还一直在看。可就是很难看到成效。说实话心理医生的效用在这类孩子身上发挥很小。因为我认识几个中国顶尖的心理医生,自己的孩子都搞不定。
不要看心理医生,看原来的精神科或者神经内科的,上海的儿科医院应该可以解决。先用药物控制着,一般到初中后这样的孩子多会不治而愈。
这个病是不能治疗的,使用的药物是神经兴奋剂,可以有效地改善状态,但不治病。.

TOP

别说六岁选的不准,连12岁小学毕业也不一定就能选准.
而且人的能力有好多种,宝宝上不了实验,不一定以后就不能成材成人,呵呵,人贵有一颗平常心..

TOP

引用:
原帖由 pm_simple 于 2008-5-12 12:18 发表 \"\"


我觉得要等到那个理想的点,小孩子同样会错失很多。知识是智慧的积累,虽然我也希望我能从原始社会一点一点自己体会到当今科技\人文境界的普及水平。但这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幻想。小孩子的接受能力似乎很有适应 ...
呵呵,您说的是对的,孩子就象一个空杯子,你往里面装什么他就有什么,我也并不否认有早慧及具有超强承受能力的孩子,重要的是度,也就是那个点,关于这个点的把握可真是超级难题。因为这里的父母是真正关注教育的,所以我也就有感而发,胡诌了几句。知易行难,懂得道理并不代表就一定能够做到,教育是一件凭直觉的事情,那个点只有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父母才有可能感受到,过多地寄望于学校和老师,是不现实的。您也别真的认为我就是一切顺其自然的忠实执行者,很多情况下,事情并不象想象中那么容易。虽然我也努力去放松心态,可人毕竟不是生活在真空当中的。就象前几天,打电话给孩子的小提琴老师,希望他把进度放慢,把难度降低,并且告诉老师,我们学习音乐的目标只是为了让她能够热爱音乐,没有过高的期望。但是老师说,很多技能训练,过了她这个年龄就可能再也无法达到了,我只能无语,因为女儿在他眼里是块好材料,不加以雕琢,他觉得可惜。因此,我也就只能听任着孩子被逼迫,所以您看,知行一致并不容易,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不去和别人比较,在尽可能放松的状态下努力做好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我对自己和孩子都是这个要求。.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假居士

根据你那个孩子出现的症状,有没有可能是抽动伴多动,如果是的话用神经兴奋剂反而会加重病情的发展。最好是到儿童精神病学家那里去诊断一下,便于治疗。你可以去周四上午到华山医院看儿童心理门诊找杜亚松医生看看.

TOP

回复 63#pm_simple 的帖子

关于学习乐器,技术是基础,小孩子的敏感度和可塑性都要高于成人,在十岁之前进行相关的技术训练会更省力也更容易见效。对于音乐的理解则需要后天不断地学习、积累、感悟。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的确是学习西洋乐器的一个障碍,可是我们的目标也不是为了培养大师啥的,只是想多提供给孩子一个丰富生活,表达情感或者说是社会交往的渠道。老师觉得我的期望太低了,可我就是那么想的,我的想法是对孩子不要抱任何期望~~~估计要被板砖砸S了,忽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wangwenge 于 2008-5-12 12:22 发表 \"\"

不要看心理医生,看原来的精神科或者神经内科的,上海的儿科医院应该可以解决。先用药物控制着,一般到初中后这样的孩子多会不治而愈。
这个病是不能治疗的,使用的药物是神经兴奋剂,可以有效地改善状态,但不治 ...
嗯,说是12岁以后会好的。.

TOP

回复 64#钟灵的妈妈 的帖子

虽然我已经不教他了,但仍感谢你们对他的关心。我会和他家长联系的。.

TOP

回复 66#pm_simple 的帖子

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声音和曲目,而这些曲目通常是和文化背景相关联。在古代,音乐、诗歌和戏剧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方面中外都一样,只是形式、内容有所不同,表现出的就是文化和信仰的差异。我同意你所说的,要学哪方面的乐器,就要更多地接触哪方面的文化,包括信仰,不然很难有精准和独到的理解与表现。现在学西洋乐器的比学国乐的人要多很多,是和西方的文化强势有关,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一直处在被边缘化的状态下,我们的文化自信自甲午战争起,就不断地被打击,直到现在都没有复苏。所以学国乐在当前是需要有勇气的,因为知音难觅哦~~~~我们国家前些时间去梵蒂冈演出,为啥是上海爱乐乐队和上海歌剧院而不是民乐团呢?为啥演奏的曲目是莫扎特的《安魄曲》而不是《二泉映月》呢?原因很好理解,因为我们是去和世界沟通,需要用世界性的语言,用别人熟悉的语言,我们需要学习西方,也需要西方了解我们,仅此而已。我想我们的孩子都应该要有做世界人的打算,因此,学习了解世界通用的语言是必要的。
哎~~报歉啊楼主,俺这一啰嗦,这主题奏漂移到爪哇国去了~~~~~打住打住~~~~~

[ 本帖最后由 芋艿小丸子 于 2008-5-12 17:4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pm_simple 于 2008-5-12 17:03 发表 \"\"


嘿嘿,这是不会被砸的,我也不准备给小孩下指标,我只是想交流一下音乐观
不过我更偏重国艺,至少这些是一般意义上讲是可以理解的东西。且学国乐对其他相关系统有帮助,比如听戏,比如诗歌,比如。。。
很多东 ...
我让女儿的学琴目的是开发智力,她爸的目的是女儿能有多种兴趣爱好,能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可是,小提琴老师实在厉害……现在他爸被逼得完全忘了学琴的初衷。家里整天鸡飞狗跳。真是的,何必呢!老师的话左耳进右耳出就好了嘛!.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wangwenge 于 2008-5-11 08:20 发表 \"\"

这可能不是什么语文理解上的问题,如果是老师不叫他,而是他自己上课抢着发言,发言则是出语惊人(有些是符合常识甚至相当正确,有些则不符合常规),则是一种个性问题。其实他自己知道老师需要的答案是什么,但就 ...
有理!就好比一个好动的小孩在一岁的时候拿奶瓶是正常的,二岁还用尚能接受,三岁还用多少要加以纠正,四岁五岁及成年以后还用就要看心理医生了!但如果家人以为这是孩子与众不同的地方,非但从小不予以制止,还引以为傲,孩子自是更不知道错了,认为自己做的能博得大人的欢心,引人观注是件好事!所以王老师说得很对,应该有技巧性引导好孩子,至少家长不应该再有骄傲的感觉(如果说得不对请包涵)!.

TOP

引用:
原帖由 假居士 于 2008-5-10 22:43 发表 \"\"

其实当老师的真的不太会特别喜欢那些很规矩的孩子。孩子天真、活泼、可爱的个性是谁都会喜欢的,哪怕调皮一些。但老师很怕那些没规矩的孩子!就像上届学生里就有几个让我头痛不已的孩子。其中一个,上课想小便了, ...
赞同!不要把孩子任何不守规矩的行为都看成是有性!想起一篇文章,很有启发,大意如下:
    某中国旅行团在国外某机场候机,有个上小学左右的小孩极不听话,胡作非为,某家长欲训之,该孩子伸手就是一个巴掌打在极家长脸上,家长仍然赔笑!中外旅客,机场工作人员无不侧目!反观外国小孩,在公式场所大都守礼,但该活跃时绝不内向!但我们的家长在孩子该活跃的时候又是怕摔又是怕吃苦受累,恨不得样样替儿为之!所以出现了有些学校的“圈养”小孩。这难道也是小孩个性的充分发展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youyouou 于 2008-5-11 10:35 发表 \"\"


例如:正确答案是:衣服被风吹起来了.但是小朋友却写成:风把衣服吹起来了. 这就算错.具体的我其实不是很清楚,只是几个小学生家长聊的时候,偶然听到的.说语文回答答案竟然要和标准答案不能差一个字.
我倒是很能理解!这是对句型理解的要求,一个是把字句,一个是被字句。应该是要求孩子能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陈述一件事,这样是为以后能写出生动的作文打基础的。我不是老师,但我也上过学,我是这样理解的!最近在旺旺上经常看到这样的报怨,我认为家长是否也应该再学习一下?不要乱报怨了,不要说没用,有多少知识是生活中一定用到的呢?那微积分在生活中不是更没用了?(如果都一定要在生活中用到的话,人类也不可能生存至今了)

[ 本帖最后由 sharon616 于 2008-5-12 21:27 编辑 ].

TOP

pm-simple;芋乃小丸子

我们真是臭味相同呀!!关于教育的点,两位跟我一样的观点,我前面的帖子也说了教育就是适时的给予;但没有操作性。我确实很羡慕那些来什么都接受的孩子。我孩子不是这样的,我没有办法,所以说顺其自然。当无法前移时,我就等待,我的等待期限是中等的学生都应该掌握的,我孩子要做到,那时不能还是顺其自然。每个孩子是不同的。

Pm-simple你给分析一下,为什么有的那么小的孩子对什么都敏感,学什么都学的好?没想明白。我真想当实验的老师,这些孩子到底聪明到什么程度?过目不忘的人我见过;一目十行的人我见过;会6,7门语言的人我见过;没上学就可以读大书的孩子我见过;但这些人都有一定的知识背景的。但样样行的孩子我真没见过,而且从网上看这种孩子好像还不少,真想见识一下。

关于音乐,我也很敢兴趣这个话题。我儿子学的是钢琴。关于学因为开发什么脑子,或许能吧,指望这个开发脑子我觉得有点可笑。有一天我看了一本书,赵晓声的钢琴演奏之道,第一遍我是在飞机上看的;读完后,我一连读了4遍。半夜里我想冲动地给赵晓声写封信,但没有。那一刻我明白了,练琴的过程和科研是完全一回事;练琴的境界和科研也完全是一回事。科研的研究对象是自然规律和物;科研的本质是有解的;只是你去揭示它。但音乐是没有固定的解的;它是用另一种表现形式表达了一种美。这就是说音乐的殿堂。之所以是殿堂是因为不是谁都能进去的,但进去了,你才知道这是个殿堂。关于西方音乐和民乐都有精华;就如中国的唐诗宋词,那真叫一个美呀,回味无穷,一个字都不能差,越品越有滋味,这才是千古流传。我之所以选择西乐而不是民乐,主要基于两点:一点是钢琴比弦乐起步时相对容易,弦乐考耳朵辨音,钢琴起码音是不变的;第二个原因同芋乃小丸子相同,我们需要一种与世界沟通的语言。民乐就如非洲的鼓,听听挺新鲜;但不是主流。没办法。.

TOP

回复 71#pm_simple 的帖子

面对西方的音乐和绘画,我觉得自己真的很无知,但我喜欢看,也喜欢听,觉得它们可以让心灵宁静。这是一种富足状态下自然而然流淌出来的东西,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它们曾经达到的那种高度,后人怕是再也难以企及。同样的,不仅仅是西方的艺术,中国古代艺术所达到的高度,也只能令后人望其项背。我们有精妙的文言文,有多得数不清的诗辞歌赋,有至今还闪着智慧光芒的诸子百家学说……可是不要说我们的中学生了,就连博士生、硕士生甚至他们的导师又看过多少古代典籍呢?有时候和朋友开玩笑说,我们现在研究生、博士生的人文素养,甚至不及古代的穷酸秀才,呵呵~~~传统文化在被一次次革命和运动肢解后,要重新拼接起来,谈何容易。
又扯远了,把话题拉回来,不管西方世界主流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如何,我觉得我们必须要让我们的孩子,学习本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掌握与世界沟通的技巧,没有本国文化作为根本,就成了一叶浮萍,没有掌握与世界沟通的能力,就只能孤芳自赏。一直以来,我都觉得一定要让好的东西占领住孩子的阵地,把根基打好了,今后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就有鉴赏和判断的能力了。一个热爱古典音乐的孩子,通常是不太喜欢听流行音乐的,所以需要尽早地给孩子的感官建立起美感,建立的方法除了家长身体力行地去爱好和学习,还可以通过创设环境来潜移默化~~~所以从这个视角来说,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我们自我成长和更新的过程。
话又多了~~~唉,被你们害惨了~~~~

[ 本帖最后由 芋艿小丸子 于 2008-5-12 23:53 编辑 ].

TOP

回复 75#yuyan7381 的帖子

您关于音乐和科研的比较挺有意思的,爱因斯坦是科学家,可他拉小提琴也很了得,呵呵~~~当理性与感性结合,当科学与艺术相融,且两者之间达到一个均衡的值时,人的潜能就可以迸发,有如灵光乍现一般~~~不知道偶的这种认识对不对,有机会把赵晓声的书找来看看~~~~

[ 本帖最后由 芋艿小丸子 于 2008-5-13 00:06 编辑 ].

TOP

今天看了报纸才知道,智分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美国密歇根大学大脑研究中心开发出一个叫"智能旋风"的软件,据说每天练习25分钟,能提高人的智力40%.
看来,今后的人必定是人机结合体!
100年后来实验学校报名的,多半都是自己飞来的.哈哈!

[ 本帖最后由 泥巴妮玛 于 2008-5-13 00:22 编辑 ].

TOP

回复 76#芋艿小丸子 的帖子

赞一个。
不过有一点略有不同,于丹说她很喜欢周杰伦,原因是他说周杰伦的歌词所表达的心境象李白一样。曾经根本看不惯周杰伦的我也试着听了听,品一品还是有些味道的。古典和现代有不同的美,只不过很多现代流行乐就象走进一间楼房,而中外的古典音乐是一座宫殿。有一次爬黄山,我们从山上返回,已经快到山底的时候,一些游客正往上爬。一个游客问我们快到山顶了吧,这里的风景真美呀!!!!我的一个同行的朋友说,哥们,到山顶得美死你!!!

[ 本帖最后由 yuyan7381 于 2008-5-13 05:36 编辑 ].

TOP

爬黄山.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79#yuyan7381 的帖子

呵呵~~~是呀,爬山的比喻很贴切,但是偶还是觉得爬山的过程更重要,这是一个挑战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至于结果,是不是真的能够爬到山顶,倒不那么重要了,真的到了顶,也就高处不胜寒了。偶不希望孩子的一生是在山顶渡过的,即使她有这个能力达到。偶希望她的人生是温暖,自信,丰富和有盼望的。

[ 本帖最后由 芋艿小丸子 于 2008-5-13 10:59 编辑 ].

TOP

回复 82#pm_simple 的帖子

谢谢,您过奖了,偶算不得好家长,偶陪女儿的时间太少了,需要严重检讨~~旺网上有很多象SEANENJOY这样的好家长,实在是值得好好学习。
这段时间偶好象也患上了强迫症,有事没事地就会跑来看看大家的讨论,很有启发和收获~~~~偶们已经和实验失之交臂了,但是还是很愿意和大家一起学习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
了解——比较——鉴别——为我所用,这个过程适用于各种学习,很不希望看到孩子将来被集体洗脑,盲目地去接受任何说法,她们这一代应该要有自己的判断力,这个基础的建立在于家庭教育,在于父母的认识。很高兴有同道中人,握手ING~~~~.

TOP

有时候,我觉得很多的家长自己想的太多,没有时间好好静下心来陪伴孩子,要孩子适应你的节奏,怎么可能?知道孩子要什么就给予他什么,那么肯定是你给予的他一定接受的。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蹲下来观察孩子,而不是站在高处给孩子规划和指导,我想我们会看见不一样的世界。
在这里,再一次对seanenjoy表示赞赏。.

TOP

 85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