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评论:人文奥运or人海奥运?
www.jfdaily.com 2008-08-09 14:19 稿件来源:解放网
解放网独家评论:如果开幕式美学=团体操美学,那么我们应该给张艺谋颁发一顶比肩国学大师季羡林的“美学大师”的冠冕,所谓整齐划一、如臂使指,大约也只能达到这等境界,2008个击缶者,2008个太极拳手、2008张一闪而逝的笑脸,三千孔子门徒……吾国人海战术的先天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如果衡量开幕式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志是技术,那么我们更应该给张艺谋的答卷打100分,所谓美伦美奂、目眩神迷亦不过如此,在这一场耗资奢靡的声、光、电的饕餮大餐,现场观众绝对可以惊呼“值回票价”啦。
但很可惜,开幕式美学即不是团体操美学,更不是技术至上,它的构建基础应该是人文美学,正如北京奥运会的口号“人文奥运”,我们首先必须突出的是人的元素——不是那些机械刻板、面目模糊的团体操舞者,而是真正具有鲜活“人味”的中国人个体。
04年的悉尼奥运会让我们记住了那个可爱小女孩尼基.韦伯尼斯,由她担任串联角色的开幕式呈现出众星拱月的势头。可是昨天这场人海战术主导的开幕式,真正值得我们若干年后铭记的鲜活面孔是谁?是那个怯生生的唱五星红旗的小女孩(有网友甚至戏称其为“史上最低龄的假唱者”),还是那些“蹦了两个小时没上厕所也没停止微笑的运动员入场口的青春美少女啦啦队”(京派作家冯唐戏语)呢?亦或是那个发胶浓重得足够熏死蟑螂的“钢琴演奏家”朗朗呢?
某种程度上,开幕式美学和电影美学有着一样可供遵循的逻辑——它们都是属于元素的拼贴艺术。区别在于,优秀导演的拼贴技巧高明,大音稀声、大巧不工,始终保持有一条线性故事贯穿全局;而拙劣的导演却永远只会机械地堆砌,四大发明、山水泼墨画、丝绸之路、飞天舞者、太级八卦,京剧唱腔……这所有的一切,其实早已是全世界耳熟能详的中国元素,每一个对中国稍加了解的老外都能如数家珍,但作为中国人闭门造车、苦心孤诣导演的开幕式,耗费几年的时间和人力,却居然不能找到一条足以贯穿全场、能够自圆其说的故事创意主线,实在是不能不叫人感觉遗憾。
不可否认,开篇那个“夸父追日”的29个礼花脚印,堪称是一个技术和古典完美融合的绝妙构想,但很可惜,故事从“脚印”一踏进鸟巢体育场的那一刻就戛然而止,接下来上演的,只是一出你方唱罢我登台的走马灯式的“超级庙会”。
既然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我们就应该在开幕式让全世界感受“同一个故事”,而不仅仅只是一场技术的盛宴,一道中国元素自娱自乐的自助餐——咱中国老百姓虽然看着都挺明白,但老外却只能陪着不知所云地傻乐。当然,对于了解张艺谋的人来说,这一切其实都在意料之中,它只是向我们证明了一个从《英雄》到《黄金甲》以来早就普及的常识:张艺谋是一个视觉艺术的拼贴大师,但他永远都是一个不会说好故事的匠人,一个乏味而不自知的技术崇拜癖。(作者:黄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