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聚焦儿童发展——上海学前教育的研究、决策、行动 2007-11-20

聚焦儿童发展——上海学前教育的研究、决策、行动 2007-11-20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特邀总督学 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  张民生

内容概要:
  在儿童的早期教育上,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态势,正确了解市民对学前教育发展需求的变化,以及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是制订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上海市教委坚持以研究引领,在研究基础上决策,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促进学前教育快速健康地发展。

  近些年来,上海市颁发的关于学前教育的一系列文件,都有科学研究的基础。文中具体列举了三项决策与教育研究的关系:

  一是在研究基础上决策,推进0-3岁科学育儿工作的普及。通过国家哲学社会“十五”规划重点课题《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和发展研究》,上海市教委出台了六个相关文件,协助市劳动保障部门开发了《育婴师》培训与资质鉴定方面的七个技术文本,涵盖了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的管理体制、工作定位、服务网络、教养方案、指导场所、设施设备、玩教具、指导者队伍、机构申办等各个方面,为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工作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本的规章制度框架。同时,全市0-3岁科学育儿指导已经普及,2007年4月,全市0-3岁婴幼儿家长接受指导服务率达90%以上,使25万多名婴幼儿直接受益。

  二是以研究引领实践,促进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2002年,在教育部下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基础上,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办公室颁布了《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征求意见稿)》。为指导幼儿园按照国家与地方确定的学前教育纲要的精神贯彻实施,由市教委教学研究室牵头,集行政、教研、科研、华师大、区县教研员几方面的力量,成立了“幼儿园课程园本化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课题组。课题组对全市幼儿园贯彻实施中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对课程园本化的理论、影响课程园本化的基本因素等进行分析梳理,对来自实践的不同类型幼儿园的课程园本化过程作了深度剖析,为面上幼儿园课程园本化的实施与开发、园长、教师在幼儿园课程园本化中的作用提供了操作指引,特别阐述了教师在课程园本化中促进专业发展有效而具体的策略。研究对面上幼儿园结合本园实际情况贯彻实施国家与地方课程政策起了很好地引领作用,稳步推进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

  三是在调研基础上规划,保障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范有序。2006年,上海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等十二个部门制订的《上海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06年—2008年)》。文件以确保公益,促进内涵,提升内涵,激发活力为核心,着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水平,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办园条件基本均衡、入园机会均等的学前教育,和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文件提出了后三年全市学前教育发展具体目标和主要举措。文件的出台建立在对郊区、全市的人口出生情况调查与人口发展的预测、学前教育园舍资源与师资队伍现状与发展需求的调查,全市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情况调查,以及 “发达国家(地区)与上海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还反复听取了相关职能部门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进行修改,使这一决策既有前瞻性,又有操作性,为三年行动计划中目标的实现打下扎实的基础。

  下阶段,上海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更多的是在内涵上发展与再提高,目标是实现学前教育的均衡性,加强学前教育的科学性,提高学前教育的规范性。加强儿童早期教育中的医教结合,使儿童早期发展建立在教育、心理、生理、儿童保健等学科整合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加强与卫生、科技、妇联等社会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力量的沟通协调,整合各方资源,聚焦儿童的早期发展,促进上海学前教育事业再上一台阶。.

TOP

七年“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给我们的启示

(摘要)
教育部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工程院院士 韦钰  2007年11月19日全国政协论坛

  中国政府一向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最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中,再次强调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任务;在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中指出要重视早期教育;在医疗卫生方面提出要发展妇幼卫生事业。
  中国在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普及到98% 以上的人口地区,高中阶段普及率59.8%,大学入学率达到适龄人口的22%,青壮年的文盲率降到了3.8%以下。如何提高教育质量,让我们的孩子健康、愉快地成长为既有道德,又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是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的愿望,其中早期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和关键性的作用。
  2001年开始,由中国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共同发起,在中国实施了一项名为“做中学”的科学教育实验项目,即在5-12岁儿童中进行基于动手的探究式科学教育,至今已经七年多了。项目从最初四个城市中的几十所幼儿园和小学,目前扩大到17个城市和农村近两千所学校和幼儿园。在进行这项教育改革的实验中,我们依靠了教育的科学研究,依靠了运用心智、脑与教育研究中的一些有用的知识,使对儿童的教育尽可能在实证科学的指导下进行。通过七年多来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也凸现了需要在实证性科学研究支持下,建立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以开展早期儿童发展与学习项目的急迫性。
  例如:对人脑长期记忆形成的分子机理的揭示,使我们了解到脑是建构和重构的。这种建构的过程是基因和后天环境(家庭、学校、同伴、社区和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从受孕就开始的,从初级功能到高级功能的连续过程。对5-12岁的儿童,只要依据儿童脑发展的规律,在教师指导下儿童进行主动的学习,会比儿童自发地探究更为有效。从儿童的初始概念引入探究,从儿童身边的熟悉的事件出发进行探究,引入模型和概念框架进行探究,都是有效地促进儿童发展的途径。
  依据长期记忆具有两种不同类型: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的科学研究发现,我们强调了需要保护儿童学习的好奇心和主动性,强调儿童社会情绪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把它们具体化到“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的内容标准里去,落实在具体的案例设计中。根据中国儿童目前生长环境的特点,我们认为在社会情绪能力培养方面,要更注意同感能力(Empathy)和自尊自强性格(Self-Esteem)的培养。
  我们还针对某些儿童由于学业压力过大、早期教养忽视和先天基因倾向等原因,造成的性格内向倾向,强调了在成长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应对这些儿童加强帮助和支持。我们发现幼儿园实验班的儿童在5岁时,已经形成明显不同的认知和情感类型,不同的发展轨迹。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差异,造成的发展不平衡已经十分突出。中国有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有道理的。
  近几十年来,有关早期儿童发展的研究获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来自神经科学、发育心理学、分子生物学、人类学、教育和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早期儿童认知技能、 健康、愉快的情绪,社会能力、健壮的身体和精神健康的发展奠定了人一生成功的基础。 它不仅影响儿童后继的学业,而且是他们一生事业上成功,成为负责的合格公民,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先决条件。成年以后的发展、合作和守法行为都是建筑在儿童发展期形成的能力基础上的。儿童早期发展能否得到重视和关注,能否实现公平、健康和有效地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实力与安全。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忽视和措施不当,即使有的方面以后可能能够弥补,也会付出大得多的代价。
  因而,我们认为应该十分关注5岁前儿童的早期发展和学习。 儿童在0-6岁期间脑发展十分迅速,也是许多功能可塑性最好的时期。我们需要研究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他们在5岁时的差别,我们在早期发展中可以给他们什么样的支持和帮助。例如,一些儿童发育和神经科学家提出的基因和气质的关系;、镜像神经元和儿童模仿的学习机理;儿童早期对周围世界的学习能力;对针对不同气质类型2—4岁儿童主动控制能力的培养等等。对这些迅速出现的有关儿童发展和教育的新知识,我们都需要认真地研究,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来进行发展和运用。
参加我们实验的幼儿园还是极少的一部分,即使是能够进入幼儿园学习的孩子还不到适龄儿童的一半。有些幼教机构并没有采用基于科学依据的教育方法。有些政府机构认为早期发展不是政府的职责,把教育投资的关注重点放在高学历段等等。因此全国政协量和有关部委,召开一次高层专家论坛,明确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性,对国家的早期儿童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提出建议,是十分及时和重要的举措。
  总之,教育是个人、家庭、民族和国家对未来最重要的投资,教育在为明天国家的安全、繁荣和昌盛奠定着最重要的基础。.

TOP

高质量的早期教育需要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引领

2007-11-20 作者:李季湄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与教育学院教授
  8000万,这是中国3-6岁儿童的人数,几乎和欧洲整个儿童的人数相当。
  8000万儿童的发展是每个儿童家庭的大事,是我们国家的、民族的大事,也是全球人类发展的大事。努力让我国早期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让我国每个儿童,无论其生活的地区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其家庭状况如何,无论其能否进入幼儿教育机构,都能通过不同途径、不同形式而获得必要的优质的早期教育并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平,一直是我国政府和所有早期教育工作者的奋斗目标。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越来越强烈地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受到好的教育。因此,提高早期教育的质量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然而,什么样的早期教育是优质的?早期教育究竟应当给予儿童什么?怎样的早期教育能让儿童获得健康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这些并不是简单的问题。不能不看到,现阶段我国的早期教育受到很多干扰和冲击,被打上了明显的应试教育印记、拜金主义印记,教育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出现了严重缺失。突出地表现在,早期教育变成了片面灌输知识技能的、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的、让儿童身心疲惫的训练,变成了附庸金钱的、商业化的、甚至反科学的、伪科学的炒作,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早期教育的核心价值被忽视甚至被抛弃,早期教育的科学规律被漠视甚至被歪曲。
  应当看到,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人文过程,是有关价值的事情,而不仅仅是信息或知识(美国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廷)。关于早期教育的价值观、关于儿童早期学习和发展已形成了一些基本的世界共识。在《儿童权利公约》的精神下,各国的早期教育都体现出共同的认识:•儿童有权拥有最佳的人生开端,•早期教育需要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和投入(儿基会执行主任卡罗尔•贝拉米);•儿童早期是游戏和探索的时期,也是儿童掌握社会性和情感、身体发展、认知和语言四种关键技能的时期。早期的学习和发展必须以儿童身体的、情感的、认知的、社会性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加拿大学习研究中心“2007儿童学习和发展报告”);•早期教育的原则是确保幼儿获得归属感、安全感和价值感、受到平等地对待(《英国3-5岁课程指南》);•高质量的早期教育是建立在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为其一生中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健康、安全、幸福地生活打好基础的教育(日本《幼儿园教育要领》),等等。
  我国幼教界伴随着社会开放的脚步,一方面不断向世界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和实践学习、靠近,另一方面从上到下地以积极的姿态努力提高我国早期教育的质量。2001年6 月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我国幼儿教育定位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几年来的改革使我国幼教界从观念到行为已经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在创造符合《纲要》理念的高质量早期教育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为了进一步实现对《儿童权利公约》的承诺,改善我国城乡早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现象,推动实现早期教育的平等,在规范和提高早期教育机构保教质量的同时,以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引导我国社会和家庭的早期教育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在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密切合作与共同领导下,在国际一流专家持续的技术性支持下,在全世界几十个发展中国家的相互学习与借鉴中,中国正在研制适合国情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立足于全国6省市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状况的调查,可以预期《指南》将以适宜的儿童发展指标指导全国各地区,特别是农村的家庭和儿童进行科学的早期学习,能帮助他们获得基本的、有利于一生发展的学习。
  造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早期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理想,但是,这一理想的实现需要从上到下的、各相关部门的、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衷心希望这次会议能够搭建起合作的桥梁。

[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08-7-24 18:10 编辑 ].

TOP

早期儿童发展的政策和计划:可持续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第一步

早期儿童发展(Early Child Development)的政策和计划:可持续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第一步
2007-11-20 阅读: 出处: 作者:世界银行专家Mary E. Young医学博士 编辑:
(世界银行专家玛丽.杨医学博士)
  在步入信息时代的时候,中国具有独特的机遇,为她所有的儿童提供健康发展的机会。在后工业经济中,劳动力市场所需要的人力资本的技能,将不只是阅读、书写和计算;其他一些能力,如批判性思维、有效的交往能力、团队工作能力和灵活性都是十分关键的特征。中国可以吸取以下两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过去十年中迅速兴起的有关儿童发展的科学实证,以及世界上各种成功和有效的政策和计划。一个国家如果希望能够充分地参与到快速呈现的全球市场中,现在就必须对它的儿童进行投资。像对其他国家一样,这也许对中国是一种机遇。
未来劳动力的质量取决于今天正在诞生的一代。在有效的早期儿童发展政策和计划方面的战略投资,对推进中国的经济持续增长和发展是十分关键的。对“投资”正确的理解应该包括:政府应该制定对儿童早期发展的政策上的承诺;制定早期儿童发展的政策;以及为早期儿童发展计划和服务提供资金和其他资源。政府、民族和人们将能够从这种经过证实的和有效的投资中,得到经济方面的效益、得益和回报。
如果有些人群健康状态不佳、有刑事方面的不良行为,或是只具有低的文化和教育水平,中国将很难承担这个负担。脑的发展途径会交互地对文化和健康产生作用。对于被不佳的健康状态拖累的人群来说(例如说精神疾病和慢性病),疾病会影响到他们的文化水平。因而,早期儿童发展服务的质量(或是失缺)将会影响到公共健康状况,同时也是一个民族人力资本的决定性因素。.

TOP

邓丽:家庭教育奠定儿童终身发展的基础

2007-11-20  作者:邓丽
  家庭教育是儿童接受的最早的教育,也是持续终生的教育。家庭教育奠定儿童终身发展的基础,是决定儿童身体、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是造成儿童个体差异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重视并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改善儿童早期发展环境,家庭教育应是今后关注和投入的重点。
  家长观念和行为方面存在偏差
  全国妇联一直以来十分关注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并注重在工作中推动早期家庭教育研究与发展。今年,我们组织开展了两项调查,调查发现,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家长素质的提高,家长普遍重视儿童早期家庭教育并具有承担早期家庭教育的责任意识。但是,家长在儿童早期家庭教育观念和行为方面存在偏差。当孩子不听话时,39.8%的家长赞同“孩子不听话,大人打孩子也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的观点。当孩子做错事时,53.0%的家长会采取“先批评再讲道理”的方式;接近10%的家长会采取“不理他”、“训斥他”、“打他”等消极方式来对待孩子。在对有关孩子的事情作出决定时,有44.0%的家长选择“考虑孩子的建议,由父母决定”,还有12.2%的家长选择完全由父母决定,而且家长决定的比率随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在性别观念方面,在家长中仍然存在性别偏见,表现为偏爱男孩。在接受产前检查方面,有63.5%的被调查母亲进行产前检查的次数在6次以上;有33.5%的母亲进行产前检查的次数在6次以下,有3.0%的母亲从来没有做过产前检查。在母乳喂养方面,31.7%的儿童母乳喂养不足半年,甚至有8%的孩子没有吃过母乳;事实上,在母乳喂养的家长中,在孩子4个月以内坚持纯母乳喂养的只有20.9%。
  家长和家庭教育指导者的需求强烈
  调查显示,61.7%的0~6岁的家长希望获得“儿童的营养/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57.9%的家长希望了解儿童“习惯/品德培养”方面的知识,另外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性格培养、特长培养方面的知识也非常需求。然而,家长尚未普遍从专业机构或人员处获得支持。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途径存在城乡地区差异,从城乡来看,需要专家的直接指导、成功家长的交流、家教图书/报刊、家教网站的比例,城镇高于乡村;需要各类家长学校的帮助、长辈指导的比例,乡村高于城市。从地区来看,需要各类家长学校的帮助、长辈指导、成功家长的交流、家教电视节目、各类家教指导机构的咨询服务的比例,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家教网站、手机/声讯家教服务的比例,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另外,早期家庭指导者获得培训的机会较少,78.2%的家庭教育指导者认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最需要得到政府重视和资金投入,77.9%认为需要媒体对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加强宣传,73.4%认为应为从业人员提供培训机会。
  建议将儿童早期家教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之中
  为儿童提供早期卫生、保健、教育服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存在着教育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0~6岁儿童的发展、教育仍面临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家长对早期家庭教育指导需求迫切,但家长所获得的早期家庭教育指导多是零散的、不系统的,甚至是不科学的,而且多为市场行为。应将早期家庭教育作为政府优先考虑和发展的公共服务领域。建议政府将儿童早期家庭教育指导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之中,制定和实施国家早期儿童发展行动计划,并在其中对发展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给予必要投入和财政保障。
  目前我国正处在加快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发展时期,重视早期教育应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同时应更加重视发展培育社会组织,赋予社会组织更多参与早期家庭教育的职能,为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资源,加大指导支持和保障力度,使其能够承接政府转移的这项社会服务功能,为家长和儿童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和服务。
  科学的早期家庭教育是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要进一步重视加强早期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和科学指导。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要针对目前儿童早期家庭教育地区发展、群体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进一步加强研究,统筹规划,更加注重农村儿童、困境儿童、女童的早期家庭教育,创造条件,为这些儿童的家长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尤其要关注弱势儿童群体,加强对弱势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救助与支持。(发言者系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部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TOP

儿童发展呼唤科学研究

2007-11-20  出处:人民政协报 作者:贺春兰 张眉
  “儿童早期发展高层论坛”第一次汇集了来自卫生、教育、科学技术等多领域的中外专家,关注儿童早期发展领域的相关问题。本次论坛中,强调进行科学研究为儿童发展政策和实践提供支撑成为最大亮点,研究者、科学家们在发言中纷纷强调了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并认为,幼儿发展由于其重要性而更加需要来自政府的政策引导,并呼唤来自社会各界的多元参与。
  J.Fraser Mustard博士来自加拿大,是国际知名的儿童研究领域的专家,在演讲中,Mustard博士通过脑科学的相关研究分析提出,在儿童出生时就应该开始实施早期儿童发展和教养计划。他说,科学家现在已经探明:早期儿童的发展如何影响脑结构与功能的发展。而脑的发展设置着人终生健康(体格上的和精神的)、学习和行为发展的轨迹。本世纪对所有社会的挑战是确保在生命的早期实现最佳的脑发展。Mustard博士举了一个例子:在加拿大,每年社会和个人用于对付刑事犯罪和暴力的费用已经超过1000亿加元,而用于精神健康、毒瘾和酒精成瘾方面的费用每年至少1000亿加元。他分析,这两方面的问题都是由于在幼年基于不良经历脑发育而导致的。
  曾经参与在中国、东欧、中东和拉美地区早期儿童发展相关项目工作的世界银行儿科和公共卫生专家杨一鸣博士(Dr.Mary Eming Young)在演讲中,通过对世界各国关于幼儿发展政策的研究和介绍,为中国发展早期儿童相关工作提供了积极的建议。
  “一个国家如果希望能够充分地参与到快速呈现的全球市场中,现在就必须对她的儿童进行投资。”杨一鸣建议,作为后起之秀的中国,可以充分吸取在过去十年中全世界迅速发展的早期儿童发展的研究成果,并积极借鉴世界上不同国家在幼儿发展问题上的成果和经验,而这恰恰是中国独具的机遇。
  “在步入信息时代的时候,中国具有独特的机遇,为她所有的儿童提供健康发展的机会。在后工业经济中,劳动力市场所需要的人力资本的技能,将不只是阅读、书写和计算;其他一些能力,如批判性思维、有效的交往能力、团队工作能力和灵活性都是十分关键的特征。中国可以吸取以下两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过去十年中迅速兴起的有关儿童发展的科学实证,以及世界上各种成功和有效的政策和计划。杨一鸣说,有效的早期儿童发展政策和计划方面的战略投资对推进中国的经济持续增长和发展将起十分关键的作用。在杨博士看来,这种“投资”应该包括政府制定对儿童早期发展的政策上的承诺;制定早期儿童发展的政策;以及为早期儿童发展计划和服务提供资金和其他资源。政府、民族和人们将能够从这种经过证实的和有效的投资中,得到经济方面的效益、得益和回报。
    两位外国专家的建议得到了韦钰院士的高度认同。她说:“儿童早期发展能否得到重视和关注,能否实现公平、健康和有效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实力与安全。对于儿童早期发展的忽视和措施不当,即使有的方面以后能够弥补,也会付出大得多的代价。”基于此,韦钰在发言中特别强调,“在儿童早期发展问题上,政府应起到主导作用,要制定政策引领发展;社会各方面、各部门要协调一致,共同努力。”
  “教育正面对着严峻的挑战和可能的机遇,沿袭文字注释式的教育研究很难面对挑战。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教育研究,首先要把教育看成科学,开展与时俱进的研究。怎么能指望用20世纪的教育手段让我们的孩子面对未来?”在11月19日举行的“儿童早期发展高层论坛”上,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韦钰说。从2001年开始,由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共同发起实施了一项名为“做中学”的教育科学实验项目,在长达七年的实践研究之后,韦钰和她的伙伴们深刻地感受到,教育发展需要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需要和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对接。.

TOP

为儿童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2007-11-20 : 作者:黄晴宜  
  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之际,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卫生部、全国妇联、中国科协今天在这里共同举办“儿童早期发展高层论坛”,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早期发展的状况,关系每个家庭的幸福、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促进儿童发展,提高儿童素质是推进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加速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目前,儿童早期发展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儿童早期发展,把它放在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位置。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儿童工作。《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明确提出:必须从儿童早期着手,培养、造就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发展儿童早期教育,建立并完善0—3岁儿童教育管理体制。多年来,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有关成员单位围绕《儿童纲要》实施,认真履行职责,就儿童早期发展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开展宣传教育、为儿童早期发展提供各种服务等,促进了我国儿童的早期发展。目前,我国儿童早期发展取得了明显成绩,儿童早期的健康、营养、教育、保护、环境等有了进一步的改善,但与《儿童纲要》提出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与儿童早期发展的科学要求还不完全符合。
  党的十七大对于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做出重要部署,其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学前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发展妇幼卫生事业。这对于我们做好儿童早期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一要进一步加大对儿童早期发展的科学研究。要大力加强多领域、多学科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研究探索儿童早期发展的规律,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科学依据。二要进一步加大对儿童早期发展的投入。国家对儿童早期发展的投入,可以节省成年以后用于补偿教育、医疗保健、康复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费用。目前我国对儿童早期发展总体上投入还不足,有待进一步采取各种措施。三要进一步加大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宣传和培训。要针对儿童工作者、儿童家长的需求,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培训,更好地为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四要进一步发挥各级妇儿工委的统筹协调作用,积极开展跨部门行动。各级妇儿工委及其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动员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儿童早期发展工作。
  儿童早期发展对人一生的成长和终身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做好这项工作意义重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发有为、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儿童早期发展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该文系国务院妇儿工委副主任黄晴宜在“儿童早期发展高层论坛”上的讲话摘要,题目为编者拟。).

TOP

让儿童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

2007-11-20  作者:顾秀莲
  儿童的发展问题,特别是儿童早期的发展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它不仅涉及儿童个人的前途、家庭的幸福,更涉及民族的未来。
  近年来,有关儿童早期发展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脑科学、儿科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成果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儿童早期是人一生中极为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发展奠定着人一生发展的基础。婴幼儿的发展潜能既是巨大的,又相当容易受到伤害。早期的成长环境、早期的养育关系、早期的生活经验对儿童发展产生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从身体的发育到大脑神经通路的形成,从认识能力到情感态度,环境的影响早在胎儿期就已经开始,并且以一种不断累加的方式贯穿于整个童年。而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则进一步证明,科学的养育和早期教育不仅有利于婴幼儿身心健康地成长,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学习生活,为其终身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而且有利于消除贫困、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提高国民素质、增进社会安定和谐。基于这种认识,很多国家都把提供保健、保育和教育等方面的儿童早期发展服务作为国家优先发展的领域。
  中华民族素有爱护儿童的传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儿童发展,早在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要“好生保育儿童”;拨乱反正时期,邓小平同志要求“从娃娃抓起”;改革开放的年代,江泽民同志强调,“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进入新时代,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培养下一代工作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十分光荣,十分重要,十分崇高。
  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相继签署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向全世界做出了庄严承诺,并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因地制宜,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目前,我国儿童早期的卫生保健、保育和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
  但是必须看到,我国儿童早期发展和早期教育的状况与发达和中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速度及水平还不相适应,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的早期发展服务的需求,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很不平衡;社会对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没有看到它对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意义;早期保育和教育的公益性没有得到普遍认可,经费投入不足;基于儿童的早期发展和早期教育的研究还相对薄弱,研究成果对政策和实践的影响作用还不够明显;早期发展和早期教育的科学知识远没有得到宣传和普及,一些不负责任、以营利为目的的宣传和一些违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拔苗助长的不科学做法没有得到有效制止;儿童早期保健、保育和教育服务的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儿童早期乃至今后发展的不利因素,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要认真研究落实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效地加以解决。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目标,并把“重视学前教育”作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之一,这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具体体现。
  重视儿童早期发展,从儿童出生的那一时刻起关注他们的生存、教育和发展,为每一个儿童提供良好的保健、保育和教育,补偿由于贫困、家庭教育的缺失等不利条件带来的不良影响,对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促进人民的幸福安康、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我相信,通过这次论坛,将提高大家对儿童早期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推动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整合各种人力、物力资源,为国家制定政策、采取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动员全社会关注儿童早期发展问题,为占世界儿童总数1/5的中国儿童创造一个适合于他们成长的良好环境,让所有的儿童都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该文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在“儿童早期发展高层论坛”上的讲话摘要,题目为编者拟。)
 

[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08-7-24 17:39 编辑 ].

TOP

不同背景儿童入学准备的差异及其政策启示

2007-11-20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 冯晓霞等\"\".

TOP

 注: 以上信息均来自中国少儿网  http://news.shaoer.com/huiyi_topic/zj_topic/20071120/134139.html
2007年11月19至20日,由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会同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教育部、卫生部、全国妇联、中国科协等单位在北京召开了“儿童早期发展高层论坛”。本次论坛受到了各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并派出专人出席会议。

我们的孩子即将进入小学学习,但依然处于一生的黄金般的儿童时期,家长们不能够仅仅依靠自己的经验或采用20世纪的教育方式.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武装自己,协助学校,给孩子更大的成长空间,这就是本人利用旺旺网站的资源,发出这一系列帖子的动机.
别砸我!

[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08-7-24 17:49 编辑 ].

TOP

ding.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神经元是我们脑中的基本工作单元,它们有各种形状,在我们的脑中有数千亿个神经元。
\"\"
       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手来比喻一个神经元:手掌就像神经元的胞体,我们称它为神经元的核。和其他的细胞相似,在神经元的核中包含着可以制造蛋白质的基因。手指像接受送入这个神经元信号的天线,而传出神经元的信号则经过粗壮的手臂送出。一个神经元可以有上百条,上千条接受信号的“手指”,我们称它为树突。但是,送出信号的通路,一个神经元只有一条,我们称它为轴突。一个神经元的树突和其他神经元的轴突之间会形成接触点,我们称它为突触。一个神经元可以具有数千个突触。真实地讲,突触处形成的不是直接的连接,而是一个个十分微小的间隙,间隙之中充满着不同的化学分子,我们称它们为神经递质,这类化学物质在脑中有数百种之多。它们就像不同的控制开关,各自起着不同的控制突触处信号传递的作用。所以,依靠进化,我们脑中神经元形成的是一个最复杂的、不连续的、具有高度可塑性的生化网络。
\"\"
      当我们人的感官,如视觉和听觉,重复地受到外部的刺激,或是受到强的刺激时,突触会产生一个信号,激活含在神经元胞体中CERB蛋白。CERB蛋白是一种转录因子,它被激活,就会启动基因开始表达,以产生新的蛋白。这些新产生的加固突触的蛋白,会从包围神经元细胞核的细胞膜中溢出,弥散在神经元内,自动寻找到应该加固的突触。由于突触处的蛋白结构变化了,就形成了长期记忆,形成了我们学习的基础。  
      科学家发现了长期记忆形成的分子机理,用实证告诉我们,在我们脑中记忆的知识是建构的和重构的。这个建构过程和外界的刺激,即我们的经验有关,也和我们的基因有关,因此学习过程是应人而异的。儿童生而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好奇心,特别是对他们周围的人、事和环境。家庭、学校、同伴、社区和文化都是儿童学习环境的组成部分。儿童有效地进行学习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有利的环境和学习共同体中主动地进行。儿童是学习活动的中心。
      这个建构过程又是连续的,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是在原有的记忆基础上进行的,这就是我们常常在儿童科学教育中,强调学习过程要从儿童原有的、初始概念出发的原因。人在出生以前,神经元突触之间的联系就开始建构了,而在出生以后的最初几年里,脑的发育很快,对突触连接的建构过程十分重要。儿童早期的建构过程是从低级功能到高级功能的连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不同的功能会呈现一些不同的建构敏感期,即在这个特定的时期里,儿童某种功能的建构比较有效。所以,早期这种神经元突触的建构是我们一生认知、情感、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基础。
      依靠对脑长期记忆形成分子机理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计划如何能让儿童更有效地学习。
      脑是高度特定化的器官。人的学习不是只有一种形式。认知科学家对正常人的认知过程进行研究,把学习分成两类:明晰性学习和不明晰的内隐学习。神经科学家通过对部分脑区被切除病人的研究;对动物活体脑的研究;以及运用先进的脑功能成像技术对正常人认知过程的研究,进一步确认了脑中存在着两类不同的记忆系统。
   
\"\"

一类对应于明晰性学习的记忆,称为陈述性记忆(或明晰性记忆)。在这一类里又可以分成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情景记忆指我们记忆中保存的亲身经历的事件,如难忘的分离、喜庆的过程;而语义记忆是指我们获得的有关个人和周围世界的知识,它并不一定是我们亲身经历的,如我们日常习惯强调的认字、学计算规则、学外语生字等都属于这一类。进行明晰性学习时,我们是在有意识的情况下获得知识,获得的知识是可以用语言表达的、可陈述的;再提取的时候,也是有意识进行的。

      认知心理科学家经过研究还确认了另一种学习方式,即不明晰的内隐学习。这种学习往往是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无意识地进行的,像我们学习骑自行车、学习母语的文法、习得的讲话的自然姿势、感觉、触发、情绪反应等都属于这一类。神经科学家确认和扩展了认知心理学家对内隐学习方式的研究,认为内隐学习的内容会在脑中形成非陈述性记忆,包括情感记忆和动作记忆(认知心理学家往往注重研究认知,而往往忽略了情感记忆)。陈述性记忆重现时是有意识的提取;而非陈述性记忆的提取往往是无意识进行的,例如我们说母语时,并不需要去刻意考虑按文法来组织语句,就是属于提取非陈述性记忆。
\"\"
      神经科学家的研究不仅证实了不同记忆系统的存在,并给出了它们在脑中的大致部位,图中给出示意框图。
      陈述性的长时记忆在海马处生成,而逐渐储存在新皮层区域。动作方面的记忆在基底节中的纹状体以及位于脑后部的小脑部位。基底节对运动控制是很重要的,基底节的体积随年龄增大而减少,特别是右脑的尾核。正常儿童尾核的体积和年龄的增长呈显负相关,而患多动症的儿童不存在这种关系。小脑对时间上需要精确控制的动作记忆是关键部位。情绪记忆主要的部位是位于颞叶内侧靠近海马的杏仁体处。这些结构的部位如下图所示:
    依据长期记忆具有两种不同类型: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的科学研究发现,我们强调了需要保护儿童学习的好奇心和主动性,强调儿童社会情绪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也让我们理解为什么缺乏睡眠、饥饿、恐惧和长期的精神压力会通过HPA轴,导致海马萎缩,减低儿童学习的效率。
    应该十分关注5岁前儿童的早期发展和学习。儿童在0-6岁期间脑发展十分迅速,也是许多功能可塑性最好的时期。我们需要研究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他们在5岁时的差别,我们在早期发展中可以给他们什么样的支持和帮助。
      近几十年来,有关早期儿童发展的研究获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来自神经科学、发育心理学、分子生物学、人类学、教育和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早期儿童认知技能、健康、愉快的情绪,社会能力、健壮的身体和精神健康的发展奠定了人一生成功的基础。它不仅影响儿童后继的学业,而且是他们一生事业上成功,成为负责的合格公民,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先决条件。成年以后的发展、合作和守法行为都是建筑在儿童发展期形成的能力基础之上的。儿童早期发展能否得到重视和关注,能否实现公平、健康和有效地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实力与安全。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忽视和措施不当,即使有的方面以后可能能够弥补,也会付出大得多的代价。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十分迅速,如一些儿童发育学家和神经科学家提出的基因和气质的关系;镜像神经元和儿童模仿的学习机理;儿童早期对周围世界的学习能力;针对不同气质类型对2—4岁儿童主动控制能力的培养等等。对这些迅速出现的有关儿童发展和教育的新知识,我们都需要认真地研究,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来进行发展和运用。

[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08-8-11 15:47 编辑 ].

TOP

科学研究为早期儿童发展的决策提供支持
      早期儿童一般指0-6岁的儿童,但是并无严格的界定,在联合国儿基会的项目中包含0-8岁的儿童,OECD项目中也有把0-10岁儿童列为早期儿童范围。
      近几十年来,发育心理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人类学和经济学的研究结果汇集在一起,得出了十分一致和重要的结论:儿童早期的经历对人的认知能力、社会情绪能力、健康,以及脑的组织结构和神经生化递质具有独特而强大的影响;而且,无论是人的能力还是脑的发展都是一个逐级发展的过程,较高级的发展取决于和需要建筑在较低级发展的基础上;早期儿童脑的可塑性最好,存在某些功能发展的最佳发展期,同时也是容易受到伤害的敏感时期,特别是对一些因遗传而具有某种不利倾向的儿童来说,早期的帮助和保护更为关键。总之,早期儿童的养育和教育极其重要,特别是对处于不利状况的儿童需要及早进行支持和帮助,因为儿童的早期发展状况会影响到一个国家未来劳动者的素质和效率、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的公平、稳定与发展。
      基于来自实证性科学研究的结论《1》,《2》,《3》,在世纪之交许多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相继调整了他们早期儿童发展的国家政策。联合国教科文(UNESCO)《4》、联合国儿基会(UNICEF)《5》、世界卫生组织(WHO)《6》、经合组织(OECD)《7》和世界银行(WB)《8》,《9》,《10》相继发表了明确的对国家政策制定的指导意见。
      现将支持政策制定的主要的科学研究结果简要地汇集如下。
(一)来自教育改革实践项目的实证
      上世纪末,一批旨在帮助不利人群中儿童发展的项目,已经执行了二、三十年的时间。根据这些项目跟踪研究的结果,表明了对处于不利状况儿童进行早期干预的必要和有效。虽然这些项目的样本数不够大,在具体措施和结果上还需讨论,但是总的结论和趋向是肯定的。图1给出美国两个早期发展项目的数据作为实例《11》。
\"\"

图1:美国两个早期干预项目(Perry Preschool and Abecedarian Program)学生行为发展的对照结果,红色表示参与早期发展项目的学生,蓝色表示对照组的学生。结果表明早期发展项目对学生学业、经济和社会产出都有促进。(A)当学生27岁时Perry项目的数据;(B)学生21岁时Abecedarian 项目的数据
(二)来自发展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研究结果
      三十多年来,关于儿童认知和概念发展的研究论文已经逾万篇以上,这些研究以清晰的,基于实证的论据表明,所有年幼的儿童都具有学习语言、数学和科学的智力。在他们进入学校的以前,年幼的儿童已经具有对自然界的丰富的知识,具有因果的推理能力,并且可以在真实和不真实的知识之间进行分辨。换句话说,儿童进入学校时,已经具有以认真的方式学习科学的认知能力,从而建议修改学习标准和课程《12》,《13》,《14》,《15》。在“玩”中学应列入早期发展。
(三)来自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
      神经科学领域的许多研究结果,从本质上揭示了早期发展的重要性。
      (1)脑的可塑性和最佳发展期
      脑的可塑性(Plasticity)是指在外部环境刺激改变时,或是在脑的内部本身产生某些缺失时,神经系统产生的某种调整《16》。
      人脑的发育大致可以成两个大的阶段,一个是从受孕到出生;另一个时期是从出生以后直到二十多岁。脑的发育在第一个时期里是十分重要的,它主要受到基因的影响。在第二个时期里,脑的发育可以概括成以下七个方面的变化:1,轴突和树突的发育;2,突触的生成;3,突触的剪除;4,神经递质的变化;5,髓鞘化;6,整个脑的生长;7,皮层回路的变化《17》。
      脑的可塑性在人的一生中都会存在,但是会因年龄段的不同而不同,从出生到青春期结束以前的这段时期,是人脑可塑性最好的时期,特别是儿童发育的早期。在脑的发育过程中还存在对形成某种功能比较敏感,甚至关键的时期,这就是现在科学家和教育家们十分关注的最佳发展期(图2)。
\"\"
                                             图2  最佳发展期示意图

      (2)脑的变化受到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影响,也就是基于基因和表观基因事件(Genetic and Epigenetic events)的影响。
\"\"
                              图3 长期记忆形成的分子机制


      以长期记忆形成的机理为例。科学家发现了长期记忆形成的分子机理《18》,用实证告诉我们,在我们脑中记忆的知识是建构的和重构的。 这个建构过程和外界的刺激,即我们的经验有关,也和自身的基因有关,因此学习过程是应人而异的。这个建构过程又是连续的,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是在原有的记忆基础上进行的,人在出生以前神经元突触之间的联系就开始建构了,而在出生以后的最初几年里,脑的发育很快,突触连接的建构过程十分重要。儿童早期的建构过程是从低级功能到高级功能的连续过程。家庭、学校、同伴社区和文化都是儿童早期成长十分重要的环境。儿童有效地进行学习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有利的环境和学习共同体中主动地进行。依靠对脑长期记忆形成分子机理的了解。帮助我们了解和计划如何能让儿童更有效地学习。也让我们理解为什么缺乏睡眠、饥饿、恐惧和长期的精神紧张会减低儿童学习的效率。
      近几年来,表观基因学研究的迅速发展已经把先天遗传和后天教养(Nature and Nurture)讨论《19》,推向深入《20》。
      (3)早期发展对儿童气质和社会情绪能力有重大影响
      二次大战以后,关于早期发展对气质影响的研究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其间逐渐形成了两个主要的研究派别,一是以哈佛大学Kagen教授和马里兰大学Fox教授为代表《21》,《22》;另一派以华盛顿大学Routhbath教授为代表《23》,现在这两派的研究已经逐渐汇集到神经科学的领域。他们的研究工作表明,早期发展对儿童气质的影响是重大的,特别是对一些有内向和难以控制自己行为气质的儿童《24》。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意大利工作的神经科学家Giacomo Rizzolam发现猴子在观察其他人做某些动作时,如用手拿香蕉吃,负责控制手动作的相应脑区的神经元也会同时被激活。他们把猴子在观察时脑中同时被激活的神经元称为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25》。
      神经科学家发现人脑中具有比猴子复杂得多的多种镜像神经元系统。分别完成理解别人的动作,甚至意向,使人能够了解他人的情绪和他人行为的社会意义。在人观察他人作某些动作,或从面部、动作表现出某种情感和意向时,人脑中会激活不同区域的镜像神经元。人们用这种方式了解别人时,不是通过概念的推理过程,而是靠模仿;不是靠思维,而是靠感觉,可以用中国成语 “心有灵犀一点通”来形容。目前的研究结果揭示:儿童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发育他们脑中的镜像神经元系统。同感在婴儿出生后不久就会出现,通过模拟教养者的行为而逐渐生成。儿童到四岁时已具有读出别人意向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基础是同感。
      由于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人们对早期发展对人同感(Empathy)能力形成的影响给与了极大的关注。因为同感是人们具有同情心、合作精神,交往能力的基础。而这些社会情绪能力对个人来讲是一生成功和幸福最重要的因素,对社会来讲是和谐和稳定的基础《26》。
      (4)早期发展对感知和认知能力有重大的影响
      关于几个月儿童双眼视觉的研究是最早和最典型的有关关键期的研究。继后是有关于语音分辨能力和第二语言文法掌握的研究,现在已经进展到关于思维模型和创新能力的研究《3》,《11》。
      (5)早期发展对健康的重要影响
      现在已经认识到,早期的经历会影响到脑的组织结构和神经递质的分泌。儿童如果处于长期的应激(精神紧张,Stress)状态,会通过HPA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影响人的免疫系统,使可的松分泌不正常。血液中可的松的浓度持续处于高浓度的状态,不仅会造成脑中海马结构的损害,影响以后记忆和智力的发展,还会造成日后心血管、糖尿病、精神疾病等发生《27》,《11》

\"\"
                              图4  HPA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6)早期发展对预防不良发展倾向的关键作用
      已经知道某些先天的基因会造成人具有一些不良行为的倾向,如内向、成瘾、暴力等。对这些倾向的早期干预(保护和支持)被认为是比较有希望的方法。早期的忽视和虐待,则会加剧这些不良倾向的发展《20》。
      Moffitt 和Caspi 的梯队《28》从新西兰一项研究工作中取样本.选了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是白人的442个研究对象.有55名男姓在幼年期受过中等或是严重的虐待,而且也同时具有低活性的MAOA基因类型,他们在被研究的人群中占到总人数的12%,在成人后(26岁左右)产生的暴力行为占所有被研究人群产生的44%。幼年期受过严重虐待的儿童,与没有或很少受过虐待的儿童相比,成年以后更多的呈现反社会的行为。这种虐待也包括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喜怒无常、强迫性教养和惩罚性教养。幼年时受到虐待,同时具有低活性MAOA基因类型的男性这种暴力倾向就更明显。

\"\"
                                     图5  早期成长环境和暴力行为的关系

(四)经济学研究的结果
      诺贝尔经济奖得主芝加哥大学教授J. Heckman指出:早期良好的发展可以在相同教师的条件下提高学校的效率,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从而可以提高劳动者的质量《29》。美联署主席 Ben Bernanke在2007年对企业界的领袖们发表演说时也指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投资于早期儿童发展具有高的回报,不仅是可以促进后继的学业成绩,而且可以降低解决社会问题的代价《30》。他们的论点基于动态人力资源积累生命周期模型的研究, 见图 6《31》。
\"\"
                          图 6 根据动态人力资源积累生命周期模型预计人力资源投资回报率和开始投资时年龄的关系

(五)国家投入举例
      瑞典人口不到九百万,可是它的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令世人瞩目。瑞典长期以来就有重视早期教育和公平教育的历史,图7是瑞典在1995年对不同年龄阶段教育的投资,他们对儿童在学前阶段的投资远大于对学生在正规教育阶段的投资。在世纪之交,这样的投资政策已经成为许多OECD国家的选择,包括瑞典在内的一些北欧国家,对早期儿童发展的投资达到GDP的2%,见(图 8 )。
      一些亚非国家也作了教育投资政策的重大调整,例如韩国在ECEC项目上2006年预算为1.7286万亿韩元,与2001年3609亿韩元的投入相比增加了4.8倍,与1991年919亿韩元的投入相比增加了18.8倍。实施“新苗计划”后,在2010年投入将增加到6.1590万亿韩元,比2006年再增加3.6倍《32》。
\"\"
                           图7 瑞典对学生的投入与年龄的关系

\"\"
图8   2004年OECD国家在0-6岁儿童发展上公共财政投入占GDP的比例,此外,瑞典、芬兰和丹麦对6-7岁的儿童投入为GDP的0.3%《33》
后记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独生子女生长的特殊性不容忽视,又处在转型期,社会矛盾复杂,劳动力转移中大量儿童生存环境特殊,一度教育政策中却出现了削弱早期教育的倾向,甚至在经济十分发达的地区,却出现政府转移公立幼儿园管理权,把早期教育推向市场的“改革”。一些家长盲目给孩子“加餐”,反而给儿童造成伤害。国家加强对早期教育的投入和指导,已经是十分迫切的任务。

[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08-8-11 16:01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