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香茗一杯倚清风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发表于 2008-8-22 01:16
只看此人
培训辅导种类繁多 暑假"第三学期"苦了孩子
补习变本加厉 暑假变成"第三学期"
日期:2008-07-30 作者:顾烨;陈佳佳;张和平 来源:新华社
翻开报纸,各类暑期辅导班、培训班的广告随处可见;街头巷尾,一张张教育培训中心的宣传海报精美诱人。不少家长对此表现出极大热忱,却“苦”了孩子。
培训班辅导班种类繁多
暑期开始,记者走访了长三角几个主要城市的少年宫、少科站,看到了庞大的补习队伍……
今年9岁的王欣欣,每天早上7点多钟就到南京市青少年宫,一放假妈妈就给她报了英语、奥数、绘画、钢琴的辅导班,每天还要去游泳,直到下午4点多钟回家。此外,学校布置的作业得抽时间完成。
上海初中生郑奇面临的是沉重的文化课压力,他每天要花4到5个小时补习语文和英语,早晨6点多就出门,晚上回来还要做作业。因为长期趴在书桌前,视力受到严重影响,厚厚的镜片与他的实际年龄不相称。郑奇从小喜欢计算机,在这方面颇有悟性,曾拿过学校计算机大赛的二等奖,但为了准备中考,不得不把这一爱好收起来。“没办法,暑假早让老爸给没收啦!”他无奈地说。
在杭州市少年宫,一位韩姓家长告诉记者,这个暑假他放下了不少手头的事监督孩子学习,每周要送孩子去三家辅导班。现在升学压力这么大,大家都在拼命地给自己充电,暑假是个查漏补缺的好时段,应该利用起来。
经了解,辅导培训机构的课程一般有两类:一是文化补习,二是特长培训。文化补习班的课程有英语、奥数、作文等;特长培训班的课程包括绘画、舞蹈、书法、钢琴等。参加辅导班的学生往往一报就是好几个班,课程安排得非常紧。
辅导班为啥受追捧?
家长们为什么热衷将孩子送到暑期辅导班呢?记者采访发现,这些家长其实有着相似的心理,其中不乏合理性:
——严峻的升学压力。家长们都希望自己孩子能进入重点学校,但名额有限,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在焦虑之余一有机会便给孩子“充电”。尤其是在高考改革后,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文化课之外的各类特长培训有了越来越广阔的市场。
——很多家庭夫妻工作都比较忙,无暇顾及孩子,把孩子送到辅导班不仅给自己买个放心,也能让孩子在暑假学点东西,对他们来说可谓一举两得。
——为孩子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基础。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青睐人才,查漏补缺使自己全面发展的同时多掌握几个特长,无疑是给自己未来的生存添筹码。南京的陈绍峰先生认为,只有从小饱经磨炼和竞争才能适者生存,虽说把暑假变为“第三学期”不对,但一味地把孩子当成温室里的花朵,让孩子暑假一味去玩也不可取。
——家长们唯恐落后的心理。别人家的孩子在利用暑假努力提高,我们家的孩子要是不补,岂不是落后了?而在上不上辅导班,上哪个辅导班等问题上,孩子们是很少有发言权的,家长们的盲目跟风给孩子们带来沉重的学习负担。
繁重补习不利身心发展
热火朝天的“第三学期”背后隐忧多。有心理学家建议,家长在孩子放假时,可多和孩子一起出去旅游,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这不仅能拉近亲子关系,也能开阔孩子视野,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尽量让孩子劳逸结合、学有所长,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上海交通大学的胡果文教授认为,繁重的暑期学习任务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暑期补习也许能巩固孩子知识、提高应试成绩,但必然导致孩子自学能力和兴趣的下降,不利于孩子劳逸结合、身心可持续发展。从本质上说,暑期补课班是错误教育理念产生的错误现象。急功未必能近利,放长线方能钓大鱼,这是一条古老而朴素的真理。
上海师范大学项家祥教授认为,暑期补课风是拔苗助长式的“全民运动”,很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得不偿失。很多家长以为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做父母的义务和责任。殊不知,家长真正的义务和责任,是帮孩子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和氛围。
教育部早已推出相关规定,严禁各中小学在寒暑假期间大面积补课和提前上新课。学科竞赛班、提高班和补习班,以及打着“夏令营”、“思维训练班”、“基础训练班”等旗号的、变相的学科补习班,是违规办学行为,应该立即停办。但这些规定在贯彻过程中还应加大力度。
顾烨 陈佳佳 张和平(据新华社上海7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