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份所谓的“市重点排名”很可笑,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既然名称是“市重点排名”,那就应当是权威的,应当是权威机构发布的。如2005年全国中学100强名单,不管是否十分合理,但哪个机构发布的,在什么场合发布的,清清楚楚。而这份“上海市重点中学各项综合指标述评”,遮遮掩掩,犹抱琵琶半遮面,其权威性值得怀疑。
2. 如果是权威机构发布的“上海市重点中学各项综合指标述评”,指标中竟然没有学校占地面积、学校建筑面积、学校硬件和软件的配置、学校课程设置等指标,而竟然有什么“美女数量”、“地狱指数”“土气指数”、“洋化程度”和“最名不副实”,不是笑话么?
3. “土气指数”和“洋化程度”应该是反向指标吧?可我们看到:
“土气指数” “洋化程度”
复旦附中 第二名 第一名
上海中学 第一名 第七名
华师大二附中 第十名之外 第八名
不是自相矛盾吗?
4. 上海中学的乒乓球水平在全世界中学中名列第一。上海中学曾于1998年、2000年、2004年和2006年四次代表中国中学生队参加世界中学生乒乓球锦标赛,夺得20项世界中学生乒乓球冠军。而且于2006年4月在上海中学举办了第七届世界中学生乒乓球锦标赛,这是这项赛事首次在一所中学举办。竟然在“文艺体育“一栏中未见其名。不知道前十名的学校哪些项目是达到(而且是稳坐)世界中学生的第一的?
5.“名气指数”应看历史,而不仅仅是看现在。例如上中,仅排第三。上中,在1905年之前,其前身龙门书院是上海地区的最高学府。1927年改名为江苏省立上海中学,直至1949年是上海市境内唯一的省立中学。在其他三大名校还未诞生时,已列江苏省之首。如从1933年至1937年江苏省第一届~第五届高中会考,上中取得了4次冠军(1938年起因抗战不再举办会考)。 在“文革”前,无论是占地面积(当时是460亩)、教育设施、教育质量都稳居上海各中学之首,“文革”期间被迫停办9年,元气大伤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现已恢复元气。在“中国大陆各省市最好的中学 (有你的母校么)”等文章中仍列上海市第一名。
6. 中学的学术质量怎么定?有没有统计数据?发表了多少论文?编了多少是书?上中编的书不少吧?特别是各科的双语教材。详见上中网站
www.sh.shs.cn。
7. 人文气氛?
上中的2700多名学生中,有来自53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学生1500多名。中外学生上课虽然分开,但生活、学习和活动是在一个校园内。所以上中的校园文化是多国的、多民族的、多语言的,总之是多元化的,是独一无二的。2006年4月在上海中学举办的第七届世界中学生乒乓球锦标赛,所有接待人员和陪同人员(包括各种语言的翻译)都是上中的教师和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