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123
发新话题
打印【有34个人次参与评价】

[数学] 奥数啊,奥数!

重申一下,火药味真的好浓。本来以为都是喜欢数学的人(比如小时、火车是运茶的、ccpaging),应该是理性探讨问题,怎么吵起来?有的时候让我想起鲁迅和新月社的论争,什么时候数学爱好者成了文人?大家好事心平气和梳理一下自己的主要观点吧。.

TOP

终于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你能够心平气和的坐在电脑前用你那娴熟的知识和人们进行交流了.恭喜你进步了.
鲁迅用尖锐的笔锋斥骂着无耻的----敌人.!
这里是一群为了祖国辛勤培养着后代的善良的爸爸妈妈们.--------也是拿着政府少少的钱在工作着的人们.
所以辩论的时候是用理,用德说服人们,不知道你大学的时候参加过辩论会吗?
很谢谢你的回答,我想你回答的时候脑海里涌出的是什么词语很多的呢,-------数学.
这里有很多数学高手们也用很多理论知识在回答着你,你也在用数学给你的思维在应答着,当然我不是数学高手哦,只是用一点中学的语文在很诚恳的请教你呢.
哦,因为你当年没有学过奥数很后悔吗,所以想发这个帖子告诉人们奥数的精华呢?
哦,你没有学过奥数怎么能明白奥数的精华呢?
哦,你用数学的思维发散了这么多精辟的语言,那么不学奥数的你不是很优秀吗?

真的很不懂诶,为什么呢---这个帖子是讨论奥数的呀.

TOP

  思想交锋,是深度交流,是一件好事。在价值多元的民主社会里,大家都会逐渐习惯于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上发表不同见解。理性的探索和辩论,会使我们逐渐接近真实和真理,并使我们的育儿理念和方法有所改善。但是网上交流和平时交流一样,也有一些底线的东西。针对不同意见,进行批评,作些调侃,甚至有点讽刺,都可以接受,但不应该谩骂,污辱人格。偏离楼主所开之帖的人身攻击,因我而起,我向参与本帖讨论的全体网友真诚道歉!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4-24 09:59 编辑 ].

TOP

回复 94#小时 的帖子

呵呵,俺莫有误会您,8过,俺觉得楼上的妈妈也都是好样的,为了孩子的奥数,讨论认识得这么深刻?.

TOP

顶你.

TOP

彼奥数不是此奥数,彼学习不是此学习

前面有MM言道:
为什么中国人这么重视数理化,却仍然是个制造大国,除了仿造还是仿造,高端设备,高科技的技术都在人家手里掌握?

也有人言道:
数学确实在美国的金融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世界上公认比较聪明的犹太人几乎囊括了美国一半的数学奖项。而美国学生也参加奥数比赛。

为什么大家都是一样的在学习,差距却那么大呢?如果我们仅仅是讨论某一个孩子的问题,也许还可以用天才论作为借口。如果我们讨论的是一窝、一群孩子呢?

孔子、阿基米德、牛顿的本源在哪里?他们的思想从何而来?他们的学习基础从何而来?他们的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又是什么?他们的学习目的是什么?他们是如何考核的?

我觉得这些问题很重要,思考中、、、

推荐阅读:
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php?tid=4627272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4-24 10:29 编辑 ].

TOP

一天没来了,各位大侠还在这边厮杀呢,真是佩服!佩服!已所不欲,匆施于人,反之,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了(尤其是强加之于有知识有见解的人),奥数.....学?......还是不学?.....这是个问题!建议大家还是回家去思考吧,然后再跟据自家的具体情况自主决定,至于别家的事,肯定您也做不了主.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先秦还有诸子百家呢,要允许有持不同见解的人存在嘛.强烈建议:发贴的,跟贴的,看贴的,都散了吧!散了吧!再下去就不好看了.

[ 本帖最后由 YangYang阳阳 于 2009-4-24 10:49 编辑 ].

TOP

学有余力的学学无妨。不要勉强。.

TOP

奥数学起来是挺烦人的,家长、学生都很累,但没有办法,现在进好学校就是要这个。.

TOP

采菊

忍不住说一句:觉得“小时”先生开的贴,内容很正啊,没什么好驳的,各人凭内功,各自吸收养分就是了。
而且一眼望过去,就是有满当当数学思维的辩证在里面。
要不然,凭什么吸引了ccpaging这样的数学精英呢,更不用提hxy007这样的优秀家长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
我们要采的菊花,现在还没开呢。也许只有真到了那一刻,才会悟得更多。.

TOP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09-4-24 09:57 发表 \"\"
  思想交锋,是深度交流,是一件好事。在价值多元的民主社会里,大家都会逐渐习惯于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上发表不同见解。理性的探索和辩论,会使我们逐渐接近真实和真理,并使我们的育儿理念和方法有所改善。但是网上 ...
接受你的道歉!希望可以回到一个理性的轨道上来探讨。我不是自大狂,有自己固有的见解,但同样愿意平静地倾听他人的建设性意见,因为我知道只有这样,大家才能获得不同的讯息,不同的但同样有见地的意见,这一定是我所热烈欢迎的。
  就在昨晚,有一位smartwxc的朋友,洋洋洒洒几百字加入了探讨,其观点无一不是真知灼见,非常地具有建设性。这样的探讨对于我有着极大的帮助,参与这样的探讨是我的意愿更是我的荣幸。谢谢他。
  我从来都是坚持人是具有差异性的,因为对事物的认知度的不同,观点和视角完全不同是正常的事情。也因此,有些家长的问题很微观,有些则宏观到了极点,以致于难以回答。这是我的能力问题,坦率地讲确实也是缺乏一些耐心的,见谅了。

[ 本帖最后由 小时 于 2009-4-29 01:12 编辑 ].

TOP

  小时啊,小时!你这任性的孩子!.

TOP

唉,教主啊,我只是帮你整理思路、出谋划策而已:

你说学霸是泥菩萨,一触即倒,我便帮你计划把他们培训一遍;
你说你的反对者是“心智残缺的卫道士”,“胆战心惊”的“弱智者”,我便帮你喊口号;
……其它的难听的话就不污染大家的眼球了。

所以,你尽管骂吧,只要你不介意那些话本来是从你那里出来的。

byebye.

TOP

.

TOP

无话可说了

[ 本帖最后由 Jupiter 于 2009-4-25 09:53 编辑 ].

TOP

回复 97#小时 的帖子

我认为,中国的IMO奥数金牌选手赴美留学成就不高,更可能是因为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等造成的学习障碍,而不是国内的奥数教育造成的。

国内奥数教育铺得那么开,从整体而言自然是有很多弊病的。但是能参加IMO的选手,已经是这个体系中的奇异份子中的奇异份子,很难说是体制的产儿。实际上国家集训队的选拔以及IMO的竞赛过程本身可能就起到了把受到下面奥数教育体系中的坏影响的学生都过滤出去的作用。.

TOP

回复 77#愛子のムーサイ 的帖子

那90%不适合学奥数的孩子,本来就不应该去学。
当然有家长说,“不学,没证,就上不了好学校了”。
唉,其实好学校本来就不是人人可以上的,不适合学奥数的孩子,可能在某方面看来确实智力水平稍微逊色一点,被好学校录取的机会少一点,也是正常的。
想穿这一点,守着自家的平凡的儿女过过小日子不也很好吗?
奥数是一个区分孩子的尺子,很多父母在这把尺子面前,心理失衡了。
就好比孩子本来是个瘦子,称体重当然不够参加拔河队的,可是父母不甘心,每天给孩子胡吃海塞,最后弄成儿童糖尿病。
然后,大骂“拔河运动猛于黄赌毒。”

[ 本帖最后由 jyuntoku 于 2009-4-24 18:17 编辑 ].

TOP

回复 117#jyuntoku 的帖子

.

TOP

引用:
原帖由 jyuntoku 于 2009-4-24 18:15 发表 \"\"
就好比孩子本来是个瘦子,称体重当然不够参加拔河队的,可是父母不甘心,每天给孩子胡吃海塞,最后弄成儿童糖尿病。
然后,大骂“拔河运动猛于黄赌毒。”
比方说有个拔河比赛,报名的人太多。组织者说,你们都去测一下IQ,不超过110的不能参加。
大家就问哦,为什么不是称体重呢?
组织者说,IQ高的人智力高,基因好,说明身体也好,力气必然大,可以提高拔河队的取胜几率,当然要IQ高的人才能参加拔河队了。.

TOP

小学即将毕业,从没学过,不学了。如果她有孩子,如果让我带,如果将来有奥数一说,我一定让她(他)学。.

TOP

引用:
原帖由 火车是运茶的 于 2009-4-24 20:40 发表 \"\"

比方说有个拔河比赛,报名的人太多。组织者说,你们都去测一下IQ,不超过110的不能参加。
大家就问哦,为什么不是称体重呢?
组织者说,因IQ高的人智力高,基因好,说明身体也好,力气必然大,可以提高拔河队的取胜 ...
IQ高的人智力高,基因好,但不能说明身体也好呀。。。.

TOP

真理越辩越明,各位大虾精彩纷呈的思想火花照亮了我的榆木疙瘩脑袋。从头看来,如享盛宴,饮干醪、品澧醢!谢谢各位!

[ 本帖最后由 小溪流的歌 于 2009-4-25 14:00 编辑 ].

TOP

无题

[ 本帖最后由 小时 于 2009-4-29 01:13 编辑 ].

TOP

数学读的到底是什么?我觉得就是两个字而已:严密。通过解题的训练来提高自身思维的严密性。这种严密性对于未来事业的成就非常重要。这就是我的建议:要重视数学学习(不是说忽视其他学科,这不是非黑即白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奥数就是数学,只是好事者新取的名字而已。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所有奥数知识点均可以在教材大纲里找到!只是教授的顺序和教材不同而已。同时也确实比教材的内容更具深度,所以才特意提醒基础训练的重要性。拿着一本3年级的课本来判断奥数是否合理是不恰当的,要学会从整体;从全局来判断。不要仅仅关注天赋,勤勉认真的态度很可能比天赋更起作用!
   但是,不得不承认目前的奥数竞赛管理和奥数培训存在巨大问题。很多所谓的教学点根本不具备条件,甚至有些教育点为了满足部分家长的功利性要求不惜以泻露竞赛考题来吸引生源赚取不义之财。所以提醒家长们多加小心。选择合适的奥数教学点有两个途径:1,查询过往一些声誉良好,含金量高的竞赛获奖名单。查看经常有学生获奖的是哪些学校。2,在付费时,了解具体的授课老师是否来自于具有奥数传统的名校,是否是该校的专职奥数教师。这两点不可能是100%的准确,但是至少可以提高一点获得正规奥数训练的几率。

[ 本帖最后由 小时 于 2009-4-29 01:15 编辑 ].

TOP

谁输谁赢,就让读者各自去判断吧。上ww的都是有这个能力的。.

TOP

从本身对一事物发表各人不同的观点到最后在文字上一逞高低,这个楼歪的厉害。.

TOP

回复 124#小时 的帖子

数学读的到底是什么?我觉得就是两个字而已:严密。
==>立论需如山,文章不是文字游戏。请教小时同志,你如何让我们相信你的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呢?能否至少试举一例?能否证明严密就是数学的全部?
提醒一下小时同志,在数学里边,慎密思维确实很重要,可是与之相对的发散思维同样非常重要,而且发散思维提供给人们更多的新思想,是创造性的源动力。

奥数就是数学,只是好事者新取的名字而已。
==》张中景老师说,我们平时说话对“是”的表述不严密。请教小时同志,你所说的这句话是指“奥数等于数学”还是“奥数属于数学”。

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所有奥数知识点均可以在教材大纲里找到!只是教授的顺序和教材不同而已。
==》可不要以为“教授的顺序和教材不同而已”就没有什么大不了,这个顺序是涉及到对错的基本问题。
例如,小学三年级就要学“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如果我们不去讲”它来自何处?它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它?”不去思考和回答这些基本问题,同学们仅仅是记住这个公式,这样的教授便失去了意义。
在别的帖子里边,我跟其他的BBMM讨论过这个公式,有位妈妈惶恐地说:”我只是记住了这个公式,还真是不知道它来自何处?它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它?好像老师讲过,可是我忘记了。“
其实,我可以很负责地说,根本就没有老师给她讲过这个问题。这是一种缺憾,我们仅仅记住了某项知识的表述,却不去研究它是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就是传说中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吗?

选择合适的奥数教学点有两个途径。
==》很遗憾,在这两个途径里边,小时同志忽视了孔老师倡导了多年的教育原则,即学习的内在动机主要在于学习兴趣。
上海人常说“小宁学习好,一定要‘要’”,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这个“要”字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好老师也罢,好学校也罢,如果不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那么课堂上老师面对的不过是盖得严严实实的温水瓶,多好的老师提多好的水壶,装多好的水面对这一窝温水瓶,也只能是望瓶兴叹而已,除非老师先想办法把瓶盖打开。
讲相声的常说,有些人相声讲的不好,下面的观众不笑,于是就跑下台去挠观众的胳肢窝。课堂学习是否存在同样的现象呢?望深思。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4-25 15:0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09-4-25 10:10 发表 \"\"
数学读的到底是什么?我觉得就是两个字而已:严密。
==>立论需如山,文章不是文字游戏。请教小时同志,你如何让我们相信你的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呢?能否至少试举一例?能否证明严密就是数学的全部?
提醒一下小时同志 ...
支持!!
不会又被批评为“墙头草”了吧??.

TOP

小时的分析平和、客观,帖子的文采也很好,支持 !.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时 于 2009-4-4 15:42 发表 \"\"
奥数学习是当下的热门话题了,对很多家长和孩子来说,有如鸡肋,习之无味,弃之可惜。于是各种争论不断,那些成绩突出的孩子家长自然是奥数的忠实推崇者;那些收获不大的孩子家长则遗憾中放弃。甚至有些家长是恨恨地 ...
看到过有些孩子,在低年级时即显示出很强的解题能力,但是越往后似乎越缺乏潜力,这不仅仅是天赋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计算基础的问题。计算基础的训练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育的重中之重。计算的准确性;计算的速度都是未来奥数学习的首要条件。计算能力的提高不仅仅可以提高孩子在常规教学考试中的分数,提高孩子的信心和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孩子对于数字反应的敏感度。不重视这个训练,奥数的学习是不可能长久的。
太赞同了,家中小人很喜欢做类似的思维题,但计算能力其臭无比,解题的思路很正确,但不愿意练习基础的计算,要其放弃还不肯,说做出来很兴奋,我们觉得很痛苦,不出好成绩.

TOP

引用:
原帖由 501824122 于 2009-4-25 20:00 发表 \"\"

看到过有些孩子,在低年级时即显示出很强的解题能力,但是越往后似乎越缺乏潜力,这不仅仅是天赋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计算基础的问题。计算基础的训练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育的重中之重。计算的准确性;计算的速度都 ...
不妨归纳一下导致计算出问题的原因:
1、为什么要做计算题?现在有计算器、计算机,为什么BBMM就可以用计算器,同学们就不能用?
这其实就是动机的问题,如果同学们认为做计算题只是为了得高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这个动机就不足以支持他们花时间去做计算题。
死啦死啦说:“作为士兵,我们可以去死,但是死之前,能否把目的告诉我们。没人认为自己是该死的,更没愿意无意义的去死。”
所以,动机就是一个关系到对错的原则性问题。那么,在给同学们一个动机之前,BBMM能否扪心自问,你们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2、怎么做才能提高计算准确性?
这是一个方法的问题。很多人会说,计算一定是很枯燥的,没人喜欢做计算题。就个人所知,即便是数学系毕业的同学也不愿意做计算题。那么,计算题是不是真的只有伏案做题这一种训练方法?是不是只能这么枯燥?BBMM们有没想过还有什么其它办法既能训练计算题,又能使同学们不觉得枯燥呢?

3. 从计算题里边我们能学到什么?
大家都知道乘法竖式:
   19
x 12
-------------
   38
19
-----------------
228
那么,谁能告诉同学们这个竖式是怎么来的吗?为什么一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除法题
228 / 12 = 19
有没人告诉同学们,一道计算题一定需要验证,而且要用不同的方法去验证。
问题来了,为什么要验证?这不是个关于考高分的小问题,它被应用在新闻报道、法庭上、科学研究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用你认为巧妙的方法计算一下各题:
456 + 995
1010 - 490
1111 x 9
1111 x 27

解决了以上三个大问题,计算题就不会再去浪费同学们的时间和精力了,同学们也不再有这样的烦恼,可以给更有意思的思考留出更多的时间。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4-25 20:56 编辑 ].

TOP

回复 38#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这位仁兄啥意思,卖弄自己的文笔,不阴不阳的,.

TOP

计算还是非常重要的,在很多孩子的奥数卷子上看到第一大项就是计算题,别小看了它,要拿满分还真不容易的,里面的对数字的感觉,对巧算的悟性,对规律的掌握真能看出扎实的计算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掌握牢固,真能节省不少时间去做后面比较费时间的大题目的.
思想的碰撞才会有火花,但当论点完全相背的时候学会说我尊重你也是个非常完美的结果..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菠萝的妈妈 于 2009-4-26 12:35 发表 \"\"
计算还是非常重要的,在很多孩子的奥数卷子上看到第一大项就是计算题,别小看了它,要拿满分还真不容易的,里面的对数字的感觉,对巧算的悟性,对规律的掌握真能看出扎实的计算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掌握牢固,真能节省不少 ...
特别赞同这段话,"对数字的感觉,对巧算的悟性,对规律的掌握",寥寥数语概括了做计算题的目的。只知刻苦地花大量的时间,机械地一道道题目计算下来,是无法到达这些目的的。关键还在于或做计算题前、或中、或后,同学们是否进行了思考。没有思考的做题,无异于浪费同学们的时间和精力。
作为BBMM或者老师,先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其后更要分析同学们是否想过。不过现在一个班的孩子偏多,老师可能没有足够地时间分析每个同学的作业,不少作业是小老师批改的,不得已要劳烦BBMM们上心了。
请BBMM们不要说“教书育人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也不要抱有把孩子扔给学校或者说一个好学校就万事大吉的想法,说到底,孩子的学习好不好,承担结果的是BBMM和孩子,所谓“划清责任”跟这个承担比起来,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4-26 13:58 编辑 ].

TOP

回复 134#ccpaging 的帖子

我也是孩子屡次在计算上失误后逼着自己去思考为什么得出的结论,一不小心得到你的认可,哈哈.我现在思考的问题是为啥孩子学奥数的状态一阵一阵的,有一阶段非常有心得,理解也快,举一反三也很容易,有一阶段却连很多基本的东西比如分解质因数之类的思考过程都有漏洞.想到现在都没有答案,只好暂时认为孩子学习和运动员一样都有状态,我只有通过手段让他学习的状态保持在比较高的位置,虽然细节上这样做很累,但没有办法,尤其在关键几场考试的时候不得不这样做.还有我感觉孩子思维的发育是跳跃式的发育,有时候急不得,要有等待的耐心,等待他不久的将来到这火侯,家长的任务是让这火苗长久燃烧下去,而不是急于立刻点起熊熊燃烧的大火反而过早消耗了能量.不知道我的想法是不是有逻辑上的错误呢.看到孩子考得很差的奥数成绩有时候也是好事情,终于他集中暴露了很多的问题,一个个花时间去歼灭它.在他能力范围之内做到最好..

TOP

灵感来自不易啊

岂止小宁,就算是BBMM这样的大宁,也是一时聪明一时糊涂。这个问题,科学家早有研究,他们认为人存在生理周期、情绪周期、智力周期。

我们在跟孩子玩数学的过程,也是等待灵感的过程。孩子们的灵感一出现,BBMM立刻抓住它。我们不妨称之为收获惊喜。

相信这些周期的自然存在,对平时的一些考试分数不要个个都十分地计较。多关注一些考试中发现的问题,多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说到考试嘛,当然有些所谓的调节方法,其中一种就是类似体育竞赛前的热身,也就是说,如果明天考数学,那么今天就只读数学,考前十多分钟再预热一下,使大脑进入数学考试所需要的状态。

不独孩子的思维发展是跳跃的,大宁也一样。有时学习起来会感觉比较茫然,似乎在一条黑黑的胡同里边行走。只要我们抱定“船到桥头自然直”,坚持下去,就可以等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刻。当然,方向要先看好。.

TOP

过去的小学课本,不叫"数学"而叫"算术".课外的叫法就多了,什么:思维训练\数学提高等等,其实叫什么不重要,学了有收获就好..

TOP

都是做妈妈的人了,还这么争强好胜,可悲啊!.

TOP

回复 1#小时 的帖子

今天才看到LZ的帖子, 智慧而充满善意的建议给我很多启发

个人觉得数学的学习,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可以简单地开始,简单地进行,能够建构整个体系固然好,能了解一个侧面,一个点也不错,一叶知秋,不是要了解四季交叠的原理才可以领悟大自然,数学也一样,高有高的美,低有低的美,为我所用,帮助我们建立思考的范式,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才是数学学习的原动力。.

TOP

要不要学奥数不是家长、老师说了算的。
如果名校录取不把奥数“证书”当回事情,那些“证书"也就形同废纸了。
当然,由此而会引起很多相关行业的损失,比如说那些培训学院、那些出来”扒分“的名师。。。.

TOP

 140 123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