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3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瞎猜猜,感觉今年的测试和一个时髦词语“感觉统合”有关

回复 43#yuhemama 的帖子

同感.

TOP

如果时下的小学面谈都像实验这样的出发点去选择学生,让学校去发掘孩子最本来的东西,我们家长就不用太操心地让孩子去学这学那的。问题时现在大部分小学面谈都是要考那些需要训练的东西,孩子不学的话就考不上,把孩子弄得就像是流水线上下来的一样。.

TOP

回复 49#小贝壳儿 的帖子

如果单单因为这个就推断孩子是否受过训练, 我想还是太武断了, 我儿子全部做完了, 而且做的很快, 但绝对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 我自己也是, 4年级的时候,代表我们学校参加数学智力竞赛, 没有任何人辅导, 对手是6年级的孩子, 我还是全市第一名, 有些人天生对这些东西是很敏感的, 而有的人即使受了训练也不太敏感, 呵呵,为什么实验火眼金睛选出来的孩子到最后还有跟不上课的被淘汰被劝退的呢?也有走眼的时候, 恰恰选了那些受了训练但难度大的题目还做不来的孩子。我一家之言, 不要拍我,

[ 本帖最后由 wingzhang 于 2009-5-12 09:29 编辑 ].

TOP

回复 49#小贝壳儿 的帖子

没想到,受过思维训练了,孩子就长歪了,实验就再不能扶正了。。。。。。.

TOP

回复 53#wingzhang 的帖子

如果难的和容易的都对,应该分数不会低的吧?王老师说的是难的对,反而容易的错,才会看起来对了不少,分数却不高啊。也就是说容易的分值高,难的分值低而已。如果你都对,肯定比只会容易的不会难的高;如果容易的对(因为是孩子的常态),分数也不很低,但是如果难的对,容易的错,反而得分低于正常的孩子。我觉得这个思路很清楚啊,也很公平。.

TOP

王老师有一句话,"简单的要全对,该得的分不能丢."  我想是在这个基础上来说的.

TOP

看了前面王老师的留言意思是说实验要选的孩子是那些天生对推理,逻辑,数字等敏感的孩子, 反映到试卷上,如果有这方面受过训练的痕迹, 思维有可能模式化, 难的题目做得出,简单的题目反而做不出. 那得分也不会高.
但我有个问题想请教王老师, 天生对数学,逻辑敏感的孩子毕竟是少数, 象我的女儿感觉对数学天赋一般, 象这样的小孩, 是不是应该接受思维训练? 外面有些训练,确实感觉让小小孩的思维更加僵化, 做为家长, 应该怎样更好的引导呢?
期盼您作为专业人士给予一些建议. 谢谢!.

TOP

就像有的师傅喜欢收那些没有学过该技能的孩子为徒弟,因为他们是白纸,可以按师傅的方式进行培养,当然孩子的接受力强也是必须的。.

TOP

回复 55#天天向上 的帖子

的确很公平, 根据实验的规则是很公平, 我只是说王老师的意思是孩子简单的题目做的不好,但难的题目做的好就说明孩子受过训练未免太武断了,孩子的特性都不一样的, 马虎的,冲动的,什么类型的都有,我儿子自己说记得牢他做的不好, 孩子最近视力出了问题, 可能看不清楚电视屏幕 ,或者他注意力没有集中,可能性都有, 也有可能简单的题目的确不会做, 因为他考虑的事情比较多, 少了他这个年龄的一些基本的东西,比如说, 他看了楚汉之争后能分析项羽失败的原因, 对一个当时还不满5岁半的孩子能说出来一个聪明人的智慧抵不很多个聪明人的智慧这样的结论, 可见他考虑的事情是非常多的, 可能因为考虑的太多, 反而失去了他这个年龄段应该有的东西.

TOP

感觉王老师有点是不是有点点小小误导呢?
一个朋友孩子进了实验复试的家长 ,就说 ,很少有真正散养的孩子能进最后一轮复试啊!
所以这个也是当下很流行思维训练的原因之一吧!.

TOP

回复 60#lanny18 的帖子

不能想象完全空白的孩子能跟上实验的快速节奏,王老师说的是过分的专业训练,比如xx培训班等等,一些必要的教育启蒙还是不能少的。.

TOP

散养和天资聪颖是不能划等号的。
有的家长确实是尊崇快乐教育,没有给孩子过多的训练,但不表明这个孩子本身是符合试验挑选标准的。所以,我看到这些个家长备受打击,觉得试验室说一套,挑选的时候有是另外做一套。
我看到王老师在另外一个帖子里意思表达得很清楚,是要比较孩子们"与生俱来”的东西。
而很多家长通过后天的训练,希望提高孩子的各方面的能力,王老师就试图用他认为有效的方式去破解这些加工过的内容。
斗智斗勇哦,好像兴奋剂和反兴奋剂似的。

[ 本帖最后由 zhanggogo 于 2009-5-12 10:22 编辑 ].

TOP

回复 53#wingzhang 的帖子

所以呀,现在才理解了前辈们说的,实验选的是,他们需要的孩子,与孩子本身是否优秀根本就没有关系.

TOP

回复 59#wingzhang 的帖子

我想那是通常的情况吧。测试总是这样的呀,不可能面面俱到。.

TOP

回复 59#wingzhang 的帖子

你儿子的问题我也困惑,他增加知识的同时,失去了本该有的东西,值不值得。
举个例子,前阵子,我给儿子看了大众汽车的生产过程,本来是因为他喜欢汽车,让他拓展一下知识面的。但事情似乎出乎我的意料,小家伙自此以后,画画只画立体的汽车,能看出内部外部,虽然笔画仍然幼稚,但纵横交错,没有错的,并且再不画儿童简笔的那种了。我很郁闷,这么小本该胡思乱想的时候,却失去了想象的翅膀。如果按他的愿望,长大了能做一名汽车设计师的话,我担心他会不会有成就。。。

在实验看来,这类交换,应该是很不值得的。.

TOP

回复 55#天天向上 的帖子

上个月,我在家给女儿做了一组图形找规律题,其他都没问题,但其中有两道题,我和女儿的答案不一样:
一道是顺时针旋转的规律,我做对了,女儿做错了
一道是图形外观的变化规律, 我没想出来,女儿做对了

照我的意见看来,顺时针旋转的规律多简单哪,但恰恰女儿做错了;图形外观的变化规律多难呀,但恰恰女儿却轻易地就做出来了。
事实是,女儿也没有去外面上过培训班之类的。.

TOP

这个现象我儿子也有,年龄越大想象力越差,而且往往我也纠正他认知上错误。城市里的孩子没有办法的,就如我的朋友说上海人因为从小规矩太多,所以将来只适合打工不适合创业。相反农村里的孩子见得少,思想上不会受太多的外界影响,敢想敢闯。越来越对实验长草。.

TOP

引用:
我儿子全部做完了, 而且做的很快, 但绝对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
做完和做对是两码事。
就一笔画,而言,我家孩子理解的是“添一笔,成为一个东西”,而另外一个受过思维训练的孩子的理解是“添一笔,成为另外一个图形”。我不知哪种理解正确,或者都正确也未可知

[ 本帖最后由 tingtingbaba 于 2009-5-12 11:39 编辑 ].

TOP

作完问卷,就想发贴问问老师。有些是很难用4个答案来回答的,比如“。。。。”,曾经发过,但2年多没发了,只能写比较符合;比如“。。。。”我带孩子骑车时,有人刹助动车,声音响得我受不了了,问孩子,说不难受,只能写比较不符合,也是与我自已作比较,也许我比较敏感。
所以选了许多中间答案,无意中可能不太真实了。不管怎样,这样的问卷也是有利于帮助我们去观察孩子, 也希望自已在育儿方面能不断进步,有时是会比较困惑。.

TOP

从王老师的答复来看,实验设计的一系列考题肯定是有其科学性的。当我们用常规的眼光和思维来看待这些题时,可能就会将他们定性为某些东西,其实两者可能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经过这两次活动和家长问卷,感觉最深的就是实验要招的是本质上符合他们要求的孩子,也让我开始时时提醒自己对待孩子时,能从他的本性和特质出发,而不要被表象或是社会上的功利所左右。.

TOP

回复 53#wingzhang 的帖子

是否会有这种情况,比如有的题会有几种答案都合适的情况,如果是受过训练的会依照惯性思维选答案而看不到其他的,而没有受过训练的会根据自己的感觉和经验选择其他的答案,由于这些题目都是以图形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做题的这种感觉大概和看过多少书、或者看的书有多深大概没有什么关系吧。
一家之言,自己瞎想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伊拉亚 于 2009-5-11 23:07 发表 \"\"
您这个说法里面有点宿命论,唯出身论的味道嘛。家长应该也有可塑性的,也在不断地学习和改变,为何决定孩子发展的就一定是那些固定不变的东西呢?
如果昨天真的是你,请原谅我接待中的不足和冒犯。
你不能说我是唯出生论的,实验学校不关注出生,实验学校的贫民家庭的孩子比例绝对是重点学校里面最多的。为什么那么设置,我们是有理由的。如果你是那个先生,我想你很懂教育,知道不同的家庭出生的人对教育理解、期望和支持上会存在的差异。我只需要选择那些对教育做正常理解的人,这样的人更有利于家校配合,学生和家长的可塑性也大。
家校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什么消费者和服务商之间的那样,默契和相互支撑特别重要。.

TOP

王老师,你好,能否帮助分析一下1137号,给我一个探索,学习的机会,万分感谢!!!

引用:
原帖由 wangwenge 于 2009-5-11 22:07 发表 \"\"
这样答的最直接原因是我们每个人都感觉现在是可以自己来决定孩子的发展和命运,小学以后,就少有家长这样想了。到那时,人们才真正理解——孩子的发展如何不是你能决定的,而是孩子自己和你家庭既有的不可变化的东西 ...
当我女儿等到沧海遗珠的消息,差点哭了,很难过.......
看得出一向快乐,自信的她受到了打击......
有一天我带她去了崭新的东实验和你们的小学部,她感觉后得出结论,一定要进你们的学校学习......当后来我
告诉她,你们学校有很多钢琴,更让她激动了一番,因为她喜欢弹琴,希望有一天能通过优美的旋律给大家带来快乐.

[ 本帖最后由 快乐天使的爸爸 于 2009-5-12 15:46 编辑 ].

TOP

回复 53#wingzhang 的帖子

我还有一个一家之言,受了训练还做不了难度高的题目的,也有可能是自我太强,不容易受外界左右的孩子,并不一定是被淘汰的那些孩子。总之,选择测试有一定的必然性也有一定的偶然性,我想作为家长,我就把孩子的落选作为偶然性,不放弃对孩子的信心,这就足够了。.

TOP

今天终于落泪了,可能你们会感觉是娃娃成功的泪。其实是过去几个月的过程(每个bbmm都有一段艰辛世,以及接下来10年的艰辛。)我们要重新在浦东建立我们的天地。这是我和太太很多天谈判的结果。真心祝愿所有能通过的娃娃们有个灿烂的未来。.

TOP

回复 50#小白兔1004 的帖子

感觉统合是啥,人家外国人最初是研究弱智孩子的东西!.

TOP

回复 70#chentang 的帖子

“也让我开始时时提醒自己对待孩子时,能从他的本性和特质出发,而不要被表象或是社会上的功利所左右”顶这句!.

TOP

引用:
原帖由 娃娃拉亚 于 2009-5-13 02:42 发表 \"\"
今天终于落泪了,可能你们会感觉是娃娃成功的泪。其实是过去几个月的过程(每个bbmm都有一段艰辛世,以及接下来10年的艰辛。)我们要重新在浦东建立我们的天地。这是我和太太很多天谈判的结果。真心祝愿所有能通过的 ...
不好意思,也是不甘心的问一下:你们初试时拿到粘纸了吗?是帮朋友问的,谢谢咯!.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贝壳儿 于 2009-5-12 08:55 发表 \"\"
难怪看前人的贴子说,考完出来自我感觉好的、题目全做完的往往会落选。。
实验真厉害,凭这就能分析出孩子是否经过训练了???果然专业啊~~~~~我也。。。同佩服。。
我女儿从没上过训练班,一试出来时也说全答出来了,可一试就遗珠了,说不清.

TOP

回复 79#way 的帖子

好像被误解了,是不是我表达的意思不清楚?
回头再去改改


------------
改好了

[ 本帖最后由 小贝壳儿 于 2009-5-19 13:07 编辑 ].

TOP

 80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