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创意处罚五十招

创意处罚五十招

创意处罚50招

场景一:「你要是罚我关在房间里,我就打开冷气,把衣服脱光,冻死在里面!」

小学五年级的小威又跟爸爸起了冲突。

这不是他第一次威胁爸爸。曾经,爸爸要处罚他,他威胁要跳楼,一只手和一只脚就悬在窗外。「这可是三十一楼啊,」妈妈、爷爷、奶奶、阿姨都紧张的在旁边,「拜托」小威把手脚收回来。

结果,小威获胜!他不但躲过处罚,爸爸之后还把家搬到一楼。

然而,小威的威胁推陈出新,用头撞墙、开门作态离家出走,样样都来。在上海工作的台商爸爸,头痛不已,今年暑假返台,特别带着小威一起到医院寻求专业协助。

场景二:五岁大的芯芯,因为一岁多的妹妹爬过她的玩具,竟然拿起玩具朝妹妹狠丢。刚下班的爸爸看到这一幕,气炸了。

「我那时想,镇暴警察驱离这种暴力分子,就是用水喷!」二话不说,他抓起芯芯往浴室走,用莲蓬头喷她。他当时只想,让芯芯也尝尝被暴力对待的后果。

没想到,「事发」一年多,芯芯还经常跟人家说:「我爸爸拿莲蓬头喷我。」为此事已自责一年的爸爸,当场面子扫地。

上述两个场景,似曾相识?面对孩子的负面行为,父母常陷入困境。

小威的爸爸,是忙碌的台商,全家把儿子宠上天。但随着小霸王长大,目无尊长、打架等行为令人头痛,每次想管教时,总不敌儿子层出不穷的「创意威胁招数」,他只有屈服的份。

家有怪兽小孩…… 
威胁、伤人难自制,说不听、不敢打,父母身心俱疲

令人惊讶的是,芯芯的爸爸,是大名鼎鼎的台安医院小儿心智科医师许正典。八年多来,他总是和蔼可亲的协助上门求诊的无助亲子。然而,「父母也是人,也有情绪,」回到家,拖着疲惫的身子、超负荷的大脑,于是,偶尔也会有不当的处罚。

现代父母越来越忙,小孩的功课压力越来越重,亲子间的相处时间变少。当孩子发生负面行为时,父母来不及发现,等到发现时,又常因亏欠而纵容,或用错处理方法,久而久之变成恶性循环。

儿童负面问题增加,已让小儿心智科门诊负荷越来越大。许正典八年多前开始看诊时,每个月约六十个门诊量,现在已暴增到五百个,成长七倍。为应付庞大门诊量,六月份,台安还特别开设自费的台安诊所敦南心智发展中心。

小儿心智科医师超时看诊成为常态,台大医师高淑芬医师的上午诊,常看到傍晚六点;许正典最近一次的下午诊,也看到晚上十一点。

然而,现代孩子的负面行为千奇百怪,传统的处罚方式不再奏效,父母管教方式能更具创意,提高管教效能吗?

「多数父母压力已经大到根本没有创意,只有创伤了,」许正典苦笑。「莲蓬头事件」让他深自检讨,这种处罚可能造成女儿的心理阴影。因此,当孩子出现负面行为时,「有时候,不处理比处理还有效,」「避免创伤,是聪明处罚的第一步。」他说。

管教,要跟上时代…… 
光用处罚只能治标,看穿偏差行为的背后意涵才能治本

现在,许正典若看到不满行为,想打小孩时,「手一伸出去,马上自我提醒,手就转个弯、假装要伸懒腰。」他伸出手来示范。当他想骂英文「雪特」(shit)时,转念一想,「就转个弯改说雪、雪、雪,『血小板』。」

女儿不解:「什么是血小板?」他苦笑:「如果你不乖,爸爸就贫血、充血在血小板。」

「负面行为,是孩子表达复杂情绪的方式,他可能要表达痛苦、嘲笑、生气、难过,」许正典说。若父母只对表面行为处罚,一定无效。

「许多父母都犯了这个错——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处罚上,而不是放在偏差行为本身。」美国知名教育学者泽维尔(Sal Severe)指出,「如果你发现,处罚的次数增加了,但负面行为没有改善,这就表示这个处罚无效。」因此,找出负面行为背后的原因,才是治本之道。

那么当孩子出现负面行为,父母该怎么办?

父母,要从头学习…… 
静下心做三门功课:情绪抽离、正确归因、对症下药

第一步,先简化、抽离,不要把孩子的行为与自己的情绪做连结,以免把事情复杂化。「回到家,先洗手,等于洗去一身的疲惫,换个心情跟孩子相处,」许正典建议。

第二步,分析负面行为背后的原因,也就是「归因」,这不容易,却最核心。譬如,孩子总被说上课不专心。然而为何不专心?可能是孩子听力不佳、甚至有学习障碍?或长期跟着父母作息晚睡,导致精神不佳?或孩子体质过敏、鼻塞?甚或孩子人际关系不佳,导致自卑、焦虑而无法专心等等。

然而,归因不一定只出在孩子身上,学校、老师、外在环境都可能影响孩子的行为。譬如老师的人格特质、领导风格是否与孩子格格不入;老师最近是否压力太大,本身也焦虑。

甚至,问题可能出在你家。夫妻常吵架、对小孩责骂多于鼓励等,都可能让孩子心理受创,表现不佳,或希望藉此吸引父母注意。

高淑芬举例,当孩子窜改考卷,是否因「你常用一百分、零缺点做标准,」小孩做不到,只好欺骗?「国中以下的孩子,(负面行为)七成原因来自父母,国中以上受环境影响大,但会受影响,表示家庭也不太稳,」高淑芬观察。

第三步,对症下药,找出解决方案。然而,如何拟定聪明的解决方案呢?只要你掌握以下三大要点灵活运用,就可自己打造一个「创意管教百宝箱」,变成天才老妈或老爸。

方法,要掌握三点…… 
目标确实可行、少用「不」字、亲子共同讨论决定

一、管教策略目标必须确实可行。

如同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说,自信心是孩子潜力的「放大镜」。如果父母能够协助孩子拟定实际、可衡量的目标,孩子做到了,就开始慢慢有自信了。如果你拟定一个不可行的方案,「就像把孩子放到糖果屋里,却要求他不要吃东西;或把计算机摆在他前面,却要他不去碰鼠标」一样,淡大教育心理与谘商研究所所长李丽君形容。

第二、必须以正面方式铺陈,跳脱传统的负面削弱法。

根据神经语言学,如果对孩子说「不准××」,孩子的大脑往往会忽略了「不准」、「不可以」这几个字,只记得不被允许的负面事项。

因此,「多用正面的例子,少用负面例子,」李开复举例,譬如孩子喜欢玩计算机,不要说「不准玩」,告诉他,如果你的成绩够好了就可以玩。把每一个「否定」变成「机会」,把自主权从你身上转移到孩子身上。这样不但能培养独立能力,而且孩子还会为了自己的兴趣,更努力做那些「必须做」的正面行为。

第三、管教方式,必须是亲子讨论后决定。

「规矩,要孩子深深记住,而且相信、理解,」李开复说。即使父母很确定该怎么做,但如果设定规矩时能把选择权给孩子,孩子才能了解规矩背后的「why」。也因为是共同讨论的,孩子有参与感,被处罚时也会心甘情愿。

找出孩子的病因,再把握上述三个原则,管教自然有效,若再加点幽默感,你就成为创意父母了。但前提是,「你自己一定要把(管教子女的)道理想清楚,」人本基金会新竹分会主任李慧贞提醒。

小宝,国小三年级学生,平常聪明伶俐,记忆力超强,但一遇到作业,总丢三落四,不是没带功课、考卷没订正,就是联络簿被老师写红字:「上课爱讲话,影响同学上课……。」

小宝的妈妈是标准的「第一名」学生,她常纳闷:「小宝怎么跟我一点都不像?」每天晚上,妈妈苦口婆心的劝诫小宝,但「屡劝屡犯」,几乎黔驴技穷。

这天晚上八点,妈妈疲惫的进门,小宝低头不语。「不对,该不会联络簿又是红字了吧?」她立刻冲进小宝房间,搜出联络簿,「天啊!」面对庞大的工作压力,加上「可能不成材」的儿子,妈妈濒临抓狂,手快挥出去了。突然,她收回拳头,「前几天已经狠狠揍过他了,还不是没用!」

生气的她,决定让小宝晚上到公寓顶楼睡帐棚。命令一出,小宝的爸爸负责搭帐棚,小宝的姊姊帮弟弟拿了睡袋、手电筒等备用品上楼。漆黑的夜晚,开放的顶楼空间,小宝在帐棚里,守着一盏微弱的手电筒,哭着睡着了。

整个晚上,妈妈辗转难眠,不断上楼查看,对着熟睡中的儿子又抱又亲,开始检讨自己的教养策略。同时,这个处罚,显然也在小宝心中留下深刻的惩罚效果,在第一时间,也避免了亲子间的肢体冲突。许正典评论,这在心理学上,既合「暂时隔离法」,也具有「心理惩罚法」的效果。

实行,可以有创意…… 
顶楼露营一天,剥夺享受学惜福 孩子联络簿从此不再被写缺点

隔天是周末,妈妈还是命令小宝不准下楼,只能在炎热的顶楼上写功课,让小宝体会没有冷气、没有冰水喝的环境,希望小宝能够因此惜福,不再凡事漫不经心。这个处罚原理,则是「权利剥夺法」的变形,藉由剥夺孩子喜欢的东西或享受,让他反省。

自从那次以后,小宝的联络簿就没再被写红字,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联络簿摊在餐桌上,让妈妈检查。现在问小宝:「还要不要到顶楼睡?」他马上就说:「不要!」

小宝妈妈的奋斗记还没结束。这一天,吃过晚饭,小宝开始摇头晃脑,回想今天有哪件事情值得嘉奖,因为妈妈规定,每天要写一篇日记,题目是:「我今天很棒,因为……。」

原来,妈妈又出奇招了。虽然小宝没再被老师写联络簿,但学习行为还是稍嫌被动,整天只想着下课出去玩鬼抓人,每天写日记也是敷衍了事。妈妈很苦恼,忍不住问姊姊牙牙:「为什么弟弟总要人家盯呢?我怎么处罚都没有用?」

「妈妈,我看妳别再处罚他了,既然什么都没有用,我想,我们都还不够了解小宝吧!」语毕,妈妈被十岁小妮子的智慧震慑住,「我们应该先找出他的罩门才对!」

一语惊醒梦中人,妈妈开始思索。她后来归纳,虽然小宝与牙牙是龙凤胎,但因女生发展速度较快,从小,不管学游泳、心算、绘画等,牙牙样样比小宝突出,或许因此,小宝没有诱因在学习上表现,反而用相反方式引起父母注意,甚至可能认定自己样样比较差。

于是,妈妈改变做法,她跟老师商量,希望小宝每天的日记题目固定为:「我今天很棒,因为……」。她打算用「重复练习法」让小宝不断练习看到自己的优点,将负面力量转为正面。

就这样,「帮老师抬桌子、帮同学还球、捡垃圾……」,这些都成了小宝每天的日记内容,小宝也开始从小地方累积自信。妈妈并每天在联络簿上,称赞自己看到的小宝优点,连带的,老师也改变只记缺点、不记优点的方式,写下对小宝的赞美。

两个月下来,小宝负面行为越来越少,越来越快乐,母子互动也进入正面循环。

根据台大精神科医师徐澄清与多位心理专家的研究,处罚的方式包括暂时隔离法、自然承担责任法等十一种类型的交互运用。不过,天主教怀仁全人发展中心临床心理师杜长龄提醒,「每个父母才是自己孩子的专家,」管教方法要因人、时、地、物而调整。

「无规矩不能成方圆,」台北市私立复兴中学校长李珀说,当孩子分不清楚对、错时,父母需要介入辅导。但人的行为养成都需要一段时间,「多久养成的坏习惯,父母就要有心理准备,花等同的时间帮孩子改掉。」根据她的经验,一个好习惯的养成,起码要二十一次以上的练习,而「一旦养成习惯,就会成为人格特质的一部分了。」

李珀直言:「如果没有耐心,就不要想改,孩子还会是老样子。」因为从一个想法变成一个行为,再变成习惯,「就是劳力密集工作,一点一滴的。」而「五到十一岁是孩子行为模塑的关键期」,之后就会变得加倍棘手,要付出更大心力。「有的父母觉得,小孩小时候就让他玩,国中再管就好了,风险是很大的。」

不过,最重要的,「小孩负面行为,七成来自父母,」许正典根据他八年多来,两千个病例归纳结论。

行动前,先照照镜子…… 
小孩负面行为七成来自父母 自己做不到,很难要求子女改正

「孩子会看你怎么做,而非听你怎么说。每次孩子做不好的事,你就跟他大叫,甚至说出不好听的话,他们当然认为,生气时就该这么说话。」李开复说。

高淑芬也举例,父母常「叫小孩念书,自己却从不念书。」小孩每天赖床、上学迟到,许正典反问:「是不是父母太晚睡?」或者,小孩爱看电视、不念书,「父母是否每天下班就窝在沙发看电视?」

以下是一则网络流传笑话:

爸爸:「小明,我们来演戏,你演爸爸,我演你。」

小明:「好呀!好呀!」

小明立刻一手叉腰,一手指着爸爸,大声喊道,「小明,你去墙角罚站!」

它点出了一个事实:孩子是看父母的背影长大的。为人父母者,要管教小孩前,请先照照镜子吧。

*11种创意处罚类型 让你不必打骂,也能教好孩子!

处罚类型:暂时隔离法
原理说明:将小孩暂时隔离在特定区域,冷却情绪。

处罚类型:自然承担责任法
原理说明:让小孩自然承担负面行为的后果。

处罚类型:身体运动法
原理说明:当小孩做出负面行为后,要求其做身体运动反省。

处罚类型:替代补偿法
原理说明:扣小孩用零用钱、做额外家事,或透过文字、图画、活动等方式反省。

处罚类型:权利剥夺法
原理说明:把小孩最喜欢的东西或享受,在一定时间内剥夺。

处罚类型:不予理会法
原理说明:对其负面行为不要有任何处理。

处罚类型:心理惩罚法
原理说明:剥夺尊严,让他丢脸。



处罚类型:角色互换法
原理说明:让小孩假扮对方,了解别人的心情。

处罚类型:身体管束法
原理说明:要求小孩立即停止身体动作。

处罚类型:重复练习法
原理说明:要求把对的动作,多做几遍。

处罚类型:复原及过度修正法
原理说明:要求小孩将负面行为造成的情况,恢复原状,甚至做到比原来还要完整。

资料来源:《儿童行为治疗》等著作

*先冷静,再扪心自问 别当抓狂父母!

第1步:发生冲突当下,暂停片刻

当孩子的行为令你感到愤怒,情绪就要失控时,心中可想一个公式:「1、3、10」。「1」是告诉自己「镇静」;「3」是做三个深沉而缓慢的呼吸;「10」是脑海中默念从一数到十。这可以帮助你先冷静下来。

第2步:从3大面向,进行自我对话

1、我对孩子管教方式对不对?

我是否常用刻薄羞辱的话语责骂孩子。例:「狗改不了吃屎。」「你没救了!」
我是否对孩子唠叨不休,只管说教,不听孩子的心声?
我是否缺乏耐心,只要求结果,没有照顾到过程?
我对小孩讲话的方式,是否动不动就生气?

2、我对小孩的要求对不对?

我评估过小孩的能力吗?他能做到我要求的标准吗?
我了解小孩的个性吗?我订定的规范,是否他不可能做到?

3、我自己的作为对不对?

我是否叫小孩做的事情,自己从来不做?如:看书、运动。
我是否叫孩子不可做,自己却带头做?如打人、发脾气、生活散漫、房间杂乱。
我是否曾答应孩子的事不能实现?
我是否在孩子面前争吵、打架?
我是否在孩子面前说脏话及说别人坏话?

*处罚有效后要奖励,效果更持久

处罚小孩后,若小孩负面行为减少或消失了,就必须予以奖励,让孩子的情绪回复平衡的状态,也可激励孩子往正面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建议,奖励和处罚的比例应达到四:一。但台安诊所医师许正典说,「台湾父母能做到一:一就可以偷笑了」。

「我常问来求诊的父母,你讲了一堆都是要孩子改的地方,那你觉得他有没有优点?通常答案都是嗯……了半天,讲不出来。」

奖惩有效的前提是,惩罚要剥夺其「最爱」,奖励也要给其「最爱」。父母可根据孩子特质、年龄、最爱之不同加以变化。以下举例一些有创意的奖励招数:

一、量身订做型奖励:送他三个愿望;帮小孩养小猪扑满一次;画一张他的可爱肖像送他;带他去拍大头贴,然后将大头贴制作成奖状,写下奖励的事迹;带他去听最爱歌手的演唱会;送他写有「你好棒」的三颗气球等。

二、公开赞美仪式型奖励:在联络簿留言,请老师公开赞美;制作写上他良好行为的奖状,由家人签名送给他;让他当一周家里总管,有权决定家人奖惩规则等。

三、免除劳务型奖励:赋予他一次指挥权,可以监督、分配家人做家事;帮他整理房间一次;帮他洗头发一次等。.

TOP

这是在宏星和丽英的圈子里发现的文章,我觉得对我教育小孩很有启发,就复制过来了,与大家共勉。最近我们的圈子有些冷,不像几所民办小学,吵得不亦乐乎。希望hize还是要起好带头模范作用,最近很少见你的贴。.

TOP

是有点冷清,我来送花了,学习中。.

TOP

引用:
原帖由 stellamama 于 2009-6-4 16:21 发表 \"\"
这是在宏星和丽英的圈子里发现的文章,我觉得对我教育小孩很有启发,就复制过来了,与大家共勉。最近我们的圈子有些冷,不像几所民办小学,吵得不亦乐乎。希望hize还是要起好带头模范作用,最近很少见你的贴。
啊呀被点名批评了。我觉得这里MM的热情下降了,可能有的身份暴露了都不敢说话了。.

TOP

潜伏不成?那就说明新中国成立了嘛.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