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3个人次参与评价】

[推荐] 我们都有心理伤痕

我们都有心理伤痕

徐浩渊 著

每个现代人,一生中都需要接受至少一次基础心理教育,如同学习识字、算术一样。今天,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它使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 本帖最后由 小土豆爸 于 2008-11-18 10:28 编辑 ].

TOP

徐 浩 渊 博 士 简 介
徐浩渊女士祖籍江苏省苏州市。1949年2月10日,出生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同年3月,随解放大军进入北京(当时的北平)。3岁开始住读北京“六一幼儿园”。1956-1958年住读“北京小学”。1958-1962年住读“北京育英小学”。1962-1965年走读“北京女三中”。1966年住读“北京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直至“文革”,1968年赴河南省,辉县插队。
  青少年时期,徐女士一直是学校中的“三好学生”。文体活动的骨干分子。被学生选为班级干部。在“文革”中,她坚决反对以江青为首的“四人邦”的祸国殃民行为。为此,曾两次被捕入狱(1968 与 1976)。 1977年平反出狱。1968-1973,徐在河南辉县务农期间,与当地农民结下深厚的情谊,至今保持着联系。1973-1976年就读“河南医学院”。1978-1991年,在“北京第二医院”任内科医生。1981年8月赴美留学。文化大革命后期,在北京创立文化沙龙,在当时的各种知青地下文化沙龙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徐浩渊在美国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读研究生。于1984获取神经生理和行为科学硕士,于1991年获取药理生理学博士。1992年获得三年的美国国家基金奖,在宾西法尼亚大学医学院作博士后研究。
  1993年,徐博士在回国探亲期间,深感祖国的巨大变化,急需建立起一个心理卫生系统,以求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的安定生活。回美后,徐博士于1994年成立了非嬴利性的威灵基金会(WorldLink Foundation);联络了美国三大心理治疗学派的最著名教授,包括“认知疗法”之父:贝克(A.T.Beck)等教授,与中国心理学界人士共同为这项事业奋斗。
  在1994-1998年期间,徐博士在美国深造临床心理学,同时每年回国,不断为各种邀请单位讲课、咨询。在国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健康报、心理卫生杂志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
  1998年9月,徐浩渊回到北京。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开通“徐博士心理热”,深受广大听众的欢迎。1999-2001徐博士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教授临床心理学研究生的课程;2001-2002任清华同方网络教育事业心育心心理教育中心总监。同时,徐为美国的“中国学会”等友好民间组织和大学的研究所开讲座。积极地宣扬中国文化。力图逐渐填补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沟痕”。
  徐浩渊深信,中华民族同心协力,定将中国建设成一个世界上最富有、强大的国度。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定将给二十一世纪的人类文明作出最伟大的贡献。在21世纪中叶,美国“时代周刊”的创始人,卢斯先生说过:“二十世纪,是美国的世纪。”今天,徐浩渊骄傲地向世界预见:“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TOP

对书的一点说明
从目录看,本书涉及了很多方面的问题,但目的并不是针对每个方面的问题,为读者“出主意”、“给答案”。本书只有一个唯一目的——读者通过读了这些真实的案例和分析:“明白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是被自身潜意识中的心理模式所控制的(提及心理模式的来源),而且这种心理模式是可以被修正的,提供简易的修正方法。读者开始有意识地探究自己的心理模式,帮助自己。”
当读者开始做以上的事情,他(她)自己就开始学会用新方法,看待和对应方方面面的情况,并不需要我在书里一一讲给他听。当前国内这一类的书有三种:
  (1生活百科全书:好像是治标不治本的创口贴和阿司匹林,收集所有细碎的事例,逐条出主意,且不说“主意”经常是不好的,即使是好主意,也是出于作者的心理模式,读者很难使用(这也是为何真正的心理医生不给患者出主意);
  (2励志丛书:像是兴奋剂,举一些名人成功的例子,然后说:要自信、要自强…… 但是读者为什么不自信,为何没有安全感,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没说法。
  (3心理理论书:把外国人的心理疾患诊断和治疗标准,抄来抄去,连北大研究生读了,也学不到什么;
  比较以上,我的书的特点像是中药——治本,使读者自己学习认识和平衡内心的基本方法以后,面临各种情况,他们自有办法处理。另外一个特点:深入浅出,易读。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得到不同的东西。例如,一个12岁的女孩读了第一章,说“挺好的,”然后自己躲到房间里想心事去了;做家长的人的反应是:“快、快、快出书,等不急要想知道下面说什么。原以为自己的教育方法很先进、很科学了,读了这几页,发现自己竟然大有长进。”
给我的读者和听众
“中国没有合格的心理医生” 《南方周末》引用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的大实话,作为健康版的通栏标题,报导了这样一个事实。然而,中国人却越来越迫切地需要心理呵护。
  “我的孩子为什么没有学习动力?”
“夫妻生活怎么越过越没劲?”
  “工作压力让我实在受不了啦!”
  “没有车子、房子娶不到好太太怎么办?”
  “老伴过世十多年了,我一个人孤苦伶仃。”
  ……
  为了响应民众的需求,我们在北京人民广播教育台,开设了一条《徐博士心理热线》,我与听众直接对话。从6岁的小女孩,到80多岁的老人,没有羞涩、没有畏惧,每个人都敞开心扉诉说;我在电话的这一端,没有空话和说教,倾心聆听每个人的苦恼与困惑。有时,好像梳理缠乱的棉线团,丝丝缕缕,找寻出事情的头绪;有时,仿佛张开双臂,迎接迷途的孩子,抚慰受伤的心灵。下了节目,我的拍档洪瑕经常接到大量的电话与信件,人们渴望实实在在的帮助啊!
  寻求心理帮助的人,大多数没有心理疾病。在美国,60%以上的人口,一生中寻求过心理帮助。这是现代人的特点,也是人类社会发展成今天这种高速、复杂的结构,造成的必然结果。在过去的十年里,全世界第一位使人丧失工作能力的疾患是情感障碍。这也是为什么,在20世纪末,世界卫生组织特别把心理健康纳入了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标准。我从中国去到美国,十七年之后,又回到中国,其间观察自己和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历程,使我终于认识到: 每个现代人,一生中都需要接受至少一次基础心理教育,如同学习识字、算术一样。今天,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它使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令人担忧的是,中国至今缺少一个心理健康系统支持社会的高速发展。为了使得广大的人群,在缺乏心理辅导的情势下,得到一次心理启蒙,我写了这本小书,与心理热线节选的CD盘一同发行。其中,我将那些枯燥的行为/心理学概念,融化在大量的真实案例当中,使得读者不知不觉地学会运用它们,来审视自己和他人。因此,对于没有心理学基础的人,初读这本书会感到浅显易懂;而心理咨询工作者则能够体会其中的深意,感受到切实的会谈方法。一位美国临床心理学教授朋友感慨地说:“你早就应该搞这么一套深入浅出的心理听/读物出来了!”他没有责备的意思,可我还是感到有点内疚。
  由于书中的案例选自中国和美国人群*,读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度里,人们是如何抗争命运,如何面对相同的与不相同的痛苦与欢乐,是如何成长、成熟起来的。
  亲爱的朋友,你手中的这本小书,交织着中国人和美国人的生活与梦想。在其中,也许你会发现亲人、朋友和自己的影子。在这枚充满活生生广播热线对话的CD盘里,也许你能够听到他人和自己灵魂深处的呻吟与呐喊。 我深信,这种帮助我创造美好生活的神奇力量,也能帮助你变得可爱、自信,扶助你塑造自己的幸福人生。
  徐浩渊 博士【美】
  2003-4-5 北京.

TOP

 
假如你真的爱我




【衡量真爱的两把尺子:
  1、真爱行为是一种抚育自身和他人情感与精神成长的行为
  2、真爱行为助长个体的责任感
“妈妈,你最爱谁?是爸爸?还是我?”
  四岁的儿子方方,眼睛瞪得溜园,期待着我的答复。我正忙着学习烤蛋糕,不经意地说了一句:“当然是都爱囉。”
  “那不行!到底谁是第一名?”望着儿子涨得通红的小脸,我方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肃性。放下手里的活儿,我坐在方方的小桌子旁边,用他的彩色画笔,并排地描了几个小方格,看着他的眼睛,认真地说:“我的心里有好多小房间,每个里面都装着对一个人的爱。爱就是爱,没有第一第二,也没有多和少。”儿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显然有些失望。
  爱的全新定义
  今天,爱可是个全世界的时尚字眼。“爱你没商量”、“让爱做主”、“将爱情进行到底”、“爱江山更爱美人”…… 在美国的自我帮助书籍和流行小说中,也是“爱”字大泛滥。忙着教给夫妻如何做爱,妻子如何拴住丈夫的爱心,父母如何爱护孩子等等。然而,人们似乎对于什么是爱,反而越来越感到糊涂了。来心理咨询和心理热线的人,只要说到爱,都是迷茫得一头雾水。
  打是亲?骂是爱?
  小龙语文考试不及格,爸爸把他揍了一顿,并且告诉我:“就这么一个孩子,我们爱得不得了。打他也是为了他好,再这样下去,他以后连个象样的工作都找不到,那可怎么办?”
  挨了打的小龙,更加讨厌上语文课。甚至,遇见了给自己52分的张老师,扭头就跑。他觉
  得张老师不喜欢他,所以给了坏分数。期末考试,小龙的语文还是不及格,为了害怕再挨打,
  他索性把成绩单给撕了,躲在同学家里,不敢回家。
  你怎么看这件事?小龙的父亲对我说:“打是亲,骂是爱,我怎么就不打邻居的孩子啊?”
  按照中国的传统,家长和教书先生打孩子,是为了让他们有出息、有前途,是“爱”孩子的
  行为。可是结果呢?非但小龙的语文成绩毫无长进,从此,他还对语文老师和语文课产生了
  厌恶感。显然,小龙消受不了父亲的“爱”。让我们再来看看,一个美国家庭的真例。
  牧师家的故事
  一位美国的牧师,他的妻子得了慢性抑郁症,他的两个儿子已经从大学辍学,住在家里接受精神科治疗,为此,他很不情愿地去见心理医生——派克博士。尽管他的整个家庭已经陷入了“病态”,这位牧师却完全没有意识到,他的行为对于家庭成员的心理病态所起的作用。他很委屈地说:“我竭尽全力去照顾他们,解决他们的问题,除了睡觉之外,我每时每刻都在关心他们。”
  医生仔细询问了牧师的家庭状况,发现他为了满足妻子与孩子们的需求,全力以赴地日夜劳作。尽管他觉得儿子们应该付出更多努力变得自立,他还是给他们分别买了新汽车,并为他们支付汽车保险。尽管他自己很不喜欢进城,而且讨厌听歌剧,但是,他还是每个周末都带妻子到城里的歌剧院去。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将自己在家的几乎全部的自由时间,用于照顾妻子和孩子,而他们三人整天呆在家里,一点家务事都不做。
  医生问道:“难道你不厌烦将自己所有的时间都贡献给他们吗?”“当然烦了,”他回答说,“但是有什么办法?我爱他们,如果我不照顾他们,那他们多可怜呀!我是太关心他们了,永远不会在他们有需要而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自己站在那儿袖手旁观。我也许不是一个最出色的男人,但是,至少我懂得爱与关心。”
  显然,这位牧师没有意识到,正是他自己的行为,促使了家庭的幼稚化。他总是把妻子称作“我的猫崽”;而把他那两个已经长大成人、健壮魁梧的儿子称作“我的小宝贝”。他不能理解,爱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给予活动,爱要求另一个人的完全参与——使用他们的头脑和心智。他不明白,很多时候,不给予其实比给予,需要更多的勇气。而且培养独立性要比照顾那些原本可以照顾自己的人,更加是一种真爱行为。此外,他还需要学会表达自己的需要、愤怒、不满与期望,这对于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经过几次心理治疗,牧师逐渐明白了以上的道理,并且开始做出改变。他停止不适当地照料家里的每一个人。当他的儿子没有参与家务劳动的时候,能够公开表示自己的愤怒。他拒绝继续为儿子的汽车支付汽车保险费,对他们说:“如果你们想开车,就必须自己去工作,挣钱买保险。”他还建议妻子应该自己一个人去纽约听歌剧。
  在施行这些改变的时候,他面临着变成一个“坏人”的危险,而且不得不放弃他以前作为家庭全部需要的提供者所具有的全权控制地位。一开始,他的妻子和孩子都对他的变化表示愤怒。但是不久,一个儿子回去上大学了,另一个儿子找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并且搬到自己租的公寓里去住,交上了女朋友。他的妻子开始享受自己的独立生活,按自己的方式成长起来。这位牧师则发现,自己的工作更有效率,生活也变得更加有乐趣了。
  牧师家里发生的事情,对你并不陌生吧?因为在今天中国的家庭里,父母面对自己的独生儿女,也常常陷入相似的困境。可惜中国还没有派克博士那样合格的心理医生,不能教给来访者,什么是真正的爱,怎样去爱。我是从派克博士的书中,开始领会爱之真谛的。
  在我的记忆中,美国1987年的冬天格外寒冷。从北京传来了噩耗,我最亲爱的父亲与世长辞。在极度的悲恸之中,我翻开派克博士的畅销书《无路之行》* ,看着他给爱下的定义,我愣住了。
  爱,是一种为了哺育自身或他人的精神成长而延伸自我的意愿。
  I define love thus: The will to extend one’s self for the purpose of nurturing one’s own or another’s spiritual growth.
  这句话翻译成中文以后,变得有些生涩,但是英文原文却具有非凡的震撼力。细细咀嚼之后,观察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和行为,很多模糊不清的事情变得清晰起来。
  在此基础上,美国的家庭心理治疗家——保罗博士夫妇在《假如你真的爱我》一书中,将这个精辟的定义,用更加明晰、易懂的两句话展开:
  1、真爱行为是一种抚育自身和他人情感与精神成长的行为
  2、真爱行为助长个体的责任感
  有了这两把尺子,我们便可以比较容易地衡量我们的各种行为、分析我们的情感,判断它们是不是真爱。
  用爱的第一把尺子,衡量父亲打小龙的行为,是非爱行为。因为打小龙,不能解决他学不好语文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小龙的情感和精神没有成长进步。如果父亲真的爱儿子,应该和他坐下来,好好一同查看,究竟孩子在学习语文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具体困难,找出解决的办法来。如果父亲是个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也可以设法请求别人来帮助。但是,这需要父亲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甚至财力。
  另外,父亲打儿子,是在发泄自己的愤怒。在这种情绪中,含有对自己文化底子薄的羞愧,以及对自己随时有可能下岗的焦虑。把这些负面情绪,借着小龙的学习问题,发泄在儿子身上,是很不公平的,对父亲自身的提高也毫无裨益。所以,小龙父亲的行为,从自身成长的角度讲,也不爱他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路之行》的英文原文为The Road Less Traveled,作者M.Scott Peck,M.D. 该书在台湾翻译出版时,被误译为《心灵地图》,恰恰违背了原名中,世上无人可以为他人绘制心路历程,每个人必须摸索自己的心灵之旅的深刻涵义。
  用爱的第二把尺子衡量牧师的前后行为,显然,前者属于非爱行为,因为它们抑制了其他家庭成员自身的情感和精神能力的成长。经过心理治疗,牧师被修正的行为是真爱行为。由于他的改变,使得每个家庭成员有了自身发展的空间,逐步承担起他自己应负的责任,助长了每个人的独立自主能力和责任感。
  “给予”不是爱
  从古至今,饥饿的母亲把食物省给孩子吃;一个人把性命献给自己心爱的人,都是爱的明证,都是被颂扬的美德。今天,这些定论还灵验吗?好像接受给予的人,再也不像过去那样有感激之心了。
  我经常听到家长们感叹,“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比起我们小时候,要什么有什么。”我的一对朋友夫妻苦着脸,无可奈何地开玩笑说:“我们家,两个贫农,养了一个小地主。”让家长更加困惑的是:“我们什么都替她做了,长到十七、八岁,连自己的内裤、袜子都没洗过,就是为了给她腾出时间来学习,可是她就是不爱学!什么兴趣也没有?你说这孩子是怎么了?”
  答案是,家长给予孩子的物质条件太多了,饱和了他们的基本欲望,使得他们失去了做事情的原始动力。人的行为动力(motivation)和人的欲望(desire) 是平行的,这是一条最基本的行为/心理学原理。如果我不渴,就不会去找水喝。渴得越厉害,喝水的欲望越强,寻找水的动力就越大,行动也就越积极。
然而,今天中国城市里的大部分孩子,在家长的悉心呵护下,不能直接体验到生存的压力,同时,应试教育又扼杀了他们天生喜爱学习的好奇心,当然要失去学习动力。其实,并非现今中国的孩子如此。80年代,美国科学家在芝加哥做过一个统计,第一代菲律宾移民的孩子,学习成绩比同年龄的其他学生的平均水平,高出一大截。但是他们的第三代,学习成绩就和所有的孩子没有什么差别了。原因是,第一代移民的生活很艰苦,他们的孩子有很多欲望不能被满足,使得孩子们不得不自己非常努力。但是等到这批孩子长大成人,为人父母的时候,给自己的孩子创造了优越的生活条件。结果是,他们的孩子,因此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用我们两把真爱的尺子衡量,菲律宾第二代移民父母,对孩子的作法是非爱行为。因为他们的作法,不是从孩子的情感和精神成长的需要出发的,而是他们自己的感情需要。下面就来看看我们的深层心理需求。 .

TOP

到底是谁的需要?
【1、人的很多行为,经常不是被我们意识中所认同的“道理”所控制的,更多的是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潜意识中的能量支配左右着;
  2、真爱行为不是自然产物,而是自我培育的结果】
  很多时候,父母亲的给予,并不是孩子成长发展的需要,而是他们自身的心理需要。小龙的父亲,借着打儿子,发泄了自己的负面情绪;菲律宾第二代移民为自己的孩子提供优厚生活条件,以补偿自己小时候的缺失感。
  “不对,我根本没有那样想!”小龙的父亲委屈地向我提出抗议。
  的确,小龙的父亲从来没有在脑子里想过:“我要拿儿子出出气。”因为他知道那是不对的,是不讲道理的表现。但是,人的很多行为,经常不是被我们意识中所认同的“道理”所控制的,更多的是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潜意识中的能量支配左右着。潜意识(subconscious)也称下意识、无意识,是心理学中另外一个重要的概念。
  人的潜意识动机
  汤姆今年十一岁,已经上五年级了。因为他们家距离学校的路程超过了3英里,每天都有一辆黄色的学校巴士在他家的门口停下来,接周围的小朋友去上学,下午再送他们回家。汤姆从小就盼着自己也能和其他孩子一样,背着小书包,跑上那辆明亮的大巴士。可是不知为什么,妈妈坚持每天要送他去学校。
  “妈妈,我也想坐校车上学。”有一天,汤姆终于忍不住了。
  “为什么?妈妈送你不好吗?这样更安全。”妈妈惊讶之余,有点焦虑。
  “隔壁的戴安娜刚上学前班,才5岁,她都坐校车啦!”
  “要想坐校车,6点钟就得起床,你能起得来吗?早饭来得及吃吗?你……”妈妈开始不停地叨唠,弄得汤姆很沮丧,以后再也没有提起这件事。同学们都笑话他是长不大的“妈妈的宝贝儿”。
  表面看起来,汤姆的母亲莉莎是因为过份担心和宠爱自己的儿子,才保持了有碍于儿子成长的一系列的非爱行为。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探究她的行为,可以发现,这些行为是被莉莎本人的潜意识动机所支配的。
  莉莎出生在一个富裕的美国家庭。大学毕业以后,与汤姆的父亲结婚,第二年生了汤姆,成为家庭主妇。看着丈夫每日辛苦地工作,儿子一天天长大,莉莎对于自己赋闲在家,暗暗地感到罪过。但是,她没有勇气再回到竞争激烈的劳动市场上去找工作。她的女友们多数都有工作,有自己的事业。偶尔和她们聚会的时候,莉莎总是不由自主地开始抱怨:“我每天都快忙死了。做饭、洗衣、买东西、打扫房子。我们的房子有四间厕所、五间卧室,星期一是清理厕所,星期二……”
  很有趣,我在美国生活的十七年里,总是听见那些不工作的家庭主妇们,抱怨她们整天在家里有多么忙碌,却很少听到既上班,又料理家务的职业女性抱怨“太忙”。因为在就业年龄的女性之中,仅有7%的女性不工作。她们心里不敢承认,但是潜意识里隐藏着负罪感。同时,她们潜意识里,还具有一种减轻这种不好的感觉的动力。被这种潜意识动力支配的行为表现为,专职太太们拼命为其他家庭成员,特别是自己的孩子们做他们自己可以料理的事物,以此向自己和他人证明:“我不去工作,是因为你们需要我,家庭需要我。”这种潜意识动机支配着她们的非爱行为,严重地障碍了孩子的心理成长。
  那么牧师的不适当给予行为,又是怎么回事?在心理治疗中,派克博士帮助牧师发觉了他的行为背后的潜意识动机。牧师的父亲是一位智力超群的大学者,但是他也是一个酗酒者和色鬼。他从来不关心自己的家庭,忽视妻子和孩子们。所以,牧师从小就暗暗发誓:我长大了以后,一定不能成为他这样一个无心肝的坏东西。一定要成为一个有爱心,呵护亲人的好人。年复一年,他已经不记得自己的誓言了,但是这种深印在潜意识里的痛处,使他选择了助人为乐的牧师职业,并且拼命将自己的精力贡献给自己的家人,以填补自己潜意识里与罪恶父亲形成对比的心理需要。
  人的真爱行为
  发现我们潜意识中的原始心理需求,然后辨认出我们心理成长的需求,最后学会对自己和心上人施以真爱行为,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常需要优秀的心理分析师的引导和帮助。目前,在中国还没有合格的心理医师的条件下,我只好建议你做如下的三步努力。
  了解自己的原始心理需求
  当我们产生各种强烈的情绪和冲动的时候,停下来对自己说“且慢,让我来想一想,看一看:我为什么有这么大劲头要为女儿洗衣服?或者给儿子买那双名牌鞋?或者出手打了孩子?或者讨厌父母亲的唠叨?如果不洗(或者不买、不打)会怎么样?”
  例一,蓉蓉的妈妈发现,看着女儿的脏衣服堆放在那里,如果不去洗,自己心里烦。如果洗了,自己心里痛快了,因为符合自己的卫生习惯;更重要的是,给女儿节省了时间去学习,自己心里感到踏实,满足了妈妈的心理需求。为什么让蓉蓉多多学习,成了妈妈的原始心理需求?因为在妈妈的潜意识里,对于当前社会的飞速发展感到焦虑,自己害怕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拉下来,可是又没有勇气提高自己,于是暗暗希望女儿考上名牌大学,在竞争中取胜,自己也因此产生了成就感。所以,把劲儿往女儿身上使。
  例二,小龙闹着买一双昂贵的耐克鞋,要花费爸爸半个多月的劳动所得,小龙的父亲还是咬了咬牙给他买了。他为什么这样做?主要是看见邻居老张家的旺旺有了一双耐克鞋,如果自己的儿子没有,害怕比不上人家,多丢面子呀?让儿子穿上名牌,满足了父亲的虚荣心,或者说满足了父亲的原始心理需要。
  辨别心理成长的需求
  我们的原始心理需求往往出于本能,但是,要想发现我们心理成长需求,却需要付出相当的努力,因为那是认知的结果。心理成长的需求表现为个体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心理承受力和责任感的增强。
  什么是蓉蓉和她妈妈的心理成长需求呢?如果妈妈敢于正视女儿的成长需要,应该不难看出蓉蓉的个人生存能力,比起同龄孩子和她自己的学习能力来讲,均处于低下水平。应该给蓉蓉机会,帮助她发展这方面的能力,因为这是女儿心理成长的需求。同时,如果妈妈能够正视自己害怕落伍的焦虑感,应该设法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以便满足自己心理成长的需求。
  什么是小龙和父亲的心理成长需求呢?小龙的父亲如果敢于正视儿子追求名牌,是因为他学习和踢球都不如旺旺,希望在名牌球鞋上“赢”回来,就应该鼓励小龙在学习上多下点功夫,在球场上加一把劲,增强他的能力和自信心,促使儿子的心理成长。如果父亲能够再进一步看到小龙的信心不足,其实反映了他认为自己的能力差,因此对儿子也缺乏信心的问题,在提高自身能力和自信心上面多下些功夫,既满足了自己心理成长的需求,而且带动了儿子的成长。
  促使心理成长的关键
  辨认出我们自身和心上人的心理成长需求以后,改变我们的行为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有两个要点:
  一、把时间和精力集中放在改进、增强自身能力上面。
  例如,蓉蓉的妈妈参加了电脑学习班,学会了盲打和数据输入的技术,找到了一份自己更加满意的工作,增加了收入。更重要的是,她也多了一份对自己的信心,减轻了自己的焦虑程度,实现了对自己的真爱。
  二、控制自己原始心理需求带来的行为冲动,给予心上人发展空间
  当孩子拒绝修正她/他的行为的时候,要坚持自己的意见,让孩子的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落在她/他本人的头上,他们就会改正了。
  例如,尽管妈妈已经向蓉蓉宣布,她的衣服要自己洗,但是蓉蓉还是攒了越来越多的脏衣服,看看酷爱清洁的妈妈,会不会忍不住去洗。此刻,是对妈妈的考验。如果妈妈没有发脾气,而是告诉蓉蓉,把她的脏衣服放到自己房间里,不要影响家里的公共卫生。并且提醒爱漂亮的女儿,明天上学,她怕是没有干净衣服换了,甚至连蓉蓉穿了脏衣服上学,妈妈也只当没有看见。结果,蓉蓉一定能够学会洗衣服。更重要的是,她增强了自身的生存本领、自信心和责任感。因此我们说,妈妈实现了对女儿的真爱。
  做到了以上三步: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原始心理需求、分辨自己和他人的心理成长需求、学会心理成长的办法,你就学会了真爱。另外,在一个家庭里面,我们和其他人一起生活,实际情况会更加复杂。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在整个家庭中,个体行为的相互作用。
  …….

TOP

姑娘们到底要什么
【1、男人希望金钱能够换来女人的真情;
  2、女人却在苦恼男人不能承受她的出色过人。】
  在农村插队的时候,常听赶牲口的把式说:十八岁姑娘的心,像六月的天,忽晴忽雨,谁也摸不准脾气。如今的青年男士,关于女士的困惑好像更多了些,打电话到我们心理热线的性别比例一反西方的常态——男人多于女人。
  男士的烦恼
  “徐博士,我今年27岁了,面临的最大困惑是个人婚姻的选择…… 我21岁出来奋斗,虽然回头看,这6、7年也有长进。但是我的事业还没有发展得像我想象的那样,房子、车子还不具备。”一位年轻的男性在热线电话的那一端,很发愁的样子。
  “为什么车子房子是你事业发展的目标呢?”我问。
  “因为我总觉得,男人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就不可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女友。”
  这可是当今20至30岁的中国男士的一大烦恼,但是对于在美国生活了十七年的我,有点摸不着头脑,跟不上形势。我二十多岁的时候,生活在70年代的中国。大家都是满脑子浪漫。男孩演奏的忧伤提琴曲、写一手好诗、智慧碰撞产生的火花,都能让女孩们发疯地爱上他,心甘情愿地同他浪迹天涯。在美国生活了十七年,我看到美国女孩虽然很实惠,但是美国男子却很少有类似的苦恼。因为现今的美国女子,结婚的时候不觉得未婚夫应该准备好车子、房子,更不用说在谈恋爱的阶段了。绝大多数的情况是,青年男女结婚以后租房子住。两个人共同工作3、4年以后,有了积蓄,付得起买房子那15-20%的DownPayment了,才买房,生儿育女。婚姻的前提是情感,从小就开始谈恋爱的美国人,决不能让自己陷入没有爱情的婚姻,这一点,和我们年轻时候的概念是很相近的。
  你到底要什么
  据我观察,大多数强调“经济实力不够”而不敢恋爱的男士,是对自己缺乏信心,暗暗地认为自己对女人没有吸引力。他们会认为自己个子矮小、不够英俊、不够风趣、学历低、家在农村,甚至说话有外地口音等等,被女人们瞧不起。因此,他们决心要奋斗出好的经济条件——车子、房子,用来吸引他们心目中“上档次”的女性。同时,还自欺欺人地认为,她们真的会爱上自己。
  天晓得,如果人家是冲着你的车子、房子而来,那么人家爱的是你的车子和房子,而不是你这个人。与这样的女人成家,结果无非有二:一,她好像是普希金的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里面那个贪得无厌的老太婆,今生今世逼着你去满足她永无至尽的物质欲望和虚荣心;二,她干脆和更有钱的人跑掉。因为人家本来就是被你用金钱吸引而来的,也会随金钱而去。金钱确实可以买很多东西,偏偏却买不来爱情。
  “男人有钱就变坏”,这是市面上的俗话。男人赚了点钱,冒着被传染上性病和艾滋病的危险,心甘情愿把钱花费在女人身上,当然有其缘由。有的人是发泄在青春期被压抑的欲望。有的人用“性”排遣生意场上的压力。也有的人甚至觉得这是一种“有钱人”的生活方式,出门不带“蜜”,不吃喝嫖赌,就没有“大款”的派头。
  尽管有钱的男人们,看着年轻貌美的女人向他们扭捏作态,能产生一定的心理满足,但是人都不傻,潜意识里他们能感觉到,人家其实是冲着他的钱来的,而不爱他这个人。和所有的人一样,有钱男人也渴望一份真挚的情感。用钱买来的女人,很难满足他们对爱的渴求。这种对于爱的追求,是他们潜意识中真正的原始动力,也是他们盲目地重复性地更换着女人的潜在原因,并不一定为他们自己所知晓。
  他们的这种行为,反过来,造就着一批用“性”换取生活的女人。这些女人当然也幻想能碰上一个爱自己的男人,为自己造一个永久的安乐窝。但是她们也没有想明白,用姿色和性交换来的是钱财,不是爱,而且世上永远有比她更加年轻漂亮的女性,愿意做这种交换。陷入这个怪圈的女人们和男人们,就这样不自觉地重复着令双方都难以满足的游戏。
  你不了解女人
  尽管,当前的低级电视剧里,充满搔首弄姿的傍大款女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遇到的中国女性绝大多数却是自尊、自强、追求爱情。无论是在平日里,还是在心理咨询、心理热线的来访女性,几乎都在哭诉、抱怨丈夫、男友对她们的不理解、不关心、不在乎。她们盼望丈夫心疼自己:
  “说一两句体己的话”
  “哪怕就是伸手摸一摸我的头发”
  “打一把雨伞接接我”
  “想着我们的结婚日(或者孩子和她的生日)”
  “情人节的时候送我一枝玫瑰”
  “我生病的时候,端一口热水”
  ……
  总之,是在向男人要情感。对于不敢谈恋爱的男人,当然也无从知道这些。
  由于生理差别和社会位置的不同,女性和男性有很大的心理差异。然而,以己度人是人类的天性,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以为,对于同一件事,别人和自己有相同的感受,应该做出和我同样的反应。所以,当他人的感受与行为与我们的期望不同的时候,我们就容易由此产生误会和怨恨,给自己生出许多烦恼。因此,要想真正理解他人,特别是理解和自己全然不同的另一半人类,需要我们付出相当的努力。谈恋爱就是努力的一种办法,也是了解女性和自己的一个自然过程。
  害怕她说“不”
  “我是个挺内向的人,不知道怎么和女孩子说话。”爱脸红的林对我说。
  “你想对女孩说什么呢?讲一个真实的情景。”我说。
  “我们公司新来了一位前台小姐,挺活泼的,我想请她吃饭,就是说不出口。”
  “为什么说不出口?怕什么?”我问。
  “怕,怕她不愿意……”林犹疑了一下,还是说出来。
  “如果你永远不敢问,就永远不可能知道她到底愿意不愿意,对吧?好,我们假设你问了,她说:‘呕,不成,今天下了班我有事,改天吧。’你会怎么样?”
  “我会很尴尬,很没有面子,心里觉得很不舒服。”他已经脸红了。
  “为什么心里会这么不好受?”我接着问。
  “她肯定觉得我不自量力、挺讨厌的、很土气、挺 ……”随着加在自己头上的负面形容词,林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阴沉。
  “你怎么能肯定她有这些想法?那是你对自己的看法吧?如果我听到她的否定回答,会想到几种可能性:一、她确实有事;二、你们刚认识,她觉得吃晚饭太正式了,那你可以邀她一起吃工作午餐呀;三、还有一种可能,人家有男朋友了,不便再接受你的邀请。最后,如果她真是不喜欢你,至少你有机会了解,什么样的女孩不愿意和你单独交往,这也是一种学习的收获呀?”
  在我们的会谈之后,林真的试着邀请那女孩吃午餐,她欣然接受了。在谈话中,林了解到她的确已经有了男友,从此他们成了好朋友。林交上的第一位女朋友,就是他的这位女同事的中学同学。
  我们中国人爱面子,特别害怕自己提的请求被别人拒绝。我过去也有这个毛病。记得刚到美国的时候,我跟着一位德国老教授艾施学习行为学。有一次,我做微观手术的显微镜出问题了,不得不去请教他。只见他忙着在计算机上做事,不耐烦地冲我挥了挥他那胖大的手,我被赶回来,很沮丧,坐在实验室里胡思乱想自己做错了什么事,让他如此不高兴?没头绪。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他匆匆赶到实验室,问:“怎么啦?哪里搞不好?”我才松了一口气。后来知道他的计算机恰好也出了问题,丢失了我们上周实验的所有数据,他正在恼火。
  慢慢地我学会提请求的时候,有个宽松的态度,准备人家说“不”,就不会不开心了。也不会因为害怕被拒绝,而不敢提请求,因而错失机会。别人拒绝你提出来的请求,不等于拒绝你整个的人。因为所有人都有他/她自己的情况,在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原因,不能答应你,犯不着跟自己过不去,你说对吗?
  ……
(未完待续).

TOP

好贴!

.

TOP

小土豆爸爸,直接给个链接吧,或者给个下载地址?谢谢!.

TOP

LZ,送花了!

[ 本帖最后由 美好的童年 于 2009-9-1 18:24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