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9/9/17 初体验---开学2周间
三年级读了2个多星期,新事物新气象逐一冒泡ing
1. 今年区里的革命新政很多,小人荣幸的赶上了“周三拓展课程+无作业日”以及“恢复晚托班”的试点。
每个周三下午取消正课,单周改上“拓展课”(类似兴趣班的课程,有8个选项,还不错)双周则自由阅读。(对改革我是举双手赞成的,只是非常困顿为什么领导们做好事偏偏半吊子。既然一心拓展了,为什么还要留一半的时间让孩子自己看书呢?是没有足够的师资精力开那么多的拓展课程吗?孩子送来学校就是为了享受学校教育资源的,阅读,回家就能做的事,占用了10个宝贵的学习日的下午,总觉得有点可惜了。
晚托,貌似老师不太推荐的。老师还是强烈建议“最好接回家,让孩子在家,一个人安心的学习。”貌似,参加的也不多。(5点就收摊的晚托能真正解决几个上班族父母的接送难题呢,又是一个半吊子,哎。
)
2.语文磁带取消,语文学习的新方法摸索中
乍面对缺了磁带的语文新书,第一反应是小人漏领了。用了2年配套磁带的妈妈很有点不习惯。新老师的教法很新颖,语文书被充分应用了 (预习、练习都直接在书上写),语文作业却在三门主课作业排行榜上登上了最少量的宝座。回家作业基本就一项预复习+家默生词(家默本也不用交的),周末多篇周记,和一二级比简直少的惊人。不知道可是必要的写写练练(抄生字总是不能被简化的必要手段吧)都在校内完成了?还是三年级了,学习语文的思路方法确实该升级了?除了默默生字,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复习准备单元测验,超级陪读也困惑了。三年级语文究竟该怎么学,母女都在耐心琢磨着
。
3.教辅书一律不用 卷子增多了
二年来一直买来当数学作业用的《每日精炼》,还有二年级时增加的唯一一套辅助英语教材《随堂小故事》,新学期都没有布置购买。本来就从来不给小人购买学校指定以外的任何教辅书,只拿学长用过的旧教辅书偶尔参考一下的,三年级了,竟然彻底地与教辅书来了个绝别。
书不买了,学校自己印的黄黄的卷子却突然多起来了。三门主课都有,作业卷、补充内容、练习卷的形式不一。某日,偶然发现数学练习卷上的题目和《精炼》书上的一模一样。窃以为一定是进一步教改减负的结果-----明的教辅书不能用,只能改头换面以卷子的模样粉墨登场了。(只是辛苦了老师们,平白无故的要多出那么多卷子)
4.体育课获保护 课间也可以出教室玩了
一二年级时候每天一节的体育课常常被征用,课间十分钟也坚决不可以出教室门。三年级了,小人激动的回来报告“每节下课都去走廊上疯。男女生一起玩追人游戏,可开心了。”因为少上一节体育课少玩半小时而小嘴翘得老高的投诉也绝迹了。强身健体、玩学结合的理念似乎被强化了,妈妈欣喜不已。
5.牛津英语内容提升不大 配套磁带未尽完美
第3年学这本牛津英语,妈妈粗粗翻了一下,越来越觉得这套教材难度不够,内容循序渐进的提高不显著(选教材的官员远远低估了可以应付一天学一节语文新课的当代小学生的智力,又或者本来就只是设计着小学阶段接触英语,但不要求学太多?)M1U1第三次炒冷饭getting to know you ,几乎没有生词,小人明显有点倒胃口,更一脸不屑一顾的大惊小呼“太简单了吧,幼儿园级别的。”
三年级的牛津英语磁带,更多地出现了童声领读,而那些童声的发音,无论从标准,还是好听来评,都不及格。(真不明白全市那么多孩子都用的磁带,为什么没人把关质量呢?
)较之二年级时“少听童声,多follow老师”,妈妈对小人的关照已直接升级为“忽略童声,重点follow 女老师,不会念的妈妈教你。”
某日在少年宫偶然看到一个同龄的女孩捧着手机一口流利的英语在聊电话(后来听到女孩妈妈再接电话,知道是孩子和老外老师在完成类似口头作业的),深感差距不小
。偏偏学校独用牛津一本教材,妈妈只能自己给“吃不饱”的小人奉上小灶加餐----sbs1.(个人很喜欢这套教材,无论编排,还是磁带示范,都可圈可点。)
6.命题作文隆重登场
三年级,作文从看图作文升级到命题作文。小人绞尽脑汁,花了2天,2次重写,才改出妈妈认可的第一篇周记。每个周末一篇周记是必修作业,因为和作文扯上了边,周末也变得不那么可爱。小人写的吃力,妈妈指导的同样头大。作文、作文,中高年级的语文重头戏,殷殷地盼着老师在学校的专业指导,能让小人如有神助的尽快进入写作的状态
。
[
本帖最后由 如意妈 于 2009-9-18 10:4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