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影评·《爆裂鼓手》 | 郝建:毁人不倦的魔鬼教师

影评·《爆裂鼓手》 | 郝建:毁人不倦的魔鬼教师

影评·《爆裂鼓手》 | 郝建:毁人不倦的魔鬼教师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3039c9f0843d9f03#rd

2015-02-10  郝建  大家

摘要ID:ipress   
《爆裂鼓手》绝对不是玉不琢不成器,不疯魔不成活的那一类严师出高徒的温馨故事,它是两个人灵魂的遭遇战,它描写的是两个人精神的攻击与决斗,揭露了人与人之间互相毁灭的真相,有些残酷,颇为黑色。

每年奥斯卡颁奖季,我都会自己做一份奥斯卡榜单,一个人的奥斯卡奖。今年的《爆裂鼓手》,我给了它两项,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剪辑。

给它最佳剪辑是因为它剪得叫一个漂亮,帅气,节奏感巨好。这就是音乐剪辑的传统啦,节奏剪辑出美感,《名誉》《所有那些爵士乐》《芝加哥》……本片的剪辑特色是短镜头与快速剪辑的调度镜头结合使用,十分花哨、绚丽,我在这里用花哨是褒义词。很多特写短镜头用漫射光拍摄,不时看到一两个铜管乐器的闪光点,让人感觉柔美。当然,很多镜头是导演在拍摄现场就想好了剪辑方案的。

最抢眼,最成为话题的是片中的男配角,J.K西蒙斯出演。他现在是个秃顶老头,演过七十多个小配角。好莱坞来不来就会出这种事,一个千年大龙套,忽然就能担任个核心角色,居然还就“曲罢曾叫善才服”。

那个史蒂夫·巴斯米也是永远的配角,永远的痛,但是出演《大西洋帝国》就能担纲男一号,就忽然熠熠生辉。这两人都常常在科恩兄弟电影里头当大龙套。在科恩兄弟那里,西蒙斯的表演有一种冷冷的喜剧感,演过《师奶杀手》《阅后即焚》等。

这次西蒙斯不时脱了西服现出一件紧身短袖T恤,嚯,亮出一身肌肉。他把弗莱彻这个角色演绎成一个爵士乐队的奇葩指挥,音乐学院的极品教头。人物性格张狂、表演发挥极度奔放,忽然亮瞎眼啊。何等极品?听听他骂学生的脏话一箩筐吧,早泄等词不离口不用说了,直接指着学生鼻子骂的侮辱性头衔就有:娘炮(faggot)、爱尔兰猪、纽约上东区崽子、犹太逼(himey,这个词我在我的大砖头辞典里头都查不到,周黎明说俚语辞典才收)、狡猾软蛋(weasel)。小号手在演奏中大概是进入得稍微早了一点,他就骂上开花:“别他妈的像给你男基友打手枪一样急着早泄。”长号手跑调了,他一通咆哮,把学生骂哭了还把人赶出教室。

那一段让安德鲁等人轮流练快速打鼓,哪里是鼓手在练打鼓,直接就是他在表演骂人词语大全秀,是毒舌教师的脏话独奏华彩乐段。我知道,编剧和演员书写挥洒这种毒舌段落是非常过瘾,非常酣畅的。

有的朋友觉得这是一个魔鬼教师锻造少年地材,终于让学生显露才华,有朝一日闪亮登场的励志的故事。百度上介绍这个片子也是说“热爱音乐的年青人努力地想要成为顶尖的爵士乐鼓手”、“受到地狱般训练”“刻苦坚持”,“凭借对伟大的坚定追求……乃至不疯魔不成活”。

看到这些剧情介绍,我也想骂人。说到魔鬼教师,我们往往就认为他疯狂激励青少年,但内里藏着一颗火热的心,其实与人为善,暗暗照顾,生病时送鸡汤,思想有问题时灌心灵鸡汤啥的。我要是在咱这里写师徒故事,一定是照这个路子。《爆裂鼓手》不是这个戏,不是人间自有真情在的主旋律故事,不是那些混乱骗人的真善美统一美学教条的涂鸦式演绎。

弗莱彻是本片的反一号,我用这个词有两个意思。首先,在剧作上,他是主人公安德鲁的“对手”,一个强大、有力的对手。写出这种对手,是好戏,他能够让主人公更好地在冲突对抗中锋芒毕露。其次,在我眼中,这个魅力无穷的教师是个坏家伙,他有一颗阴毒的心。

结局部分,弗莱彻邀请安德鲁参加自己的乐队在卡内基音乐厅爵士乐大赛的首演。咱们的爆裂鼓手安德鲁同学兴奋异常,他还打电话邀请已经分手的女友来看,明显想借机跟她重归旧好。到了台上,他才发现,弗莱彻给他的是个错误的乐谱!这个转折写得有劲,宁静中,张力顿起。

我不该在吃饭时看这个片子的,当时我的胃就紧紧地揪起来了。这时我们才明白,弗莱彻在酒吧邀请安德鲁参加演出时就暗藏机锋,他故意说演奏的曲目就是“Whiplash”之类,那个曲子安德鲁了然于胸中,可以背谱演奏。但是可是然而,弗莱彻成心要在这个舞台上给安德鲁挖坑,他不是啥考验、激励、锻炼,不是啥刀子嘴、豆腐心,就是要毁掉安德鲁前程。弗莱彻知道,卡内基音乐厅的业界大佬们“过耳不忘”。

安德鲁胡乱应付,出丑后悲愤离开舞台。在强大的,真正有个魔鬼灵魂的教师面前,他被打倒在地。这时安德鲁才回过味来,自己刚才到了台上,其实已经进了陷阱,弗莱彻那句话是图穷匕见:“你当我傻逼啊?是你!”弗莱彻认为,或者知道,安德鲁参与了投诉,害得他失去音乐学院的教职。

安德鲁栽了,他会怎么办?这时候就要看编剧怎么下笔写出人物光彩了。他不信邪,绝地反击,破常规反击。安德鲁忽然顿悟,返身回到舞台,执着、自信地敲响爵士架子鼓,这是他的华彩乐章,这是爵士鼓的绚丽Solo!情绪热点爆发时,他越俎代庖,甩掉了弗莱彻,开创了鼓手当指挥的先河,招呼倍大提琴(大贝斯)等乐器渐次跟随进入。

这时,弗莱彻投降了,他跟上安德鲁的击打做出指挥的样子。但是,你投降了我也不跟你合奏!这是我的表演!特别喜欢安德鲁第二次继续不听指挥,继续自顾自打鼓,弗莱彻最后只好再跟上听从安德鲁的指挥,整个乐队一个大合奏落到稳定和弦上,全片戛然而止。漂亮!起立鼓掌!可惜,我是一个人在家看。

弗莱彻是个阴毒教师,但我们也不要忘记,安德鲁也不是个经由刻苦锻炼终于学有所成的地材,不是个沉默小羔羊。不知道是否构成了学校开除弗莱彻的致命一击,但他的确也对弗莱彻腰眼上捅了刀子。面对那个维权人士的启发,他最终同意指控弗莱彻。@红袖添饭和周黎明等网友认为,经此一役,安德鲁内心也被灼伤,也有许多真善美信念毁于一旦。我们看到,他也学会了满嘴脏话,在激动时也会辱骂替补鼓手。还有的网友甚至更悲观,认为安德鲁如果将来为人师表也会如此疯狂刻毒。这种悲观看似深刻,其实是一种犬儒,认为世间无新奇,人人都如此。但事实是,人跟人不一样。

所以,《爆裂鼓手》绝对不是玉不琢不成器,不疯魔不成活的那一类严师出高徒的温馨故事,它是两个人灵魂的遭遇战,它描写的是两个人精神的攻击与决斗,揭露了人与人之间互相毁灭的真相,有些残酷,颇为黑色。

是的,伟大的艺术必须直面和剖析人性中黑暗、自私、歹毒、邪恶的那一面!这是我们这里的诸多傻瓜文学、电影作者和白痴艺术理论家、文盲学院派教授永远不懂或者故意回避的真谛。

《暴力鼓手》导演编剧演员们的牛逼之处就是,在酣畅淋漓、曲终奏雅、赢得满堂碰头彩之时,他们也启发我等细细琢磨这一对老师学生内心那幽深黑暗的可怕去处。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杨波:成功至上时代,人能坏到什么地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ac1398579b065d2a#rd

2015-02-22 杨波 大家

《爆裂鼓手》是本届奥斯卡热门之一,获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男配、最佳剪辑等五项提名。下载来看,当看到片中光头魔鬼导师弗莱彻不停地扇作为鼓手学生的男主角安德鲁耳光,逼问他敲的节奏究竟是拖了还是急了稍许时,我油然想起今年春晚里几位民间高手飙高音的节目。

我的眼前,安德鲁为了敲得更快鼓槌磨破虎口流在鼓面上的血,跟民间高手们尖叫时额头迸出的青筋交相辉映。他们对音乐技巧乃至物理层面的极端追求已使之站在了音乐的对立面。

音乐本出于并归于人心,而在上面两个例子中,他们将音乐等同于田径与杂技,将之改换为对人类生理极限的挑战。其所谓音乐就此离人而去——这层意义上,如若实在想听到这些极端声音的话,你也应该在人之外去想办法。譬如高音,你可以拿一把铁勺去抠玻璃;而精准的节奏复杂编制,你则可以交给业已进步、简化到家用的电声软件去完成。

弗莱彻对安德鲁说,在今天之所以人们都说爵士乐已死,是因为像当年的查理·帕克那样昨晚因吹错音被导师用铙钹砸破了头,哭着睡去,第二天起来第一件事仍是练习演奏的音乐家已经再也找不到了。他认为这个时代最毁人的评判是“干得不错”,人们用它敷衍自己或相互敷衍,由此新的查理·帕克永远不会诞生。他的意思是,一个乐手应该像他虐待、要求学生一样虐待、要求自己,才有可能成为绝不会错一个音的新查理·帕克。


(图注:巨星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爵士史上最伟大的中音萨克斯风手)

用绝不会错一个音来定义查理·帕克是对他的侮辱,也是对爵士乐的侮辱,弗莱彻用这番言之凿凿的肆意侮辱令他幻想其复活的爵士乐死上加死。他对乐队成员间严格按照乐谱精准配合的训练,正是在上世纪40年代,查理·帕克领衔的比波普革命要去推翻的东西。那时,包括查理·帕克在内的一群黑人乐手正是通过对个人独奏和即兴的突出,来反对之前大乐队时期谄媚白人的,以娱乐和伴舞为主的呆板演奏,借此,比波普音乐家们一方面明确了反种族歧视的立场,一方面强调出爵士乐的艺术性可能。

查理·帕克确实有过一段通过苦练令其演奏焕然一新的经历,但他与弗莱彻以及安德鲁虽对演奏技巧同样看重,却目的截然不同。后者为了技巧而技巧,起于技巧,并止于技巧,就像一位举重运动员,为了举起更重的杠铃而去举起更重的杠铃,却不会想去借此表达什么诗意或态度。这一点《爆裂鼓手》在选曲上似乎也考虑到了,爵士乐多情、空灵、自由的特质被抽取掉,尤其是作为主题曲的《猛抽》,它听起来死硬、干巴、无情,并战战兢兢,像一堆咬合在一起的齿轮兀自转动,却谁也不知道这台机器旨在制造或达成什么。

查理·帕克却在通过技巧来表达心意。一位乐手提高技巧并不是为了毫无差池地将乐谱演奏出来,正如作曲者写乐谱不是为了令它可以被毫无差池地演奏出来。他们都是为了表达心意。恣意奔窜到乐谱之外的即兴演奏是爵士乐最重要的流派特征,由此,《爆裂鼓手》将爵士乐而不是古典音乐或摇滚乐选为音乐载体,显得更为讽刺。

查理·帕克、约翰·柯川、艾尔伯特·埃勒……爵士乐史上这些最伟大的即兴演奏家全部技艺超群,从他们那些无调乃至陷入癫狂状态的演奏中,你哪怕没有爵士乐聆听经验,甚至一点也不喜欢听,却也可以淋漓地体味到其澎湃的感情。他们听似乱来的表现力正基于其高明的技巧。即兴难以言喻的感染力,其道理跟中国高手无招、大音希声一样,当技巧达到巅峰时,反而要将其自身抛弃掉。

我并非反对技术,仅是阐明技术不过是过程,是手段,是条件,而不是目的。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目的不必通过技术即可更方便、彻底地完成,那你完全可以像三和弦的朋克那样,佯装成一个反技术主义者。如果完成一件事十分困难、漫长,人们或会在途中忘记目的,而痴迷于过程本身——譬如那些迷狂于减肥或丰胸而把自己变成怪物的女人,她们已忘了最初是为什么才这么干的。技术主义即为进步主义。弗莱彻、安德鲁对演奏技巧的态度,正是深陷全球资本主义的绝大多数当代人对进步的的态度——为了进步而进步,在进步造成的雾霾中拼命进步,即便业已丧失掉进步会令人类在任何层面上变得更好的信念,仍像被上了发条般停不下来。

这个角度来说,《爆裂鼓手》不仅是一部反音乐的音乐电影,一部反励志的励志电影,还是一部反西方主流价值的主流电影。

《爆裂鼓手》激进地呈现出,在逼迫个人奋斗、竞争和成功的主流价值下,人可以坏到什么地步。一老一少,弗莱彻以及安德鲁就是两个纳粹,并皆为极端个人主义者。片中有这么一段,弗莱彻说他听出乐队里有一个乐手跑调,但没有人承认,最终他把一个并没有跑调的长号手逐出乐团,因为那位被冤枉的长号手在他的怒骂中承认自己跑调了,弗莱彻说,“这比真正的跑调更不可原谅。”

在此,他一直在炫耀的,其实是他独一无二的专业耳朵,那双只有它们才能听出错来的耳朵将他送到独裁者的宝座上,接下来,他可以随时说任何人的演奏是错的,因为即便他不这样认为,你也没有任何证据去反驳。这种情况极易导致——他仅是为了强调其独裁地位而指出你是错的,甚至仅是为了获得折磨你的乐趣而这么做。一切你插不上话,摸不到头尾,却将你牢牢握在手心的势力都是按这一套来玩弄你的 ,如全球化、婚姻制度或春晚。

人从折磨其他人那里获得乐趣的恶习,或许可以解释高音为什么得到古今中外人们的普遍喜爱。受刑的人就经常发出高音;你把一只猫扔到一个人脸上,他八成也会发出。前几年维斯塔走红时,便传出过KTV里有人唱他的歌时唱得背过气去的新闻,这几天不知是否是受到春晚飙高音节目的鼓舞,据《潇湘晨报》报道,湖南长沙一位45岁的李先生在与老朋友聚会时,因为K歌飙高音太猛导致肺大疱破裂并引发气胸,幸好经开胸手术后保住了性命。可见飙高音确实折磨人,或者说,发出高音确实是一位正在遭受折磨的人容易产生的生理现象。这一生理现象继而竟导致了一种普遍的审美。

沉下心来想,与其说飙高音是一种反音乐,不如说在这个时代音乐就该是这个样子;而《爆裂鼓手》所描述的,从演奏到教育,从生产到审美,在所有层面完全控制了当今音乐的弗莱彻和安德鲁们,这些反音乐纳粹所制造的纳粹反音乐,或也惟妙惟肖地呈出了这个时代音乐该有的样子。

TOP

回复 1楼yingyinc 的帖子

这个老师跟朗朗的爸爸有的一拼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