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独生子女“心理孤儿”普遍现象

独生子女“心理孤儿”普遍现象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眼下的中小学生背负着沉重的考试压力,交往的范围更狭窄,与外界的接触更少,“精神家园”日渐封闭,心理问题十分严重。我们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经常会发现“心理孤儿”现象。所谓“心理孤儿”现象是相对社会学意义上的孤儿而言的。是指学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在心理上自我封闭,游离集体氛围,家庭亲子关系冷漠,怯于交往、难于融入社会生活的特征。“心理孤儿”实际是一种心理不健全现象。“心理孤儿”学生,不象问题学生或不完整家庭学生那样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我们更有必要分析“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寻找改变这种现象的策略,让学生走出心理的阴影,以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 、“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原因

1、问题家庭给子女带来了不和谐的生存环境。“问题家庭”是相对于“和谐家庭”而言的,它指的是在家庭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和谐因素。主要有这么几种:一是家庭不和睦,父母关系紧张,经常吵架,根本不顾孩子的感受,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大打出手。”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处在紧张不安之中,甚至被父母当作出气筒;二是所谓的单亲家庭,即父母不完整,或是父母离异,把子女当作“皮球”任意踢来踢去;或是父母一方早逝,家庭经济负担重,一天到晚为生计而奔波,无暇顾及子女。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没有安全感,容易产生压抑、烦躁、自卑、孤僻、冷漠、仇视等变态心理,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2、问题父母缺少与子女沟通交流,使子女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由于地区经济落后,大部分家长为了孩子上学的费用而离乡背井,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作为父母平时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只能把子女托付给爷爷奶奶,或者让孩子住校。他们的父母很少安排时间与子女在一起沟通交流,一起聊天做事,他们与父母的沟通往往只靠电话,简单地说几句。时间长了,这部分学生与父母之间产生了“陌生感”和“距离感”,在心灵深处形成一个不愿轻易向人开启的自我封闭的世界。有心理学家指出,如果家长对孩子冷淡、拒绝将造成孩子自卑、焦虑、退缩,或反抗。因为“儿童爱父母是天生的,父母是孩子的唯一安慰、盼望、鼓励、保护所和避难所。所以,依偎在父母怀抱里的孩子,是天下最大的幸福。”

3、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民主,方法简单粗暴,亲子关系紧张。目前,大部分家长对家庭教育不甚了解,对待子女的教育方法也大都沿袭长辈的传统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获得。经常会听到到学校了解情况的家长说:“老师,说起来心里很惭愧,作为家长,却不知道怎样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或是“老师,你就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不好就打。“这样的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往往走两个极端:一是由于家长补偿心理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把自己不能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子女身上,节衣缩食为子女竭力提供物质条件,把子女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惟恐错过这个成长季节。他们把子女逼进书房题海,稍有不从,或用大道理压人或“棍棒相加”,笔者曾在班会课作了一个调查,90%的学生被家长体罚过。体罚的结果是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使自己与子女的关系紧张。二是重养不重教。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重物质投入,轻精神投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大为改善,中小学生的生理发育明显提前,但中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由于家庭、学校的保守、封闭滞后于生理发育,对子女的思想、情感、内心世界的关注更少,父母与子女的心灵沟通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个别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由于家长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害怕孩子吃苦,受罪。于是让孩子吃品牌、穿名牌、骑名车、读名校。结果互相比吃赶穿,无心学习,还养成一些不良习惯。

4、伙伴缺少,社会交往缺乏。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家庭居住条件改善了,生活环境优化了,学生们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这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休息。但独门独户的居住环境缩小了儿童青少年的生活范围,使他们与同龄人的交往大大地减少。他们缺少伙伴,缺乏社会交往。要么与父母、祖父母作伴,要么独处一室。所以在与人交往时会产生强烈恐惧的内心体验,他们神志清楚,但遇到相似情境时仍反复出现类似的惊恐不安的情绪,难以自控。同时出现明显的回避反应,而一旦避开这类情境,情绪就会恢复平静安定。许多心理学家做过实验,结果表明孩子的天性是合群的。当他们与大人在一起的时候,多少是拘谨的,不能达到无所不言、无所不为的“自由”境界,而一旦与同龄或基本上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他们那种高兴劲头是成人难以理解的。而孩子长期独处,又会使他们的气质受到损害,养成一种胆怯、怕事、怕交往的不良心理。

5、自身遭受的挫折与周围的不良环境。“ 心理孤儿”学生的最大问题是缺乏自信,他们由于自身的生活条件困难, 或者是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挫折,无法与别人沟通、交流,向别人倾诉,寻求心理上的释放,更无法得到父母的关爱, 再加上自我封闭,性格内向,导致学生心理呈现消极趋势,甚至出现恶性循环。另外,在社会中出现的一些宣传暴力、凶杀、色情的杂志、影片、网页等,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产生极强的破坏作用,由于学生辨别能力差,自控能力差,在父母、老师不知情的情况下,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类似的学生,有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沉溺网络游戏,成绩是一落千丈,最终由于盗窃而走上犯罪道路。不能正确面对挫折,不能抵制周围的不良环境,孤立自己,游离于群体之外,是“心理孤儿“产生的重要原因。

二、减少“心理孤儿”现象的对策

1、增强问题家庭父母的责任感,孩子是无辜的。家庭是孩子人生中一所永不毕业的学校。克鲁普斯卡娅说:“父母是天然的教师。他们对子女的影响最大。”教育好子女是父母的天职。作为问题家庭的父母绝不能因个人的情感、是非问题而置自己的子女于不顾。教育家马卡连柯告诉我们:“你们生育教养子女,不仅是为了父母的愉快,在你们家庭里,在你们影响下,成长着未来的公民,未来的事业家,未来的战士。”翻译家傅雷提醒我们:“爸爸不为儿子烦心,为谁烦心?爸爸不帮助孩子,谁帮助孩子?儿子有苦恼不向爸爸求救,向谁求救?”为此,经常争吵的父母要学会理智,忙于应酬的应尽可能早点回家,经济不宽裕的也尽量不要牺牲养育孩子的时间去挣钱,即使是出去打工也要“常回家看看”,即使是分道扬镳的也要计划好育子的方案,方可说声“再见”。一定要担负起作为家长的职责,给孩子一个幸福的成长空间。

2、加强交流沟通,留些时间与孩子交往。作为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关心孩子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忽视和冷漠会导致很多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为此,作为家长应克服“代沟”,多与子女进行思想交流,了解自己子女的思想脉搏。利用休息时间,与孩子出去走一走,谈一谈,谈生活,谈理想,谈趣事,谈焦点等,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让孩子感受到平等、尊严。切莫把大量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消磨在“筑长城”或舞池中。我们普天之下的父母们应多留一些时间给孩子,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沟通,多一些尊重,多一些关爱。

3、改进教育方法,发扬民主作风,转换角色,既是长者,又是朋友。作为父母要了解儿童青少年成长的生理、心理知识,并按照他们的生理、心理规律来办。我们要反对“棍棒型”“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倡导“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要讲民主和平等,要给孩子更多的发言权,使民主成为家庭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不管是父母还是子女,大家是平等的,家长不仅是孩子慈爱的父母,循循善诱的导师,志同道合的同志,更应是真诚的朋友。据调查分析,中小学生喜欢“朋友式”的父母亲,而不喜欢“牧师式”、“师徒式”的父母亲。作为家长不应当别人的面批评孩子,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在纠正缺点时,不要总体否定,应就事论事,要提出具体的可供孩子参考的办法。决不打击孩子,如“我有你这孩子真倒霉”一类的话。要尽量表扬和鼓励他们,尊重孩子意见,多说:“你自己决定”,让他们有自己的发展空间。要与孩子的朋友建立联系,邀他们到家玩。

4、创造空间,营造良好的交往环境。老一辈的教育家刘绍禹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谈到了教育儿

童的原则:“儿童应与年龄相同的儿童生活,然后才能学得与人相处之道。与成年人一起,相依赖式的自卑心理,颇难打破,将来离家入社会是莫大之困难。”因此,家长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子女提供与小伙伴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放学路上少接送,让子女与其他小朋友结伴而行;周末和节假日让子女邀请小伙伴来家玩,鼓励子女利用空闲时间与同学小伙伴进行电话交流,通过超市购物,参加公益活动,走上街头,融入社会,调查实践,开展研究性学习,扩大交往的范围,学会与各种人交往的经验,消除一个人独处的寂寞。鼓励孩子在学校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良好性格。

5、 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开展心理辅导工作。随着“健康”定义的不断变化,心理健康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将是学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应与家庭联手,形成合力,为帮助“心理孤儿”搭建平台;有条件的学校应聘请心理辅导老师,建立“心理咨询室”,并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构建“学生心理档案”,把学生的家庭情况、人际关系、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情绪意志、个性品质一一记载下来,开设心理辅导课,开展个别心理辅导。充分利用班级体、宿舍、小组等有利的集体条件,让“心理孤儿”真正的得到温暖,让他们走出心理的阴影,走向美好的未来。让我们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迷人的新天地,只要我们用心、用情去尊重、激励、体验和宽容每个生命个体,那么一定会让“心理孤儿”的心里充满温馨和阳光。.

TOP

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天杀的独生子女政策。.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