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0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WW育儿】当年“被育”和现代“育儿”(H爸和小H合写书稿,在昂立人民广场学校上柜)

回复 1#H爸 的帖子

关于此话题,我觉得很好,当初我们是的家长是如何养育我们的,反观现在我们又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社会进步了,那么我们的教育是怎样的啦?.

TOP

现在的情况是,越是选择多越是紧张。想想以前,重点中学,大学都比现在难进,留学要担保人,要这要那。80年代末留学,你有钱也不能带出去,国家只允许每个人带80美金现金。就这样,很多人揣着80美金去闯世界了。现在给我80人民币我也不敢去外地。
现在的条件已经很好了,不必担心。孩子的培养主要是抓大方向,将来的机遇每个人不同,做个普通人,能享受生活就好了。.

TOP

老H上小学,我刚出生,前辈应该是旺旺网上最老的爸爸了.敬佩!.

TOP

回复 53#F爸爸 的帖子

考王爸还年长一些,老法师了。.

TOP

楼上的继续造楼吧...
最近被小囡的英语培训选择搞得有点头昏,正想听听有关教育的答疑解惑呢,也好让我等避免得‘短视症’。.

TOP

回复 55#伊伊妈715 的帖子

正在扎钢筋,拌混凝土,继续造楼。楼上有耐心看就好。从我的小学写到我在十所大学听过课,估摸着这楼要造到老高老高了。.

TOP

回复 56#H爸 的帖子

搬块水泥,帮忙造楼!
.

TOP

回复 57#兔子的姐姐 的帖子

偶要打好地基,保证楼造得直; 侬要查查水泥块的水泥标号和石子配比。.

TOP

回复 58#H爸 的帖子

偶坚决不做豆腐渣哦,不过,歪了一记楼.

TOP

跟进,不断跟进.

TOP

回复 48#H爸 的帖子

原来老老H是余则成呀.

TOP

回复 61#shumi1 的帖子

余则成的副手,破译员。
拨乱反正后,获得了抗战荣誉证书和奖牌。.

TOP

回复 62#H爸 的帖子

有空的时候,写写翠萍的故事.

TOP

楼上的诸位,楼歪了,不作兴哦。偶们看客要提意见的!.

TOP

回复 64#小草密密长 的帖子

惊动小草大侠啦?
舒米是WW外楼高手,不奇怪。 我继续砌楼就是了。.

TOP

回复 65#H爸 的帖子

您老的帖子偶可是一直跟着读的,只不过闷头学习不好太放肆造次,这会儿是看楼歪了着急,所以赶快上来吼一声。.

TOP

回复 66#小草密密长 的帖子

现在孩子读书苦,那时吃得着的苦,我们那时读书也苦,那是吃不着苦的苦——没书读。
吃不着苦的苦,比吃得着苦的苦,还要苦。.

TOP

回复 67#H爸 的帖子

呵呵,不错,现在孩子是吃的太多觉得苦。不过我相比你小时候幸运多了,我是上小学半年后文革结束,第二年又恢复高考,所以赶上了读书的好时光。而且还不如现在的孩子读的那么辛苦。相比你小时候和现在的孩子,我怎么觉得我似乎过的是天堂般的日子啊。看着你这个绕口令似的比谁苦的话语,我突然升腾起一种由衷的幸福感。 .

TOP

回复 68#小草密密长 的帖子

“吃不着苦的苦,比吃得着苦的苦,还要苦。”这不是我的原创,引自《我的财富在澳洲》,出国打工,找到工作的人,觉得很苦,找不到工作的人,觉得更苦,于是就有了作者的这句名言——吃不着苦(找不到工作)的苦,比吃得着苦(找到工作)的苦,还要苦。
特此注明出处,不敢掠美。.

TOP

回复 69#H爸 的帖子

吃不到苦的人,还是自己的问题。出国打工,哪怕你4,50岁,就看你为人,看你是否勤勤恳恳。外国人也一样是有判断能力的,偷懒的,不负责任的,再有本事他还是迟早和你finish。想到这里,似乎觉得还是不要出国好,打工好辛苦,自己做也好辛苦,国外没有国内舒服。为什么要让孩子承受那么多?.

TOP

回复 70#不二周助 的帖子

由于一直在考虑是否让兔子出国,因此比较关注国外华人(也就是新生代出国的一批人),好像状况不容乐观。
我也越来越赞成只在国外读个书,但是发展在国内比较好。.

TOP

回复 71#兔子的姐姐 的帖子

新生代出国的一批人是指多大的?反正第一代移民苦就一个字,第二代移民也辛苦,第三代好很多。现在就算是住着花园洋房,也忘不了当初的苦。就是我说的“负数”出国(钱很多借来的)。穷总归给别人看不起的,到哪里都一样,这个太正常了。
以前的人有动力,毕竟换到人民币小时工资不得了,辛苦但也开心。现在的人有啥动力?上海都那么好了。我想只有一个理由,我认同他们的教育,英文教育毕竟全世界通用,也觉得自然环境好,国内达不到,给孩子多一个选择而已。

[ 本帖最后由 不二周助 于 2009-10-23 09:2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09-10-22 19:34 发表 \"\"
惊动小草大侠啦?
舒米是WW外楼高手,不奇怪。 我继续砌楼就是了。
.

TOP

H爸的根真正是红的很啊,呵呵,经历了那么多,好好拿板凳来听以前的故事..

TOP

H爸被教育时的幸福之三:严冬中的暖意——父母关心孩子的教育

小学后五年,我在学校没得多少书可读。所幸父母亲的教育还是延续着。
父亲受冲击后,进了奉贤出版系统的五七干校,每月回来四天。母亲在家经常关心我的学校功课,还讲了父亲当年读书做学问的故事,让我在父亲抄家剩余书籍中找些看得懂的书来阅读,我记得《在古战场上》和《小刀会英雄传》等几本书几乎翻烂了。
母亲还要我练练钢笔字、毛笔字,告诉我,父亲的钢笔字是下过苦功,为京剧演出书写过字幕(跟现在的硬笔书法字帖也真是有得一比)。
我父亲五七干校修炼期满,下放到上海橡胶厂去烧锅炉——给食堂供应蒸汽,好在遇到了质朴正直的工人老师傅,知道我父亲喜欢钻研学问,就让他上班先给锅炉加足煤,然后窝到角落里去看书。
父亲那时下班回家都路过武宁路的新华书店,也是那里的老常客了,每次见到有新的连环画——小人书,就买来给我看,那是的小人书,红色的内容很多,但也有些战争题材的,我影响最深的、爱不释手的是高尔基三部曲的连环画——《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少说也翻了几十遍。
小学的家长会,绝大部分是母亲去开的,我的读书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尤其是语文,在那个不提倡读书的年代,也算是给父母亲很好的安慰了。.

TOP

回复 75#H爸 的帖子



[ 本帖最后由 wm007 于 2009-10-23 10:10 编辑 ].

TOP

H爸被教育时的幸福之四:严冬中的暖意——受到班主任呵护和英语老师选中

我1965年进小学,原本是五年制的实验班,文革开始后就取消了,跟大部队一起读六年制小学,又因为秋季入学改成春季入学,加读了半年小学。
大约在1967、68年左右,弄过一段“复课闹革命”,上课秩序恢复正常了,但可读的书籍还是很少。
班主任是语文老师,对我有些偏护的,我的作文本上常有老师的圈点,常常作为范文在课堂上朗读。
小学五年级开始,上了英语课。英语老师姓余,教得很认真,从五个班级中挑选了十来个孩子,办起了英语宣传队,我也被选上了,后来居然越搞越大,冲出校门,走进学区,走向区里和市里。我们这些孩子的英语水平极其一般般,但演出英语节目的内容极其正宗,比如说,学了毛主席语录温暖心田,比如说,一位非洲海员向我们“请”毛主席像章等等。搞得最大的一次是在上海师范学院(现在的上海师范大学)的大礼堂里演出,穿上新的白衬衣和蓝裤子,让我们这帮没见多少市面的小P孩,像刘姥姥带进大观园的板儿一般,对大学校园充满惊喜和好奇。

[ 本帖最后由 H爸 于 2009-10-23 10:26 编辑 ].

TOP

回复 77#H爸 的帖子

呵呵,H爸的经历,让我觉得那个年代虽然很多事情不堪回首,但是亦有太多值得留存的记忆啊,正如一本书的书名:往事并不如烟。看来H爸的英语情结也得益于这个宣传队的经历吧。同时,我突然发现我也有受到文革影响的经历,和您正相反,因为春季班改秋季班,多读了半年书,五年制的小学读了五年半才进的中学,不过估计这半年要比您老的半年来的更有书读吧,不过印象里也还遗留有不少文革痕迹。在我的童年,最开心的莫过于窝在南京东路新华书店的小人书区一本本看那些不用掏钱的书了。高尔基的三部曲也看过,只是那时候人太小,实在不是很理解,就是觉得高尔基好苦啊。哈哈!.

TOP

回复 78#小草密密长 的帖子

侬一不小心要暴露年龄的哦。.

TOP

回复 79#H爸 的帖子

哎呀真的闹,不过还好,最多猜个大概,当初赶上春季改秋季的有好多年级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09-10-23 10:00 发表 \"\"
小学后五年,我在学校没得多少书可读。所幸父母亲的教育还是延续着。
父亲受冲击后,进了奉贤出版系统的五七干校,每月回来四天。母亲在家经常关心我的学校功课,还讲了父亲当年读书做学问的故事,让我在父亲抄家剩 ...
爱不爱读书和父母的关系还是很大的。.

TOP

回复 81#不二周助 的帖子

总体上关系很大,但具体学科上,有的是继承父亲或母亲的专长学科多一些,有些确实会另谋发展的。
比如我自己,中文专业本科之后,单位给了机会去上海财经大学进修中外合资企业管理,原本想继承父业搞古文研究的计划就此来了一个急转弯——转到经济管理方向了。我父亲很开通——古文可以作为长期的业余爱好。
又比如小H,在家学汉语和古文的条件远远好过外出学英语,但我也是顺势而为,根据孩子特长,让英语专长先培养出来,同时英汉双语一起抓;当然小学和初中在英语上的倾斜更多些,这个不能截长接短的,动态平衡和适时调整。。.

TOP

回复 82#H爸 的帖子

语言有点通的,两者都学好完全有可能。对真正语言有天赋的人来说,再加一门也问题不大。而且这个也有遗传因素,家庭熏陶的,越往上越不得强求。你看,家里父母两人都是文字功夫了得的,基本上孩子也不会差。.

TOP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09-10-20 09:03 发表 \"\"
引出大家对于孩童时代的幸福回忆,倒也不错。
只是,幼儿园之后,我仅仅享受了一年的小学美好时光,接下来就不那么甜蜜蜜了(我是公元一千九百六十五年秋季进的小学)。
原来以为H爸1965年呱呱坠地,没想到H爸是“资深”爸爸了.

TOP

回复 84#mayflower 的帖子

如果能够重新选择,宁愿1965年呱呱坠地。.

TOP

回复 85#H爸 的帖子

个么故事就么噶精彩了,此H也成彼H了
继续听故事。。。。。。。。。。.

TOP

H爸被教育时的幸福之五:严冬中的暖意——小学毕业考语数英三门都是100分

原本五年制的小学实验班,结果读了六年半,在1972年的寒假前小学毕业。
毕业考试前,格外认真,似乎就要成为大孩子,踏进中学了,听小学老师说,初中是学生时代的“黄金时代”,很是憧憬。
那年小学毕业考是全学区统考,结果我考得了语、数、英三门都是100分,成为全学区第一名,让班主任很是高兴,我的母亲也格外高兴。当然,这各三个100分的含金量跟现在小学生的成绩差距十万八千里了。
学校发成绩单那天,我不巧生病,休息在家,同学给我带来的全优的成绩单,说班主任在全班作了表扬。我父亲也被宣布无政历问题,能够恢复正常工作了,班主任在班级上也跟大家说了。
那时的小学升中学是不用择校的,按照户口地段划分进了东新中学,不知道这家学校还在不在?有些同学幸运的,分到了陕北中学(原晋元中学,后来改回了名字)。
我自己的小学生涯,简要谈上几段;接下来链接小H的小学择校、小学学习、小学成长和小升初择校。
小H的小学五年,既开心,也辛苦,机会多多,收获多多。

[ 本帖最后由 H爸 于 2009-10-23 14:07 编辑 ].

TOP

回复 87#H爸 的帖子

好帖子 - 边育儿、边忆旧、边总结。既紧张,又享受,还充实。
看得出来,H爸的心情比前两年宽松了不少。恭喜!恭喜!
再过几年,我们对孩子就越来越放手了。H爸可以出一本完整的回忆录了。Looking forward to it.
再过十几年,我们就帮助孩子们带孩子了。哈哈!.

TOP

回复 88#xiaobianzi 的帖子

到这张帖子盖到环球金融的高度,差不多可以写完“我的大学”的大框架,小H估摸着只能写到升高中了。
小H进了初中,课内我一直是大放手的。课外部分,新二新三基本不管,主要操心的是口译课程,因为涉及成人领域和双语转换的对照,所以操心多一些。
现在转向接轨初三、升学和中考,跟上学校大部队就行,倒是宽松不少。.

TOP

回复 1#H爸 的帖子

搬个凳子.

TOP

//////

[ 本帖最后由 云雀 于 2010-6-13 09:20 编辑 ].

TOP

好贴,学习中....

TOP

回复 91#云雀 的帖子

小鸟多愁善感、同情心大大的说! 都是尘封往事、记忆拼图而已,不知咋地,心血来潮,就开始忆苦思甜了。 啥时候侬觉得没劲了,吼一声,老H就此打住。
“考试一百分不光顾,不及格不找偶”,这个位置很舒坦的,就像波波推崇的那种——腾在腰眼里。.

TOP



现在才读书的妈妈进来吼一声.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09-10-19 09:02 发表 \"\"
我们要与时俱进,现代育儿比当年难多了,现在的父母不容易。
.

TOP

回复 75#H爸 的帖子

静安茶馆店三部曲的前传,.

TOP

参与建楼,加砖。.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09-10-20 08:34 发表 \"\"
对的,我们小时候所受教育是很正统的。教育不断地被颠覆,是因为我们处在改革的年代。经济领域的模式完全被颠覆。教育转型很晚。

不过我们小时候的教育路子并不适合现在的社会情况,它很适合计划经济。好的教育应 ...
阿拉那时候的教育是老三篇、主席语录贯穿一切滴。。倒是自学的东西保住了饭碗头。。

[ 本帖最后由 ruixuet 于 2009-10-24 19:27 编辑 ].

TOP

//////

[ 本帖最后由 云雀 于 2010-6-13 09:21 编辑 ].

TOP

//////

[ 本帖最后由 云雀 于 2010-6-13 09:22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