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wanyongjing 于 2010-1-9 19:39 发表
老师的答案也会有错,这可以理解。
如果她(他)能及时意识到,并向全体学生宣布和更正答案,分析自己错在哪里,正确的方法又是什么 ......
这才是对学生负责的好老师.
否则她(他)是不称职的!
引用:
原帖由 小小小老虎妈妈 于 2010-1-8 16:46 发表
谢谢各位BBMM,刚才儿子告诉我学校老师已经更正过了,还表扬了他!看来我不用再去学校了。
老师都更正而且表扬了。
我看见有特级教师上课,一上来就先有意写一个错误答案,然后发动大家讨论,集思广益,让同学们通过探究,找到正确答案的。
以下摘自:
http://3xb.nbu.edu.cn/jk/jk200806147.pdf
三、积极引入辨识情境
周恩来讲过: “认识和改进错误,是科学的伟大进步。 ”
对学习而言,认识和 改进错误有着同样至关重要的地位,更是学生提高认知层次和科学素养的必要途径。可是很多学生却往往对辨误和改错不感兴趣或没有耐心。对此,老师不能一味责怪,而应针对错误情形,利用问题的可变性和发展性,创设辨误情境,激发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的兴趣和自觉性,使辨误改错成为学生的自愿和需要,久之养成一种良好习惯。如:初中数学新教材(华东师大九年级:上)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有这样一道题:一辆货车送货上山,上山速度为x千米/小时,下山速度y 千米/小时,则这车的平均速度为千米/小时。这是一道经典的题目,让学生做,大部分学生的答案是(x+y)/2 千米/小时。对于这一错误答案,如果老师只是简单的纠正,学生当时好象是理解了,但过一段时间后,再遇到类似问题,多数学生还会出错,因为从小学里开始平均数公式的迁移功能是强大的。如果老师设计一个辨误情境,让学生在认知上重新建构,就能大大加强他们对本类问题的领悟能力。
教师在对学生的解答结果不置可否的情况下,给出一个辨误问题情境:星期天你去登山,以4千米/小时的速度从山脚爬到了 12 千米高的山顶,又以 6 千米/小时的速度从山顶原路返回山脚, 求你上山下山的平均速度。
老师:按多数同学的解法,答案是(4+6)/2=5(千米/小时) ,再请同学们计算出总共的时间是多少?
学生:12/4+12/6=5 (小时)
老师:按此计算,总路程是多少?而实际上总路程是多少?
学生:算得总路程是25千米,而实际上是24 千米。怎么会多出1 千米? (学生从中自然地发现了错误,自然会在头脑上进行“反省” ,加深了对错误的印象,并产生一种迫切想寻求正确答案的心理) 。
老师:原题中, (x+y)只是上山、下山速度的_________?
学生:平均值。
老师: (x+y)/2并不是上山、下山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的公式是什么?上山、下山的平均速度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应该是: 2/(1/x+1/y)=2xy/(x+y)千米/小时
通过这一辨误情境的设置,使学生从主观上认识到了错误,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加深了他们对问题的理解。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9 21:2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