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语文(阅读)] 煮书

煮书

  《论语》里有句话说:“学而不思则罔”。就是说读书时如果不深入思考,不“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悟出其中道理的话,就懵懵懂懂,成了“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先生。宋朝张载说:“学贵心悟,守旧无功”,说明学习贵在自己心领神会,专门抱着前人的说法是没有功效的。宋朝杨万里在《庸言》中也说:“学而不化,非学也。”说明读书不能浮光掠影,匆匆一瞥,一定要在“化”上下工夫,深入领会其含义,细致追究其底蕴,把书的内容掰开、揉碎、细嚼、慢咽、品味、吸收,化为自己的血肉才行。薄书能读厚,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厚书能读薄,着意培养自己的概括力,只有创造性地“吃书”,才能做到融会贯通,得心应手,左右逢缘。
  虚心。宋朝林逮在《省心录》中说:“知不知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只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和“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的人,才能真正学到东西。
  躬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明朝王守仁的这句话,道出了“知”与“行”的关系。《荀子·大略》中也说“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就是说会学习的人能把事物的道理了解得透彻,会实践的人能探究清楚事物的疑难。
  谈到创作,就得提到“煮书”了。书能“煮”吗?能。作家刘知侠的书房中,壁上悬一横幅,上面赫然四个大字:“每日煮书”。不仅书能煮,字也能煮。宋代董嗣杲在《秋凉怀旧》一诗中写下了“煮字”的诗句:“少年偶负投机愧,今日徒工煮字劳”。然烹煮之功,因人而异,有人急功近利煮出夹生串烟、食而无味的次品,有人则精益求精烹出香味四溢百尝不厌的精品。大凡传世之作和精美诗文无一不是千淘万漉,一字一句“煮”出来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为了“煮”好一句诗,将“春风又到江南岸”先改为“春风又过江南岸”,仍不满意,反复思索,精心“烹煮”,最后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全句生辉,成为千古妙句。唐代的贾岛,更是“遣词造句,刻意求工”的“煮书”能手,是中晚唐著名的苦吟诗人,他在《题诗后》中写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用以说明“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这二句诗是他呕尽心血花了三年时间才锤炼出来的。唐代卢延让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曹雪芹写《红楼梦》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清代李渔则是“隔日一删,愈月一改,始能淘沙得金,无瑕瑜互见之失矣。”文学巨匠“煮字”、“煮书”煮到“断须滴血”的程度,真令人“一吟双泪流”啊!
  书不但可以读,而且还真的可以“煮”的。所谓“煮”书;其实就是一种能反复诵读品味,直到把书读透的过程。因为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生活告诉我们:食粮是要煮熟后才会有利于更好地消化。我们读书消化的过程就形如一个 “煮”食粮的过程,而认真、激情的态度就是“煮”书所必备的“火”,火候可大可小,这都需要“书厨”来很好地把握。
  或许唐代大诗人杜甫就是因为小时候就拥有了“煮”书这把金钥匙,才有后来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令世人佩服才华。其实,细细品味这种“煮”书的读书方法,的确很有道理。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争做学习型教师已是教育发展的需求。而常态下政治、业务学习,自己自身的学习又何尝不可以好好地“煮”呢?若新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都能经过一个“煮”的过程,我相信我们的教育教学一定会少一点遗憾、多一些精彩的;如果我们的学生对各学科的学习也能“煮煮”的话,我想孩子们也会收获更多令自己、令人、令学校或班级更满意、更欣慰的硕果。
煮书
  其实煮书也就是反复钻研、反复品味书本。
  不论是学生还是中老年人,若爱读书,我倒主张非“吃书”不可。怎样才能把书“吃”出味道呢?唐朝韩愈提出过治学的“四美”,那就是“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也就是要“多读”、“深思”、“虚心”、“躬行”。
  多读。一是要博览群书,二是要“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诗句,也说明了“多读”的道理。
  朋友们,同学们,愿“煮”书的方法助我们学得轻松、愉快,收获得更丰厚!
  “好书无足走天下”,那些经过“烹煮”的诗书皆流芳百世。
  (1)书可以怎么煮呢?你对“煮书”是 怎样理解的呢?
  答:煮书就是反复钻研、反复品味书本。“煮书”其实就是反复地读书。要大声朗读,读出声音、读出感情。
  (2)是不是所有书都要“煮”?你觉得那些书要“煮”,那些书不要“煮”?
  答:对我们学习有益处、有帮助,能让我们增长见识的书要“煮”,比如百科全书、古诗词,这一类的书;对我们学习没有帮助,反而有害我们学习的书不要“煮”。
  (3) 你觉得该怎么“煮书”呢?
  答:反复钻研、反复品味书本。
读后感
  在二年级时我读过一篇文章叫做《煮书》,一看到《煮书》这个题目就让我大吃一惊:书还能煮吗?一煮不就破了吗?书煮熟了能吃吗?我将文章读了好几遍,才渐渐明白,原来书中的爷爷是把书比作精神的食粮,食粮是要煮熟后才能吃的,爷爷把读书比作煮书,意思是说,我们读书要反复诵读,读出声音,读出感情。把书“煮熟”了,我们就能真正理解文章的意思了。
  作者的爷爷还告诉我们“煮书”先从“煮”语文书入手,每天放声读上几遍课文,再细细品味一番,这样我们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以后说话和写文章就不愁了。
  说得多有道理啊!难怪老师每天都要我们熟读课文、背诵课文,还要摘抄好词好句,原来老师也是在教我们怎样“煮”书啊。难怪那些作家写出来的文章优美生动,是因为饱读诗书,烂熟于心啊。唐代大诗人杜甫就是因为“读书破万卷”才“下笔如有神”的。
  读了《煮书》这篇文章,我终于知道煮书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把书“煮”熟,再慢慢“吃”掉,才能真正消化知识,要多记美词佳句,才能写出生动的文章。作家刘知侠的书房墙壁上悬挂着一横幅,上面写着四个大字:“每日煮书”,这让我深深领悟到煮书的重要,并从中得到了乐趣。
  同学们,今天你煮书了吗 ?.

TOP

书林掌故


    王夫之“嫁书”: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书颇丰,代表作有《读〈通鉴〉论》、《尚书引义》等。他大女儿出嫁时的嫁妆就是一箱书。
    袁枚“吃书”:清代诗人袁枚说:“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瘤。”“善吃”就是咀嚼得法,品味有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闻一多“醉书”:闻一多一看书就容易“醉”。他新婚那天,亲朋好友纷纷前来贺喜,但都没有看见他。当迎亲花轿快到家时,人们才在书房找到闻一多,原来他仍然穿着旧长袍,醉心于书海之中。
    华罗庚“猜书”: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当他拿到一本书时,首先要对着书思考一会儿,猜想书的布局谋篇,斟酌完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维与自己的猜想一致,他就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的时间,而且锻炼了自己的思维,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周扬“赠书”:周扬是个藏书家,他生前省吃俭用,工资和稿费大多用于购买书籍,藏书达上万册。周扬的藏书都是他亲手整理,写有标签,排列有序。周扬晚年立了遗嘱,把藏书全部赠给了中国现代文学馆。
    吴晗“救书”:一次,吴晗家里不幸失火,由于扑救及时,火很快灭了。这时,院子里堆了不少被抢救出来的东西,其中大多是吴晗的书。有人问吴晗:“那么多值钱的东西你放着不抢,为什么偏要去抢那些不值钱的书呢?”吴晗笑了笑说:“书使我变得聪明起来,跟家具相比,书更值钱,我为什么不应该去救书呢?”
    刘绍棠“藏书”:作家刘绍棠爱藏书,他家中的书十个书橱装不下,于是只好把书放进了五个斗橱、大衣柜和包装冰箱的大纸盒子里。暗藏无处,只有明摆,床头、墙角、阳台上都有书。他说:“其实,我这些书没有一本贵重的,只是不忍卖‘破烂儿’换酒喝。我出身于‘文盲世家’,我家没有文化的老人视字为圣物,教育我自幼爱书。”
    茹志鹃“煮书”:茹志鹃书室挂有“煮书”二字的条幅。她说:“书,光看是不行的,看个故事情节,等于囫囵吞枣,应该精读。然而还不够,进而要‘煮’。‘煮’就是要把书读得烂熟、透彻。”.

TOP

吃书”与“煮书”

    宋代的朱熹主张读书要“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咏、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其弟子把这24字概括为“朱子读书法”。

    据传,朱熹曾是庐山白鹿洞书院之主。一次,弟子见他伏案苦读,书边蜷缩得像牛肉串。有人脱口而出:“这书真是‘吃’过一般。”朱熹听了满意地点点头,当下就向学生们宣讲白鹿洞书院的第一条学规。即讲究“吃”书。“吃”法有二:一是如牛,大嚼大咽,然后反刍;一是如人,细嚼慢咽,慢慢品尝。“反刍”、“品尝”,虽是慢节奏,却能领会书中的“微言精义”融会贯通,熟烂于心,变成自己的知识。

    无独有偶,现代女作家茹志鹃家中也挂着一帧条幅,上着“煮书”两个大字。她说:“书,光看是不行的。看个故事情节,等于囫囵吞枣。应该读,然而读还不够,进而要‘煮’。‘煮’,是何等烂熟、透彻,不是一遍可成的。”正由于她读得认真,博闻强记,所以写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中、短篇小说。

    这一古一今,一“吃”一“煮”,说明了一个真理:读书只有循序渐进,熟读精思,不骛求虚名,不鲁莽猎奇,达到“吃”和“煮”的境地,方能写出不同凡响的佳作名篇。.

TOP

今天看一套试卷的阅读理解题目的时候(我女儿主动要求看和做的),看到了煮书这篇文章,非常喜欢。网上查询一下,原来是大有来历的啊!!.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