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在美国怎样证明自己的优秀? (转贴)

在美国怎样证明自己的优秀? (转贴)

在美国怎样证明自己的优秀?
文:吴靖
    看了大家的留言,心里似乎又有许多话要说.
    毫无疑问,家长们送孩子去美国,都是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孩子能更好、更快的成长,为今后的升学创造有利条件。拥有世界一流高等教育的美国大学,当然是我们的首选目标。那么,一年的交换积累,必定会在极大的丰富孩子阅历、人生的同时,为进入美国大学创造更好的条件。因此,我们会更加珍惜这一年的机会,在美国人面前证明自己的优秀。
    你是不是优秀,这很难回答。如果哈佛、耶鲁用中国的教育标准来衡量,恐怕哈佛耶鲁的校园里应该全是中国或亚裔,或者犹太人。但事实是人家有人家的标准,那么如果你想进入,你就应该按照人家的标准来塑造或展示自己。回想当年复旦附中汤玫捷引起的轰动,所有媒体众口一词:在复旦附中排名120左右,在国内勉强能上复旦的她,被哈佛全奖提前录取。言外之意是什么?哈佛的水平在复旦之下?哈佛没有眼光?排在汤玫捷前面的120人都能上哈佛?这种提法真的让人浮想联翩……在我看来,完全是选材标准不同,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汤玫捷也许难入我们大学的法眼,但她在美国做交流学生时的种种表现,在美国的价值观和评价标准里,却具有成为未来的领袖的潜力。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进入美国的大学读书,你就需要了解美国人的价值观和评价标准。那么在美国做交流学生,这是多么好的机会!如果你仍然抱着中国的评价标准,每天读书、考试,我个人感觉:你真的不必去美国交流,你根本不用花钱花时间到美国去证明我的学术有多么优秀!你的脸孔就是最好的证明!地球人都知道,中国人考试成绩一流、学术水平一流。但你如果只有这个,人家还真看不上!记得2005年,哈佛就拒绝了一个台湾的SAT满分学生,这个台湾妈妈气愤的打电话到哈佛的招生委员会,质问他们为什么没有录取她优秀的女儿?招生委员会的回答是:你的女儿除了SAT满分以外,什么也没有,她不适合哈佛!.

TOP

我曾经看到过某旅美学者的一篇文章(似乎是薛涌,记不得了),在文章里谈到了美国的一种“白人群飞”现象:White flight,在上个世纪60年代是美国社会非常熟悉 的词汇。在结束种族隔离制度后,黑白混校。由于黑人学生的学术表现差、犯罪率高,或者有种种许多白人家长所认为的劣等品质,白人如同候鸟群飞一样,纷纷离开大都市中的学校,搬到黑人住不起的郊区。这一现象被称作“白人群飞”。现在,美国社会又有了新的一轮“白人群飞”现象:所针对的是以中国人、印度人为主的亚裔居民,只是理由和传统的“白人群飞”相反——白人不是怕这些亚裔败坏了当地学校的学术水平,当然也不是怕他们犯罪。这些亚裔更不是穷人,大都是和那些白人一样的中产阶层。白人的问题是,这些亚裔的孩子,学术表现太好、太用功,逼着他们的自己的孩子为了竞争不得不变成个书呆子,或者弄得丧失了自尊心。这些白人家长离开的理由是:这些亚裔学生太学术化,过多地注重数学、科学等几个狭窄的领域,忽视人文科目和课外活动,特别是忽视体育。或者更直接地说,学校变得太亚洲化,已经不象美国的高中了。可以说,目前的新“白人群飞”,是中美教育冲突的经典。
    更重要的是,中西对教育的理解,自古以来就不同。中国人的教育基本就是读书,西方则从古希腊开始,就把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核心,要借体育培养孩子的品格。这种不同,经典地反映在这样一个场景上:美国家长开车送孩子去踢足球,马路对面全停满送孩子上学后补习班的亚裔家长的车。而许多白人家长对亚裔的最大抱怨是:我们的孩子如果和亚裔在读书上这样死拼下去,还有没有时间打球了?他们担心自己传统的文化价值和生活方式会因此丧失。$Xt$b[C;a ?I
    我们总觉得美国人过分讲求个人主义。但美国人让孩子打球,就是教育孩子怎么融入群体、并通过自己对这个群体的贡献和牺牲来赢得大家的承认。这里培养的,是领袖才能、和同伴的纽带、对集体的忠诚、对对手的尊重,乃至公平竞争、无论胜败都要维护自己的荣誉的基本道德品性。相反,亚裔关在屋子里、脱离群体为了自己的前途苦读书,给人一种不关心别人、只顾自己的印象,难以获得别人的认同。亚裔在美国教育、科技、商业等领域都甚有表现,但在政治上表现不佳,难以胜任公共领袖之责任,也和这种狭隘的教育有关。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儿女进入哈佛(这是很多人的梦想),进入TOP10,建议大家再去看当年对汤玫捷的报道,看看美国老师给她写的推荐信,是说她学术多么优秀吗?恰恰相反!是说她打破了中国人在美国人心中形成的只会做数学的传统认识,说她如何在球赛中进球,说她如何风趣幽默……
    怎样证明自己的优秀?我想这个问题已经不用回答了。.

TOP

关于理念的问题,或许几代人都可能无法扭转的。很好的文章,我只能调整心态,从我做起。谢谢!.

TOP

谢谢楼主,大家多多转贴,多多学习,多多取经,生活精彩多多!.

TOP

回复 3#亦妈mwen_1997 的帖子

世界是平的.

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共勉!.

TOP

引用:
原帖由 亦妈mwen_1997 于 2008-3-19 16:02 发表 \"\"
关于理念的问题,或许几代人都可能无法扭转的。很好的文章,我只能调整心态,从我做起。谢谢!
.

TOP

呵呵,看来我目前周末拒绝一切培训班,只带孩子游玩和运动的理念是偏向美国教育的哈.

TOP

“。。。。。地球人都知道,中国人考试成绩一流、学术水平一流。但你如果只有这个,人家还真看不上!记得2005年,哈佛就拒绝了一个台湾的SAT满分学生,这个台湾妈妈气愤的打电话到哈佛的招生委员会,质问他们为什么没有录取她优秀的女儿?招生委员会的回答是:你的女儿除了SAT满分以外,什么也没有,她不适合哈佛!”


哼!等俺们国家富裕了强大了,办几个世界一流学府,就拒绝美国人眼里的好学生,理由是:你的孩子除了体育满分以外,什么也没有,不适合中国!

既然看不上咱亚洲学生,咱就不去,俺还瞧不上他美国人哩!有钱人琢磨去哈佛,我们穷人就在家门口上个家乡的大学,小日子也很滋润。
难道我们中国学生除了学术好成绩好之外就一无是处了吗?没领导才能吗?没集体意识吗?不会打篮球吗?难道被哈佛挑剩下留在中国的都是书呆子吗?
呵呵,个人想法,入不了大家的眼。

[ 本帖最后由 浦东明明妈 于 2008-3-19 17:45 编辑 ].

TOP

全面发展的确是要的。.

TOP

上学考试分数保密, 在学校里体育好,文艺好,最受欢迎.

TOP

看来在教育也要中西结合.

TOP

引用:
原帖由 浦东明明妈 于 2008-3-19 17:37 发表 \"\"
哼!等俺们国家富裕了强大了,办几个世界一流学府,就拒绝美国人眼里的好学生,理由是:你的孩子除了体育满分以外,什么也没有,不适合中国!
既然看不上咱亚洲学生,咱就不去,俺还瞧不上他美国人哩!有钱人琢磨去哈佛,我们穷人就在家门口上个家乡的大学,小日子也很滋润。
难道我们中国学生除了学术好成绩好之外就一无是处了吗?没领导才能吗?没集体意识吗?不会打篮球吗?难道被哈佛挑剩下留在中国的都是书呆子吗?
嘿嘿,有道理.

TOP

引用:
原帖由 南方的燕子 于 2008-3-19 15:44 发表 \"\"
我曾经看到过某旅美学者的一篇文章(似乎是薛涌,记不得了),在文章里谈到了美国的一种“白人群飞”现象:White flight,在上个世纪60年代是美国社会非常熟悉 的词汇。在结束种族隔离制度后,黑白混校。由于黑人学生 ...
"怎样证明自己的优秀?我想这个问题已经不用回答了"

进入美国人的法眼,"在美国人面前证明自己的优秀",美国人说咱不优秀咱就不优秀了?我想这个问题也已经不用回答了。

在哪个山上唱哪首歌,我想绝大部分中国家长都不会试图去扭转,而只能适应中国的教育价值取向,也不会想到孩子以后的推荐信里有了“如何在球赛中进球,说她如何风趣幽默”就能进哈佛而稍有松懈---此其一;

如果当我的孩子20岁的时候”如何在球赛中进球,说她如何风趣幽默“后,人家老美的”价值观“变了呢?如果他又根据他的”价值观“再要求点什么呢?到不了美国了,又不能被中国的”价值观“认同了,怎么办?--此其二;

任何事情都有长处和短处,以甲长比乙短是没有意义的,同样以乙长比甲短也是没有意义的。另外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不能以偏盖全。老美的那套选拔是有社会制度环境为基础的,放在中国不用想都知道会发生什么。中国的高考指挥棒以及高考制度,固然有其不合理性,但是在中国的环境下,它是仅有的能保证公平竞争的制度了。如果用老美的玩法,将彻底封杀没经济实力、没社会关系、没环境让孩子去“如何在球赛中进球,如何风趣幽默”的下层百姓的上升途径。--此其三;

老美实力的确强大,但外国培养的优秀人才对美国的贡献是巨大的,人才的流动,价值观的碰撞是一个城市永远充满活力的保证,这从上海近20年的发展就可以看出。同时正是因为外国用落后的教育方式培养出的“书呆子”才构成了老美能按其“价值观”再次选择的基石,没有这庞大的优秀基本素质的“书呆子”,他怎么选--此其四;

给老美写推荐信的事我干过,好象我并不敢把“如何在球赛中进球,如何风趣幽默”当作主题来写,请我写推荐信的朋友也不会同意我这么写。好象还是侧重其业务能力和经验,至于和同事们关系融洽,风趣幽默等,这是全世界都认同的普适优点,与”价值观“无关---此其五;

减负减负,后果自负,现实就是现实,除非现在就把孩子送到美国去培养他的进球能力和风趣幽默---此为结语

[ 本帖最后由 小老虎他爸 于 2008-3-20 11:3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老虎他爸 于 2008-3-20 11:20 发表 \"\"


"怎样证明自己的优秀?我想这个问题已经不用回答了"

进入美国人的法眼,就证明了自己的优秀?我想这个问题也已经不用回答了。

在哪个山上唱哪首歌,我想绝大部分中国家长都不会试图去扭转,而只能适应中国 ...
非常 5+1,太厉害了!.

TOP

不好意思,今天早上因为别的事心情非常不好,出离愤怒,所以话语比较尖刻。但申明仅对这篇文章的观点,与转贴到此的燕子无关!如果发表此观点的是燕子本人,我想对于天天在一个网上泡的友爸友妈,即使美国人也不会公开反驳,更何况我这个因为“狭隘的教育”“政治上表现不佳,难以胜任公共领袖之责任”的中国小老百姓?

这样就非常6+1了

[ 本帖最后由 小老虎他爸 于 2008-3-20 12:05 编辑 ].

TOP

标准各有不同.

TOP

有百家争鸣的过程,就会出现白花齐放的大结局..

TOP

回复 15#小老虎他爸 的帖子

呵呵,没关系

转贴的目的,就是因为自己也有很多的困惑,想听听大家的看法呢.

TOP

此文很有道理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龙女萱萱 于 2008-3-20 13:54 发表 \"\"
有百家争鸣的过程,就会出现白花齐放的大结局.
同意!.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龙女萱萱 于 2008-3-20 13:54 发表 \"\"
有百家争鸣的过程,就会出现白花齐放的大结局.
呵呵,萱妈所言极是啊!有不同的观点,很正常的!.

TOP

当今中国学生的压力在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但为什么这个压力愈演愈烈呢? 所有的人都在说要给孩子减负,但为什么补习班,兴趣班的生意越来越好呢? 啥时能回归从前? 啥时能真正把孩子从学习重压中解放出来?看来我们这一代的孩子是没有希望了.悲观啊!.

TOP

即使不和美国比,扪心自问,中国的教育也确实太畸形了。缺少人文关怀是最大的问题。教育制度的设计者过多地看重了授业的功能,通过教授知识与技巧来打造能工巧匠,却没有,也可能是不能更多地看重传道的功能,通过灵魂地抚慰与教育,去创造更多的大师。我们的孩子,每天忙忙碌碌地应付考试和作业,没有心情和时间去打球,欣赏艺术、亲近自然。即使去学打球、学乐器,也会有什么考级的东西出来阻挡孩子们享受人生,享受过程。唯一能解救孩子们的,恐怕就是我们家长了。共勉。.

TOP

套用一句老话:愿望的归愿望,现实的归实现,结束.

TOP

在中国这样一个教育环境下,能做到保证足够的体育锻炼和文化学习,需要家长极大的勇气和智慧,我个人非常赞同体育活动和游戏对儿童来说非常重要这个观点,也在努力实践。教育百年大计,到底是不是“才”,要有时间来说明的,耐心坚持总能做好一样事情。.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