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走日韩老路,中国孩子的苦难才开始

走日韩老路,中国孩子的苦难才开始

  中国青年报5月20日六版刊登的两篇文章一反常态,不再像以往以学习的态度来报道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经验和做法,《日本爹妈越有钱,孩子越易考上好大学——教育均衡了百姓养娃负担更重了》,《韩国教育均衡后时代:河沟里飞不出龙来了——上学幸福快乐课外累得要死》两篇文章直指日本、韩国两个近邻的教育弊端。



    读过之后,让人多了几丝担忧:日本、韩国中小学生巨大的升学(主要是上好大学)压力,繁荣的课外辅导班,家长沉重的经济负担,是不是我们的未来?按照日韩的发展路线,中国孩子的苦难是否才刚刚开始?

  

    从经济角度来讲,日韩比我们发达早,社会平均财富拥有量比我们高;从教育角度讲,日韩的世界一流大学比我们多。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教育似乎在走他们的老路。

  

    看看文中所述韩国教育的均衡之路:上个世纪70年代初,韩国的中小学校教学质量差距很大,择校之风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后,韩国在全国范围实现了教育均衡,偏远及农村的孩子和城市孩子享有均等同质的受教育机会,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减轻了许多。

  

    这和今天的我们是何其相似:东西部,城乡,一个城市不同区域中小学存在差异,择校风盛行。我们为了教育均衡采取的似乎就是韩国1974年开始的“平准化”政策。而我们的目标是日本完善的教育体制。

  

    走别人的老路,是不是会出现别人的老问题?概率很大。苗头已经显现,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是现在中小学生课内负担轻,课外辅导班多种多样,孩子们被压迫得很少有自己可支配的时间;第二个方面其实是第一个表现的前提和后果,就是各种课外学习的背后是以父母大把大把地金钱作后盾。

  

    以英语学习为例,在“具备国际化视野”的理念指导下,一些家长在孩子两三岁、中国话还没有讲好的时候,就送去上英语培训班,有的还请专门的外教,每年培训花费不下万元。对于孩子来说,语言工具肯定是接触越早越多效果越好,于是这些孩子在学校成了英语成绩好的一类。结果是,在老师的表扬下,不在外面学习的孩子会自卑,没办法只好也去上各种课外班。有经济支付能力的家庭,还送孩子到美国、英国参加夏令营。这样攀比下去,家长支付的钱越来越多。

  

    另一典型的是奥数。因为多数大中城市不允许“小升初”进行统一考试、中学选拔学生的依据只能依靠奥数成绩。这让奥数迅速产业化,每个城市以亿计、以数十亿计的巨大暴利,每一分钱都来自家长。

  

    “特长应试”是掏家长钱包的另一利器。钢琴、声乐、绘画、书法——这些人类社会沉淀的艺术精华本应以兴趣为前提,但目前在大学、中学层层选拔“特长生”的现实情况下,家长孩子没法不功利。每种乐器都有级别,孩子们不停地奋斗在一到十级的台阶上。

  

    虽然没有一个文学大师是从作文班培训出来的,但现在的作文训练班火爆,因为可以参加比赛,可以推荐到报刊,写出的八股文章能够在考试时得到高分。

  

    在这么多课外学习类型下,孩子的时间和精力被过度压榨。这与日本、韩国近些年的情形何其相似!这两个国家的大学入学率非常高,但是进入好大学的竞争压力之大,难以想象。甚至在韩国有“四上五下”之说,就是说如果每天晚上学习只睡4个小时就可能考上好大学,睡5个小时就有可能落榜。

  

    上面比较了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再看看文化心理的影响。

  

    日韩和我们同属一种文化,在韩国、日本熟背论语的大有人在。温良恭俭让、卧薪尝胆、苦练内功,都是我们共同推崇的儒家文化内涵。“面壁十年图破壁”常常是家长和老师激励学生的语言;武侠小说中,高手也都在山洞中闭关修炼,然后一举成名。中国历来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之说,所以不用看日韩,只要看看香港繁荣的课外班,看看台湾的家教一条街,就可以得出“中国孩子的苦难才刚刚开始”,不是一种耸人听闻的说法。

  

    加之现行的独生子女政策,使我们中国家庭望子成龙只会比日本、韩国更甚。

  

    当然,教育问题反映出的是更为深层的社会问题。中国正处于一个深刻的转型之中,旧的秩序和模式打破了,新的还没有建立起来。怎么建,往什么方向建?让大多数人受益还是让少数人受益?这些都是一个关系社会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

  

    社会机体复杂,丝丝相连,环环相扣,教育不可能独善其身。不过,认清形势,提前谋划,总不会错的。.

TOP

这篇文章倒是中肯.

TOP

《冰眼看日本》里边讲了很多日本教育,里边跟楼主说的日本情况不同。
日本学生分两拨,一拨是老百姓的孩子,一拨是社长的孩子。
老百姓的孩子受得是美式教育,享受的教育资源是平等的,出来的孩子也按照自然状态分布,有顶尖的,拿诺贝尔奖,也有学习不好但是有专业技能,可以做蓝领工人。
社长的孩子则不同了,因为他有一个家业需要继承、打理,即使这个孩子不适合读书、不喜欢读书,也必须读。但是公立学校只鼓励适合孩子能力的学习,于是社长们只好把孩子送到外面的各种培训班。社长的孩子最后也都如愿以偿,进名校当社长。

记得原来高中班上有一个文科不错的同学报考的专业是《国民经济管理》,同学们当场晕倒,都觉得学那玩意没有用,太宏观,毕业以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那时是很讲走后门这类事的。后来他大学毕业后,当然找不到一个国民经济给他管理,最后到一个国营大厂里边作了生产调度。

试想一下,中国家庭都想把孩子培养成社长,以现在的教育怕是没有问题,但是BBMM有产业给孩子打理吗?如果没有,你准备找哪个社给孩子当社长呢?
民营企业不太可能吧,别人也是辛苦创业出来,不可能让给你的孩子。
上国营企业吗?那是咱老百姓说了算的吗?
找份Office Boy or Lady的工作将就干干?那好像不需要社长的能力吧,结果要不就是不安心本职工作,要不就是苦闷。
自己创业,弄个社长干干。这好像是唯一的出路吧,但是如果你一开始就选择这条路,那些教条、考试、奥数啥用也没有,何必去浪费时间呢?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12 22:2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6-12 22:15 发表 \"\"
《冰眼看日本》里边讲了很多日本教育,里边跟楼主说的日本情况不同。
日本学生分两拨,一拨是老百姓的孩子,一拨是社长的孩子。
老百姓的孩子受得是美式教育,享受的教育资源是平等的,出来的孩子也按照自然状态分 ...
这到问题到是值得思考,尤其是最后一段.

TOP

回复 3#ccpaging 的帖子

顶!
光靠“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不够啊。.

TOP

回复 3#ccpaging 的帖子

日本教育的确是这样,我们公司就是日本的家族企业,传到我们老板手上是第四代。听老板说起他小时候的事情的确很苦。因为他从小就要作为将来成为老板来培养。他小时候每天必须参加四个运动,跑步和游泳是必须项目,如果没有按照规定跑完妈妈是不允许他吃饭的。这些运动是为了有一个强壮的体魄,为现在做老板时的不停熬夜、不停奔波也不会生病打下坚实基础。另外,为了养成整洁干净的习惯,发生过不小心把教科书放在外面没有收起来就被爸爸扔掉过的例子,从此老板的所有东西都整整齐齐,从来不乱放。有一次老板在中学里打架身上被划上了一条一条都是伤口,还流着血,回到家里,妈妈看到了见怪不怪,就说了句:啊呀,你流血了,快去洗一下吧。也不见爸爸妈妈心疼也没被送去医院。从小被锻炼成铁人的老板,现在精力充沛每天平均睡觉时间4小时,一年有一半的时间在飞机和机场中度过,换了我不用一周估计就吃不消了。
我们老板对他的儿子的教育也和他父母对他一样,他儿子小学高年级时和同学外出将口袋里的钱都用完了不够买车票,儿子打电话回家,老板说:那你走回家吧。那天外面还下着雨,他儿子花了2个小时的时间走回了家。老板说以后他就绝不会将回家的钱都用完。现在他儿子考上了早稻田大学的政治经济系,还当上了学生代表,同时也是当地马拉松业余选手,高中时曾获大阪地区非专业比赛第二名。

[ 本帖最后由 pyf74 于 2010-6-13 22:41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