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13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家有男儿,远离诸葛亮

家有男儿,远离诸葛亮

紧张的择校之余,转几篇文放松一下:

家有男儿,远离诸葛亮

    听到《三国演义》,你第一个想到的是谁?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你认为谁是最出色的人?我想绝大多数的人会回答:诸葛亮。

    在清朝,《红楼梦》、《三国演义》都是禁书,不允许看。心理学判断事物,不是以事情“真”与否,而是能否给我们带来“成功、健康、幸福”。

    很多人一说《三国演义》,就想到诸葛亮,觉得诸葛亮睿智,但心理学的判断标准:不是睿智与否、聪明与否、知识多少与否,而是成功与否。教育子女首先要告诉他:评价一个人的最终标准是——成功。不管你有多少知识,你失败了,一切等于零。如果男人不成功,他的妻子就会遭殃,孩子就会受累。

    以诸葛亮为例。
    诸葛亮承担的是一个国家的责任,但由于他的不成功,毁了蜀国。《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国鼎立,最早灭亡的是诸葛亮这个集团。诸葛亮是“出师未捷身先死”、英年早逝,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孙子,都相继死了;他所在的国家,像朽木一样,被彻底摧毁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从人格上分析一下:
    诸葛亮的第一个特点是极端和极端地追求完美。实际上,越是追求完美的人,越是非人性化的人。所有的人都应该是“有所有”和“有所无”。一个女人,你很有风采、很有优势,占了女人所有的东西,就不可能再占男人的东西——你想很温柔,又想像男人一样阳刚,不可能。凡是完全追求完美的人,都更像妖怪。诸葛亮追求的就是百分之百、极端的完美。先说他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在人类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丞相,在他去世的时候,手下没有一员大将;也就是只有连长、排长,没有军长。刘备在世,军中有“五虎上将”,自从刘备去世以后,诸葛亮任丞相这么多年,蜀国没有一员大将。就好像一个国家没有部长,全是下面的厅级干部,国家怎么运转?从来没有一个首领,在他去世以后,留下这样一个烂摊子。蜀国被攻打的时候,群龙无首,没有高级领导,孔明等于把一个国家给架空了。

    从诸葛亮身上我们看到,凡事都不要追求完美。什么才是真正的“完美”呢?就是女人做好女人,男人做好男人,孩子就是孩子,丈夫的事情就应该让丈夫做,妻子的事情就应该让妻子做,孩子天生的状态就是最完美的状态。

    有些父母要求孩子:你不仅要学习好,还要有特长;不仅要懂礼貌,还要爱劳动;不仅要当班长,还要会讲英语。于是,家长们就头疼了:我的孩子不爱学习、喜欢打游戏、不好好吃饭,女儿害羞、不爱说话,儿子多动、做事没耐心……全面地要求子女,所有的孩子都成了问题儿童。就像一部电话,它能帮你通话就可以了,不能同时要求它既可以为你通话,又能当电视看,还能做汽车使用。如果你只把电话当电话,“呀!电话多好啊,我想找朋友,它能帮我实现心愿”;但如果你希望电话带着你去见朋友,见不着就恨死这个电话,那就是追求完美的状态,是一种极端化、妖魔化、非人化的状态。

    诸葛亮不仅觉得自己很完美,而且要求所有人达到他的标准。他说:“不是我不选人,我也想选拔人才,把皇叔的霸业搞好。”但他从政几十年来,没有选拔一个人才。诸葛亮有一套“人事制度”,是他选拔人才的标准——《七观》。
    问以是非而观其志;
    穷以辞辩而观其变;
    咨以计谋而观其识;
    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朝之以事而观其信。
   
    任何人以此为依据来选拔人才,会发现天下无才可用。这么苛刻的条件,貌似严谨,实质上是空中楼阁、墙上画饼。再完美的人,开个玩笑,第五“观”:醉之以酒而观其性。找100个美女和100个男子,放在一起,能跑出来几个?能跑出来5个就不错了。男人被美女吸引是很正常的——出来的这5个还不能用,把他们灌醉,再扔回去,这5个能出来一个就不错了,甚至可能全军覆没。诸葛亮这一观,几乎把所有的男人都摒弃掉了,全部都不能用。你可以完全不喝酒,不近女色,但按照诸葛亮的标准:你不喝酒那样做就是装出来的,灌醉了放进去才是真性。仅仅这一条,95%的人都做不到。有几个人灌醉了以后还能清醒?天底下无人能过其一,何况还有另外六观。他一辈子,没有发现一个可用之才。

    诸葛亮是用一种苛求、指责、极端的方式选人。诸葛亮曾经爱上一个人才:姜维。但即使姜维,诸葛亮也没有委以上将,“姜维是叛徒,他现在对我很忠心,很有本事,悟性很高,文武双全,但他是从魏军叛变过来的,不能重用。”没有一个人能被他收入眼中。诸葛亮忘了做事的目的是什么,纯粹是在显示他的要求和标准。

    三国最后得了天下的是司马懿,他的目标很明确,知道诸葛亮聪明、诡计多端,“我不和你拼诡计、玩智谋,也不跟你打,我让你所有的诡计和智谋都化为乌有,我的目的是采用一切办法战胜你。”当主将只注重目的的时候,过程就会变的有用、高效、简洁。

    诸葛亮有很多计谋:空城计、草船借箭……家喻户晓,他玩儿得技术精湛,技巧很多,搞得很复杂。正是因为他过于复杂,目的性不强,所以,精力分散比较严重。一国的元帅、总参谋长,你怎么能开着草船去借箭?他还亲手做“孔明灯”,假如现在某单位的照明设施不好,应该谁来管?电工师傅。假如经理过来,“我来设计!”每次都亲自“操刀”,就是多管闲事了。如果什么都必须领导亲自实践,事情就麻烦了。假如后勤设计了一组灯光照明,诸葛亮也亲自设计了一组,你说用谁的?可诸葛亮就是这样:灯不满意,他亲自来设计,对远程武器不满意,亲自设计“连弓弩”,运输赶不上,又亲自设计了“木牛流马”……凡事亲历亲为,劳心费神,即使这一次弄好,下一次谁还敢来弄?“上一次是丞相处理的,这一次我敢做吗?”

    后勤保障的粮食运不上来,他说:“怎么搞得这么慢,我来亲自设计。”他把工程人员的设计图放在一边,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设计“木牛流马”。一个三军元帅闭门设计运输工具,他这三个月就忘了指挥全军、忘了整体操作,暂且不说设计出来的比别人强不强,不管强不强,工程部的人员敢不用吗?你是一国丞相,我有多大的胆子敢以小犯上?诸葛亮就是什么事情都亲自插手,什么事情都表现他的智慧。台湾管理大师余世维说过:“一个人要看大节,从大的格局上入手。”我们个人也好、事业也好、前途也好,我们的子女、先生、太太,所有的事情,都只能从大的方面考虑。

    许多人喜欢诸葛亮,认为他是一个发明家,还会玩空城计,会弹琴,可是,忽略了结果——他最后完蛋了。只要是这样的人,就表明他的目的不明确。而司马懿不同,没有听说他有什么特长,但有一条,能打赢、最后获得胜利。这种人就是以成功作为衡量标准。

    诸葛亮很幼稚,属于涉世未深的类型。他手下有许多大将,比如赵云,是一个智勇双全,德才兼备的大将,已经没有人比他更完美了:忠心,武功又高,外形潇洒,风流倜傥。但即使是赵云出去,诸葛亮也会说:“给你三个锦囊,要按照我的要求去做,逢山打开第一个锦囊,见水打开第二个锦囊,遇见敌人的部队打开第三个锦囊。”假如每个部队都要求士兵拿三个锦囊,这个部队能打赢仗吗?

    有一个故事:一群羊一直被一只头羊所领导,直到有一天,其中的两只羊离开羊群,事情就发生了改变。那只看似很强壮的羊依偎在身体弱小的羊身边,而那只原本身材矮小的羊却表现出领导才能,带领它开始新的生活。如果没有这样的转机,羊群始终要被头羊所领导。

    如果你永远不让领导者作为领导者出现,而让他作为被领导者出现,他的领导能力就会消失。诸葛亮手下没有头羊,只有他自己一人,其他全部是服从者,走到哪里必须听丞相的,听从他的命令打败仗也没事,不按照他的命令办事,打赢了、打输了都不行。

    大家想一想有没有这种可能:我国的空军要上天了,空军司令员给部下三个锦囊:爬到1000米的时候打开第一个,爬到5000米的时候再打开一个,遇到敌军的时候打开第三锦囊。这不是开玩笑吗?就是有些人想:我要是诸葛亮多好,可以预见到业务员碰上的情况,给他们发三个锦囊——痴心妄想。假如哪个元帅每次都给部下发锦囊,碰到敌人,不是开始布阵,不是占领制高点,不是进行攻击,首先是开锦囊,怎么可能不失败?

    另外一点,诸葛亮不注重事业,不注重结果,只注重自己的感受。比如,一个人出去工作,工作好坏无所谓,你得尊重我;今天去挣钱,钱挣到挣不到无所谓,我得有面子,这样的人就办不成事,最终和成功无缘。诸葛亮就是这样的人,他不看是非与否、成功与否,他要的是自我感觉好坏、对自己尊重与否、他的面子何在,要的是心理满足的过程。

    诸葛亮刚出道的时候,攻打长沙,算的是几天内打不下来,后来长沙的将军魏延造反,投降献城,全营都很高兴。孙子兵法讲:不战而胜为之上。唯独诸葛亮不高兴,要杀魏延,因为他没有算到。有人问他:“丞相,您不是说我们要攻进去吗?怎么人家自己投降呢?”诸葛亮觉得面子上挂不住,自己受到了侮辱,而这个意外的祸首就是魏延。
    诸葛亮要杀魏延,刘备却有王者风范,他说:“你为什么要杀魏延?”诸葛亮提出一个很荒谬的理论:“我通过观相,发现魏延的脑后有一块反骨。”大家可以摸摸,每个人脑后都有一块骨头是鼓出来的,他看着魏延的骨头比别人高,就说这是反骨。刘备不相信,说:“丞相,现在我们刚刚兴起大业,正是用人之际,应当重用魏延,杀了他岂不凉了众人的心?谁还来投靠我呢?”诸葛亮很生气,当着所有人的面,发了一句誓言:“魏延你听着,他日我必杀之。”后来魏延一直很忠心,一辈子没反,诸葛亮死的时候还对此事耿耿于怀。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诸葛亮临死之前却说:“当年我说魏延要反,先主在的时候没有反,我在的时候也没有反。我死之后,他一定会反。”他出了个计策:只要魏延对着全军说三声“谁敢杀我”,他就是要反。实际上,哪个英雄好汉不敢喊这三声,张飞不敢吗?关羽不敢吗?这怎么能证明会反叛呢?最后,魏延终于被斩首。诸葛亮临死的时候都没有宽容之心、不能正视现实,他是个十分极端、十分自我、十分狭隘的人。

    以上讲的几条是妨碍很多人发展,最终不能成功的原因。我们要从诸葛亮的案例中感受人格健全的重要性。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着重加强对孩子人格的培养和发展,使其具备成功所需的要素。

    家长不要总是希望孩子聪明,希望孩子充满智慧,这是没有用的。许多时候,要想把事情办成,就应该像司马懿一样,能不办的事情就不办。余世维讲:“真正好的管理者,是可以把他所有能不办的事情都不办,他才可以拿出精力把该办的事情办好。”心理学上讲:“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为无为而治。”

    凡是失败都是有原因的,凡是成功都是有理由的。即使你自己不能完全做到,也有确保让孩子远离失败者。因为成功来源于个性的健全,失败也主要由于良好个性的缺失。

[ 本帖最后由 zjue 于 2010-5-13 23:18 编辑 ].

TOP

有道理,英雄莫问出处。.

TOP

偶不稀饭诸葛亮,稀饭周瑜.

TOP

最近受孩子影响,陪看三国,孩子爹也是说诸葛亮太追求完美,还是曹操雄才大略!.

TOP

说的太对了!我还根本不如诸葛亮呢,凭什么要求别人完美啊? 想通了,一边放松心态去。.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6#cslx 的帖子

我想,作为讨论,目的是为了从中总结有用的东东给我们以警示和启发,至于是不是虚拟,并不是最重要的。罗贯中写了一部名著,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值得我们一看再看。我们转载的这篇文章,只是从培养儿子的角度,将也可能是虚拟的诸葛亮来进行一下分析而已,并不是否定这个人,更不是否定罗的伟大。.

TOP

“教育子女首先要告诉他:评价一个人的最终标准是——成功。”

相当反感这个观点!

推荐两本书,《人生下半场》、《下半场赢家》,人生的上半场往往追求成功,下半场应该追求有意义,上半场赢了未必定终生,输了还有补救的机会,但下半场如果输了就真的输定了

[ 本帖最后由 水晶晶 于 2010-5-15 10:37 编辑 ].

TOP

我想,我们可以从更广义的意义上来理解成功,人生的意义是成功的一部分.

TOP

你抬举它了。.

TOP

为什么有人投鸡蛋呢?.

TOP

呵呵,不错的文章,小时候崇拜诸葛亮,大了,就觉得他这人有点问题,不符合管理科要求的领导标准。楼主把我的这种意识清晰化了。.

TOP

回复 8#水晶晶 的帖子

教育子女首先要告诉他:评价一个人的最终标准是——成功。”
===========================
BSBS!.

TOP

呵呵,诸葛亮已经够追求完善了,楼主还批评人家,可见楼主比诸葛亮还要挑剔。
孔明一生最过瘾,我等鼠辈有几个能够体会?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10-5-26 22:35 编辑 ].

TOP

现在很多主流的作品,都有了反面的解释,

如:前一阵的西游记,现在的诸葛亮。

四大名著在中国已经火了很长时间了,各个人物都已深入人心,私下里讨论一下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教育给子女,就明显给子女一个暗示:不要跟着主流走,主流都是错的。

这样的子女以后长大容易反叛,不入主流社会,不适应主流社会,这样很不好!.

TOP

目的性太强的人,无法充分人生的乐趣。
人忙来忙去,终究一死,结果一样。不一样的是过程,有的人活得精彩,活得痛快,如诸葛亮;有的人眼睛盯着结果,结果出来了,又盯结果之结果……这种人仿佛没有活过,例如,他幼时没有童年,他少时没有少年,壮时没有壮年,老时没有老年,都在忙着结果的N次方呀。

奉劝各位结果论者——
考上实就享受考上实的乐趣吧!
考上了就享受考上的乐趣吧!
读小学就享受小学生成长的快乐吧!
读中学就享受青春年华的快乐吧!
工作了就享受工作和劳动的快乐吧!
成家了就享受家庭生活和天伦之乐吧!
最好不要在过程之外还预设一个更高的目的或结果。目的、结果想得越多,快乐打的折扣就越多。

唉,懂的人,不说也懂;不懂的人,说了也白说。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10-5-26 22:34 编辑 ].

TOP

再说了:曹操也没有成功,他也是失败者!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儿子曹丕推翻了汉王,自立魏国。

而他的这个计策被司马懿,同样翻版使用了。

诸葛亮没有英年早逝,呵呵!

他死的时候,那么多的英雄只有80多岁的老将赵云还在。  而曹操早死了,曹操的儿子曹丕也死了。周瑜,鲁肃等也早死了。

诸葛亮是中国文人的代表!

他的才智,永远存在在中国人的心中!.

TOP

回复 15#飞羽妈妈 的帖子

我们的文学评论在进行评论时,为了增加吸引力,往往会用比较特别的标题。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很多特别的评价,记得中学时候,听到与以前一直接受的观念不同的评价时,不知该如何判断了。现在想来,如果父母或老师能给我及时的引导,告诉我有人这样想主要是想强调什么,有些人那样想主要是强调什么,两者并不是在否定对方。我们可以如何去兼顾优点,回避或弥补不足,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这样做,什么情况下可以那样做,那么我就可以减少很多迷惑,孩子们也就不会那么“反叛”

[ 本帖最后由 zjue 于 2010-5-26 22:43 编辑 ].

TOP

有的人为自己活着,他活得自在,活得痛快,活得潇洒,她快活过了她的少年,快活过了他的壮年,可是还能快活过她的老年吗?快活的结果已经远离她。
告诫某位所谓的过程论者:
人,都要为自己的明天想想,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今朝难道没有愁?为何又借酒消愁?矛盾啊矛盾,痛苦啊痛苦,又何必?

你不知“我”,又怎知“我”想法?不懂也呗

[ 本帖最后由 TIMGG 于 2010-5-27 00:14 编辑 ].

TOP

诸葛亮从刘备的三顾茅庐开始,从一介书生(还被一些人称为乡野村夫),最后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以说是,中国一直以来所宣扬的“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改变人生的典型代表。

诸葛亮帮助刘备立业时,刘备只有多少人马?,只有一万多人马,而曹操呢, 那是百万雄狮。
曹操以百万人马打一万人马的刘备。可以说:曹操是石头,刘备是鸡蛋。曹操打刘备那是石头打鸡蛋啊!

对于诸葛亮来说,是绝对的逆境。
但是诸葛亮用他的智慧,一连串的计谋,不仅打败了百万的雄狮的曹操,而且建立了蜀国,后来励精图治,使蜀国成为与魏国抗衡的国家。

对于一介文弱书生来说,那是多么大的成功!

而且诸葛亮的那些计谋大部分都是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实施的,可以说是绝地逢生!
那就是教育大家:在极端困难时,不要放弃,用智慧来战胜困难!

作者化了大部分的篇幅来详细描述诸葛亮如何在不利的情况下战胜魏国,目的就是来宣扬这种精神,
这个是三国演义的精髓,是中国的文化的精髓!

纵观中华五千年,大部分都是战乱,处于和平年代是非常少的。
但是中华民族没有被击垮,中国人民没有被打倒,特别是中国近代史,现代史,那是在多么困难的情况下!为什么?

就是这种在逆境之中不放弃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们!
所以纵然诸葛亮有不足之处,孔夫子都说:人无完人!
但是这种精神我们永远不能放弃。

在人的一生中,没有一个人始终能一帆风顺的,都有逆境的时候,
当处于逆境时,想想我们的祖先诸葛亮怎样在逆境中,迎难而上,任何困难都是如纸一样,一捅而破!

虽然解放后,妇女得到了很大的解放,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男儿还是当今社会的主角,还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所以男儿更要学习这种怎样在逆境中战胜困难的精神!

[ 本帖最后由 飞羽妈妈 于 2010-5-27 11:01 编辑 ].

TOP

而曹操呢,是有雄才大略,但是他的根子里是自私的。他的携天子以令诸侯,最后让儿子代而取之。
他的这种“精神”也被司马懿给一点不变的使用了。

以至于虽然最后司马懿的儿子取代了魏国建立了晋朝,但是这种“精神”也被遗传了下去,著名的南北朝基本都是武官取代天子,自己为天子,又被自己的武官所取代,以至于中国人民经历了那么多年代的战争。
从三国的魏国,两晋,南北朝,隋朝,多少中国人民死于这个战争纷乱的年代?

一直到真正的伟人,无私的勇敢的,智慧的李渊夫子出现才结束了这些战争年代,开创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繁荣的最伟大的,最扬眉吐气的,最高昂的唐朝!!!

所以自私的人得天下,那就是害天下!.

TOP

饮食男女之过程论

引用:
原帖由 TIMGG 于 2010-5-27 00:05 发表 \"\"
有的人为自己活着,他活得自在,活得痛快,活得潇洒,她快活过了她的少年,快活过了他的壮年,可是还能快活过她的老年吗?快活的结果已经远离她。
告诫某位所谓的过程论者:
人,都要为自己的明天想想,今朝有酒今 ...
  007可能就是那个过程论者,不是很合格,但极想成为一名过程论者。
  过程论者,都是一些胸无大志的人,而且是一些非常麻烦、非常粗俗的人。
  且让007举例说明之。

  例一:饮食过程论

  在饮食方面,结果者与过程论者截然不同。
  低端结果论者但求吃饱裹腹,高端结果论者要求高得多了,山珍海味啦,美酒咖啡啦……但是无论高端低端,结果论者都不会在乎甚至不参与食品、饮品的制作、准备过程,因为他们想要的就是吃饱吃好。其过程能省则省,能马虎则马虎,能让别人干就决不自己干。
  过程论者就不同了。因为讲究吃的过程以及吃前的准备过程,事情就麻烦啦。采购啦,一家人齐上阵,择菜、洗菜、切菜、烧菜、配菜。如果有特别的菜,或者在特别的日子里,还会把珍藏的餐具拿出来使用。把灯关上,点上蜡烛,轻柔的音乐响起,开心地说话,娓娓道来。品尝佳肴,品尝家人共处的快乐,品尝快乐的人生……既然是品尝,就会讲究吃相,怎么端碗,怎么使筷子,怎么摆放刀叉,什么酒用什么杯子,怎么举杯祝酒,怎么嚼食物,怎么喝汤,用勺取菜盛汤是往里舀还是往外舀……都来一番讲究。
  哎呀呀,过程论者吃顿饭可以把结果论者烦死,让结果论者抓狂。结果论者只把吃饱吃好的结果当成是生活,所以无法理解过程论者何以如此折腾。殊不知,人家过程论者把吃的过程以及准备吃的过程统统地看成是生活的过程,乐在其中。

  例二:男女过程论

  在男女方面,结果者与过程论者也截然不同。
  阿Q对吴妈说:“我想跟你睏觉。”是典型的结果论表达。其实,这还不是彻底的结果论。彻底的结果论者会像一只发情的公狗一样直接扑了上去。
  如果阿Q说:“吴妈,我稀罕你,我想跟你睏觉。”那就有一点过程论的味道了。当然,标准的过程论者不会只说一句“我爱你”就直入主题。他很可能会说:吴妈,你真好看,笑起的样子超可爱……如果阿Q、吴妈有文化而且是男女过程论者,阿Q一定会给吴妈写许多情书,倾诉自己的爱恋;吴妈也不会因为阿Q一封情意绵绵的书信就委身于他。他们一定会尽力使用一切温雅的方式,尽量延长示爱求爱的过程,享受恋爱的过程。阿Q吴妈即使目不识丁,不能写情书,他们也有其它办法。阿Q会用行动取悦吴妈,譬如,替她干活,甚至为她打架,把最好吃的东西留给他,把最美的东西送给她,一听说吴妈喜欢听蝈蝈叫就连夜为她捕捉几只。还有,暴风雨来临之前,阿Q不用吴妈说就会帮她检修屋顶瓦面……吴妈呢?她会偷偷地量阿Q的脚印,替他衲上一双又一双结实的布鞋,还有花样百出的鞋垫,忍不住地替阿Q理理衣角……
  他们极尽能事谈了一场漫长的恋爱,他们终于结合在一起。阿Q抱着心爱的吴妈,把天下情话说尽。吴妈温柔地看着自己的相公,似乎要把他融化。阿Q深情地吻着自己的娘子,从额头吻到嘴唇,从手指吻到脚心……
  结果论者一定急了:我Kao,不就是做爱吗?哪有这么烦琐?
  阿Q和吴妈会告诉结果论者:前戏很重要,过程很重要!

  学习何尝不是如此?
  工作何尝不是如此??
  生活何尝不是如此???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10-5-28 13:23 编辑 ].

TOP

好贴留印。。。。
旺上人才多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TIMGG 于 2010-5-27 00:05 发表 \"\"
有的人为自己活着,他活得自在,活得痛快,活得潇洒,她快活过了她的少年,快活过了他的壮年,可是还能快活过她的老年吗?快活的结果已经远离她。
告诫某位所谓的过程论者:
人,都要为自己的明天想想,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今朝难道没有愁?为何又借酒消愁?矛盾啊矛盾,痛苦啊痛苦,又何必?

你不知“我”,又怎知“我”想法?...
经过一天的反省,007决心向您学习。
007今天在问自己:今天我愁了吗?嗯,有点愁。因为写《饮食男女过程论》,耽误了正事。今天领导向俺要稿子,俺交不出。
又请教TIMGG:今天您为明天想了什么或愁了什么?.

TOP

回复 22#hxy007 的帖子

阿Q和吴妈的故事让我笑了半天。您太有才了!.

TOP

一个人的最终标准是成功”,真是说了白说。什么是“成功”?定义太宽泛了,如果都像文章里说的一样只有得天下才是一个人成功的标准,那么古今中外有几个人是成功的?还有的人刚“成功”地得了天下就把命丢了,比如英国都铎王朝的那几个Kings and Queens,为了一小点天下头都被砍了。命都没了这成功不要也罢。

三国里曹操,周瑜,诸葛亮,赵云都是我最喜欢的(排名有先后),他们每个人都活出了自己的精彩,都是成功的。可惜我家小孩的性格他们谁也不像,倒像是个孔融,每天礼让多多。.

TOP

引用:
原帖由 mmdd06 于 2010-5-28 11:14 发表 \"\"
阿Q和吴妈的故事让我笑了半天。您太有才了!
都是给逼的。
今天我准备把《饮食男女过程论》交给领导,权当工作成果了。.

TOP

回复 27#hxy007 的帖子

那么我们就是您第一批读者啦?请您向领导转达读者代表的观点:这篇文章很有趣!.

TOP

各位才华横溢,佩服!佩服!
我也得反思一下我的育儿方法了。。。.

TOP

儿子5岁不到时看了三国,最喜欢曹操

儿子5岁不到时看了三国,开始他说喜欢吕布,看完后说最喜欢曹操,因为曹操计谋多。我很奇怪,诸葛亮不是计谋更多吗?他回答,诸葛亮和曹操不是一个级别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mmdd06 于 2010-5-28 11:40 发表 \"\"
那么我们就是您第一批读者啦?请您向领导转达读者代表的观点:这篇文章很有趣!
领导是个结果论者,说这篇文章狗屁不通。 .

TOP

回复 27#hxy007 的帖子

呵呵,很搞笑,本人笑了半天,不过,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讲,有人很受伤,这样不好。表现为,举例不雅,段章取义,没有取其精华,更没有挖掘精神层面的东西。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该充分认识到网络语言的优劣,正确使用规范语言和文字的目的,达到教导大众的目的。后一句话是某位校长曾说过的,这个结果论的观点和我一致。所以我说这位所谓的过程论者,不要回避自己的结果论,而扩大过程论只是掩饰的手段,目的是要把结果藏起来。
你举了饮食男女之例,我也举一个例,和我们密切相关的,那就是“实验”!
要知道我们在做一项实验的时候,我们要求达到一个完美的结果,并且必须要有一个完美的过程,二者是缺一不可。某人扩大过程论的目的是什么?只有一个解释,这是掩饰错误方向的手段,又或许她自己就没有方向或是她的方向不可告人,所以做出来的事让人费解。
我们在实验学校的BBS,就讨论实验学校之事,之所以突出实验二字,它就是一所科研型的学校,不会说,这里只讲究过程,而不重视研究结果吧?那么十年后,那些小朋友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没人知道,因为我们讲求的是过程??在过程中,结果的好坏还有很多因素,比如,家庭教育,在入学时,我们就发了五本书,供家长学习,这个我要特别说的,我也做过研究,这个研究很容易,网络这个东西很好,有很大的信息量,很多的资料供你参考,同样几所学校,在外的口碑都很好,可是你会发现,出来的学生不一样,对学校的情感反馈不一样,一些是很怀念母校、很知道感恩,而另一些缺是整天发一些男男女女的贴子,语无论次地说得貌似牛B的话,内心世界所散发出不一样的气质。所调查的,都是大致前五名之内的好学校(小学),为什么教育后的成果会不一样?真的反差很大,难道这完全是家庭教育的原因?看到了前人的结果,就要找原因了,如果象某人这样轻视结果论,你如何去找原因?你又如何去提高你现在那个过程的质量?当你有了收获,你会为“终生为师”所下的决心感到自豪,那不就是结果带给你的快乐,也是给你进行继续完美过程的动力,所以结果真的很重要,它和过程一样重要。所以,请不要用过程论来推卸你的责任,这句话没有人要听,十年对你来说只是过程,但是对家长来说需要看到收获。抱歉我又回到严肃的问题上来了,希望你交给领导的东西更有质量。

[ 本帖最后由 TIMGG 于 2010-5-28 13:45 编辑 ].

TOP

回复 31#hxy007 的帖子

是狗屁不通.

TOP

回复 24#hxy007 的帖子

唉,我是在为别人发愁呀! 真没必要~~别人要死要活管我屁事。

[ 本帖最后由 TIMGG 于 2010-5-28 13:4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TIMGG 于 2010-5-28 13:25 发表 \"\"
抱歉我又回到严肃的问题上来了,希望你交给领导的东西更有质量。
你和领导的批评都对,我现在改交另外一篇作业。
是以用过程-结果兼顾论的立场写的作业,见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 ... p;page=1#pid5187608.

TOP

回复 35#hxy007 的帖子

有几篇作文题目不错,可以研究下:创新教育计划;感恩教育研究计划;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完美对接。.

TOP

引用:
原帖由 TIMGG 于 2010-5-29 22:35 发表 \"\"
有几篇作文题目不错,可以研究下:创新教育计划;感恩教育研究计划;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完美对接。
敢问一声:阁下不会是国家教育部长或上海市教委主任吧?看你布置作业的胸襟,我猜你至少是个名校校长。
诚实地向您报告:你出的题目,俺做不出。.

TOP

最近受过程论影响,很纠结,有时候想想“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精神也值得学学.

TOP

不知不觉地用起了省略号,很吃惊.

TOP

工作生活之过程论

引用:
原帖由 TIMGG 于 2010-5-31 16:19 发表 \"\"
不知不觉地用起了省略号,很吃惊
  很抱歉,让你还想着那些省略号,甚至让你也养成使用省略号的恶习。下面一篇作业,007保证不用省略号。它不是新作,而是007在2008年撞到到玻璃墙后的感触(见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 ... p;page=5#pid4018741)。现在引用,只是改了标题,加了小标题,以突出过程论的主题,博君一笑。反复引用,但愿W爸不怪我浪费网络资源。

  (一)工作过程论:以当门卫为例

  就在刚才,我进办公楼之前,看见一位同事撞在了那堵宽敞明亮的玻璃门上。
  夏天大门开口正对着大堂的中轴,最近改开最靠边的那扇门,以免冷风直接灌进室内。问题是大家习惯了走中门,现在开着的边门又没有明显的提示,心不在焉来上班的同事们接连撞中门。我们提醒门卫给点标示,人家指着玻璃门墙上那条淡淡的红线说:“有标志耶,是你们自己不小心,没有注意!”我说:“就是因为有人不留意,所以才要标志明显一些呀!”我建议他,正面可以贴上“欢迎上班,小心玻璃!”背面贴上“平安回家,小心玻璃!”诸如此类的提示,既实用,又温馨。人家讽刺我说:“哎呀,你来当领导就好了!”
  遇到这种门卫,真是无话可说。我在想,要是让我当门卫,我就会主动想到贴这么温馨的提示。我还会想办法弄几盆花木,摆在不开的玻璃门前,让想撞门的同事都撞不着,也让我守卫的大门变得更加美丽而富有情趣。我还会向领导建议,在空空如也的大堂里,放上一些沙发或椅子,还有茶几,好让等待接见的访客有个歇脚的地方。现在他们在我面前焦急不安地晃来晃去,我多没面子啊!还烦我。另外,我会要求在门口放上几把公用的雨伞,再放上一块可以让各位员工脚底变得干净一些的地毯——我可不愿意让我可爱的大堂地面有许多温漉漉、脏兮兮的鞋印。我还愿意代同事们接收快送过来的邮件,免得有那么多不明身份的家伙在我把守的大楼里窜来窜去,留下安全隐患。我要让各位同事不仅仅把我看成是门卫,我要真正成为这座大楼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全体同事可以信赖也常有依赖的员工。
  我做这些,不是好表现,不是为了受到领导的表扬、同事的赞赏,也不是为了晋升、拿更多的奖金,而是为了让自己的工作变得更专业,更有成就感,更具尊严,更有意思。我不想让自己的工作仅仅变成谋生的手段,我还要在工作中享受工作的乐趣。这样,我就会有一张像那位美国加油站普通工人那样灿烂的笑脸——工作多美好!生活多美好!!如果有人以为,我的快乐和幸福是浅薄的,我的追求是卑微的,那我可不认同。我的工作固然没有多少科技含量,但我的工作充满人文关怀。不要以为不是技术活就不用动脑筋,你没有看见吗?——我的活干得多漂亮!那是因为我不但在用脑干活,而且在用心干活!我把在常人看来没有技术含量的活,干出了科技含量,还干出了人文情怀。我让我的工作变得一点都不比精英们的工作下流。我让同事、顾主开心、舒坦,我自己也因此开心、舒坦,我心里美着呢!
  仅仅为谋生而工作,工作就是苦役。即便是为了某个外在的崇高目标而工作,亦复如此。君不见,那些说是为国争光的国家足球队官员把中国足球弄成了什么样子?君不见,那些为挣大钱而比赛的国足队员把足球踢成了什么样子?他们哪里像我们踢球啊?!他们被那些崇高或不崇高的外部动机,弄得紧张兮兮,了无乐趣。我们踢球的动机则如此地单纯,仅仅是为了享受踢球本身的快乐。虽然我们也想赢球,想方设法让本方进球,同时防止对方进球;但是,对方巧妙的过人、流畅的配合、精彩的射门,依然会赢得我们的掌声和喝彩。这个时候,输赢并不重要,重要是我们享受生活。

  (二)生活过程论:以打乒乓为例

  我时常陪孩子打乒乓。刚刚启蒙时,让孩子学会打乒乓、喜爱打乒乓,固然是我这个爸爸的责任。但我可没有仅仅把它当成责任和义务,我在琢磨如何当陪练,让孩子觉得我的水平和他差不多。他水平提高一点,我给出的球也提高一点难度。我在孩子面前做不到从心所欲,我就把这当成是学习,学习如何平衡胜负,让孩子有胜有负,每局双方的比分还差不多。很长时间以来,孩子都以为我的水平只比他高一点点,因此在想尽办法多赢我一些。我心里那个乐呀!
  可是,我最近高兴不起来了。随着孩子水平上升,我真地和孩子旗鼓相当了。照理,我应该为此而骄傲。可是,孩子变得越来越计较胜负了。有时,为了让孩子看淡一点输赢,多享受一点打球本身的乐趣,我们夫妻俩会使出全身的解数教训这小子,让他尝尝输球的滋味。他不能正确对待,结果往往弄得不欢而散,乘兴而去,败兴而归。我一直在纳闷:是谁、是什么原因弄得我孩子享受不了打球的乐趣?有什么办法恢复孩子当年那种为学打乒乓而打乒乓的纯朴动机?
  有一回,我们的邻桌有一对中年男子正在私下比赛。他们的乒乓水平相当高,也非常接近,比赛十分激烈。我和孩子停下来看他们比赛。两个鬓发都有些花白的男人像小孩,寸土不让,每球必争,非常计较。自己失误了,就会做出各种夸张的表情和动作,一幅痛苦不堪的模样。有趣的是,对方打出好球,也会大声地叫好,然后斗志更加昂扬……他们打球是一种享受,我们看得也入了迷。这两人比赛,无论谁输谁赢,都是没有奖品奖金奖状的。他们获得的唯一奖赏,就是这场酣畅淋漓的球赛本身,他们从中获得了无穷的乐趣,无论输赢。他们年届中年,还从家里跑出来,相约到这里打球,肯定是因为他们爱好这个,肯定是因为从小到大他们都觉得打乒乓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很难想象,如果他们当初学打乒乓的时候是为了有一技之长,为了升学时加分,或者为了成为国手,为家门荣耀,为国争光,总之,为了打球之外的某个结果,他们怎么可能现在还会来打球?在这样的动机支撑下,他们也许也能够刻苦训练一段时期,但是不大可能到了四十多岁还像小孩子一样,偷偷跑出家门,来过把打球的瘾。我就是这样理解这两个乒乓男人的,我不知道我的孩子是不是也从中明白了一些生活的道理。但我真地希望他这样——打球就是打球,打球时不要想那么多,只想享受其中的乐趣;学习就是学习,学习时不要想那么多学习的外部后果,在学习中只享受学习的乐趣。

  (三)极度变态的学习结果论

  可是,孩子入学之后,学习的动机逐渐被严重扭曲。在刻苦学习的恶劣学风中,诸如数学之类的知识是一种异己的力量,本身是枯燥乏味的,学习本身因而是辛苦的,是痛苦的。只不过因为学习可以带来好的结果,所以才要孩子们忍受苦难而刻苦学习。对于有类似学习观的家长和老师来说,激发和维持孩子的学习动机,就是用这种学习的外部结果,去诱导孩子从事学习。他们能够做到的最高明之处,不过是给一粒粒苦涩的知识药丸包裹上一层糖衣(近的如老师的表扬、小五星、小红旗,同学的赞美,以及父母的笑脸、各种各样的奖品,或者多看一会电视;远的如找到一份好工作,或者当大人物,娶美女、嫁金龟、挣大钱),哄着孩子们把它们吃下去,吃上9年、1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这种强化机制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怎么会享受工作,享受生活?他们非但不能享受工作、生活,而且对所谓工作还有乐可享的观点嗤之以鼻。于是,他们只能像奴隶那样,刻苦学习一阵子,辛苦工作几十年,含辛茹苦生活一辈子。.

TOP

引用:
原帖由 TIMGG 于 2010-5-31 16:19 发表 \"\"
不知不觉地用起了省略号,很吃惊
  哎呀,我突然发现上面的作业还是用了省略号。积习难改呀!为了保持原色,就不改它了。要是不看惯,就请各位把它当句号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0-6-2 10:16 发表 \"\"

  很抱歉,让你还想着那些省略号,甚至让你也养成使用省略号的恶习。下面一篇作业,007保证不用省略号。它不是新作,而是007在2008年撞到到玻璃墙后的感触(见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php?tid=4564875 ...
作业都有点意思,拜读了!
我一定没你写得那么有趣。学习中。.

TOP

回复 1#zjue 的帖子

有些片面了。蜀国内部的权力斗争非常复杂,有刘备旧部、荆州旧部、西川势力等等,彼此勾心斗角,始终内耗,这也是诸葛亮不得已亲历亲为的原因之一。当然,他肯定也是个完美主义者,否则不会那么事必躬亲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大核桃 于 2010-6-2 15:24 发表 \"\"


作业都有点意思,拜读了!
我一定没你写得那么有趣。学习中。
结果论者一般只看重作文的结论,过程论者还会看重论据、论证过程能及那些有趣的表达形式。
你能看出其中的有趣,我特享受。.

TOP

回复 40#hxy007 的帖子

看来所谓的过程论者也不轻松啊,就是没有工作的压力,也没消停过。还是简单点好!该想的想想,卫门的事就不用深究了吧。但是,你习惯并喜欢思考这些问题,这是你的快乐,就象你认为学习枯燥乏味数学是痛苦的,可是我并不这么认为,数学是很有意思的,它现在也每每能带我孩子快乐,因为当孩子能自己想出一种新的计算方式,他就很快乐,而且也带给他很大的荣誉。这并不是药丸包裹上一层糖衣,而是真正糖果。。。而你思考的这些问题,很片面的,你要重新思考。

[ 本帖最后由 TIMGG 于 2010-6-2 17:23 编辑 ].

TOP

回复 45#TIMGG 的帖子


阁下这么说,俺都不好意思跟你讨论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0-6-2 19:06 发表 \"\"

阁下这么说,俺都不好意思跟你讨论了。
唉,和某些**讲话确实太累。
瞧007你这态度,你都自个儿不好意思起来了。又让我值得学习!
。啥时候我也修炼到这份儿上就好了。.

TOP

世界怀之过程论

  世界杯开始啦!可惜007事太多,不能像历届杯赛那样在电视机前过上一个月,只一天挑一场看一看。因为有IPTV可见回看电视节目,007也不必熬夜了。可是,不愿意熬夜看赛况直播的,实际都是伪球迷。做真正的球迷,才能充分感受到世界杯带来的激情和快乐。好在,007还没有堕落到像几个哥们那样——他们依然关心足球,但不怎么看比赛,只问一问结果。对,这些伪球迷已经堕落成了十足的“结果论者”。

  没有想到我家儿子也是个结果论者。今天,儿子做好作业,想看一会昨晚今晨的比赛。嗯,007也想补看。可是,这小子先上网查询,然后大喊一声:“老爸,德国队赢了澳大利亚,4:0。”007不想听也听到了,补看这场比赛的兴致一下消失殆尽。我家的这个结果论者非常讨厌,他剥夺了我观看比赛过程的乐趣。.

TOP

酸.

TOP

有晚上看财经频道(还是纪实频道?)的《商解三国》?我觉得蛮好看的,可以给职场中人很多建议。.

TOP

 60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