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 1234
发新话题
打印【有7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家庭教育专题汇总贴

“控制型家长”爱孩子就别当这四类家长

“控制型家长”爱孩子就别当这四类家长



面子型家长

这类家长对孩子持否定与排斥的态度。有一位父亲,自己是一位出色的领导,当孩子的“一模”成绩只够三本线,与他的期望有很大偏差时,他生气地说,“我怎么有你这样的窝囊废儿子。”儿子眼泪哗哗地流下来。家长这样做会让孩子丧失信心。

陀螺型家长

这类家长情绪不稳定,家长的态度随着孩子的变化而变化。无论孩子回家和家长说什么事情,家长马上随着话题像“陀螺”一样旋转。有个考生告诉家长,说他的成绩忽上忽下,担心高考时发挥不稳。家长马上着急起来,万一高考赶上孩子发挥最差时候怎么办?妈妈眼泪汪汪,好像孩子真的已经考砸了,这更加剧了孩子紧张情绪。

物质型家长

这类家长只顾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不关心孩子的切身感受。有的家长说,这段时间他们不敢惹孩子,孩子要什么就买什么,吃什么就做什么。可是,他们又常常不注意说话方式,有时会跟孩子说“你要是考不好,别怪我们,那是你的事。”其实家长这话表面上是说给孩子听的,实际上是家长自己安慰自己。

控制型家长

这类家长爱一切包办,他们希望孩子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不能有片刻放松。一位妈妈说,她的孩子进了家门,把书包放下,聊几句当天校园的生活与学习情况,孩子的爸爸就大喊着要孩子去学习。这位父亲就属于一切包办的控制型家长,孩子必须按他的要求时刻把心放在学习上,每分钟都要用在学习上,一切作息以学习为目标。这位父亲的控制行为遭到孩子的强烈反抗,孩子哭着愤怒地和父亲争吵,然后一眼书也没看,在哭泣中睡着了,父亲则气得浑身发抖。

家长再有阅历,再有水平,也不能代替孩子去参加高考。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在高考中能考个好成绩,并且每个家长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但当家长的行为和爱孩子的初衷背道而驰时,就很难给孩子创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高考在即,奉劝家长别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家长要对孩子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相信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安排好属于他们自己的高考。.

TOP

教育专家的教子手记:

教育专家的教子手记: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上)
妈妈是朋友,是老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本书作者既是好妈妈又是好老师,她提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教育原则,指出了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值得我们借鉴。
   
不看“有用”的书
    不看“有用”的书,不是说不给孩子选好书,而是在选择中要以孩子的兴趣为核心要素,不以“有用”为选择标准。
    有一位初一学生的家长,发愁自己的孩子不会写作文,问我怎么能让孩子学会写作文。
    当我了解到她的孩子很少读课外书这个情况后,向她推荐了两本小说。孩子读了很喜欢,读完了还要买其他小说来看。为此她给我打了电话,显得非常高兴。但过了一段时间,再见她时提到孩子阅读的事,她却又是一脸愁容,说现在孩子又不喜欢读课外书了,不知该怎么办。
    原来她在孩子读完这两本小说后,就急忙给孩子买了一本中学生作文选。妈妈的理解是,读课外书是为了提高作文水平,光读小说有什么用,看看作文选,学学人家怎么写,才能学会写作文。可孩子不愿意读作文选,刚刚起步的阅读就这样又一次搁浅了。
    这位家长的做法真是让人感叹,她不理解小说的营养价值,也没意识到阅读是需要兴趣相伴的。她认为读小说不如读作文选“有用”。这种想法,好比是想给孩子补充维生素,却拿一盒腌制的果脯取代一筐新鲜苹果,大错特错了。
    现在,不少家长不关注孩子的课外阅读,只是热衷于给孩子买作文选,订中小学生作文杂志,这是一个极大的认识误区。
    有的家长虽然没买作文选,却只给孩子买散文精选、短篇小说集等。他们认为孩子小,功课紧,适合读篇幅较短的东西。每当我看到家长为孩子挑选诺贝尔奖获奖作者散文精选集之类的书,心里总是由不住怀疑,孩子看吗,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孩子?
    考虑到中小学生阅读的延续性和量的积淀,我认为应该重点读长篇小说。首先是小说比较吸引人,能让孩子们读进去;其次是长篇小说一本书讲一个大故事,能吸引孩子一口气读下去几十万字。中小学生对散文,尤其是翻译散文大多不感兴趣;而短篇小说讲得再精彩,读完了也最多只有1万字。孩子们可以一鼓作气地读完一个大故事,但很少有人能一篇接一篇地连续读20个小故事。经常读长篇小说,更容易养成孩子大量阅读的习惯。好的短篇作品可以给孩子推荐一些,但不要成为主导和唯一。
    在读什么的问题上既要给孩子一些引导,也要尊重孩子的意愿,目的就是尽量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先考虑有趣,再考虑有用。
    我的建议是,家长自己如果经常读书,心里十分清楚哪本书好,可以推荐给孩子;如果家长总能给孩子推荐一些让他也感到有兴趣的书,孩子其实是很愿意听取家长的指点的。但如果家长自己很少读书,就不要随便对孩子的阅读指手画脚,选择的主动权应交给孩子。
    事实上“有趣”与“有用”并不对立,有趣的书往往也是有用的书。一本好小说对孩子写作的影响绝不亚于一本作文选,还要超过作文选。陶行知先生就曾建议把《红楼梦》当作语文教材来使用。所以,我在这里说“不读有用的书”是一种矫枉过正的说法,目的是强调关注“有趣”。只有“有趣”,才能让孩子实现阅读活动;只有实现了阅读活动,才能实现“有用”。
   
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
    《哈佛家训》里有一则故事:三位无聊的年轻人,闲来无事时经常以踹小区的垃圾桶为乐,居民们不堪其扰,多次劝阻,都无济于事,别人越说他们踹得越来劲儿。后来,小区搬来一位老人,想了一个办法让他们不再踹垃圾桶。有一天当他们又踹时,老人来到他们面前说,我喜欢听垃圾桶被踢时发出的声音,如果你们天天这样干,我每天给你们一美元报酬。几个年轻人很高兴,于是他们更使劲地去踹。过了几天,老人对他们说,我最近经济比较紧张,不能给你们那么多了,只能每天给你们50美分了。三个年轻人不太满意,再踹时就不那么卖劲了。又过几天,老人又对他们说,我最近没收到养老金支票,只能每天给你们10美分了,请你们谅解。“10美分?你以为我们会为了这区区10美分浪费我们的时间?!”一个年轻人大声说,另外两人也说:“太少了,我们不干了!”于是他们扬长而去,不再去踢垃圾桶。
    老人是位攻心高手,与其他人的直接劝阻相比,老人的说服工作不着痕迹,却有明显的效果。分析他的方法可以看到,老人先通过“给予”,把几个年轻人的“乐趣”变成一种“责任”,这是第一步,目的是降低“乐趣”。任何事情,当它里面包含有交换、被监督、责任等这些因素时,它的有趣性就会大打折扣。然后,老人通过减少支付,刺激他们对踹垃圾桶这件事产生逆反心理,这是第二步。最后,老人进一步减少支付,并且给出一个让他们不能接受的10美分,使他们在心理上对踢垃圾桶这件事产生排斥感,产生逆反心理。于是,原本令几个年轻人感到有趣的一件事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让他们成为“受害者”。这时再让他们去做,那肯定难了。
    这个故事表面上看起来和写作业没有关系,但它里面包含的教育思想却可以运用到儿童的作业管理上。那就是需要教师和家长在调动儿童写作业热情上,适当使用逆向思维,要刺激孩子对写作业的热情,不要刺激起孩子对写作业的厌恶之情。
    但现实中,许多教师和家长却把方法用错了。最典型且最愚蠢的做法是以“写作业”作为惩罚手段,来对付学生的某个错误。许多家长或教师的口头禅就是“你要再不听话,就罚你写作业”。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普遍了,惩罚手法之多之重,简直是触目惊心。
    北京某所小学,要求孩子作业本不许有一个错字,如果出现一个错别字,整个这一页内容都要重写一次。这种“株连法”使孩子们在写作业时提心吊胆,生怕写错一个字,他们早已忘了为什么要写作业,他们只是在为“不出错”写作业。孩子们刚刚进入学习的征途,就已经开始迷失学习的方向了。
    还有更惨痛的例子。2007年4月25日,广东增城市某中学一名初一的学生,因为英语考试时说话,被老师罚抄单词,从第一课到第十四课,每个单词罚抄10遍。
    许多家长和教师,一方面要求孩子热爱学习,一方面又把“学习”当作暴力手段运用于对孩子的惩戒上。当“作业”变成一种刑具时,它在孩子眼里能不恐怖吗,孩子还能对它产生好感吗?
    针对这一问题,哲学家弗洛姆的一句话值得家长们体会:“教育的对立面是操纵,它出于对孩子之潜能的生长缺乏信心,认为只有成年人去指导孩子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孩子才会获得正常的发展。然而这样的操纵是错误的。”
    所以家长和老师在管理孩子时,不要站到教育的对立面去。遇到每一件具体的事情都扪心自问一下:我是在教育孩子,还是在操纵孩子?被操纵的孩子不由自主地把心思用于反操纵上,他会渐渐变得毫不在乎大人的话,并且丧失理性和自爱之心。
   
考好了不奖励
    把奖励当作学习的诱饵提出来,是一种成人要求儿童以成绩回报自己的行贿手段。它让孩子对学习不再有虔诚之心,却把心思用在如何换取奖品,如何讨家长欢心上。这让孩子的心总是悬浮在半空,患得患失,虚荣浮躁,学习上很难有心无旁骛、脚踏实地的状态。
    家长们也许担心不在学习方面提醒或刺激,孩子就会不好好学习,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就当下的社会生活来说,考试的重要性已被渲染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孩子周围根本不缺少“分数场”。从一上学开始,孩子就天然地知道好成绩非常重要。家长什么都不用说,孩子也会尽力去拿一个好成绩。纵使家长没有奖励,好成绩本身也会给他带来巨大的快乐,已足以形成激励作用。
    家长在成绩上的淡然,恰是对社会、学校过度渲染成绩现象的平衡,把孩子拉回到踏实的学习心态中,防止他在学习中有压力或变得虚浮起来。
    在我们的体会中,家长不渲染考试,不强化分数,会让孩子在考试方面心理一直比较坦然,使他的学习注意力不被分散,学习中没有压力,不但不会影响孩子的成绩,从长远的时间里来看更能促进学习进步。
    其实,考试成绩本身就是奖励,父母合上成绩册时一句淡淡的“很好”和眼中的愉悦,就已经足够激励孩子再接再厉了。
    一位妈妈告诉我,她用了很多办法来激励孩子。孩子考好了带他去游乐场,买名牌运动鞋,吃西餐,甚至许诺说要考到某个程度就带他出国旅游。可每种办法只能用一两次,然后就没效了,所以孩子的学习一直没什么起色。
    这位母亲似乎用了很多办法,但分析她的方法,其实只有一种,那就是物质刺激,区别只是奖品不同。
    人对奖品的热爱程度取决于他在这方面的欠缺和需求程度。从物质贫困年代走来的家长们常有的思路就是物质刺激,这是供应短缺时代遗留的观念。
    就现在的孩子们来说,在物质上并没有太大的欠缺,所以物质奖励并不能真正刺激他们的热情。即使能带来一些动力,也是阶段性的,持续不了多长时间,而学习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态度。
    对孩子来说,一旦觉得某件事情是任务,他就会同时有苦役感。这样做下来,到他终于买上山地车时,游戏的兴趣多半已被大大地挫伤。如果过一段时间他对游戏的兴趣又起来了,你可以按这样的思路设计下一个“奖励”。注意在整个过程中不要让孩子察觉你的真实意图。
    我想我这个“方法”如果在做之前被孩子听到了,可能会让他觉得是个馊主意。但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他应该是乐意接受这个方法的——没有痛苦地减轻了网瘾,减少了和家长的冲突,他的生命成长中因此减少了一些损害。这对他当下及未来可能都是重要的,这应该是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是防止出现问题的思路。
    在发展孩子各种良好品行习惯中,胡乱奖励不会对孩子的飞翔产生助力,却会成为挂在孩子翅膀上的石块。“考好了不奖励”正是为了避免给孩子帮倒忙。(未完待续)

教育专家的教子手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下)
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
    设立“记功簿”是个较好的办法,我从没用钱奖励过孩子,来自父母的奖励就是这个小本中的一朵朵小红花,它无法用金钱计算价值,却无比珍贵,协助我培养了孩子许多好品德。
    从女儿4岁起,我给她弄了一个小本,专门记她做的好事。小本不大,每页只记一件事,所记事情都很简单,基本只有几个字,例如“收好玩具”,“扔垃圾”,“自己编故事”等等,每页都用红笔画一朵小红花——这就是给她的奖励。我把小本叫做“记功簿”。我发现每次给女儿“记功”时,她都非常高兴。
    这个方法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好处。一是孩子受到表扬,很有荣耀感;二是小本中记的事对她有提醒作用,让她以后不要忘了再做这些好事;三是凡写在这个小本上的字,女儿都能记住,她经常在数小红花时顺便读一下自己的先进事迹,也认了不少字。
    儿童和成人一样,都喜欢受到肯定,受到激励。在肯定和激励的环境中,他们才更容易自信,更容易进步。许多家长的错误就在于总喜欢用物质的东西奖励孩子,这说明他们并不了解孩子——对于今天并没有物质短缺体验的孩子,物质奖励作用不大,可能带来一时的满足,但不会持久;只有精神上的愉悦和成就感,才可以带来真正的幸福感和动力。
    我把这个方法对一些家长讲了,有的人甚至说:这是因为你的孩子从小表现得好。我的孩子每天让我头痛死了,哪里有什么值得记录的好事。
    这种想法真是错误。
    其实每个儿童的优点都一样多,他们的特点往往就是他们的优点。有句名言说,世界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家长们哪怕没有时间在实物上设一个记录本,至少要在心里设一个这样的“记功簿”。心里有没有这样一个本子,你的目光和言语会流露出来,孩子完全能感受到。你给他记录的“功绩”越多,你就给了他越多的快乐与自信,这会让他变得越来越好。
    教育的成败全在细节中,失之毫厘,谬之千里。有的家长不仅会在表扬孩子好的方面,坏的方面也会及时指出。
    然而,儿童的反思意识和控制能力都还没有形成,他们更容易受到暗示和兴趣的支配。成人以为把孩子的缺点写出来,张贴在眼前,孩子就会经常自我提醒,理性地纠正自己的错误,这种想法是太不了解儿童的特点了。而且,凡是来他家的人都会看到这张纸,这么多缺点挂在墙上,也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一些家长之所以经常批评教育孩子,就是因为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错误假设,即如果自己不指出缺点,不经常提醒,孩子就不会改正,会越来越堕落。事实是,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上进是他的天性,只要不被扭曲,就一定会正常生长。对于孩子身上的某个缺点,可以适当提醒,一旦发现这个缺点反复出现时,就应该考虑用正面鼓励的方式,不动声色地去帮助孩子克服,而不要反复地直接地批评,不要说“我都给你说过多少遍了,你就是不改”之类的话。反复的批评就如同贴到墙上的“记过簿”,会把孩子的缺点固化下来,使孩子难以和那个缺点剥离开来。
    无论是以实物形式还是在自己的内心,父母都要为孩子设立一个小本子。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珍惜孩子的荣誉感,避免惩罚性记录。儿童没有过错,只有不成熟;而不成熟才意味着有生长空间和成长可能。家长应真正从内心欣赏孩子的不成熟,从不成熟中看到美。这样你才容易打开“记功簿”,而不是一看到孩子的失误,就不由自主地翻开“记过簿”。
   
做“听话”的父母
    要求孩子“听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件再普通不过的事。听不听话,乖不乖,已成为人们评价孩子的一个简易标准。但在我的家庭中,我和先生倒是更愿做“听话”的父母。
    女儿12岁时的春节,我们开车从北京回内蒙古过年。本来计划初八走,早饭吃过后,我们都拎起大包小包准备走了,女儿却不情愿,说奶奶家呆那么多天,姥姥家才呆两天,没和两个姐姐玩够。看她和两个小姐姐难舍难分的样子,都想哭了。我们考虑晚回去一天也没什么大不了,只是我和她爸爸没有休整的时间了,头天下午回去第二天马上上班。于是决定当天不走了,把已搬到车上的东西又拿回来。三个孩子高兴得跳起来。圆圆的姥姥担心我们这样回去会太累,觉得我们太纵容孩子了。
    但我们这种“纵容”并没有把女儿惯成一个唯我独尊的人,恰恰相反,她非常善解人意,凡见过她的人都说你女儿既懂事又稳重。她确实成长得比父母更完善。我们真心地尊重她的各种想法,尤其她逐渐长大,变得越来越懂事后,我们有什么问题不知如何解决时,就会和她商量,听取她的想法,在她面前真正变成“听话”的家长。
    儿童的意识发育和语言表述能力常常不同步,很多东西想到了,但说不出来,或者是说出来的和他们的本意有很大的距离。他们用得最多的表达方式是听话或不听话,顺从或反抗,欢笑或哭泣。大人不要简单地认为前者好,后者不好,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让孩子“听话”。一定要从他们的各种表达中,听出孩子的心声,还要想办法引导他们用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
    哲学家弗洛姆对权威主义伦理学充满批判,认为它所主张的就是“服从是最大的善,不服从是最大的恶。在权威主义伦理学中,不可宽恕的罪行就是反抗。”
    无论家长们多么爱自己的孩子,如果经常向孩子提出“听话”要求,并总是要求孩子服从自己,他骨子里就是个权威主义者。这样的人几乎从不怀疑自己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正确性和不容否定性,他潜意识中从未和孩子真正平等过。但在孩子眼中,他们只不过是些“不听话”的家长。
    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凡是那些非常自以为是,性格偏执的人,他的童年中一定有一段较长的必须服从于他人意志的生活,个人的意愿不断受到压抑。这是童年时代环境给他留下的心理创伤,一生难以完全愈合。很多人把这种偏执施行于自己的后代身上,又在后代身上留下偏执痕迹。
    当然,做“听话”的家长绝不是对孩子言听计从,不能突破道德底线。对于孩子那些没有礼貌的发号施令,没完没了的交换条件,粗鲁无礼的话语,一句也不能听。否则就是纵容。“听话”与纵容是完全相反的两种东西。“听话”的实质是如何理解儿童,如何平等对待儿童;纵容只是溺爱。
    卢梭说:“当儿童活动的时候,不要教他怎样地服从人;同时,在你给他做事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学会役使人。要让他在他的行动和你的行动中,都同样感到有他的自由。”家长和孩子都不要去控制对方,都做“听话”的人。而家长作为强势者和主导方,是局面的开创者——想有个听话的好孩子,一定要记住:在孩子面前首先做个“听话”的家长。
   
不是电脑游戏的错
    女儿10岁上初一时开始玩电脑游戏,经常玩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她玩电脑游戏是在我的怂恿下开始的。我的考虑是,既然电脑游戏能让孩子们那么着迷上瘾,其中一定包含着巨大的乐趣。孩子总应该玩点什么,我要让我的孩子快乐,在她的每个成长阶段获得那个阶段应有的快乐。至于她会不会上瘾,我不是没有担心,但不想因噎废食。总的来说我有信心,这种信心来源于我对游戏的认识和对自己孩子的了解。电脑游戏也就是个游戏,并不是毒品,它和我们小时候玩的游戏并没什么本质区别,只是这个游戏更有趣更复杂。想一想,儿童对哪一种游戏不上瘾呢?
    对游戏有浓厚的兴趣和病态的“成瘾”,这是两种不同的状态。我相信绝大多数只是前者,只有少数的孩子会发展到后一种状态。据说姚明也喜欢玩电脑游戏,另外还有一些事业及学业上很有建树的年轻人也喜欢玩游戏。所以并不是电脑游戏本身有问题,而是孩子缺少自控力,使事情变得糟糕。这是家长首先要确立的一个观念。
    游戏上瘾其实反映的是游戏之外孩子的另一个问题。一个孩子如果长期钻在游戏里不肯出来,以至于成为一种病态,那是因为游戏外的世界让他感到枯燥、不快或自卑。一个孩子如果因为电脑游戏耽误了前途,那他即使生活在没有电脑的时代,也会有别的什么东西使他不能自拔。
    事实上,电脑游戏已成为当代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无论家长喜不喜欢,他们最终都是要玩的,所以,在要不要让孩子玩电脑游戏的问题上,家长已基本上不需要决策了。大势所趋,挡是挡不住的。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孩子既能玩游戏又懂得自我约束,怎样才能娱乐、成长两不耽误?
    刚开始玩电脑游戏,对女儿学习成绩有一些影响,但我坚信,孩子应该玩;坚信孩子自己心里清楚学习和玩哪个轻哪个重,只要我不胡乱干涉,不唠叨,她一定会慢慢调整自己。况且,又不是马上要高考,她成绩高一些低一些有什么了不得呢。只要不让游戏和学习冲突,不败坏她学习的胃口,我相信她在该学习的时候一定懂得用心去学。
    一年多玩下来,女儿对游戏兴趣依旧,但逐渐学会了自我掌控,把该做的事都做了,而且效率高了——我认为,这是她游戏中真正的收获,比单单考出好成绩还重要。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你的孩子自觉,该不玩的时候就不玩了。我那个孩子,你要真这样放开了,他会什么都不干,永远都不想停下来。
    这种假设是不成立的。
    这些家长的“放开”之所以没有效,第一个原因,是平时家长习惯在很多事情上去“管”孩子,单是玩游戏这一件事就不知道发生过多少冲突。家长和孩子最好不要形成这种管制与被管制的关系,这种关系建立的时间越长、越牢固,孩子的自觉性就越差。
    第二个原因是家长缺少耐心,指望自己一改变,孩子也能立地成佛,几天就变好。坏毛病也是“病”,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用一天养成的坏毛病可能需要三天来改正,何况他几年间养成的坏习惯,怎么可能你放开三天他就改了呢。
    因此,家长要治理孩子的某个坏毛病,第一要有诚意,第二要有耐心。
    网络游戏当下似乎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戒除网瘾的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网瘾”问题,只能从家庭教育开始。需要家长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巧。(完)
    摘自《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尹建莉  著  作家出版社2009年12月.

TOP

实实在在的好文章,非常感谢~.

TOP

那么多呀!收藏了慢慢看!.

TOP

每个“逆子”身后必有家庭教育的缺陷

每个“逆子”身后必有家庭教育的缺陷
发布者:梅安安 时间:2010-05-10 15:16:00 来源:解放牛网 新闻晚报


    核心提示:每一个“逆子”的背后,必然都有家庭教育的缺陷。 “妈妈的奉献,也是要讲用心、讲智慧的。胡乱干涉的奉献,只能培养出一个无所作为、或者胡作非为的孩子。 ”  
  

    
  
  一份“揭秘中国城市母亲”的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妈妈当中,奉献型妈妈占最大比例。但是,对妈妈们的这种奉献,孩子的反应却并不全是感激。一名15岁的初二学生伙同同学杀死自己的生身母亲后,若无其事过了三个多月,直到被警方逮捕后才真相大白;一名高中生因为没钱上网,回家偷东西,并当众殴打母亲;九成以上的孩子认为母亲“太唠叨”,最常对母亲说的句式之一就是“妈,您少说两句行吗”……  
  面对孩子的“不领情”,妈妈们伤心、失望、困惑。母亲节前夕,中国最著名的妈妈之一、《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接受女性周刊专访表示,每一个“逆子”的背后,必然都有家庭教育的缺陷。 “妈妈的奉献,也是要讲用心、讲智慧的。胡乱干涉的奉献,只能培养出一个无所作为、或者胡作非为的孩子。 ”  
  
  要警惕“粗暴的母爱”  
  
  记:很多妈妈都会觉得失望,自己为孩子做了这么多,孩子却毫无感觉。您觉得问题出在哪里?  
  尹:从天性来看,每个人都有善恶两面,在正常的环境下,孩子会自然表现出善和美的那一面。如果残忍到伤害自己的亲生父母,那只能说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遭遇了很糟糕的教育环境,错误的教育刺激了他们恶的方面。而这个责任,追根到底还是家长的缘故。没有父母从主观上想要故意培养一个粗暴的孩子,但家长可能会在无意中犯很多错误。典型的有对孩子无度的包办纵容,比如仅仅吃饭这一件小事,孩子想要自己吃饭,妈妈却说“让妈妈喂”;孩子吃了半碗不想吃了,家长就软硬兼施地追着喂。还有很多家长是动不动就生气,生气了就打骂孩子;也有些家长太苛刻,时刻盯着孩子,孩子只要有一点点做错或做得不够好,家长就立刻大呼小叫跑上去干涉。这些行为都会破坏孩子内心的美和善,因为孩子体会的是强权、管制和粗暴。  
  一个孩子的道德成长,不外乎三个方面的合力作用。首先是父母亲的表率,看父母如何跟他人相处,孩子也会跟着学;第二个,是父母如何跟孩子相处,很多家长跟外人相处时很得体,但跟孩子相处时就很不好,而这一点对孩子的成长影响甚重;第三个,是看孩子读什么样的书,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其心灵成长史,读一本好书就等同于跟一个高尚的人进行思想交流,就算孩子从家庭或者社会中受到某些道德上的损害,也还有机会通过阅读优秀书籍来矫正自己。我相信,如果一个孩子堕落到伤害父母的地步,这三条当中,至少有一两条出了问题,或者全部有问题。  
  记:您在与妈妈们接触的过程当中,被提问最多的话题是什么?  
  尹:主要还是学习和生活习惯两个方面的问题。比如孩子不爱学习的问题。儿童的天性应该是喜欢学习的,这就跟人生来喜欢吃饭一样,如果孩子不喜欢吃饭,那一定是产生了某种心理障碍。妈妈们总会认为是孩子天生不爱学习,把问题归咎于天性,希望从我这里讨得一些技巧,去改变孩子。这些家长应该首先去反思自己、改变自己,如果你的孩子不爱学习,一定是家长在跟孩子相处过程中某些不正确的言行破坏了孩子爱学习的天性。比如,现在幼儿园就给孩子们布置作业,这本身已经是错的,回家后,家长又要求四五岁的孩子一本正经地坐着学习,每天写完规定作业,动不动就喝斥孩子“不许乱动,赶快写作业”,却不知道这些行为正在损害孩子爱学习的天性。  
  
  奉献不能有“讨债心理”  
  
  记:很多中国家庭的母子对话都很相似,孩子说“妈你少管我”,妈妈则说“我还不都是为了你好”。  
  尹:家长为孩子付出很多,孩子却不领情,这也不能全怪孩子。家长首先要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好。  
  人们说到“暴力教育”时,首先会想到打骂孩子。打骂是硬暴力,还有一种暴力,就是唠叨。唠叨是软暴力,两者都是在剥夺孩子的自由。一对知识分子父母,非常精明强干,他们对我诉苦,说儿子怎么一点都不像我们两口子,一点都没出息。我无意中看了他们的一段家庭录像,就基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了。那段录像是夫妻俩带儿子去沙滩上玩,孩子开始时兴致盎然地用一个小桶装湿沙子,想要扣出一个圆柱来。在旁边录像的父母不停地唠叨,你应该怎么装沙子,应该怎样倒,应该倒在什么地方,不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不到十分钟时间,孩子就不肯玩了。通过这么一个小小的生活图景,就知道这个儿子为什么不肯跟父母沟通,因为他连最基本的自由都没有,在父母面前,他几乎不能从任何一件事情上获得快乐和自信。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要么很逆反,要么就像他父母所说的很窝囊,很固执。我提出“不管就是最好的管”,就是要把自由和选择权交给孩子,而不是控制在大人手中。  
  记:那妈妈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母爱和奉献?  
  尹:很多妈妈只注意到了外部表达出来的奉献,而没有意识到奉献也是要讲用心,更要讲智慧。我女儿小时候,别人就觉得我这个当妈妈的怎么一点都不作为,孩子写不完作业我也不管,有些事情做错了我也不批评。但是,在这些表象之后有我的用心,我在努力用耐心和智慧去做一个好妈妈。比如女儿拿彩笔在墙上乱画,我不去责骂孩子,就容许她“创作”;孩子觉得大量的作业没意思,反正她都会,我就替她写作业。这样做,比起那些看到孩子犯错就去管教的妈妈,是不是更难?现在大家都不缺吃穿了,也不需要妈妈们吃苦耐劳把孩子养大了,那妈妈要奉献什么?我觉得应该是用心,是智慧,这比奉献体力、时间和金钱更难,也更重要。  
  “母爱”和“奉献”,是两个很美好的词汇,但如果不与时俱进,总是停留在过去的老概念中,这些美好也可能走偏。比如妈妈们过于强调自己的奉献,说: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还不好好学习,你太对不起我了!这实际上就有一种讨债心理。损害儿童道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唤醒他的有罪意识。妈妈不断唤醒孩子的这种意识,只会培养出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  
  
  父母必须“统一阵线”  
  
  记:前不久教育专家孙云晓等人提出男孩危机的说法,您怎么看?在家庭教育当中,爸爸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尹:我个人认为,在教育孩子中,爸爸妈妈,甚至包括爷爷奶奶,所有人的教育价值观和行为必须是一致的,否则会把孩子搞乱。把爸爸教育和妈妈教育分割,把男孩教育和女孩教育分割,这种做法多半是一种商品功能细分的做法,对教育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反而会造成混乱。我们知道,在商业社会中,要为一个产品找到卖点,就一定得细分产品的功能。  
  事实上现在父亲们比以往任何时候参与子女教育都要多,在现代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男性和女性、父亲和母亲扮演的角色,其实越来越接近。爸爸妈妈的教育价值观也必须是统一的,孩子才不会无所适从或学会两面派。同时,教育男孩和女孩的基本原则也是相同的,我们只要不给男孩儿穿花衣服,不把他当女孩养;同时不把女孩子当男孩儿养,他们自然会表达出应有的健康天性。男孩儿需要尊重,需要自由,需要阅读;女孩子也同样需要这些。最美的教育,其实就是最简单的教育,所以我不建议衍生出太多似是而非的概念来。  
  
  成功的亲子教育应该“双赢”  
  
  记:很多妈妈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为了孩子,而忽视了自己的成长。  
  尹:亲子教育的第一动机可能是为了孩子,但最终受益的,应该是两个人,即孩子和家长自己。没有谁天生会做父母,我刚做妈妈的时候也很迷茫,思维方式也不完善,所以我不断学习,看了很多书,不光是家庭教育方面的,而是各种书都看。这样,我自己的认识水平有一个提升,价值观更加成熟,思维方式更加健康,心理也变得越来越强大,对孩子的教育水平也相应提高。我不相信,一个整天坐在麻将桌边上的妈妈,能教育出一个热爱学习的孩子。  
  我对现在年轻的父母充满信心,他们学习的意识越来越强,尤其是一些 “80后”的父母,我相信他们在做父母方面会比我们那代人强。我当年教育女儿的时候,很多跟我同时代的父母都表示不理解,认为我的想法和做法太超前了。相比之下,我跟很多 “80后”妈妈反而更容易互相理解。  
  记:现在家庭教育图书良莠不齐,您认为家长应该如何选择?  
  尹建莉:我总结出来的挑选家教书的经验是:第一,要看写书的人的专业背景。有的家长做得非常好,但可能由于专业知识欠缺,不太会总结,总结出一些皮毛的东西,对别的家长往往不具有借鉴意义;第二,如果是写家庭教育的书,要看他本人的孩子怎么样,如果一个作者自己的孩子培养得很糟糕,我不相信他能写出一本好的家教书,最多也就是理念贩卖者;第三,注意作者是“著”还是“编著”,国内很多“编著”的教育书,都是七拼八凑的东西,我认为最好选择独立著述的书;最后,还可以看一下每本书的口碑,如果一本书很多读者都说好,那应该是不错的。  
  

本文栏目:生活 作者:记者 孙立梅.

TOP

ding!!!.

TOP

“独一代”爸妈需摒弃“自我中心主义”

“独一代”爸妈需摒弃“自我中心主义”
   樊丽萍
    “趁年轻快生个孩子吧,你没空管,爸爸妈妈来帮你管。”以70后和80后为主体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如今都已纷纷组建小家庭。而沪上不少早教专家在近期的调研中发现,“421”家庭中作为“1”的这些孩子,往往是被“催生”的——正处于职场攀升期的“独一代”常以工作忙、管不来孩子等借口推迟生育,而“抱孙心切”的“独一代”父母不得不承诺未来担当育儿重任。
    上海市人口计生委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上海88.9%的0-3岁婴幼儿由祖辈(祖父母/外祖父母)参与带养,而祖辈与婴幼儿的同住率已经达到76.5%。
    “趁年轻生孩子,绝对不是趁爷爷奶奶辈身体好年纪不大还能够帮忙带孩子,而是趁自己年轻可以有时间有精力陪孩子又爬又跳,带着孩子到处玩耍。”眼下,越来越多的早教专家不得不告诫“独一代”父母,隔代教养绝对不能取代亲子教育的主体地位,如果渴望孩子未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和好的性格,学前阶段,父母的角色绝对不能缺位。
   
别因“工作忙”贻误孩子成长
    让祖辈参与管教孩子,一度被“独一代”认为是“421”家庭结构中的突出优势。而一些学前教育专家发现,在沪上很多家庭,年轻的白领爸爸妈妈生育后,通常会和双方父母达成“只生养,不教养”的默契,即生育后把孩子交由祖辈养育。
    “年轻的父母通常以职场竞争压力大为借口,把教养孩子的责任扔给上一代,这很典型地反映了‘独一代’父母自我中心主义的性格特征。”上海社科院青少所所长杨雄举例说,很多白领父母不仅把喂养孩子的重任转嫁给父母,还会让孩子晚上跟祖辈在一个房间里睡觉,怕孩子半夜哭闹影响自己第二天的工作。但从科学育儿角度来看,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做法。“亲子喂养的实质,不是给孩子填饱肚子,而是在和父母的亲密接触中,让孩子建立一种安全感。”杨雄说,对学前儿童来说,让孩子获得安全感,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孩子今后性格的养成。
    谈及眼下不少年轻父母常以工作忙为借口,连周末陪孩子的时间都十分吃紧,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李丹不得不说几句狠话来予以告诫:“工作不就是为了赚钱么?有些父母认为多给孩子准备一点钱就是尽到了责任,殊不知孩子正在成长发育关键阶段,缺乏亲子照料,心理健康都有问题了,还要钱干什么?!”
    李丹介绍说,亲子关系是孩子来到世界后建立的第一种且是最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一些研究已经表明,早教期若未形成亲密的亲子关系,那么孩子以后待人处事、甚至婚恋都会受到负面影响。
   
陪伴孩子,父母都必须到位
    正是因为孩子的性格养成与亲子教育的成败关系密切,所以众多育儿专家一致建议,父母一定要抽时间陪孩子。“在日本和台湾,很多女性生育后会在家当两年全职太太,尽心照顾孩子,这不是没有道理的。”杨雄说,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必须通过协同合作,进行责任分工,建立起一种双性别化的角色培养。
    “最好的孩子,应该是‘不男不女’的”。以男孩为例,他应该具有勇敢、独立、刚强等男性的主导性格,但也必须吸纳一些女性性格中的长处,比如宽容。女孩亦然。由此,父母双方必须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实施双性别的教养模式。母亲应该予以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父亲则是把男性代表的力量、勇敢等品质传导给孩子。
    “在学前教育中,父亲角色缺位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现象,必须引起重视。”李丹介绍说,父亲在男孩成长过程中的角色缺位,已经造成了男孩女孩化现象加重的趋势。此外。有机构曾针对学龄前孩子做过一个调查:心目中的父亲应该为自己做什么;好父亲应该是什么样的。结果很多孩子都认为,父亲应该陪自己玩游戏。“这说明,孩子不仅需要母亲在生活起居上的照料,也更渴望父亲有更多的时间陪自己一起玩。”
    李丹建议,如果年轻的白领父母平时照料孩子时间较少,周末无论如何要补上亲子教育的时间。建议家人在一起做亲子互动游戏,一起运动,或者可以一起外出游玩。亲子家庭不妨在社区里举行一些家庭派对,增加同伴交往的机会。
   
形成理想家庭教养模式
    为了培养一个认知能力和行为处事能力都出众的孩子,父母双方还必须抓住早教阶段,建立一种良好的家庭教养模式。
    杨雄介绍说,根据美国家庭教育理论,最好的教养模式是权威民主型,即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能表现出关爱,积极鼓励孩子,但又不失严格和一些必要的规矩。最明显的一点是,父母会给孩子设立目标,并鼓励孩子参与家庭规则的制定。一旦规则制定后,父母应以身作则作出表率,而当孩子违反规则时,父母不应该以处罚或者哄骗的方式对待,而是要用跟孩子讲道理的方式解决。在权威民主型的教养模式下,孩子通常会表现得自信,且有较强的自控力。
    相反,如果家庭教养宽严失序,过分溺爱孩子,那么孩子今后对父母就会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在困难面前缺乏恒心和毅力。还有的父母在教养中对孩子要求过分严厉,缺乏必要的关爱,那么孩子可能会表现出更多退缩、焦虑等负面情绪。心理学专家认为,在专制型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尽管看上去很乖,但实际上想象力和独立性都十分匮乏。
    当然,最不理想的教养模式,就是漠视放任型。父母因为工作忙等原因,无暇对孩子的行为规范提出要求,也未顾及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心理要求,对孩子的态度更大程度上是漠视或者放弃。专家特别提醒一些“工作繁忙”的父母,如果一味地指望隔代教养取代亲子教养,那么他们的孩子今后出现自控能力差,对学校生活缺乏兴趣,成为“问题儿童”的可能性较高。.

TOP

 157 1234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