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7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上中国际,中芯,美国学校,包玉刚,平和? 海归的父母或有经验的父母有建议吗?

回复 50#venetian 的帖子

谢谢支持我的观点, Enjoy 在 上海的生活!

我觉的这里讨论的妈妈都很勇敢。 我们面对很多未知,决心要把孩子培养成才。很多人在组不同的尝试, 大家一起来鼓鼓掌, 为我们自己加油。.

TOP

回复 48#全职妈妈 的帖子

谢谢全职妈妈把这个话题引到了另一个的层面。在你的启发下,我们这些妈妈会更好的互相启发一下,支持一下。这使我回上海更有信心了。

[ 本帖最后由 wmiao2005 于 2010-10-12 12:5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全职妈妈 于 2010-10-11 12:31 发表 \"\"
学校, 特别是小学阶段, 不是完全的solution, 家校之间的互动,互补非常重要。 我写得有些虚, 你们这个角度其实挺难写的。 无论怎样的校长, 其实不完全了解你的问题, 你的期望。 他们是你的资源, 不能够给你提 ...
的确,学校不是完全的solution. 就算是一个美国的学校,甚至是家长比较能参与意见的私立学校,它也有它的philosophy, 它的老师怎么教孩子,教点什么,教到什么程度,都是在你的孩子进校之前早就决定了的,也不会改变。所以才强调要家校的理念尽量一致。你希望孩子学点什么,学校不能提供,就只能通过家庭补充。跟我们结婚找对象也差不多吧。所以我们要了解学校的培养对象是什么,学生的主体是来自怎么样的家庭,等等。都是为了一个更适合我们家庭的学校。.

TOP

全职妈妈,你提到了鲜活的中国文字和生活。我不是太明白,不太明白我们能够怎样提供。住肯定是在都是老外的小区里,学校如果也是国际学校或国际部,家里当然是完全的中国化了;但还不够,对不对?
我的大孩子只有5岁,虽然我也是每年把他带回上海两次3-4个月(也参加不少当地孩子的暑期活动),但他的各种言行都表示自己是美国人。但当我看到身边高中的ABC,他们却都是同ABC一起玩,似乎他们自己并不能完全融入同学之中。难道ABC都是处在这样一种两边都不完全认同的状态中吗?我把他带回中国会把他的认同感带到怎样的状态呢?几位有经验的妈妈可不可以谈谈?我不是说哪种好或不好,但了解一下大概会有帮助。.

TOP

回复 47#全职妈妈 的帖子

自你回帖后,一直在体会你所说的,确实开阔了我的思路,让我非常感谢。
想要给给孩子换学校,就是感到公立越来越不适合我们,因此想寻一个能让他的人格、个性比较全面、健康发展的地方。这里妈妈们所讨论的学校可以说我以前都几乎不了解,当越来越决心转到体制外学校时,我是几天晚上没睡好觉,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给孩子改变了路线,而是因为以前根本未做过长远打算(自从在旺网上学习以来,确实逐渐意识到帮助孩子规划一条适合他发展的路线是多么重要,但都没有深入思考过),如果不是眼下孩子的状态逼得我不得已,很有可能将来我会后悔没有帮助孩子创造适合他发展的条件。
选校问题上,得益于这么多妈妈的见解和网上的各种资源,我也学习了很多,已不再只着眼于眼前问题,因为如此,选择就需变得更加慎重。东西方文化的问题,一直是朦朦胧胧的意识着,包括现在我并没有想得很清楚,这是一个不太容易解决的问题。但中西合璧,确是我们希望努力的方向。不管是否为将来孩子的发展考虑,还是从作为中国人的考虑,都不能丢掉我们的中国根基。即使是移民,根是移不掉的。根是我们的生命力。这一点,我说不清、道不明,但就是这么个感觉,是很确定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venetian 于 2010-9-27 12:11 发表 \"\"
另:针对楼主关心的问题,如果希望孩子能想在美国一样的环境长大的话,SAS可能是最适合的,因为学校的设置,教学理念,curriculum都是完全照搬美国的.SAS浦东里面的caucasian的比例比浦西要大,但也有很大比例的chi ...
谢谢你的建议,其实倒也不是要完全美国的curriculum。我们只是喜欢西方文化中对孩子的尊重平等,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使多数人就对孩子比较居高临下,学校是个小环境,自然不能例外。公立学校更是为了应试产生了不健康的竞争。.

TOP

回复 54#wmiao2005 的帖子

我儿子14个月离开美国,两岁半的时候来上海,我们在上海住了4年多了。我儿子认为他是美国人,也是中国人。学校UN Day的时候我问他要穿什么衣服,他要穿有美国国家标志的衣服。我问他长大后要住在美国还是住在中国,他说要住在美国,因为他是美国人。他的这种对自己身份的认知我并不觉得是什么坏事,但我担心的是,因为他从来没有在美国生活过,等他以后大了再回美国,肯定会发现真实的美国和自己头脑中的美国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不知道那时他是否能够很好的适应这个真实的世界。

其实不光是我们的孩子有这样的问题,很多在中国常驻的老外的孩子也有同样的问题,所谓的Third Culture Kids。我自己也知道几个从小在上海国际学校长大的孩子,去美国念完大学后,又跑回来上海工作。因为他们已经不喜欢美国的生活了。但回来上海后他们还是只在老外的圈子里来往,过着和大部分中国人不太一样的生活。这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但我个人觉得这种生活圈子太狭窄,孩子的眼界和见识都很受限制。

当然就像你帖子里说的那样,ABC们就算呆在美国可能也会有一些Identity的问题,把他们带回上海,对他们中国身份的认同肯定是大有好处的。但是在中国生活时间长了,恐怕会对他们今后适应美国社会带来一定的困难。.

TOP

回复 55#远远娘 的帖子

这里妈妈讨论的学校都是从无到有, 在上海有10 来年历史的,只是对上海人来说是个神秘的地方。他们主要靠和外企的HR公关来招生的。 巨额学费,实际常年在外的人,公司对其的补偿。 另外他们是世界连锁, 也是方便跑来跑去的人。

包玉刚这类学校是瞄准中国市场的,他们的销售有的时候有点传销的感觉。他们对中国人的想法比较了解, 估计做出来的东西比较香港化一些。 中芯国际的台湾味道蛮重的。

其实,香港也好, 台湾也好, 美国,英国也好, 只要是家庭的选择, 就好。 选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是我的一个朋友说的特好:“ 有选择,其实比没有选择更幸福。” 你是幸福的。.

TOP

回复 58#全职妈妈 的帖子

谢谢全职妈妈的分享。请问现在你带孩子回美国,念的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特别想了解你儿子在国内学到的中文,是不是能keep住。.

TOP

回复 59#shzla 的帖子, 关于儿子在国内学到的中文

写了一篇关于中文的短文, 编辑建议我把其中一段删掉, 删吗? 大家看看。

文7:在美国也要学中文                           2010-10-15
朋友的两个孩子也是8岁、10岁,长期在美国生活,每年暑假回中国。孩子的中文水平一般,在北美地区算好的,可贵的是孩子对中文不反感。颇具艺术天赋的女儿,在退役将军外公的指导下,国画还是很有水平的,外公还利用家里的客厅,为小画家办了个人画展。
他们暑假时来上海时,我陪他们去朱家角,女孩对朱家角的评价是,以前在梦里见过。一个海外长大的孩子,梦里见过布满上海历史气氛的古镇。在上海的孩子,有几个在梦里见过呢?  
在他们的引荐下,我带着儿子女儿找到了中文学校。中文学校借在Baptist教堂里,更增添了一层神秘感和神圣感。前台有三个妈妈热情地接待我。一位让我填表,特别提示我不能填中文,因为组织者中有不懂中文的华裔。填好表,他们客气地让我随孩子入课堂,以便判断孩子的符合程度。
头疼的语文成了Nate的好朋友
我先进了Nate班级,这个班孩子都是年纪相仿、10岁左右的孩子。他们在读一篇关于某个城市的课文,什么矗立的大高楼之类,猛一听还以为是上海,仔细听才知道是香港。中国的城市都建得很相似,描述起来也差不多,这些没见过中国城市、在海外生活的孩子们大概能用这些范文举一反三了。比如:把维多利亚港改成外滩就行了。
让Nate吃尽苦头的语文在这里倒成了他的朋友,老师让他帮同龄的男孩。其他男孩开始不服气,以为儿子的英语不灵,中文一切换,儿子说得滔滔不绝、眉飞色舞,让其他男孩大为吃惊。Nate很快就和这组同肤色的小孩打成了一片。老师问我用上吗?我问Nate,他表示愿意,那我就OK了。语言是用来社交的,这个课堂,可能对孩子在文学上没有多少帮助,但对他体验中文的生命力绝对是有好处的。
Julie班上抑扬顿挫的中文四声调
Julie的中文班人数不少,因为孩子们年龄小,时间比较充裕,家长学中文的热情也高。两个班的老师都是学生的家长担任,教得十分用心。Julie班上的老师带着孩子们手臂挥动地学中文四声调的抑扬顿挫,让我感到他们真得很用心。在美国,人容易认真、容易平和。这些妈妈们,在国内环境下,是不是可能雇个大学生对孩子家教就了事呢?还会为孩子如此费心吗?
因为在海外生活的经历,思维习惯和上海有些隔膜。在生活中经常碰到有人说我不像中国人。虽然算不上批评,但也不是褒奖。其实谁是中国人呢?难道塞红包、走关系就是中国人的定义吗?难道随波逐流、趋炎附势就是中国人的定义?21世纪初的中国,是历史长河的一个小片段而已,现在的中国人是这个坐标点上的中国人而已。我不属于这个坐标点而已。但是有些人把概念搞混乱了,过日子吧,不计较这些闲事了。(这些红色字体能否删掉呢?)每个人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中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我要我的孩子“中西合璧”,上海的妈妈们何尝不是呢?全世界的中国妈妈不都是吗? 我和中国的关系不会因为别人的意见而改变,妈妈们还在努力地定义孩子们和中国的关系。

[ 本帖最后由 全职妈妈 于 2010-10-21 21:56 编辑 ].

TOP

回复 60#全职妈妈 的帖子

我觉得很好啊,为何要删?.

TOP

回复 60#全职妈妈 的帖子

全文主要是有关儿童教育的,这段内容似乎与全文的呼应相对不够紧密.

TOP

回复 60#全职妈妈 的帖子

亲爱的全职妈妈,谢谢你的分享。国外的中文学校也只是帮孩子过阅读关,那写的这一块怎么办呢?除非家长自己有要求,而且坚持,否则中国过去的孩子,大概很快就会在中文上有退步吧。国外到中国的孩子,英文上也一样会退步的,但相对中国还是重视英文有一定英文环境,孩子回到国外后可以补,中国去国外的孩子,再回中国来学习的机会就太少了,中文要再进步,真是很难啊。你的孩子刚回美国,我拿这个问题来问你,的确不合适。请你半年一年后如果有感想,再来跟我们分享好吗?我真是非常想知道,这个年龄的孩子,在国内学到的中文,回到美国后到底能保持多少。看到你替孩子选择了适龄但是程度偏低的中文班,我觉得你的心态真是非常好,也许孩子到国外需要的不是再多学一点语文课本,认多写多一点生字,能够让他从中文中感受自信,喜欢上中文,比什么都重要。十岁的孩子已经有自学的能力了,祝nate在美国,也能感知中文中的美好,一辈子以他的中国背景自豪。BTW,红色的一段如果是发表的文字,我也觉得删比较好,这些议论比较适合网络,容易引起争论,反而容易让人忽略原本你想表述的意思。my 2 cents,主意还是你自己拿。.

TOP

回复 60#全职妈妈 的帖子

全职妈妈, 谢谢你的文章。看到不同地方中文不同的教法,也很有意思。
其实不光中国妈妈想要孩子中西合璧,我看到越来越多的西方父母也想要孩子更多了解中国文化。中文学校和中文晚托班也有不少非中国面孔。有些甚至请中文家教。我儿子的学校(私立K-8)今年也将开始在第二外语(第一是西班牙语)中加了中文。可惜我们要回来了,不然真的很有兴趣看看老外中文怎么上。我感觉中国这些年的变化使大家觉得不学中文要落伍了。我想Nate和Julie会越来越为自己所了解的中国感到自豪的。我的儿子就常常在学校介绍他的上海的家,中文的数字,中国的节日。
对那段红色文字,我也同意shzla看法。.

TOP

回复 60#全职妈妈 的帖子

“退役将军外公”,这个蛮醒目的。

孩子不反感中文,应该和外公的气场有关系。

[ 本帖最后由 胡豆妈 于 2010-10-23 13:28 编辑 ].

TOP

来看看,不过我们在浦西的.

TOP

反复读了这个帖子,觉得收获很大,因为我们也正在考虑是上国际部还是国际学校的问题。

给我的感觉,在国外待过一段时间的家庭,似乎更愿意让孩子在中文环境好一些的学校读,因为孩子的英语基本没有问题,中文的提高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更为重要。

但是,对于我们这种没有在国外生活和学习经历的孩子,我也许更注重孩子的英语方面的锻炼。(因为我们已经是小升初的阶段了,我觉得中文能力应该不会退化了吧)
而且,不管是国际部还是国际学校,与国内的教育体制的差别还是很大的,所以,本想到高中的时候带孩子去美国生活,可最近了解了一些关于AP和IB课程,我觉得
如果高中才刚开始涉足国外教育的话,孩子会非常辛苦的,又要适应国外的生活,又要过语言关,再加上国外的高中课程也是非常紧张和高要求的(GPA非常重要)。
所以又把时间段提前到初中。
作为家长,我希望尽可能的不要改变我们自己的生活(主要指夫妻分居两地),所以,希望能找一个好的国际学校或国际部来“两全其美”。

请有经验的BBMM指点,像我们这种情况更适合哪类学校呢?
(担心国际部会不会中不中洋不洋,而美国学校这类国际学校的初中课程是不是太简单?).

TOP

引用:
原帖由 两儿妈 于 2010-12-8 17:50 发表 \"\"
反复读了这个帖子,觉得收获很大,因为我们也正在考虑是上国际部还是国际学校的问题。

给我的感觉,在国外待过一段时间的家庭,似乎更愿意让孩子在中文环境好一些的学校读,因为孩子的英语基本没有问题,中文的提 ...
国际学校是必须拿外国护照的,不知道这有没有问题.

TOP

暂且不考虑这个问题,我们不久应该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

TOP

回上海不到一个星期,拉着儿子看了四个学校,五个校区:
1,上中国际部:感觉中英文的平衡的比较好。学习内容不少。浦东校区太小,新校舍还遥遥无期。浦西校园很好,但离家太远。基本是中国裔。
2. 包玉刚:听了一个准备地相当充分的介绍(这是其它学校望尘莫及的)。理念非常好。听后也十分激动。后来参观校园有点失望,虽然校舍是新的,但还是相当小,活动场地也不多。另外,理念的实施是怎样的呢?那天放假,没有见到孩子,感觉不太真实。还得再去看一次。
3. 中芯:人气很旺,参观的家长很多。学校设施不错。中外班的孩子有很多相互沟通的机会。基本上是中国裔。
4. 上实境外班浦东:基本沿用中国式教育,增加一节外教课,英语相当弱(这一点上实老师也同意)。数学和语文教的很多。孩子他爸对此很满意,觉得让孩子经历几年本土教育也蛮好。

以上学校的图书馆都比较让人失望,应该是国内学校的通病。

元旦后还要去走马观花看几个国际学校:德威,耀中和协和。

论坛上如果有类似情况的妈妈,请跟我联系,互相沟通一下。.

TOP

我们在中芯的一些经历,和了解到一些历史,供大家参考

中芯我们上过, 先是主动要求上中文部,一年后, 又考人英文部, 但是又放弃了。 是2,3年以前的事情。 那段时间的折腾中,考虑的最多。 原来想都过去了, 准备封存起来, 不想过去的一个学生有走上了择校之路, 念及旧情, 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供他参考。 这里也post 出来, 供大家参考。.

TOP

中芯创办的是初衷有一个版本是因为总裁的儿子没有被老牌的国际学校接受, 所以办了子弟学校。 中芯内部的员工中台湾人和professional的人比较多, 所以在国际学校中, 它的设备相对来说不很奢华,体育文艺上的投入比较小, 不过和进才差不多, 但是单在学业和其他国际学校不相上下, 从而吸引了不少professional的家长。 生源比较好, 成绩不差, 学费低, 所以性价比不错。 另外有个朋友在国际学校里兜了一圈, 觉得这个学校对亚裔还是比较好, 歧视的现象少。 还有点马来西亚妈妈的孩子从另一所国际学校转出来, 觉得SMIC孩子的学习动力还是强很多。

        Nate在学校上了一年小学, 接触下来那里的老师的确比较和蔼, 但是中文部长教学中,虽然加入了一些经文诵读,但本质上并没有太多特色; 而且因为民办老师的原因, 可能老师安全感不是很强, 眼界也不是很广,处理和海外家长特别是台湾家长的能力一般, 理解海外孩子的思想也有些背景上的错位。中文部的英文也有点半吊子, 虽然外教课多, 但是和英文部没有什么联系, 教学方法和普通培训机构相似, 可能量上有帮助,但质上, 对国外留学帮助不大。

        当时那里的家长比较有特色, 台湾妈妈占一半多, 也是活动组织的积极分子, 意见也比较多, 他们有时候不太尊重老师, 有些文化隔阂;我本人和他们也有些文化隔阂,想到孩子在上海, 了解很多台湾风土人情,感觉怪怪的, 比如他们的作文有奖比赛, 是关于暑假回台湾省亲的主题, 让我们实在插不上嘴。  

        和中文部当时的校长谈, 当时他们也在转折期, 最初台湾生源占很大比例, 后来台湾籍贯的学生选择多了,他们也开始有相当比例的韩国和日本学生。 反正多元化主要在亚洲, 不过学校还没有形成处理这种学生多元化的经验, 感觉比较ad hoc.

        当时还有一件事是总裁的儿子接近毕业, 学校又有了几年历史, 开始申请国际学校的资质, 原来的是双语学校。 校长人选也在更换, 从比较亲民型的转为有政府公关能力的, 英文部学费准备猛涨, 当时我们从中文部已经考入英文部, 但感觉性价比不高, 又有路途和中文的考虑,我们就转出来了。 后来SMIC的资质好象没有公关下来, 至于发展方向我就没有再追踪了。

        SMIC的英文部高中毕业去美国读书的不少, 中文部高中好像不收本地学生, 因为他们用台湾教材。 不太清楚孩子准备上几年? 上中文track 还是英文track? 不过国际学校里面对中学生的管理还是有些问题的, 我听执教的教师反映过, 有些bully的问题还挺严重的。 还有英文方面的师资, 因为有教会势力,所以没有宗教背景的教师可能受排挤。

        很多家长也不确定自己的目标, 认识很多人也是转来转去的, 估计你也有点操心了。不过你可以看看中学部校长的背景和方向, 也可以和他们约谈, 这样你就比较有感觉了。  教师方面你需要务实些, 这样合作起来比较容易。.

TOP

上实的英文还没有搞好。 我当年毛遂自荐帮他们, 被他们婉言谢绝了, 一气之下弄了个小作坊。 5年过去了, 他们有那么好的条件和基础, 就是不肯用心呀!太可惜了。.

TOP

回复 70#wmiao2005 的帖子

图书馆最让人Impressive的是美国学校,书绝对多,条件绝对好,其他学校估计都是没法比的。你要去参观的那几所国际学校我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给我发短信。.

TOP

回复 30#全职妈妈 的帖子

说得真好! 拜读了。.

TOP

回复 72#全职妈妈 的帖子

谢谢全职妈妈,你提到的其实正是我们担心的:台湾背景的学校,融入了很多台湾文化--并不是我们所要的。你说到的很多情况从我走马观花的参观中也发现不了,还是需要通过和其他家长交流,甚至入学后才知道。

没来之前比较倾向美式的教育,参观了学校后慢慢开始希望在小学阶段给孩子们较好的中文和数学教育。英语只好在课外和暑期加强了。计划初中或高中前会回美国去上学,所以对各个学校的升学情况不是太关心。.

TOP

引用:
原帖由 全职妈妈 于 2011-1-2 05:35 发表 \"\"
上实的英文还没有搞好。 我当年毛遂自荐帮他们, 被他们婉言谢绝了, 一气之下弄了个小作坊。 5年过去了, 他们有那么好的条件和基础, 就是不肯用心呀!太可惜了。
您说的“那么好的条件和基础”指的是什么呢?.

TOP

回复 74#venetian 的帖子

美国学校在硬件上一定是很好的。但考虑到路程和中文、数学教育,没有去参观它。.

TOP

我讲的中心的台湾文化问题, 一方面是学校希望作出特色, 另一方面台湾家长比较擅长影响学习,本地的家长比较擅长选择学校。.

TOP

周五儿子幼儿园搞了个小学展示会,除了熟悉的几个,发现还有复旦附中小学部(国际班)和西外外国语实验学校。不知道这里的家长有熟悉这两所学校的吗?.

TOP

学习的贴子.

TOP

我曾发帖问过复旦国际部,但没有回贴,可见不popular. 打电话问过,规模很小,每个年级一个班都招不满的样子。
引用:
原帖由 dongdong_xi 于 2011-1-10 16:21 发表 \"\"
周五儿子幼儿园搞了个小学展示会,除了熟悉的几个,发现还有复旦附中小学部(国际班)和西外外国语实验学校。不知道这里的家长有熟悉这两所学校的吗?
.

TOP

引用:
原帖由 dongdong_xi 于 2011-1-10 16:21 发表 \"\"
周五儿子幼儿园搞了个小学展示会,除了熟悉的几个,发现还有复旦附中小学部(国际班)和西外外国语实验学校。不知道这里的家长有熟悉这两所学校的吗?
体制下的学校, 再怎么也就哪个样了
孙猴子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
.

TOP

引用:
原帖由 tommi妈妈 于 2011-1-14 20:48 发表 \"\"


体制下的学校, 再怎么也就哪个样了
孙猴子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
呵呵,很深刻啊。

今天去协和浦东的国际部参加了家长公开日,听了一堂英文,一堂数学,气氛挺好的。对两位校长印象很好。特别是中方的女校长,很精干,积极进取的类型。担心的是国际部规模小,师资,特别是外籍老师的质量和流动性方面会差一些。.

TOP

引用:
原帖由 dongdong_xi 于 2011-1-19 18:14 发表 \"\"


呵呵,很深刻啊。

今天去协和浦东的国际部参加了家长公开日,听了一堂英文,一堂数学,气氛挺好的。对两位校长印象很好。特别是中方的女校长,很精干,积极进取的类型。担心的是国际部规模小,师资,特别是外 ...
中方校长没接触过不知道. 哪个外籍校长真不错. 据说负责给上海外籍老师培训的.
协和现在很下工夫想把浦东国际部做起来

我们小朋友幼儿园有几个已经决定进这个学校了. 其中有2个已经准备在过年后进他家的学前班.
这些家长其实也有一样的担心. 但如果不是外籍, 浦东可选的余地很小.

[ 本帖最后由 tommi妈妈 于 2011-1-19 18:33 编辑 ].

TOP

mark!回家慢慢看,小升初,有永居证的本地妈妈关注中!.

TOP

一直关注此帖. 当初我们为孩子选学校时除了各位的考虑我们还涉及了其他方面: 1孩子未来文化观, 或者其文化的根.  2. 孩子的价值观. 东西方的教育在这两方面差别很大. 这时也是父母可以自私的时候, 因为一旦让孩子建立了西方的价值观, 那父母养老时就该考虑自己照顾自己了. 我们最后决定的才是具体的学校. 现在的这群孩子他们可能有很多选择, 但是其价值观没有根,那将来长大孩子可能很confuse..

TOP

我的理解是宗教,道德和价值观. 记得在国外读法律的课程时, 不能理解他们的一些判列, 就是因为价值观和他们不一样..

TOP

回复 82#wmiao2005 的帖子

LZ妈妈,不知道孩子的学校选好了吗?关注。.

TOP

过去的一个多月,拖着儿子实地看了上面提到的几乎所有学校。还是觉得平和国际部比较符合我们的要求:中文数学和英语课程安排得比较平衡。 离家比较近。
真的是像上面讨论的一样,没有最好的学校,只有相对比较合适的学校,不只是在上海,在美国,在任何地方都一样吧。孩子将来会成为怎样的人,变数太多,小学只是其中一个因子而已。既然回到中国上学,给他一个比较本土话的教育未必不好。我们不能计划好一切,他也不会按我们的计划长大。我只希望他可以比较快乐的上学,在学校和家的周围有足够的朋友,有足够的时间去运动。当然从美国到上海,我们一定有很多事情要去了解适应。但还是很让人期待的。
另外,这些国际部,双语学校真是一年比一年热。报名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学校只好通过“活动”来选取孩子,而且“活动”是孩子唯一表现的机会。个人感觉还是很有中国特色的。想象将来会出现不少商业机构,帮助孩子们在这种选拔中提高胜算。虽然觉得不很公平,但还有什么好办法能从5个孩子中挑一个入学呢?学校还是太少了。.

TOP

回复 91#wmiao2005 的帖子

我朋友的孩子也在考察平和的国际部,如果是转学生,应该就不用参加这类“活动”了吧,“正常”的转学考试,相对还比较公平的。我们一直觉得上中跟平和很多方面比较相似,可以问问你们为什么选择平和不选择上中吗? 是因为上中的数学相对太弱吗?.

TOP

LZ可以多介绍一下平和的国际部吗?知道平和的国内部办的很好,对他们的国际部不了解,和包玉刚之类相比有什么不同呢?谢谢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tommi妈妈 于 2010-9-22 15:08 发表 \"\"
再说说上海国际学校的教育质量。上海美国学校,协和国际(不是楼上说的协和双语),和德威等的教学质量还是相当不错的,不输于英美好的私立学校。即使在国际学校中不算最好的耀中,一般都认为要比包校要好。
请教tommi妈妈,协和国际是哪一个?我家小朋友有同学去了协和国际,发给我网站,一看也是4个校区,浦西三个,古北、虹桥和尚音校区,我打电话去招生办了,古北那个没有小学部,而虹桥和尚音的都有,所以困惑中。.

TOP

回复 94#@eqing 的帖子

协和国际和协和双语(国际部)是不同. 前者主要招收外籍, 后者外籍和中国的都招.

协和国际上海只有一个, 在金桥, 网站地址如下:
http://www.ciss.com.cn/

你朋友发给你的是协和双语(国际部). 目前浦西和浦东各一个. 浦西在虹泉路999号, 浦东在雪野路.

TOP

哦,明白了。根据之前对本帖的学习,其实是双语一般,国际好对吧。就是太远。.

TOP

回复 96#@eqing 的帖子

好,还是一般,真的要看你需要什么了。国际学校各种设施,外教,国际化的教育好,但中文数学教的太容易了,你要不要呢?多数的中国家长(包括我)还是希望小学阶段把中文学得好些,国际学校就没法满足需要了。并不是越贵越符合你的要求呀。.

TOP

引用:
原帖由 dongdong_xi 于 2011-2-14 15:41 发表 \"\"
LZ可以多介绍一下平和的国际部吗?知道平和的国内部办的很好,对他们的国际部不了解,和包玉刚之类相比有什么不同呢?谢谢啊。
因为并没上过,我知道的也是从家长老师嘴里听到的。不想误导其他家长。随便听听吧。
和包玉刚相比,平和更本地化(也就是不国际化):我主要从它的语文数学教材,教室的安排布置。而包和协和比较多使用国际教材。平和的外教不是班主任吧,它的英语大概会差点。但我觉得这种中文多,英文略少的比例比较符合我们的家庭。因为在中国的时间不会太长(小学)吧,所以中文比较重要。另外平和离家比较近,包太远了。如果包也在碧云社区,那可能还会纠结一下。.

TOP

回复 97#wmiao2005 的帖子

不是,你大概理解错了我根tommi妈妈的问答,我的意思是 协和国际的国际部 跟 协和双语的国际部 比较。之前我看这个帖子提到协和国际的好一些。所以再求证一下。不是拿国际学校跟双语学校比较。.

TOP

引用:
原帖由 wmiao2005 于 2011-2-24 12:01 发表 \"\"


因为并没上过,我知道的也是从家长老师嘴里听到的。不想误导其他家长。随便听听吧。
和包玉刚相比,平和更本地化(也就是不国际化):我主要从它的语文数学教材,教室的安排布置。而包和协和比较多使用国际教材 ...
谢谢LZ,准备下周先去平和国际部参观一下。.

TOP

好贴,可惜一直没有更新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