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耳朵到心灵的旅行——童年,与朗读结伴
“读书”这个词语一经落地,似乎谁都能懂,似乎不必解释。今天的城市家庭对孩子的读书尤为关注。但是,很多家庭的“读书观”并不科学——除了国人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外,考个好分数,进所好学校,也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原因。然而,一旦功利的看“读书”,无形中就剥夺了孩子读书的乐趣。当“不愉快”和“读书”联系在一起,“读”的经历就被变得乏味、无趣、具有威胁性。长此以往,孩子的自然反应,就是回避,从而削减了对书本的好感。事实也证明,那些以考试、升学为目标的阅读活动通常无法让孩子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在那种背景下,孩子很难对阅读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更无法创造出丰富的意义及持续发展的阅读能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孩子从儿童时代就没有养成对书籍的喜爱,如果阅读没有成为他一生的精神需要,那么,到了少年时期,他的心灵就会空虚,似乎不知从哪儿来的坏东西就蓦地出现在他身上。当下,我们大多孩子在学校学习了阅读,却不阅读,那我们就必须追问“为什么”。合理的答案无非两个:或不喜欢阅读,或没有时间阅读。而听人朗读,可以解决第一个问题——喜欢上阅读;默读,可以解决第二个问题——有时间阅读。通过“朗读”与“默读”的结合,就可以教会孩子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不仅仅“如何”阅读,更“渴望”阅读——正如教一个男孩洗脖子,并不能保证他的脖子是干净的,尽管他懂得如何使用毛巾与肥皂,但他并不想洗。这中间,我们忽略的是动机。直到有一天,男孩遇上一个心仪的女孩,他的脖子才会干净。因此,知识与动机必须相互作用。而“渴望阅读”正是世界著名语言学家、阅读教育理论研究者美国斯蒂芬·克拉生博士后在《阅读的力量》中称之为的“自由自主的阅读(Free Voluntary Reading),简称为FVR——想阅读而阅读。他在《阅读的力量》的“导言”中写到:“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当孩子或语文能力水平较低的成人开始因乐趣而阅读时,好的事情便会接踵而来。他们的阅读理解力会增加,会发现原本难懂的、学术性的文章变得比较容易了。他们的写作风格也会改进,能够写出被学校、商界,以及科学界所接受的文章。他们的词汇量会增加,同时拼写与语法也都会改善。”
来自江苏南通的语文特级教师凌宗伟先生与家长们分享了他女儿小时候喜欢看广告的一个案例,不仅每次看都现出着迷的神情,而且常常看到“再见”为止。孩子喜欢看广告,这不是个案。从中,对我们的“阅读”又有什么启迪呢?其实,广告商销售的正是一种叫作“阅读”的商品——趁孩子还小的时候,朗读给他听,让他模仿自己的所见所闻;二是确保朗读是刺激有趣的,开发孩子的想象力,稳固他们的兴趣;三是语言标准化(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使用两种说话模式,即家里使用的“家庭模式”和从书本上、课堂上、工作场合中使用的“标准化模式”)。因此,当我们朗读给孩子听的时候,会伴随发生四件重要的事情——
第一,孩子在学习一种新的语言,即标准化的语言模式。它可以使孩子沉浸在一种丰富的、有条理的,有趣的语言环境中,使孩子的语言能力超出同龄人。
第二,孩子和书之间产生了一种愉悦的联结关系。用耳朵倾听美妙的故事,给予孩子的是最畅快的阅读享受,它没有家长勒令的痛苦,也没有生字的羁绊,纯粹处于一种放松的愉悦状态中,所以也是最吸引他们的阅读形式。
第三,朗读者把文字以及文字的发音传输到了孩子的耳朵里。这些字传到耳朵里之后,会形成一种听得懂的词,像蓄水一般储存在记忆里。所传输的字多到一定程度,这个“蓄水池”就会开始溢“水”,也就是将其听得懂的词转换成可以说出来、写出来及阅读中的词。此外,它相对于孩子的自主阅读,朗读的形式是动态的,是相互的。朗读者的声音、表情、发问,都会对倾听者产生影响。研究表明,动态信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映像停留的时间比静态信息长。且根据孩子的特点,动态信息比静态信息接收快。朗读者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加深孩子对语言的记忆,并且令孩子回味无穷。
第四,它是最能提升孩子心智的阅读形式,给予孩子良好的思维品质。在给孩子朗读故事的过程中,朗读者常常会提出一些让孩子思考的问题——让孩子反思自己所听到的,或者猜测下面将要听到的。这种阅读中的思考有助于孩子掌握“边读边思”的方法,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品质。长此以往,孩子的心智会随之提升。
美国国家委员会把朗读描述为“孩子小学毕业之前都应该保持的一种习惯”“这种学习方法很重要,而且独一无二”。虽然,我们暂时不能像优秀的儿童作家那样为孩子创造美好的作品,但是,我们将努力用我们的朗读,我们的理解,把这些美好的作品献给每一个孩子,以此装扮成他们童年路上最美丽的节日——从耳朵到心灵的丰盈之旅。
[ 本帖最后由 悦读教室 于 2016-7-24 13:3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