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老猫 于 2010-10-20 07:32 发表
把方程给孩子做,这是迫害孩子。然后又要说了:我到了大学才做的五元三次方程,你们居然就已经给小学生做了。 ...
这个是特殊的五元三次方程,寻求多元多次方程的整数解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里边是一件非常流行的智力游戏。
至于说到别人说什么,俺觉着如果BBMM和老师,特别是老师,应该在互相讨论研究的基础上,坚持有自己的思想和一定之规。
事实上,如果“定义新运算符”真是为了讲函数的话,那么,什么是函数思想,为什么要建立函数思想,在小学阶段如何建立函数思想,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深究的问题,也非常有意义。
对以函数思想以“定义新运算符”形式出现的问题,个人以为,这是一种投机取巧和献媚的做法。为什么这么说呢?“定义新运算符”的设计者(以下简称设计者)以一个具备完整数学架构的思维去猜测小学生的想法,然后,根据这种猜测,借用小学生已有的加减乘除运算符,似乎是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变换引入了函数表达式。如果我猜的不错,那么这种非建构的传统教育观,导致设计者猜测小学生的思维并对其迎合。而设计者拥有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小学生却是处于知识体系的建立的起步阶段,这两者根本就是站在知识建立过程的两极。立场上根本的不同注定了设计者的猜测变成了谬误,迎合变成献媚。
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教师的责任不是“教给孩子们以行为准绳”,而是帮助他们去“发现这些准绳”;我国有句名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都是讲的教学应变成助学和帮学。用建构主义观点看,就是创设学生学习活动的情境,它包括学习活动的组织、学习者心态分析、课堂文化的建设、心理氛围的营造以及个人幸福的关注等广泛内容。现行我国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教师始终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学生,要求学生绝对服从和听话。在学校中那些不乖的学生,那些与众不同的甚至调皮捣蛋的学生,屡屡遭到教师的训斥、惩罚、或者冷漠对待。“教师中心”的权威主义只能形成不平等的师生关系,造就顺从的人格、残缺的没有独立个性的人。(这一自然段转自:简析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及教学方法,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8/0503/00/13088_1231041.shtml)
如果真的想教小学生函数思想,个人以为,正确的做法是应以小学生为本,由小学生自己选择知识的起点。老师可以通过创设活动情景引导,通过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的对话,抓住其中的函数思想,予以引导、深入讨论。(暂不展开,过几天准备整理一篇比较完整的内容出来)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0-20 12:1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