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7个人次参与评价】

[数学] 公文很可恶,过来人说说怎么办?对小学很有用吗?

个人认为有点小用,计算熟练速度快。.

TOP

回复 36#ccpaging 的帖子

1、能提醒孩子,因为他没有一页数学能做到全对,或者写得歪歪扭扭。
2、能有机会吼叫,因为他从来不能老实坐下来做完5页纸。
3、光是在自己一个人家里练公文还不行,一定要当着客人的面练一页,其中在找出错误来。

发言有些偏激,因为对于一个小孩来说,尤其是幼儿园的小孩,学过的东西不经常复习,常常会忘的连影都没了,买点公文教材按他的程度经常性撕两张给他做做,省了家长不少事。而且不是每个小孩都象你说的这样,至少我女儿现在大班,做到C,完全不存在以上任何一条的问题,她非常喜欢在客人面前做公文,常常主动要求,倒弄的我很不好意思。但公文只是数学的一部分,我认为适合在小孩搞清原理后当练习册用.

TOP

非常赞同“落笔就对”的说法--但是如何培养呢

非常认同,正确率在先,速度在后,但是“落笔就对”的说法--但是如何培养呢??
我们是通过公文持续的训练,才达到“落笔就对”的境界, 所以,也想了解“有捷径”吗?
请前辈指教了, 女孩子比较容易做到,男孩子呢-正是很难!!.

TOP

回复 50#ccpaging 的帖子

我只是想说,世界是多样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关于只有鸡腿或者鸡翅的鸡这种比喻,用来回应在育儿方面有所困惑或者理解而来一起探讨的家长,不合适。.

TOP

回复 50#ccpaging 的帖子

大班的同学还处在具象思维的阶段,一个数字,对他们来说是几粒糖果、几粒花生,4+2就是妈妈给了4颗糖,爸爸给了2颗糖,一共有几颗糖,类似的具体问题。所以,公文完全不适合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

此话也有些偏激,事实上我女儿在小中班学习蒙氏数学时已可以理解抽象的数字了,当然同班的小孩也有始终不能过渡到抽象阶段的,所以每个小孩是不同的,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分析,别人的从来就只能做做参考.

TOP

不能一味地追求落笔就对

引用:
原帖由 zhangfengjia 于 2011-2-10 10:52 发表 \"\"
非常认同,正确率在先,速度在后,但是“落笔就对”的说法--但是如何培养呢??
我们是通过公文持续的训练,才达到“落笔就对”的境界, 所以,也想了解“有捷径”吗?
请前辈指教了, 女孩子比较容易做到,男孩子 ...
所谓落笔就对,一是熟练,二是仔细。
熟练这个东西,可以通过反复地练习来达到,有助于提高成绩,但是弊端也大,那就是破坏学习兴趣。特别是公文这种相对枯燥乏味地练习,对兴趣地破坏力更大。
仔细嘛,我觉得这是一种性格特点,有的孩子做事小心奕奕、谨小慎微,有的孩子活波跳跃、粗枝大叶,这个可能跟家庭环境,如带的人有关系。通常说,在将来的工作中,这两种性格的人都需要,都有优点和缺点,并无真正的优劣之分。当然,现在的考试确实对前一种孩子更加有利。但是,问题在于,如果孩子本身是第二种类型,要去改变他,说到底就是在跟他的天性作对。比方说,妈妈一直带他,他的活波跳跃和粗枝大叶很可能就是妈妈本身性格的投射,妈妈后来要试图改掉孩子这种的性格,首先要改变自己,所以妈妈其实也在跟自己的天性作对。这是不自然的做法,其结果很可能导致痛苦、纠结。

所以,不能追求落笔就对,尤其不能把这个作为一种要求。好的解决办法是顺天性而为。比方说,妈妈是活波跳跃和粗枝大叶的,但妈妈仍然可以工作,仍然可以生活的很好,并未造成大的困扰。不妨想想,我有哪些经验避免在工作和生活出现大的错误呢?如果找到了,教给孩子。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1-2-10 12:1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BinBa 于 2011-2-10 10:56 发表 \"\"
我只是想说,世界是多样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关于只有鸡腿或者鸡翅的鸡这种比喻,用来回应在育儿方面有所困惑或者理解而来一起探讨的家长,不合适。
接受批评。我相信这种说法,在讨论教育问题上,讨论思想通常都是正确,讨论具体方法通常都是错误的,因为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一般地说,批评的是思想,赞赏的也是思想,方法只是用来使抽象的思想直观且易于理解,具体到自己的孩子,是不可能照搬的。

说回到公文数学,如糖果妈妈所说,在明白加减的来龙去脉,又无更有趣地的事情可做,做几道公文题混混时间,个人以为并无不可。

不过,既然楼主说到“公文很可恶”,应该说,公文绝对不适合楼主的孩子。.

TOP

从来不信奉早教,不信奉公文的人淡定路过~.

TOP

回复 57#ccpaging 的帖子

楼主虽然用了“公文很可恶”这样的标题,但是还要上来发帖,应该是有所摇摆或者是听到了其它的意见令TA心意未决。所以我相信,现在楼主看了这里这么些家长的说法(包括你我),再结合自己,还有TA的孩子的情况,最终还是要自己判断和决定的。这个不正是我们来旺旺,参与旺旺的目的吗?For your information是告诉你一下,事情是这样的,通知你一声而已。For your reference则是供你参考。我希望旺旺有更多的FYR。.

TOP

回复 59#BinBa 的帖子

那么我再改改。从Info或者REF的角度告知一声:

用公文学习数学无科学根据。从大班开始练习公文,有害无益。.

TOP

我们家中班时学校也上过,上了三个月,还好转学了,在孩子即将产生厌学情绪前逃之夭夭。.

TOP

回复 47#zhangfengjia 的帖子

首先很高兴听到有相同理解的意见。并且我觉得您是从自己孩子多年的学习中去总结的,可能更有根据。
作为一种学习方法的提出,是给予学生或家长多一个参考。对于尝试中有收获的,大家应该很愿意倾听经验;对于尝试后不成功的,大家更多的会询问问题出在哪里,是不是我的孩子也会有相同的问题?基于这样的交流才真正可以帮助到大家。但如果完全否定,甚至深受其害的说法,就很让人费解。.

TOP

用公文学习数学无科学根据

这是我的观点。要反驳很简单,拿出科学根据出来。.

TOP

引用:
原帖由 ruthg 于 2011-2-8 19:44 发表 \"\"
1.我们中班开始学的,当时连笔都拿不稳,教她正确的捏笔,怎么也捏不好,只好随她自己怎么捏就怎么好了,结果是到现在要改为正确的捏笔方式更是难上加难,曾经在眼镜博物馆看过介绍,现在有一部分近视的原因是因为不正确的捏笔方式.一直在担心中呀。。。
就这一点来说好像不该怪到公文上面,我家孩子刚好相反,因为写了公文才彻底改掉原来错误的捏笔方式。
小的时候她涂色什么的,可能因为手指力量不够,反正是一把抓,一开始也没在意,结果养成了习惯,为了纠正她我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不允许她握笔,但她很喜欢涂涂画画,我只能不停地在旁边提醒,但总是今天好了过段时间又忘了。后来开始写公文,因为每天都要写上一定的时间,再加上幼儿园老师的配合,现在她的握笔姿势可是非常正确了!.

TOP

不适合那么小孩子的天性,学不学看家长吧,但我觉得实在没必要,连纠结的必要都没有.

TOP

引用:
原帖由 全职妈妈 于 2011-2-10 10:14 发表 \"\"
其实数学有很多历史, 现在我们不提中国历史上的进制有8进制, 16进制, 小朋友都认为是十进制。 其实每个进制都有其原因。 其实8进制, 16进制和计算机的2进制有着相近的好处。 如果孩子被十进制摸熟了, 快得超过计算器, 其实对很多数学概念的理解会产生副作用。

不知道我对ccpaging解读正确吗? ...


单说公文数学,有它自己的应用环境。例如,从其起源而言:
1、针对小学生。这就是说,练习公文数学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例如,知道加减乘除的由来,有足够的生活体验。
2、对数学没有兴趣的小学生。有学生对喜欢这种枯燥的练习,这一点,不否认。
3、缺乏练习。因为如果有足够的练习,就完全可以替代公文的作用。

就这三条来说,一个大班的孩子最多能符合其中的第二条。而现在的小学生,完成学校布置的语数英,加之必不可少的课外阅读(说“必不可少”是因为现在语文教科书的问题太多,需要好的高质量的课外阅读来消毒。在此不展开讨论。)已经累得够呛。就现在的环境而言,公文完全没有必要。.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1-2-10 11:24 发表 \"\"


说回到公文数学,如糖果妈妈所说,在明白加减的来龙去脉,又无更有趣地的事情可做,做几道公文题混混时间,个人以为并无不可。
对孩子来说,有些大人看来很无聊的事,孩子却兴趣盎然;有些大人看来很有意义的事,孩子不明白其中的意义。.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宝悠悠 于 2011-2-10 15:37 发表 \"\"

对孩子来说,有些大人看来很无聊的事,孩子却兴趣盎然;有些大人看来很有意义的事,孩子不明白其中的意义。
那么,条件呢?即“在明白加减的来龙去脉”、、、.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1-2-10 12:51 发表 \"\"
那么我再改改。从Info或者REF的角度告知一声:

用公文学习数学无科学根据。从大班开始练习公文,有害无益。
此处鼓掌一万次。
数学不是加减法,加减乘除只是工具。数学讲究的是思维,是方法。至于觉得自己孩子能在小中班就能抽象的理解加减法,个人觉得不可能,很多资深人士告诉我“除了极少数天才(绝不是报上所说的2%,而是万分之二甚至十万、百万分之二),绝大多数孩子只是背出来的,而背出来的后果就是直接影响孩子将来正确学习数学。孩子小的时候应该让他多点实物认识,培养数的概念,而不是追求计算的速度”.

TOP

回复 68#ccpaging 的帖子

您可能有点误解,我是支持您的想法。我是在说那些认为小中班就能搞清“在明白加减的来龙去脉”。
我的意思是,在大人看来,孩子撕纸、将玩具排排队,甚至对着两只小熊说上半天话这些都很幼稚,可孩子喜欢;而大人认为识字、做加减法很有意义,可孩子不明白其中的意义,孩子最多觉得会了这些以后,大人会夸奖他,对孩子而言意义就是得到表扬。.

TOP

数学的起源与数学启蒙 并回复 69#小宝悠悠 的帖子

以现代的数学眼光看,数学的起源至少包括两个部分,数与形。

关于数
这个大家讨论的比较多,在google上可以很容易查到数字的起源。例如:
早在原始人时代,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注意到一只羊与许多羊,一头狼与整群狼在数量上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产生了数的概念。数的概念的形成可能与火的使用一样古老,大约是在30万年以前,它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也决不亚于火的使用。

推荐大家阅读《我们怎样发现了--数字》这本书,如果有兴趣,或者准备在幼儿阶段对孩子进行数学启蒙的话。
http://www.verycd.com/topics/2790858/
顺便看看这套丛书里边的其它几本。

关于形
我们知道,初中和高中数学有一门课是《几何》。普遍地,大家觉得比较难学。个人以为,问题在于大家在数学启蒙的时候通常比较关注数而忽略形。当然,明白地讲,形的启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也就是玩玩点、线、方、圆和各种体,本来正常的玩耍都会接触到这些,如搭积木、玩沙子、剪纸折纸等。只是有些急于早教的BBMM没有认识形在数学启蒙中的重要性,认为这些是无聊的游戏,简单地予以忽略了。自然地,到了初中高中研习数学中有关形的部分时,可能出现障碍。

体验为先
数和形是数学启蒙的内容,而体验为先,则是数学启蒙的方法。何为体验为先?简单地说,就是把孩子放出去玩,跑、跳、跟别的孩子一起做游戏、跟着BBMM一起逛超市、或者种花种草养小动物等,再简单点说,让孩子投入到生活和实践。因为整个人类对数学的认识就是这么来的,数学之源就是生活和实践。老师和BBMM的讲解,以及看书,只能使同学们在生活实践到数学的过程中,少走弯路,不走岔路,换言之,加速这个过程(不加速不行啊,原来这个过程经历了几十万年),但是,请大家注意,无论如何不可能代替生活实践。
例如,你无法讲明白什么是大和小,重和轻,快和慢,相等与不等,加速度等,这些都是基础数学知识的基础,处在知识结构的最下面一层,这些东西只能靠体验的积累。加州数学大纲中提到这么一个观点,你没法让孩子搞明白长度单位的含义,如果你不让他们去做实际的测量工作。这也就是说,没有体验,讲所谓抽象的数学是没有意义的。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1-2-10 17:1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杨杨妈妈 于 2011-2-10 14:26 发表 \"\"


就这一点来说好像不该怪到公文上面,我家孩子刚好相反,因为写了公文才彻底改掉原来错误的捏笔方式。
小的时候她涂色什么的,可能因为手指力量不够,反正是一把抓,一开始也没在意,结果养成了习惯,为了纠正她 ...
不知道,你家女儿是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公文的?我们是8月份的,所以中班时是4周岁,很难让她捏好笔..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1-2-10 00:45 发表 \"\"
1、能提醒孩子,因为他没有一页数学能做到全对,或者写得歪歪扭扭。
2、能有机会吼叫,因为他从来不能老实坐下来做完5页纸。
3、光是在自己一个人家里练公文还不行,一定要当着客人的面练一页,其中在找出错误来。 ...
咋一看,还准备看看有什么新观念,你写得很犀利,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就是这样的.因为是学校的兴趣班,一般都会被动去学,很多人都会考虑是:如果别的同学都有公文而自己小孩没有,可能会让有心理障碍,所以就学了,象我婆婆和老公都认为这个公文是学校的功课,就要认真做完,于是就有了在爸爸的吼叫声做完的历程..

TOP

引用:
原帖由 糖果她妈 于 2011-2-10 10:52 发表 \"\"
发言有些偏激,因为对于一个小孩来说,尤其是幼儿园的小孩,学过的东西不经常复习,常常会忘的连影都没了,买点公文教材按他的程度经常性撕两张给他做做,省了家长不少事。而且不是每个小孩都象你说的这样,至少我女儿现在大班,做到C,完全不存在以上任何一条的问题,她非常喜欢在客人面前做公文,常常主动要求,倒弄的我很不好意思。但公文只是数学的一部分,我认为适合在小孩搞清原理后当练习册用 ...
如果你女儿在大班做到 C应该和她的年龄理解能力比较相配,换句话说,做好、做完的难度不大,所以没有那些我们说的任何一条。你们每天做2张是很省力的。而幼儿园每天是5张,而且要在二十分钟内做完,象做到48+84就等于要思考2道题目的时间。.

TOP

引用:
原帖由 ruthg 于 2011-2-10 18:13 发表 \"\"

咋一看,还准备看看有什么新观念,你写得很犀利,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就是这样的.因为是学校的兴趣班,一般都会被动去学,很多人都会考虑是:如果别的同学都有公文而自己小孩没有,可能会让有心理障碍,所以就学了,象我婆婆和 ...
有想过吗?幼儿园根据什么道理来安排本应由小学来完成的功课?幼师具备小学老师的素质吗?
为什么教学大纲要把加减乘除放在小学,不把这些放在幼儿园呢?这是一种随意安排呢,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有道理,那么是什么道理呢?
你知道吗,小学一年级的大纲要求学会20以内的加减法,二年级才会学到100以内,像48+84好像已经是三年级的要求了。
请再想想,如果真得这么简单就可以达到,为何要花三年时间呢?难道小学生们都在混腔势吗?

在我看来,幼儿园哪怕是安排一篇类似公文这样的作业都是在残害儿童。
在大班的时候,更值得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兴趣,并为将来小学生活做准备,使孩子对小学的学习生活充满向往。
如果幼儿园就开始吼孩子了,一年级、二年级、、、难道一直吼十二年吗?这太可怕了。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1-2-10 19:38 编辑 ].

TOP

回复 75#ccpaging 的帖子

顺便说一句,我提的那三条确实没什么新意。只不过是5000万中国家长几代人惊心挑选的,毁掉一个孩子的几个简单方法中的三个而已。欲知另外四个,请移步:
http://ww123.net/baby/thread-4781257-1-1.html

原作者说了。。无效免费退货!.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72#ruthg 的帖子

我女儿也是8月份的,也是中班开始学的,也是因为是幼儿园的兴趣班随大流参加的,呵呵~
这个年龄的孩子可以纠正握笔姿势了,铅笔很细,可以握住了,就是开始的时候需要家长盯着,她写字的时候我都是在旁边看着的,包括坐姿,保持一段时间后她就习惯了。时间上我一般不怎么要求,她可以慢慢做,或者做一会儿休息一会儿,但如果写了就一定要姿势正确。
建议去买那种三角形的铅笔,对纠正握笔姿势很有用。.

TOP

回复 74#ruthg 的帖子

我女儿幼儿园的课程中有公文算,目前在第一梯队的小孩学到B170(班里20几人只有3人,我女儿是其中之一,进度太慢,但老师说幼儿园就学到加减了),5张她一般在十五分钟左右能做完,基本没什么错误。在家里我对她的要求没那么高,她还有别的东西要学,单一个数学计算做那么多干嘛(只要不忘就行),有时幼儿园发回家的我都懒得给她做,帮她做过几次,后来我就直接跟老师说,不要发给我们了,我们家里有,自己会掂量着给她做的

[ 本帖最后由 糖果她妈 于 2011-2-10 21:31 编辑 ].

TOP

我们家老大,今年预初,当时幼儿园大班时学校也有公文课,他是那种看到公文就笑不动的孩子,也正是因为公文让我们发现了孩子的数学,或者说在数字上的天赋。大班毕业时,公文做到E,中间我们除了教他乘法口诀表外,其它都是他自己捣鼓了,到今天我还没弄明白他是怎么就自己学会加减乘除了。因为他做公文的速度极快,幼儿园老师还让他做小老师,帮其他孩子批公文,无形中等于又多做了几遍,但他是真的乐在其中。

读小学后,开始并没有奥,只感觉他数学学得很轻松,后来为了小升初,加入奥数大军,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TOP

Kumon的问题

1、题海战术
大家都是过来人,题海战术怎么样?效果如何?应该也是知道的。

2、缺乏创造力
在美国和日本,因其正规学校教育关注创造力,可能有少数孩子会喜欢Kumon这种无创造力的规则教育。对这些学生而言,Kumon是盘调剂和平衡用的小菜。
对中国学生,因其正规学校教育无创造力可言。让学生在额外进行Kumon的训练等于雪上加霜。

3、虚假成绩
同学A做过这道题,在5秒中内完成,同学B没做过这道题,在10秒内完成,同学C没做过这道题,做不出来。公平的来说,我们并不能说同学A的数学能力和素质高于同学B和C。但在国内,僵化的考试体制肯定认同同学A。

4、血拼
接着3的假设下去,同学B和C也开始用题海战术,同学A、B、C在一个新的虚假的高度达到了平衡。而国内的考试,大家知道的,目的就是要把同学分出三六九等,出题老师为了区分同学A、B、C的数学成绩,在下一次考试中,量更大,题更偏,同学A、B、C又开始了一场新的题海的竞赛。如此反复二十年,到了现在,绝经的女生有,跳楼的有,恶心厌学的更多、、、用血拼来形容绝不过份。

5、依赖性
曾经问过一个成绩还算不错的中学生:“为什么要做题海?”
答曰:“担心考试碰到平时没见过的题目。”
初试题海战术,发现见效很快、简单不费脑子,顺理成章的继续下去。某次题海无效了,例如碰到没见过的题目,常简单归因题海的量不够。而题量越多,越是没有时间动脑筋作深入思考,越是觉得题海无涯,越来越害怕考试中出现新题。于是继续加大题量、、、如此循环,最终达到身体能够承受的极限。换句话说,有了依赖性、上瘾了,题海是一种精神鸦片。

另外,所谓小学奥数也不过是Kumon的中国版而已。在很多地方,例如商业性,题海以及不求甚解,家中连绵不断的吼叫声,家长们的焦虑纠结等,两者是一样的。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1-2-11 01:06 编辑 ].

TOP

席捲美國的日本KUMON公文式數學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53535
2000-11-30 00:00 作者:赖明芝编译

编译/赖明芝(资料来源:纽约时报)
在布鲁克林的「公文式(Kumon)数学家教中心」裡,学生们正努力的练习数学题目。这个已经有46年历史之久的日本数学教学法,要求学生除非能达到满分的标准,否则不能进入下一个章节。而今天,在移民和中产阶级居住的纽约市社区,也出现了这种教学方式。以快速横扫日本姿态出现的「公文式教学法」,能让孩子藉由微量增加的方式自行学习数学,不但如此,孩子们必须非常精通每个步骤,才能进入下个学习阶段。

这种教学方法是由日本的数学教育家公文公所设计出来的,他当初发明这个教学法是因为他8岁儿子算数考试表现得不好。后来,他又成立了一家公司,名为「公文式数学家教中心」,全世界有2万4千6百个分公司,以纽约市为例,就有36间。「公文式数学家教中心」在纪律方面的培养,与其说是家教,还不如说是军队训练新兵的营地比较贴切。他们承诺,将使孩子们学会所有程度的技巧。有些家长替孩子报名参加,让他们保持领先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不过,其他家长之所以这麽做的原因,因为他们认为孩子学的还不够多,希望「公文式数学家教中心」能补充额外的教材。而且,很多学校都在用更新的教学法教学生数学,强调严格计算的概念,也是这类仰赖旧式教学法的家教中心,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另一个原因。虽然商业性的家教中心一直在成长,「公文式数学家教中心」因为本身步调慢、严格管理的方法,而和「SylvanLearningCenters」及「KaplanEducational’sScorecenters」显得不同,后者保证以针对孩子个人的缺点,量身订作教学内容,以达到更快的成效。

为了能够连贯23个技巧标准,公文式教学法设计出大约4千份的作业清单,从最基本的计算到微积分都有(在阅读的部分,也有类似的设计,只是数学是该家教中心的招牌。)在每张作业的开头,都会列出新的运算过程,有时候会有范例问题,并附带简短的解释。在第二个礼拜的阶段,孩子们要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3至10张的作业。答错的孩子会得到更多同类型的作业,他们要在家教中心或是家中完成。这样重複不断的过程,一直要到他们能够快速的、正确无误回答时,才告一段落。加法的学习是从「加1」类型的问题开始,等到这个动作变习惯之后,再介绍「加2」的概念。乘法运算的作业说明「进位」和「借位」的概念,而这种概念在某些学校是不被老师所鼓励的,他们所採取的新式教学法,鼓励学生想「个」、「十」、「百」的概念。除法的作业设计,能帮助学习者很快、很正确的计算,反而不那麽强调学生是如何算出答桉的。

「公文式U.S.A」的发言人贝多森表示,很多受过「公文式教学法」训练的老师,都没有学术方面的数学背景,他们不是透过「一对一」的方式学习这种技巧,而是以「自行学习」的方式完成。贝多森还说,这种方法最适合小学生了,在纽约,大部分的小学生是在四年级的时候报名参加公文式家教中心。「公文式家教中心」每个月的学费是75美元,报名费是30美元,比起其他类似的家教补习机构,这算是比较贵的。但是所有的学生,就算是学习很快的孩子,都得从更基础的程度重新开始。这种练习的过程,目的在于增加孩子的信心,同时也花去更多时间和学费。

公文式家教中心对纽约市而言,可说是新来的成员,一直要到1986年才能在纽约市看到公文式家教中心的踪影,在美国经过12年的经营,目前公文式家教中心在美国有1025个分支机构。DirectsKumonoperationsinNewYorkandConnecticut的查维斯表示,这几年,报名人数每年都维持12﹪的成长率。纽约36间公文式家教中心,有很多都位在皇后区和布鲁克林区,这些公文式家教中心的空间都不大,而且经营者常常是属于精英分子社区的人。贝多森表示,虽然家长被警告,不要期望有快速的成果,还是有很多小朋友在公文式家教中心待了一年之后就离开了。

目前是维吉尼亚大学2年级学生的迪亚曾经在纽泽西州的公文式家教中心上过课,当时11岁的她,在数学的学习方面有困难,不过,迪亚待个2年就怀着複杂的心情离开了。迪亚表示,她喜欢那种规则的教法,但是觉得课程内容很沉闷无聊。迪亚说:「这变得很无趣,除此之外,在公文式家教中心所得到的技巧,并没有帮助她解决学校裡遇到的複杂问题。」

然而,也有一部分人是公文式家教中心的热情支持者,家长和孩子都喜欢这种很精准的规则训练。9岁的汤美,就放弃今年万圣节的「要糖吃游戏」,他待在布鲁克林区某间公文式家教中心裡作功课,十几个小朋友裡面,只有两个人放假去了,其他的人则沉浸在认真的学习气氛裡。汤美的铅笔在3张作业纸上娑娑的写着,身旁还有一位老师在帮他计时。很快地,汤美就完成了他的任务,而且完全正确。住在皇后区的克莉斯汀在孩子念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送他们到公文式家教中心。

现在,克莉斯汀还是继续缴学费,女儿都已经13岁了,是曼哈顿「HunterCollegeHighSchool」的优秀学生,而11岁的儿子布莱恩则是「资优班」的学生。克莉斯汀表示,她不是不满意孩子们在学校学到的数学,但是她还是选择公文式家教中心。克莉斯汀说:「我已经给他们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就像是每天早上起床后要刷牙一样,你每天都应该要做20分钟的练习。」

查维斯认为,公文式家教中心不是准备考试的企业,他们很少关心全纽约市4年级和8年级的数学及阅读考试,这两项考试成绩决定了孩子国中和高中的入学。

管松春和他的太太美云经营了2间公文式家教中心,很多的学员都已经参加好多年了,他们正努力的挤进纽约市几所淘汰率高的高中。管松春并没有做出什麽承诺,他只有告诉家长,大部分跟随公文式家教中心学习方法的学生,都能够通过州的标准考试。管松春表示:「基本上而言,他们要的是表面的东西。该州的4年级标准化测验纽约市只有46﹪的学生通过,而8年级标准化测验的部分,只有23﹪的人通过。」

有些公立学校已经开始注意公文式教学法;在华盛顿,「HardyMiddleandWhittierElementaryschools」就把这种教学方式溷合在该校的数学课程,老师们等着看,这样的方式会带给标准化测验什麽样的影响。

公文式家教中心的老师负责人安娜表示,在经过3个月的训练后,「HardyMiddleandWhittierElementaryschools」大约30个6年级和7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达到「Stanford9test」的标准。

数学委员会的成员最近对纽约市的教育委员会,作出关于数学教学方向的建议。他们认为公文式教学法有潜在的价值,至少可作为学校数学课程的补充教材。委员之一的PhilipUriTreisman,是德州奥斯汀分校的数学教授,他认为孩子在自由气氛下学习的家长,常常会给孩子寻觅比较严格的课后活动。另外一名委员LynnA.Steen,他是St.OlafCollegeinNorthfield,Minn的数学教授,他认为公文式教学法对某些学生来说是很有用的辅助工具,但是他也认为,公文式教学法不应该成为学校教学内容的重心,因为这只是让学生学会技巧性的知识,却不懂什麽是数学。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1-2-11 00:51 编辑 ].

TOP

用一个很大的概念去抹杀一个小的概念,用事物的反面去质疑同样事物的正面,这样的一种逻辑真的很有说服力吗?.

TOP

我很理解楼主的困扰,楼主的孩子还小,在被动的让孩子接受公文学习的情况下,造成了很多问题,由此产生对公文,对学校的很多质疑,这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楼主的真实想法还是想交流如何来帮助引导孩子的学习,她质疑公文是有自己的道理的。但看楼主反映的这些事情,虽然起因是公文,但实际上还是如何对待孩子学习的问题,如果换一种,同样的或者相似的问题还是会存在。

幼儿园引入公文,肯定是有很多因素,这个大家都可以想到,对与错的讨论一直是存在的。如果在这里我们先不管这个问题,我们先客观的看一下家长的现实,就是选还是不选,选是出于对孩子了解吗?是肯定想让孩子早些接触数学,为小学打基础吗?还是随大流,顾面子(楼主不要生气,这是很多家长的真实想法,我觉得很正常),很多事情出发点的偏差对结果的影响是存在的。

接下来,孩子在接触公文(我想讨论的不仅仅是公文)的过程中,我们家长需要做些什么?在初,几乎每个孩子都有一个不同长短的适应期,这是与每个孩子的年龄、智力发育等相关的,在这个阶段,家长是否细心的观察了?耐心的包容了?家长的眼光是否是关注在自己孩子身上多些还是更多的关心别人孩子的能力和成果?对自己孩子的了解,首先要立足在自己孩子的每一次进步或不成功,找到问题的突破;而不是通过别的孩子的成就来反衬自己孩子的状态。

公文学习本来提倡的就是针对个体学习的特点,它的教材编制和设计就是允许每个孩子有自己的学习进度,允许孩子对这门学科的兴趣来决定自己学得快还是慢。这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因为在很多家长的心理,一致的认为学得快,做得难是优秀的,成功的,学得慢始终徘徊在某个层次(*)是丢人的,失败的,这种观点反映到公文学习上,孩子很自然就成为题海战术的奴隶,孩子可以承受是家长的运气,孩子无法承受,就成为家长的一个遗憾。

(*),我想补充下,如果孩子学习过程中,发生了这样的状态,其实就是孩子真实学习的反映,这个时候是孩子最需要鼓励和帮助的时候,家长给予鼓励引导,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跨过这个阶段,孩子就多了一份自信。可惜的是,很多家长往往认为这是一个放弃的理由,是一个抱怨的时机,是一个很丢面子的事情,结果孩子也失去了一次学习的冲击。

我在这个贴子里反复强调,不是要为公文说话。我想对楼主说的是,孩子正处于迈进学习大门的阶段,她以后的学习中,需要你们给予的支持很多很多。我们现在不是缺少教育资源,身边的选择很多,只不过怎么选,选了以后怎么做才是对孩子有帮助的。我的建议是,选择前要谨慎,选择了要鼓励孩子坚持,只有坚持一段时间,你才能够从中发现问题,选择了不等于不可以放弃,只不过放弃要比选择更谨慎,这样才不会在放弃之后发生重蹈覆辙的可能。

[ 本帖最后由 小雪花妈妈 于 2011-2-11 10:21 编辑 ].

TOP

无视道理,就会遭到道理的惩罚 并 回复 84#小雪花妈妈 的帖子

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在美国,幼儿园都没有引入公文。您为何认为幼儿园引入公文是合理的?这个道理怕是不能不讲的吧?

公文数学客观上加重了幼儿园小朋友的负担,间接地增加了小学同学的学习负担,影响到家庭内部亲子关系的融洽,为攀比提供了标准,对幼升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说到底,无道理、无依据的在幼儿园引入公文,只不过是迎合少数家长抢跑的愿望,他们也许能成功也许不能成功,但无论如何,这种抢跑损害的是大多数正常发展的孩子的利益,是可耻的行为。即使那些在幼升小中通过公文获益的家长,最终还是把孩子的学习导入了血拼的题海战术,以致损害同学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所以这种抢跑还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

这些道理怎么可以无视呢?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1-2-11 12:06 编辑 ].

TOP

回复 85#ccpaging 的帖子

首先,我并没有讨论过现在的幼儿园引入公文是合理,您从哪里得出这样的结论?反尔,我觉得您在极力证明幼儿园引入公文是不合理的,对不对?那既然你问了,我说,对于幼儿园引入公文是否合理,这不是我想在这里讨论的,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是不会用“对”或“不对”来回答您的。
其次,对于公文,在我看来,它就是一个学习方法,一个学习方法,你可以说它没什么效果,不是一个好方法;你也可以说,不错,它可以帮助到学习一些;但我无法理解,说一个学习方法一无是处,甚至害人。不管一个多么有效的学习方法,它都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人,选择使用怎样的方式去学习,是学习者或是我们家长要自己去衡量的。
最后,对于您提出的很多问题和现象,我看不出与公文本身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它们更多的是教育环境的问题,教育手段的问题,甚至是社会教育弊病的问题,您不能从这些现象上某些家长的行为上简单的把责任归结到一个学习方法的推行上。我也是孩子的家长,我也很关系现在孩子的教育环境,学习压力等这些问题。但是不同问题的讨论,要放在相应的范畴中或者说前提下。如果将很多的问题搅合在一起,不但无法说清,还会混淆视听。.

TOP

回复 85#ccpaging 的帖子

ccpaging,首先,一直以来非常认同与欣赏你的教育理念。
关于公文的问题,WW上已经谈论过很多次了,大家已经觉得没有必要再去讨论了。
一种教育方法一定对某些孩子适合,对另一些孩子是不适合的。
对于和公文先生的儿子是同一类的孩子,那就是适合的,那么你也没有必要苦口婆心的去劝说了,让这些孩子的家长沿着这条路坚定的走下去,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象我们家的BB,和公文先生的儿子非同类,自然而然远离公文了。.

TOP

回复 87#佳嘉妈妈 的帖子

嗯,无言了。
既然讲不出道理可以不讲道理,讲不出思想可以只讲方法,发现了问题又可以无视,然后在反诬对方混淆视听、、、那还能有什么话说。
不如,把小学语文中的语言艺术再好好研究,把“说理”教育先搞搞清楚,大概更现实一些。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1-2-11 15:0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佳嘉妈妈 于 2011-2-11 14:38 发表 \"\"
一种教育方法一定对某些孩子适合,对另一些孩子是不适合的。
对于和公文先生的儿子是同一类的孩子,那就是适合的,那么你也没有必要苦口婆心的去劝说了,让这些孩子的家长沿着这条路坚定的走下去,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象我们家的BB,和公文先生的儿子非同类,自然而然远离公文了。
  还是佳嘉妈妈是个明白人。公文数学是适合公文公孩子的数学,跟公文公子不同类的孩子去学公文数学那就造孽了!.

TOP

到底公文是什么,通篇也没看出来它的定义。应该不是一搬意义上的公务员写的公文吧?既然是孩子学的,为何叫公文呢?顾名思义,应该是公函类的东西吧?.

TOP

从没学过,照样不是学得好好的.

TOP

幼儿园时学过,在学前所学的所有课中,最后悔的就是学了公文。把孩子做作业的心态弄坏了,做口算急的不得了,数字写的乱七八糟,总担心来不及。大人看孩子适合不适合再定坚持学不学公文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yiyangmother 于 2011-2-11 20:36 发表 \"\"
幼儿园时学过,在学前所学的所有课中,最后悔的就是学了公文。把孩子做作业的心态弄坏了,做口算急的不得了,数字写的乱七八糟,总担心来不及。大人看孩子适合不适合再定坚持学不学公文吧。
好象有点这样.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雪花妈妈 于 2011-2-11 10:08 发表 \"\"
我很理解楼主的困扰,楼主的孩子还小,在被动的让孩子接受公文学习的情况下,造成了很多问题,由此产生对公文,对学校的很多质疑,这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楼主的真实想法还是想交流如何来帮助引导孩子的学习,她质疑 ...
同意你的部分想法..

TOP

回复 92#yiyangmother 的帖子

公司里边有个同事也这么说,因为是记下来的,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例如,做作业着急,不思考,不验证,也不知道如何验证。.

TOP

回复 95#ccpaging 的帖子

作为过来人,我觉得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学公文。不是每个老师都能教好公文。我花了很长时间和精力来鼓励孩子克服着急的毛病。如果重新来过,坚决不学,贴我钱也不学。

[ 本帖最后由 yiyangmother 于 2011-2-11 21:50 编辑 ].

TOP

回复 56#ccpaging 的帖子

就“落笔就对“ 和“仔细“与您探讨

非常感谢您的分享, 尽管我与您是持不同政见的 ,  但是显而易见,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您在教育孩子的理论方面,系统方面是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功底, 无论正确与否,也无论我自己是否赞同,总之你的阐述也给到了我自己新的视角。谢谢你。

但是就“落笔就对“ 和“仔细, 您的分析我并不认同, 我没有太多教育孩子的理论知识(尽管我的父母都是 中学的英语老师,和数学老师), 但是我有自己孩子学习的经验教训, 希望能与您切磋, 我家男孩从小都是很粗心的孩子, 既没有活跃的个性,却染有粗枝大叶的习惯。让我感觉就是一无是处。 虽然他是从幼儿园大班学习公文的(是在学校内学), 可能一些客观的原因,(比如没有持续坚持,作为家长我也比较放任,或则其他等等,)直到小学4年级左右,一直在学习上表现出很大粗心,无论是语文(错别字)数学(计算)还是英语(单词),所以成绩从来都没有90以上的,这让我很苦恼,孩子自己却无所谓,就像你所说的, 他认为他有自己的特点,粗心的缺点无关大碍。  但是我从来都不这样认为的,孩子的活跃很难培养,那么就一定要培养“仔细”,为了能改掉他的这个坏习惯, 我为他报读了公文教育中心的公文数学,和公文英语,(幸运的是儿子也不抵触,这是前提,当然也是在我的威逼利诱下)差不多经过将近1年半持续的训练, (这个过程中我的监督从没有放松,曾经引起过孩子爸爸的反感), 他在数学方面的粗心有很了非常明显的改善,(我赞同您说的通过训练达到仔细), 除了仔细,对数学的领悟也进步很大,很多奥数题目,他能用自己的思维去解决。同学的妈妈说--我儿子在做数学的时候很专注。  所以,我认为训练是可以培养仔细的, 但是也要付出努力的代价。  另一方面,在语文和英语的粗心却没有任何改善, 所以, 我认为粗心的性格也是可以通过训练慢慢纠正的。.

TOP

回复 97#zhangfengjia 的帖子

欢迎探讨,实质上,不管我的观点如何偏激,都不用太在意。只要是探讨,都被视为对我的尊重。另外,“政见”一词比较敏感,还是说观点不同比较好。

您在后面说“训练”,我觉得是说到点子上了。“教育”一词在中文中的意思是“教化”和“培育”,说得偏激一点,“教育”的核心是“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也就是说,我们都是笨人和蠢人,必须要等待“智者”的“训练”,方才能成为可用之才。
而“Education”来自与词根“Educate”,其本意是bring up、bring out,直白地说就是带出来。显然,要“有”才能带出来,也就是说,西方之教育认为没有笨人和蠢人,也不需要什么智者,更谈不上训练。本以有之嘛!这种思想跟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吻合的,文明之源、文明的火种来自于人类本身。当然,有人相信地球文明来自于外太空,但这只是猜想,没有说得过去的证据。

反对公文,其实用不了什么大道理,不在一个层次。不过,公文有市场,其实还是中国式教育的阴魂不散。为什么要用这么刻薄的词汇呢?因为,“教化”和“培育”是需要有实施者的,同学们当然是被实施者,结果只有一种,被实施者的独立性丧失,对实施者无条件的服从。在家听父母的,在学校听老师的,工作中听领导的。很耳熟是吧?跟三纲类似。在这种训练的过程中,讲什么东西根本不重要,公文也不算什么了不起的工具,文学上我们可以用李白、杜甫、巴金、朱自清的作品,数学上我们可以用亚里斯多德、笛卡尔、牛顿、爱因斯坦,最终,只要是养成了服从的习惯就达到目的了。

同意一点,粗心大意可以被训练好,账面成绩貌似也可以不错(如果训练的不过份的话),甚至可能在短的时间就发生效果,但是训练的副作用,就是独立性的丧失和服从意识的建立。反言之,如果我们把训练放在一边,让同学们自主地去学习、总结,当然,BBMM可以帮助他,例如,做他学习上的伴,跟他同甘共苦,也许他还是会走弯路,甚至账面成绩会出现一定的下滑、、、如果这一切换来了自信、独立,养成了兴趣,慢慢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那么,以走弯路和账面成绩的下滑作为代价是否值得呢?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您的答案是什么呢?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1-2-12 23:57 编辑 ].

TOP

回复 98#ccpaging 的帖子

也许有人觉得,对于公文似乎不必扯那么远,谈到独立性的丧失与服从意识,抑或以为这些东西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我以为不然。事实上,启蒙教育和小学教育,大而言之,整个义务教育阶段首先是一种底线教育,是把人成为人,而不同于动物的教育。即便是数学菲尔兹奖的得主,如澳大利亚的陶哲轩,越南的吴宝珠,这样的数学天才也要返回去接受完成所有的文学和历史课程。因为,他们太聪明,聪明到没人敢让他们成为少数人的工具,为少数人的利益去对付大多数人。如果这也扯得远了,那么再说得近一点,现在的小学同学在将来一定会有一部分人去当兵或者当警察,不敢想象,如果这些人没有独立性而只知道服从,会是什么的情景,也就是说,他们学会了使用棍棒、枪、炮,会服从某些人的利益而把枪口对准生他养他的人吗?此时,我们可以选择祈祷、盲目的乡愿,抑或是鼓励他们的独立性,使他们成为人,而不是只知道服从的狗腿子。

也许有人会觉得我在反对您采用公文,其实不是。正如我前面所说,任何对教育方法的讨论都是有局限性的,讨论方法之优劣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我并不反对您采用公文,甚至也不反对您用公文改善孩子的粗心大意。
不妨,视公文为一剂药,它可能适合某些孩子在某些阶段的需求,正如一个理智的医生不会盲目地去批评别的医生的药方一样,但这个医生要告诉您,这味药的副作用是什么。当然,我不是医生,也不是教育专家,甚至都不是教育工作者。只不过,一人计短,众人计长,讨论就是聪明的“医生”,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何时用这味药,怎么用,什么情况下适可而止,不会让这味药变成毒药,产生副作用。当然,聪明的“医生”不会给所有的人,健康或者不健康的,都开药。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1-2-13 01:07 编辑 ].

TOP

回复 98#ccpaging 的帖子

cc真是越来越猛了,我只要看看就可以了,都给你说完了。.

TOP

发新话题